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剧基础知识图文稿

京剧基础知识图文稿

京剧基础知识图文稿
京剧基础知识图文稿

京剧基础知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京剧基础知识——京剧的行当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

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江苏人,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程砚秋(1904—1958),北京人,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尚小云(1900—1976),河北人,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着称,世称“尚派”。

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荀慧生(1900—1968),河北人,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着名。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老生/《甘露寺》小生/《柳荫记》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青衣/《贵妃醉酒》武旦/《穆桂英》花旦/《拾玉镯》老旦/《秦香莲》 "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武净/《战宛城》铜锤/《打龙袍》 "净"指各类花脸,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 "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由于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以

小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文丑/《群英会》武丑/《连环套》 "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着名琴师孙佑臣、梅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着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因为《梅兰芳》这部电影,使我爱上了京剧,昨天晚上,看了现场直播的《穆桂英挂帅》,从头看到尾,感觉真的很不错,被里面的乐器及唱腔深深的吸引,但是对于真正的知识还是欠缺的很多,所以从网

上摘录下来。

京剧的行当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京剧中的 "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图二

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例如京剧《伍子胥》中的伍子胥.他们演出时要戴挂在耳朵上的假胡须,在京剧的

行话中也叫"髯口",因此还专门有一套髯口上的表演功夫。胡须的颜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龄。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年约三十岁,所戴胡须为黑色。京剧《秦香莲》中王延龄年约六十,所戴胡须为白色。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图一) 与老生相对应的是 "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

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图二) "武生"是指扮演剧中年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高超的武

打技术来展示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例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图三)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图四)

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例如《红娘》中的红娘。

(图五)

"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马旦的表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图六)

"老旦",指在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行当。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演唱用真声表现。(图七)

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图八)

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

图四 图六 图七

图八

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 (图九)

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图十)

"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

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虽有文武善恶、身份高低之分,在剧中都是

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图十一) 京

剧的行当是经过长期的提炼和规范,突出人物的内在特征,把人物的内在特征加以外化而形成的,是京剧与其他戏剧形式不同的重要特征 图十 图十一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史称“四大徽班”。当时,徽班所唱的声腔是以二黄为主。二黄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在徽戏“吹腔”和“高拨子”的基础上演变成的“四平调”进一步发展变化而成的。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十九世纪初年(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戏艺人李六、王洪贵等进京,并参加到徽班中演出。汉戏所唱的声腔除了二黄之外,还有西皮。西皮是源于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流传到湖北襄阳地区后,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的。徽、汉艺人的合作,二黄和西皮的合演和相

互影响,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时,昆曲虽然已逐步衰落,但因其艺术水平较高和受到当权者的支持,在北京戏曲舞台上仍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北京还有秦腔、京腔(由弋阳腔进京后演变而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戏,都拥有一定的观众。徽班为了与昆曲、秦腔、京腔等剧种相对抗,适应北京观众的需要,在艺术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在继承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戏曲的长处,特别是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步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1840年(清道光20年)以后,京剧正式形成。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角色行当也发生新的变化,拥有了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其中,有被称为老生“三鼎甲”的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程长庚对京剧的形成贡献很大,对京剧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年(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活跃着享有盛誉的老生“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等。其中,谭鑫培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创造了影响巨大的京剧“谭派”,曾形成“无腔不学谭”的局面。后世老生的很多流派,都是从谭派演变而出的。这时的京剧经常被招进宫廷内演出,逐步取代昆曲数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的统治地位,成为流行于全国的大剧种。由于北京曾更名北平,所以京剧又曾被称为“平剧”。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二黄曲调苍凉深沉,长于抒发悲郁激愤之情,分为正二黄与反二黄。西皮曲调活泼刚劲,长

于表现昂扬欢快之情。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和吹腔。总之,京剧唱腔曲调丰富,旋律优美,节奏起伏,变化鲜明。京剧的伴奏和配乐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即管弦乐,主要有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以上称为四大件),以及笛子、笙、唢呐、海笛等。武场即打击乐,主要有鼓板、大锣、小锣、铙钹,以及堂鼓、水钹、大铙、镲锅、碰钟等。京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常演的有三四百个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版面是新闻出版信息表达的基本形式,是新闻出版的形象与思想,是新闻出版物的语言。而应用版面的构成要素采用先进排版工具,艺术化创意地进行版面配置是使新闻出版物浓缩文化、渗透艺术、符合时代的根本。因此在充分理解版面设计与构成基础上,正确地应用排版软件与工具,是高效、艺术、规范地生产各种新闻出版物的关键。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与掌握版面的构成和排版规则,才能有效使用排版软件的各种工具,排出符合标准与规范的版面。版面的构成 一.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1. 书籍的组成 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2. 版面构成要素 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通过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设计,版面构成要素如图2.1所示。 版心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 页码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注文又称注释、注解,对正文内容或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排在字行中的称夹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称脚注或面后注、页后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后的称篇后注,排在全书后面的称书后注。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称注码。 3. 开本 版面的大小称为开本,开本以全张纸为计算单位,每全张纸裁切和折叠多少小张就称多少开本。我国习惯上对开本的命名是以几何级数来命名的,如下图所示。国内生产的纸张常见大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制版基础知识

《数字图像处理与制版技术》单元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时间:10分钟)提问: 1、感光材料的有哪些种类?胶片和PS版的感光材料有何不同? 2、简述PS版制版工艺。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步骤一】说明主要教学内容、目的(时间:15分钟)新课导入讨论: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传统照相技术的成像原理?相机里的影像如何转移到相纸上的? 引导语:1、照片成像:照相过程实际是将涂有感光材料的胶卷进行曝光后进行显影、定影、冲洗;然后将相纸进行曝光,把胶卷上的影像转移到相纸上,相纸再通过显影、定影、冲洗、晾干等工艺过程,即得到需要的照片。2、印刷用的胶片成像技术跟照片成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主要受印刷工艺的影响较大。如何实现印前胶片的成像呢? 主要教学内容: 1、相关知识点:出血、陷印、压印、镂空、网点类型、网角、网线数、调频加网、 调幅加网、RIP的工作过程,各种标记的设定及作用。 2、发排文件的检查及修正。 3、RIP软件的设定及对文件的发排操作。 教学目的: 1、通过对相关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完成对发排文件的检查及发排操作,确保输出 的菲林适用于印刷的需求。 2、了解发排输出时相关参数的设定。 【步骤二】新知识的引入(时间:65分钟)相关知识点:出血、陷印、压印、镂空、网点类型、网角、网线数、调频加网、调幅加网、RIP的工作过程,各种标记的设定及作用。 前期图像处理、排版、拼大版工作完成后,需要将文件拿去发排中心输出成印刷用的菲林或直接得到PS版,为了文件的发排顺利完成,并适于印刷的需求,我们首先要对发排文件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对。下面就发排文件的检查方面,了解相关的知识点:1、出血 出血是印刷那种图像边缘正好与纸的边缘重合的版面时,所需要的工艺处理。即将图像文字等内容溢出到了纸面之外(指成品尺寸之外),以避免成品页面的边缘出现白边。

书籍排版的结构及要求

版面的构成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1. 书籍的组成 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2. 版面构成要素 图2.1 书刊版面要素示意图 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通过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设计,版面构成要素如图2.1所示。 版心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 页码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注文又称注释、注解,对正文内容或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排在字行中的称夹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称脚注或面后注、页后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后的称篇后注,排在全书后面的称书后注。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称注码。

书籍版面与排版的基础知识

版面与排版的基础知识 一、书籍的组成 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价、书号等。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二、版面构成要素

图1 书刊版面要素示意图 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通过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设计,版面构成要素如图2.1所示。 版心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 页码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注文又称注释、注解,对正文内容或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排在字行中的称夹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称脚注或面后注、页后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后的称篇后注,排在全书后面的称书后注。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称注码。 三、开本 版面的大小称为开本,开本以全张纸为计算单位,每全张纸裁切和折叠多少小张就称多少开本。我国习惯上对开本的命名是以几何级数来命名的,如图2所示。

京剧基础知识

京剧基础知识——京剧的行当(2009-01-04 21:29:06)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江苏人,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1958),北京人,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河北人,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900—1968),河北人,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老生/《甘露寺》小生/《柳荫记》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电子排版基础知识,从零学起

电子编排:指电子编辑与排版。利用计算机及各种辅助设备,完成从文稿、图表的录入到编辑、修改、组版,直至得到各种不同用途、不同质量的输出结果的整个过程。 电子编排主要有两种方式: 1.批处理排版方式;2.交互式排版方式。 电子编排流程1.版式设计:是编排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初步总体布局的工作。2.编辑录入:文字/图形等。3.排版:批处理排版、交互排版。排版更侧重技术性的工作,仅仅在指定的方案中,运用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表格等内容进行组织。4.校对:毛校(排版人员负责)、一校(作者或编辑)、二校、三校(核红)。三校后基本出错率为0。5.打印或发排:打印指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发排指在激光印字机上出纸样或在激光照排机上出胶片。 飞腾排版系统主要特点1)强大的文字排版功能。①字体字库:GBK编码标准,21003字。②标题功能:自动生成通栏/通篇标题。③变体字效果。④装饰字效果。⑤文字块分栏。⑥文字块链接。⑦注音功能。2)丰富的图形图象效果。3)彩色版面设计功能强大,支持RGB、CMYK颜色模型和专色处理技术,印刷质量好。4)强大多样的表格功能。 飞腾排版系统安装1)安装加密锁。关闭计算机;加密锁插在并行口/USB接口;重启计算机。2)安装字库。显示字库:用于屏幕显示的字库。发排字库:装在后端输出设备如打印机、照排机上的字库,也叫PS字库。飞腾4.1附带的是兰亭GB2.0和GBK3.01字库,安装后重新启动计算机。3)安装主程序。 辅助板的作用1.组织数据。先在辅助板上处理数据,然后再拖入页面。2.交换数据。多个页处理时,从一页到另一页移动数据,辅助板暂存放。3.存放常用对象。对于常用户,比如报社用户,可以在辅助板上存放常用的题花等对象。 大报:一半全张纸大小的报纸,叫对开报,就是大报;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闽西日报》;小报:四分之一全张纸大小的报纸,叫四开报,就是小报。后者如《参考消息》、《新民晚报》、《海峡都市报》。 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版面:集中地体现报纸编辑部的宣传报道意图,被称为“报纸的面孔”。 报纸版面的功能(1)导读功能,方便与引导读者阅读。广义:版面结构合理,标题、文字、图片、色彩、线条等运用恰当,方便读者选择和阅读狭义:第一版开辟的导读窗口方便与引导读者阅读(2)导向功能,以特殊的版面语言表现立场、态度和感情。(3)标志功能,展示报纸的特色和个性,使其与同类媒介相区别。 版面术语(1)开张——报纸面积的大小,通常以整张印刷纸裁开的若干等份的数目作为标准来标明报纸面积的大小。(2)版序——版面排列的先后次序。第一种:多张叠在一起,第一张正面为第一版和最后一版,背面为第二版和倒数第二版。第二种:分张依次叠放,第一张为一至四版,第二张为五至八版。第三种:分若干版组,每一组由多张叠在一起。版序的意义:第一种与第二种版序为自然版序。(3)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4)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5)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多数在第一版左上角,四开报多数在第一版上方通栏排列。(6)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右边的版面。(7)报线——版心的边线,分“天线”(又称“眉线”)、“地线”。(8)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9)中缝——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可空,也可刊登知识性小文章、电视节目、电影广告、启事等。(10)头条——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的位置,通常用来刊登最重要的稿件。(11)通版——打通报纸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通版的面积包括这两个版和两版间的中缝,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

方正飞腾排版知识

第一节使用飞腾排版系统 一、电脑排版的基础知识 1、版面、页面和开本 (1)版及其相关概念 (A)版:指刻有文字或图形的印刷底子,通常一面叫做一版 (B)版面:指的是报刊书籍等印刷品上每一页平面及其文字图片的编排形式 (C)版式:版面上的文字、图片、表格的布局称为版式 (2)页及其相关概念 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面印刷和双面印刷 (A)单面印刷:指只在一面落墨,反面为空的印刷品,没有左页和右页之分,所有页面的设置相同(B)双面印刷:有左右之分,左右两页的设置略有不同 注:飞腾排版系统中,一般使用单页排版方式排报纸 (3)开本和印张 (A)开本:衡量印刷品每页幅面大小的印刷行业标准,开本是2的几何级数。 如:对开(1/2开)16开(1/16开) 注:○1这个概念来自于将一张完整的全开平板纸平均裁开并装订成册的过程,表示印刷品的幅面是一张全开纸的几分之一。 ○2使用最大规格(850*1168MM)全开平板纸裁成的开本通常冠以“大”字加以区分,如大16开等。(B)印张:一张平板纸称为一个印张,用于标记印刷品的篇幅如一份对开四版的报纸为一个印张,一本320页的开书为10个印张。 2、构成版面的基本元素 (1)版面空间和版序 (A)版面空间:主要由区域、面积、距离、位置和形状构成,每个版都是 一个相对固定的表达版面内容和编排思想的版面空间(B)版序:是报纸版面按重要程度排成的序列:(1)自然版序(2)书版的排法排序 (2)版心:将版面实际占据的区域叫做版心,同一份报纸的各版版心一般保持一致注:对开报纸的版心一般为104字宽(390MM),126行高(约550MM),每版容纳的字数(以五号字计算)最多为13104字(104字*126行) (3)报头和报眼 (A)报头:指刊登报纸名称的区域,通常位于头版左上角

京剧旦角基本功

京剧基本功身段: [1]兰花指 【兰花指】为京剧旦角最基本的指法。古时有书云【兰花指品鉴之口诀为:钩、柔、白、瘦——钩,即弯曲;柔,即柔软;白,即白皙;瘦,即瘦削——达到如下标准方可称为极品:钩似圆月,柔若无骨,白如玉石,瘦胜麻秆。】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如何能把兰花指做的优美自然呢?下面就来和大家具体解析一下咱们做兰花指的具体步骤。 方法 五指放松,自然分开,中指、无名指、拇指向内弯曲。拇指保持直立,压于中指第一指节,无名指略高于中指。小拇指略微内收,食指微微翘起。整体线条要求流畅,不僵硬 [2]兰花掌 兰花掌是京剧表演中最基本的一种手法,如何将兰花掌做的优美自然呢。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学习一下兰花掌的动作要领。 方法 手掌放松,五指自然分开。手指保持直立,中指拇指向手心慢慢相互靠拢。大拇 指指腹压靠在中指第三指腹内侧。各个手指按照图示顺序错开,轻轻向后翘起。 兰花掌要求手型流畅自然,柔美不僵硬。

京剧旦角的手势和台步此博文包含图片(2014-09-18 20:38:12)转载▼ 标签:娱乐文化收藏 举手到眉边,拱手到胸前;云手如抱月,指手到鼻间。 旦角手势种类 兰花指:拇指搭住中指指根部,食指用劲而有力,形如兰花。旦角指时,食指用力翘起,大、中指形圆型,无名指弯曲,指尖靠中指中节,小指弯曲靠近无名指中节。 旦角常用的五十中手势: 天地口月夜,风云雷雨雪。 山水石鱼浪,草木鸟花香。 你我来去转,不开关避眠。 美蓉眼胸膀,皮眉口心拳。 茶酒饭筷碗,哭笑羞怒酸。 云手:行当不同云手的位置也不同,如:生行齐眉,武生齐口,小生齐胸,旦角齐乳,丑行齐肚。 表演程式:(四功五法)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书籍制作必备分解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书籍制作必备(转) 作者: 徐丽媛 版面的构成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1. 书籍的组成 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

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2. 版面构成要素 图2.1 书刊版面要素示意图 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通过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设计,版面构成要素如图2.1所示。 版心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 页码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注文又称注释、注解,对正文内容或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排在字行中的称夹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称脚注或面后注、页后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后的称篇后注,排在全书后面的称书后注。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称注码。 3. 开本

中国京剧基本文学常识

中国京剧 一、京剧的发展史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京剧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别称“小花脸”)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中国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昆曲、汉剧、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北京剧坛的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弋阳腔、乱弹等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 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了京剧现代戏。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声腔。“二黄”是一种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的声腔,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西皮”是一种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轻快、明朗、活泼的声腔,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三、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 四、京剧的行当(角色)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分为生、旦、净、丑四行。“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 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京剧演唱七大要素

京剧演唱七大要素 【摘 要】一直以来,喜爱京剧的戏迷不光喜欢看戏, 更喜欢唱戏。通过归纳练习时发声方式和演唱时行腔的特 点,总结出京 剧演唱的七大要素。希望为戏迷们提供一条规 范系统学习京剧唱段的方 法。 关键字】京剧、唱法、科学、系统、规范 2017)11-0035-02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 式。对于很多喜欢唱戏的戏迷朋友,在演唱时不善于运用科 学的行腔方 法演唱。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方 法和系统的学习途径来 演唱京剧。 、气息 初学者在刚刚入门时,往往直接拿来唱段跟着学、跟着 唱,听起来有很多的问题,比如长音短、声音发抖等,反映 了声音力量 不足、缺乏稳定性的特点。很明显这是不知道如 何运用气息的问题,想 要自如地运用气息还要从基础学起, 在演唱时把气息存在横膈膜中,就 是存气。 初学的时候,用手扶着两肋附近,把气息存在两肋下的 横膈膜里, 然后不要把刚存的气一下子放出去, 而是慢慢放。 中图分类 t=r. 号: J8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

声音靠气息支撑着,唱腔的韵味就有了力量。如果气息一下子都被放空,马上来换,也换不了那么多的气。所以练习存气对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存气首先要从拼音字母开始,每 个音加长音进行练习,在发音的过程中放出的气息要保持 量的相等,发出的声音要保持高度的一致。然后再进行每个长气吹在手心上,用手心通过感受气息力量的大小来检验气息运用匀还是不匀。久而久之,提高了气息的稳定性,增加了声音的力度。在练习时,偶尔可能会有保持不住气息的感 音从弱到强、从强到弱的练习。在练习当中,可以把长音、 觉,其实只是在吸气时速度急、?八程短、气量少,很容易把 气吸在横处,留在了胸腔没到横膈膜。这样存气难,保持气息更难,出气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正确与科学。 、吐字 喜爱京剧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吐字时,经常会有家 乡的方言味。学唱京剧的时候,必须遵循京剧的吐字发音来进行练习和演唱。在练习吐字时,首先要注意吐字发音不要带有家乡方言味。京剧音韵是在中州韵的基础上保留了一些古音,并以普通话为主体经过艺术家的实践与创造,形成了综合的语言系统。如果演唱者在表演时吐字字音不准,那就失去了京剧的韵味,没有做到吐字归韵。 另外,吐字的时候,要注意字音从嘴里出来的完整性。

计算机排版基础知识

计算机排版基础知识 1、主要教学内容: 1.1 计算机排版系统的应用环境 1.2 版面的结构及常见的排版规则 1.3 知识点:掌握版面结构及名词术语、熟悉常见出版物的版心尺寸、熟悉常用书刊的版面格式及规格;熟悉计算机排版系统的应用环境 2、计算机排版原理概述 计算机排版系统是将计算机硬件与适用于书刊等编辑排版的软件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排版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和软机两大部分。 计算机排版系统硬件的组成: 录入终端、编辑排版主机、文件输出、汉字字模库。 3、桌面出版系统 图文输入部分 图文输出部分 图文存储及传输部分 扫描仪、计算机、光栅图像处理器RIP、照排机、显影机 激光照排机:能在胶片或相纸上输出高分辨率图像和文字的数字式打印机,简称照排机(RIP)专门用来把用PS(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描述的页面解释成照排机可以记录的点阵信息的装置。 页面描述语言: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版面中各元素和各元素在版面中的计算方法,是专业桌面出版系统和软件使用的算法语言。 3、印前生产流程

目前印前生产流程图如上图,需要11道工序。上面的一行(1-5)主要是在设计与排版中解决,下面的(6-11)往往交由印刷厂来处理。 4、版面设计制作的主要工作流程为: 1、确定尺寸、出血等; 2、处理文字; 3、处理图片和图形; 4、存盘输出; 5、编辑加工; 6、修改并输出一校样; 7、校对; 8、定稿、打样、出片; 9、整理工作资料。 排(组)版软件主要作用:把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后的图像、绘图软件绘制的图像和文字、底色、色块等组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成品版面,最后打印输出。 5、版面的再认识(用WORD来讲) 5.1版面元素的介绍 5.1.1文字 文字是大多数版面上都具备的版面元素,文字通常是单色的。文字可根据原稿直接从键盘输入,也可从范围广泛的用户终端上的数据库、文本文件、资料库中提取,然后再转到计算机排版系统中。 文字的排版主要是字体、字形、字号及其他排版参数的设定、修改;另一方面是字符位置处理,即文字的版式,如居中、居左、居右、字距、行距等。整篇使用的文字字体不应超过4种,字号也不应超过5种,文字色彩不宜变化过多。 5.1.2图形 图形指线条图和美术字等,可用多种绘图软件制作。 5.1.3图像:指连续调图像。 图像处理:桌面制版的目标之一是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稿,所处理的图像往往是彩色的,其处理方式与其他图像处理相比有某些特殊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桌面制版系统在将图像数字化时不像其他领域那样将所有主色合并,只需原图像的灰度信息,而是力求忠实地保持原稿的颜色特征。因为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稿的颜色特征对准确的图文复制是至关重要的。 (2)桌面制版系统在图像输入时需要要将原稿分解为三个主色 (R、G、B)的灰度图像,这称为分色。

京剧身段谱口诀·基本功

京剧身段谱口诀·基本功 钱宝森口述 潘侠风整理 京剧是综合艺术,是由唱、念、做、打四个方面组成的。做为一个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语言和声音,都必须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所扮演的角色的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内心情感,除通过语言、声音表达外,精神面貌主要还得依靠外形的动作——就是那些舞蹈身段。 一个演员的舞蹈身段,使得好、使不好,使出来的身段美不美,那就要看他的基本功怎么样啦。什么叫基本功哪?凡是在私底下练的,在舞台上见不到的东西,都叫基本功。 一般的基本功,指的是“毯子功”,不是身段基本功。现在我先说说“毯子功”。 怎么叫“毯子功”哪?因为练这些基本功的时候,都是在地上先铺一块毯子,叫学生们在毯子上练、在毯子上翻,所以叫“毯子功”。这为的是学生们要是摔了碰了的,有毯子接着,总不会摔碰得太厉害。 我小时候,练“毯子功”都是先“拿顶”,随着再“上腿”[注:教武功的先生左脚(或右脚)蹬着椅子(或凳子),把练功学生的腰部,平放在左腿的大腿上,学生的头和双腿搭拉在先生大腿的两边儿,先生用手来回晃动。这主要是锻炼学生腰部的活动。但是要注意:先生用左腿的时候,学生的头应当在左边,先生用右腿的时候,学生的头应当在右边。]、“下腰”;拿“前桥”、“后桥”;甩“小翻”、抄“小翻顶”。这个阶段过去,再练些短跟斗(也叫小跟斗):翻个“小翻”、“前扑”,来个“单提”、“蹑子”、“按头”,跑个“虎跳”、“踺子”;长跟斗(也叫大跟斗):“虎跳前扑”、“小翻提”、“虎跳蹑子”、“串小翻”等等。但是这些就都不属于基本功了。 在头一个阶段过去,拿开毯子,就该“撕腿”啦[注:现在教学方法改进,取消了“撕腿”,以“轧腿”算是正功啦。]。撕上二刻钟左右,站起来遛遛腿儿,活动活动,再开始踢腿。踢腿分“正腿”、“旁腿”、“十字腿”。 在过去“轧腿”、“耗腿”都算是私工,学生没事的时候,自己私底下练,先生们是不把它列在所教的课程里。 以上所说,是一般武功基本功;身段基本功那首先得说是“轱辘椅子”,其次再练“整云手”和“旦角云手”。 轱 辘 椅 子

排版常见错误

编辑安排 ?一版:曹琦、栗清亚、逄伟 ?二版:王丹璐、陈才坤 ?三版:徐小迪、陈娅、金慧珠 ?四版:胡岳、刘明杰 ?网络编辑:席小喻、刘喆、吴江彤 写作安排 ?一版:马元、栗清亚、曹琦、徐小迪 ?二版:陈才坤、谢秀琴、陈娅 ?三版:1)采访:王丹璐、徐小迪 2)栏目:不止读书薛凯(西农往事前辈经验待定)栏目灵活变动 3)每两期的优秀文章,优秀摄影:李才、赵靖雯 ?四版:1)评论:胡岳、刘明杰 2)话题/声音:席小喻、刘喆、吴江彤 3)栏目:民族丁增尼达栏目灵活变动 工作流程 编辑会(每周周点评完)→写稿(最迟周六晚上交稿)→排版(最迟周天下午7点交版)→合版(最迟周一晚上8点发张睿邮箱286849504@https://www.doczj.com/doc/eb1225652.html,)→校对、存档、转化PDF、发报社邮箱、发网宣任凯、发事务李才(张睿完成最迟周二下午六点)→网宣推送微信、群发邮件、上传网站(最迟周四下午)事务最后校对、打印、张贴(最迟周三上午) 注意: 编辑会每周务必召开,当期每版编辑及网宣编辑务必参加,讨论版面内容,最后简单以书面形式发到报社邮箱(lantianjingtu@https://www.doczj.com/doc/eb1225652.html,)

排版提示 1.在普通页面排,修改日期和编辑在母板上修改(窗口页面)在正常模式下排版,不要在 预览模式下 2.图片的选择尽量为高清图图片一定要嵌入链接(窗口-链接-嵌入)图片通常情况下要与 文本框卡齐调整大小按住shift,否则图片会变形图片不要选择有水印的,如果一定要用,裁掉水印,或者用去掉水印 3.标题通常不进行描边,字体通常为大标宋、黑体、方正大黑,方正粗宋,除一版外大小 通常不超过36 4.排版时可以利用段落样式快速修改字体字号行距等。 a)正文:方正报宋简体,9点,行距16,首行缩进2个字符,填充颜色黑色,描边颜 色黑色,描边粗细0。注意:在粘贴文字进文本框之前,检查每段前是否有空格, 如果有请删除,这样做避免因段首前有空格,不能准确缩进2个字符。 b)作者、本报讯、文章内的小标题:方正黑体简体,9,行距16,填充与描边颜色都 为黑色(小标题绿色)描边粗细0 c)图片说明、注释视情况:方正黑体简体和方正楷体简体。填充与描边颜色一致,描 边粗细0 5.一个版面使用颜色尽量不超过3~4个,无特殊要求,颜色为蓝色,和绿色基调 6.分栏(视版面设计与文字多少) 7.划线,shift+直线填充和描边颜色都为第三个蓝色(C=100 M=0 Y=38 K=0)粗细0.5水平 线:左右与报纸边界线重合竖直线:上下与报纸边界线相聚3~5毫米分隔线不得有交叉分隔线要在所分隔的俩内容中心 8.文本框左右与报纸边界线重合,上下与边界线相距3~5毫米 9.每个版面上的所有内容可以快速复制粘贴。(鼠标框选-复制-粘贴) 10.排完后请印前检查 排版常见错误

京剧基础知识

越剧《红楼梦》 京剧浅谈 京剧的起源 ?其一,西皮、二黄腔的起源 ?安徽一带诞生了二黄?湖北一带诞生了西皮?在清前期合流产生皮黄戏? ?其二,京剧得名缘由 ?四大徽班进京 ?“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皮黄→京剧(在北京取得发展,并传遍全国) 京剧的角色分类 老生:男性老年偏文之人 武生:男性青年武人(不画脸) 花旦:活泼、俏皮、略轻浮的年轻女子 武旦:武女人,女中豪杰(刀马旦) ?戏曲的艺术特征 ?戏曲舞台是个追求写意美的歌舞场,戏曲人物是经写意性化妆后的一个艺术符号,这个“艺术符号”的行为以写意、以传神为准则,不以生活真实为法度,这样行动着的“艺术符号”在“追求写意美的歌舞场”上演绎的是旨在“传历史人物之神、达历史事件之魂”的、不追求历史细节真实的故事,所以戏曲艺术是一种以写意、以传神为美学旨归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这种舞台艺术在写意美的总体追求中达到了审美逻辑上的自足与完满,即戏曲艺术是一种成熟的、完善的写意性舞台表演艺术。 程式化:衣着、动作、发声大致固定 行当化:人物一般分“生、旦、净、丑” 行当化:按所演人物的性别、个性、精神、品德来分成生、旦、净、丑等类 生:小生,老生,武生(另,还有付生、正生、红生、做工老生、靠把老生、 扇子生、纱帽生、娃娃生等)

?女性都为旦,分正旦(闺门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等 ?另外,还有悲旦、大旦、小旦、二旦、副旦、玩笑旦、花衫子等说法 ?性格刚烈、威猛、暴躁或阴险之人 一般分为,白脸、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此外还有大净、中净、小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称呼 戏曲的美之所在 ?感受戏曲之美 ?其一,欣赏程砚秋的《锁麟囊》选段 ?京剧四大名旦、音配像(张火丁) ?程派唱腔特点: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 结合,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 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故事情节:春秋亭遇雨赠囊,流落莱州,好人有好报 《西厢记》赏析 京剧《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它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里描写的崔张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士,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京剧西厢记共分16折,分别是:渡河,教弟,酬韵,附斋,寺警,赖婚,琴心,探病,闹简,赖简,寄方,拷红,哭宴,逐胥,抗命,并骑。 它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色彩。《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莺莺传》讲述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元代王实甫在此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实甫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与风魔,更写出了张生的才华,以及张生的软弱,使他成为封建社会中多情软弱的才子的代表。剧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全剧以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基本矛盾,表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为次要矛盾,由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这样一种对冲突的组织,对古代戏曲中是很值得称道的。 崔莺莺的形象特征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对张生一见倾心,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老夫人当众许婚,后来又出尔反尔,既赋于崔、张的婚事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赋于崔、张爱情以内在的合理性。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为莺莺敢于冲破老夫人的约束,决心对张君瑞以身相许的潜在动力。

京剧艺术基础概论2

中国戏曲艺术特点之——大综合艺术 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一个品种的戏剧艺术都是综合艺术,都会融入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建筑、等多种艺术因子。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戏剧能像中国古典戏曲那样把如此多的艺术门类如此完美地实现“大综合”,产生如此迷人的魅力,以其鲜明的东方民族特色而成为世界的艺术。 例:《大唐贵妃》(我想此处加入大唐贵妃的多张静态的图片素材) 在《大唐贵妃》这个剧目中,有文学的因素、有音乐的因素、有歌舞的因素、有绘画的因素、有建筑的因素、有雕塑的因素,甚至还有美容与发型,还有服装设计、工艺美术等等。这就是中国的戏曲,这就是中国戏曲所展示的大综合艺术。 然而,中国戏曲中的多种因素不是相互孤立的,也不是拼凑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了“戏曲化”的融合之后,产生出的又一个新的综合艺术的品种。相对于诗歌、音乐、绘画、舞蹈、雕塑等姊妹艺术,中国戏曲最终形成的亦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在周贻白先生的《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名之为“第七项艺术”。 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唱念做打并存,具有多种表现形态的综合艺术。如前所述,中国戏曲囊括了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诸多因素,而在这诸多因素中是以表演为其中心的。 中国戏曲艺术特点之——大写意艺术 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是极具东方色彩的。它所包容的雕塑、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各艺术因素很少受到西方占统治地位的艺术观——临摹伦的影响,而保持着中华民族自己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方式,形成统一的、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 陈幼韩在其《戏曲表演美学探索》著作中所言:“戏曲表演上强烈的剖象现象,并不意味着它是艺术创作中某种浅直露骨、一览无遗的写实派。恰恰相反,中国戏曲可能是现实主义戏曲领域里最重含蓄、最重想象和最臻于完美成熟的写意表演艺术体系”。正事中国戏曲独有的写意性,决定了它在舞台表演中的虚拟化、程式化和时空自由的独有特点。 中国戏曲艺术在长时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把写意和工笔两种不同的风格完美地统一起来,在“似与不似之间”着力体现戏曲的美妙之点,在这个艺术体系中泼墨写意与细腻工笔揉合得水乳交融,相形得益,在咫尺舞台上展示了无限风光,形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和独有的艺术风格。 中国戏曲的写意体系在艺术形式上首要的一点就是突破了对生活现实自然形态的局限。生活的语言化作了诗与歌的艺术形态,生活的动作与人物的表情化作了诗与歌的艺术形态,生活的动作与人物的表情化作了舞蹈与雕塑的力与美,人体的自然形态化作了以脸谱、头面、服饰为代表的写意艺术。 中国戏曲的写意特点使它的表演艺术突破了自然形态的生活局限并获得了时空自由。“舞台方寸地,咫尺见天涯”,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戏曲舞台上的表现方法,是很合适的。 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在戏曲舞台上根据剧情和刻画人物的需要,可以任意剪裁、浓缩、放大,延伸而化为写意时间。当简之时,以其精炼的方法,浓缩其丰富的内涵,一带而过。在当繁之时,任何瞬间或片刻的自然时间,又可因剧情和人物的需要而转化为久长的写意时间。 和时间自由紧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自由是一种更为独特的写意境界,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中的“空台艺术”。在戏曲表演中,空间的全部,便是整个实在的世界,便是想象无穷的天地。空间自由在艺术家那里,已经为在舞台之上自由地描绘人和自然之美的特异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