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教案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教材从设计上更注重从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选材,从培养学生兴趣角度选材,本章内容既是今后分区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在,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我在设计降水概念、主要形式、测量等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教师进一步借助多媒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降水形式的图片,材料阅读等内容,目的是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进而加深这些现象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及学生的兴趣的调动。另外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绘制,培养学生类比思想,综合学习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探究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规律,这部分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并探究原因。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方法、探究合作法的综合运用。

六、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感受降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

视频欣赏让学生在课前感

受雨,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导入新课这是什么天气?教师提问(生答)

气温和降水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

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这节课我

们来学习降水。(出示课题)

学生回答问题,感受昨

天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的影响。

集中学生注意力,

并把重点引到新

课上来.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投影(学习目标)

阅读本节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具

体的学习目标进

入学习

教学过程

理解降水:

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58

页,理清下面内容(出示填空题):

我看大多数同学都自学完了,我们先看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降水?(指名回答)

学生答完,紧接着提问:降水的主要形

式是什么?(后面一条龙回答)

请听判断题:降水就是指降雨。

降雨分哪些级别?

展示各种大小雨的符号

(承接)这些雨的大小是怎么知道的

呢?

降水量的测量

3、展示雨量器(屏幕展示)

引导学生明确雨量器的各部分名称及

作用,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老师介绍:通常气象部门在每天的8

时和20时各测一次降水里,把两次测

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这一天的降水量。

自主学习教材,独立解

决问题。

给学生时间(自学课文)

回答:从大气中降落的

雨、雪、冰雹等统称为

降水。

生答:降雨。

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生答:小雨、中雨、大

雨、暴雨。

学生辨认各种雨的符号

观看大屏幕,了解降水

的测量仪器、方法等基

本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避免一言堂,给学

生足够思考时间,

让学生学会自学

教材,练习自主学

习的技能。

温故而知新,从学

生已知的知识入

手,学生会积极性

更高。

学生对科学仪器

的认识,更感兴趣

那么请问:我想计算一个月的降水量该

怎么做?一年的呢?

降水的影响

请同学们结合这几幅图片(屏幕出示)以及你的生活经验,前后桌互相探讨一下降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回答一个月的降水量的

计算方法。

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

论降水对我们的生活的

影响。

加深对降水的理

解,将地理知识与

生活建立联系。

教学过程

降水量的变化

(承接)刚才我们说通过测量能得到一

年内的降水资料。

(展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的降水资料)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回答下面问

题。

问题:

1、该地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2、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多?

4、哪个季节降水较少?

(承接)同学想想,有没有更形象的资

料来展示一地年降水的变化情况呢?

我们下面就学习一下降水量柱状图的

相关知识。

学习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请大家看课本59页,有关于绘制降水

量柱状图的步骤。我找一个同学跟我合

作,你读做法,我绘图。其他同学边听

边看。

动态图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提示:画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

面。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回答

问题。自由发言

学生回答。

边听边看,学习绘制降

水量柱状图。

学生绘制降水量柱状

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

读资料目的性更

强。

培养学生动手操

作的能力,通过动

手绘制加深对降

水量柱状图的理

解。

课本中已经画出前3个月的,我们为了

节省宝贵的时间,大家只画出4-6月的图就可以。

对学生所画出的图进行评价,好的全班展示。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承接)降水量柱状图能够形象直观的显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我们不仅要会画,还要会判读,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老师讲解判读方法:

1.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吗?(看柱形的长短)

2.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通常情况下,月降水量高于100mm就是降水多,低于10mm的情况就是降水少)

3.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我们已经学会判读降水量柱状图了,下面我们通过几幅图来检验一下。(出示探究学习:找规律)

请同学们同桌互相合作,找一找A、B、C、D四个地区降水变化的特点。

刚才大家判读得很准确,我们再来看一幅图(出示伦敦降水量柱状图图)

讲解:伦敦每月的降水量都高于10mm,但是都低于100mm。这样的降水类型我们叫它全年湿润型。

(承接)一个地方降水有季节的变化,评价展示。

听老师讲降水量柱状图

的判读方法,结合老师

讲的方法提炼有用信

息。

小组合作,学生通过观

察得出四地的季节变化

特征。

A:全年多雨

B:全年少雨

C:夏季多雨

D:冬季多雨

伦敦:全年湿润

教给学生方法,提

高学生学习地理

的素养。

提高小组合作、交

流的能力、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

刚才通过对五个地区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我们发现各地的降水也不同。

教学过程那世界的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

呢?

探究降水的分布

展示等降水量线,通过几个具体的点辨

认等降水量线。

提问:我们之前学过等高线,你能试着

定义一下等降水量线吗?

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等降水量线图。

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展示主要纬线。

(承接)我们以主要纬线为载体来探究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展示图、问题:

1、赤道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

米?南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

少毫米?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

西岸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

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展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通过刚才对于世界降水分布图的分析,

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规律(出示),请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导致世

界降水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

学生根据已学的等高

线、等温线定义等降水

量线。

学生找出赤道、南北回

归线、南北极圈。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观看视频动画,体会地

形对降水的影响。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

讨导致世界降水分布不

均的相关原因。

相信学生,把时间

还给学生。

锻炼学生读图分

析图的能力。

透过现象探究本

质,加深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

展示“雨极”和“干极”。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世界

雨极、干极。

课堂小结根据本节课主要知识框架,学生汇总所

学知识。总结本节课收获。

课堂检测1、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____。

2、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等级。并在等级下配上对应的符号。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用的单位是______。

4、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______的。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____________图来表示。

5、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____,有的地方降水____。通常用____________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6、世界年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减少B逐渐增多

C先增多,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地迎风坡降水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多

D 两极地区降水多

板书设计: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形式、测量

降水的分布三多雨极

全年多雨型

夏季多雨型

全年少雨型

冬季多雨型

常年湿润型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

1、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2、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起引导作用。

3、教学设计符合大纲标准的要求,基本做到了精讲多练。

4、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浓厚,在课堂上积极展示,并且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回想起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留有很多的遗憾:

1、在各环节的过渡及衔接方面引导不到位,例如大雨、中雨、小雨的测量引入降水量资料的展示和学习方面组织语言欠缺连贯性。

2、本节课中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学中,受课堂时间限制,引领太快,有对学生的评价,但太敷衍了事,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起到很好的诊断和激励作用。如果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全体学生就能发现绘制过程中的缺点,从而更好的进行认识降水量柱状图。

3、在探究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时,如果能跟进解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

4、课堂语速稍快,但上完整节课自己发现课堂跟进不太紧凑,这也是我在课堂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地方,环节紧凑,学生才不至于分神,课堂效率才能更高。

5、可能是一种习惯:教学过程中偶尔还会出现课堂提问质量不高:像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时时注意课堂小细节,提升课堂效率。加强备课,钻研教材,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升自己,完善课堂。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向同学们一一展示在电脑上打印的降雨、降雪、冰雹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天气? 【生答】 【师总】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下雨和下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人们把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与我们 1、降水的定义: 【图片展示】向同学们展示另一组图片:下雨了人们打伞出行、小孩在雪地里堆雪人、农田因缺水干旱、道路因洪水被淹、农田因风调雨顺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师总】降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适宜的降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度的降水会对人类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过渡】降水的几种形式我们最常见的是哪种呢? 【生答】 【板书】2、降水的主要形式: 【师总】所以降雨是降水的最主要形式.在古代诗词里面也有很多描写降雨的美丽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等. 【过渡】我们知道降水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比方说降雨就分为好几种: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那么气象部门是如何测量降水量的多少的呢?请同学们自学《降水量的测量》. 【学生看书】 【板书】3、降水量的测量:基本仪器:单位: 【师总】气象部门用一种仪器来测量一个地方一天中的降水,它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是毫米.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的降水量相加.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的降水量相加.测量出降水量,气象部门把日降水量小雨20毫米的称为小雨,日降水量为10-25毫米为中雨,日降水量25-50毫米为大雨,日降水量大雨50毫米为暴雨. 【过渡】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我们要怎样直观地知道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变化情况呢?就要用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 【板书】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指导读图】请同学们看到图3.22,这是两个降水量柱状图,表示的是A、B两地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情况,从A图我们可以看出该地一年内各月降水都比较均匀,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示范教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分布特点。 难点: 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分布特点。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课前准备 制作PPT。 相关资源 降雨的形成过程视频。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谜语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1)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雨)。 (2)白色花,无人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原来它从天上来(雪)。 (3)大豆小豆天上撒,人畜庄稼谁都怕,尽干坏事伤天理,掌握科技征服它(冰雹)。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新知讲解】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与形式 多媒体展示雨、雪、冰雹的图片。

教师: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形式——雨、雪、雹、雾等,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多媒体播放视频“雨”。 教师:观看视频,了解了降雨的形成过程,降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充足的水汽、凝结核、降温等。 2.降水的等级 提问:水汽的多少和降温的幅度决定了降雨的不同级别,降雨分为哪些等级? 学生: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 承转:我们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的等级。那么降水量又是怎么测量的呢? 3.降水量的测量 请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并思考: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单位、及测量方法。 学生活动1:认识雨量器和降水量的测量,通过观看课件,认识雨量器的构成和降水量的测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根据生活体验描述降水的几种形式;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世界 降水的分布规律。3.能够具备通过合作或引导得出某个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降水的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掌握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 辅助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图 等降水量线是把降水量相等的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通常用等降 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注重新旧 知识的联 系和迁 移。 二、合作探究:读图并分析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教师提示:由于都属于等值线,让学生自己类比等高线、等 温线图的概念,可加深对等降水量线的理解。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活动:根据课本上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下 列学习任务。 通过 小组学习, 能够学会 合作,交 往,不断促 进自我发 展的基本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 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有什么 差异?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学生讨论,教师带着分析: ①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概在1 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 超过2 000毫米。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1000毫米 以上。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 ③在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少于沿海地区,体现了降水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 观看视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的乞拉朋 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20447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 称号,以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记录,都远远落后于乞拉 朋齐,可望而不可及!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 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绩,打破了它自己的记录,蝉联 了世界“雨极”的荣誉。 素质。 三、知识小结总结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较 再次 巩固知识 点,加深对 知识点的 理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3. 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降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准备 1. 用雨量器和量杯观测近期的一次降雨或降雪,并记录降水量。 2. 教师搜集: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资料、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 童谣《小松树,快长大》磁带与录音机。 4.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的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出示不同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 两幅景观主要区别在哪?原因是什么? 两地的降水差异非常大,一起探究降水。

点拨: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追问:雾、霜、露是降水吗? 2.材料引入:2020年中国南方洪涝灾害指的是2020年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的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 提问:降雨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3.互动交流:24小时降水量(mm) 4.温故而知新:你还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 5.提问:这些等级的雨是怎样测量的呢?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盛水器口径成比例的量筒。 降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筒内。从量筒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盛雪口和储水筒容纳降雪。测量降水量时,把储水思考交流:雾、霜、露不是降水。 2.阅读材料,思考降水强度的大小比较: 3.画一画,说一说:降雨的等级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4.结合雨的分级认识学到的天气符号: 5.认识测量工具,了解降水测量的过程和方法。

筒取出,带到室内,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筒里,再读取数字就可得知降水量的多少。 现在常使用具有自动记录降水量功能的测量仪器,使得降水的测量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6.怎样来表示降雨的多少? 展示降水量柱状图: 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地的降水季节上有什么不同? 7.怎样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出示某地降水资料,提示绘制步骤: 8.如何阅读降水量柱状图6.互动交流: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分析归纳: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 7.读一读,画一画: 8.读图分析: (1)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年降水量大约多少毫米? (4)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初中地理_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题 教学目标 1、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 读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某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 3、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 降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知行合一,实践先行,欢迎大家来 到 地理课堂,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 是文文同学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探究活动一 降水的变化 二.答疑解惑一探究竟 1.由文文同学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 小 困惑疑惑一池塘了这么多的水是 哪来的? ”引入。 提出问题:降水就是降雨吗? 2•看视频,提问视频中,降水的形 式主要包括?还有没有补充? 点出,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出示图片,看图认识降雨主要等 级。 4. 文文的疑惑二 文登地区某日降雪厚度30厘米,可 为什么降水量只有24. 2mm?过度到降 水量的测定 5、 布潼学生阅读课本资料。 过渡:出示图片对比不同时间池塘水 量不同° 二、读绘结合能力提升 1、展示资料图和柱状图分析,提出问 题两种图的特点? 看图思考 举手回答 带着问题, 思考 看视频 回答问 题 看图文资料 思考 思考回答 威海地区降 水季节变化 大。 读图回答 学 会回答 认真观察 动 手绘制 展示交流, 设计 意图 来源于身边 和生活的问 题,亲切。 引出降水的 概念,明确 降水形式主 要是降雨, 当降雨却不 是降水全 部。 知道降雨的 等级 引出降水量 的测量。 解决雪厚不 等于降水量 多的困惑。 联系生活 从生活出发 得出结论。 学会图的必 要性。 达成目标1 评价目标1

初中地理_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单位:东营市 一、教学总体设计主题: 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展示 学法指导:通过读图、观看动画提取信息、合作讨论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情分析 三、说学情与学法 1、说学情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农村,基本为农民子女,家庭经济较一般,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校的图书室藏书量有限,所在地没有图书馆。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7年级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说学法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在小学六年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因此在设计降水概念、主要形式、测量等内容时采用微课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强,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探究,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课件及时展示直观醒目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提高学生读图、归纳知识等综合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的第三节。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两大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最后了解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本节内容是在第二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展开,也是为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分区地理学习的前提。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介绍降水的时间变化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节与第二节的气温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为学习第四节全球气候作铺垫,在本章内容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出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一定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单位。 (2)观察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差异。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读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学习生活中地理的习惯,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锻炼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能力。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3、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 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判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展示、设问、启发 2、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的三大目标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能力提高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分布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知道降水的不同等级划分,掌握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 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3. 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三、教学策略 降水是气候的要素之一,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两方面内容,这节课主要从降水的变化来讲解,分为降水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 本节课围绕三个要点展开:1.什么是降水;2.降雨的不同级别;3.降水的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为此,本节课设计了“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通过活动完成“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要求。 四、教学流程

五、当堂练习 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不大 C.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没有差别 D.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 2.天津市的年降水量约为580毫米,它的含义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各月平均降水量 C、各年最高降水量 D、某一年的降水量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了解到当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 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150mm B.25mm C.5mm D.530m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和气压计 B.相对全年平均来说,该地当月降水量较少 C.该地当月下旬降水较多、强度较大 D.该地当月降水非常集中 答案:D;A;A;C 六、课程小结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202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2021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们的地球地理与经济概况复杂,奥妙无穷。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202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教师提出:“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一分为二,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知道: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降水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和感受。然后教师进行描述,让学生判

断。 雨滴下落时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很少。(小雨)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的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大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地面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暴雨) 3.让学生阅读课本P54活动1,以第一项给出的影响案例做参照,讨论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教师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在各组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后,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评价点拨后承转: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受降水的影响。那么,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板书:降水量的测量 5.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雨量器画面1依次展示储水筒、储水瓶、漏斗、盛水器,并组装成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及量杯,说明雨量器的构成和测量单位(毫米)。 画面2用降水动画,并配以降水声,雨水通过漏斗进入储水瓶,再倒入雨量杯,从而测出降水量。并依次显示某天上午8时的降水量知晚上20时的降水量,指导学生会测、会记录、会计算日降水量。继而引导学生思考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6.在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 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特点,归纳某地的降水季节变化规律。 3.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理解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特点,归纳某地的降水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迷语导入:同学们喜爱猜迷吗?我们来猜个迷语吧: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

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现象) 雨和雪都是降水的形式,本节课我们就探究降水。 讲授新课 一、降水的形式和影响 (一)降水的形式 1.联系生活思索 想一想,除了这两种外,你还知道哪些降水的形式?(让学生依据生活阅历说一说) 2.课件展现,熟悉形式 雨雪冰雹 除此之外,露和霜也被认为是降水。 (二)降水的影响 1.联系生活,分析影响 今年夏天,栖霞曾经连续二十多天下雨,而秋季时,又曾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下雨,想一想,这两种状况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2.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各抒己见。 3.课件展现:旱灾和涝灾 降水过少──旱灾短时间降水过多──涝灾 (承转)既然降水如此重要,我们就有必要测量一下降水毕竟有多少。 二、降水的测量和级别

(一)降水的测量 1.自学材料,降水测量 读一下阅读材料,了解降水的测量、降水的单位。 2.想一想,用简洁的材料,你能设计出简易雨量计吗? 沟通一下你的想法,如用一个废饮瓶,剪开后,倒插在另一截上,就制成一个简易雨量计了。 3.比一比,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气温的单位用什么表示? (二)降水的级别 想一想,城市天气预报符号中,有哪些涉及降水? 课件展现城市天气预报符号中涉及降水的。 三、降水变化的表示与判读 (一)降水变化的表示 我们已经知道,栖霞一年中各月降水差异很大,那么,其他地区的降水差异也大吗? 试比拟一下以下两地的降水: 甲地各月降水量 时间/月份 虽然可以知道两地各月降水量是不同的,但需要认真分析,比拟麻烦,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呢? 在小学数学里,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各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 计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 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学生学习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知道了什么是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等知识及学法对这节课的学习有所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降水量的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难点:绘图和读图【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从什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气温这一节课的内容。那么我们以类似的思路来学习“降水变化与分布”这一节的内容。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前热身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图片引导出学生对于“降水是什么?”的认识。(直观展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1、阅读教材58页1-2段课文回答课件展示的问题。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注意区分:露、霜、雾与降水的不同。 归纳: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降水的多少呢?阅读P58阅读材料,自我总结。汇报自学体会。(通过自学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自学能力) 降雨的大小怎样表示?课件展示 分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等不同等级。课件展示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课件展示降水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 三、合作探究降水的时间变化 课件展示北京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数据表认识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 互动一: 分组讨论:分析a,b地区的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b地区哪几个月降水最多? 2、b地区那几个月降水最少? 3、b地区降水的特征?a地区的降水特征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题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本节教材讲述天气和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三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教材与上一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起,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的自然延申,更是作为理解第四节“世界气候”有关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 我确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运用生活实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使用降水资料,制作降水量柱状图,并能够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身边的地理。 2、大自然是有规律的,我们应该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教材内容,我重新编排了教学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学生对于降水的变化只有感性的认识,而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降水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重点。 初一学生不仅认知水平低,而且对于数据与图像之间的转化,缺少—种图文转化能力和从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把降水柱状图阅读和绘制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为“新授课”:共计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和雨量器。 二、说教法 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着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总之,本节课力图表现这样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学生的指向标。 因此,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认识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2.认识降水量的空间变化。 【教学重难点】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变化。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情景导入: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认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自主探究】认识降水的变化 1.学生读课本P58页内容。 思考:(1)什么是降水?(2)“降雨”就是“降水”的说法对不对? 学生归纳: ①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②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学生完成P59页活动,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技巧。 教师点拨:判读降水柱状图时,要注意获取以下信息: (1)判读降水量最多的月份,降水量最少的月份;(2)估算年降水总量;(3)归纳降水与季节变化的关系;(4)结合气温曲线图,衡量水热配置状况。 3.教师小结:依据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可将降水的变化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合作探究】 1.学生结合等高线、等温线特征,讨论等降水量线的特征。 教师点拨:由于都属于等值线,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学生分组合作,解读课本P60页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读图要求了解以下信息: (1)从图中表示降水量多少的颜色渐变规律看,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怎样? (2)从降水的海陆分布看,降水分布有什么变化?

七年级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 第3课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星球地图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教材从设计上更注重从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选材,从培养学生兴趣角度选材,本章内容既是今后分区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在,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我在设计降水概念、主要形式、测量等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教师进一步借助多媒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降水形式的图片,降水形成过程的视频片断,材料阅读等内容,目的是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进而加深这些现象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及学生的兴趣的调动。另外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绘制,培养学生类比思想,综合学习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探究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规律,这部分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最新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 布》教案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课标要求】 1.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会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3.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绘图;分析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水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富贵的自然资源。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水始终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自然界中的水体都要通过降水的形式完成水循环。降水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降水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世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二、新课学习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定义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拓展延伸:观看视频-----降雨的形成 2.降水的影响 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影响:一、降水可以调节气候,二、可以灌溉农作物,三、可以促进海陆间大循环等。不利影响:

泥石流,暴雨导致山洪、洪水等自然灾害。 3.降雨的等级 读表格,了解降雨的等级 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 雨大暴雨特大 暴雨 24小时降水量(mm)<10. 10.0 ~ 24.9 25.0 ~ 49.9 50 ~ 99. 9 100.0 ~ 249.9 >250. 回顾旧知识:降雨的天气符号 4.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仪器:雨量器和量杯 人工测量: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这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 单位:毫米(mm) 5.降水的季节变化 (1)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不同月份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 降水的年际变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

2019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语文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本章学习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降水是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节只安排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方面知识,但容量大、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学生对部分地理知识有所涉及。从内容上看,七年级学生会觉得既熟悉又新鲜,如雨、雪、冰雹等降水现象,但在降水季节变化上,认识水平较低,加上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方式、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图,从图中获取降水的季节变化;通过阅读和动手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上看,七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教材P59图 3.22 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了 解降水的季节变化。 2.通过开展教材P59~60“活动”,理解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 阅读。 3.通过阅读教材P60图3.24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和开展教材 P61的“活动”,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绘制降水量分布图、柱状图,锻炼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描述降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地理 的用处,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参与降水季节变化的课堂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合作意 识。 3.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 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重难点重点 1.降水的主要形式。 2.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3.正确判读年降水量分布图。 4.理解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难点 1.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掌握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建议 降水是人们熟知的大气现象,学生们也都有认识。所以在教学时,不用对降水的概念做过多的解释,应该多让学生发言,让他们自己说出对降水的认识。对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应该教给学生降水量柱状图的读图方法:(1)看全年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2)看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通过多读图,使学生主动掌握读图的方法。 教材中关于降水分布的内容非常少,但这却是一个重点,为下节“世界的气候”作铺垫。首先让学生学会分析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由图中颜色的变化显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其次由世界降水的分布归纳出降水分布的影响因素。可结合课后活动题,引导学生逐一读图回答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分布”来分析世界各地降水差异的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 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考,结合图示找到问题答案,且能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一个心理转变期,其心理总的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中较为活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一堂课中把握住有效的学习时间,合理、适量的安排教学内容,伴随思考、活动等环节,增强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在课堂中记住知识点,帮助学生养成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顺利过渡这个心理转变期。 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我在设计降水概念、主要形式、测量等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教师进一步借助多媒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图片,视频片断,材料阅读等内容,目的是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进而加深这些现象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及学生的兴趣的调动。另外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绘制,培养学生类比思想,综合学习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探究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读图、归纳知识的能力,这部分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用降水资料,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阅读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地年降水的变化规律以及降水类型。 2.了解降水的形成和三种主要的降水类型。 3.了解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第一篇: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

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板书: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板书: 三、降水量的测定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