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剂油 生产工艺

溶剂油 生产工艺

溶剂油生产工艺

溶剂油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根据需要生产的溶剂油种类和规格,选择适当的原料。其中,常用的原料有石脑油、煤焦油、重油等。原料应进行预处理,如脱硫、脱氮、脱灰等,以保证产品质量。

2. 原料加工:将经过处理的原料送入加工装置进行加工。加工装置一般采用蒸馏装置,通过热解或蒸馏的方式将原料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得到目标产品。

3. 分离提纯:从加工装置中得到的产品需要进一步分离提纯。常用的方法有精馏、萃取、冷却结晶等。其中,精馏是最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通过升温、降温等手段,将产品中的杂质和不同组分分离,得到纯净的溶剂油。

4. 产品质量检验:对分离提纯后得到的溶剂油进行质量检验,主要检测其粘度、密度、闪点、燃点等指标。只有通过质量检验的产品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包装和销售。

5. 包装和销售:将经过质量检验的溶剂油按照规格进行包装,并进行相关标识和说明。包装完成后,产品可以投放市场进行销售,供用户使用。

整个生产工艺中,对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优化以及产品质量的控制等环节都至关重要,这些环节的合理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并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要注

意安全生产,加强工艺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避免事故发生,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溶剂油操作规程.

溶剂油装置 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溶剂油装置简介 第二节工艺流程说明(附图) 第三节设备明细表 第四节工艺指标和产品质量指标 第二章溶剂油分离过程与基本原理 第一节原料油的组成 第二节溶剂油的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精馏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精馏过程 第五节汽化与冷凝 第六节精馏过程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 第七节精馏条件的选择与影响 第三章主要设备 第一节塔的种类及作用 第二节泵的作用和特点 第三节再沸器与冷凝器 第四章自动控制及控制仪表的操作 第一节仪表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控制仪表的启用、停用及切换操作 第三节控制仪表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第五章装置开工 第一节开工的要求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蒸汽贯通和联合试压、水运 第三节开工顺序 第六章装置停工 第一节停工要求和停工前准备工作 第二节停工顺序 第三节紧急停工 第七章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精馏岗位操作法 第二节冷换设备操作法 第三节机泵岗位操作法 第八章事故处理 第一节停水、停电、停汽、停风事故处理 第二节设备事故处理 第三节操作事故处理 第九章安全知识 第一节防火 第二节防爆 第三节防毒 第四节防冻 第十章主要规章制度

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第二节安全生产制 第三节交接班制 第四节设备维护保养制 第五节巡回检查制 第六节质量负责制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溶剂油装置简介 溶剂油装置原设计以胜利油田凝析油为原料。凝析油也叫轻油,其沸点范围为30~170?C,比重为0.67~0.69,其中小于130?C的组分达90%,对凝析油的组分分析表明,含量超过0.1%(w)的组分达30多个,而其中正构烷烃含量达35%以上。凝析油在回收过程中未经过化学加工,其中不含烯烃,硫含量、碘值极低。因此,凝析油是生产各种溶剂油的良好原料。 溶剂油装置主要生产戊烷油,6#植物油抽提油,120#橡胶溶剂油,200#油漆溶剂油,其中戊烷溶剂油为超临界抽提装置所用溶剂,为保证超临界抽提装置的正常运行,要求C5组分总含量不小于90%,其中,C6烃的含量不大于2%。6#溶剂油广泛用作食油浸取的浸取剂,据介绍使用溶剂浸取法生产食用油,不仅可使食油较传统热轧法收率大有改善,且杂质量大为减少。120#和200#溶剂油为重要的工业溶剂油,广泛用于油漆、农药、橡胶等工业。各种溶剂油的收率一般为:戊烷油35%,6#溶剂油32%,120#溶剂油15%,200#溶剂油5%,副产品5%,据失8%。 第二节工艺流程说明 原料油先进轻油罐V-301或V-302、V-303、静止沉降、切水、检尺后,用303或P-304泵送至原料中间罐V-800,V-800罐进满油后,再次切水、检尺,以上工作做好后,准备给塔T -101进油。 一、塔T-101流程 1、用原料油P-800抽原料中间罐V-800中的油,向塔T-101送油,原料油一部分进入塔T-101内,另一部分经流量控制阀返回原料油中间罐V-800。塔顶馏出油品(〈60馏分〉经过冷却器E-102冷却后,进入回流罐V-104。回流罐中的油品,由回流泵P-106抽出,一部分返回塔T-101顶作为回流液,另一部分送V-605罐,若生产戊烷油,则进塔T-201。V-104中的不凝汽,由压力控制阀调节后,进入高点放空线。 2、重沸器需用的加热蒸汽由主蒸汽管线引入,冷凝水由重沸器底部的疏水器排出。蒸汽走重沸器的壳程,油走重沸器的管程,油经塔底重沸器加热气化后返回塔内,为塔底提供气相回流。 3、塔底的半成品油用塔底泵P-305抽出或走付线,经塔底液位调节后,去冷却器E-407,最后进不合格产品罐V-605。若塔底半成品油化验合格,经塔底液位调节阀调节后,直接进塔T-301。 二、塔T-201流程 1、塔T-201的进料线是由P-106泵出口引至塔T-201的。塔T-201顶馏分经冷凝器E-202冷却后,进入回流罐V-204,回流泵P-206从回流罐V-204抽出油,一部分打回塔T-201顶即打回流,剩余的不合格的戊烷油去V-605罐,合格的去成品罐V-801。 2、底的异己烷油,经塔底液位控制阀调节后,去冷却器E-206,最后进V-100罐。塔底重沸器的加热蒸汽由主蒸汽引入,冷凝水由重沸器底部的疏水器排出。 3、若塔T-201生产200#溶剂油,进料线由塔T-401底引出,经P-305泵,塔T-401底液位控制阀后,再进塔T-201。塔顶120~140? C馏分油进V-605罐,塔底的200#溶剂油进V-100罐。 三、塔T-301流程 1、塔T-301的进料线是由塔T-101引至塔T-301的。塔T-301顶的馏分,经冷凝器E-302冷凝后,进入V-304罐。回流泵P-306从回流罐V-304中抽出油,一部分打回流,剩余的部分化验不合格去V-605罐,合格的6#溶剂油去V-803罐。 2、塔T-301底的油,由P-405泵抽出,经塔T-301底液位调节阀,化验不合格去E-407,再进V-605罐;化验合格的进塔T-401。重沸器的加热蒸汽由主蒸汽引入,重沸器底部的冷凝水由疏水器排出。塔底油经加热气化后,返回塔内,为精馏塔提供气相回流。 四、塔T-401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一)常减压: 1、原料:原油等; 2、产出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生产工艺: 第一阶段:原油预处理 原油预处理: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 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4、常减压设备: 常压塔、减压塔为常减压工序的核心设备尤其是常压塔,其也合称蒸馏塔,

两塔相连而矗,高瘦者为常压塔,矮胖的为减压塔 120吨万常减压设备评估价值4600万元。 (二)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最常用的生产汽油、柴油生产工序,汽油柴油主要是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这也是一般石油炼化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的环节。 1、原料:渣油和蜡油70%左右-—-——-—,催化裂化一般是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日益加重以及对轻质油越来越高的需求,大部分石炼化企业开始在原料中搀加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作为原料进行炼制。 2、产品:汽油、柴油、油浆(重质馏分油)、液体丙烯、液化气;各自占比汽油占42%,柴油占21.5%,丙烯占5.8%,液化气占8%,油浆占12%。 3、生产工艺: 常渣和腊油经过原料油缓冲罐进入提升管、沉降器、再生器形成油气,进入分馏塔,一部分油气进入粗汽油塔、吸收塔、空压机进入凝缩油罐,经过再吸收塔、稳定塔、最后进行汽油精制,生产出汽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柴油汽提塔,然后进行柴油精制,生产出柴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油浆循环,最后生产出油浆。一部分油气经分馏塔进入液态烃缓冲罐,经过脱硫吸附罐、砂滤塔、水洗罐、脱硫醇抽提塔、预碱洗罐、胺液回收器、脱硫抽提塔、缓冲塔,最后进入液态烃罐,形成液化气。一部分油气经过液态烃缓冲罐进入脱丙烷塔、回流塔、脱乙烷塔、精丙稀塔、回流罐,最后进入丙稀区球罐,形成液体丙稀。液体丙稀再经过聚丙稀车间的进一步加工生产出聚丙稀。 4、生产设备:

压榨油和浸出油比较

压榨油和浸出油比较 食用油被外资垄断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外资通过浸出油加工工艺,危害国人的健康。了解食用油的加工工艺后你就知道了,这不是无中生有,食用油加工分为物理压榨和化学浸出油两种加工方法,外资食用油企业基本上采用的是化学浸出法。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工艺: 物理压榨工艺(本文用传统物理榨油举例,设备螺旋榨油机,原料菜籽) 将菜籽加水破碎(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炒焦)→然后入锅炒熟(炒到115摄氏度) →再入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毛油→将毛油沉淀 →进行毛油精炼(传统工艺是将毛油加热到130-140摄氏度后,每100Kg毛油兑水3-5Kg进行提炼,脱磷脂、脱色、脱酸介)→最后制成食用油 传统物理压榨法整个榨油和炼油过程未使用任何化学剂,所以不存在化学残留。 化学浸出油工艺 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用称为“六号抽提溶剂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

热,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最后制成食用油 浸出油工艺从半成品油到毛油精炼,整个过程都在使用化学剂,有的提炼过程中甚至使用硫酸,所以浸出食用油中会残留化学物质,用最先进的浸出油设备也会有微量化学残留。浸出油还残留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极强,其毒性为人们熟知的剧毒药KCN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生物代谢产物。毒性主要损害肝脏,可引起急性肝炎。黄曲霉毒素还有明显的慢性毒性与致癌性,持续摄入可引起肝肿大、肝细胞重度脂肪病变并发生肝硬化。 物理压榨油工艺不使用化学剂,无化学残留,不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产油率低,就拿油菜籽说只有33%,所以成本高;而化学浸出油工艺使用六号轻汽油、碱液、膨润白土等化学剂,有微量化学残留,可致癌,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铁、锌等营养成分,产油率高,成本低。 看过两种工艺的介绍后,你就会知道如何选择食用油了,你还会购买外资品牌的浸出油吗? 食用油压榨法和浸出法工艺的是是非非 自xx年10月1日起,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大豆油、花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全面了解原油到石油的生产过程 2015-10-20山东地炼商圈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小编今天带大家逐一了解每一个工艺流程,从原料、产品、基本概念到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有细致的讲解。 从原油到石油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 原油等。 2.产品: 2.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基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 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a.原油的脱 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一)常减压: 1、原料:原油等; 2、产出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生产工艺: 第一阶段:原油预处理 原油预处理: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 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4、常减压设备: 常压塔、减压塔为常减压工序的核心设备尤其是常压塔,其也合称蒸馏塔,

两塔相连而矗,高瘦者为常压塔,矮胖的为减压塔 120吨万常减压设备评估价值4600万元。 (二)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最常用的生产汽油、柴油生产工序,汽油柴油主要是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这也是一般石油炼化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的环节。 1、原料:渣油和蜡油70%左右-------,催化裂化一般是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日益加重以及对轻质油越来越高的需求,大部分石炼化企业开始在原料中搀加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作为原料进行炼制。 2、产品:汽油、柴油、油浆(重质馏分油)、液体丙烯、液化气;各自占比汽油占42%,柴油占21.5%,丙烯占5.8%,液化气占8%,油浆占12%。 3、生产工艺: 常渣和腊油经过原料油缓冲罐进入提升管、沉降器、再生器形成油气,进入分馏塔,一部分油气进入粗汽油塔、吸收塔、空压机进入凝缩油罐,经过再吸收塔、稳定塔、最后进行汽油精制,生产出汽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柴油汽提塔,然后进行柴油精制,生产出柴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油浆循环,最后生产出油浆。一部分油气经分馏塔进入液态烃缓冲罐,经过脱硫吸附罐、砂滤塔、水洗罐、脱硫醇抽提塔、预碱洗罐、胺液回收器、脱硫抽提塔、缓冲塔,最后进入液态烃罐,形成液化气。一部分油气经过液态烃缓冲罐进入脱丙烷塔、回流塔、脱乙烷塔、精丙稀塔、回流罐,最后进入丙稀区球罐,形成液体丙稀。液体丙稀再经过聚丙稀车间的进一步加工生产出聚丙稀。 4、生产设备:

石化企业主要生产工艺介绍

石油炼化七种工艺流程 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从原油到石油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 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 原油等。 2.产品: 2.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基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 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 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a.原油 的脱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 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 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 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 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 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5.生产设备: 常减压装置是对原油进行一次加工的蒸馏装置,即将原油分馏成汽油、煤油、柴油、蜡油、 渣油等组分的加工装置。原油蒸馏一般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个部分。 a.常压蒸馏塔 所谓原油的常压蒸馏,即为原油在常压(或稍高于常压)下进行的蒸馏,所用的蒸馏设备叫做 原油常压精馏塔(或称常压塔)。 常压蒸馏剩下的重油组分分子量大、沸点高,且在高温下易分解,使馏出的产品变质并生产 焦炭,破坏正常生产。因此,为了提取更多的轻质组分,往往通过降低蒸馏压力,使被蒸馏 的原料油沸点范围降低。这一在减压下进行的蒸馏过程叫做减压蒸馏。

凝析油生产高附加值溶剂油工艺的模拟和评价

凝析油生产高附加值溶剂油工艺的模拟 和评价 摘要:在天然气加工工业中,油田含有较多的重质烃组分。气体附在加压冷 却装置上,分离出许多轻油,称为轻油。另外,在原油稳定的整个过程中引起一 些油分离,轻质油称为凝析油。在天然气生产,加工或石化生产过程中回收和再 利用轻油,进而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各项产品,是提高石化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 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轻质芳烃的化学特性和当地市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根据 常压蒸馏技术方法来进行工艺分离的方案。主要生产的产品包括调味料,6#溶 剂油,硫化橡胶溶剂油,油漆溶剂油,燃料油等。 关键词:冷凝油生产、高附加值、溶剂油、工艺模拟 引言 溶剂油是石油产品的五种主要类型之一,与人们的饮食,服装,住宅和运输密 切相关,应用领域也在扩大。近年来,各种厂家已经开发了不同品牌的各种新产品。这些新产品有更高的附加价值,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对于溶剂油制造商而言,扩大生产品种,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开发具有较低 芳烃和硫含量的环保溶剂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凝结油的主要成分是C5~C13的 碳氢化合物,相当于轻质原油。密度低,油中的重碳氢化合物和非碳氢化合物的 成分含量低,有挥发性高的优点,但其油通常含有硫化氢噻吩和硫醇等含硫杂质, 需要综合利用后再脱硫。 一、溶剂油生产的解决思路 目前,国产的有机溶剂油涂料产品种类少,质量低,技术含量低。为了大大提 高我国现有的单体溶剂石油产品生产工艺设备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开发特殊的 溶剂油和一部分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硫含量低的单体碳氢化合物,提高产品的技 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1.1生产工业聚合级和医药级高纯度己烷 (1)工业聚合级正己烷。No. 6溶剂油含有约25%〜30%的正己烷,可根 据高精度分馏法和深烟道气脱硫及脱芳香化工艺生产。在这一阶段,吉林化工有 限公司已完成了1.8kt / a的聚合级正己烷的生产。某石化公司也已建造完成了 生产工业聚合级正乙烷的设备装置,其生产的产品中正己烷的含量为80%〜86%。 (2)高纯正己烷的生产。因为正己烷(68.7℃)的熔点接近羟基环戊烷(71.8℃)的熔点,所以根据碱性水蒸气蒸馏只能得到工业生产的己烷的85%至90%。分离环戊烷以生产纯度超过99%的高纯度正己烷。高正己烷是作为工业生 产实验试剂和药物的有机溶剂的关键。 1.2开发异性烷烃和烷烃溶剂油的新品种 由于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含量低(无)碳氢化合物溶剂油的溶解度低,其应用 范围有所限制。异链烷基和烷基具有很强的溶解性。C6异链烷烃溶剂油和C7异 烷烃溶剂油是通过从6号矿物油精和120号矿物油精中分别除去十六烷和十六烷 而得到的。 二、综合利用方案的制定及模拟 2.1 工艺路线 冷凝液的硫含量高(> 400mg / kg),使用前需要进行加氢脱硫。对凝析油 原料的性能分析表明,凝析油原料为轻油,C14以下组分占80%左右。根据实际 沸点曲线,结合市场资源需求,采用常压蒸馏工艺切割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例如 溶剂油,芳香化原料和重油。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油脂工业工艺流程

大豆油浸出精炼工艺流程 一、浸出工艺: 油脂浸出,可视为固―液萃取,系利用溶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溶解度性质,将固体物料中有关成分加以分离过程。在浸出时,油料经溶剂处理,其中易溶成分(主要是油脂,还有少量磷脂及其它脂溶性伴随物)溶于溶剂。 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原理,选用某种能溶解油脂有机溶剂(我国较常用是6#溶剂,亦称工业己烷,也有用4#溶剂或其它溶剂),经对油料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而出一种制油方法。其基本过程是: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浸出毛油。溶剂蒸气则经冷凝、冷却回收后可继续使用。油粕中亦含有一定量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时挥发溶剂蒸气仍需经冷凝、冷却,可回收使用。 浸出法制油具有粕残油率低(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油粕质量好等优点。 浸出车间产水: 浸出车间的工艺废水是从分水器或蒸煮罐排入水封池的废水。这些废水来自于所有冷凝器排出的混合冷凝液中所含的冷凝水,而这些冷凝水最终来源于湿粕蒸脱、混合油汽提、矿物油解吸、含溶废水蒸煮等工艺操作中喷人的直接蒸汽,以及混合油负压蒸发系统的蒸汽喷射真空泵喷入的直接蒸汽。 浸出车间废水特点: 在良好的生产条件下,浸出车间排放的工艺废水中含有少量的粕末、溶剂、油脂等。通常其COD在2 000 mg/L以下,含油小于500 mg/L。但若分水器排放出的废水温度较高、含有较多的粕末,甚至发生乳化,又未经过蒸煮,那么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就会大大增加。 二、精炼工艺: 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全面了解原油到石油的生产过程!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全面了解原油到石油的生产过 程! 小七: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小七今天带大家逐一了解每一个工艺流程,从原料、产品、基本概念到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有细致的讲解。文章为小七自己整理,若有不当的地方,望各位专业的七友指正! 从原油到石油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原油等。 2.产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基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a.原油的脱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5.生产设备: 常减压装置是对原油进行一次加工的蒸馏装置,即将原油分馏成汽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等组分的加工装置。原油蒸馏一般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个部分。 a.常压蒸馏塔

石油沥青生产工艺

石油沥青生产工艺 石油沥青是一种与传统的石油燃料相比具有较高熔点的沥青,在工业上主要用于道路建设、防水材料和建筑砂浆等领域。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油炼制、短程油品加工和沥青生产等环节。 首先是原油炼制。原油炼制是将原油中的各种油品分离出来的过程。通过原油加热和分馏,可以将原油分解成多种不同沸点和性质的油品。石油沥青主要来源于重质原油中的残渣,在分馏塔中通过旋流分离等技术来提取石油沥青。 然后是短程油品加工。在原油炼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短程油品,例如石蜡和溶剂油。石油沥青生产工艺中,这些短程油品可以进一步加工成为石油沥青。首先,石蜡经过升温和净化等工艺处理,得到灰分含量较低的石蜡。然后,在高温条件下,将石蜡和溶剂油混合,加入催化剂,通过聚合反应将石蜡转化为石油沥青。这种短程油品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石油沥青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是沥青生产。通过原油炼制和短程油品加工,得到的石油沥青需要进一步纯化和改性处理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首先,通过沉淀、离心等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物。然后,加入适量的溶剂油和改性剂,以提高石油沥青的黏度和柔软性。最后,通过真空蒸馏和加热冷却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挥发性物质和残留溶剂,得到纯净的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生产工艺中,还需要进行沥青的质量检测和包装。质

量检测主要包括黏度、流动性、灰分含量和温度敏感性等指标的测定。通过质量检测,可以确保生产的石油沥青符合预设的质量要求。之后,石油沥青经过过滤、灌装和包装等程序,最终以散装或桶装的形式投放市场。 总之,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油炼制、短程油品加工和沥青生产等环节。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将原油中的残渣转化为高质量的石油沥青,并进一步加工和处理,满足不同领域对石油沥青的需求。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在提高石油燃料利用率的同时,也推动了道路建设和工业发展的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