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

势分析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朱和

金云

【字体:大中小】摘要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我国炼油能力激增了%,成为建国60年来炼油能力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10年。在这10年中,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快速增长,总体格局不断变化;炼厂装置规模不断扩大,炼化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炼油装置结构不断调整,深加工、精加工和适应能力不断提高;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替代燃料发展稳步推进。2009年我国炼油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推动下,走出了由低走高、扭亏为盈的过程。目前我国炼油工业已进入一个由大走强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未来我国炼油工业将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在继续增大规模实力的同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真正实现由炼油大国向炼油强国的转变。今后要加强行业的宏观调控,注意把握投资和投产节奏,确保我国炼油工业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炼油工业炼油能力炼油装置油品质量结构调整布局

自世纪之交国内石油工业大重组以来,我国炼油工业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东风,先后克服了“9·11”事件的连锁反应、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加入WTO 带来的市场冲击、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等国际国内不利影响,迅速崛起。尽管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炼油工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优惠措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一揽子促增长计划,2009年我国炼油工业逆势上扬,经历了一波由低走高的变化过程,在全球炼油业中率先走出低谷,实现了回升复苏。目前,我国炼油工业已经成为世界炼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中国已经成

为世界炼油工业的热点地区之一。

一、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炼油工业迅猛增长,至少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 炼油能力继续快速增长,总体格局不断变化

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由2000年的亿吨、2005年的亿吨猛增至亿吨,稳居世界第二位。也就是说,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我国炼油能力激增了%,年均增长率达到%,成为建国60年来炼油能力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10年。

(1)从企业构成看,两大集团在国内炼油能力中居主导地位

自1998年石油工业大重组以来,我国炼油公司和炼厂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国际炼油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作为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中国石化已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的世界第三大炼油公司;从炼油能力来说,中国第二大炼油企业——中国石油也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八大炼油公司。目前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列的全国炼油厂共有264家,其中大大小小的地方炼油厂有177家。两大集团的炼油厂数量虽然仅占全国的%,但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占全国的%。

中国石化近10年来的炼油能力增长很快。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由2000年的亿吨增至2005年的亿吨,2009年达到亿吨(占全国产能的%),10年内增加了亿吨/年;炼厂平均规模由2000年的432万吨增至2009年的570万吨。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石化产能在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有11家,500万吨/年以上的有10家,其中镇海炼化的炼油规模超过了2000万吨/年。

近10年来,中国石油的炼油能力增长也较快。中国石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亿吨增至2005年的亿吨,2009年达到亿吨(占全国产能的%),10年内净增亿吨/年;炼厂平均规模由2000年的352万吨增至2009年的540万吨。截至2009年底,中国石油产能在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有5家,500万吨/年以上的有11家,大连石化的炼油规模超过了2000万吨/年。

2009年5月,中国海油兴建的产能为1200万吨/年的惠州炼厂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油正式较大规模地进军炼油业,使其炼油能力从2005年的750万吨增至2009年的1950万

吨,占全国产能的%。

从地方炼厂(简称地炼)的情况看,截至2008年底,全国地炼总炼油能力达8805万吨,包括2005年9月成立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2008年底其合计能力为1400万吨)。除延长石油集团外,其他地炼主要分布在山东(37家)、辽宁(15家)和广东(14家),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燃料油、沥青、乙烯、丙烯、芳烃、液化石油气、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2009年,我国除延长石油集团外的前十大地炼的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870万吨,占全国地炼总能力的%(见表1),但排在十大地炼之后的大部分炼厂的实际加工能力都不足100万吨/年。从实力看,山东地炼居全国地炼的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外资公司在我国炼油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继上世纪90年代中期道达尔参股建成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后,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参股建设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已于2009年正式投运,使外资在我国的权益炼油能力达到1050万吨/年,占我国炼油总能力的%。同时,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合资的天津东方石化炼油项目、委内瑞拉与中国石油合资的广东揭阳炼油项目、卡塔尔与中国石油的炼化合资项目、科威特与中国石化合资的广东湛江东海岛炼油项目等中外合资炼油项目也都在积极推进中。这使得我国炼油工业呈现以两大集团为主导、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2)从地区构成看,我国炼油能力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华南三大地区

新世纪第一个10年,我国炼油布局继续遵循靠近资源地、靠近市场、靠近沿海沿江地区建设的原则,形成了以东部为主,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原油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

华东、东北、华南地区,这三大地区分别占全国炼油能力的32%、21%、15%(见表2)。其中,辽宁是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的省份,原油加工能力达7600万吨/年,其次为山东和广东。

受国内石油资源分布和1998年石油石化大重组方案的局限,中国石油的炼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这些区域不是成品油的主要消费区。2008年中国石油东北、西北炼厂生产的成品油调运至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的占其总产量的50%以上。中国石化炼厂则主要分布在油品消费高度集中的华东和中南地区,所产的成品油基本可在其传统销售区域消化。地炼主要分布在山东及陕西地区,成品油资源除部分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销售外,其余自行销售。目前我国成品油总体流向大致呈“北油南运”、“西油东调”的格局。

2. 炼厂规模不断扩大,炼化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17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占全国总加工能力的近50%。另有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或筹划中。按照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公布的《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20多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65%;企业平均规模达到570万吨,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新近出台的油气规划,未来中国将形成十大炼油基地: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的大型炼油基地——宁波、上海、南京、大连;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的大型炼油基地——茂名、广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近年来,我国炼厂规模不断扩大,除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已分别成为世界第三和第八大炼油公司外,其旗下的一些炼厂规模也已跻身世界级规模之列。2007年底中国石化所属镇海炼化炼油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2008年中国石油大连石化改扩建后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年,先后跻身于炼油能力超过2000万吨/年的世界级炼厂行列。2008年,中国石化旗下的茂名石化开始进行改扩建,其炼油能力将由1350万吨/年扩大至2550万吨/年,在不久的将

来也将进入世界最大炼厂行列。毋庸置疑,中国炼油行业正坚定地走在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上。分布在大江南北的约20个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见表3),不仅使我国的原油加工能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大幅提高,而且还将不断提升我国炼油业的国际竞争力。

3.炼油装置结构不断调整,深加工、精加工和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世界原油质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变重变劣,硫含量和金属含量越来越高,加工难度越来越大;而市场对轻质石油产品、低硫和无硫的清洁燃料、优质石油化工原料、环境保护的要求则愈来愈迫切,标准愈来愈高。在此情况下,以欧美大炼油企业为先导,全球加强了原油深加工能力的建设和综合配套。全球加氢精制能力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从1992年的%增至2003年的%、2009年的%,加氢裂化能力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也从1992年的%增至2003年的%、2009年的%。

近几年,随着对油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炼油的加氢精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其占原油加工能力的比例从2000年的%上升到2005年的%和2008年的%(见表4),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4.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炼油业经历了由低走高、扭亏为盈的过程

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持续稳定增长。2005-2008年,国内原油加工量由27287万吨增长到34148万吨,净增6861万吨,年均增长%;国内成品油产量由17029万吨增长到20837万吨,净增3808万吨,年均增长%。2008年国内炼油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1%,其中中国石油平均为%,中国石化平均为%,地方炼厂的原油加工量也显著增长。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持续高企、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造成巨额政策性亏损,对我国炼油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国内油品需求增速有所减缓,但我国炼油工业克服各种负面影响,逆势上扬,在扭亏为盈的同时实现了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的双增长。自3月份后,2009年各月的原油加工量和开工负荷一直高于2008年各月(见图1)。全国炼厂的开工负荷总体上走出了一条低开高走的路线,从年初的71%上升到12月的88%,全年平均开工率为84%。2009年全国原油加工量为亿吨,同比增长%;汽油产量7195万吨,同比增长%;柴油产量亿吨,同比增长6%;成品油(汽、煤、柴油)总产量亿吨,同比增长%。

2009年,由于国际油价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我国原油进口成本降低;加之国家自年初起出台并实施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直接带来了炼油成本的下降和盈利空间的扩大。2009年上半年,我国炼厂的平均炼油毛利在300元/吨左右;8、9、10三个月,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内油价没有完全按照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执行,两大公司炼油板块的炼油毛利下降,并一度出现了亏损,但全年炼油利润总体实现了扭亏为盈。2009年我国炼油工业实现利润约800亿元,2008年与2007年相比则增加了1700亿元的亏损额。

5.质量升级步伐加快,油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

(1)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生产清洁油品是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形势下,受环保法规要求和汽车行业对燃料质量要求趋严的推动,近年来全球车用汽油和柴油质量提升十分迅速,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也明显加快(分别见表5和表6)。新世纪以来,我国油品质量升级用不到10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2030年走过的道路。继1997年中国实现汽油无铅化之后,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执行了新的汽、柴油国家标准,将汽油硫含量从2000ppm降到800ppm,柴油硫含量从5000ppm降到2000ppm,对汽油中苯、烯烃和芳烃等杂质含量首次提出了限制要求。之后又经过短短两年时间,从2005年7月1日起,我国汽油硫含量进一步降至500ppm。2008年3月,北京率先实施了相当于欧IV标准的汽油DB11/238-2007标准、柴油DB11/239-2007标准,车用汽柴油硫含量均降至50ppm,达到超清洁燃料水平。为了迎接世博会,上海已从2009年10月23日起将车用汽油标准从现行的国Ⅱ直接过渡到沪Ⅳ。根据国家的要求,2009年底国内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0年车用柴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

尽管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很快,但主要油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国外发达国家汽油质量规格要求硫含量小于50150ppm,烯烃体积含量小于25%30%,芳烃体积含量小于25%45%,苯体积含量小于%。而目前我国的汽油质量与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还需进一步提高,并力争在2011年后逐步达到发达国家现行的质量要求。

我国柴油组分构成不尽合理,催化裂化柴油占30%,且多半未经加氢精制,产品颜色深、安定性差,十六烷值最低的为40,硫质量含量在%%,芳烃体积含量在30%以上。而目前欧盟规定柴油十六烷值大于48;美国、日本等国家要求车用柴油硫质量含量小于%(欧盟要求小于%),芳烃实际体积含量为25%35%。我国2011年开始执行的国Ⅲ标准要求在国Ⅱ标准基础上再降低硫含量30%,提高十六烷值2个点,并限制稠环芳烃的含量,最大值为11%;国Ⅳ标准则要求在国Ⅲ标准上进一步降低86%的硫含量。由此可见,国家目前在推动柴油质量升级方面的力度大、要求高。

(2)制定符合国情的产品质量升级步骤和策略不可或缺

随着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融合和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炼油业将始终面临产品质量升级的压力,但是制定油品质量标准也应注意国情和油品质量标准升级的时机。

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根据所处区域特点制定和执行不同的油品标准。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均衡,主体污染源类别和地区污染容量差异很大,因此,在制定环保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国内外的差别、国内不同地区的差别、不同能源污染的差别等,科学地制定环保限制措施。与国外相比,我国汽车分布密度还较低,对汽油中各项污染物指标一味追求与国际先进水平靠齐未必恰当。在这方面,日本、韩国的质量升级步伐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历程值得我们

研究和重视。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政策的实施应以大城市为主,以提高汽油质量标准为重点。由于柴油在国内消费市场构成中以农机、船舶、铁路、建筑、发电等非车用柴油所占比例较高,柴油消费主要在城际交通、农村和矿业地区,污染影响较小,而且如果发动机技术性能稳定,其污染物排放还低于汽油机,因此其升级步骤可考虑适度放缓。

目前,国内炼油企业在呼吁国家制定相对宽松、合理的政策的同时,正根据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出口三个市场区域分别制定油品质量升级步骤与策略。对于目标市场主要在东部地区和部分产品供出口的炼厂来说,需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使出口产品质量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油品质量的难点在汽油,因此仍需坚持集中资金、重点改造的原则,提高大型骨干炼厂的产品质量,并以质量升级为契机,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布局调整战略,关停并转小炼厂,努力降低质量升级的成本。

(3)调整柴汽比,满足国内需求

2005-2009年,国内成品油消费柴汽比分别为、、、和,虽然变化幅度不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内生产柴汽比则分别为、、、和,目前略低于消费柴汽比。此外,从总体看,我国成品油消费市场的中间馏分油需求旺盛,但是由于炼油装置结构不尽合理,炼油企业二次加工手段缺乏灵活性,生产柴汽比低于消费柴汽比,中间馏分油产能相对偏低。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我国主要依靠出口部分汽油、进口柴油来进行调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我国的生产柴汽比和消费柴汽比出现了少见的双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汽油车快速增长、柴油消费下降所致。随着经济的复苏,这一比例将会回升,但回升幅度不会太大。柴汽比是衡量炼油厂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测算表明,柴汽比每提高,汽柴油消费量可减少l%以上。因此,发展柴油轿车,提高柴汽比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替代燃料的发展正在稳步推进

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走高,促使替代燃料在全球快速发展。2006-2008年我国政府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扭转了生物燃料等替代燃料产业出现的过热和盲目发展的势头,引导我国替代燃料逐步走向规范和健康的发展轨道。2008年,我国生物乙醇产能约为140万吨,生物柴油产能为8万9万吨。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生产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所产生物柴油还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般仅用于农用或发电机械,与直接用于汽车和船舶并保证不会对其带来机械损害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产业化示范项目,中国石油在南充建设产能为6万吨/年、中国石化在贵州5万吨/年、中国海油在海南6万吨/年的

以小油桐为原料的生物柴油项目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时,甲醇用于汽油调和也已开始启动。2009年11月1日和12月1日,“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两个国家标准已正式实施,甲醇汽油在克服一些技术经济问题后将在一些地区得到推广。

二、我国炼油工业未来发展趋势

2010年我们将迈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2011年我国将在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开始执行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展望新的10年,我国炼油工业既面临着国内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石油石化工业格局大调整、大变化的形势,又肩负着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实现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作贡献的重任,可以说是困难与优势兼有,挑战与机遇并存。

总体看,我国炼油工业现已进入一个由大走强的历史发展新时期,将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资源和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在继续增大规模实力的同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持行业的平稳较快发展,真正实现由炼油大国向炼油强国的转变。2010年底,我国炼油总产能将达亿吨/年,同比增长%,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底,若在建、拟建和规划的炼化项目按期建成,我国的炼油能力将达到约亿吨/年,届时炼厂的规模化程度、炼化一体化程度、产业集中度及集约化程度都将进一步提高,油品质量也将进一步提升。

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炼油业在未来发展中仍面临不少挑战。首先,石油资源紧缺的瓶颈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国炼油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在未来10年中将相继突破60%和70%大关。由于世界原油呈重质化和劣质化发展趋势,更多采用劣质、重质原油生产清洁油品将是今后我国炼油业的主要任务。其次,低碳经济对环保提出更高的要求,炼厂节能减排和生产更多更清洁油品的压力将增加,产品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相关投入将增加,炼厂在忙于应对高油价风险的同时,其他成本增加的压力也将明显加大。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与发展,以及中国对外单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来自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油品进口量将增加,一些发达国家和资源国对我国的炼油投资也将继续增加,国内炼油业的多元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1. 炼油能力将继续稳步增长,多元化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发展

2010年,我国广西钦州炼厂、沈阳华锦炼厂等一批新建炼厂将投产,同时部分炼厂完成改扩建(见表7),年底将新增炼油能力3050万吨/年。根据《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1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亿吨,成品油产量达到亿吨,届时实际炼油能力

可满足这一预定目标。预计未来5年,我国炼油能力年均增速可能达6%7%。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将立足海上、中哈、中俄和中缅原油管道四大战略通道,加快大型炼化项目布局;建设和完善炼化基地,调整区域布局,满足市场要求;利用国外资源,合资合作发展国内炼油业务。中国石化将围绕做大做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炼化企业集群,做精做优沿江及内地炼化企业;同时打好合资合作牌,用市场交换资源,加快大炼化项目建设。中国海油将进一步对旗下惠州炼油项目、海化炼厂和河北中捷炼厂进行扩能改造。预计到2015年,外资在我国的权益炼油能力将从目前的1050万吨/年增至3150万吨/年,约占我国总炼油能力的%。

2.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炼油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将更加协调

未来我国炼油工业发展和调整的重点之一,是使炼油布局进一步适应资源供应格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按照优化布局、集中发展的原则,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大型炼油基地建设,大力优化炼油产业布局。未来三年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炼油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建成34个2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的大型炼化生产基地,全国总共形成20多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

预计到2015年,华中、西南两个地区合计将存在2000万吨/年左右的供应缺口;东

北、西北两个地区仍将是重要的成品油外输地;华东、华南、华北地区未来几年新建和扩建项目较多,产能增长迅速,将逐步满足当地成品油需求量增长的要求,形成供需大致平衡的局面。届时,我国将主要建成环杭州湾(含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北炼化工业区,形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配套的基本格局。

3. 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将进一步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为大势所趋

继续加强炼油工业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装置结构调整方面,一是东部沿海地区炼厂将大力发展液体收率高、能最大限度生产运输燃料和化工用油的工艺和装置;二是以提高油品质量为主要目标,调整内陆地区炼油厂的装置结构,适当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以及煤油、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生产能力。

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将提高高标号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和高档内燃机润滑油在产品中的比例,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并经济可行地提高化工用油的产量以满足石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对炼油工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淘汰100万吨/年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积极引导100万200万吨/年炼油装置关停并转,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要推动大型石化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上下游资源配置与利用,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今后,我国炼油工业应根据新的形势变化,研究解决好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重油转化的问题,提高轻油的收率。当前我国轻油收率为74%左右,而国际上一般都达到了80%。对年加工量约4亿吨原油的中国来说,轻油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意义重大。二要解决好清洁汽油、柴油的市场准入问题。三要在保证交通运输用燃料供应的同时,解决好为炼化一体化型炼厂提供优质化工原料的问题。据统计,我国GDP每增长1%,成品油需求增长%,石化产品需求增长1%。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大发展,对优质化工轻油的需要量将激增,如何满足其要求,将是未来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四要搞好技术开发,研究开发规模化的、经济实用可行的替代能源和新能源。

4. 产品标准将不断提高,燃料清洁化趋势不可逆转

2010年我国车用汽柴油将全部达到国Ⅲ标准,部分产品将达到欧Ⅳ标准。为满足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清洁燃料生产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炼油工业将在科学制定油品质量标准化升级步伐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提高汽柴油产品质量,以满足

汽车工业和环保法规的要求。

为了生产符合新标准要求的清洁燃料,我国炼油工业将不断优化生产方案,通过优化配置和利用资源,采用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和优化调和组分等措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努力降低油品质量升级成本,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5. 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将在科学、规范、有序的基础上得到更大发展

近年来,生物质燃料产业的经济性和环保意义日渐凸显。目前,我国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2万吨/年,以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已初步具备商业化发展条件,以餐饮业废油、榨油厂油渣、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能力也已达到5万吨/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五省全境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汽油。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总计年替代约1000万吨成品油。预计我国替代能源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得到更大的发展。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大型国企将有选择、有重点地进入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领域,谋求新的发展。

6. 加强宏观调控,注意把握投资和投产节奏,确保我国炼油工业有序健康发展

近年来,由于国内炼油能力增长较快,而国内油品需求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增势放缓,使得国内的油品供需形势由偏紧转为宽松,并略有富余。因此,目前国内外舆论和业内外人士普遍出现了对炼油投资是否过热、会不会出现能力过剩问题的担心。笔者认为这一担心不无道理,但如果注意调控,能力过剩问题是能够避免的。从需求侧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兴未艾,汽车保有量仍有很大的增长余地,国内的油品需求仍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必须指出的是,尽管近年来我国成品油进口量有所减少,部分油品出口有所增加,但自1993年以来,我国成品油进口量一直大于出口量的净进口态势一直没有改变,我国炼油能力的发展主要还是为满足国内需求,少量的出口只是用于调剂。因此从中长期看,在国内油品需求增长的同时,相应地增加必要的炼油能力完全是必要的。而从炼油项目建设侧看,如果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不加以必要的调控,不注意控制投产节奏,不注意国内炼油布局的合理化和优化,不

注意炼油装置的规模化建设,就有可能因局部时间段投产过分集中和密集而出现中短期能

力过剩的现象,就有可能出现国内各炼油企业过度竞争、扎堆建设,使布局出现新的不合

理的情况,从而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进而造成较大的浪费。因此,建议

国家和有关炼油企业要本着科学发展观,从全局出发,加强炼油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和宏

观调控,适当控制投资和投产节奏,注意布局的优化和合理化,并注意在建设大型炼化项

目的同时,适时淘汰落后产能,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炼油业的有效资产质量和规模化程度,

增强国际竞争力,确保我国炼油业健康顺利发展。当然,与此相辅相成的是,我国成品油

的价格形成机制也需要在我国炼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200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报告. [2] 朱和.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石油石化业的发展与思考[J]. 国际石油经济,2008(11). [3] 王基铭. 中国炼油技术发展、成品油品质改善及市场预测[J]. 当代石油石化,2007(11). [4] 张德义. 世界炼油工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J].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5(3). [5] 侯芙生. 优化炼油工艺过程发展中国炼油工业[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5(6). [6] 曹湘洪. 车用燃料清洁化——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8(1).

【关闭】

收稿日期: 2010-03-29

编辑:王立敏

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能源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油气成为了中国 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I. 行业现状 当前,中国油气行业面临以下几个挑战:一是供需不平衡。中国原油进口量已 经超过50%以上,但国内炼油业的过剩产能依然存在,致使国内油品市场供需不 平衡。二是基础设施不足。国内油气管道交通和输配能力较低,致使部分地区出现油气资源无法有效运输、储存的情况。三是环保压力加大。随着中国加强环保宣传和环保治理力度,国内油气企业为了适应政策规定,不得不进行环保技术升级,这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也有值得肯定的成果。近年来,中国 油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油气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为中国油气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II. 市场趋势 未来,中国油气行业面临多重市场趋势。首先,需求将继续增长。随着中国经 济的不断发展,油气需求将逐步增长,中国未来成为全球最大且最快增长的油气市场之一是必然趋势。其次,中国油气产量将稳步增长。中国油气储量丰富,但也存在储量集中度较高和油气品质较差等问题。未来,国内油气产量将稳步增长,但进一步提升输出能力仍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中国油气行业将逐步市场化。当前,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中国国家能源政策重要内容之一,未来国内油气市场将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并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最后,中国油气市场将面临挑战,但也存在着机遇。面对环保和能源升级需求,中国油气企业将不得不通过技术创新、

国内外石油炼制工业现状比较

国内外石油炼制工业现状比较 石油炼制工业是指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经过加工、分离、提纯等过程,转化为各种燃料油、润滑油、化工原料等产品的工业。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炼制工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互相竞争的一个发达的途径。 国外石油炼制工业现状 1. 美国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出口国,其石油炼制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美国共有140个炼油厂,总共炼制了约1700万桶/日的原油。其中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公司拥有炼油产能最大。 2. 欧洲 欧洲的石油炼制工业是全球主要的石油产品生产中心之一。欧洲石油精炼企业普遍实行联合生产,炼油装置的生产规模较大和技术水平较高。欧洲主要的石油公司有英荷壳牌、英国石油、道达尔、意大利埃尼、挪威壳牌和德国BP。 3. 亚洲 亚洲的石油炼制工业正在蓬勃发展。炼油设备多以小型为主,工艺水平尚待提高,在韩国和日本等地区,石油炼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中国的石油炼制工业已经进入高发展期,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地区都有石油炼制生产基地。 国内石油炼制工业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炼制工业经过几十

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炼油能力年复一年地提高。但是,中国的石油炼制工业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设备老化、环保压力大等挑战。 1. 炼油装置 截至2018年,中国石油炼油装置数量达到了238座,年 处理能力超过8.5亿吨。其中,大型炼油企业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细分类型涉及重油加工型、设备设施型、轻油加工型等多种类型。 2. 石化产品 中国石化产品种类逐渐丰富,除了已有的汽油、柴油、 航空燃油等基本产品外,还生产出了石蜡、化学品、石墨等上百种中间产品。特别是由于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一些新型的、功能化的油品如高速柴油、环保柴油、稠化剂等,产量越来越大。 3. 技术创新 中国石油炼制工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是中国石化行 业发展的关键。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中,中国石油炼制行业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如环保炼油、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等研究和应用,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4. 环保压力 由于石油炼制过程中大量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持续影响,环保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石油炼制的环保法规和标准,限制了一系列污染物的排放,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和税收优惠,用于促进企业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全球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面临挑战和机

东营石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东营石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国之一,而东营作为山东省最重要的石化工 业基地之一,其石化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对东营石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东营石化发展现状 1. 产能规模的扩大 东营石化产能的迅速扩大是当前的一大亮点。东营地处胜利油田的原油资源集 中地带,具备良好的石化产业发展基础。随着东营石化项目的相继建设,石化产能得到快速提升,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开始向国际市场输出。 2. 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 东营石化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势。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 东营石化企业在催化剂、材料研发及新工艺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推动了石化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 结构优化的持续推进 东营石化产业结构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比如特种化工、高性能材料等。 同时,发展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相结合,也是东营石化行业发展的一大特点。这种结构优化的方式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东营石化未来趋势的分析 1. 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产业水平 未来,东营石化在技术创新方面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 技术瓶颈。应重点加强对环保和能源领域的研发,提高产业的环保水平和能源利用

效率。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密切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动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业水平。 2. 推动绿色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绿色发展是石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东营石化企业需加强环保工作,优 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应积极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加大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石化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市场空间 东营石化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市场空间。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引进外国先进厂商和技术,扩大石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在推进“一带 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东营石化有望在沿线国家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未来东营石化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支撑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及企业 应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结语: 东营石化作为山东省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之一,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备受关注。在产能规模扩大、技术创新推进和结构优化持续推进的基础上,东营石化将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并加强人才培养,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东营石化有望成为中国石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并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引言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之一,对于国家能源 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就我国石油化工产 业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二、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 (一)整体情况 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产值和出 口额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4.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出口额为4220亿元,同比增长1.9%。此外,石油化工企业在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能 源效率和环保水平逐年提升。 (二)主要行业发展情况 1、石油加工 我国石油加工行业已形成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的大型石油加 工企业集团。他们在炼油、化肥、基础化工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 地位,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化产 品市场需求增长,石油加工行业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2、石化新材料

我国石化新材料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高分子材料、特 种合成材料和高性能纤维等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石化新 材料行业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3、石油化工装备制造 我国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也经历了近十年的飞速发展,企业规 模和实力不断壮大,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国内 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已具备多种类型、各类规模、各种用途的 装备生产能力,这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约束 我国石油储量不足,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而工业化发展所需 的新能源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石化资源的短缺与更加环保 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间的平衡,是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二)环境保护 我国环保意识增强,政府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然而,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 废渣等污染物的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国内污染治理技术与国际先 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石油与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石油与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石油与化工行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石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之一,对各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和替代能源的出现,石油与化工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石油与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石油产量和消费量依然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世界各国几乎都依赖于石油作为主要能源之一,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民生需求都离不开它。石油市场的供需格局一直在不断调整,尤其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对油价的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化工行业也成为了石油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从塑料制品到化肥、涂料、医药品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工产品。 然而,石油与化工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石油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此外,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也使得石油的供给不断面临压力。另外,随着替代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等,石油与化工行业也面临着替代品的威胁。这些挑战都迫使石油与化工行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石油与化工行业的未来趋势被认为是向着可持续、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石油与化工企业将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炼油过程中的脱硫脱硝等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突破和完善,以减少环境破坏。此外,在化工产品生产领域,将推进可降解塑料、再生资源的利用等低碳技术的应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石油与化工行业也将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石油企业将加大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页岩气、煤层气等成为了石油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于提升石油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化工行业也将注重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增加利润空间。

石油开采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石油加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一、引言 石油加工行业是全球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到能源消费的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本文将就石油加工行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参考。 二、石油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1. 全球石油加工行业概况 全球石油加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生产国家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其中中国石油加工行业规模居全球之首。石油加工产品多样化,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石油化工产品等。 2. 石油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能源消耗高:石油加工工艺复杂,能源消耗量大,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3)产品结构单一:石油加工主要生产汽油和柴油等传统燃料产品,对新能源替代能力有限。 3. 石油加工行业的发展机遇 (1)新能源需求: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石油加工行业将面临需求转型,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2)技术创新:石油加工行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展望 1. 石油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石油加工行业将逐渐向高效节能、环保型转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炼油工艺的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新能源替代的加速推进 石油加工行业将加速推进新能源替代和能源结构优化。逐步减少对传统燃料

的依赖,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能源的多元化发展。 3. 绿色环保成为发展主旋律 环保问题是石油加工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加大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石油加工技术的改进,减少废气排放、废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4. 石油化工行业的协同发展 石油加工行业与石油化工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应加强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石油加工行业应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石油化工产品的附加值,为石油加工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5. 国际合作与发展共享 石油加工行业作为全球产业,国际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合作研发,共同应对环境挑战,推动全球石油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石油加工行业是全球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将迎来重要的机遇和挑战。面临新能源替代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石油加工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与共享发展成为推动力,为石油加工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相信在相关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石油加工行业一定能够迎接未来的挑战,实现更加辉煌的发展!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演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化工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环保意识的抬头也对传统能源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转向低碳、环保的方向。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国内石油化工行业总体上仍然以炼油和石化为主,而这个模式在一定程 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未来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提升石化和炼油的综合技术水平,改善产业结构。例如,发展精细化工、高附加值产品等新兴领域,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一直是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突 破和创新,石油化工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例如,通过研发新的催化剂和提取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开发环保、节能型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为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国际竞争的挑战 与国外石油化工企业相比,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在技术、品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 一定差距。未来,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因此,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国内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大对高端技术和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五、国内外市场的拓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市场的开拓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未来,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也要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监管政策的改善 石油化工行业涉及到重要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因此,监管政策对于行业的 发展至关重要。未来,政府应加强对石油化工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安全措施,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七、人才培养的重视 人才是任何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加强人 才培养和引进。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大对科研人才、技术工人、管理人才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八、金融支持的重要性 作为一项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石油化工行业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生产 建设等。未来,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石油化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九、绿色发展的追求 在当前人们对环保高度关注的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方向。未来,石油化工企业应积极倡导和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清洁化、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塑料炼油产业现状及趋势

塑料炼油产业现状及趋势 塑料炼油是一种将废塑料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工艺。随着全球塑料废弃物问题的日益突出,塑料炼油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探讨塑料炼油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并分析其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塑料炼油产业的现状 1. 塑料废弃物问题的严重性 塑料废弃物的大量产生给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塑料废弃物不仅占据着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废弃物超过3亿吨,其中大部分都被不合理处理,导致污染和资源浪费。 2. 塑料炼油技术的应用 塑料炼油技术是解决塑料废弃物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技术将废塑料通过热解、裂化等工艺转化为液态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等。这些液态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从而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塑料炼油产业的发展现状 全球范围内,塑料炼油产业正逐渐崭露头角。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塑料炼油厂和设

施,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加大了对塑料炼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例如,中国、印度等国家在塑料炼油产业的规模和技术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 塑料炼油产业的挑战和问题 虽然塑料炼油产业发展迅猛,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技术上的难度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其次,塑料炼油产业的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废塑料的处理和炼油过程都会产生污染物和有害气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减排。此外,塑料炼油产业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也需要关注,以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塑料炼油产业的趋势 1. 技术的不断创新 塑料炼油产业正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脱钩技术、高效催化剂和设备的应用,炼油效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此外,一些新型的催化剂和工艺正在被开发和应用,如微波炼油技术、催化热解等,将进一步提高塑料炼油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2. 政府立法和政策的支持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开始加大对环境污

炼化产业趋势

炼化产业趋势 炼化产业是指通过化学加工将原油、天然气和其他石油化工产品转化成石油产品、石化原料和石油化工产品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炼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本文将从技术、环境、市场等多个方面探讨炼化产业的趋势。 一、技术趋势: 1. 炼化工艺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炼化工艺将趋向于更加高效、环保和节能。例如,采用分子筛等新型催化剂可以提高炼油效率;利用先进的车间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 提高重油加工能力:随着全球原油资源的逐渐枯竭,重油加工技术将变得越发重要。炼化企业将不断提高重油加工能力,提取更多的高值产品。 3. 水合物技术的应用:水合物技术是将天然气和水通过适当的温度和压力形成固体结构,具有高密度能量存储和短距离运输的优势。炼化企业将逐渐应用水合物技术,提高天然气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环境趋势: 1. 低碳化转型:全球对于碳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炼化企业将不得不转型为低碳化发展。例如,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环保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2.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炼化产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例如催化剂废料、污泥、废酸等。未来的趋势是将这些废弃物进

行资源化利用,例如回收有价值的金属、提取可再利用的化学物质等。 3. 供应链的绿色化:炼化企业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绿色化,采用环保的运输方式,减少碳排放;推动供应商进行绿色生产,选择环保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 三、市场趋势: 1. 油品结构调整:随着全球对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传统燃油消费将逐渐减少,而替代能源的需求将增长,例如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增加。炼化企业将调整油品结构,提供更多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产品。 2. 专业化和集团化:炼化产业将更加专业化和集团化。由于炼化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需要在炼油、石化、油化等领域具备专业化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同时,采取集团化经营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协同效应。 3. 互联网+炼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变炼化产业的运 营模式。炼化企业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市场的扩张。 四、国际化趋势: 1. 产能外溢和战略合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炼化产业的产能也在不断增加。炼化企业将通过海外投资和合作,将产能外溢到国外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能源安全合作:炼化产业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将更加重视能源安全,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达成能源安全的共识和共享。

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石油化工产业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资源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和炼制等工艺生产出石化产品的行业。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将从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据统计,全球石油化工产业的总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石油化工产业是高科技产业的代表之一,各国都在加大对石化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 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化工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传统的炼油、石化和化肥等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的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工和环保化学品等产业也在不断崛起。 二、石油化工产业的趋势 未来,石油化工产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绿色化发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石油化工产业将朝着绿

色化发展的方向前进。石化企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石油化工企业将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3. 能源替代品的开发利用: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石油化工产业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4. 国际合作的加强:石油化工产业是全球化产业,国际间的竞争和合作都十分激烈。各国将加强石油化工产业的国际合作,分享技术、资源和市场,共同推动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 5. 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将促使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石油化工企业将加强与下游行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链的完整闭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石油化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潜力,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未来,石油化工产业将朝着绿色化、高附加值、能源替代、国际化和产业链延伸等方向发展,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油工业的技术现状和未来趋势

石油工业的技术现状和未来趋势石油是现代工业的重要能源之一,其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 的应用。在当今世界上,石油产业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同时也是各国安全和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 和科技的发展,石油工业也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对石 油工业的技术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石油工业的技术现状 石油开采技术的改进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随着石油资源的 不断枯竭和油井生产压力的逐渐减小,对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能 源浪费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石油工业中的许多技术已经开始 了变革和升级。 1. 开采技术的创新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石油开采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传统的 石油开采方式往往需要大规模地破坏环境,并且开采效率也不高,而水平井、钻孔井和多层平面井等新型开采工艺的出现,大大提 高了采油率和采油量。此外,随着斯利姆注水、压裂和酸化注入 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废油可再利用度大大提高。 2. 油品加工技术的升级 石油加工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升级,使得石油加工产品的品质和 质量得到了新的提高。石油加工的各个环节都已经升级了相关技

术,比如,在炼油过程中,高技术含量的加氢解析技术、分子筛技术和催化剂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催化转化的效率。随着二氧化碳捕获、提纯和储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石油工业也越来越致力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 资源计量技术的应用 石油工业中的资源计量技术逐渐成熟,使得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的资源调控变得更加精细和高效。对于石油开采区域等一些重要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在石油资源计量领域得到应用,大大提高了资源量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石油工业的未来趋势 尽管石油工业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和优化。 1. 新型能源技术的研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了各国政策的重点。未来,石油工业也将逐渐发展向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在替代石油的新型能源方面,氢能、生物燃料和风能等新型能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石油工业研究人员所重视,包括还原二氧化碳、生物成型、分子工程和新型催化反应等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或创新,将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2024年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炼油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我国的炼油工业正处于快速发 展的阶段,这一年炼油行业在技术、产量、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 的进展。 首先,从产量上看,2024年我国炼油产量已经突破5000万吨,继续 保持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炼油行业的发展给国家能源需 求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使国家能源结构逐渐向用石油为主转变。 其次,从技术上看,2024年我国炼油工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重要 突破。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炼油技术和装备,我国炼油工业从传统的重油 加工向重质油加工、高深度加工转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装置能源利用率,优化了产业结构。 再次,从效益上看,2024年我国炼油工业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明显 提高。炼油工业的利润率逐渐提高,炼油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逐年加快。 国家对炼油工业给予了政策支持和优惠,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方式提高了企 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鼓励了炼油企业的发展。 然而,尽管炼油工业取得了这些重要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我国炼油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存在。虽然石油需求量不断 增长,但全球炼油能力仍然过剩,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引起了关注。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炼油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 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严重污染了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工作。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有几个方面。首先,炼油工 业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

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其次,促进炼油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积极发展重质油加工和高深度加工,提高产业链价值。再次,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炼油工业向清洁、低碳、循环发展方向转变。最后,炼油工业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和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炼油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2024年我国炼油工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炼油工业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产量、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未来,我国炼油工业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需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实现炼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炼油工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炼油工业市场分析现状 引言 炼油工业是全球能源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市场规模庞大且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炼油工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等方面。市场规模 炼油工业市场的规模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而不断扩大。据统计,当前全球炼 油产能达到了xx万桶/日,预计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增长。特别是亚洲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该地区炼油产能持续增加。 竞争格局 炼油工业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主要由国际能源公司和国内炼油企业主导。国际 能源公司拥有庞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经营着大型炼油厂。而国内炼油企业则依靠本土市场实力强大。此外,炼油工业还涉及到炼油设备供应商、原油供应商等多个环节。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炼油工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炼油工业正面临着环境保 护和能源效率提升的挑战。因此,许多炼油企业致力于研发和应用新型炼油技术,例如催化裂化技术、煤制油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发展趋势 炼油工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炼油产能进一步增加。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炼油产能将继续扩大,特别是在亚洲地区。 2. 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炼油企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并逐步实现绿色、环保的炼油生产。 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际能源公司的扩张和国内炼油企业的崛起,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之间将加大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的力度。 结论 炼油工业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格局复杂。技术创新在炼油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炼油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环境问题和市场竞争。因此,炼油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拥抱技术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2024年炼油工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炼油工业市场规模分析 引言 炼油工业是指利用原油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精炼,提取出石油产品的过程。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炼油工业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将对全球炼油工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全球炼油工业市场概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炼油工业市场总规模达到XX万亿美元。全球范围内的炼油工业市场规模继续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 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北美市场 北美地区是全球炼油工业市场最大的区域之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炼油工业国家,其炼油能力占据了北美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根据统计数据,北美地区炼油工业市场的总规模超过了XX万亿美元。 亚洲市场 亚洲地区是全球炼油工业市场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随着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亚洲的炼油工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统计数据,亚洲地区的炼油工业市场规模超过了XX万亿美元。

欧洲市场 欧洲地区的炼油工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三。欧洲地区炼油工业市场主要由俄罗斯和西欧国家主导。根据统计数据,欧洲地区的炼油工业市场规模超过了XX万亿美元。 炼油工艺装备市场规模分析 除了炼油工业产值规模外,炼油工艺装备市场也是关键的指标之一。炼油工艺装备市场包括炼油设备、反应器、分离器等。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炼油工艺装备市场规模超过了XX万亿美元。 影响炼油工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原油价格 原油价格是影响炼油工业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炼油工业的成本也将增加,从而对市场规模产生影响。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也是炼油工业市场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国政府的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都将对炼油工业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决定炼油工业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将推动炼油工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炼油技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炼油技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炼油技术是指利用原油作为原料,通过加热、加压、分离、催化等一 系列工艺,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转化,并最终得到合适的产品的技 术过程。炼油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着石油加工工 业的发展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本文将对炼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 讨论。 炼油技术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催化裂化技术:催化裂化是一种重要的炼油技术,它通过在催化剂 的作用下将高沸点的重油在裂化反应器中裂解成低沸点的轻质烃类。目前,催化裂化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和长寿命 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炼油厂。 2.加氢脱硫技术:由于环境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提高,加氢脱 硫技术成为炼油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技术可以在高压、高温下,利用 催化剂将原油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氢化物,并将其去除,以降低燃料中的硫 含量。 3.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是指在超过其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下 的工作状态的流体。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进行炼油具有能耗低、设备简化、反应效果好等优点。目前,超临界流体技术已经在炼油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等非常规能源转化为可燃气体。 炼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能源利用: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炼油技术 需要朝着高效能源利用的方向发展。例如,利用二次回收技术可以提高能 源回收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2.清洁化技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炼油技术需要发展清洁化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3.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催化剂是炼油技术发展的关键。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增加选择性、延长催化剂的寿命等。例如,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催化剂的研发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4.废物资源化利用: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废物资源化利用是炼油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将炼油废渣和废弃催化剂转化为沥青和重质油等可利用产品,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之,炼油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对于提高石油加工工业的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未来,炼油技术将朝着高效能源利用、清洁化技术、新型催化剂研发和废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向发展。

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 势分析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朱和 金云 【字体:大中小】摘要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我国炼油能力激增了%,成为建国60年来炼油能力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10年。在这10年中,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快速增长,总体格局不断变化;炼厂装置规模不断扩大,炼化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炼油装置结构不断调整,深加工、精加工和适应能力不断提高;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替代燃料发展稳步推进。2009年我国炼油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推动下,走出了由低走高、扭亏为盈的过程。目前我国炼油工业已进入一个由大走强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未来我国炼油工业将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在继续增大规模实力的同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真正实现由炼油大国向炼油强国的转变。今后要加强行业的宏观调控,注意把握投资和投产节奏,确保我国炼油工业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炼油工业炼油能力炼油装置油品质量结构调整布局 自世纪之交国内石油工业大重组以来,我国炼油工业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东风,先后克服了“9·11”事件的连锁反应、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加入WTO 带来的市场冲击、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等国际国内不利影响,迅速崛起。尽管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炼油工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优惠措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一揽子促增长计划,2009年我国炼油工业逆势上扬,经历了一波由低走高的变化过程,在全球炼油业中率先走出低谷,实现了回升复苏。目前,我国炼油工业已经成为世界炼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中国已经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