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剂油生产工艺

溶剂油生产工艺

溶剂油生产工艺

溶剂油是一种通过溶剂抽提方法从天然气、石油等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液态燃料。下面介绍一下溶剂油的生产工艺。

首先,选取合适的原料。溶剂油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和石油。通过天然气的脱硫、脱水等处理工艺,得到含烃气体。对于石油,需要经过初步的分馏,得到石脑油等轻质烃类。

然后,进行杂质的去除。对于含烃气体,需要经过脱硫脱酸等处理,使得气体中的杂质如H2S、CO2等得到去除。对于石油,通过蒸馏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杂质和轻质烃类。

接着,进行溶剂抽提。将原料与溶剂混合后进行反应,使得烃类物质得以溶解在溶剂中。溶剂可以选用苯、甲苯等。通过溶剂抽提,可以有效地提取出石脑油等烃类物质。

最后,进行溶剂的分离和回收。通过蒸馏等方式,将溶剂与烃类物质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溶剂和溶剂油。然后,对溶剂进行再生,使其可以循环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溶剂油生产工艺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还应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溶剂和废水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起来,溶剂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取、杂质去除、溶剂抽提和溶剂的分离和回收等环节。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环节,可以高效地提取出溶剂油,满足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溶剂油操作规程.

溶剂油装置 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溶剂油装置简介 第二节工艺流程说明(附图) 第三节设备明细表 第四节工艺指标和产品质量指标 第二章溶剂油分离过程与基本原理 第一节原料油的组成 第二节溶剂油的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精馏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精馏过程 第五节汽化与冷凝 第六节精馏过程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 第七节精馏条件的选择与影响 第三章主要设备 第一节塔的种类及作用 第二节泵的作用和特点 第三节再沸器与冷凝器 第四章自动控制及控制仪表的操作 第一节仪表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控制仪表的启用、停用及切换操作 第三节控制仪表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第五章装置开工 第一节开工的要求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蒸汽贯通和联合试压、水运 第三节开工顺序 第六章装置停工 第一节停工要求和停工前准备工作 第二节停工顺序 第三节紧急停工 第七章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精馏岗位操作法 第二节冷换设备操作法 第三节机泵岗位操作法 第八章事故处理 第一节停水、停电、停汽、停风事故处理 第二节设备事故处理 第三节操作事故处理 第九章安全知识 第一节防火 第二节防爆 第三节防毒 第四节防冻 第十章主要规章制度

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第二节安全生产制 第三节交接班制 第四节设备维护保养制 第五节巡回检查制 第六节质量负责制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溶剂油装置简介 溶剂油装置原设计以胜利油田凝析油为原料。凝析油也叫轻油,其沸点范围为30~170?C,比重为0.67~0.69,其中小于130?C的组分达90%,对凝析油的组分分析表明,含量超过0.1%(w)的组分达30多个,而其中正构烷烃含量达35%以上。凝析油在回收过程中未经过化学加工,其中不含烯烃,硫含量、碘值极低。因此,凝析油是生产各种溶剂油的良好原料。 溶剂油装置主要生产戊烷油,6#植物油抽提油,120#橡胶溶剂油,200#油漆溶剂油,其中戊烷溶剂油为超临界抽提装置所用溶剂,为保证超临界抽提装置的正常运行,要求C5组分总含量不小于90%,其中,C6烃的含量不大于2%。6#溶剂油广泛用作食油浸取的浸取剂,据介绍使用溶剂浸取法生产食用油,不仅可使食油较传统热轧法收率大有改善,且杂质量大为减少。120#和200#溶剂油为重要的工业溶剂油,广泛用于油漆、农药、橡胶等工业。各种溶剂油的收率一般为:戊烷油35%,6#溶剂油32%,120#溶剂油15%,200#溶剂油5%,副产品5%,据失8%。 第二节工艺流程说明 原料油先进轻油罐V-301或V-302、V-303、静止沉降、切水、检尺后,用303或P-304泵送至原料中间罐V-800,V-800罐进满油后,再次切水、检尺,以上工作做好后,准备给塔T -101进油。 一、塔T-101流程 1、用原料油P-800抽原料中间罐V-800中的油,向塔T-101送油,原料油一部分进入塔T-101内,另一部分经流量控制阀返回原料油中间罐V-800。塔顶馏出油品(〈60馏分〉经过冷却器E-102冷却后,进入回流罐V-104。回流罐中的油品,由回流泵P-106抽出,一部分返回塔T-101顶作为回流液,另一部分送V-605罐,若生产戊烷油,则进塔T-201。V-104中的不凝汽,由压力控制阀调节后,进入高点放空线。 2、重沸器需用的加热蒸汽由主蒸汽管线引入,冷凝水由重沸器底部的疏水器排出。蒸汽走重沸器的壳程,油走重沸器的管程,油经塔底重沸器加热气化后返回塔内,为塔底提供气相回流。 3、塔底的半成品油用塔底泵P-305抽出或走付线,经塔底液位调节后,去冷却器E-407,最后进不合格产品罐V-605。若塔底半成品油化验合格,经塔底液位调节阀调节后,直接进塔T-301。 二、塔T-201流程 1、塔T-201的进料线是由P-106泵出口引至塔T-201的。塔T-201顶馏分经冷凝器E-202冷却后,进入回流罐V-204,回流泵P-206从回流罐V-204抽出油,一部分打回塔T-201顶即打回流,剩余的不合格的戊烷油去V-605罐,合格的去成品罐V-801。 2、底的异己烷油,经塔底液位控制阀调节后,去冷却器E-206,最后进V-100罐。塔底重沸器的加热蒸汽由主蒸汽引入,冷凝水由重沸器底部的疏水器排出。 3、若塔T-201生产200#溶剂油,进料线由塔T-401底引出,经P-305泵,塔T-401底液位控制阀后,再进塔T-201。塔顶120~140? C馏分油进V-605罐,塔底的200#溶剂油进V-100罐。 三、塔T-301流程 1、塔T-301的进料线是由塔T-101引至塔T-301的。塔T-301顶的馏分,经冷凝器E-302冷凝后,进入V-304罐。回流泵P-306从回流罐V-304中抽出油,一部分打回流,剩余的部分化验不合格去V-605罐,合格的6#溶剂油去V-803罐。 2、塔T-301底的油,由P-405泵抽出,经塔T-301底液位调节阀,化验不合格去E-407,再进V-605罐;化验合格的进塔T-401。重沸器的加热蒸汽由主蒸汽引入,重沸器底部的冷凝水由疏水器排出。塔底油经加热气化后,返回塔内,为精馏塔提供气相回流。 四、塔T-401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的七种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七种工艺流程 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岀不同的产品。 从原油到石油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 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 原油等。 2.产品: 2.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基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岀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 a.原油的脱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 20%左右,蜡油占 30%左右,渣油和 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 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岀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5.生产设备: 常减压装置是对原油进行一次加工的蒸馏装置,即将原油分馏成汽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等组分的加工装置。原油蒸馏一般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个部分。 a ?常压蒸馏塔 所谓原油的常压蒸馏,即为原油在常压(或稍高于常压)下进行的蒸馏,所用的蒸馏设备叫做原油常压精 馏塔(或称常压塔)。 常压蒸馏剩下的重油组分分子量大、沸点高,且在高温下易分解,使馏岀的产品变质并生产焦炭,破坏正常生产。因此,为了提取更多的轻质组分,往往通过降低蒸馏压力,使被蒸馏的原料油沸点范围降低。这一在减压下进行的蒸馏过程叫做减压蒸馏。 b ?减压蒸馏塔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一)常减压: 1、原料:原油等; 2、产出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生产工艺: 第一阶段:原油预处理 原油预处理: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 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4、常减压设备: 常压塔、减压塔为常减压工序的核心设备尤其是常压塔,其也合称蒸馏塔,

两塔相连而矗,高瘦者为常压塔,矮胖的为减压塔 120吨万常减压设备评估价值4600万元。 (二)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最常用的生产汽油、柴油生产工序,汽油柴油主要是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这也是一般石油炼化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的环节。 1、原料:渣油和蜡油70%左右-------,催化裂化一般是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日益加重以及对轻质油越来越高的需求,大部分石炼化企业开始在原料中搀加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作为原料进行炼制。 2、产品:汽油、柴油、油浆(重质馏分油)、液体丙烯、液化气;各自占比汽油占42%,柴油占21.5%,丙烯占5.8%,液化气占8%,油浆占12%。 3、生产工艺: 常渣和腊油经过原料油缓冲罐进入提升管、沉降器、再生器形成油气,进入分馏塔,一部分油气进入粗汽油塔、吸收塔、空压机进入凝缩油罐,经过再吸收塔、稳定塔、最后进行汽油精制,生产出汽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柴油汽提塔,然后进行柴油精制,生产出柴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油浆循环,最后生产出油浆。一部分油气经分馏塔进入液态烃缓冲罐,经过脱硫吸附罐、砂滤塔、水洗罐、脱硫醇抽提塔、预碱洗罐、胺液回收器、脱硫抽提塔、缓冲塔,最后进入液态烃罐,形成液化气。一部分油气经过液态烃缓冲罐进入脱丙烷塔、回流塔、脱乙烷塔、精丙稀塔、回流罐,最后进入丙稀区球罐,形成液体丙稀。液体丙稀再经过聚丙稀车间的进一步加工生产出聚丙稀。 4、生产设备:

凝析油生产高附加值溶剂油工艺的模拟和评价

凝析油生产高附加值溶剂油工艺的模拟 和评价 摘要:在天然气加工工业中,油田含有较多的重质烃组分。气体附在加压冷 却装置上,分离出许多轻油,称为轻油。另外,在原油稳定的整个过程中引起一 些油分离,轻质油称为凝析油。在天然气生产,加工或石化生产过程中回收和再 利用轻油,进而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各项产品,是提高石化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 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轻质芳烃的化学特性和当地市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根据 常压蒸馏技术方法来进行工艺分离的方案。主要生产的产品包括调味料,6#溶 剂油,硫化橡胶溶剂油,油漆溶剂油,燃料油等。 关键词:冷凝油生产、高附加值、溶剂油、工艺模拟 引言 溶剂油是石油产品的五种主要类型之一,与人们的饮食,服装,住宅和运输密 切相关,应用领域也在扩大。近年来,各种厂家已经开发了不同品牌的各种新产品。这些新产品有更高的附加价值,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对于溶剂油制造商而言,扩大生产品种,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开发具有较低 芳烃和硫含量的环保溶剂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凝结油的主要成分是C5~C13的 碳氢化合物,相当于轻质原油。密度低,油中的重碳氢化合物和非碳氢化合物的 成分含量低,有挥发性高的优点,但其油通常含有硫化氢噻吩和硫醇等含硫杂质, 需要综合利用后再脱硫。 一、溶剂油生产的解决思路 目前,国产的有机溶剂油涂料产品种类少,质量低,技术含量低。为了大大提 高我国现有的单体溶剂石油产品生产工艺设备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开发特殊的 溶剂油和一部分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硫含量低的单体碳氢化合物,提高产品的技 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1.1生产工业聚合级和医药级高纯度己烷 (1)工业聚合级正己烷。No. 6溶剂油含有约25%〜30%的正己烷,可根 据高精度分馏法和深烟道气脱硫及脱芳香化工艺生产。在这一阶段,吉林化工有 限公司已完成了1.8kt / a的聚合级正己烷的生产。某石化公司也已建造完成了 生产工业聚合级正乙烷的设备装置,其生产的产品中正己烷的含量为80%〜86%。 (2)高纯正己烷的生产。因为正己烷(68.7℃)的熔点接近羟基环戊烷(71.8℃)的熔点,所以根据碱性水蒸气蒸馏只能得到工业生产的己烷的85%至90%。分离环戊烷以生产纯度超过99%的高纯度正己烷。高正己烷是作为工业生 产实验试剂和药物的有机溶剂的关键。 1.2开发异性烷烃和烷烃溶剂油的新品种 由于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含量低(无)碳氢化合物溶剂油的溶解度低,其应用 范围有所限制。异链烷基和烷基具有很强的溶解性。C6异链烷烃溶剂油和C7异 烷烃溶剂油是通过从6号矿物油精和120号矿物油精中分别除去十六烷和十六烷 而得到的。 二、综合利用方案的制定及模拟 2.1 工艺路线 冷凝液的硫含量高(> 400mg / kg),使用前需要进行加氢脱硫。对凝析油 原料的性能分析表明,凝析油原料为轻油,C14以下组分占80%左右。根据实际 沸点曲线,结合市场资源需求,采用常压蒸馏工艺切割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例如 溶剂油,芳香化原料和重油。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溶剂油的生产流程

溶剂油的生产流程 溶剂油是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溶剂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首推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目前约有400-500种溶剂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溶剂油(烃类溶剂,苯类化合物)占一半左右。 按沸程分,溶剂油可分为三类:低沸点溶剂油,如6#抽提溶剂油,沸程为 60-90℃;中沸点溶剂油,如橡胶溶剂油,沸程为80-120℃;高沸点溶剂油,如油漆溶剂油,沸程为140-200℃,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油墨溶剂油,其干点可高达300℃。一般情况下,60~90℃称为抽提溶剂油,即人们常说的6#溶剂油;80~120℃称为橡胶溶剂油,即人们常说的120#溶剂油;140~200℃称为油漆溶剂油,即200#溶剂油。此外,还有油墨溶剂油、干洗溶剂油等。有时,馏程的切割各个企业也会有所不同。例如,6#溶剂油,有的厂家的馏程范围是60~75℃,通常我们称之为窄6#溶剂油,以示区别。根据生产实际,120#溶剂油的馏程往往会控制在90~120℃之间。 按化学结构分,溶剂油则可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种。实际上除乙烷,甲苯和二甲苯等少数几种纯烃化合物溶剂油外,溶剂油都是各种结构烃类的混合物。从化学构成上,可以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通常所说的6#、120#、200#溶剂油,就是链烷烃。芳香烃指苯、甲苯、二甲苯等。 按用途分,通常,可以分为主要用在抽出大豆油、莱籽油、花生油和骨油等动植物油脂的抽提溶剂油,用于橡胶、鞋胶、轮胎等领域的橡胶溶剂油,用于油漆、涂料工业的油漆溶剂油,等等。此外,还有洗涤溶剂油、油墨溶剂油等。根据国家标准GB1922-88,即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划分溶剂油,常见的牌号有:70#香花溶剂油,90#石油醚,120#橡胶溶剂油,190#洗涤剂油,200#油漆溶剂油,260#特种煤油型溶剂。此外还有6#抽提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310#彩色油墨溶剂油。农用灭蝗溶剂油等。实际上市场销售的远不止这些,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各种规格溶剂油。 溶剂油的性质视其用途不同而有别,选择溶剂油应主要考虑其溶解性、挥发性、安全性。当然,根据其用途不同,其它的各项性能也不能忽略,有时甚至更重要。 溶剂油包括切取馏分和精制两个过程。切取馏分过程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由常压塔直接切取;将相应的轻质直馏馏分再切割成适当的窄馏分;和将催化重整抽余油进行分馏。各种溶剂油馏分一般都需要经过精制加工。以改善色泽,提高安定性,除去腐蚀性物质和降低毒性等。常用的精制方法有碱洗,白土精制和加氢精制等。 溶剂油是烃的复杂混合物,极易燃烧和爆炸。所以从生产,贮运到使用,都必须严格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油脂工业工艺流程

大豆油浸出精炼工艺流程 一、浸出工艺: 油脂浸出,可视为固―液萃取,系利用溶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溶解度性质,将固体物料中有关成分加以分离过程。在浸出时,油料经溶剂处理,其中易溶成分(主要是油脂,还有少量磷脂及其它脂溶性伴随物)溶于溶剂。 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原理,选用某种能溶解油脂有机溶剂(我国较常用是6#溶剂,亦称工业己烷,也有用4#溶剂或其它溶剂),经对油料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而出一种制油方法。其基本过程是: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浸出毛油。溶剂蒸气则经冷凝、冷却回收后可继续使用。油粕中亦含有一定量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时挥发溶剂蒸气仍需经冷凝、冷却,可回收使用。 浸出法制油具有粕残油率低(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油粕质量好等优点。 浸出车间产水: 浸出车间的工艺废水是从分水器或蒸煮罐排入水封池的废水。这些废水来自于所有冷凝器排出的混合冷凝液中所含的冷凝水,而这些冷凝水最终来源于湿粕蒸脱、混合油汽提、矿物油解吸、含溶废水蒸煮等工艺操作中喷人的直接蒸汽,以及混合油负压蒸发系统的蒸汽喷射真空泵喷入的直接蒸汽。 浸出车间废水特点: 在良好的生产条件下,浸出车间排放的工艺废水中含有少量的粕末、溶剂、油脂等。通常其COD在2 000 mg/L以下,含油小于500 mg/L。但若分水器排放出的废水温度较高、含有较多的粕末,甚至发生乳化,又未经过蒸煮,那么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就会大大增加。 二、精炼工艺: 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设计流程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全面了解原油到石油的生产过程 2015-10-20地炼商圈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小编今天带大家逐一了解每一个工艺流程,从原料、产品、根本概念到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有细致的讲解。 从原油到石油的根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响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 原油等。 2.产品: 2.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根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根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局部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a.原油的脱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展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参加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局部、沏馏塔形成两局部,一局部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局部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局部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局部,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局部,一局部柴油,一局部蜡油,一局部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全面了解原油到石油的生产过程!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全面了解原油到石油的生产过 程! 小七: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小七今天带大家逐一了解每一个工艺流程,从原料、产品、基本概念到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有细致的讲解。文章为小七自己整理,若有不当的地方,望各位专业的七友指正! 从原油到石油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原油等。 2.产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基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a.原油的脱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5.生产设备: 常减压装置是对原油进行一次加工的蒸馏装置,即将原油分馏成汽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等组分的加工装置。原油蒸馏一般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个部分。 a.常压蒸馏塔

溶剂油生产技术

溶剂油生产技术 谢葵芬周琼 (长岭分公司研究院)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溶剂油的生产技术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溶剂油应用生产技术精制 溶剂油或称烃溶剂,由C、H组成,是一种把石油馏分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其沸点在汽、煤、柴油馏分范围内的石油产品。除纯烃外,大部分溶剂油是不同结构和不同性质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和其它化学溶剂按照规格如纯度、沸点销售不同,溶剂油一般按其性能如馏程、闪点等出售。 溶剂油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首推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是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目前约有400-500种溶剂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溶剂油(烃溶剂、苯类溶剂)占一半左右。 用户一般按溶剂油的溶解度、挥发性、闪点、毒性等来选用,溶解度和挥发性是对性能的要求,闪点是对安全的要求,毒性是对健康环保的要求。 1 分类 根据98%馏出点或干点温度可分为橡胶溶剂油、洗涤溶剂油、油漆溶剂油、树脂溶剂油、溶剂煤油等。 根据沸程可分为低沸点溶剂(如6#抽提溶剂油,沸程60℃-90℃)、中沸点溶剂(如橡胶溶剂油,沸程80℃-120℃)、高沸点溶剂(如油漆溶剂油,沸程140℃-200℃;彩色油墨溶剂油,其干点可达310℃)。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脂肪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类溶剂油。 2 标准 我国制定了6#抽提溶剂油的国家标准,120#橡胶溶剂油、200#油漆溶剂油执行行业标准,其他很多牌号只有企业标准。见表1、2、3。3 国内溶剂油介绍 我国溶剂油牌号一般按98%馏出温度或干点 划分,常见牌号有70#香花溶剂油、90#石油醚、120#橡胶溶剂油、190#洗涤剂油、200#油漆溶剂油、260#特种煤油型溶剂、310#彩色油墨溶剂等。也有按初馏点来确定牌号的,如常熟石油化工二厂生产的240#、270#、280#溶剂油。此外还有根据碳原子数来划分的,如6#抽提溶剂油等。实际上市售的远不止这些,生产厂家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各种规格溶剂油并自行标号。 3.1 石油醚 石油醚是由各种石油蒸馏制得的轻质馏分组 成的轻质汽油。沸程为30℃-120℃,在此范围内又可细分为几个牌号,30号和60号和90号。30号主要是C5烃和少量的C4烃组成,馏程30℃-60℃;60号主要是C6烃及少量的C5烃组成,馏程60℃-90℃;90号为C7及C8烃,馏程90℃-120℃。根据使用要求也可合并生产和使用。多用在化学试剂和工农业用的各种溶剂上。 3.2 抽提溶剂油 由重整抽余油直接分馏或直馏油加氢制得。由正己烷、正庚烷和正辛烷组成,含有极少量正己烯、正庚烯等。抽提溶剂油以正己烷为最理想,对油脂溶解能力强。根据沸点和碳原子数,分为6#(60)、7#(90)和8#(100)3个标号,最常见的是6#,馏程为60℃-90℃。 收稿日期:2003-03-17 作者简介:谢葵芬,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江苏化工学院,现从事石油化工情报调研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