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板承载力验算证

楼板承载力验算证

楼板承载力验算证
楼板承载力验算证

楼板承载力验算证明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在结构二层平面位置处1-27轴往东4.8米交1-B轴往北6米的位置即如下图:

在此区域放置了3台空调机位和100kg水泵机,经计算,此区域楼板需承受约200kg/m2(即2kN/m2)的活荷载,现需验算此活荷载是否能满足此楼板荷载承载力要求,验算如下:

2,恒荷载经计算为5.5 kN/m2K/ m2;此区域的楼板为4.8X6计算单元,但中间已设置次梁,因此计算单元为4.8x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双向板控制要求,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小于3,即为双向板,因此4.8/2=2.4,2<2.4<3,故本设备楼板区域计算为双向板控制。计算单位为4.8X2四边铰接,需要验算楼板中间位置和边跨段弯矩是否满足要求,根据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查询,弯矩可按0.125系数控制,即计算弯矩为M=0.125Xqxl2K.m2 2,因此,设备基础所在楼板区域内,在此放置的3台空调机位和水泵机所产生的重力荷载能满足楼板的最小配筋要求,此计算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所示的条例满足要求。

为保险起见,对设备基础采用20#槽钢横担在1-B至1-C楼梯间的两根横梁上,使设备的承重均匀分布在两道横梁上;水泵的位置选在梁上采用两段20#槽钢垂直于横梁放置。这样处理使设备的荷载控制在200kg/m2(即2kN/m2)以内,远远小于正常楼梯的荷载300kg/m2(即3kN/m2)。

设备布置及基础设置详见下图:

验算单位:验算日期: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2.楼板参数

3.荷载参数: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3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75kg):175kg×35=6125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 k=((1480×2+1480+1258×2+200+6125)+2000×2)×10/1000=172.81kN; 施工升降机自重: P=(1.2×(1480×2+1480+1258×2+200+6125)+1.4×2000×2)×10/1000=215.37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P=2.1×P=2.1×215.37=452.28kN 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楼板长宽比:Lx/Ly=3/4=0.75 1、荷载计算 楼板均布荷载:q=452.28/(3×1.3)=115.97kN/m2 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 xmax=0.039×115.97×32=40.71kN·m M ymax=0.0189×115.97×32=19.73kN·m M0x=-0.0938×115.97×32=-97.9kN·m M0y=-0.076×115.97×32=-79.32kN·m 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M x=M xmax+μM ymax=40.71+19.73/6=43.99kN·m αs=|M|/(α1f c bh02)=43.99×106/(1.00×19.10×3.00×103×525.002)=0.003;

车库顶板承载力计算书2

计算书 1.混凝土泵车通过车库顶板时的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参数: 混凝土泵车自重为34t,当混凝土泵车通过混凝土顶板时,前排轮 子承受荷载与后排轮子承受荷载的比例为3: 4,则前排单组轮子承受的荷载为7t,后排两组轮子各承受的荷载为7t。每组与楼面的接触 面积为X,前排轮子与后面两排轮子的距离分别是4m和。车体荷载简化图如图1所示。 ,2000 ’ 4 ' \ * 图1 车体荷载平面简化图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泵车从250mn的板上通过;顶板混凝土强 度等级为C35,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试块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 c=,抗拉强度设计值f t二。为了安全期间,泵车应缓慢通过楼板,按照通过时最不利荷载对其承载力进行验算。 对板的抗剪强度进行验算: 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选取泵车通过的最大板进行验算,查图纸得到最大跨板的尺寸为X。 当整个泵车的轮胎位于长跨板的图示位置时,此时板的抗剪处于最不利位置,以此进行混凝土板抗剪验算。 如下图图2所示: 图2泵车通过楼板受力简化图 其中泵车轮胎面积为m X,当泵车前轮行驶至板的某跨中位置 时,处于最不利位置,泵车荷载为340KN梁宽I为,其局部线荷载

为03KN/m =m 根据所建模型,整个板剪力图如图3: 图3泵车通过楼板剪力图 其中所受最大剪力为。 对于混凝土板而言,其板厚为 250m m 保护层a s =30mm, f t =, h 0=h-a s =250-30=220mm 抗剪配筋验算公式: =xx 600 X 220=>。 因此,不需要对楼板配抗剪钢筋即可满足抗剪要求。 因此,板的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对板的抗弯强度进行验算: 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选取泵车通过的最大板 进行验算,查图纸得到最大跨板的尺寸为X 。 对板最大正弯矩抗弯验算: 当只有整个泵车的前轮胎位于长跨板的某跨跨中位置时,此时的 板的下部抗弯受力处于最不利位置, 以此进行混凝土板抗弯验算,由

基础设计例题

、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某办公楼为砖混承重结构,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外墙厚为370mm ,上部结构传至000.0±处的荷载标准值为 K F = 220kN/m, K M =45kN ·m/m ,荷载基本值为F=250kN/m, M=63kN .m/m ,基础埋深1. 92m (从室内 地面算起),室外地面比室内地面低。地基持力层承载力修正特征值a f =158kPa 。混凝 土强度等级为C20 ( c f = 9. 6N/mmZ ),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 2210mm f y N =。试设计该外墙基础。 解: (1)求基础底面宽度 b 基础平均埋深:d=×2一0. 45)/2=1. 7m 基础底面宽度:b =m d f F G K 77.1=-γ 初选b= × = 地基承载力验算 .517.12962max +=++=b M b G F P K K K k =<a f =满足要求 (2)地基净反力计算。 a j a j b M b F P b M b F P KP =-=-=KP =+=+=2.375.717.10862.1805.717.10862min 2max (3)底板配筋计算。

初选基础高度h=350mm ,边缘厚取200mm 。采用100mmC10的混凝土垫层,基 础保护层厚度取40mm ,则基础有效高度ho =310mm. 计算截面选在墙边缘,则1a = 该截面处的地基净反力I j p = ( 计 算底板最大弯距 ()()221max max 97.09.1192.180261261 ?+??=+= I a p P M j j =m m ?KN 3.75 计算底板配筋 mm f h M y 1285210 3109.0103.759.06 max ???= 选用14φ@110㎜()21399mm A s =,根据构造要求纵向钢筋选取8φ@ 250 ()2 0.201mm A s =。基础剖面如图所示: 用静力平衡条件求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 条件:下图所示条形基础,底板宽,b=其余数据见图

木方 立杆 承载力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000×0.120×0.300=0.9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300=0.09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2.000)×0.300=0.900kN/m 静荷载 q1 = 1.20×0.900+1.20×0.090=1.188kN/m 活荷载 q2 = 1.4×0.900=1.260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203/0.900=2.448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2.45×0.90×0.90=0.198kN.m 最大剪力 Q=0.6×0.900×2.448=1.322kN 最大支座力 N=1.1×0.900×2.448=2.424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7.00×7.00/6 = 32.67cm3; I = 4.00×7.00×7.00×7.00/12 = 114.33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98×106/32666.7=6.07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3)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0.990×900.04/(100×9500.00× 1143333.4)=0.405mm

楼板承载力验算证

楼板承载力验算证明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在结构二层平面位置处1-27轴往东米交1-B轴往北6米的位置即如下图: 在此区域放置了3台空调机位和100kg水泵机,经计算,此区域楼板需承受约200kg/m2(即2kN/m2)的活荷载,现需验算此活荷载是否能满足此楼板荷载承载力要求,验算如下: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12》第条表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 kN/m2,恒荷载经计算为 kN/m2,根据荷载不利计算要求,本设备楼板的荷载不利布置为空调机位的活荷载(活荷载与空调机位荷载取较大值为不利活荷载)加楼板恒荷载进行计算: m2;此区域的楼板为计算单元,但中间已设置次梁,因此计算单元为,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双向板控制要求,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小于3,即为双向板,因此2=,2<<3,故本设备楼板区域计算为双向板控制。计算单位为四边铰接,需要验算楼板中间位置和边跨段弯矩是否满足要求,根据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查询,弯矩可按系数控制,即计算弯矩为M==根据此弯矩查询构件配筋,由于弯矩过小,在此弯矩计算下的配筋率远远小于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要求,因此本工程楼板配筋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条表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即楼板配筋面积为:=240mm2,因此,设备基础所在楼板区域内,在此

放置的3台空调机位和水泵机所产生的重力荷载能满足楼板的最小配筋要求,此计算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所示的条例满足要求。 为保险起见,对设备基础采用20#槽钢横担在1-B至1-C楼梯间的两根横梁上,使设备的承重均匀分布在两道横梁上;水泵的位置选在梁上采用两段20#槽钢垂直于横梁放置。这样处理使设备的荷载控制在200kg/m2(即2kN/m2)以内,远远小于正常楼梯的荷载300kg/m2(即3kN/m2)。 设备布置及基础设置详见下图: 验算单位: 验算日期:

楼面承载力验算

楼面承载力验算 高处作业吊篮通过悬挂机构支撑在建筑物上,应对支撑点的结构强度进行核算。 (1)、支撑悬挂机构前支架的结构所承受的集中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N D =Q D /9(1+L 1/L 2)+G D .....................<查JGJ202-2010中5.2.6> 式中:N D —支撑悬挂机构前支架的结构所承受的集中荷载(KN) Q D ---吊篮动力钢丝绳所受拉力的施工核算值,应按式计算(不考虑安全系数) G D ---悬挂梁自重163Kg = 1.63kN L 1---悬挂梁前支架支撑点至吊篮吊点的长度(1.5m ) L 2---悬挂梁前支架支撑点至后支架支撑点的长度(4.6m ) N D =(45.97KN/9)×(1+1.5/4.6)+1.63kN=8.39KN 非施工状态下后支架所受集中荷载最大,为配重的重量:500KG=4.9KN 为了避免集中压力值过大,在各个支架底部铺垫2.0m ×2.0m ×0.05m 木板,使压力分散,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2)吊篮前支架压力计算 ①悬挂机构1.5m/4.6m : ND=QD(1+L1/L2)+GD=45.97/9(1+1.5/4.6)+1.63=8.39KN 式中:D N ——支撑悬挂机构前支架的结构所承受的集中载荷(kN ); ' D Q ——吊篮动力钢丝绳所受拉力的施工核算值(kN ); D G ——悬挂横梁自重,163101630 1.63D G N kN =?==; 1L ——悬挂横梁前支架支撑点至吊篮吊点的长度,1 1.5L m =; 2L ——悬挂横梁后支架支撑点至吊篮吊点的长度,2 4.6L m =。

基础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B ? A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C ?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3、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A ? A 基底净反力 B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4、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C ?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A ?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6、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B ?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C局部倾斜 7、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C ? A 平均沉降B沉降差C倾斜 8、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B ? A 筏板基础 B 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 9、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C ?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10、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B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11、刚性基础通常是指C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2、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A ?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 13、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C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B ?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15、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C ?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6、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B . A 不会产生沉降 B 也会产生沉绛 C 会产生很大沉降 1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D 。 A 所有甲级B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 18、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B 。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19、下列基础中,A 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 A 墙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埋基础,当B 时,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落地脚手架楼板承载力计算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15米高架子内力计算 (1) 三、A轴交9~11轴处梁、板承载力验算 (9) 四、21米高外架内力计算 (13) 五、室外楼梯承载力验算 (20)

外墙架子及楼板承载力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南翔镇邻里中心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南翔镇政府 4、勘察单位: 5、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 8、建筑面积:本工程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 12137㎡平方米(其 中地上建筑面积: 809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4039平方米); 9、建筑高度:屋面檐口标高为19.5m,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1米。 10、本工程局部外墙脚手架立杆立于二层楼板上(架子高度15米)及室外楼楼 上(架子最高21米),其余号房脚手架立于室外地坪上。在室外地坪上的的脚手架下做2米宽150厚C20素砼基础,基础外做排水沟。:橫距la=0.9m,纵距lb=1.5m,步高h=1.8m,离墙距离a=0.3m,二步三跨连墙件,高度H=21m,下垫200×200×10钢板。 10、因工程造型复杂,部分外架设在二层悬挑楼板及室外楼梯处,悬挑楼板处架 子高度15米,室外楼梯处外架高度按21米计算。 二、15米架子内力计算 (一)脚手架参数 脚手架设计类型装修脚手架卸荷设置无 脚手架搭设排数双排脚手架脚手架钢管类型Ф48×3 脚手架架体高度H(m) 15 立杆步距h(m) 1.8 立杆纵距或跨距l a(m) 1.5 立杆横距l b(m) 0.9 内立杆离建筑物距离a(m) 0.3 双立杆计算方法不设置双立杆(二)荷载设计

基础工程题目及答案

第二章 浅基础设计基本原理 1、根据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B ? A 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C ?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3、 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A ? A 基底净反力 B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4、 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 C ? 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 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 A ?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6、 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 B ?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7、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 C ?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 C 倾斜 8、 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 B ? A 筏板基础 B 刚性基础 C 扩展式基础 9、 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 C ?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10、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B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11、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C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2、 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 ?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 13、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 C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 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 B ?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15、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 C ?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6、 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B . A 不会产生沉降 B 也会产生沉绛 C 会产生很大沉降 1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D 。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 18、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 B 。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19、下列基础中, A 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 A 墙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埋基础,当 B 时,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A kmax 1.2a p f ≤ B k a p f ≤和kmax 1.2a p f ≤ C k a p f ≤或kmax 1.2a p f ≤ D k 1.2a p f ≤或kmax a p f ≤ 21、公式 a b d m k c f M b M d M c γγ=++中,承载力系数由 B 确定。 A k c B k ? C k c 和k ? D k c 及b 22、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23、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B 。 A 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B 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100厚楼板支撑计算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 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 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6.0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90米,立杆的横距 l=0.9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100×0.900+0.350×0.900=2.565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000)×0.900=2.7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90.00×1.00×1.00/6 = 15.00cm3; I = 90.00×1.00×1.00×1.00/12 = 7.5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2.565+1.4×2.700)×0.350×0.350=0.08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4×1000×1000/15000=5.601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2.565+1.4×2.700)×0.350=1.44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440.0/(2×900.000×10.000)=0.24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5.265×3504/(100×6000×75000)=1.18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50.0/250,满足要求! 二、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000×0.100×0.350=0.87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2地基的评价与计算1-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3.2地基的评价与计算1-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基本要求: 熟悉地基破坏的类型及影响地基承载能力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熟悉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各类方法;掌握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与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的方法。 3.2.1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主要有现场载荷试验方法、理论公式计算方法、其他原位测试方法以及采用经验值的确定方法等。 各种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选用: 地基的承载力应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选用合适的方法来确定。通常应结合当地经验按下列规定综合考虑: 1.对建筑地基应采用载荷试验、理论公式计算及其他原位试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对公路桥涵地基,可按规范承载力表方法或其他原位试验方法确定; 注意:当由查规范承载力表的方法确定的数值与当地经验有明显差异时,仍应由载荷试验、理论公式计算等综合确定。 理论计算公式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临界荷载公式

对轴心荷载作用或荷载作用偏心距b e 033.0≤(b 为基础的宽度)的基础,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公式如下: a b d m c k f M b M d M c γγ=++ 式中 f a ──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M b 、M d 、M c ──承载力系数,根据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内摩 擦角标准值k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表5.2.5确定; γ──持力层土的重度; m γ──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 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基础宽度大于6m 时按6m 考虑,对于砂土,小于3m 时按3m 计算; d ──基础埋置的深度(m ),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特 殊情况将在下面讨论。 c k ──基底下一倍短边基宽深度范围内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使用本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的要点: (1) 公式计算出的地基承载力已考虑了基础的深度与宽度效应, 在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时无需再作深、宽修正。 (2) 采用本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值时,在验算地基承载力的 同时必须进行地基的变形验算。 (3) 本公式中使用的抗剪强度指标c k 和k ?,一般应采用不固结不 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当考虑实际工程中有可能使地基产 生一定的固结度时,也可以采用固结不排水试验指标。

车库顶板承载力计算书最终版

一、计算书 1.混凝土泵车通过车库顶板时的承载力计算 基本计算参数: 混凝土泵车自重为34t,当混凝土泵车通过混凝土顶板时,前排轮子承受荷载与后排轮子承受荷载的比例为3:4,则前排单组轮子承受的荷载为7t,后排两组轮子各承受的荷载为7t。每组与楼面的接触面积为0.6m×0.3m,前排轮子与后面两排轮子的距离分别是4m和5.6m。车体荷载简化图如图1所示。 图1 车体荷载平面简化图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泵车从250mm的板上通过;顶板混凝土强

度等级为C35,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试块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6.7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t=1.57MPa。为了安全期间,泵车应缓慢通过楼板,按照通过时最不利荷载对其承载力进行验算。 1.1对板的抗剪强度进行验算: 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选取泵车通过的最大板进行验算,查图纸得到最大跨板的尺寸为8.1m×5.2m。 当整个泵车的轮胎位于长跨板的图示位置时,此时板的抗剪处于最不利位置,以此进行混凝土板抗剪验算。 如下图图2所示: 图2 泵车通过楼板受力简化图 其中泵车轮胎面积为0.6 m×0.3m,当泵车前轮行驶至板的某跨

中位置时,处于最不利位置,泵车荷载为340KN,梁宽l为8.1m,其 70KN/m=233.33KN/m,根据所建模型,整个板剪力图如局部线荷载为 3.0 图3: 图3 泵车通过楼板剪力图 其中所受最大剪力为61.25KN。 对于混凝土板而言,其板厚为250mm,保护层a s=30mm, f t=1.57MPa, h0=h-a s=250-30=220mm。 抗剪配筋验算公式: 0.7f t bh0=0.7×1.57×600×220=145.07KN>61.25KN。 因此,不需要对楼板配抗剪钢筋即可满足抗剪要求。 因此,板的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1.2对板的抗弯强度进行验算: 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选取泵车通过的最大板进行验算,查图纸得到最大跨板的尺寸为8.1m×5.2m。 1.2.1对板最大正弯矩抗弯验算:

基础工程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B ? A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C ?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3、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A ? A 基底净反力 B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4、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 C ? 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 A ?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6、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 B ? A 筏板基础 B 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 7、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 C ?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8、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B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9、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B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0、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 ?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 11、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 C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2、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 B ?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13、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 C ?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4、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B .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 本工程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2#楼与5#楼之间地库顶板上划定一块约15m×20m 区域作为钢管、扣件堆场,四周用定型化防护门封闭。现场堆载平均高度约1.8m,最大堆载高度约2m。现对该区域地库顶板进行承载力验算。 1.结构信息 该区域地库顶板板厚250mm,混凝土强度为C35,截面配筋为三级14@200双层双向。现场堆载区域主要为钢管,堆载钢管直径为48mm,实测壁厚为3.0mm; 2.荷载统计 钢铁容重为7850KG/m3,钢管每米体积为2.19015×10-4m3,钢管每米自重标准值为7850KG/m3×2.19015×10-4m3=1.719KG/m;现场钢管堆放不整齐,不密实,堆载高度约1.8m,计算按照钢管堆载整齐、密实,堆载高度按照1.3m计算,每平方米堆载钢管约(1000÷50)×(1300÷50)=520根,每平米堆载重量约为:1.719KG/m×520m=893.88KG。 =8.76KN/m2,每米线荷载为8.76KN/m 钢管自重面荷载为:q1=893.88KG×9.8÷1000 1m×1m 楼板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5KN/m3,每米线荷载为:q2=25KN/m3×1m×0.25m=6.25 KN/m

活荷载取q3=2.0KN/m 2.1荷载设计值为: Q=(q1+q2)×1.2+q3×1.4=(8.76+6.25)×1.2+2×1.4=20.8KN/m 3.楼板计算 该区域取1m宽板带计算,按照三跨简支梁计算,梁跨分别为:4m,3.9m,3.9m。板截面配筋为C14@200双层双向。 计算简图

弯矩图 剪力图 计算得出:最大负弯矩M=32.85kN.m 最大剪力V=49.95kN 3.1 截面配筋复核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以下公式计算: 2 6 2 1s 200 10007.160.11085.32????== bh f M c αα=0.049 s αξ2-1-1==0.05 360 200 05.010007.16101????== y c f h b f As ξα=463.88mm2 现场配筋为C14@200双层双向钢筋,As=770mm2>463.88mm2 满足要求! 4. 次梁计算 4.1 次梁受力分析 次梁截面尺寸为300×950;次梁承受次梁的自重以及双向板自重分配的荷载。堆载钢管面荷载标准值为q1=8.76KN/m2,楼板自重面荷载标准值为q2=6.25 KN/m2;则按照双向板受力原则分配给次梁的荷载为:q=(q1+q2)×1.8=(8.76+6.25)×1.8=27.02 KN/m ;活荷载为q3=2.0KN/m ;次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为:q5=25.5KN/m3×0.3×0.95=7.27 KN/m

楼板模板计算书

新规范(JGJ162-2008)楼板模板支撑设计计算书 施工安全计算 2009-06-08 13:56:04 阅读58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楼板模板计算书 (建书软件版) 目录 编制依据......................................................................................................................................... 参数信息......................................................................................................................................... 模板面板计算................................................................................................................................. 次楞方木验算................................................................................................................................. 主楞验算......................................................................................................................................... 扣件式钢管立柱计算..................................................................................................................... 立柱底地基承载力验算.................................................................................................................

塔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TC5610塔式起重机地基承载力验算 (18#楼2-D~2-E轴交3-16轴处) 某某工程18#楼塔吊拟采用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TC5610塔式起重机,塔吊采用附着式安装,起升高度约100米(本塔吊附着式最大起升高度为220米)。使用期限约为十九个月,本工程受场地限制,塔吊基础设置在地下室底板2-D~2-E轴交3-16轴处(具体详见附图),以下计算均采用标准值(地基采用特征值)。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基础为桩承载,而塔吊基础持力层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层,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引起地下室底板裂缝,在塔吊基础周边与地下室交接处均设后浇带,浇筑时间同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做法如下图: 一、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 1、根据地质报告基础持力层土层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230KPa。 2、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中要求,塔吊基础选用5.0 m×5.0 m×1.00 m固定支腿钢筋混凝土基础。

3、根据厂家提供使用说明书(第1.1-5页),塔吊附着式安装的参数如下: 载荷 工况 基础载荷 Fv (KN ) Fh (KN ) M(KN.m) 工作状况 511.2 18.3 1335 非工作状况 464.1 73.9 1552 Fv :基础所受垂直力; Fh :基础所受水平力; M :基础所受倾覆力矩; e :偏心距,单位m 。 4、塔吊基础属于设备基础,吊臂在工作状态或风荷载的作用下使塔吊基础的受力不断发生变化。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中第13页第4.6.3条中,固定式混凝土基础的抗倾翻稳定性验算要求,荷载的偏心距e 取不超过b/3。 二、地基承载力验算: (一)、工作状态下: 1、基础所受垂直力Fv 为:511.2 KN 2、基础自重:G =5.0×5.0×1.00×25=625.0 KN 3、塔吊总重:F =Fv +G = 511.2 + 625.0 = 1136.2 KN 4、力矩M /=M+Fh ×1.00=1335.0+18.3×1.00=1353.3 KN.m a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P=F/A= 1136.2/(5.0×5.0)=45.45 kPa <f=230kPa , ——满足要求 Fh Fv M Pmin Pmax e F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例题

1、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 ,基础理深d =1.5m ,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距地表1.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米,γ=18.0kN/m 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5米,γ=19.0kN/m 3,φk =22o,C k =16kPa ;第三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为6米,γ=17.0kN/m 3,φk =11o,C k =10kPa ;。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184kPa ; (B) 191kPa ;(C) 199 kPa ;(D) 223kPa 。 2.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 ,长20m ,埋深d =5m ,地下水位距地表2.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5米,γ=18.0kN/m 3;第二层为粘土,层厚为10米,水位以上γ=18.5kN/m 3、水位以下γ=19.5kN/m 3,L I =0.73,e =0.83由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 =190kPa 。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 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D (A) 259kPa ;(B) 276kPa ; (C) 285kPa ; (D) 292kPa 。 计算题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8.5m ,长20m ,埋深4m ,土层情况见下表所示,由荷载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89kPa ,已知地下水位线位于地表下2m 处。求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 因箱基宽度b=8.5m>6.0m ,故按6m 考虑;箱基埋深d=4m 。 由于持力层为粘性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5.2.4,确定修正系数ηb ,ηd 的指标为孔隙比e 和液性指数IL ,它们可以根据土层条件分别求得: 83.00.12.198.9)32.01(72.21)1(0=-?+?=-+=γγωw s d e 73.03.175.373.170.32=--=--=p L p L I ωωωω 由于I L =0.73<0.85,e=0.83<0.85,从规范表5.2.4查得ηb =0.3,ηd =1.6 因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故持力层的γ取有效容重为:

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基本条件的确定 (2) 2 确定基础埋深 (2) 2.1设计冻深 2.2选择基础埋深 3 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 (2) 4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2) 4.1确定B柱基底尺寸 4.2确定C柱基底尺寸 5 软弱下卧层验算 (3) 5.1 B柱软弱下卧层验算 5.1 C柱软弱下卧层验算 6 计算柱基础沉降 (4) 6.1计算B柱基础沉降 6.2计算C柱基础沉降 7 按允许沉降量调整基底尺寸 (7) 8 基础高度验算 (7) 8.1 B柱基础高度验算 8.2 C柱基础高度验算 9 配筋计算 (12) 9.1 B柱配筋计算 9.2 C柱配筋计算

设计计算书 1 基本条件确定 人工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选用亚粘土作为持力层。 2 确定基础埋深 2.1设计冻深 ???Z =Z zw zs o d ψψze ψ=2.01.000.950.90???1.71=m 2.2选择基础埋深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数据,人工填土d 1.5m =,因持力层应选在亚粘土层处,故取0m .2d = 3 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 基础类型为: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材料:混凝土采用C25,钢筋采用HPB235。 4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根据亚粘土e=0.95,l I 0.65=,查表得0, 1.0b d ηη==。因d=2.0m 。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1[18.0 1.519.0(2.0 1.5)]/2.018.25o γ=?+?-=3/m KN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11(0.5)150 1.018.25(2.00.5)177.38a a d m f f d ηγ=+?-=+??-=a KP 4.1 确定B 柱基底尺寸 202400 17.47.177.3820 2.0 K a G F A m f d γ≥ ==--?由于偏心力矩不大,基础底面面积按 20%增大,即A=1.20A =20.962m 。一般l/b=1.2~2.0,初步选择基础底面尺寸: 25.4 3.921.06m 3.9A l b b m =?=?==,虽然≤m 3,但b η=0不需要对a f 进行修正。 4.1.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基础和回填土重:20 2.021.06842.4G G dA KN γ==??=

建筑工程楼板模板支架计算

楼板模板支架计算 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7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00米,立杆的横距 l=1.00米,立杆的步距 h=1.2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8.00×8.00/6 = 53.33cm3;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 25.000×0.120×0.300=0.9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1.500×0.300=0.45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1.000+2.000)×1.000×0.300=0.900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 = 1.2×0.900+1.2×0.450=1.620kN/m 集中荷载P = 1.4×0.900=1.260kN 最大弯矩 M = 1.260×1.00/4+1.62×1.00×1.00/8=0.518kN.m 最大支座力N = 1.260/2+1.62×1.00/2=1.440kN 截面应力=0.518×106/53333.3=9.70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1.000×1.620/2+1.260/2=1.44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440/(2×50×80)=0.54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