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危险性评价方法按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来分类,一般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

(1)定性危险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指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非量化评价。危险源辨识就是对危险性的一个定性评价,它由参与评价的人员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对照有关的标准、规范,或者根据同类系统或类似系统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引发事故的危险源,同时提出安全控制措施。定性评价结果总体来说比较粗略,只能大概的了解系统的危险程度,且评价结果受评价人员的经验、思维倾向、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所占有资料的影响。

(2)定量危险性评价

定量评价包括半定量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类型。

半定量评价是指用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或间接反映物质和系统危险性的指数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大小,如物质特性指数、人员素质指标等。

定量评价根据对危险性量化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相对的定量危险性评价和概率危险性评价。

1)相对的定量危险性评价

相对的定量危险性评价是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按照一定的标

准打分,然后运用数学的方法将各项分值综合成一个指数,根据指数值确定系统的危险性。故又称为指数法或评点法。该方法应用起来较为简单,但易受评价者主观影响。

2)概率危险性评价

概率的危险性评价方法是一种以可行性为基础的评价方法,通过运用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方法,查找出系统可能的故障或事故模式,并根据己经积累的故障和事故数据,计算出待评价系统的故障或事故发生概率,进而计算出系统的风险度和可接受的风险值。由于这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是根据大量数据统计资料,经科学计算得出的,故它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危险性的真实大小。但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数据难以获得的限制。

(3)危险性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系统安全的所有危险源,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系统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危险性进行综合危险性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就是其中之一。

“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为了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要求。为将这一要求具体落实细化,形成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派员参加,专门成立了调研小组,在市统计局、科技局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指导配合下,对“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参照系(本文仅限于治安安全)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南京市“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和框架。一、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概念对一个城市而言,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而城市安全,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招商资源。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正是为了营造城市安全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参照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结合维护城市安全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概念应由三个基本概念组成: 1、城市所谓城市,《辞海》中规范的解释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对于城市本质和特征的最权威的提法,已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即:“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2、安全关于安全,就其本质而言,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人们最关心的看,莫过于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安全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安全,应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一切因素;而狭义上的安全,主要指治安方面的安全。因本调研主要集中于政法、综治工作“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目标、任务,故将此安全限定为治安安全,以便突出重点进行研究。 3、安全城市安全城市,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没有危险,市民不受威胁,生产、生活不出事故,群众普遍有安全感的城市。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的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利益关系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冲撞,许多新的犯罪诱因不断产生,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上升将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只要保障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控制力控制住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力,且破坏力的幅度控制在社会和群众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城市社会治安就是平稳的、安全的,即为安全城市。这是目前国际、国内犯罪学研究的共识。 4、全国最安全城市根据我国城市规模、行政等级的不同,城市间的可比差距加大。为科学、客观地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将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含本市)作为参照城市,即:在全国同等城市(副省级市)中,治安安全最好的城市就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最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文中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基本设想,系以统计学和统计分析实践中常用的五级量表为依据,将15个副省级城市的测评情况分为5个档次,凡综合评价为第一档次的,即为“全国最安全城市”。二、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全国最安全城市”和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国最安全城市”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们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或者说怎样才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则属于主观认识的范畴。所谓对“全国最安全城市”进行科学评价,就是要对评价范围进行科学界定,对评价标准进行科学确定,对评价方法进行科学选择,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设立“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警方登记的刑事案件数量作为衡量是否安全的主要指标,如日本主要依据警方报告的案件数,台湾地区主要依据暴力案件和盗窃案件的升幅,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依据报警案件数等等。以刑事案件立案数作为评价是否安全的主要指标,这虽然是世界通行做法,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安全评价的研究成果,如英国警务专家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七项评价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所谓没有宣传就没有管理,可见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多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不失时机地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尤其是自2004年9月份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使交通安全宣传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声势、力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为了有效整合宣传资源,总结经验,检验宣传效果,及时调整宣传部署和方向,使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 一、对宣传工作全过程和宣传工作实际效果进行监督评价。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面对广大群众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贯穿与交通管理的全过程。为了达到普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提高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宣传目的,每年宣传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宣传的过程怎样?绩效如何?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价。 二、对交通安全宣传决策的科学性和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无论哪一项活动,之前总是要有预先的部署和安排,即活动的决策和计划。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也不例外。开展宣传活动预先的决策是否符合交通安全宣传客观规律、计划设计程序是否科学、目标是否先进而又可行等等需要进行评价。

三、对交通安全宣传主体即宣传民警进行评价。宣传民警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以及敬业精神、思想品质等都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宣传效果,需要进行评价。 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标准主要是: 一、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二、交通安全宣传决策的制定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可实现目标,且计划安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防止宣传目标偏离,甚至计划落空,避免劳民伤财。 三、为实现交通安全宣传目标和达到预期效果,在宣传形式上要让群众喜闻乐见,在宣传内容上要切合实际,在宣传手段上要生动活泼,即宣传形式与内容要一致、目标与手段要统一。 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交通安全宣传的最终目标。随着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的普及,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遵守交通秩序的能力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法的遵守率是否上升、交通安全违法率是否下降,道路交通秩序是否改善,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交通事故是否得到有效预防和遏止等都是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五、交通安全宣传要坚持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配合交通管理中心工作,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促进人、车、路和谐发展作为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内容,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为营造和谐交通环境作积极贡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 系研究(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新 编版) 一、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扩大了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存储介质的不稳定、技术过时、黑客入侵、电脑病毒破坏等都使得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2002年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近期各省市的“十一五档案信息化建设纲要”中都提出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但仍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一个安全产品就能把所有的安全问题都解决。对各档案管理系统来说,解决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识别自身信息系统所面临

的风险,包括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与影响的程度,然后进行最充分的分析与评价。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才能真正掌握内部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状况,分析各种存在的威胁,以便针对高风险的威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提高整体安全水平,逐步建成坚固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二、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电子档案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硬件,又有软件,既有外部影响,又有内部因素,而且许多方面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必须有一个规范的、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根据国内外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国家对电子档案信息和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基本要求,结合电子档案管理和网络管理经验,综合考虑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五个大项二十个小项的评价指标。 1、物理安全评价指标 物理安全是指存储档案信息的库房、计算机设备及管理人员工作场所内外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档案信息安全、计算机设备和管理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 《科技查新规范》对查新工作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查新工作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是根据查新程序和工作内容而建立的,对查新人员自我评价查新质量和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评价指标见下图: 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图 从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查新质量主要表现在文献检索质量和查新报告质量两方面。 二、文献检索质量

文献检索质量是整个查新质量的基础,检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即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的质量。检索质量可以从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检索全面性 “查全”与“查准”是用于判定情报检索系统检索性能的两个标准。查新检索是对项目内容新颖性的检索,具有较高的查全要求,需要相当数量的文献,在查全的基础上追求查准率。检索的全面性主要受查新点分析、检索标识、检索范围、检索年限、检索途径、检索策略、检索结果的检验与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1.查新点分析 查新点分析是指查新人员在对查新项目内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查新委托人对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等新颖性的查询要求和管理部门的查新规定,将需要查新的内容(一般为多主题)用一条条查新要点(单主题)清楚地表示出来,即分解开来,以便于找准查新点,选择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针对性强的公正、客观结论。该指标反映了查新人员对查新项目的实质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检索的前提,是对比分析与论述的依据,是查新质量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查新内容,找准查新点。 2.检索标识 如果说“查新点分析”是概念分析整理的过程,那么检索标识的确定便是概念的转换。检索标识是指通过对查新项目的主题分析将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语言,即确定检索入口的问题,包括分类号标

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

第28卷 第4期2010年4月科 学 学 研 究 S t u d i e s i nS c i e n c e o f S c i e n c e V o l .28N o .4 A p r .2010   文章编号:1003-2053(2010)04-0508-07 基于聚类-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顾雪松,迟国泰,程 鹤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 要: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海选科学技术评价指标,利用R 聚类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了科学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R 聚类将同一准则层内的指标分类,使不同的类代表科技评价的不同方面。二是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出各个类中因子载荷最大的指标、并剔除其他指标,既保证了筛选出的指标在所在类别中对评价结果影响最显著、又避免了同一类指标的信息重复。三是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用18%的指标反映了98%的原始信息。四是通过科技进步贡献率、万元G D P 综合能耗等指标反映了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内涵。五是在国际权威机构典型观点高频指标基础上进行客观数据筛选的指标体系,兼具专家知识和客观实际的双重信息。 关键词:科技评价体系;科技评价指标;科学发展;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N 945.16;F 20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9-06-11;修回日期:2009-10-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6&Z D 039);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D U T H S 2007101) 作者简介:顾雪松(1984-),男,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评价。 迟国泰(1955-),男,黑龙江海伦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评价。 程 鹤(1983-),女,吉林松原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评价。 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筛选出对科学技术评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指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科学技术评价的关键。如果指标体系不合理,则无论采用什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都不会有任何意义。 (1)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一是国外权威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代表性的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 C D )[1]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研究院(I M D )[2] 、世界银行(W o r l dB a n k )[3] 等建立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国内权威机构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代表性的有中国科学技术部建立的科技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 。 以上两类指标体系虽然权威性强,但是偏向于 宏观层面各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不适合不同一国之内不同地区微观层面的评价。 三是学术文献整理得出的评价体系。代表性的 有唐炎钊建立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5] 。 吴强等用文献聚合分析建立的科技评价指标体 系 [6] 。T i s d e l l C l e m 等针对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建 立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7] 。S h i n i c h i K o b a y a s h i 等在 日本建立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8] 。H a r i o l f G r u p p 等 建立的评价国家科技政策的指标体系[9] 。 这类指标体系存在反映同一科技信息的多个重复指标,指标体系庞杂。 (2)科学技术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的研究现状一是基于专家经验的主观筛选方法。孙兰学从科学技术评价的内涵出发对科技创新评价指标进行筛选 [10] 。专家主观筛选法存在的问题是单纯依靠 指标的含义和个人经验,主观随意性强。 二是客观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范柏乃等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筛选[11] 。郭冰洋筛 选农业科技现代化评价指标 [12] 。赵金楼等建立了 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阶段式综合筛选方法[13] 。 客观筛选法存在的问题是过度依赖于指标数据,忽 略了指标的实际含义。 DOI :10.16192/j .cn ki .1003-2053.2010.04.021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与一般开放路段不同,公路隧道是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是交通运行 的瓶颈路段。当驾驶员在隧道运行影响范围内行驶时,由于隧道信息 诱导、照明通风、路面性能、交通环境、噪声和速度等条件的局限, 行车舒适度有所下降,运行风险有所增大,特别是长隧道,一旦发生 交通事故,通常具有易引发二次事故,救援处理难,经济损失和社会 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对隧道运行安全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对切实 提高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1承德地区高速公路隧道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承德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高速 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高潮期,随着“两环十射”高速公路路网的不断 完善,京承、承唐、承朝、承秦、承赤等高速相继通车。基于承德地 区以山岭重丘为主的地形地貌特点,隧道以能克服高差、降低坡度、 提高线形标准、缩短里程、节地环保等优势被广泛采用,高速公路隧 道已成为承德山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表1所示,承德地区 高速公路隧道通车里程已达87476m,占通车总里程的12%。其中特长 隧道2座,总长6245m;长隧道35座,总长60404m;中隧道14座, 总长9468m;短隧道40座,总长11358m。 2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环境复杂,影响安全的因素非常多,既有内部 因素(如隧道线形、路面抗滑性能等),又有外部因素(如气候条件、平均日交通量等),因此在建立隧道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 意遵循以下原则。 2.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影响因素中,有 些可以定量化,有些只能定性描述,但这些定性因素也对评价结果起

交通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交通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我国的交通运输企业中不仅有大型的国有企业,也有许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但由于其特殊的经营属性,在进行信用评价时。不能完全采用普通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运输企业信用考核,是衡量运输企业遵守市场规则、诚实经营程度的一个重要制度,是对运输企业在一个阶段的经营行为、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规费缴纳等情况的综合评价,主要目的是引导道路运输企业诚实守信、规范服务,创造良好的运输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障旅客、货主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运政监管机关的日常监管提供量化标准。交通运输企业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在信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有别于其他的普通企业。 1交通企业评价内容可分为 (1)安全状况:是道路运输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状况关系到旅客的人身安全和货物的运输安全,是考核运输企业信用状况的必不可少的指标。 (2)经营状况:是考查运输企业自身营运状况的指标。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可以使企业和社会更加具体地了解到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潜力。该指标具体由经营策略、盈利能力和市场分析构成。经营策略是指交通运输企业有无完善、系统的对于现在和未来经营的规划和战略部署;盈利能力是指企业目前的盈利状况和对企业综合状况分析后所得到的企业未来的盈利潜力;市场分析是指企业能否客观地对目前所占有的和潜在的市场进行客观分析,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量。 (3)服务状况:是考查运输企业服务水平的指标。企业服务情况的考查,就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考查,是企业长远发展所必需考虑的因素,服务状况的好坏是顾客和社会评价企业诚信状况的首选指标。 (4)财务状况: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经营和外部诚信形象的建立。该指标由报表质量、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构成。 (5)管理状况:由管理层综合素质、管理控制能力和企业组织形式构成。管理层综合素质指运输企业管理层工作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综合考查。 2交通行业信用评价评价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做定量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原理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以形成有序的阶梯层次结构。层次分析法在系统评价方法中应用比较广泛。交通运输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即可使用层次分析法来建立。 3交通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针对交通行业特殊性构建有本行业特点的指标。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中生物学科 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为确保教学活动的深入、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的目的是:①倡导方向——体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及原则,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突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②引导和规范——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此评价体系以及指标构成要素,应对教师的行为有明确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并能被广大教师接受和理解,使之成为不断改进教学的依据。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方案和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应有直接或间接的甄别作用。因此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的分配,要恰当处理现实与愿望的关系,既激励教师努力向上,又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及策略 1.1 先进理念与现实条件结合 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要鲜明地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观念及原则,体现自主学习活动开展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评价指标的先进性要符合现实,具有客观性。指标定得太高,可望不可及,不能被大多数教师所理解,会失去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指标定得太低,又会失去指标的先进性和倡导性,不利于促进课改深入。在策略上,一部分指标处于高水平,让教师心中始终有向上的目标;一部分指标处于较高水平,让教师

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对教师具有成功的激励作用。 1.2 共性标准与特色加分结合 各项评价指标对广大教师应有普遍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应有共同一致的标准。但是,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过程,教师的个性、特长也是千差万别的,评价体系应为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留出空间,不因统一要求而扼杀个性和特色。策略上,在统一要求、共性评价的同时,对确有特色的教师教学给予特色加分,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教师和这样的教学。 1.3 简略性与指导性结合 教学评价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因此评价体系的构成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指标应当精简,具简略性,便于掌握和使用。但在课堂教学重视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今天,一套公开、公正、实用的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者评价教学的依据,又必将是被评不断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直接参照物。过于简略的指标体系可能便于评价者掌握与操作,但却不利于对教学的指导。策略上则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繁简适当。从我们的评价实践来看,二级指标以10至14条为宜。 1.4 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结合 教学评价有自身的规律,也有公认的标准(效果标准、工作标准、素质标准等)。全面收集信息并参与评价是保证评价科学客观的基本准则。但全面评价绝不是面面俱到,而应参照评价标准,在满足信息全面、体系客观科学的基础上,突出评价体系的先进性与倡导性,恰当选择评价指标与分配权数。在策略上,应针对当前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如学生

民用建筑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沈阳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民用建筑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的建立与研究 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2004级02班 学生姓名:姜佳序 指导教师:杨建春 论文提交日期:2008年06月20日 论文答辩日期:2008年06月26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化学工程学院安全工程2004-02班学生:姜佳序

摘要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风险研究是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事故风险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工人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也直接关系到承包商的近期经济效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还没有关于工程建设事故风险评价的系统理论,这是因为事故风险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包含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信息,用传统的方法和少量的数据很难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判断其发生的可能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且自身作业活动多种多样,施工条件多变,导致系统整体危险源也是多种多样,并呈现动态的发展变化。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持续改进”与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相结合,达到实时性的效果。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事故风险评价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事故风险评价指标的出现频率,根据频率出现的多少,构造了指标相对重要度判断矩阵,得出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权重集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证明各个指标的权重是符合数学一致性检验的,是可行的。 用实证分析法对本文提出的建筑工程施工事故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和检验,实例表明本文建立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事故风险评价体系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关键词:建筑;风险评价;权重;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所谓“没有宣传就没有管理”,可见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多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不失时机地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尤其是自2004年9月份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使交通安全宣传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声势、力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为了有效整合宣传资源,总结经验,检验宣传效果,及时调整宣传部署和方向,使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 一、对宣传工作全过程和宣传工作实际效果进行监督评价。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面对广大群众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贯穿与交通管理的全过程。为了达到普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提高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宣传目的,每年宣传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宣传的过程怎样?绩效如何?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价。

二、对交通安全宣传决策的科学性和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无论哪一项活动,之前总是要有预先的部署和安排,即活动的决策和计划。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也不例外。开展宣传活动预先的决策是否符合交通安全宣传客观规律、计划设计程序是否科学、目标是否先进而又可行等等需要进行评价。 三、对交通安全宣传主体即宣传民警进行评价。宣传民警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以及敬业精神、思想品质等都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宣传效果,需要进行评价。 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标准主要是: 一、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二、交通安全宣传决策的制定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可实现目标,且计划安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防止宣传目标偏离,甚至计划落空,避免劳民伤财。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1部分概念和模型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1部分 概念和模型》(送审稿)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由国家信息中心负责主办,标准计划号为20090326-T-469。 为回答“中办27号[2003] 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建设情况,包括所建设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处于什么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综合保障态势等内容。原国务院信息办、国家信息化专家委提出开展“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构想。2005年7月,原国务院信息办、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开始着手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总体组设在国家信息中心,另设有广电、电信、移动、电力、金融、互联网、涉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等八个子课题组。2009年,项目在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立项编制成国家标准。2011年,标准研制工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建设项目》的支持。 1.2. 编制目的 本标准主要解决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评价问题。 1.3. 主要工作过程 1、2005年6月-2008年2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立项研究,开始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标准的建设工作。在前期研究过程中,项目组研究人员团结协作,为标准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①为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评价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各系统在此框架下展开具体指标的设计工作; ②给出了国家宏观指标的设计方案; ③各系统根据自身特点,在统一框架下初步完成各自的指标设计,完成了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12年版)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2012年版)》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2012年版) 一、道路交通管理机制指数 1、道路交通规划体系 符号:P1 定义:针对城市的交通发展,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 主要评价内容: (1)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2)编制公共交通规划; (3)编制停车设施规划; (4)编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5)编制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6)编制城市交通年度报告。 单位:无 2、交通综合协调机构 符号:P2 定义:建立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根据交通需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 主要评价内容:

(1)有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制; (2)将交通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城市交通问题专题会议; (3)设立工作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的综合协调常设机构; (4)机构负责人为政府主要或分管领导,成员包括规划、建设、公安交通、交通运输、教育、园林、市政、城管执法等部门人员; (5)组织协调、跟踪落实与监督考核机制完善; (6)具体工作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 单位:无 3、交通影响评价 符号:P3 定义:建成区内实际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例。 单位:% 表3 交通影响评价分级表 4、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 符号:P4 定义:建立多部门合作、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决策科学的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 主要评价内容:

(1)利用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 (2)定期开展交通拥堵节点和交通秩序乱点排查工作; (3)制定交通秩序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实施计划,任务分解、工作责任及进度目标明确; (4)重大交通建设和改善项目征求公众意见; (5)持续开展严重违法行为整治行动; (6)建立严重交通违法与银行信贷信用考评、机动车保险费率挂钩制度。 单位:无 二、道路通行条件指数 1、道路网密度 符号:P5 定义: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城市道路)。 单位:km/ km2 表5 道路网密度分级表 2、人均道路面积 符号:P6 定义:市区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与市区人口(包括农业人口)的比值。

区域科技创新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区域科技创新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区域科技创新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引言 201X 年国务院批复7 个区域规划,布局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将以往的外向型增长结构转变为“外需、内需共同发展”。批复规划区域包括江苏沿海区、图们江区、横琴区、中部地区等。至此,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然而,我们都知道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在科技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是各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本地区经济能否拥有长期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还是衡量区域经济参与者是否拥有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此外,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我国各地区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视不断增加,不断加大对一些地区、一些行业的技术扶持力度。然而,这些地区的投入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是否提供了本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所想了解的。因此,研究对于衡量地区科技创新进步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刘耀彬、王启仿、宋学峰从社会管理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可持续创新4 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王为民、邵云飞、唐小我等人对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因素的研究,给我们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而国外学者Audrestsh 和Feldman (2016)采用专利授权量作为衡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但是 Groshb(2000)认为专利申请量比专利授权量更能反映技术创新的真实水平。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上,如

何纵向反映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水平上,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区域科技创新进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本文从技术创新进步环境、技术创新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选取了9 个要素作为二级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于区域技术创新进步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1 技术创新进步环境指标技术创新进步环境指标主要反映各区域现有技术创新环境情况。在文中,作者选取了人力资源基础、信息环境两个二级指标来反映地区技术创新环境情况。在二级指标下,本文以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生人数、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两方面来反映人力资源基础,以人均计费邮电业务总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两方面来反映信息基础。 1.2 科技创新投入指标科技创新投入指标反映的是区域技术创新活动中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为了便于统计,文章用人力投入、财力投入两个二级指标反映地区科技创新投入。本文针对各区域人力投入现状,选取企业R D 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R D 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三个指标具体反映各地区人力投入情况,选取全社会R D 支出占GDP的比重、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两方面反映各地方对科技的财力投入情况。 1.3 科技创新产出指标科技产出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带来的效益情况。本文主要采用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科技创新情况两方面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由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利税率三个方面反映,科技创新情况以各地区每十万人口专利申请数、每十万人口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比重三个具体指标予以反映。 1.4 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指标科

制订风险分级评估标准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表4-1-13 注: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 类别和严重程度进 行分级。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表4-1-14 注: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 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 根据评估指南的要求,结合风险矩阵法,建立如表4-1-15所示的风险接受准则。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Ⅰ级)、中度(Ⅱ级)、高度(Ⅲ级)、极高(Ⅳ级)。 低度(Ⅰ级)表示有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中度(Ⅱ级)表示有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进;高度(Ⅲ级)表示高度风险,需制订风险消减措施;极高(Ⅳ级)表示极高风险,不可忍受风险,需纳入目标管理或制订管理方案。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表4-1-15 结合本项目实际,河道内施工易发生临时结构坍塌事故、起重事故;墩柱施工易发生高处坠落、支架坍塌、临时结构坍塌事故;支架浇筑施工易发生支架坍塌、高处坠落事故;钢箱梁悬拼施工易发生起重事故和坍塌事故。河道内施工、墩柱施工、支架浇筑施工、钢箱梁悬拼施工列为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 1.5.3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 根据评估指南要求,按表4-1-16建立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指标分值M 。 碧沙北路道路施工总承包企业四川永志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壹级,总包企业资质,A 为1分。劳务分包企业有资质,B 为0分。历史发生过一般事

故,C为1分。作业人员经验较为丰富,D为0分。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E为0分。安全投入符合规定,F为0分。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基本符合合同要求,G为1分。专项施工方案可操作性强,H为0分。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表4-1-16 经过计算:M=A+B+C+D+E+F+G+H=1。根据表4-1-17中的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的对照,可得折减系数r=0.8。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交通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近十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成倍增加,虽然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道路交通安全成为影响交通事业发展的瓶颈。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根据道路运行的情况和过去的数据统计来分析道路的安全状况,评定道路的安全等级,找出安全度低的道路并适当采取安全措施,其在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安全水平上有重要的意义,一直被各国重视。 通过分析我国道路安全现状,找出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从人、车、路这个交通系统入手,对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都予以考虑。通过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因素的分析,把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分解为若干指标,根据若干指标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道路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四元评价方法(DHGF)及其基本步骤,并把此方法应用于兰州安宁区建宁东路的交通安全等级评价,客观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交通安全状况。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安全评价;四元评价模型(DHGF)

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n our country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while highway mileage is increasing, but still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raffic,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accidents, traffic safety situation continued to deteriorate, causing huge casualties and the loss of property, road traffic safety becomes a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study of road safety, according to the main road running situation and past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road safety situation, safety evaluation of road safety, to find out the low degree of road and take appropriate safety measures and in the reduction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road safety level, has been national atten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China's road safety, find ou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ffic safety, mainly from the people, cars, the road traffic system of,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road safety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the influence road traffic security factors decomposition of a number of indicators, three levels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a number of indicator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oad safety evaluation (DHGF )method and its basic step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the Anning District, Lanzhou City Jianning road traffic safety assessment,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object of traffic safety status evaluation Key Words:Road traffic safety; influencing factors; evaluation; four yuan evaluation model(DHGF)

网络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oc

研究报告二网络安全评估标准研究报告 一、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与攻击等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给网络带来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需对网络数据流进行特征分析,得出网络入侵、攻击和病毒的行为模式,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宏观网络的数据流日趋增大,其特征在多方面都有体现。为了系统效率,只需对能体现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程度与危害的重点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反映网络安全事件的重点特征,形成安全评估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逐渐成为确保组织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研究与制定为管理信息安全设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依据, 这对于保证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标准研究的现状, 并着重介绍几个现阶段国内外较流行的安全标准。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式,网络安全技术成为国内外网络安全专家研究的焦点。长期以来,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和病毒检测技术被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安全事件的日益增多,被动防御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种情况下,系统化、自动化的网络安全管理需求逐渐升温,其中,如何实现网络安全信息融合,如何真实、准确的评估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态势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对网络安全评估主要集中在漏洞的探测和发现上,而对发现的漏洞如何进行安全级别的评估分析还十分有限,大多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评估方法,定性地对漏洞的严重性等级进行划分,其评估结果并不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真实地反映系统实际存在的安全隐患状况。再加上现在的漏洞评估产品存在误报、漏报现象,使得安全管理员很难确定到底哪个漏洞对系统的危害性比较大,以便采取措施降低系统的风险水平。因此,我们认为:漏洞的评估应该充分考虑漏洞本身的有关参数及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两方面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信息融合的网络安全评估分析模型,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 2 相关工作 现有的安全评估方式可以大致归结为4类:安全审计、风险分析、安全测评和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 (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Model)等。大部分通用的信息安全标准,如ISO 17799,ISO13335等,其核心思想都是基于风险的安全理念[4-6]。信息技术先进的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在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已经率先开展了研究工作。特别是美国,利用卡内基梅隆大学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4]较早地建立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5,6]。Rayford B.Vaughn[7]和Nabil Seddigh[8]等人研究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概念和范畴,给出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框架。在国内,国家信息中心[9,10]研究了网络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