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订风险分级评估标准

制订风险分级评估标准

制订风险分级评估标准
制订风险分级评估标准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表4-1-13

注: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

类别和严重程度进 行分级。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表4-1-14

注: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

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

根据评估指南的要求,结合风险矩阵法,建立如表4-1-15所示的风险接受准则。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Ⅰ级)、中度(Ⅱ级)、高度(Ⅲ级)、极高(Ⅳ级)。

低度(Ⅰ级)表示有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中度(Ⅱ级)表示有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进;高度(Ⅲ级)表示高度风险,需制订风险消减措施;极高(Ⅳ级)表示极高风险,不可忍受风险,需纳入目标管理或制订管理方案。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表4-1-15

结合本项目实际,河道内施工易发生临时结构坍塌事故、起重事故;墩柱施工易发生高处坠落、支架坍塌、临时结构坍塌事故;支架浇筑施工易发生支架坍塌、高处坠落事故;钢箱梁悬拼施工易发生起重事故和坍塌事故。河道内施工、墩柱施工、支架浇筑施工、钢箱梁悬拼施工列为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 1.5.3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

根据评估指南要求,按表4-1-16建立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指标分值M 。

碧沙北路道路施工总承包企业四川永志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壹级,总包企业资质,A 为1分。劳务分包企业有资质,B 为0分。历史发生过一般事

故,C为1分。作业人员经验较为丰富,D为0分。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E为0分。安全投入符合规定,F为0分。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基本符合合同要求,G为1分。专项施工方案可操作性强,H为0分。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表4-1-16

经过计算:M=A+B+C+D+E+F+G+H=1。根据表4-1-17中的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的对照,可得折减系数r=0.8。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表4-1-17

1.5.4水泥灌注桩施工风险评估

(1)水泥灌注桩作业事故可能性评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体系建立要求,建立表4-1-18的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水泥灌注桩作业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表4-1-18

施工期间本段位于坪山河道内,水流最高速度2m/s,平均潮差3m,主桥钢箱梁吊装施工时受河流影响较大,水文条件赋值3分。桥址位于河道内,极易受上游水闸开放、台风暴雨等影响,将对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安全带来不利的因素,

加大工程建设施工的难度,气候环境条件赋值5分。桥区地质条件复杂,风化岩面起伏较大,其上覆盖层厚。钻孔平台的稳定性、围堰施工都会造成影响,赋值1分。工程需在汛期、高温季节开展,显著增大施工风险,施工期赋值2分。采用专业设计验证方案,并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制作,临时结构赋值1分。

总分R=12分,P=R×r=12×0.8=9.6,对照表4-1-19,确定其事故可能性为3级。

(2)严重程度等级

如果发生临时结构坍塌,有可能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20多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后果特别严重,为3级。

(3)事故危险性评估

参照表4-1-15建立的风险矩阵,坍塌事故为高度(Ⅲ级)风险,需制订风险消减措施。

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表4-1-19

1.5.5墩柱施工风险评估

(1)墩柱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体系建立要求,建立表4-1-20的事故可能性指标评估指标。

墩柱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表4-1-20

墩柱高达10m,赋值3分。桥址位于河道内,极易受上游水闸开放、台风暴雨等影响;大雾天气主要出现在冬春季,气候环境条件赋值5分。施工采用爬模分节段施工;下横梁采用支架模板法,赋值1分。临时结构采用专业设计验证方案,并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制作,赋值1分。

总分P= R×r=10×0.8=8,对照表4-1-19,确定其事故可能性为3级。

(2)严重程度等级

如果发生支架坍塌事故,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3~10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后果较为严重,为2级。

(3) 事故危险性评估

参照表4-1-15建立的风险矩阵,坍塌事故为高度(Ⅲ级)风险,需制订风险消减措施。

1.5.6支架现浇施工风险评估

(1)支架浇筑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体系建立要求,建立表4-1-21的事故可能性指标体系。

支架现浇法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表4-1-21

支架实际高度约为8m,支架规模赋值3分。落地式钢管支架搭设在承台之上,地质条件较好,基于不存在影响施工安全因素,赋值0分。桥址位于河道内,极易受上游水闸开放、台风暴雨等影响,将对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安全带来不利的因素,增大工程建设施工的难度,气候环境赋值5分。支架设计采用专业设计方案,赋值1分,无开放交通、仅存在与施工相关交通,赋值1分。

P= R×r=10×0.8=8,对照表4-1-19,确定其事故可能性为3级。

(2)严重程度等级

如果发生支架坍塌,直接经济损失主要为重新购买钢管支架的费用。另外,横梁支架现浇法施工人员比较多,大约为30~40人。

因此,事故严重等级按特大考虑为4级。

(3) 事故危险性评估

参照表4-1-15建立的风险矩阵,支架现浇法施工为极高(Ⅳ级)风险,需制订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务必保证工人安全。

1.5.7钢梁悬拼施工风险评估

(1)支架浇筑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体系建立要求,建立事故可能性指标体系。

悬臂拼装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主要基于起重吊装事故,见表4-1-22。

悬臂拼装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表4-1-22

吊具及锚具设计、制作采用专业设计验证方案或相关合格且可靠产品,风险赋值1分。吊装方式采用吊装、桥面吊机吊装,赋值1分。气候环境条件赋值5分。桥址所在河道水流流速2m/s,地形地貌相对平坦,给2分。总分R =9,P= R ×r=9×0.8=7.2,对照表4-1-19,确定其事故可能性为3级。

(2)严重程度等级

如果发生起重机吊装事故,最多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十几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并且造成经济损失大于500万元,严重等级为4级。

(3) 事故危险性评估

参照表4-1-15建立的风险矩阵,悬臂拼装施工事故为极高(Ⅳ级)风险,需制订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

1.6 风险控制措施

1.6.1 风险接受准则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接受准则,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接受准则如表4-1-23所示。

风险接受准则表4-1-23

通过表4-1-23可以看出,跨河桥段灌注桩施工为“不期望”风险,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并加强施工期间的监测,但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成本。支架现浇法施工及钢箱梁悬拼施工为不可接受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必要时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

1.6.2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

一般风险源指风险源相对简单,影响因素间关联性较低,运用一般知识与经验即可防范的风险源,与之对应的常见事故类型有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气体爆炸、火灾等。

一般风险源的控制措施应简明扼要,明确安全防护、安全警示、安全教育、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以下我们以桥面系及附属工程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1-24所示。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表4-1-24

1.6.3 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

重大风险源指风险源相对比较复杂,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引发的事故严重性较大,必须从结构设计、环境因素、施工方法、安全管理等角度进行控制和防范的风险源。

1)灌注桩施工风险控制措施(表4-1-25)

灌注桩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表4-1-25

2)墩柱施工风险控制措施(表4-1-26)

墩柱施工的风险防控应重点考虑坍塌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等类型。

墩柱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表4-1-26

3)支架现浇施工风险控制措施(表4-1-27)

支架法施工的风险防控应重点考虑坍塌事故、高处坠落施工等类型。

支架现浇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表4-1-27

4)悬臂拼装施工风险控制措施(表4-1-28)

悬臂拼装施工的风险防控应重点考虑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等类型。

悬臂拼装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表4-1-28

1.6.3 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1)防台风、防洪方案

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总体风险评估还是专项风险评估中,气候环境条件指标分值均为5分,占总风险分值的比重很大。因此,非常必要建立专门的防台风、防洪方案。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人

①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与纵向(公司)、横向(业主)都有紧密联系的防台防潮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控制效果等级评定使用如下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学习大纲

授课内容 编制人: 审核人: 签发人:

2017年6月 邯郸市孙庄采矿有限公司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案 第一章隐患定义与特性 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灾害的影响,所以煤矿生产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对从事煤矿行业的人员来说,如何辨识隐患、如何治理隐患对保证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一、隐患定义 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也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环境的不良和生产工艺、管理上的缺陷。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二、隐患的特性 事故隐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1.隐蔽性。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不可明见的灾祸,

是埋藏在生产过程中的隐形炸弹。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一定的条件下,显现出好似静止、不变的状态,往往使人一时看不清楚,意识不到,感觉不出它的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认为不该发生事故的区域、地点、设备、工具,却发生了事故。这都与当事者不能正确认识隐患的隐蔽、藏匿、潜伏特点有关。 2.危险性。俗话说:“蝼蚁之穴,可以溃堤千里”,在安全工作中小小的隐患往往引发巨大的灾害。无数血与泪的历史教训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3.突发性。任何事都存在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隐患也不例外。集小变而为大变,集小患而为大患是一条基本规律。 4.因果性。某些事故的突然发生是会有先兆的,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不同的效果,别是企业领导对待事故隐患所持的态度不同,往往会导致安全生产的结果截然不同,所谓“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问遭祸害”,就是这种因果关系的体现。 5.连续性。实践中,常常遇到一种隐患掩盖另一种隐患,一种隐患与其它隐患相联系而存在的现象。“拨出萝卜带出泥,牵动荷花带动藕”的现象发生,而使企业出现祸不单行的局面。 6.重复性。事故隐患治理过一次或若干次后,并不等于隐患从此销声匿迹,永不发生了,也不会因为发生一两次事故,就不再重复发生类似隐患和重演历史的悲剧。只要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等因素未改变,同一隐患就会重复发生。甚至在同一区域、同一地点发生与历史惊人相似的隐患、事故,这种重复性也是事故隐患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我们开展的举一反三排查和警示教育活动就是为了杜绝事故隐患的重复性。 7.意外性。这里所指的意外性不是天灾人祸,而是指未超出现有安全标准的要求和规定以外的事故隐患。这些隐患潜伏于人、机、环、技等系统中,有些隐患超出人们认识范围,或在短期内很难为劳动者所辨认,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巧合性,因而容易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的发生。例如36v是安全电压,然而夏季在劳动作业者有汗的情况下,照样会发生触电伤亡事故;这些隐患引发的事故,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意外性,往往是我们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始料不及的。 8.时效性。尽管隐患具有偶然性、意外性一面,但如果从发现到除过程中,讲求时效,

产品风险评估程序

广州汉诺斯箱包有限公司 产品风险评估程序 一、目的:对本厂产品由设计开发到生产使用过程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事前评估,能识别化学品、原材料(面料、五金、辅料等)、工艺设备和工具中带来的危害,确保生产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二、范围:适合本公司内所有加工产品。 三、风险评估小组架构与职责。 3.1风险评估小组主要由以下部门组成: 业务部、开发部、生产部、跟单部、采购部、仓库 3.2风险评估小组职责: 3.2.1维护及不断完善公司的整个风险评估系统; 3.2.2对产品的质量及生产过程安全性进行评估; 3.2.3对化学品等溶剂进行风险评估; 3.2.4对原材料及供货商生产制程进行风险评估; 3.2.5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风险评估; 3.2.6对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进行培训; 四、产品的风险评估。 主要针对产品从试产前阶段,进行可靠性、安全性(包括:结构功能、行业法律法规的合规性)的风险评估。 4.1产品试生产风险评估; 4.1.1职责部门: 4.1.2公司在接到新的产品款式后,由工厂副总经理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新产品评审会议及确认样品生产; 4.1.3以样品包的安全为基准,对产品的结构作出安全风险评估,确保大货符合标准要求; 4.1.4风险评估要充分考虑产品测试前后存在的潜在危险,以此达到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4.1.5为确保生产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须对生产原材料及生产工艺作出风险评估,以确保符合客户品质要求的产品正常生产; 4.1.6风险评估通过收集以往的同类产品或相似结构的生产经验,并通过相关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来进行风险评估; 4.1.7通过内部的测试及第三方实验室的测试,对上述风险评估作出验证,包括:物理可靠与安全性、化学方面安全性等; 4.1.8验证合格后依此进入产品的量产阶段。 五、体系的评估。 产品在经过相关风险评估、开发验证正式投产后,相关部门还需对整个生产过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解析

编制单位:深圳坪盐通道锦龙立交一标项目部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颁布时间: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路桥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 2、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3、《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 坪盐通道工程位于深圳市东部地区,基本呈南北走向连接坪山新区与盐田区,工程设计范围跨越坪山、盐田两区,北起坪山新区现状锦龙大道---中山大道交叉口,南至盐田区盐坝高速、规划盐港东立交,路线全长约11.24km,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6车道,全线共设大型立交两座,特长隧道一座,(马峦山隧道、左右线隧道长度越7.9km),桥梁多座(桥梁总面积约12万㎡)。 (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 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 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 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 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 7、隧道防水等级: (四)、桥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基准期: 2、设计荷载: 3、地震动峰值: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a)<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6度设防; 4、桥面全宽: 5、斜交角: (五)、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 (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 (2)奥陶系新岭组(O3x)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740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正式样本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 法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 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 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 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 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 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

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 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_图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ZBCWD-2016 淄博春旺达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ZBCWD-2016 编制: 审核: 批准: 淄博春旺达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职责分工 (1) 4.术语和定义 (2) 4.1危险源 (2) 4.2风险度 (2) 4.3风险辨识 (2) 4.4风险评估/评价 (3) 4.5风险分级 (3) 4.6风险管控 (3) 4.7风险信息 (3) 5.风险点识别方法 (3) 5.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3) 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4) 5.3风险等级划分 (6) 6.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9) 7.风险培训 (9) 8.风险分级管控总结及考核方法 (10) 附件: 附件1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件2 风险分级管控登记台账 附件3 风险点识别过程记录 3.1作业活动清单 3.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3.3设备设施清单 3.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公司文件 关于成立风险管控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通知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完善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价能够准确判断生产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及时提出相应控制手段和防护措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1、风险评价的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精准管理,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风险评价的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区域。 4、评价时机: (1)常规活动每年一次。 (2)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 1) 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 常规和异常活动;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煤业风险评估及分级方法

编号:SY-AQ-07316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业风险评估及分级方法 Risk 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coal industry

煤业风险评估及分级方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风险源评估方法,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PHA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b)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c)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d)风险矩阵法; e)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评价法 f)MES改进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二、盛鑫煤业安全风险分级办法: (一)风险分级应由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成立分级小组,在熟悉作业现场、相关法规、标准、分级方法后方能进行。 (二)分级方法 1、专家打分分级法

1)由分级小组(一般5~7人)对本专业、本单位、本项目已辨识出的风险源进行逐个打分,根据分值大小确定一般风险源和重大风险源。在分级时要考虑:A伤害程度;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C 法律法规符合性;D影响程度;E资源消耗等因素。其分值大小见《风险源分级专家打分法分值表》。 2)分级时,对应《风险源分级专家打分法分值表》,几人同时对某一风险源进行打分,然后由主管负责人将各位专家的分值相加,再除以人数,所得分数即为风险源级别分数。综合得分在12分以下为一般风险源,12分以上为重伤及以上风险源;大于20分时,为重大风险源。分级情况填入《风险源(专家打分法)分级表》内。 风险源分级专家打分法分值表 分级项目 A伤害程度 B发生的可能性 C法律法规符合性 D影响范围

某厂设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doc 20页)

建材公司预制厂设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编制:王斌 审核:王乃富

建材公司预制厂资产设备管理组 2012年3月1日 设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作业活动、设备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但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GB/T3816-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86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给出以下术语的定义。 3.1 危险源(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 根源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3.3 状态危险源 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运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造成人的失误、物的故障,进而造成能量意外释放。 3.5 危害辨识 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6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7 风险评估 辨识危害、风险分析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8 基准风险评估

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危害和风险进行基本的、全面的识别和评价。 3.9 持续风险评估 不间断地、不考虑位置地识别作业活动、设备和设施所面临的风险。 1.1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 对所确定的高风险对象或事故暴露的高风险问题,进行专项的或针对性的及详细的风险评价。1.2 风险控制 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度。 2 危害(危险源)辨识 2.1 危害辨识主要内容有: a)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 持条件等; b)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 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c)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 线等; d)工序: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 力、速度; e)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 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f)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g)特殊装置、设备:危险品库房等; h)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i)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务室等)、辅助生产、生活设 施等; j)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2.2 危害类别 按GB/T3816-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及导致事故、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危险/危害因素综合分为8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生理、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详见附件A:表危险/危害因素分类)。 2.3 危险源(危害)识别要点与过程 2.3.1 危险源有两种:“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状态危险源是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识别危险源存在,首要任务是识别根源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状态危险源(状态危险源包括了人、物和环境三方面,是人的失误、物的故障及其产生的环境因素)。 2.3.2 识别危险源(危害)是二个过程:一是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二是确定危险源(危害)特性。 2.4 危害辨识方法 工作安全分析(JSA)、计划任务观察(PJO)、安全技术交底、安健环代表检查、日常巡查、使用前检查、专项监测等。 3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基准风险评估; b)持续风险评估; c)基于问题风险评估。 3.1 基准风险评估 3.1.1 基准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图见附录B.1。

物料及供应商风险评估程序

有限公司
物料及供应商风险评估程 序
版次 A0 修订章节 修订内容/原因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QP-12 品管部 文件版本: 制订日期: A0 1
修订
审核
批准
修订日期
诚信
务实
团结
奉献
页码
第 1 页 共 3 页

有限公司
物料及供应商风险评估程 序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QP-12 品管部 文件版本: 制订日期: A0 1
1.目的: 明确公司物料及供应商风险,确保公司对供应商及其提供的物料进行分级管理。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 HSF 物料及供应商均适用之。 3.权责权限: 3.1 品管部:负责对 HSF 产品中有关危害物质含量的验证,负责对危害物质允许标准的修订和 更新。 3.2 业务部:负责获取最新的国际上国家法律法规和客户有关危害物质允许标准的最新信息。 3.3 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厂商沟通公司内有关危害物质政策。确保供应厂商所提供的原材料、 辅料、包材等符合公司相关的 HSF 产品中危害物质含量的标准。 4.内容: 4.1 材料因子评估: 根据有害物质调查表分析,针对原料、辅料及包材中有害物质含量的多少,测试数据的统 计数据的分析,公司把所有原料、辅料及包材进行评价后评定为以下三个级别: 风险级别 高风险 材料类别 包装材料 胶料类 化工类 塑胶配件 中风险 五金配件 外购件 辅料类 低风险 / 材料名称 包装袋(PVC、PE)、包装箱、工字 针、纸盒等 PS、尼龙等 油漆 子母扣、塑胶夹等 铁夹等 客户提供的混包配件等 热熔胶类 暂无 备注
4.2 供应商风险因子评估: 4.2.1 对提供 HSF 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1) 公司规模; 2) 公司注册资本; 3) 公司产能水平; 4) 供应商有害物质管控体系情况; 5) 过去一年交货品质及有害物质管控情况。
诚信
务实
团结
奉献
页码
第 2 页 共 3 页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编制说明 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 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K174+800~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 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 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桥一座(16m+20m+16m)上跨209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4m,接入既有下行线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3405.42m,比既有上行线长 5.42m。 本标段总投资约47429006元人民币。 二、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 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 组长职责: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2. 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总结计划.docx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编制:刘康军 审核:董树友 批准 :吴瑞东 山东荣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一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3) 3.职责分工 (3) 4.术语和定义 (4) 4.1危险源 (4) 4.2风险度 (2) 4.3风险辨识 (2) 4.4风险评估 / 评价 (3) 4.5风险分级 (3) 4.6风险管控 (3) 4.7风险信息 (3) 5.风险点识别方法 (5) 5.1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5) 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SCL) (6) 5.3风险等级划分 (6) 6.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9) 7.风险培训 (9) 附件: 附件 1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件 2 风险点识别过程记录 2.1作业活动清单 2.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2.3设备、设施、器材台账 2.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山东荣华生物科技 关于成立风险管控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通知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开展风险分 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完善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定期的 风险评价能够准确判断生产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及时提出相应 控制手段和防护措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1、风险评价的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 精准管理,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 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风险评价的组织: 组长:董树友 副组长:刘崇升 成员:周建龙、刘康军 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范围: 适用于山东荣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区域。 4、评价时机: (1)常规活动每年一次。 (2)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某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目录 1.企业概况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术语与定义 (6) 3.1危险有害因素 (6) 3.2危害因素辨识 (6) 3.3风险 (6) 3.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 3.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6) 3.6风险评估 (7) 4、职责 (7) 5.危害因素辨识 (7) 5.1辨识范围 (7) 5.2辨识内容 (8) 5.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8) 6.风险评估方法 (8) 6.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8) 6.1.1作业活动的划分 (9) 6.1.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9)

6.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1) 6.3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11) 6.4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2) 7.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矩阵法 (13) 7.1 风险度(危险性) (13) 7.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 (13) 8、风险点辨识、评估记录 (16) 8.1作业活动清单 (16) 8.2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表 (17) 8.3 设备设施及其他安全检查表清单 (53) 8.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54) 8.5重大风险一览表及控制措施 (69) 9、风险整改方案 (73) 9.1员工上下班风险整改方案表 (73) 9.2氮气缓冲罐进氮气作业风险整改方案表 (74) 9.3锅炉供油系统风险整改方案表 (75) 9.4货物装卸、备料前前准备。叉车驾驶等风险整改方案表 (76) 9.5罐区进出料作业风险整改方案表 (77) 9.6检维修作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风险整改方案表 (78)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说课讲解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1.1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

风险评价识别分级标准

风险评价识别分级标准 一、风险评价方法 本次风险评选择专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估和分析。即LEC法。 风险值(D)=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次(E)*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这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取得这3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烦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即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D为危险性分值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3 发生事故的后果(C) 风险值大小一般所对应的危险级别

二、风险分级 依据岗位危险辨识及作业风险分析评价情况,公司作业风险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2类。 根据作业风险造成后果严重程度和可控的难易程度,作业风险分为A级(高度风险)、B级(重大风险)、C级(较大风险)、D级(一般风险)4个级别,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绿色4类色标表示。 A级为公司级管控,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主要包括:1.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2.大面积自然灾害;3.大型交叉检修管理;4.突发大面积停电、停水。 B级为厂级管控,由各单位负责。主要包括:1.本单位管辖的电炉、加热炉等突发停电、停水等突发异常事件的处置。2.车间交叉检修、抢修作业;3.高压电、燃气停、送作业。 C级为工段级管控,由所在单位工段负责。主要包括:1.一级、二级受限限空间作业管控;2.吊装、高处作业的管理;3.工段级以上交叉检修作业。 D级为班组级管控,由所在班组负责。主要包括:1.从事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吊装、检修停送电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管控;2.非常态下抢修、抢险的作业。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审批稿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 程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CCEHS—WP—011 版次: 编制: 审核: 签发: 分发: 总经办1份、酿造部2份、包装部2份、计划物流部2份、质量部1份 修订日期:2017年月日生效日期:2017年月日 1、目的 为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本公司在活动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2、范围 适用于乌鲁木齐工厂范围内危险源的识别及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 3、职责 EHS负责组织进行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

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危险源; 4、控制要求 程序描述 首先应辨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设备(装置)、生产/维修过程存在的危害,并对确认的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判定其危险源风险的级别,依此建立危险源风险控制的措施和降低/消除风险的优先顺序,才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意外事故(事件)的发生,公司及各部门、全体员工应确保危险源辨识的主动性、经常性的态度对待危险源。 危险源的辨识 各部门对危险源进行积极、主动、经常性的辨识,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和措施,是防止和减少意外事故(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当工厂的地理、工作环境、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时,亦应进行针对性对危险源的辨识,正常工作情况下,要求每一个年度至少应进行一次;对辨识、评价、确认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列表登记建档。 在辨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单元因素活动,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a)工作活动场所的地理位置、环境; b)生产作业过程或所提供的服务、支援过程; c)事先计划的和无计划/突然需要进行的工作; d)计划确定的、经常/正常的工作; e)不经常、偶然发生的工作; f)常态、非常态及失效模式; 危险源主要分为: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实用文档编制说 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K174+80K178+2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 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K174+8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5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1000的曲线左转并设桥一座16m+20m+16)上20国道,同时通过第一1000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5逐渐拉大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15距东行,DK176+31处设二道河中桥3-32)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2000的曲线左转,线间距15渐变4,接入既有行DK178+20处,新建下行线3405.42,比既有上行线5.42 本标段总投资4742900元人民币 二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案和管理台帐组长:项目经 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 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 组长职责1.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2.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 实用文档 4.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大危害因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案,提交小组审核; 5. 组织制定危险源因素清单,并讨论生成风险评估报告落实重大隐患的整改措施,掌握具体活动开展的时间和进度。 副组长职责:1. 组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培训工作,指导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活动; 2. 协调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为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3. 对职责范围内的物料、场所、活动、人员、机械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其进行分级和动态管理。 成员职责: 1. 配合项目部做好各岗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参与活动; 2. 具体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活动的各项步骤; 3. 负责收集整理各岗位工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活动参与记录,并收集成册; 4. 展开培训,提高员工风险辨识能力,使其风险辨识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前瞻性;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74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标准版本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 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

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 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

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320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 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160分到320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 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70分到160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 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70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报告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报告平政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报告 一、安全性评价 (一)必备条件 1、主提升能力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2、矿井应当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并采用分列运行方式;若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 3、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和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等各种限电断电装置。 4、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二)矿井主要提升装置 1、主斜井提升机 主斜井提升机为单滚筒落地式提升装置,提升绞车采用山西新富升公司生产的JK-2.5×2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采用瑞士进口ABB变频电控系统,提升容器为矿车提升。 主斜井提升系统主电机为山西电机制造公司生产YVF400L3-10M电动机,电机功率:315kW,额定转速:5050r/min,电机调速方式为交直交变频调速,减速机为ZKL3型行星齿轮减速器。 电机冷却形式为强迫风冷式,液压站为山西新富升公司生产的500L液压站,工作压力6.3Mpa,,配BT100盘型制动器8对,制动系统采用恒减速制动。 2、副井提升系机 副井提升机为落地式单滚筒缠绕式提升装置,副井提升机为山西新富升生产的JK-2×1.5落地式单滚筒缠绕式提升机。

电气控制系统采用瑞士进口ABB公司生产的交直交变频控制系统。提升容器为单层罐笼,提升人数为10人。 副井提升系统电机为山西电机厂生产的YR355L1-6型电动机,电机额定功 率:280kW,额定转速:970r/min,电机与绞车采用直联方 式连接。主电机冷却形式为强迫风冷式。 3、运输系统: 平政煤矿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全矿井共布置3个井筒,分别是主斜井(原煤运输和物料运输)、副立井(提升人员)和回风立井。 主斜井用于原煤及物料提升,主运输原煤胶带机型号为:DTL100/40/2x280大倾角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带宽1000mm,采用瑞士进口ABB交直交变频器作为电控系统,配备YBPT355L1-4型电机两台,电压为660V,功率280KW,担负全矿的原煤提升。带式输送机各类保护功能齐全,灵敏可靠,于2016 年11月15 日经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检测,有效期至2017 年11月14日。 4、系统保护装置 主、副井提升机均设置有防过卷装置、防过速保护装置、限速保护装置、过负荷和欠压保护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闸间隙保护装置、减速功能保护装置,PLC故障保护装置,同时还配备有制动系统的油压过压、欠压和油温闭锁与提升回路闭锁、制动泵正常工作显示、制动泵故障保护(安全继电器)。 副井提升机主回路与提升信号闭锁,控制回路与信号闭锁,安全门与提升信号、罐位闭锁,摇台与罐位、阻车器、提升信号闭锁等。 操作台设置有主电源和控制系统多个显示仪表,便于了解提升机运行状况,从而确保了绞车速度平稳、连续提升;防过卷保护、防过速保护、限速保护和减速功能保护装置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双线型式。 (三)矿井主排水系统及设备

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文件编号: CAFP019-007 第1 页,共14页发布/修订日期: 13-Jan-2016 技术评审委员会 1.0 目的 1.1本标准建立了通过辨识和评估安全、人机工程和工业卫生危害,防止伤害和疾病发生,并贯彻执行控制措施以保护员工免受伤害的程序。 1.2安全风险评估是为了了解作业(操作或维修)、识别其危害及评估与评价风险程度的程序。执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 1.2.1对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危害,可提供给相关人员(包括员工、安全卫生人员、 制造经理、及工程师等)有效的风险咨询和讨论的信息。 1.2.2统一识别危害的方式,以减少或漏失掉重大危害的可能性。 1.2.3将评估现有/模拟的操作及维修作业风险程度的方法标准化。 1.2.4将表示各种职业安全危害的风险等级的程度标准化。 1.2.5使公司能有相同的、客观的风险分数,将安全接受程度予以标准化。 1.2.6必要时,使安全工程师能将风险评估转换为职业安全卫生成本效益分析。 1.2.7整理好所有评估结果,输入在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中或录入标准格式电子档中 ,安全风险评估总结报告书中对于危害有其改善的优先顺序,并追踪这些危害 或风险的改善进度。 1.2.8提供工作前任务分(PTA)工具作为更为详细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工具解 决非标作业的风险评估需求。 2. 适用范围 2.1适用范围:本标准使用于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所有工厂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供应商。

文件编号: CAFP019-007 第2 页,共14页发布/修订日期: 13-Jan-2016 3.0 参考资料 3.1FAS08-036设备设计、安装、改造和调试的风险评估要求 3.2PTA Process Flow PTA程序 3.3安全生产法 3.4职业病防治法 3.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 3.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3.7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 3.8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3.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3.1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3.11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3.12重大危险源辨识 3.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14机械安全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第2部... 3.15CFMAP19-006 - ESR(Engineering Safety Review)procedure 4.0 定义 4.1危险:任何有可能导致或引发伤害的隐患。可能是一个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 4.2危害辨识 4.2.1危害辨识应至少包含安全、工业卫生和人机工程危害。 4.2.2安全危害 4.2.2.1能源相关:包括电力,化工,热/冷,辐射,噪音,空气,气体 ,蒸汽,水力,重力,易燃物,爆炸物等。 4.2.2.2被撞:包括移动或飞行物体,下落的物料等。 4.2.2.3撞倒:包括静止或运动物体,突出物,锐边或锯齿边等。 4.2.2.4卷夹:包括卷夹点,突出物,运动或禁止物之间等 4.2.2.5滑倒、绊倒、跌落:包括在同一平面或有落差的平面等。 4.3工业卫生危害 4.3.1化学品危害:包括FAS08-231化学品风险评估标准和FAS08-254受限空间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