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2

2020年4月19日

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编号?HXTZ/GL-09

风险类型 定性描述

评价指标体系

一、环境风险

1

政策环境风险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产生不

政府沟通机制的健全程度对新政策的了解程度

缺乏与外部建立良好关系的意识?

缺乏与外部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措施?

与投资者、监管机构、媒体等沟通的合适程度?

2

舆论环境影响

缺乏危机与公关的意识或公关方法、策略需要改进?

信息传递的准确程度

发布虚假、误导或不及时的信息?

3

自然环境风险

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机制?

自然灾害应对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

战 二、公司治理风险

家族式管理风险 企业的主要管理岗位由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担任?

决策层中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所占比例?

略 4

董事局议事规则健全性、执行性?

董事局议事规则及流程制度不健全?无法得以有效执行? 专业委员会机构及决策程序健全性、执行性?

5

董事局运作风险 专业委员会议事流程及决策程序不健全?无法得以有效执行? 独立董事在董事局中的人数?

缺乏独立董事或独立董事不独立? 独立董事在重大事项中的报告频率?

企业决策由少数人或小团体决定

决策层与管理层人员重叠数量?

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责权利在部门及机构之间的分配 职能在机构中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高效性?

组织机构风险 不清晰?

6 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影响运行效率? 管理幅度及长度?

频繁的组织变迁?

关键管理者的更换频率

7

权利集中?没有分级 权利集中?没有分级授权机制?

责权利匹配性?

-

1

-

3

2 020

4

19

文档仅供参考

4

2020年4月19日

政策投机倾向明显?

政策投机倾向明显? 公司对创新行为的态度? 鼓励创新意识缺乏?

8

鼓励创新的手段效 鼓励创新意识缺乏?

创新失败时的处理方式

鼓励创新的手段效果较差

三、计划与资源配置风险

缺乏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与企业经营实际及能力的匹配性?

战略目标不切合实际?

战略决策程序的规范程度?

9 战略制订及实施风险 战略决策程序不科学? 长期战略规划对战略目标的支持性及吻合性?

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目标的支撑?导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战略调整因素的科学性

投资决策程序不科学?

投资决策程序的规范程度?

缺乏必要的财务信息用于度量运营活动或重要战略的价值?

投资评估不到位?

长期投资占总投资的比率? 10 投资决策及执行风险

投资收益率是否高于资金成本? 多元化投资与管控能力不匹配?

成功项目与失败项目的比率?

投资规模超过企业承受能力?

公司资本与行业平均值的比较

资源分配风险

长、短期投资与长、短融资的配置不合理? 前五年内净收益除以总资本性支出

11 资源在各部门分配不合理?

缺乏业绩考核机制?

业绩激励约束风险 业绩考核导向与企业战略目标不匹配? 业绩激励机制是否科学 12 业绩考核设置在部门间不平衡?

激励与约束不匹配?

缺乏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或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预算的修改次数?

13 预算/预测风险

超预算发生的频率?

预算的确定未结合政策、行业和市场形势等原因

编制预算的成本占财务部门总费用的比率?

14 敏感性风险

企业经营对企业资源及其发生的未来现金流依赖程度过高?

-

2

-

5

2 020

4

19

风险的分类

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 财产风险:是导致财产发生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如房屋有遭受火灾、地震的风险,机动车有发生车祸的风险,财产价值因经济因素有贬值的风险。 人身风险:是指因生、老、病、死、残等原因而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例如因为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由于疾病、伤残、死亡、失业等导致个人、家庭经济收入减少,造成经济困难。生、老、病、死虽然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但在何时发生并不确定,一旦发生,将给其本人或家属在精神和经济生活上造成困难。 责任风险:是指因侵权或违约,依法对他人遭受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应负的赔偿责任的风险。例如,汽车撞伤了行人,如果属于驾驶员的过失,那么按照法律责任规定,就须对受害人或家属给付赔偿金。又如,根据合同、法律规定,雇主对其雇员在从事工作范围内的活动中,造成身体伤害所承担的经济给付责任。 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

违约或犯罪而造成对方经济损失的风险。 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即造成损害可能性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两种,即损失和无损失。例如交通事故只有可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而决不会有利益可得。在现实生活中,纯粹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如水灾、火灾、疾病、意外事故等都可能导致巨大损害。但是,这种灾害事故何时发生,损害后果多大,往往无法事先确定,于是,它就成为保险的主要对象。人们通常所称的"危险",也就是指这种纯粹风险。 投机风险:是指既可能造成损害,也可能产生收益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3种:损失、无损失和盈利。例如,有价证券,证券价格的下跌可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证券价格不变无损失,但是证券价格的上涨却可使投资者获得利益。还如赌博、市场风险等,这种风险都带有一定的诱惑性,可以促使某些人为了获利而甘冒这种损失的风险。在保险业务中,投机风险一般是不能列入可保风险之列的。 收益风险:是指只会产生收益而不会导致损失的风险,例如接受教育可使人终身受益,但教育对受教育的得益程度是无法进行精确计算的,而且,这也与不同的个人因素、客观条件和机遇有密切关系。

创业风险类型

创业风险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创业风险可以做出若干种分类:按风险来源的主客观性,可以把创业风险分为主观创业风险和客观创业风险;按创业过程,可以把风险分为机会的识别和评估风险、准备和计划风险、获取经营资源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按据以经营的技术和市场的关系,可以把风险分为改良型风险、杠杆型风险、跨越型风险和激进型风险;按风险对投资资金的影响,可以把风险分为安全性风险、收益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按风险的内容分,可以把风险分为资金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环境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本书主要根据内容作为分类依据,介绍新创企业最常见的创业风险。 资金风险:资金风险就是新创企业资金不能适时供应(即通常说的资金链断裂)而导致新创企业倒闭的风险。 和很多学者顺序不同,本书将资金风险列在新创企业所有风险的第一位。因为对于新创企业而言,资金缺乏是一种常态和必然;所有的企业在创业之初都会面临一段亏损期,如果新创企业资金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企业倒闭是不可避免的。国内由于历史原因,民营企业融资本来就困难;新创企业由于自身弱小通常没有可抵押的资产再加上创业团队个人信用通常也不足,融资更是困难。所以本书将资金风险列为新创企业面临的第一风险。 即便是对于中型或大型企业而言,如果没有及时的资金支持,一个好的技术或者项目市场时机白白丧失也是非常常见的案例。1997年,史玉柱领导的巨人集团在年销售额数亿的情况下仅仅因为约1000万元资金缺口就轰然倒闭,是资金风险的经典案例。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就是新创企业因技术因素而导致新创企业失败的风险。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和以前的创业不同,很多新创企业是由于研发了某种新技术而导致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成功的;但注重新技术的创新也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技术风险。大致而言,技术风险又分为技术是否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和配套技术的不确定性等若干细分的技术风险,其中任何一个细分风险都可能导致新创企业经营失败。 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就是新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管理因素而导致新创企业失败的风险。 范范地说管理风险范围实在太大,因为新创企业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类到管理不足或失误上去;所以本书谈的管理风险,通常指新创企业仅仅在经营管理本身体现出来的突出问题。管理风险通常分为管理者素质风险、决策风险、组织和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团队组合风险等。

风险的描述有三个核心要素

风险的三个因素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其中,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发生的机会的潜在原因,一般包括物质风险、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是指引起风险的发生的直接原因,它的产生就是风险的发生。损失是指财产的损失,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这是风险产生的后果。 风险的三个要素不是相互影响,而是风险因素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而风险事故的发生又造成了损失。 三个要素: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项目风险管理环境的建立、项目风险管理规划、信息沟通与协调。 四个基本过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项目风险管理体系通常包括了风险本身的管理与非风险本身的管理, 有时候,非风险本身的管理甚至要重于风险本身的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由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构成。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内部要素包括: (1)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2)风险管理资源 (3)风险管理保障机制

(4)风险管理运行机制 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外部要素包括: (1)政府部门 (2)业主与监理方 (3)风险管理专业机构 (4)其他承包商 (5)中介机构 一、坚定三要素在风险管理中要坚定地立足于a.s.t.三要素。在风险评估中,如果这三个要素有所确实,会大大影响风险评估的说服力。比如,如果在风险评估中,不对资产和业务作出有特点、有针对性地评估、分析,仅仅按照27001的内容对应地进行评估,那么就仅仅是做了“安全措施评估”,这仅仅是安全三要素的一个脚。如果仅仅按照多年来业界的评估模式,评估资产价值、脆弱性和威胁,组成风险,而将安全措施仅仅作为风险值分析出来后的控制来考虑,会对于控制措施的前后连贯性缺乏描述。其实,没有无防护的系统,防护措施在风险中也有其地位,就像风险10要素模型中阐述的,脆弱性和防护措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总之,在风险管理中,特别是在风险评估中,一定要全面考虑风险的这三个要素。二、a.s.t.三要素,有主有附着a是资产和业务,t是威胁,s是防护措施。aa是

风险的描述有三个核心要素

风险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1.危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导致或增加发生风险事故或扩大损失范围的原因和条件。通常,根据危险因素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实质危险因素,道德危险因素和心理危险因素。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3.损失 损失是指经济价值的无意,意外和计划外的减少。 风险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它有两个含义:一种定义强调风险的表现,即收入的不确定性。另一种则强调风险的执行是成本或成本的不确定性。如果将风险表示为收入或价格的不确定性,则意味着风险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无损。无利,属于广义风险,所有者进行所有权活动,应视为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属于此类。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风险只能显示损失,并且不可能从风险中获利。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因此积极

进取的投资者往往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倾向于高风险,而健壮的投资者则将重点放在安全方面。 在实现其目标的商业活动中,企业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事件。这些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程度无法预先预测。这些事件将对业务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这种不确定性事件是在一定环境下,一定时期内客观存在,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事件。简而言之,所谓风险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条件下,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起源 “风险”一词的起源是最普遍的说法,在古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总是在出海前祈祷,祈求神保护自己的安全返回。其中,祈祷的主要内容是让众神祝福自己保持镇静,并在出海时满载而归。他们深刻认识到,在长期的钓鱼活动中,“风”给他们带来了不可预测和不确定的风险。他们意识到“风”在他们的捕鱼和海上捕鱼生活中意味着“危险”,因此他们有“风险”一词的来历。 据说许多学者已经证明了“风险”一词的另一种“来源理论”,它说“风险”一词是进

风险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风险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风险分析包括三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情况交流。 1.定义 根据CAC工作程序手册,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分析术语的定义如下,需要说明的是,风险分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关术语及其定义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危害:食品中可能导致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 风险: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以及这种效果严重程度的函数,这种效果是由食品中的一种危害所引起的。 风险分析:包含三个部分的一个过程,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情况交流。 风险评估: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包含下列步骤的过程: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以及风险描述。 危害识别:识别可能产生健康不良效果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 危害描述: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

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化学因素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对生物或物理因素,如数据可得到时,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 剂量-反应评估:确定某种化学、生物或物理因素的暴露水平与相应的健康不良效果的严重程度和/或发生频度之间的关系。 暴露评估: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 风险描述:根据危害识别、危害描述和暴露评估,对某一给定人群的已知或潜在健康不良效果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或定量的估计,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备选政策进行权衡,并且在需要时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控制选择、包括规章管理措施的过程。 风险情况交流: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的团体之间就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相互交流。 2.基本内容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以及风险描述。危害识别采用的

不同风险类型的描述语

保守型——低风险级别产品 您的风险承担能力水平比较低,您关注资产的安全性远超于资产的收益性,所以低风险、高流动性的投资品种比较适合您,这类投资的收益相对偏低。 稳健型——较低风险级别产品 您有比较有限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投资收益比较敏感,期望通过短期、持续、渐进的投资获得高于定期存款的回报。所以较低等级风险的产品如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类,比较适合您,适当回避风险的同时保证收益,跑赢通胀。 平衡型——中等风险级别产品 您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投资收益比较敏感,期望通过长期且持续的投资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通常更注重十年甚至更长期限内的平均收益。所以中等风险收益的投资品种比较适合您,回避风险的同时有一定的收益保证。 积极型——较高风险级别产品 您有中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愿意承担可预见的投资风险去获取更多的收益,一般倾向于进行中短期投资。所以中高等级的风险收益投资品种比较适合您,以一定的可预见风险换取超额收益。 激进型——高风险级别产品 您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富有冒险精神的积极型选手。在投资收益波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积极进取的投资理念。短期内投资收益的下跌被您视为加注投资的利好机会。您适合从事灵活、风险与报酬都比较高的投资,不过要注意不要因一时的高报酬获利而将全部资 金投入高风险操作,务必做好风险管理与资金调配工作。

稳健型 稳健型客户对于投资较为谨慎,希望资产持续稳定的增长,能承受少许本金损失和波动。投资目标是在承担少许风险的情况下实现一定程度的资产增值。 稳健型客户所对应的配置组合中大部分资产投资再国内的固定收益及现金类产品,同时也配置了极小部分的国内外股市及另类产品。该配置组合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可能的最大亏损仅为5%。 平衡型 平衡型客户追求投资的性价比,强调投资风险与资产增值之间的平衡。为了获取一定收益可以承受资产波动和本金亏损的风险。投资目标实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获取合理的收益。 平衡型客户所对应的配置组合中资产均匀地分布在固定收益,现金类,国内外股市及另类产品上。该配置组合的预期年化收益为12%,可能的最大亏损仅为8%。 积极型 积极型客户渴望有较高的投资收益且对风险有清晰的认识,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希望自己的投资风险小于市场的整体风险。投资目标时再承担稍高风险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收益。 积极型客户所对应的配置组合中大部分资产投资再国内股市及另类产品上,同时业配置了一部分国内国定收益类现金产品。该配置的组合预期年化收益为16%,可能的最大亏损仅为10%。

风险管理术语

风险管理术语 1、风险 风险risk 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纯粹风险pure risk 只有损失机会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投机风险speculative risk 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财产风险property risk 因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而使个人或单位占有、控制或照看的财产遭受损毁、灭失或贬值的风险。 责任风险liability risk 因个人或单位的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依法律或合同应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 人身风险personal risk 因事故发生造成人的死亡、伤残或疾病的风险。 信用风险credit risk 在经济交往中,因义务人违约或违法致使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环境风险environmental risk 因职业、收入、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人死亡、患病或伤残的风险。职业风险occupational risk 因工作环境导致人死亡、患病或伤残的风险。 自然风险natural risk 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经济活动、物质生产或生命安全的风险。 巨灾风险catastrophic risk; catastrophe 因一次重大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袭击或人为事故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 社会风险social risk 因个人或单位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及故意行为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造 成损失的风险。 政治风险political risk 因种族、宗教、利益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或因政策、制度的变革与权力的交替造成损失的风险。 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 在经营活动中,因受市场供求关系、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经营决策的失误等导致损失的风险。 税收风险tax risk 因税收政策变动导致个人或单位利益受损的风险。 法规风险legal risk; regulatory risk 因国家法律法规变动导致个人或单位利益受损的风险。 2、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hazard 促使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增加损失机会或加重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 物质风险因素physical hazard

企业风险分类

企业风险分类 风险分类,就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目的不同,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种不同的风险进行区分的过程。 风险分类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分类,首先是不断加深对风险本质认识的需要。通过风险分类,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把握风险的本质及变化的规律性。其次,对风险进行分类,是对企业风险实行科学管理,确定科学控制手段的必要前提。 由于对风险分析的目的不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根据本书分析所涉及的范围,企业风险分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 1 按构成风险因素的性质划分: ①自然风险。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如洪水、风暴、地震等均属此类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是灾难性的,多数情况是人力无法抗拒的。 ②经济风险。由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称经济风险。这种风险是企业经常遇到的,它既可以给企业造成获益机会,也可以使企业承受损失。 ③政治风险。这是指由政治因素变动对企业构成的风险。它包括国际政治风云变换,也包括国内政治、政策的改变。 ④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是积极的,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机会,但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抓住机遇,墨守陈规,也可能蒙受风险损失。 2 按风险形成的原因划分: ①主观风险。指由于主观决策上的原因所构成的风险,它是由主观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②客观风险。指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而构成的风险。客观风险不是由企业主观因素引起的,但企业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准确地预测客观情况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力求保证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主观与客观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站在企业立场上,所谓的客观条件,对于国家来说,很可能是主观条件。因而,所谓客观风险的不可控性也是相对的,企业不可控的客观风险,有些是国家的可控风险。 3 按风险的范围划分: ①局部性风险。这是指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存在而未波及到全局的风险; ②全局性风险。这是指在一个整体内涉及到全局性的风险。 4 按风险程度划分: ①轻度风险。这是风险程度最低的,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风险,对整体不发生大的影响;

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编号?HXTZ/GL-09 风险类型定性描述评价指标体系 一、环境风险 1 政策环境风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产生不 政府沟通机制的健全程度对新政策的了解程度缺乏与外部建立良好关系的意识? 缺乏与外部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措施? 与投资者、监管机构、媒体等沟通的合适程度? 2 舆论环境影响缺乏危机与公关的意识或公关方法、策略需要改进? 信息传递的准确程度 发布虚假、误导或不及时的信息? 3 自然环境风险 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机制?自然灾害应对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战 二、公司治理风险 家族式管理风险企业的主要管理岗位由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担任?决策层中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所占比例? 略 4 风 董事局议事规则健全性、执行性? 险 董事局议事规则及流程制度不健全?无法得以有效执行?专业委员会机构及决策程序健全性、执行性? 5 董事局运作风险专业委员会议事流程及决策程序不健全?无法得以有效执行?独立董事在董事局中的人数? 缺乏独立董事或独立董事不独立?独立董事在重大事项中的报告频率? 企业决策由少数人或小团体决定决策层与管理层人员重叠数量? 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责权利在部门及机构之间的分配 职能在机构中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高效性? 组织机构风险不清晰? 6 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影响运行效率?管理幅度及长度?

频繁的组织变迁?关键管理者的更换频率 7 权利集中?没有分级权利集中?没有分级授权机制?责权利匹配性? - 1 -

政策投机倾向明显? 政策投机倾向明显? 公司对创新行为的态度? 鼓励创新意识缺乏? 8 鼓励创新的手段效 鼓励创新意识缺乏? 创新失败时的处理方式 鼓励创新的手段效果较差 三、计划与资源配置风险 缺乏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与企业经营实际及能力的匹配性? 战略目标不切合实际? 战略决策程序的规范程度? 9 战略制订及实施风险 战略决策程序不科学? 长期战略规划对战略目标的支持性及吻合性? 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目标的支撑?导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战略调整因素的科学性 投资决策程序不科学? 投资决策程序的规范程度? 缺乏必要的财务信息用于度量运营活动或重要战略的价值? 投资评估不到位? 长期投资占总投资的比率? 10 投资决策及执行风险 投资收益率是否高于资金成本? 多元化投资与管控能力不匹配? 成功项目与失败项目的比率? 投资规模超过企业承受能力? 公司资本与行业平均值的比较 资源分配风险 长、短期投资与长、短融资的配置不合理? 前五年内净收益除以总资本性支出 11 资源在各部门分配不合理? 缺乏业绩考核机制? 业绩激励约束风险 业绩考核导向与企业战略目标不匹配? 业绩激励机制是否科学 12 业绩考核设置在部门间不平衡? 激励与约束不匹配? 缺乏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或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预算的修改次数? 13 预算/预测风险 超预算发生的频率? 预算的确定未结合政策、行业和市场形势等原因 编制预算的成本占财务部门总费用的比率?

风险的描述有三个核心要素

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原因和条件。一般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划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类型。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 3.损失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一、内部控制目标1.不同内部控制目标体系的比较在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内部控制建设目标可以归纳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和财务报告目标等五个目标。同时,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以下简称ERM)中将风险管理的目标分成四类,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比较上述三大体系的目标,可以发现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目标有如下特点: 第一,整合了IC和ERM框架。我国的内部控制目标是综合IC和ERM 框架的要求,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强调资产安全目标。我国的基本规范之所以强调资产安全目标,并单独作为一个内部控制目标,主要是因为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是我

国特有的国情。 第三,没有强调非财务报告目标。IC2013更新了原有IC中的财务报告目标,采用了ERM中的报告目标,拓宽了报告的外延范围,强调合理保证非财务报告和内部管理报告等信息的真实完整。 因此,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实际上约等同于ERM。但是,IC强调“确定目标”是“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即“目标既定论”),而不属于内部控制本身;ERM强调“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即“目标设定论”),并体现在其风险管理八要素中的目标设定、事项识别等要素中。所以,不能简单将全面风险管理的八要素视为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细分。 2.内部控制目标的实务分类从内部控制实务的角度看,IC的报告目标可以拆解为财务报告目标和非财务报告目标。其中非财务报告目标可以作为信息与沟通要素融入到相应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中。 同时,资产安全目标也可以拆解为两部分,即“用于保护资产安全且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控制”和“其他资产安全相关的控制”。对于前者可纳入财务报告目标的内部控制建设中;对于后者则可纳入经营目标的内部控制建设中。经过上述重分类后,从建设和实施的角度,可以将内部控制建设目标界定为: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经

风险分类

风险分类 控内风险 ?技术风险 ?经营风险 ?管理风险 控外风险 ?资源风险 ?经济财务风险 ?政治社会风险 ?环境风险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的种类很多,其主要类型是技术不足风险、技术开发风险、技术保护风险、技术使用风险、技术取得和转让风险。 ?技术风险可依据工程项目风险定义进行等级区分。通常分为低、中、高风险三个等级。低风险是指可辨识且可监控其对项目目标影响的风险;中等风险是指可辨识的,对工程系统的技术性能、费用或进度将产生较大影响的风险,这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当高,是有条件接受的事件,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监控。高风险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很高,不可接受的事件,其后果将对工程项目有极大影响的风险。 ?其主要来自于硬件设备和软件两个方面。 ?一、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不配套、不成熟,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应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到创新技术的适用性、先进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产生技术性风险。 许多企业热衷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结果食洋不化,设备闲置,发挥不了效益。 ?二、对技术创新的市场预测不够充分。任何一项新技术、新产品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如果不能对技术的市场适应性、先进性和收益性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就使得创新的技术在初始阶段就存在风险。 这种风险产生于技术本身,因而是技术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新产品不一定被市场接受,或投放市场后被其他同类产品取代,所发生的损失包括技术创新开发、转让转化过程中的损失。这就是说,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确实存在风险,并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 经营风险 ?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 ?经营风险的产生: ?经营风险的出现是因为汇率的变动能改变一个公司的未来收益和成本,也就是它的营业现金流。因此,要测定一个公司的经营风险就需要长期的观察,将公司看做是一个正在经营、其成本和价格的竞争力将受汇率变化影响的公司。这样,当公司投资服务于一个有外国竞争的市场或原料来源于海外或产品销售到海外时,它就面临着经营风险。 管理风险 ?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 技术风险设计变更 设计错误或忽略 新技术新规范 地质地基条件复杂 技术要求或技术澄清不充分 管理风险劳工工作效率低 注册和审批 污染及安全规则约束 合同条款遗漏或不严谨 分包商不力 供货商不力 合同责任划定不清 工程量测量不及时影响工程付款 文档资料丢失 经营风险劳务争端或内部罢工 工伤事故 项目标价过低 企业自身经营机制弊端 缺乏信息安全保障

不同风险类型的描述语

保守型一一低风险级别产品 您的风险承担能力水平比较低,您关注资产的安全性远超于资产的收益性, 所以低风险、高流动性的投资品种比较适合您,这类投资的收益相对偏低。 稳健型一一较低风险级别产品 您有比较有限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投资收益比较敏感,期望通过短期、持续、渐进的投资获得高于定期存款的回报。所以较低等级风险的产品如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类,比较适合您,适当回避风险的同时保证收益,跑赢通胀。 平衡型一一中等风险级别产品 您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投资收益比较敏感,期望通过长期且持续的投资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通常更注重十年甚至更长期限内的平均收益。所以中等风险收益的投资品种比较适合您,回避风险的同时有一定的收益保证。 积极型一一较高风险级别产品 您有中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愿意承担可预见的投资风险去获取更多的收益,一般倾向于进行中短期投资。所以中高等级的风险收益投资品种比较适合您,以一定的可预见风险换取超额收益。 激进型一一高风险级别产品 您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富有冒险精神的积极型选手。在投资收益波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积极进取的投资理念。短期内投资收益的下跌被您视为加注投资的利好机会。您适合从事灵活、风险与报酬都比较高的投资,不过要注意不要因一时的高报酬获利而将全部资 金投入高风险操作,务必做好风险管理与资金调配工作。 稳健型

稳健型客户对于投资较为谨慎,希望资产持续稳定的增长,能承受少许本金损失和波动。投资目标是在承担少许风险的情况下实现一定程度的资产增值。稳健型客户所对应的配置组合中大部分资产投资再国内的固定收益及现金类产品,同时也配置了极小部分的国内外股市及另类产品。该配置组合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 ,可能的最大亏损仅为 5% 。 平衡型 平衡型客户追求投资的性价比,强调投资风险与资产增值之间的平衡。为了获取一定收益可以承受资产波动和本金亏损的风险。投资目标实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获取合理的收益。 平衡型客户所对应的配置组合中资产均匀地分布在固定收益,现金类,国内外股市及另类产品上。该配置组合的预期年化收益为12% ,可能的最大亏损仅为8%。积极型 积极型客户渴望有较高的投资收益且对风险有清晰的认识,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希望自己的投资风险小于市场的整体风险。投资目标时再承担稍高风险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收益。 积极型客户所对应的配置组合中大部分资产投资再国内股市及另类产品上,同时业配置了一部分国内国定收益类现金产品。该配置的组合预期年化收益为16% ,可能的最大亏损仅为10%

风险辨识基本原则及常用方法介绍

风险辨识基本原则及常用方法介绍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在工作中,只有充分识别风险,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只有在正确识别出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的处理。对风险辨识工作的实施要求做到及时、客观、准确、全面地分析潜在风险,在分析中不可漏列和误列。 一、风险辨识的基本原则 风险辨识工作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全员性、信息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周详的原则 为了对风险进行识别,应该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解各种风险事件存在和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因素及因风险的出现而导致的其他问题。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对损失危害的衡量,最终决定风险政策措施的选择和管理效果的优劣。因此,必须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存在和发生及其将引起的损失后果的详细情况,以便及时而清楚地为决策者提供比较完备的决策信息。 2、综合考察的原则 风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损失程度的各种风险。由于复杂风险系统的存在,使得某一种独立的分析方法难以对全部风险奏效,因此必须综合使用多种分析方法,根据

风险清单列举可知,风险损失一般分为三类: 一是直接损失。识别直接财产损失的方法很多,例如,询问经验丰富的生产经营人员和资金借贷经营人员,查看财务报表等。 二是间接损失。它是指企业受损之后,在修复前因无法进行生产而影响增值和获取利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是指资金借贷与经营者受损之后,在追加投资前因无法继续经营和借贷而影响金融资产增值和获取收益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间接损失有时候在量上要大于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可以用投人产出、分解分析等方法来识别。 三是责任损失。它是因受害方对过失方的胜诉而产生的。只有既具备了熟练的业务知识,又具备了充分的法律知识,才能识别和衡量责任损失。另外,企业或单位各部门关键人员的意外伤亡或伤残所造成的损失,一般是由特殊的检测方法来进行识别的。 3、量力而行的原则 风险识别的目的就在于为风险管理提供前提和决策依据,以保证企业、单位和个人以最小的支出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减少风险损失,因此,在经费限制的条件下,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的财务承受能力,来选择效果最佳、经费最省的识别方法。企业或单位在风险识别和衡量的同时,应将该项活动所引起的成本列人财务报表,作综合的考察分析,以保证用较小的支出,来换取较大的收益。 4、科学计算的原则 对风险进行识别的过程,同时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其所处环境进行量化核算的具体过程。风险的识别和衡量要以严格的数学理

风险术语

风险术语 R1 Explosive when dry. 干燥时易爆。 R2 Risk of explosion by shock, friction, fire or other source of ignition. 受冲击、摩擦、着火或其他引燃源有爆炸危险。 R3 Extreme risk of explosion by shock, friction, fire or other sources of ignition. 受冲击、摩擦、着火或其他引燃源有极高爆炸危险。 R4 Forms very sensitive explosive metallic compounds. 生成极敏感的爆炸性金属化合物。 R5 Heating may cause an explosion. 受热可能引起爆炸。 R6 Explosive with or without contact with air.极容易爆炸。 R7 May cause fire. 可能引起火灾。 R8 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may cause fire. 与可燃物料接触可能引起火灾。R9 Explosive when mixed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与可燃物料混合有爆炸性。 R10 Flammable. 易燃。 R11 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12 Extremely flammable. 极度易燃。 R13 Extremely flammable liquefied gas 极度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 Reacts violently with water. 遇水反应剧烈。 R15 Contact with water liberates extremely flammable gases. 遇水释放极易燃烧的气体。 R16 Explosive when mixed with oxidizing substances. 与氧化性物质混合有爆炸性。 R17 Spontaneously flammable in air. 在空气中可自燃。 R18 In use, may form inflammable/explosive vapour-air mixture. 使用时可能产生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 May form explosive peroxides. 可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R20 Harmful by inhalation. 吸入有害。 R21 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害。 R22 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23 Toxic by inhalation. 吸入有毒。 R24 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毒。 R25 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毒。 R26 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吸入有极高毒性。 R27 Very 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极高毒性。 R28 Very 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极高毒性。 R29 Contact with water liberates toxic gas. 遇水释放有毒气体。 R30 Can become highly flammable in use. 使用中高度易燃。 R31 Contact with acids liberates toxic gas. 遇酸释放有毒气体。 R32 Contact with acid liberates very toxic gas. 与酸接触释放极高毒性气体。 R33 Danger of cumulative effects. 有累积效应的危险品。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 R35 Causes severe burns. 引起严重灼伤。 R36 Irritating to eyes. 刺激眼睛。 R37 Irritating to respiratory system. 刺激呼吸系统。

风险分析有关术语及其定义

风险分析有关术语及其定义 危害(hazard): 潜在的将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良效果(事件)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 风险(risk): 将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产生不良效果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这种不良效果是由食品中的一种危害所引起的。 风险源(risk source): 具有潜在的引发不良效果的药剂、媒介物、商业/工业加工过程、加工步骤或加工场地。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 指对可能存在的危害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的规避或降低危害影响的措施。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三部分共同构成的一个过程。 危害评估(hazard assessment): 某一种食品中的某一大类危害物作为评估对象,找出显著的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对象,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一个包括在特定条件下,风险源暴露时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效果的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评估,此风险评估过程包括: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 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效果的风险源,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

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并对其特性进行定性描述。 危害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 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效果风险源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化学因素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对生物或物理因素,如数据可得到时,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 剂量-反应评估(dose-response assessment): 确定某种风险源的暴露水平(剂量)与相应的不良效果的严重程度/或发生频度(反应)之间的关系。 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 可能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暴露到人体和/或环境的风险源的定量或定性评估。 风险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 在危害识别、危害描述和暴露评估的基础上,定量或定性估计(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在特定条件下相关人群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备选政策进行权衡,并且在需要时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控制选择,包括管理和监控的过程。 风险交流(risk communication): 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的团体之间就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相互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