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观察方法的原则

科学观察方法的原则

科学观察方法的原则

一:科学观察方法的原则?

(1)科学观察的特点

1.定义:科学观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研究客体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2.特点:它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它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其研究对象处于自然状态(2)科学观察的分类

1.按观察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按观察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可分为质的观察和量的观察

(3)科学观察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要如实反映研究对象,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臆造一些不存在的事实。

坚持客观性原则应注意:事物的非本质现象混淆了事物的本质现象;环境对观察的影响;观察的角度不同;错觉对观察的影响;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者原有经验知识、观察仪器、观察结果的理论解释等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人们在自然(不加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

观察法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人们在自然( 不加 控制) 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 的一种方法。中外教育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教育家善于 观察自己的教育对象,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成 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例如,前苏联的瓦阿·苏霍姆 林斯基写了许多著作,大部分资料是靠长期的观察得 来的;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用日记的方 式,仔细认真地观察儿子的身心发展,并作出了详细 的文字记载与摄影,连续观察了 808天,积累了大量 的材料, 于 1925 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一书。 科学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的观察相比,更有目的、有 计划、有重点、要求记录。 一、观察法的特点 (1) 运用方便,一般不需要设备,可随时进行。 (2) 可以保持观察现象的自然状态, 不加以任何人 为的干涉。 (3) 可以不防碍正常工作的进行。 (4) 可以排除被观察者的主观成分, 因为材料不是 被察者的口头表述,而是根据实际表现得来的。 (5) 局限性是局限于了解表面现象, 不能直接深入 到事物的本质。当情况繁杂时,较难确定因果关系, 尤其是人的心理问题。 二、观察的途径与方法 (1) 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即在自己的教 二、观察的途径与方法 (1) 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即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中,随时观察学生们的反应。 (2) 参观。如参观学生的作品, 去学生的家里进行 访问,以及外出学习观看先进典型等。 (3) 听课。以旁观者的身份, 冷静地分析其他教师 和学生的教法与学法,寻找做得更好的方法。 (4)参观教育活动。学校里的升旗式、义务劳动、 班队会、晚会等教育活动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好机会。 三、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1) 提高观察意识,时时刻刻都要用心、用眼、用 脑去观察。教师要树立研究者的观念,以研究者的姿 态进入学校和班级,时时处处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彻 底改掉整天熟视无睹的坏习惯。 ( 2 )不要因个人好恶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3)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 尽量系统地观察事物的各 个方面和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2)观察不 人好恶影 人好恶响观察的客观性。 (3)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尽量系 (4) 专题研究的观察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5)既要坚持目的性与计划性, 又不要忽视偶然遇 到的新奇现象。 (6) 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先进的观察技术,如监控 仪、望远镜等。 (7) 要认真写好观察记录。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条, 尤其要坚持长久更是不易,更是可贵。观察记录是珍 贵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一定要把每天观察到的情况, 体会到的问题与经验及时地记录下来,否则,即使当 时观察到了一些情况,等用时也记不起来了。例如, 坚持写“教育日记”和“教后感”对教师的发展和出 成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入到事物的本质。当情况繁杂时,较难确定因果 关系,尤其是人的心理问题。 二、观察的途径与方法 (1)在实际工作中观察: 即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中,随时观察学生们的反应。 (2) 参观。 如参观学生的作品, 去学生的家里进行 访问,以及外出学习观看先进典型等。 (3)听课。 以旁观者的身份, 冷静地分析其他教师 和学生的教法与学法,寻找做得更好的方法。 (4) 参观教育活动。学校里的升旗式、义务劳动、 班队会、晚会等教育活动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好机会。 三、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1) 提高观察意识,时时刻刻都要用心、用眼、用 脑去观察。教师要树立研究者的观念,以研究者的姿 态进入学校和班级,时时处处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彻 底改掉整天熟视无睹的坏习惯。 (2) 观察不要带有色眼镜, 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个 人好恶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3)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尽量系统地观察事物的各 个方面和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4)专题研究的观察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5)既要坚持目的性与计划性,又不要忽视偶然遇 到的新奇现象。 (6)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先进的观察技术,如监控 仪、望远镜等。 (7)要认真写好观察记录。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条, 尤其要坚持长久更是不易,更是可贵。观察记录是珍 贵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一定要把每天观察到的情况, 体会到的问题与经验及时地记录下来,否则,即使当 时观察到了一些情况,等用时也记不起来了。例如, 坚持写“教育日记”和“教后感”对教师的发展和出 成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完整地看待幼儿教 育的研究及实践 虞永平 广大幼儿园教师参与科研是当今世界幼教科研发 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是科研人员”(注:《简 明国际教育全书·教学(上)》托斯顿·胡森等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已成为西方教育界广为倡导的一种 观念。教育研究,尤其是课程研究,缺少了教师的参 与,往往很难取得应有的成效。在西方,拉尔夫·泰 勒、斯滕豪斯等人的研究都反映了教师在科研工作中 的作用。西方的“教师—科研人员运动”(注:《简 明国际教育全书·教学(上)》托斯顿·胡森等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表明了西方对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 的重视。在我国,幼教研究的开创者陈鹤琴等人也非 常注重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参与。80年代以来,我国 幼教研究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不 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说教师是研究人员,并不是说教师和专职科 研人员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就像理查德·普林格所言: “当我谈到教师是科研人员的时候,我并没有把他们 同那些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复杂试验、并用各种技 术来验证和测量成果的人相比,而是想到他们是那种 认真使实践理论化或者是能系统而严格地考虑本人所 从事的构造的人。”(注:《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劳顿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园教师参与幼教科研的意 义在于:(1)幼教科研工作对广大幼儿园教师来说是 挑战,也是发展和提高的机遇。在从事幼教科研的过 程中,处于幼教实践第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必然要面对 许多新知识、新技能,必然要加强学习,吸收相关的 新信息,必然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习以为常的教 育实践过程,并努力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这 个过程正是教师提高和发展的过程。(2)幼儿园教师 参与幼教科研是幼教科研本身的需要。我们的幼教科 研从根本上说是为幼教实践服务的,是为了不断地提 高幼教质量。所以,让广大幼儿园教师参与幼教科研 是确保幼教科研成果真正产生成效的重要措施。10多 年来,我国幼教科研的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充分吸收 幼儿园教师参与的、与幼教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相 关的科研成果,才能真正在幼教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因此,全面地、完整地看待幼教科研队伍,尤其 是正确认识幼儿园教师在幼教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对 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对于幼教质量的提高具有重 要的意义。 二、幼儿和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幼儿与成人相 比,虽显幼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尊严, 具有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等不同的又相互联系的 身心发展方面的特点。作为具有独特性的、独立的个 体,幼儿有其特殊的需要。幼儿需要成人的抚慰,需 要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需要活动和探索的机会, 需要求知和创造的氛围,需要游戏的空间和时间。幼 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与以上诸方面需要的满足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此外,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决定其发 展的力量除了生物的、环境的力量外,自我的力量已 经凸现,并且生物的、环境的力量逐渐地受制于自我 的力量。幼儿已出现许多与自我有关的行为。(注: 《人生发展心理学》詹姆斯·O·卢格学林出版社) 幼儿的这一发展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它是幼儿全面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往我们的教育中经常忽 视的部分。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是未特定 化的个体:他们在生理构造上未特定化,反映机制上 未特定化,生存功能上具有不完备性。(注:《教育 人类学》冯增俊江苏教育出版社)幼儿的未特定化使 之具有了可塑性和可教育性,这种可塑性和可教育性 不只是指幼儿被动地被塑造,也包括并必须包括幼儿 作为主体对自身的塑造。整体的、具有可教育性的幼 儿,需要整体的、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育。 我们的幼儿教育是引导幼儿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全 面发展的教育。让幼儿教育指向幼儿全面的发展,让 幼儿教育内容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以发挥幼儿教育 的整体效应,这是当前幼儿教育实践应努力追寻的方 向。在这方面的探索中,有几点是至关重要的:(1 ) 努力追寻幼儿发展的不同目标之间的整合。幼儿教育 活动是很少指向单一的目标的,在同一个教育活动中, 往往存在着实现不同发展方面目标的可能,这些目标 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教师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在 教育活动中都可以得到实现。(2)努力追寻不同教育 内容之间的整合。在当今我国的幼教实践中,教育内 容的组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学科的方式加以 组织,有的以领域的方式加以组织,还有的以经验或 活动的方式加以组织。不管以何种方式来组织教育内 容,都必须注意不同的教育内容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 联系,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来发挥教育内容对幼儿全 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都 是自然科学,它们在自然科学的旗帜下可以得到有机 的整合;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都归属于一个更广泛的 科学范畴,它们在这个泛科学的范畴下又有可能得到 整合。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而言,这种整合无疑具 有尝试和实践的价值。(3)努力追寻教育环境的整 合。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年龄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幼儿教育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具体的、 丰富的、感性的现实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这 些资源存在于幼儿所处的幼儿园内外环境之中。因此, 把幼儿教育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环境加以整合, 是幼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 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幼儿园教师的参 与。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今天,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教科研信息月报 梁丰幼儿园教科室 2009年2月 主编:季晓英 副主编:严留芬 责任编辑:曹芳 第 1 版主办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E-mail:zjglfyey@https://www.doczj.com/doc/e88078967.html,每月3日出版园内免费发行并上传梁幼网站印刷园部印刷室

小学科学教学观察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观察方法 [摘要]观察是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的感知作为观察方法,没有认识到这些是感觉通道,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教师只让学生停留在感知觉上,没有过渡到观察层次上,导致学生观察的精确度不够。通过分析感知觉和观察的关系及区别,正确认识看、摸、听、闻等活动是获得科学事实的方式;将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和理解性三个特性来与观察法的目的性、全面性和精确性相联系,指出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在整体上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感知觉的发展。 [关键词]感知觉;观察;小学科学;观察方法 一个人的科学认识重演人类的科学认识历史,小学生的科学认识处于科学事实发展阶段的初级阶段,也就是现象论阶段,描述现象和实验结果的阶段,即小学生具有现象论特征。[1]所以在小学科学课中,观察是学生获取科学事实的重要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将感觉器官的感知作为观察方法。在很多小学科学教师的理念里,观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有错误的方法指导,比如将眼、耳、鼻、舌作为观察的工具,把看、摸、听、闻作为观察的方法。认为观察是人们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活动。“观察方法具有多样性,组织学生在实践中经历借助手、鼻、耳等器官进行观察。”[2]还有些教师或者文章里认为将观察课分为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和使用工具进行观察两种。直接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观察课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事物的特性,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来进行“正确观察”的方法。[3]如:观察认识植物(叶、种子、果实、根、茎)的外部形态,动物(金鱼、青蛙、蚂蚁、鸽子、蜗牛)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认识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的四季特征,观察光与影的变化及根据太阳辨认方向;观察认识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岩石(砂和粘土)和金属(铜、铁、铝)的特征等。(二)观察要使用全部感觉器官。有些教师认为在一个观察活动中尽量要把所有的感觉器官全部使用来获取科学事实。例如“带领学生感知体验

科学观察法介绍

科学观察法介绍 吴筱泉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宁波 315000】 科学观察法是指人们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认识(感知)的一种方法。所谓“自然存在的条件”,是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预、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于观察对象、观察范围、观察条件和观察方法作了明确的选择,而不是观察能作用于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科学观察法是收集第一手材料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上,第一手原始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科研往往从问题开始,进而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源于问题。然而,由于人们的一切认识,包括产生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发源于观察所得到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始于观察。科学家法拉第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因此,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十分注重自己观察能力的提高和观察技术的培养,练就一双锐利的智慧“眼睛”。 科学观察的一般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观察、整理资料三个阶段,具体步骤包括:(1)明确观察目的,(2)制订观察计划,(3)做好物质准备,(4)进行实际观察,(5)整理观察资料。 一、准备阶段 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是进行科学观察的基础,准备工作的好坏是观察成败的关键之一。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认知活动。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聚精会神,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目标,我们就会视而不见。因而观察一定要目的明确,准确地选择对象,进行集中的观察,就容易收到效果,决不能盲目观察。 观察目的是根据科研任务和观察对象的特点而确定的。为了明确观察目的,应作大略的调查和试探性观察。目的不在于系统收集科研材料,而是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了解观察对象的特点,以便确定通过观察需要获得什么材料、弄清楚什么问题,然后确定观察范围,选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观察、观察、再观察”曾作为巴甫洛夫的座右铭被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科学实验更是如此。 观察就是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包括实验现象)的知觉过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认识了摆的等时性。伦福德在从事枪炮制造时,观察到钻孔地下的金属碎屑具有极高的温度,他认为这么多的热并不是金属提供的,并做了一系列金属钻孔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伦福德断言热质说不足为信,应当把热看成是一种运动形式。后来,英国的戴维做了更加严格的实验,为热是物质微粒的一种运动形式奠定了实验基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在反复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体来说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借以获得经验知识的重要手段,它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自身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记载、测定或者摄影,以了解其变化过程的方法。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直观活动。观察的四个环节包括观察目的的确定、观察对象的选择、观察过程的展开、观察结果的陈述。 对于观察通常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传统经验论者认为理论依赖于观察,但观察不受制于理论。观察-事实-理智-原理。现代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中立性观察理论。观察层次与理论层次。证伪主义者则认为观察资料不可靠,强调观察渗透理论,理论先于观察。 科学观察必须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如实记录、想看分开、重复观察。 二、全面性原则:观察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一切中介。三、系统性原则:观察连续、完整。 四、辨证性原则:辩证观察。必然与偶然、计划与机遇、观察与思考。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观察方法呢?首先观察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准备好观察工具以及记录的必备工具。第二要集中注意力,不放弃任何偶然的目标,不轻易放过那些你甚至觉得毫无关系的现象。经过长期的训练,这应该能成为一种一丝不苟的科学习惯,这是成功所必备的。第三方面就是要反复的观察,找出实验阐述的某种现象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我觉得也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作好观察后的总结,对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以便形成概念,建立规律。 例如初中时做的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首先要明确在实验中主要观察蜡烛和屏的位置变化以及屏上像的变化。实验过程中,注意力应集中在蜡烛的位置、屏的位置和像的情况上。为了更准确地观察这些现象,可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总结出物距,像距,焦距以及像的虚实,放大,缩小等现象,之间的关系。

绘画中的科学观察方法

绘画中的科学观察方法 【摘要】美术是视觉艺术。一切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形象、意境和思想内涵,无不都是在人的视觉作用下被接纳反馈。 【关键词】观察能力整体观察联系观察本质观察 美术是视觉艺术。一切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形象、意境和思想内涵,无不都是在人的视觉作用下被接纳反馈。也就是,人们要真正感知、感受、体验、理解和表现物象,如果其首先没有认真主动“看”,没有视觉积极的能动作用,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所以对美术接受者来讲,培养训练和“发展视觉是最重要的事情”(塞尚)。 这里所说的“视觉”,是指人们为达到此目的而新发出的视觉器官功能及其与之相伴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这是良好的美术视觉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另外,我们所谈的绘画基础训练中具备“绘画视觉”,即所谓绘画的眼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种绘画的眼睛实际上常是经后天培养与各自反复参与绘画实践活动(或受良好美术环境影响、熏陶)所形成的一种对绘画观察欣赏的能力,是对美术这一客体所产生的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反应。因此,绘画视觉能力,是培养学生诸多美术能力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作为美术特色中学的美术教学,专业教师要努力创建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绘画基本能力,提高其整体美术素质,其中对其视觉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正确地“看”与“比较地看”,作为绘画基础训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写生训练中忽视“看”,动手的频率高于观察,快于分析、认识理解后的整体感觉,是美术绘画基础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中外历代的绘画大师都非常重视“看”,如现代艺术的鼻祖塞尚就是长时间面对空白画布和画面上的“看”。因此,观察是美术写生中的第一要素。 在素描练习中,应当始终把培养观察能力,并使之趋于敏锐、准确和深刻放在首位,观察能力属于感觉能力的范畴,但是,感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能力的制约。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必须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 要是提高观察能力,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随时随地用画家的眼光观察和分析自然界的一切可视形象,学会比较和鉴别,领会不同形象的特征,逐步加深对各种形象特征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养成这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久而久之必将大有益处。 1 从整体出发观察 从整体出发是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核心。任何客观存在的形体形象均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离不开局部,局部受整体的制约,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小学科学教案 动植物的观察

小学科学《动植物的观察》教案 教学内容: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六册 教学目标:(1):运用感知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 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2):通过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让学生体会到,科学 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器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 生的观察手段。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用观察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找出不 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 心的概念。 教学器材:校园中的大树,皮尺,放大镜,观察记录纸,大树的图片。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五、后续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第二课时 导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中观察了生物,同学们主要对大树进行了观察,大树的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树根下,各个地方都有生物,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一、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 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二、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 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三、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四、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第三课时: 导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大树和讨论,大家对于大树这种植物已经了解得较为透彻了。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内的观察中,还看到了哪些生物? 一、学生汇报 说一说你的记录纸上的内容,是如何获得的?

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中高年级用)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学习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基本途径。 观察法是一种对行为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以获取所需信息的资料采集方法。 二、观察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的感觉和观看。 1、观察是有目的、有选择、积极主动的反映过程。 2、观察要求全面把握对象的各种属性,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3、观察要和积极的思考结合起来。 三、观察的内容: 1、依情景请同学们观察鱼和花的生长环境 2、观察鱼和花各种行为活动和状态,记录各种观察内容的细节 3、次数和持续的时间,看鱼和花重复出现的情况、记录次数和持续的时间 四、观察方法: 1、次序法: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要有一定次序。观察有次序,表达才能有条理 2、综合法:先局部后整体,后先整体后局部 3、重点法:对能突出中心的部分进行重点观察,其中包括细节观察 4、比较法: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事物,目的在于区别事物的不同点后相似处,从比较中发现事物的特征 5、衬托法:有些事物,如果只看本身,没有什么好看,如果注意观察与其有关联的其他事物的情状,借以衬托,就能把这些事物观察得更加具体、形象。 6、时序法:场面、景物、事件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观察者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 7、点移法:观察者以地点移动为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由于观察地点的变化,景物也随着变化了 8、情序法:观察者以事件的情节发展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观察。 练就一双火眼睛睛(低年级用) 观察是学习中最有用的办法之一,它可以帮我们收集很多有用的资料。 请同学们对教室里的鱼和花认真的进行观察和记录,你会取得很多有用的材料和同学们交流观察的内容: 1、鱼和花的生长环境 2、鱼和花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 3、你看到什么具体的细节内容 观察的方法: 1、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要有一定的次序 2、先看整体再看局部或先看局部再看整体 3、重要的部分认真仔细的观察 4、学会区别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按时间顺序观察和记录,并签上姓名和时间

2017一年级科学上册第9课观察金鱼教案冀教版

观察金鱼(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鱼的外形结构、身上长有什么、是怎样运动的。 (2)能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表达金鱼形态结构和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观察、记录、表达金鱼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感情,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和客观表达与描述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鱼缸、金鱼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猜一猜,今天的科学课我们学习什么? 金鱼,为什么?真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观察鱼类中最漂亮的鱼——“金鱼”。(教师板书:观察金鱼) 金鱼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老师这儿就有几张金鱼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金鱼图片)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师追问:孩子们,你近距离地观察过金鱼吗?谁来说说你见过的金鱼是什么样的?(抽生说),可能有的孩子还没有观察过金鱼,不要紧,老师会让你没有遗憾的。其实金鱼的身上有好多好多的秘密,想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发现金鱼的秘密吗?今天老师就告诉你们一个绝招,那就是去科学地观察金鱼。什么是科学地观察呢?谁来说说?(抽生说),科学的观察就是有目的、有方法、耐心细致的观察。我们先来读读观察目的。 (齐读)观察目的: (1)金鱼的外形是怎样的?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2)金鱼的身上长有什么? (3)金鱼是怎样运动的? 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条金鱼,在观察前,老师是想给大家两点提示: 一:观察要安静,不要惊扰了鱼。 二:观察要仔细,了解鱼的身体特征。 记住老师的提示没有?好,请小组长来领金鱼,比一比谁观察得细致。

福师18春《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是用同一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A: 重测信度系数 B: 复本信度系数 C: 内部一致性信度 D: 评分者信度 (单选题) 2: 时间取样法的不足之处是()。 A: 受观察时间的限制 B: 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 受偶然因素的影响 D: 不适于观察学生的内隐行为 (单选题) 3: 研究者选定的研究课题要量力而行,要有完成的可能性即要遵循选题的____。A: 具体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新颖性原则 D: 价值性原则 (单选题) 4: 教育科研____是一种由小见大,以点及面的研究方法。 A: 经验总结法 B: 调查法 C: 个案研究法 D: 实验法 (单选题) 5: 在确定调查范围时,需要将()作为调查范围的依据。 A: 教育实践 B: 有较成熟的相关理论 C: 调查报告 D: 观察记录

(单选题) 6: ()是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A: 调查报告 B: 经验总结报告 C: 实验报告 D: 个案研究报告 (多选题) 1: 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是()。 A: 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B: 文献 C: 偶然机遇中发现的新问题 D: 反思中获得的问题 ,B,C (多选题) 2: 问题设计要注意的问题包括____。 A: 作为问卷项目的问题应充分准确反映研究课题 B: 问题表述要清楚,不要模糊不清,避免出现一问多答现象 C: 尽量不要使用技术性和专业性术语 D: 提问的措辞不能流露出自己的倾向 ,B,C,D (多选题) 3: 校本教育研究的积极意义包括()。 A: 校本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B: 校本教育研究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C: 校本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D: 校本教育研究能促进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教育学科的建设 ,B,C,D (多选题) 4: 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包括____。 A: 怀疑

福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一

福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的缺点是观察者容易成为左右活动的人物,或带有偏见,以自己的感受代替观察对象的感受。 A. 参与性观察 B. 非参与性观察 C. 直接观察 D. 间借观察 2. ()是用同一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A. 重测信度系> B. 复本信度系数 C. 内部一致性信度 D. 评分者信度 3. 行动研究法实施步骤中的____应该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能适应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和没有认识到的制约因素。 A. 计划 B. 行动 C. 观察 D. 反思 4. 问卷中那些属于个人基本情况的项目和估计被调查者能够直接回答的项目应采用的提问方式是____。A. 间接提问B. 假设性提问C. 直接提问D. 针对性提问 5. 教育文献研究是一种()。 A. 独立的教育研究方法 B. 思辨研究方法 C. 历史研究方法 D. 质性研究方法 6. 根据____,可把教育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 A. 实验的控制程度 B. 实验环境 C. 实验因子多少 D. 前人是否作过研究 7. ____按其自身素质可分为机体变量和环境变量。 A. 无关变量 B. 自变量 C. 因变量 D. 变量 8. 根据()可把教育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 A. 实验的控制程度 B. 实验环境 C. 实验因子多少 D. 前人是否作过研究 9. 根据____可将访谈调查分为定向型访谈和非定向型访谈。 A. 提问方式 B. 访谈时间或次数 C. 参加访谈的人数 D. 访谈对象

10. 把教育科学研究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的依据是____。 A. 研究目的的不同 B. 研究方法的不同 C. 研究问题的性质 D. 研究对象的数量 11. 一篇文章大约选____个词作为关键词。 A. 3-8 B. 2-5 C. 3-6 D. 2-8 12. 在确定调查范围时,需要将()作为调查范围的依据。 A. 教育实践 B. 有较成熟的相关理论 C. 调查报告 D. 观察记 13. 报告式论文正文的组成部分中,()主要介绍研究什么问题,向读者提供有关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使读者能够理解和评价研究的意义和价值。A. 前言B. 方法C. 结果D. 讨论 14. ____是校本教育研究的显著特点,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繁荣的条件和基础。 A. 灵活性 B. 群众性 C. 针对性 D. 应用性 15. 观察强调在()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扰和控制是观察的特点。 A. “自然发生 B. “结构设计” C. “条件设定” D. “客观定量 多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 校本教育研究要遵循以教师为本就是要____。 A. 研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B. 研究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C. 研究要考虑教师实际 D. 研究要考虑教师成长的特点 2. 校本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立要把握的要求包括()。 A. 立足本校实际选题

小学生科学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科学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8-01-30T12:37:00.12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作者:罗华平[导读]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呢?本文就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做个探讨。罗华平 (荣县西街小学荣县 643100)小学生总是对许多自然现象表现出无比的好奇,做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呢?本文就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做个探讨。 一、依据心理特点,遵循观察原则 小学生在观察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时,主要有以下三个心理特点:(1)随意性。小学生的意志控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目的性和意志力的支配,注意力容易分散,陷入观而不察,察无目标,察无所知的境地。(2)情绪性。小学生情绪易波动,容易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新异的有强烈刺激的现象产生注意,乐在其中,而忘记观察的任务。(3)笼统性。小学生观察事物和现象往往满足于或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观察,而不善于观察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局部,因而常遗漏或忽视重点的观察内容。针对上述心理特点,教师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观察前就应让学生明确。如《水蒸汽凝结》一课,教师指导学生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并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烧热的玻璃片后,教师应告诉学生,过一会儿,看两块玻璃片下面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观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去观察,并发现在冷玻璃片下很快出现许多小水珠,在热玻璃片下没有小水珠。如果观察目的不明确,学生就很难发现这些现象。 2.细致性原则。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注意到自然事物间的联系。所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现象时,应要求学生动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体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观察对象,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如《风》一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风的模拟实验时,应让学生细致观察,当箱内的蜡烛未点燃时,洞口烧着香的烟往哪个方向流动?点燃箱内的蜡烛以后,洞口燃着香的烟往哪个方向流动?如果学生不细致观察,那么就不能根据现象去推论出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条件下发生的。 3.重点性原则。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性,如果观察时不分主次,不突出重点,事物的特征就不能发现。如《考察自然水域》一课,教师带学生到当地自然水域去考察时,应让学生重点观察被污染水的特征,看一看水是不是清澈的,是不是无色透明的,有没有黑红、褐等被污染的颜色,有没有油、泡沫等漂浮物,闻一闻有没有腥、臭等气味。否则,考察就只能成为走马观花的“参观”。 4.循序渐进原则。“序”是教材的逻辑顺序。渐进必须循序,又要快慢适度,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如教学《土壤的成分》,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土壤是什么样的;然后通过实验让上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归纳出土壤的成分。又如,教学《关节》,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一些比较大的关节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观察有关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环转等作用。这样就能使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掌握自然科学知识。 二、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1.顺序法。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都有各自的“序”,在空间上有各自的位置,在时间上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观察时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做到心里有个观察的“序”。也就是说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要有一定的次序。只有观察有序,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2.比较法。比较是人们认识自然事物或现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自然教学中,运用比较观察容易发现自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如教学《哺乳动物》,利用幻灯片或挂图指导学生观察猫、牛、猴、狮子等的特征,就容易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以及它们在繁殖、喂养方面的共同特征。又如,教学《鸟》,指导学生先观察鹰、喜鹊、家燕、大雁、啄木鸟等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再通过比较,学生就容易发现它们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尾、翅膀、腿六个部分。 3.推断法。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时,不应使学生局限于通过直观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把观察同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结合起来。只有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观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想象法。学生在认识自然事物时,不仅能感知直观的事物和现象,回忆他们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而且还能把这些感知的和浮现的表象在大脑中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新形象,这就是学生学习自然的想象过程。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教师若能适时启发学生想象,就可使观察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广阔,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5.提纲法。在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之前,教师列出观察提纲,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如《风》一课的“风的模拟实验”观察,教师若用小黑板列出观察提纲:(1)当把点燃的香放在箱左侧洞口时,烟的路径是怎样的?(2)当点燃箱内的蜡烛,依然把香放在箱左侧洞口时,烟的路径又是怎样的?学生就能通过观察思考得出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条件下发生的结论。

小学科学课堂常规

科学学习,很重要;实验过程,第一要!小组成员,分配巧;各个环节,配合好!你动手来,我动脑;你记录来,我思考!认真实验,不能吵;影响别人,可不好!小组合作,不能少;多少资料,齐心找!小组合作,少不了;多少问题,齐心讨!小组合作,固重要;全班智慧,更可靠!注意倾听,又一要;他人经验,很需要!重要数据,认真找;分析数据,找奥妙!小小数据,看似小;汇集起来,不得了!大小问题,都能找;所有答案,都明了!科学实验,真奇妙;长了知识,心灵巧!科学知识,装满脑;走到哪里,都骄傲! 科学探究六要素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或收集数据 分析与论证 交流与合作

科学观察的方法与原则 方法: 1.顺序法。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都有各自的“序”,在空间上有各自的位置,在时间 上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观察时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做到心里有个观察的“序”。也就是说先看什 么,后看什么,要有一定的次序。只有观察有序,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顺序法可分为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1)方位顺序法。由 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先中间后 两边或先四周后中间;定点观察或移点观察(随着观察对象的行踪而改变观察点)。(2)时间顺序法。即按观察对象的先后发展顺序观察。如指导学生观察一天中太阳下的物体变化,观察蝌蚪的发育过程,观察蚕一生的变化,观察月亮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在天空 中位置的变化等。无论是方位顺序观察还是时间顺序观察,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只用一种观察方法贯穿于一次观察全过程,就不可能观察得全面、细致。因此,只有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方法,围绕观察目的进行观察,才能真正把握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2.比较法。比较是人们认识自然事物或现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自然教学中,运用比较观察容易发现自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

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答案

2011-2012年重庆公需科目考试(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 单选题 1.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在我国()省。青海省 2. 科研规程共分五步,第二步是什么技术 3.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 100 4. 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5.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观察的目的 6.2011 年 11 月 3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器()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对接,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神州八号 7. 关于概念的定义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定义项应直接或间接包换被定义项 8.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依据:观察的目的 9. 下列属于逻辑的分析方法特点的是概括性 10. 应用研究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 11. 主,客观条件和时机问题等属于确定选题的基本要求中的问题要有可行性 12.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80 13. 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实验室中的观察 14. 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区分度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等级数据资料 16.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是资料的审核 17.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区分度 18.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是等级数据资料 19.科研规程共分五步,第一步是什么决策

20.博士学文获得者,可初定为()职务任职资格。中级 21.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反战而形成的教育试验,相关的教育家除佩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外,还有蒙台梭利和杜威 22.科研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继承性 23.2011 年 11 月 22 日,全国第()次文代会、第()次作代会在北京举行,台湾首次以代表身份参会,与其他代表一样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九、八 24.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提取专技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费。 2.5% 25.案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26.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完全归纳法 27.2010-2011 年公需科目课程名字叫: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 28.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北极科考船为()号。雪龙号 29.抽签,随即数目表属于简单随即取样 30.下列不属于中东地区国家的是:利比亚 31.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蒙台梭利和杜威 3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做出创新 33.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 90 多选题 1.实验结束后没有结果的原因有: 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实验方案不对 2.科研阻碍的成因有: 技术发展滞后

科学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科学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一)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全面观察是指对某一事物的所有方面都进行观察,既要注意到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到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既要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又要考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了解事物发展某一阶段的特点,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全面而彻底的了解。同时,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要实现全面观察,就必须调动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进行视觉、听觉、嗅觉、肤觉、触摸觉、动觉等诸方面的协同观察。重点观察是相对全面观察而言的。它是指只对事物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作特别深入细致的观察。在观察人的特点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那些性格上有特点的人。从他的外表、举动、语言以及生活习惯上掌握他的性格。重点观察就是抓关键、抓重点,把注意力紧紧瞄准你要观察的对象。 (二)比较观察与解剖观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较观察是把客观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找出相同点和相异点,即认识事物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解剖观察是把被观察对象的各种特性,各个侧面及各个组成部分分解开,仔细地加以观察。通过解剖观察,可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 ( 三)顺序观察与侧面观察

顺序观察是按照事物的一定顺序进行的观察。客观事物总有其顺序,有其发展的过程。事物的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如事物的发展过程)、空间顺序(如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等)、主次顺序、逻辑顺序等。观察时必须遵照一定的顺序,如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从心理学上讲,顺序观察有利于信息的存贮、编码和提取。侧面观察是对事物和对象的某一个侧面进行的观察。如电影中记一个人物在特定场合下的活动,摄影中拍摄一个特写镜头等。 (四)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长期观察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对象进 行的较为系统的观察。比如,气象小组为了摸清当地的气候特点及规律,进行数年的观察记录,并从获得的气象材料中概括出该地区的气象特征及规律。长期观察具有时间久、连续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直至获得预期的观察结果为止,切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三日打鱼,二日晒网”。长期观察本身就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过程。短期观察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对象所进行的观察。例如作文课中,为了写日出,一大早起来仔细观察日出的景观。短期观察的事物往往稍纵即逝,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并及时做好记录。 (五)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