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计算机导论实验题目

(最新整理)计算机导论实验题目

(最新整理)计算机导论实验题目
(最新整理)计算机导论实验题目

(完整)2014计算机导论实验题目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2014计算机导论实验题目)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2014计算机导论实验题目的全部内容。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报告

题目:2014计算机导论实验题目

院系: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测控技术与仪器2014151

学生姓名:苗思雨学号:20141487

2014年11月2日

第六部分程序设计基础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概念

2、掌握算法概念

3、掌握三种程序基本结构

4、初步了解算法的基本表达表示方式

5、掌握算法流程图的基本要素及画法

6、熟练绘制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及简单的循环结构流程图

实验步骤

1、熟悉三种流程结构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2、熟悉画流程图的图形要素

3、根据上课所讲例题例题,完成以下算法流程图.

(1)输入两个整数,输出其中的大数.

N

Y

(a) 开始结束框 (b) 处理框 (c) 输入输出框 (d) 判断框

(f)流程线 (g) 注释框 (h) 虚线 (i) 连接点

开始

输入a b

a>b?

输出a 输出b

(2)输入一个三位数,将该数逆序输出。例如,输入123,则输出321。

(3)有一个函数:

??

???>=<-=)0(1)0(0)0(1x x x y

(4)编写算法流程,输入一个字符,判断其是否为大写字母,如果是大写字母则将其转换为小写字母,否则不变.

(5)求一元二次方程a x2+b x+c=0的根。

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以下4种情况:

(1)当a=0,不是二次方程。

(2) 当b2 - 4ac=0,有两个相同的实根。

(3)当b2 — 4ac>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4)当b2 — 4ac<0,有两个共轭复根。

(7)求出 8 的阶乘.

3和5整除,直到输入数字0,则退出程序。

(9)从键盘输入 10 个实数,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0)求Fibonacci数列的前40个数.该数列的生成方法为: F1=1,F2=1,Fn=Fn-1+Fn—2(n ≥3),即从第3个数开始,每个数等于前2个数之和。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2015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类别:课内实验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室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实验课程编号: N02140113 总学时:8 学分: 4.5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及操作、计算机硬件 实验一进程同步控制 1、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C++/JA V A Turbo C /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 /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10 2、实验目的 (1)加强对进程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机制的理解。 (2)分析进程竞争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与同步的方法。 3、实验要求 (1)理解利用进程控制机制; (2)理解利用信号量进行进程同步控制原理; (3)使用某种编程语言进行模拟实现生产者-消费者进程。 4、实验原理 (注意:这个仅是个例子,仅供参考)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描述的是:有一群生产者进程在生产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进程去消费。为使生产者进程与消费者进程能够并发执行,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一个具有n个缓冲区的缓冲池,生产者进程将它所生产的产品放入一个缓冲区中;消费者进程可以从一个缓冲区中取走产品去消费。尽管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都是以异步方式运行的,但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同步,即不允许消费者进程到一个空缓冲区去取产品;也不允许生产者进程向一个已经装满产品的缓冲区中投放产品。 这是一个同步与互斥共存的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同步问题。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满足如下条件: (1) 消费者想接收数据时,有界缓冲区中至少有一个单元是满的。 (2) 生产者想发送数据时,有界缓冲区中至少有一个单元是空的。 故设置两个信号量: (1) empty:说明空缓冲区的数目,初值为有界缓冲区的大小N。 (2) full:说明已用缓冲区的数目,初值为0。 由于有界缓冲区是临界资源,因此,各生产者进程和各消费者进程之间必须互斥执行。故设置一个互斥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1。 5、实验步骤 参考实验代码如下: class Q { String name; int num=0;

计算机导论实验六—可视化编程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 项目名称:实验六可视化编程基础 学院:**学院专业:******************** 报告人:某某某学号:201*******班级:***01 同组人:无 指导教师:王小民 实验时间:2016.12.6提交时间:2016.12.10 声明: 本次实验内容由报告人和同组人独立完成,所有涉及到他人的工作均已说明。报告人和同组人均同意教师及学校为教学活动而引用本实验的内容,且无需事先征得同意和特别说明。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算法设计和流程图的认识和理解 2.掌握算法设计工具Raptor的基本工作环境 3.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设计方法 4.掌握Raptor的子图和子程序设计方法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和实验环境 1.实验说明: 本实验以熟悉可视化编程工具Raptor为主,Raptor为程序和算法设计的基础课程 的教学提供了实验环境。使用Raptor设计的程序和算法可以直接转换为 C++/C#/Java等高级程序语言。 2.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PC 软件环境:Windows 10 中文企业版、Raptor4.0汉化版 三、实验分析设计 Raptor专门用于解决非可视化的环境的句法困难和缺点。Raptor允许我们用连接基本流程图符号来创建算法,然后可以在其环境下直接调试和运行算法,包括单步执行或连续执行的模式。该环境可以直观地显示当前执行符号所在的位置,以及所有变量的内容。 由于Raptor是一种基于流程图的可视化程序设计环境。而流程图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图形符号的集合,其中每个符号代表要执行的特定类型的指令。符号之间的连接决定了指令的执行顺序。由于流程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首先引入的与程序、算法表达有关的基础概念,所以一旦开始使用Raptor解决问题,这些原本抽象的理念将会变得更加清晰。 四、主要实验过程(或核心代码说明) 1.安装Raptor程序设计软件。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9845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项目名称Office软件简单运用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与班级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SS1-305 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2013年11月27 日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WORD文档的常用编辑与排版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编辑方法。 2、掌握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 3、掌握样式的使用。 4、掌握分栏格式的设置。 一、实验设备和软件 1、计算机。 2、Word2002或以上版本。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打开“《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文档 2、将标题居中。点击菜单“格式”宀“段落”,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然后点击【确定】。(或点击工具条中的【居中】按钮) 3、将标题设成二号黑体、加单线下划线、色字。点击菜单“格式” 宀“字体”,中文字体选择黑体,字号选择二号,字体颜色选择红色,下划线线型选择单线,然后点击【确定】。

深圳大学计算机导论互联网与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互联网与网络安全 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2016. 10.20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6.12.9 教务处制

实验步骤: 一、浏览器使用,网页下载和保存、搜索引擎使用和信息检索方法。 (一)浏览器使用 浏览器是指可以显示网页服务器或者文件系统的HTML文件(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应用)内容,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交互的一种软件。 它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域网等内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这些文字或图像,可以是连接其他网址的超链接,用户可迅速及轻易地浏览各种信息。大部分网页为HTML格式。 一个网页中可以包括多个文档,每个文档都是分别从服务器获取的。大部分的浏览器本身支持除了HTML之外的广泛的格式,例如JPEG、PNG、GIF等图像格式,并且能够扩展支持众多的插件(plug-ins)。另外,许多浏览器还支持其他的URL类型及其相应的协议,如、HTTPS(HTTP协议的加密版本)。HTTP内容类型和URL协议规范允许网页设计者在网页中嵌入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流媒体等。 游览器使用: 1.单击【开始】菜单,在弹出的开始菜单中选择【Internet】命令,打开IE浏览器窗口。 2.也可以通过桌面双击IE浏览器的图标来打开IE浏览器、

3.新打开的IE浏览器窗口中不会显示任何内容。需要您指定网站地址才能够访问并显示内 容。 4.打开健康频道页面 在人民网首页的导航栏中单击【健康】超链接文本,打开健康频道页面。

5.打开详细页面 在高血压专题页面中单击某个文章标题,即可查看该标题下的内容。 6.在【健康】频道页面顶部的导航栏中单击【高血压】超链接文本,可以打开高血压专题页 面。 7.在详细页面中可以阅读打开的新闻内容。

计算机导论实验指导

实验一:键盘的使用方法与中/英文输入 【实验目的】 1. 熟悉键盘布局,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 2. 掌握Windows下汉字输入法的设置与使用、切换; 3. 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实验内容】 1. 熟悉键盘各区域,并区分它们功能的不同。 2. 用标准指法进行英文输入练习。 3. Windows软键盘的使用。 4. 使用Windows任务栏上语言指示器,进行输入法的切换。 5. 练习智能ABC输入法下的汉字输入。 【实验步骤】 1.熟悉键盘各区域,并区分它们功能的不同。 2.用标准指法进行英文输入练习。 请输入以下英文: We all stood there under the awning and just inside the door of the Wal-Mart. We waited, some patiently, others irritated because nature messed up their hurried day. I am always mesmerized by rainfall. I get lost in the sound and sight of the heavens washing away the dirt and dust of the world. Memories of running, splashing so carefree as a child come pouring in as a welcome reprieve from the worries of my day. 3. Windows软键盘的使用。 启动Microsoft Word,输入下列特殊字符: ①标点符号:。,、:…~〖【《『 ②数学符号:≈≠≤≮∷±÷∫∑∏ ③特殊符号:§№?○???◇◆※ ④Webdings: ⑤Wingdings:? ? ? ? ? ⑥特殊字符:? ? ?§ 提示:①~③通过软键盘输入,④~⑥通过“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输入。 4. 使用Windows任务栏上语言指示器,进行输入法的切换。 5. 练习智能ABC输入法下的汉字输入。 (1) 使用智能ABC汉字输入法输入汉字 第一步:开机,进入Windows 2000/xp桌面; 第二步:单击“开始”按钮,将鼠标指针指向“程序”选项,在级联菜单中,单击“Microsoft Word”选项,进入Word编辑窗口; 第三步:单击状态栏 En 按钮,选择“智能ABC输入法”,在屏幕上显示汉字输入状态窗口; 第四步:分别单击输入状态窗口各按钮,观察窗口显示有什么变化。观察完毕再次单击,返回初始状态。 请输入以下汉字: 长治因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尧舜时期,长治是“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之称由此而来。1946年

计算机导论总结报告

计算机导论总结报告 计算机专业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教育面临不断扩展专业领域、更新专业知识的繁重任务,因此,计算机教师尤其需要利用各种途径提高专业素养,培训是促进计算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渠道,从挖掘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两方面探索了促进计算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计算机教师期末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计算机教师期末总结范文一一、思想方面 在这学期里,我从思想上,利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一学期来,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闻地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 二、工作方面 这学期主要的工作主要包括在三个方面:一是担任九年级共4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二是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运用及设备的检修、维护等工作,三是学校相关文件资料的打印及各项数据的录入、核算等。 为了做好微机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继续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小

组长,具体分工,连带促进,使各班每个组在上课时都能相互配合,共同遵守微机室的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在远程教育管理方面,除及时认真地做收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刻录外,配合教务处为教师运用资源做好配套服务,如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调试、接收设备的维护、资源的浏览和整理等,同时认真做好各项记载。 在设备维护方面,本学期本人对学校的微机进行了检修、保养,力求它们能够正常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业务方面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比别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为此,我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上网浏览新课程教学及信息技术教学等资料,学习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识。同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争取机会听评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努力使自己向一名科研型教师看齐。 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本人在大量收集别人优秀设计、优秀架构,向有经验老师请教的基础上,利用本人有限的时间建成学校网站和个人教学博客,以利于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方便学生与我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

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

题目: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姓名: 院系:计算机学院 班级: 学号: 2013年12月10日

报告正文 一、填空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与C语言完美结合的系统是。 2.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之父是——。 3.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 4.C语言之父是 5.计算机语言的分类、、 6.人工智能的诞生时间 7.计算机软件分为、 8.目标程序是 9.算法的3个特征、、 10.操作系统是一个软件 11.1kb表示的位数是 12.计算机中,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最终结果和处理程序的是 13.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是 14.数据恢复的主要依据是、 15.写出一个块设备 答案: 1.Unix系统 2.图灵 3.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4.丹尼斯里奇 5.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6.1956 7.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8.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9.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10.系统 11.2048 12.存储器

13.算法 14.备份副本、日志文件 15.磁盘 二、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提出了储存程序概念 C.设计了第一台计算机 D.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板上,被称为()A.CPU B.主板 C.存储器 D.输入设备 3.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 A.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硬件和软件 C.键盘和打印机 D.以上都不是 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简称是() A. CAD B.CAM C.CAI D.CAF 5.硬盘属于微型计算机的() A.主存储器 B.输入设备 C.输出设备 D.辅助存储器 6.存储器ROM的功能是() A 可读可写数据 B.可写数据 C.只读数据 D.不可读写数据 7.下列各数最大的是() A.110B B.110O C.110H D.110D 8.32个汉字的机内码需要的字节数是() A.16 B.32 C.64 D.128 9.与批处理系统相比较,分时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 A.具有交互性 B.资源利用率高 C.吞吐量大

计算机导论实验内容

总10 页第1 页 项目一 Windows操作系统 1.在你的U盘中建立如图1-75所示的文件夹结构。 2.将你的计算机导论的作业复制到“电子作业”文件夹中。 3.利用Partition Magic 8.0检查与修复磁盘,具体要求如下:(暂不练习,教师演示) (1)检查E盘有无错误。 (2)磁盘扫描E盘。 4. chkdsk是checkdisk的缩写,意思是磁盘检查。利用chkdsk 工具对计算机当前驱动器中的磁盘状态进行检查。开始—运行--chkdsk 5. EasyRecovery囊括了磁盘诊断、数据恢复、文件修复、E-mail 修复等各种数据文件修复和磁盘诊断方案的功能。尝试利用EasyRecovery 软件对系统分区的D盘进行分区检测。(暂不练习,教师演示) 6.利用系统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计算机D 盘进行分析和碎片整理(暂不练习,教师演示)。右击我的电脑—管理 7.设置系统的虚拟内存使用E盘空间,虚拟内存的初始大小为768MB,最大值为1536MB (设置,不保存)。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设置 8. 修改与调整注册表,具体要求如下: (1)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导出注册表文件为Backup.reg到D:\下。 (2)利用注册表,修改Windows XP的登录背景图案为你喜爱的一幅图片。 (3)利用注册表,解决如何恢复系统原貌的问题。 (4)将注册表恢复为原来导出的注册表。

项目二 Word文字处理 练习一电子版报(必修) 第一套 打开文件素材4-1.doc,将最终结果另存为文件名为DAAN4-1A.doc,进行以下操作: 1.文档格式设置: (1)按【样文4-1-1】所示,查找出文档中所有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字段,并将其全部替换为“奥运会”。(2)按【样文4-1-1】所示,将文档的第一行设置为标题行,字体为华文彩云、小一、红色,对齐方式为居中。 2.插入设置: (1)按【样文4-1-1】所示,为正文第一行的“奥运会”添加红色波浪形下划线,并插入尾注“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2)按【样文4-1-1】所示,为文档的最后一段添加文本框,并将文本框填充淡蓝色底纹,深蓝色1磅实线边框。 (3)按【样文4-1-1】所示,在文档的结尾处插入一个5行7列的表格,为表格自动套用表格样式“古典型2”的表格样式,并在样文所示位置绘制斜线表头。 第二套 打开ED1.RTF文件,参考样张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1. 将页面设置为:A4纸,上、下页边距为 2.5厘米,左、右页边距为3厘米,每页40行,每行42个字符;

计算机导论实验指导

实验0 SimpSim模拟器环境及Visual C++编译调试环境 【实验目的】 1了解自然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 2 熟悉Simple Simulator模拟器环境,掌握使用Simple Simulator模拟程序的执行。 3 掌握SimpSim的单步运行方法,学会单步运行时对存储单元和各寄存器中值的进行 观察。 4 熟悉Visual C++编译调试环境,掌握C语言源程序的建立、编辑、修改、保存。 5 掌握C语言程序的编译和程序调试。 【实验准备】 (1)自然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 任何计算机内部都是用0 和1的序列来表示的,这可以很容易地被计算机理解,但人们却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在用像Visual C++ 这样高级语言编写程序的时候,我们使用了能被程序员所理解的一组指令或命令,但计算机却不容易理解。为了在人和机器之间搭建通信的桥梁,制定一个翻译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台计算机只能理解它自己的语言(机器语言),所以最终必须将每个程序翻译为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等价程序,这样计算机就能够理解并执行程序所指定的指令。执行这个翻译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叫做翻译器,如图1.1 所示。翻译器通常对指定的语言进行工作。也就是说,C 程序的翻译器不能翻译Java语言程序,反之亦然。有两种特定类型的翻译器用来执行高级语言的转换过程: 编译器和解释器。 图1.1 翻译器的基本作用 编译器 翻译过程本身包含一系列对输入语言的转换。图1.2 显示了编译器的通用阶段。虽然对包含在每个阶段的行为的具体讨论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了解翻译过程的一些方面,以及如何与编写的程序进行联系,有利于对计算机程序编译调试过程的理解。 在将程序递交到任何翻译器前,需要使用编辑器或文字处理程序来创建源程序。大部分翻译器需要文件扩展名,将程序保存为特定的类型。例如C 编译器要求包含C程序的文件以“.C ”作为扩展名。如果提交给翻译器的程序没有这个程序没有这个扩展名,编译器就不会对它进行翻译。 一旦创建了程序,它就被递交给预处理程序。正如其名字所指明的一样,该程序在“处理器”或编译器之前进行工作。它可能是一个独立于编译器的程序,也可能是具有不同名称的相同的编译器。预处理程序执行这样的任务,例如将一个或多个文件的内容合并入程序中,并在整个程序中用一个字符串取代另一个字符串。预处理程序扫描整个源代码,寻找“预处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导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二个基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认知与导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本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组成、工作原理、数制和编码、运算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等)、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整机结构、系统结构等)、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网络、数据库、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等)以及操作系统Windows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指南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了解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4.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掌握基本进制转换、数字编码转化计算 5.掌握简单算术、逻辑运算 6.了解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逻辑运算和逻辑电路知识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理解CPU、存储系统(cache,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指令、指令系统、程序的概念;了解指令的格式;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导论实验大纲

计算机导论实验指导 (一)Windows基本操作 (1)实验名称:实验一 Windows基本操作 (2)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进入,掌握窗口、菜单及任务档的基本操作。 2.掌握启动、切换及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 3.了解获得帮助的途径。 4.熟悉“我的电脑”的基本操作。 5.掌握资源管理器的启动,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组成;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设置;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6.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 (3)实验内容: ⒈ 进入Windows,并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对照教材熟悉Windows的窗口组成,然后练习下列窗口操作: (1)移动窗口。 (2)适当调整窗口的大小,使滚动条出现,然后滚动窗口中的内容。 (3)先最小化窗口,然后再将窗口复原。 (4)先最大化窗口,然后再将窗口复原。 (5)关闭窗口。 ⒉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并打开其中的“控制面板”,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1)通过任务栏和快捷键切换当前窗口。 (2)以不同方式排列已打开的窗口(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 (3)打开“控制面板”窗口的控制菜单,单击“关闭”命令项,?关闭该窗口。 (4)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单击“查看”菜单下的“详细资料”命令项,?观察窗口中的各项,由原来的大图标改为详细资料列表。 ⒊通过任务栏查看当前日期和时间,如果不正确,请进行修改。 ⒋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双击D盘,单击“文件” 菜单下的“新建”命令项: (1)单击“文件夹”,并按自己的姓起名,然后再以自己的名字重新命名; (2)格式化软盘。 ⒌在桌面上创建启动“记事本”程序的快捷方式。 ⒍通过“开始”菜单的“帮助”,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帮助信息。 ? ⒎安全退出Windows。 ⒈打开资源管理器,对照教材熟悉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组成,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1)隐藏暂时不用的工具栏,并适当调整左右窗格的大小。 (2)改变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及排序方式,观察相应的变化。 8 在D盘上创建一个名为Lx的文件夹,再在Lx?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Lxsub的子文件夹,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1)C:\Windows文件夹中任选4个类型为“文本文件”的文件,将它们复制到D:\Lx文件夹。 (2)将D:\Lx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移动到Lxsub子文件夹中。 (3)在D:\Lx?文件夹中创建一个类型为“文本文件”的空文件,?文件名为“Mytxt”。 (4)删除Lxsub子文件夹,然后再将其恢复。 9 格式化软盘,然后将D:\Lx文件夹中的文件发送(复制)到软盘,并重命名复制到软盘上的文件。 10 在C:\Windows\Start Menu文件夹中建立启动“记事本”的快捷方式,?然后单击“开始”菜单按钮,观察“开始”菜单有何变化。 11 查看“Microsoft word文档”的文件类型,?了解该类文件的默认扩展名、内容类型、打开方式及已经定义的操作,并更改该类文件的图标。

《计算机导论》之office实训报告模板

《计算机导论》 实训报告 实训题目: office办公软件 专业:xxx 班级: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二〇一七年一月八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3)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4.总结 (9)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实训使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够熟练掌握,为今后撰写实训报告、毕业论文以及就业后的办公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WORD软件使用提高:(1)招聘启事(word排版)、(2)企业月刊(word排版和图片的顺序调整)、(3)工资条的制作(如何简便的制作工资条))(5)海报的制作与修改2 (2)EXCEL软件使用提高:函数的使用(各种函数公式如:sum、max、min、average等)、总决算表(excel表格的合并)、工资表求和(各种求和函数公式如:sum、countif、sunproduct)、工资表图表(图表的制作和美工) (3)PowerPoint软件使用提高:影视修改(ppt图片排序、添加声音、动画的切入、动画的超链接等)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一、(1)word是文字处理软件,其功能包括文字的输入、编辑、格式化、图形处理及图文混排、表格处理、文档管理等,用户可以使用它建立各类文档,如论文、宣传手册、广告及长篇报告等。 word表格。表格由单元格组成,横向排列的单元格形成行,纵向排列的单元格形成列。每个单元格都是独立的,可以对其格式化或调整大小。 1、格式化表格。不仅包括修饰单元格文字,还包括设置文字对齐方式、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以及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姓名:吴小泽 学号:1310411022 指导教师:蒋峰岭

实验二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等操作。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步骤。 3.熟悉VMware虚拟机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环境作为后继实验平台。 (1)双击桌面“Microsoft Virtual PC”图标,打开Virtual PC虚拟机软件。 (2)在Virtual PC菜单中选择“文件”—> “新建虚拟机向导”,进入“欢迎使用新建虚拟机向导”对话框,点击下一步,选择“新建一台虚拟机”,指定虚拟机的名称和位置,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 XP”,使用推荐(或更改分配)内存大小,选择新建虚拟硬盘,指定名称和位置,创建完成。 (3)运行虚拟机,在“CD(C)”菜单中载入ISO映像,指定一个有效的Windows XP安装盘的镜像文件。 2.在新建虚拟机中,使用Partition Magic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合理的分区操作。 (1)启动新建的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 (2)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PQ8-图形分区软件”选项,进入Partition Magic分区软件。(3)将硬盘分为:主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两个逻辑驱动器。具体步骤如下: ①进入“PQ8-图形分区软件”选项。 ②在“作业”下拉菜单中选择“建立”选项。 ③进入选项后,在“建立为(A)”项中设置为“主要分割区”,在“分割区类型” 项中设置为“NTFS”格式,在“大小”项中设置为“4G”接着点击“确定”。 ④按照上同样的步骤进行,将“建立为(A)”项中设置为“逻辑分割区”,在“大 小”项中设置为“3G”按照此方法操作两次将“逻辑分割区”分割完毕。 3.安装Windows XP系统: (1)重新启动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后,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WINXP SP3精简安装版”选项,进入Windows XP系统安装过程。 (2)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①重新启动WindowsXP虚拟机平台后,选择“[1]”进入安装。 ②连续点击“Enter”键进行安装。 三、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1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2011/2012 第一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网络工程(1)班 姓名:庙世义 学号:1110421049 指导教师:谢飞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等操作。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步骤。 3.熟悉VMware虚拟机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环境作为后继实验平台。 (1)双击桌面“Microsoft Virtual PC”图标,打开Virtual PC虚拟机软件。 (2)在Virtual PC菜单中选择“文件”—> “新建虚拟机向导”,进入“欢迎使用新建虚拟机向导”对话框,点击下一步,选择“新建一台虚拟机”,指定虚拟机的名称和位置,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 XP”,使用推荐(或更改分配)内存大小,选择新建虚拟硬盘,指定名称和位置,创建完成。 (3)运行虚拟机,在“CD(C)”菜单中载入ISO映像,指定一个有效的Windows XP安装盘的镜像文件。 2.在新建虚拟机中,使用Partition Magic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合理的分区操作。 (1)启动新建的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 (2)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PQ8-图形分区软件”选项,进入Partition Magic分区软件。(3)将硬盘分为:主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两个逻辑驱动器。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右键,选择建立; 2、选择主要分割磁区,格式选择NTFS,选择20000.0MB内存; 4、选择逻辑分割磁区,格式选择NTFS,选择20000.0MB内存; 5、选择逻辑分割磁区,格式选择NTFS,选择剩余内存。 3.安装Windows XP系统: (1)重新启动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后,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WINXP SP3精简安装版”选项,进入Windows XP系统安装过程。 (2)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选择格式化,重新启动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WINXP SP3精简安装版”选项,进入Windows XP系统安装过程,等待约45分钟即可。 三、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问题:在运行虚拟机时,一开始常常忘记在CD菜单中载入ISO映像。 解决方法:多加练习,在“CD(C)”菜单中找到载入ISO映像。 2、问题:不能熟练的掌握步骤 解决方法:多加练习 四、附:1、创建的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的截图。 2、使用Partition Magic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后的硬盘状态截图。 3、Windows XP系统安装完毕后首个桌面状态截图。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 实验项目名称Office软件简单运用 班级与班级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SS1-305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王志坚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2013 年11 月27 日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 WORD文档的常用编辑与排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编辑方法。 2、掌握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 3、掌握样式的使用。 4、掌握分栏格式的设置。 一、实验设备和软件 1、计算机。 2、Word2002或以上版本。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打开“《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文档 2、将标题居中。点击菜单“格式”→“段落”,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然后点击【确定】。(或点击工具条中的【居中】按钮) 3、将标题设成二号黑体、加单线下划线、色字。点击菜单“格式”→“字体”,中文字体选择黑体,字号选择二号,字体颜色选择红色,下划线线型选择单线,然后点击【确定】。

4、格式设置:将第四段设置成:宋体、五号、居中、红色字;整段左缩进1厘米、右缩进1厘米、段前距6磅、段后距3磅、1.5倍行距。选中第七段,第一步:点击菜单“格式”→“字体”,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设成宋体,字号设成五号,字体颜色生成红色,然后单击【确定】;第二步:单击菜单“格式”→“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将对齐方式设成居中,缩进左1厘米、右1厘米,间距段前6磅、段后3磅,行距设成1.5倍行距,然后单击【确定】。

计算机导论实训指导书 WORD实验报告1

Word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内容:WORD文档的编辑和基本简单排版 二、实验步骤: 1、启动WINDOWS和WORD 2、在桌面上新建一个文件夹,以自己的姓名命名。 3、录入以下文字,并以“1.DOC”命名保存在桌面上自己的文件夹中。 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制订,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只有搞好职业教育,才能搞好教育改革。职业教育的质量,使职业教育更有吸引力,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突出体现在征服自然,安排山河的顽强拼搏中,体现在万众一心,治穷治富的艰苦创业中,体 现在历经曲折,百折不挠的探索中。 4、选定练习:(具体见书P56页上的图4-8) (1)选定一行:单击该行左侧的选定栏 (2)选定多行:在行左侧的选定栏中拖动鼠标 (3)选定第一段:双击鼠标 (4)选定全文:按CTRL+A,或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全选”选项。(5)选定文章横向一部分:拖动鼠标 (6)选定文章纵向一部分:按住ALT键并拖动鼠标 5、文档的编辑与修改 (1)把标题“职业教育的发展”的改为“有关职业教育的发展” (2)把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与第二句话的位置对调一下。 (3)把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删除。(4)把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体现在万众一心,治穷治富的艰苦创业中,体现在历经曲折,百折不挠的探索中”复制到第一段的结尾处。 (5)把文章中的所有“职业”替换成“职教”。 6、新建一个文档,把上面的文章复制过来,并进行字体格式设置,完成后以 “2.DOC”命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1)选定文章标题,把其设置成红色一号黑体。 (2)选定文章第一句,把其设置成绿色的二号隶书。 (3)选定文章第二句,把其设置成蓝色的三号宋体。 (4)选定文章第三句,把其设置成红色的四号仿宋体,并加粗。 (5)选定文章第四句,把其设置成绿色的小四楷体,并加下划线和底纹。(6)选定文章第五句,把其设置成红色的小四仿宋体,并倾斜。 (7)选定文章第六句,把其设置成红色的小四仿宋体,并加着重号。 (8)选定文章第七句,把其设置成红色的三号黑体,并加波浪下划线。(9)选定文章第八句,把其设置成蓝色的三号隶书,并加框。 (10)选定文章第九句,把其设置成绿色的三号楷体,并加宽,磅值为1.5。(11)选定文章第十句,把其设置成黑色的二号宋体,并紧缩66%。 (12)选定文章第十一句,把其设置成黑色的二号仿宋体,并设置成空心。(13)选定文章第十二句,把其设置成黑色的二号黑体,并加双删除线。(14)选定文章第十三句,把其设置成黑色的二号黑体,并加阴影。 (15)选定文章第十四句,把其设置成黑色的二号楷体,并加“亦真亦幻”的

计算机导论读书报告记录

计算机导论读书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计算机导论读书报告 刘震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发展的迅速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虽然现在计算机已经经历四代,但是其基本结构仍然没有改变,还有其数据的存储方式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然而在计算机领域中,又衍生出许多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体系,比如说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和物联网等。在软件工程中,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模型建立的方法,使其独立为一个小的专业知识。同样的,信息安全在当今社会也备受重视,然而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做得还不过好,人才也比较少,所以仍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努力! 关键字:计算机;软件;信息安全; 一、引言 现在的计算机专业已经被分为四个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和物联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计算机的基础专业,软件工程也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然而新兴的专业是信息安全和物联网。关于物联网,我了解的不多,大概就是将一切我们可以看到的事物都计算机化。然而信息安全已然成为计算机界的焦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我想也不必多说。 二、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初步认识和体会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所谓信息,它的发展离不开人类。从一开始最简单的语言交流,到文字的出现。而信息的载体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渐渐变得高效起来。18世纪初人类还用报纸来获取信息,到了19世纪,就出现了电报、电话,到了20世纪,电视也出现了。然而这些并不是当今信息最主要的载体,现在信息化程度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计算机。 众所周知,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距现在不到70年的时间,然而也就这短短的六十多年的时间,它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载体。它由当初庞大的体形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小巧玲珑;由一开始复杂的操作演变为现在人人都可以轻松掌握的简单操作;同时它的运算速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的计算机被普遍的称为“电脑”,而它的功能也不仅仅只有计算这个功能了,它兼有着上网、办公、游戏、娱乐等多种功能。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使人们的工作变得快捷、简单。但是计算机在诞生之前,从没有人能想到它会变得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word实验

西安郵電學院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题目:WORD实验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专业名称:计科 班级:1103 班内序号: 5 学生姓名:潘文 指导教师:尚小林

Word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Word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掌握Word中文字输入、文字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使用方法。 2、掌握Word中不同种类文档的编辑方法,以及艺术字、图片、文本框文字方向等设置方法。 3、掌握Word中表格的创建、修改、删除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内容 实例一在Word中录入下面文字: Internet应用 在Internet上存储着大量的动态信息资源,为了方便用户查询所需信息,目前已出现了许多交互的查询软件,它们大多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但是当前在Internet上最为流行的信息查询服务就是“环球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 要求: (1)在Word中录入上述文字; (2)标题居中,设置为黑体、一号、红色,字符间距加宽5磅(英文作为一个整体字)。 (3)将第一段首字“在”下沉2行。 (4)将第二段字体设置为楷体,行距为固定值16磅。 (5)设置为黄底红字。 实例二表格创建和编辑 创建如下的表格: 学生成绩表 (1)利用表格中的公式,求出各个同学的总分,并对总分进行排序 (2)在表格的最后增加一行,行标题为平均分,求出平均分 (3)将表格第一行的行高度设置为0.8厘米,该行文字为宋体,并水平、垂直居中,其余各行的行高设置为0.65厘米。 (4)将表格的外框线设置为2.25磅,内框线为1磅,对每个同学的各科成绩填充15%的灰色底纹。 实例三制作培训通知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材料

课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班级: 学号: 学生: 任课教师: 2016年9月12日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1 熟悉计算机环境及输入法练习 实验目的 (1)熟悉机房环境(2) 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3) 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 法(4)通过练习培养正确的打字姿势与指法 实验容及操作步骤 (1) 进入机房,熟悉机房环境,然后对号入座,查看主电源开关的位置。 (2) 观察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之间的连接情况,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 (3) 打开显示器开关,检查显示器电源指示灯是否已亮,若电源指示灯已亮,则表示显示器已经通电,否则,打开主电源开关。 (4) 按下主机电源开关,给主机加电。 (5) 等待数秒后,即可出现Windows 7桌面,表示启动成功。注意,如果是网络化机房,启动后会出现登录界面,此时根据机房管理员或老师的要求输入账号及密码,并确认即可。 (6) 金山打字通软件主界面如图所示,如果计算机上没有安装该软件,需要自行下载并安装。 实 验 结 论 在上课的时候我对导论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只是知道与计算机有关,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我初步了解了这是一个什么课程,而且 老师讲解了输入法的使用,并且用相应的软件联系,通过练习我的打 字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学会了怎样安装输入法。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2 Windows操作 (1) 熟悉Windows 7的工作桌面。(2) 掌握Windows 7的桌面元素的操作。 实验目的 (3) 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实验容及操作步骤 (1)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 7桌面,观察桌面元素。 (2) 在桌面的空白位置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大图标】命令,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3) 重复刚才的操作,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中等图标】命令,再次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4) 继续重复刚才的操作,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小图标】命令,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5) 在桌面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自动排列图标】命令,取消该命令前面的“对勾”符号。 (6) 将光标指向任意一个桌面图标,拖动鼠标就可以改变图标在桌面上的位置。 (7) 再次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自动排列图标】命令,这时图标又整齐如初地排列起来。 (8) 在桌面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排序方式】命令,然后在子菜单中分别选择【名称】、【大小】、【项目类型】和【修改日期】命令,观察图标排列情况。 (9) 在桌面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命令,在弹出的【创建快捷方式】对话框中单击按钮,指定一个目标文件,然后通过单击按钮,就可以完成快捷方式的创建,如图所示,这时桌面上将出现一个快捷方式图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