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西医的说法,网络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那么究竟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呢?人体心脏分心房与心室,心房的作用是贮血,即汇集静脉回血,心室的作用是泵血,即将血液泵入动脉。

从心房到心室有一个血液传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心房与心室不能协同,就是所谓的房室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可以表现为P 波与QRS波不协同。下图是正常心电图。

之所以出现P波与QRS波不协同,是因为心肌细胞功能失常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湿。

心肌细胞中湿,细胞膜内水分不能排出,则心肌代谢减弱,心室不能协同心房,故而出现所谓的房室传导阻滞,为少阴病。

二,中风。

心肌细胞本身代谢减弱,故而心室不能协同心房,这是太阳中风所致。

三,里虚。

里虚导致心肌细胞供养不足,因而心室不能协同心房,为太阴病。

四,以上三点兼而有之。

所以概括而言,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原因有少阴病、太阳病或太阴病。

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病症是心悸,所谓心悸是指心房与心室不协同而导致的异常心跳的感觉。病情严重者可能心动过缓,这是病入厥阴。

房室传导阻滞的后果是心室不充盈而泵血减少,所以病情重者可能因供血不足而眩晕身重。《伤寒论》:

少阳病,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病,若吐下,必里虚中湿,并太阳中风,故悸而惊。

西医有关心电图的理论并不正确,对心电图波的认识不正确,只是凭经验诊断而已。要是给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那就是把病人毁了。房室传导阻滞只是虚假表象,不是真实病理,不存在所谓的传导阻滞。科学常常就是伪科学。

不谦真人的中医是《伤寒论》所没有的。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名词解释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名词解释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也是心电图上常见的异常表现之一。本文将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解释。 一、概念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传导系统中的房室传导完全中断,即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不能正常传导。它可以发生在房室结或房室束的任何部位,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刺激无法传递,从而产生心率缓慢、心律不齐等症状。 二、病因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脏手术、药物中毒等。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和老年性心脏病。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过量或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临床表现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程度。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重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则可能导致晕厥、心悸、心绞痛等症状。在极端情况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导致心跳骤停,威胁生命。 四、诊断 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在心电图上,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与QRS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规则或完全脱落。此

外,医生还可以通过Holter监测、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来确定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五、治疗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对于严重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治疗,包括心脏复苏、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对于轻度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心率和心律,如使用丙戊酸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总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心电图表现。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和运动,以提高心脏健康水平。

常见异常心电图(附详解图片)

常见异常心电图(附详解图片) 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房室阻滞,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 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房室结、希氏束及左右束支,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于上述传导通路的任何部位。 按阻滞的严重程度分为:一度、二度、三度,P 波能下传至心室,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 P 波不能下传心室,称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所有 P 波均不能下传心室者,此时房室分离,P 波和 QRS 波之间没有任何传导和被传导的关系,被称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工作中一度和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比较好鉴别,所以我们简单描述一下后,重点来辨别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PR 间期延长大于 0.20 秒; 2.每个 P 波后都有 QRS 波群,房室始终保持 1:1 的关系; 3. 病人多无不适症状。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即(心电图中有 P 波,有 QRS 波,但P 波和 QRS 波之间没有关系) ;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 3.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 当阻滞部位较高时,心室率约为 40~60 次每分,QRS 波群正常,心律较稳定,当组织部为较低时,心室率可在40 次每分以下,QRS 波群增宽,心室率常不稳定。

如下图 (A 为阻滞部位较高时,B 为阻滞部位较低时):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 (常见于健康人,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且预后良好); 二度 2 型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下,预后不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容易变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下面我们来依次介绍。 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 1.一定是窦性心律; 2.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次 QRS 波群,造成心室脱落,每次仅有一个 P 波无波下传; 3.心室脱落后的第 1 个下传 P 波的 PR 间期通常缩短。

心电系列十: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系列十: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张新民 南京明基医院 房室传导阻滞简称房室阻滞,是指激动从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中因房室传导系统某一部位(有时是几个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引起激动出现传导延缓、部分传导中断甚至全部传导中断的现象。房室阻滞是心脏传导阻滞中最常见的一种。 心房除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心室除极表现为QRS波群。正常情况下,每个P波后均继以下传的QRS波群,并且PR间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时,心电图上即表现出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关系不正常:或PR间期延长,或P波后不继以QRS 波群。 房室阻滞可发生于心房、房室交界区、束支及分支等不同部位,其中主要发在房室交界区。根据阻滞的严重程度,房室阻滞分为一度、二度及三度。其中一度、二度又称为不完全性房室阻滞;三度房室阻滞又称为完全性房室阻滞。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是由不同阶段不应期延长所致。 一、一度房室阻滞 一度房室阻滞是指激动从心房传至心室的时间延长,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延长超出正常范围。一度房室阻滞由房室传导系统的相对不应期延长所引起。其阻滞部位最常见于房室结内。 1、心电图表现 ① 在成人PR间期>0.20s(老年人>0.22s,14岁以下的儿童>

0.18s); ② 前后两次心电图比较,心率在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PR间期延长超过0.04s。 一度房室阻滞的PR间期延长程度有轻有重(大多在0.21~0.35s,偶有长达1.0s者)。有些病例PR间期延长明显患者,其P波位于前一次激动的T波或ST段上,易误认为是QRS前无P波的交界性心律(图9-1)。对于一度房室阻滞来说,无论PR间期延长程度的轻重,每次室上性激动均能传至心室,不出现传导中断现象。 图 9-1一度房室阻滞 图中PR间期延长明显,致P波与前一次激动的T波相重叠。由于重叠不完全一致,故使T波呈不同形态 2、临床意义 一度房室阻滞可发生在有病变的心脏,如心肌炎、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手术等;也可见于正常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原因,常发生于卧位或睡眠时,立位或活动时PR间期转正常。此外,某些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可导致 PR 间期延长。出现于一些无明显冠心病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的一度房室阻滞,多为传导系统退行性变所致,无重要意义。二、二度房室阻滞 二度房室阻滞是指激动自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中,出现部分激动传导中断。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部分P波后不继有QRS波群。 二度房室阻滞心电图可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心电图不同表现,二度房室阻滞分为: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及高度房室阻滞。在二度型房室阻滞中,阻滞的严重程度有时用房室传导比来表示,即以P波的数目与QRS波数目之比。如4︰3房室阻滞,是指4个P 波中有3个下传心室,1个被阻断;4︰1阻滞指4个P波中只有1个下传心室,3个被阻断。 (一)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二度 Ⅰ型房室阻滞又称文氏型、莫氏Ⅰ型房室阻滞,是二度房室阻滞最多见的类型。其阻滞部位多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端。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 AVB)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有时两个以上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传导速度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房室阻滞可以是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的。持久性房室阻滞一般是器质性病变或伤损所致。 根据传导障碍的轻重程度可分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电图诊断条件如下: 1.一度房室阻滞: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均可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0.21s(14岁以下儿童为0.18 s),每个P波之后有QRS波群。 图14-8-21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表14-8-1 正常P-R间期的最高限度表 心率(次/分)70以下71~90 91~110 110~130 130以上 14~17岁0.19 0.18 0.17 0.16 0.15 7~13岁0.18 0.17 0.16 0.15 0.14 5.5~6岁0.17 0.165 0.155 0.145 0.135 5.5岁以下0.16 0.15 0.145 0.135 0.125 2.二度房室阻滞:一部分心房的激动不能下传心室。根据有无Wen ckebach现象(文氏现象)分为二种类型:

Ⅰ型:亦称莫氏Ⅰ型(Mobity Ⅰ)即文氏型阻滞。P-R间期依次 呈进行性延长,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发生心室漏搏一次,心室漏搏后,P-R间期缩短,以后又依次逐渐延长,这种周而复始的P-R延长现象、称为文氏现象。因为P-R间期逐渐延长时、每次递增值逐为减少、 所以出现了R-R间隔逐渐缩短的规律性变化,而且阻滞的长间歇小于任 何短R-R间歇的2倍(图14-8-22)。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按一定的房 室传导比例下传,常见者为4:3或5:4、即4个P波有3个下传至心室或5 个P波有4个下传至心室。 图14-8-22 Wenckebach现象与心室率规律性变化示意图 图14-8-23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3:2房室传导 Ⅱ型:亦称莫氏Ⅱ型(MobitgⅡ),即无文氏现象的二度房室阻滞。表现为P波规则的出现、P-R间期固定不变、发生周期性的QRS波群 脱漏。 有的学者把3:1或更高程度的二度房室阻滞(如4:1、5:1、6:1等)称为高度室阻滞。 图14-8-24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3.三度房室阻滞: 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至心室而引起房室脱节、心房与 心室的活动分别由各自的起搏点控制。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怎样的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怎样的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怎样的 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一、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0.20秒,②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 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部分心房激动不能传至心室,一些P波后没有QRS波群,房室传导比例可能是2:1;3:2;4:3……。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两型。Ⅰ型又称文氏(Wenckebach)现象,或称莫氏(Mobitz)Ⅰ型,Ⅱ型又称莫氏Ⅱ型,Ⅰ型较Ⅱ型为常见。 (一)第二度Ⅰ型传导阻滞-文氏现象①P-R间期逐渐延长医|学教育网整理,直至P波受阻与心室脱漏,②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受阻;③包含受阻P波的R-R间期比两个P-P间期之和为短。 (二)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①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②QRS波群有间期性脱漏,阻滞程度可经常变化,可为1:1;2:1;3:1;3:2;4:3等。下传的QRS波群多呈束支传导阻滞图型。 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电激动传导速度减慢,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超过0.20s,但是每个心房激动都能传导至心室。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又分为I型(文氏或称莫氏I型)和II型(莫氏II型)。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类型,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到有一个心房的激动不能传递到心室。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的激动突然阻滞不能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路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得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三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以随着病情的进展发生转化 疾病简介 正常心脏要收缩、泵血,就必须由电来带动。正常的心脏电发动机是窦房结,它发放电冲动,随即通过心房肌传递,抵达房室结及左心房,然后到达希氏束和浦肯野细胞激动心室肌,完成一次心脏收缩电活动。这一步骤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即发动机异常或电路异常,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发动机故障,即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电路故障,即是传导阻滞。发生在窦房结和心房之间的称为窦房传导阻滞,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此外还有房内阻滞,室内阻滞,束支阻滞等。其中以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多见。[1] 编辑本段发病原因 房室阻滞的病因有: ①以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最常见,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感染。 ②迷走神经兴奋,常表现为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 ③药物:如地高辛、可达龙、心律平等,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心率减慢,多数停药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 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 ⑤高钾血症、尿毒症等。 ⑥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即老化)等。 ⑦外伤,心脏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导管消融时误伤或波及房室传导组织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2]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第一度房室阻滞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电传递速度减慢,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超过0.2秒,但是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 第二度房室阻滞又分为I型(文氏或称莫氏I型)和II型(莫氏II型)。第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第二度房室阻滞类型,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到有一个心房的冲动不能传递到心室。二度II型是指心房的冲动突然阻滞不能下传心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有间期性脱漏。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房室阻滞,指房室间正常传导途径发生传导延迟,部分或全部阻滞。常见病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各种心肌炎,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影响;也可见健康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以及压迫眼球和颈动脉窦、胸腔和颈部肿瘤刺激迷走神经等。心脏传导阻滞可发生于传导系统上任何一处,包括窦房结与心房之间、心房肌、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及心室肌。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为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激动在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及其分支内发生阻滞,不能正常传到心室。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完全性及部分性阻滞。部分性又可分为第一度及第二度两种,完全性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呈暂时性,永久性或间歇性发作。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注意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长期或大量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无心脏手术、炎症、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原因,有无迷走神经张力过强、颈动脉窦综合征等。 ①以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最常见,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感染。 ②迷走神经兴奋,常表现为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 ③药物:如洋地黄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数停药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 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 ⑤高血钾、尿毒症等。 ⑥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 ⑦外伤,心脏外科手术时误伤或波及房室传导组织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 1、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活产新生儿发病率为1/22000。

30%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以大血管错位、单心室多见。70%为孤立性,无心血管畸形。病因为: (1)自身免疫疾病:母亲孕期患自身免疫病,常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处于无症状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及干燥综合征则较少见。血清有抗SS-A或抗SS-B自身抗体,此种抗体为IgG成分,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房室交界区纤维化、炎症、坏死或钙化等病理免疫反应。先天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60%~70%由于自身免疫病引起,而孤立型可高达80%。 (2)房室交界区胚胎发育畸形:多并发先天性心脏病,房室传导系统连接中断。最早可发生于胎龄16周时。可因胎心缓慢,误认为宫内窒息而行剖宫产。有的则发生死胎或出生时全身水肿、肝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取决于心脏畸形情况及心率缓慢程度。孤立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多60~70次/min,可无症状。心率在60次/min以下者,多有嗜睡,拒奶,无力,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或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多因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少数由于心脏停搏引起。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心房率在150次/min以下,心室率低于55次/min,生后第1周即可发生心力衰竭。有心脏畸形者因阿-斯综合征、心力衰竭多于婴儿期死亡或猝死。曾报道599例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自然病程。599例中孤立型418例,2/3随访至10岁,92%仍存活,另18l例并发心血管畸形者,病死率为28、7%。另一报道孤立型完全性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113例,男56例,女57例,均无重要心脏畸形。其母血清抗SS-A及(或)抗SS-B抗体阳性。妊娠纪录完整的87例中,71例(82%)于妊娠30周(中位数23周)前首次诊断。113例中死亡22例(19%),发生于宫内6例,生后3个月内10例,3个月~6岁6例。妊娠34周之前出生者死亡率明显高于34周以后者(52%比9%)。活产107例中,61例(62%)需要安置起搏器,其中生后9天之内35例,1岁内15例,1岁以后17例。体检心率缓慢而规则,可于胸骨左缘和心尖部闻及Ⅱ~Ⅲ/Ⅵ级收缩期杂音,第1心音强弱不一,如心房和心室同时收缩,则第1心音增强如“大炮音”。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末梢血管征阳性。由于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又称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到心室的过程被延迟、部分被阻断或完全被阻断。房室阻滞可以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区、希氏束、束支等不同的部位,习惯上将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一度、二度、三度。导致房室阻滞的病变常见于各种心肌炎(特别是风湿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急行心肌梗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老年性钙化、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手术、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作用、电解质紊乱等。正常人也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文氏莫氏Ⅰ型),这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一、诊断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取决于传导阻滞的程度、部位、以及心室率。 1.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的病人常无症状。听诊时心率正常,因P-R间期延长,第一心音强度减弱。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因可引起心搏脱漏,病人可有心悸感,心率缓慢时可有头昏、乏力、眩晕等表现。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固定。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及伴随的病变,包括疲倦、乏力、眩晕、晕厥、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阿-斯氏综合征等。听诊时心率缓慢规则,多在35~50次/min,第一心音的强度经常变化,第二心音可正常或反常分裂。可间或听到心房音及响亮清晰的第一心音(大炮音)。在心房与心室同时收缩时,颈静脉可出现巨大的α波。 [心电图检查]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 阻滞部位可以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末梢纤维的传导系统中的任何部位。表现为P-R 间期延长(>0.20S),或P-R间期>不同年龄和心率的正常最高值,P 波后的QRS波群时间多数正常。若QRS波群呈现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则阻滞多在希氏束-浦肯野氏系统。 希氏束电图的特点希氏束电图上阻滞部位可能在:①心房内阻滞 P-A间期>60ms,而A-H、H和H-V间期都正常。②房室结传导阻滞 A-H间期延长,大于140ms,而P-A间期和H-V间期正常。③希氏束内传导阻滞 H-Hˊ间期延长,大于20ms。④束支传导阻滞H-V间期延长,大于60ms。⑤混合性传导阻滞如房内阻滞合并房室结内阻滞或希氏束内阻滞。 2.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通常将二度房室阻滞分为莫氏Ⅰ型(MobitzⅠ型)和莫氏Ⅱ型(MobitzⅡ型)。 (1)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文氏阻滞(Wenckebach block)。①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出现QRS波脱漏,如此周而复始;②R-R间期逐渐缩短;③ P-R 间期逐渐延长的递增量逐渐减少;④最长的R-R间期是最短的R-R间期的两倍。房室传导比率可为3∶2、4∶3或5∶4。 希氏束电图检查莫氏Ⅰ型的阻滞部位80%左右多在希氏束近端。表现为A-H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完全阻滞,而H-V间期正常。少数在希氏束本身或希氏束远端阻滞,表现为H-Hˊ或H-V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完全阻滞。 (2)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P-R 间期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延长,但恒定不变,P波突然不能下传,可呈2∶1或3∶1下传,下传的QRS波群可正常或宽大畸形。若QRS波群正常,阻滞可能位于希氏束内,当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阻滞位于希氏束远端。 希氏束电图检查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大多在希氏束远端,约为70%。

心脏传导阻滞的介绍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定义 (2) 心脏传导阻滞原因 (2) 病因 (3) 心脏传导阻滞 (4) 分类 (6) 发病机理 (9) 治疗 (10) 病因治疗 (10) 对症治疗 (11) 人工心脏起搏器 (12) 预后 (13) 分度 (13) 流行病学 (13) 发病机制 (14) 心电图与临床意义 (18) 病例分析 (22) 讨论 (23) 结论 (23) 预后预防 (24)

心脏传导阻滞定义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速(His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组成它担负着心脏起搏和传导冲动的功能保证心房心室协同收缩。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传导均可发生阻滞如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称窦房阻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称房室传导阻滞;位于心房内称房内阻滞;位于心室内称室内传导阻滞。 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原因 在老年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1.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自然变化发生纤维增生脂肪浸润,退行性变化及钙化等。 2.随着年龄的增加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增高心室负担过重心肌缺血时均可发生传导阻滞一般认为40岁以后窦房结内的P细胞减少,胶原纤维数量增加50~60岁以前,弹性纤维也逐渐增加网状纤维不仅数量增加,且变粗大40岁以后,窦房结和结周组织有脂肪浸润结细胞中的一些肌纤维丧失。房室传导系统的改变与窦房结相似即随着年龄的增加结缔组织逐渐增多Furberg等对5150例≥65岁的老年人进行观察时发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

5.3%,心室内传导阻滞发生率为8.7%。国内孙光辉对390例≥60岁的老年人作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老年人平均心率低于中青年,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P<0.01)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极为常见,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 病因 年龄是影响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发生率更高,性别本身对传导阻滞影响不大,少部分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有家族遗传倾向。窦房传导阻滞绝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常见病窦和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左房肥大或扩大,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原发性心肌病还常见于心房肌的急慢性缺血心房梗死及高血钾症或奎尼丁等药物作用。此外,心房肌由于纤维化,脂肪浸润或淀粉样变等退行性病变,心室内传导阻滞,尤以冠心病多见。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主要动力器官,它之所以能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窦房结发出的心电激动。心电激动通过心房和房室交界区后,便以很快的的速度经过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氏纤维,传达到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几乎同步地收缩和舒张,心脏才能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共分几类,其发病机理是什么? 心脏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肌的不应期呈病理性延长,使本来能正常传导的激动出现延缓或传导中断的一种异常状态。心肌不应期可仅有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也可两者均有延长。传导阻滞持续的时间可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持久性传导阻滞是心肌器质性损伤的结果,而一过性、间歇性阻滞,除器质性因素外,尚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某些药物引起。 心脏传导阻滞按其传导的部位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及室内阻滞。其中以房室阻滞及室内阻滞最常见。 心脏传导阻滞按其阻滞的程度可分为三度:即一度传导阻滞、二度传导阻滞、三度传导阻滞。一、二度传导阻滞合称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一度是指仅有传导时间延长,但激动均能通过阻滞部位;个别激动被阻滞,使激动不能全部通过阻滞部位为二度;连续两个以上的激动被阻滞,称为高度传导阻滞;若只有个别激动通过阻滞部位,称为几乎完全性传导阻滞。 若所有的激动都不能下传则称为三度传导阻滞,又称为完全性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机理就在于心肌的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也可两者均延长。 病理性延长的不应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脏本身的因素中主要是心率的影响。心肌的不应期随心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当心动周期缩短时,不应期相应的缩短,心动周期延长时随之延长。在心外因素中主要是指神经及体液两大因素,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不应期缩短。 何谓心脏传导阻滞,有哪几类? 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强间接地引起,也可因疾病或药物对心肌的直接作用所致。其传导阻滞可呈暂时性、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前两者提示心脏有可能有器质性病变,后者表示肯定有心脏病。 心脏传导阻滞可发生于心脏的任何部位,按传导障碍发生的部位不同,一般可将心脏传导阻滞分为下列几类:(1)窦房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窦房连接组织内;(2)心房内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心房内;(3)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房室连接组织内;(4)心室内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心室内。 何谓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是指由于窦房结周围心肌不能将某些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向外传导,使窦房结冲动到达心房的时间延长,或心房与心室停搏一次或接连两次以上,称为窦房传导阻滞。 何谓房内传导阻滞,有哪几种? 房内传导阻滞指冲动在心房内结间束或房间束传导阻滞。根据图形可分为不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及窦房传导阻滞三种。 不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是由于冲动在心房内的异位激动,在除极过程中侵入窦房结,使之激动不能下传或延迟所致。 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指心房同时受到房内两个起搏点所激动而不互相抑制,窦性激动心房的一部分并能下传心室,余下的心房部分由一异位心房起搏点所激动,但不传入心室 何谓房室传导阻滞,有哪几度?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房室交界区的心肌不应期呈病理的延长,使本来能正常传导的激动出现传导延缓或传导中断的一种异常状态。 按阻滞程度可分三度: (1)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室上性冲动通过房室传导系统的时间延长,但均能传入并激动心室。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西医的说法,网络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那么究竟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呢?人体心脏分心房与心室,心房的作用是贮血,即汇集静脉回血,心室的作用是泵血,即将血液泵入动脉。 从心房到心室有一个血液传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心房与心室不能协同,就是所谓的房室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可以表现为P 波与QRS波不协同。下图是正常心电图。 之所以出现P波与QRS波不协同,是因为心肌细胞功能失常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湿。 心肌细胞中湿,细胞膜内水分不能排出,则心肌代谢减弱,心室不能协同心房,故而出现所谓的房室传导阻滞,为少阴病。 二,中风。 心肌细胞本身代谢减弱,故而心室不能协同心房,这是太阳中风所致。

三,里虚。 里虚导致心肌细胞供养不足,因而心室不能协同心房,为太阴病。 四,以上三点兼而有之。 所以概括而言,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原因有少阴病、太阳病或太阴病。 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病症是心悸,所谓心悸是指心房与心室不协同而导致的异常心跳的感觉。病情严重者可能心动过缓,这是病入厥阴。 房室传导阻滞的后果是心室不充盈而泵血减少,所以病情重者可能因供血不足而眩晕身重。《伤寒论》: 少阳病,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病,若吐下,必里虚中湿,并太阳中风,故悸而惊。 西医有关心电图的理论并不正确,对心电图波的认识不正确,只是凭经验诊断而已。要是给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那就是把病人毁了。房室传导阻滞只是虚假表象,不是真实病理,不存在所谓的传导阻滞。科学常常就是伪科学。 不谦真人的中医是《伤寒论》所没有的。

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锁定 声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atrioventricularblock),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这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50岁以上较多,年轻患者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暂时性的较多。 目录 1概述 2症状体征 3疾病原因 4发病机制 5诊断检查 6诊断鉴别 7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该症的治疗 心脏直视手术后该症的治疗 对无症状的先天性该症患者的处理 导致心脏骤停的处理 8并发症 9预后预防 10流行病学 1概述 男性患者较女性多。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取决于心室率减慢的程度及心肌的病变与功能状态。体力活动时可有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如心室率过于缓慢,尤其是心脏同时有明显的缺血或其他病变,或并发于广泛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急

性心肌炎者,则症状可较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神志模糊,进而发展为晕厥(发生率可达60%)、阿-斯综合征。 如出现室性逸搏心律,往往提示发生阻滞的部位较低。由于心房与心室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起搏点激动,各保持自身的节律,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如果偶尔出现P波下传心室者,称为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时,如果出现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则为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症状体征 1、急性心肌梗死时伴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有其特点: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程度,取决于梗死的部位、传导阻滞发生的速度、心室起搏点的部位与心室率。下壁梗死并发三度房室阻滞,如是由一度或二度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逐渐发展来的,心室率不是过于缓慢,可不引起临床病情恶化。相反,多数前壁梗死并发三度房室阻滞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及严重左心衰竭。不论前壁或下壁梗死,若突然出现QRS波增宽,心室率过于缓慢,低于40次/min以下的三度房室阻滞者,皆易诱发心室停搏或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前壁比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死率要高2倍。但当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因右心室对左心室的充盈作用减低,而使心排血量进一步下降,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病死率明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大多为暂时性的,仅少数患者于梗死后永不恢复。心电图中心室率慢、QRS波增宽明显者特别容易发生晕厥或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第1心音轻重不等,有时特别响,如开炮音,这是由于心房和心室收缩时间的相互关系经常有变动所致。 2、临床分类 (1)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多数与先天性心脏病并存,与房室结、希氏束及其束支发育不全或存在缺陷有关。当合并复杂的心脏畸形、逸搏心律的QRS波宽大畸形及Q-T间期延长者,提示预后不良。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大部分无症状。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日后可出现晕厥而需安置起搏器,少数可发生猝死。逸搏点对阿托品的反应和房室交接性逸搏恢复时间有助于估计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及预后。 (2)急性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由急性心肌梗死、药物、心脏外科手术、心导管检查和导管消融等损伤所致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是暂时性的。约有10%的病例阻滞可在希氏束,逸搏点常位于束支-浦氏纤维内,频率<4次/min,且不恒定,QRS波常宽大畸形。这种损伤常是不可逆的,需要安置起搏器。原有希-浦系统病变者,在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特别是抑制钠快通道的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丙吡胺后,可以出现二度或三度希-浦系统阻滞。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和室间隔缺损时,容易损伤希氏束,其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高。原有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在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时,可由于产生右束支阻滞而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大多数病例心导管所致的束支损伤是暂时

中医学认识房室传导阻滞

中医学认识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Antrial—Ventricular Block,,凸LW)是指房室传导系统的某一部分或某些部分的不应期异常延长,在冲动由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传导延迟,或部分甚全部冲动不能下传至心室。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心房至心室内末梢纤维的全部传导系统中的任何部分,以房室结、房室束、束支近端为阻滞的好发部位。阻滞呈水平型阻滞,即不包括一支阻滞而由另一支下传的单支阻滞。三分支同时发生阻滞时,可形成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束支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是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持久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为由器质性病变导致,前两者除器质性因素外,尚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其他因素引起:①工度房室传导阻滞指房室传导时间延迟,但心房冲动均能传人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②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指部分心房冲动不能传人心室,心电图表现为心室漏搏;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完全阻断,全部冲动不能传人心室,心电图表现为房室分离。 中医学没有与此完全等同的病名。根据此症征候表现,可将其归之于胸痹、眩晕、心悸、怔忡、厥症等范畴。本病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心病者,胸中痛……膺背肩胛痛”。汉代的张仲景提出宣痹通阳为主的治疗方法,如:“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其后医家提出血府逐瘀汤等治疗。现今仍广泛运用临床。 [病因病理] (一)、中医学认识 本病的发生主要在心,与脾、肾有关,常与体质虚弱、外邪入侵、饮食失调、劳倦过度、久病失治等因素有关。如《内经》所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伤寒论》曰:“伤寒结代,心动悸”。 1.气阴两虚禀赋不足,素体阴虚,或过劳虚衰,耗伤心气,损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律失常)——房室传导 阻滞 【概述】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位不应期的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播过程中传导阻滞或部分甚至全部不能下传的现象,是房室传导能力病理减低的结果。 【病因】 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感染;低血钾症;药物因素: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等;先心或心脏导管介入手术等。 【临床表现】 取决于是否合并先心病、起病急缓、心室率快慢等。轻者无症状,临床常见症状包括疲乏、头晕、嗜睡、胸闷等,房室传导阻滞合并过缓心室率时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心衰或猝死。 【诊断】 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每个心房激动均能传到心室,但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心电图诊断:房室1:1传导,但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高限或P-R间期虽未长过正常范围,但在心率未变或较快时,P-R间期较原先延长0.04秒以上。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激动部分不能传到心室,出

现间歇性心室脱落。 (1)Ⅱ度Ⅰ型AVB:心电图表现为一系列P波下传心室,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一个P波受阻,发生心室脱落。心电图诊断: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发生心室脱落;P-R间期逐渐延长的同时,P-R间隔逐次缩短,直至发生心室脱落;伴有心室脱落的P-R间隔小于2个P-P 间隔。 (2)Ⅱ度Ⅱ型AVB:心房搏动部分不能下传到心室,发生间歇性心室脱落,但发生心室脱落前后,下传的P波,其P-R间期是恒定的。心电图诊断:P-R间期恒定;P波按规律出现,部分P波之后不继以QRS波。 (3)高度AVB: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传导比例为3:1以上,仅少数P波能下传,心室率很慢,经常可见交界性或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激动完全不能下传到心室,心室由低级起搏点控制。心电图诊断:P-P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P波与QRS波无关;心房率较心室率快;心室节律为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2.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3.疑为重症心肌炎者,按心肌炎治疗。

房室阻滞

房室阻滞 [单项选择题] 1、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QRS波群脱落前的PR间期可以意外地延长 B.RR间距可以不呈进行性缩短 C.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4:1 D.QRS波群脱落后的PR间期常缩短 E.病变多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端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房室传导比例常为6:5~3:2,部分可呈2:1下传;房室传导比例≥3:1时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单项选择题] 2、下列心律失常听诊时节律可不整齐,但应除外()。 A.室性期前收缩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呈2:1~4:1下传 D.-度房室传导阻滞 E.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室性期前收缩时,提前出现QRS波群,且往往有完全代偿间歇,使心律不规则。心房颤动时RR间距绝对不规则。心房扑动2:1~4:1交替下传时可使心室律不规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时,QRS波群脱落致心室律不规则。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恒定,且无QRS波群脱落,节律整齐。 [单项选择题] 3、患者男性,25岁,感冒后3天,因心悸就诊。心电图如图3-14-2所示,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窦性P波大多规律出现,但仅少数P波下传心室,部分P波消失(隐藏在QRS波群中)或落入QRS波群之后。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心室率>心房率时,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律之间形成干扰性房室分离,应注意与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 [单项选择题] 4、患者男性,70岁,胸闷、心悸3天。心电图如图3-14-5所示,其阻滞部位最可能在()。 A.窦房结 B.结间束 C.房室结 D.Bachmann束 E.束支水平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图中可见窦性P波规律出现,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下传的PR间期恒定,房室传导比例为3:2;下传的QRS波群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提示其病变多位于束支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