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

谈谈“传媒与国家形象”这个话题

陈力丹

本次会议主题是“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国家”是指什么?是这个国家的山水、人民和文化的形象,还是这个国家的政府形象?这个很重要。因为如果是后者的形象不好了,肯定是由于它没有做好事,改变的方法就是政府下台。千方百计地修补政府的形象,是政府的事,人民则是监督者。传媒通常被视为权力的监督者,没有义务为当权政府修补形象,除非拿了它的钱。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论述,公社的经验之一,就是社会的主人——人民,可以随时撤换社会的仆人——公社权力机构的工作人员。马克思说:“公社并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以为永远不会犯错误。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民众。”(《法兰西内战》,全集17卷368页)恩格斯:“工人阶级为了不致于失去刚刚争得的统治,一方面应当铲除全部旧的、一直被利用来反对它的压迫机器,另一方面应当宣布它自己所有的代表和官吏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来保证自己有可能防范他们。”(《法兰西内战导言》,全集22卷227页)

被他们充分肯定的美国《独立宣言》(马克思说:美国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指独立宣言],全集16卷20页)写道:“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如果国家形象是指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给外部世界造成的印象,因为传媒是信息的传播者,似乎与此有关系。但在一般的传媒体制下,传媒亦没有责任一定要为自己所在的国家制造良好的或不好的形象。

国家形象是存在的,它是一个国家的传媒总体自然传播造成的结果;当权政府的对外国家公关,也会给外界造成一种关于本国的形象。

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的传媒界一起开会,讨论如何树立自己所在国家的形象,因为它们没有责任做这个事情。具体传媒的具体老板如果有树立本国形象的爱国热情,那是他个人的事情。

现在我们开这个会,可能因为我国的国情特殊。毛主席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是执政党,党的形象,以及党领导下的政府的形象,在中国相当程度上就是国家的形象。党规定党管媒体,所以党的传媒有责任树立党的形象;我国所有的传媒都是党管的,当然也要遵从党的要求,“要帮忙,不要添乱”,主动为树立党和党领导的政府的良好形象而努力工作。

根据我国的传媒体制,传媒与国家形象相关,主要是对外传播这一块,还有就是如何使得外国传媒关于我国的报道,能够至少不损害我国的国家形象。这方面,我们可以讨论如何做得好一些。但是这一切,都应该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即承认客观实际,即我们党和政府

的工作总体上做得不错,我们的山河比较环保,我们的人民比较文明。如果我们做得不大好,承认这一点的信息传播,不但不会损害国家的形象,可能还会多少给外界造成我们“实事求是”的好印象,就怕遮遮掩掩的说假话。

就我国传媒的对外传播而言,确实有很多方式方法和思维需要转变,否则,即使我们真得做好了,外部世界的的刻板印象仍然不好。现在有如下问题:

1. 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者,必须直接使用对方的语言和文字,要有在外国语言环境中生活的经验。我国的对外传播稿件,相当部分来源于中文稿,因而在翻译后的英文稿中,充满了汉语的思维方式。这种情形经常造成外国受众的误解和疑惑;即使言辞达意,外国受众也没有兴趣。

2. 防止对外传播的类型化思维。我国的对外传播,习惯于将人、事物类型化,习以为常而意识不到,但是搬到对外传播上,问题就显现了。

3. 忽视外国受众的关注点和他们的价值观。外国的公众大都重视本国媒体和中心国家的新闻,对于半边缘、边缘国家的新闻兴趣本来就不大,美国记者中常说一句话:“为什么俄亥俄的农民要关心?”(why does a farmer in Ohio care?)当很多人还不大清楚中国的时候,无法期待他们关注中国领导人的行程,我们要从中国很小的生活场景出发,来向外界说明中国。

4. 将“后发制人”的传播策略改进为“先发制人”。事先预防的管理体制,造成我们的报道变成了证实、澄清、解释新闻和辟谣。不要指望会有好的形象。

5. 不要把“宣传战役”搬到对外报道上。有些中国人关注的信息,外国人不一定就等量关注,我们连篇累牍的报道让外国人厌倦。还有一些中国国内流行的政治概念,硬要规模化地对外传播,这成为被外国人嘲笑的话料。

6. 学习国际上成熟的对外传播惯例:对外批评,议员的调门很高,传媒的声音更高,非政府组织说得更凶,但是总统的调子很低。中国的对外传媒要成为政府的一面挡风墙、一块缓冲地,传媒不要标榜代表政府。不要给外国留下“坏孩子印象”,否则,正面报道无形中变成了负面报道。

7. 将“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指导思想,改变为“以正面效果为主”。效果是目的,报道形式只是一种手段。无论内容正面与否,只要造成的效果是正面的,或者总体上来说是正面的,就是成功的对外传播。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第一部分: 2015年调查说明及主要发现 2016年1月至3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Lightspeed GMI合作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本次调查首次覆盖了G20中19个成员国(欧盟除外),涵盖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 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大洋洲(澳大利亚)、 非洲(南非)等不同区域的公民。访问样本共计9500个,每个国家500个样本。

本次调查遵循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通过Lightspeed GMI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收集,并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的代表性,受访者样本覆盖18-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受访者最为期待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海外受访者来华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成为首选城市。 第二部分: 国家整体形象及影响力 中国整体形象稳中有升 中国国家整体印象得分达到6.2分,相比2014年高出了0.3分,中国形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分国家来看,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好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总体打分为5.5分,而发展中国家则达到了6.9分。

分年龄来看,年轻群体(18-35岁),中年群体(36-50岁)和老年群体(51-65岁)对中国印象的打分分别为6.6、6.1和5.6分,年轻群体对中国有更好的印象。 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建设研究

文章编号:1673-2103(2009)01-0005-04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建设研究* 颜志强,潘丽萍 (湘潭大学国政系,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软实力是一种软权力,是一种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的目的的能力。软权力是国家形象的基础,国家形象又能促进软实力的提高,在全球化与相互依存的时代,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软实力建设的增强必然要求国家形象的改善,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又是展现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目前全球的国家形象之争实际上是国家之间软权力的较量,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要以改善和促进国家形象的提高为目的,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软实力;软实力建设;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D034文献标识码:A 一、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0(so ft pow er)又称/软国力0,/软力量0。/软权力0,其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奈(Joseph Nye)。奈于1990年提出软实力概念后,这一新词在国际政治和国际传播等领域广泛使用,并受到了世界各国政治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的目的的能力。软实力通过精神文化和道德价值,影响、诱惑和说服别人相信或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以产生拥有软权力一方所希望的过程和结果,它是通过使别人信服取决你的或使别人同意那种能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的准则和制度来起作用的。 国际政治力量可分为/硬实力0和/软实力0。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及其他一些方面,如领土、人口、科技、自然资源等方面,一般通过经济胡萝卜或军事大棒来威胁、利诱别国去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带有/强制性0;软实力是一种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依赖于一国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的吸引力,具有/非强制性0。软硬两种实力均属重要,在全球信息时代,软实力变得比以往更重要了。[1]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软实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文化(cu lture)的吸引力;第二,意识形态(ide-ology)和思想观念(ideas)的感召力;第三,制定国际规则(i n ter national nor m s)和建立国际机制(i n terna-tional instituti o ns)的能力;第四,恰当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 licy);第五,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2] 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相互依存的时代,权力的性质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权力正变得越来越缺少强制性,软实力在其中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奈特别指出,由于软实力主要着眼于一国行为或政策的/吸引力0和/合法性0,因而它不仅涉及一国对外政策的内容,更涉及该国执行这些政策的方式。如果对外政策更加灵活,/软权力0更加强大,那么从长远看,该国无疑更能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也更能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国家形象。[3] 二、软实力建设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 对国家形象,中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具体解释,如我国著名的国际战略学家王家福教授在国际战略学中将国家形象定义为:国家形象是国家结构的外在形态,是国家传统民族与文化的传承在当代世界空间的特性化脉动的映象化张力,是国家质量及其信誉的总尺度,更是国家软权力的最高层次。[4]有学者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内外人民的情感态度与人心向背,而且在国际事务中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功能。[5]综合起来看,所谓国家形象是一国内外公众 第31卷第1期Vo.l31No.1菏泽学院学报 Jour na l ofH eze University 2009年1月 Jan.2009 *收稿日期:2008-09-17 作者简介:颜志强(1983-),男,湖南茶陵人,湘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大国关系与国际法。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塑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塑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刊名: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09(5)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0条) 1.李正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宁夏党校学报 2006(01) 2.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期刊论文]-国际论坛 2002(03) 3.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 2000 4.李寿源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 1999 5.Joseph S.Nye,Jr 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1990 6.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2001 7.Alexander Wendt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95(01) 8.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国际政治社会理论 2000 9.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2) 10.王京;冯莉从体育报道看国家形象的塑造[期刊论文]-新闻知识 2003(04)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李正国.LI Zheng-guo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宁夏党校学报2006,8(1) 2.万晓红.杨万杰.WAN Xiao-hong.YANG Wan-jie奥运文化品牌的提升与国家形象塑造[期刊论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 3.管成云.郝朴宁.GUAN Cheng-yun.HAO Pu-ning国家形象塑造与我国传媒的未来发展战略[期刊论文]-云南社会科学2010(1) 4.相蓝欣.Xiang Lanxing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的本体论[期刊论文]-学海2010(1) 5.唐晓莉对外宣传主体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研究[学位论文]2009 6.聂军.Nie Jun建构主义之后:国际关系理论的论争与融合[期刊论文]-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7) 7.陈正良.Chen Zhengliang增强中国"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8(2) 引证文献(2条) 1.解晓燕.杨晓燕论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中的国民气质[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 2.李彦冰.荆学民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国际新闻界 2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716323161.html,/Periodical_gjxzxyxb200905012.aspx

美国国家标准常用计量单位

美国国家标准常用计量单位面积换算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 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 )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 长度换算

中美国家形象比较

美国霸权主义阴影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之路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学的角度而言,经济地位决定了国家地位,可是中国的国家形象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西方国家不断的丑化中国的形象,并且主流的西方舆论所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也使得西方国家难以对中国产生好感。 反观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他的触角触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似乎并没有人对他进行任何的指摘,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形象似乎能够永远是正面多过负面,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得不感叹美国的高明之处了,美国之所以有这较高的国脚形象,我想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总是乐于对自己的伙伴伸以援手,在二战刚结束之后,西方的经济衰败,美国启动了马歇尔计划,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大范围的救助,对于在苏联进行封锁的西德更是不留余力的连续一年多进行食物的空投,所以战后重新恢复元气的西欧社会的主流意识都是认为美国的国家形象是伟大的。 此外,美国与如今西方乃至世界主流的大多数强国的社会属性与价值观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有着共通点,还有大多数西欧强国都有着与美国一样的发迹史,所以相同点甚多,还有就是战后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交往十分密切,虽然经历了美苏冷战,但是苏联所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奔分离兮了,而社会主义阵营能在世界上发出声音的毕竟不多,所以美国自然而然的就与西方大国有着熟悉度。 最后一点,就是美国的文化输出,比如拯救大兵瑞恩,充分体现了美国的人权主义思想,美化了美国的国家形象,此外美国的高科技,新奇,先进,以及普通人都能创造奇迹,个人英雄主义的论调,无疑是对美国以外的优秀人士的重大吸引。 反观中国,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就不断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列强的欺压,中国的自信心不足,中国人骨子里那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至今仍然存在,而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翘楚,地位自然不凡,而中国的自卑心理就显得越发明显了。此外中国在面对美国等国家时也显得底气不足,美国虽然欠中国一万多亿美金,但是中国的国力依旧无法与美国抗衡,所以中国在心里以及历史,国家实力上还是无法与西方国家对立。 还有就是中国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形式与西方主流国家对立,所以两者之间必不可少的会存在摩擦。而中国作为被压迫的一方,经过发展之后竟然经济实力大幅提高,这是不能被西方国家所容忍的,他们不愿意让比自己弱的那一方逐渐追赶上自己,所以他们便大肆造谣,制造中国威胁论,其实中国真的会威胁他们吗?根本不可能啊。 但是中国也有成功之处,比如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这一点大大的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每年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建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他们的生活。 并且中国还不断的进行对外交流,国家主席,总理,以及各位要员,都纷纷出国进行会谈,也在国内接见了诸多国家的重要首脑,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的重要成就。 此外民间的国内外交流更是密切,出国旅游,移居国外,接纳海外留学生甚至移民,这些打开了中国与世界连接之门,让中国的国家形象真实地出现在世界的眼前,中国不再是那个闭塞,荒蛮的国度,而是个知书达理,和谐的社会与人群。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得以提高。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对中国的仇视与对立,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实力强了才有说话的本钱,此外中国的国民素质应当提高,这很简单,中国游客在国外的恶名已是人尽皆知了,所以为了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就必须对民众进行更好的教育,让大家有更好的修养。还有就是要在重大事件上要敢于发声,敢于与强权主义作斗争。这样才能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中国家形象。 我想中国的国家形象会随着自身实力的上涨逐渐提升,但是这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时代国家形象及大学生国家形象意识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716323161.html, 新时代国家形象及大学生国家形象意识培养作者:蔡庆一王瑞曾建松 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07期 摘; 要:文章解释国家形象内涵与国家形象塑造,从其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与安全功能分析新时代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并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为例,指出通过培养学生领会国家形象内容建构、树立跨文化意识、践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三个方面来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国家形象意识,使他们不仅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与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形象意识。本研究既有助于大学生充分理解新时代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培养国家形象意识。 关键词: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意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 ;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7-0014-0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notion of national image, including its content and elements, and probes into its profound significance for the aspects of politics, economy,culture, safety. And further, taking TCSOL major student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oints that the national image awareness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rain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of national image, building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and practicing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aiming at the firm political position and highlighted professional ability, open and global horizon and becoming acutely aware of national image. This research will not only help college students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ional image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national image awarenes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ir majors. Keywords: national image; national image awareness; TCSOL major students; training 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对国家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和限制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结构体系中的生存与发展。针对国家形象研究,范红深入研讨了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并提出“良好的国家形象代表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接纳性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1]。徐锦萍强调国家形象要取决于主动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能够充分综合展现一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2]。孙有中提出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形象,“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塑造的”[3]。这就表明,对我国自身的国家形象建设问题进行思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形象的传播与构建,既是注重“软实力”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那么,国家形象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构建国家形象?如何培養大学生的国家形象意识?本研究尝试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为例来解答这些问题。

日本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过程

日本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过程 崔聃魏曌(电子科技大学611731) 摘要:日本在多重灾害后仍展现出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这得益于二战后日本“苦修内功”和“对外推广”,这两个重塑正 面国家形象的基本着力点,与日本谋求长远发展和政治大国地位的战略密切相关。 Abstract:Japan after multiple disasters still unfolded the positive positive national image,this benefit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Japan “the self-torture internal strength ”and “the foreign promotion ” ,is remoulds the positive national image two basic points of application,this seek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status strategy with Japan is closely related. 关键词:日本国家形象 Keyword:Japanese country image 作者简介:崔聃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魏曌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83/87【文献识别码】E【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9-0019-01 政治 对外开放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在地震、海啸、核危机,以及 其他继发灾害的多重打击下,日本仍然展现出井然有序、信息公开、积极应对的整体形象,有媒体认为“灾后表现是日本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其实,对于日本的国家形象,世界各国褒贬不一。从一个声名狼藉的二战战败国,经过几十年的战后重建,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科技强国、环保国家、发达国家的 正面形象,同时也背负着否定二战侵略历史、 参拜靖国神社等负面问题的阴影,其国家形象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根据评价一国国家 形象的综合性、 多数性、普遍性原则,综合日本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发展与成就,以及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来看,日本的国家形象应该是正面上占优势的。日本对其国家形象进行塑造的努 力主要可以分为 “苦修内功”和“积极对外推广”两个方面,这与日本谋求长远发展和政治大国地位的战略密切相关。 一、苦修内功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和资源实力作为基础,是很难形成在 世界范围内的软实力的。 日本对国家形象所进行的塑造,是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先决条件的。 战后日本在很短时间内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实行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道路,国民经济很快就得以恢复,并进入到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成为最早、且惟一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的东方国家。日本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故然有美国全方位扶持和战时对亚洲国家的资料掠夺作为基础,但客观分析可知,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突显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的地位,以及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材的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些策略在日本经济腾飞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日本后来赢得世界科技强国的国家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它着重对发展科学技术的投资。日本科技由完全移植、模仿到个别改良、综合改革,到技术产品国产化,是日本技术发 展的一大特色。 其科研机构的种类、分布范围、结构设置、人才密集程度,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使得日本的科技水平始终保持在世界前列。另一方面看,生产力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早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注意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和造就技术人材。国民教育的扎实普及,造就了平均文化素质高的日本国民,为日本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加了砝码。 此外,日本企业的经营者十分重视在职教育和终身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轮训和研修,提高职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理论技术知识。日本企业特有的“终身雇佣制”、“年功系列工资制”以及资本家为笼络工人而灌输的家族意识、群体观念,使日本工人比较安 心工作,比较愿意钻研新技术。这支拥有较高教育程度和熟练技术 水准的劳动力队伍,使日本能较充分地吸收、 消化和发展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迅速摆脱经济上、技术上的落后面貌,跳跃式地赶上或超过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二、积极对外推广 日本对国家形象的外部塑造和推广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是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开展海外经济援助,争取国际认同,提升国家形象。日本通过对外经济援助的方式将资金输送到世界各国,也潜移默化的让自己的政治主张被受援国接受,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的“日圆外交”、在印度的扶贫开发、在阿拉伯国家以及非洲、 拉美地区的经济援助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为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使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以外的发展中国家,逐渐模糊了对日本的“侵略者”印象,代之以“富裕、爱好和平”的新国家形象。日本本国也以ODA为“国际贡献的支柱”,希望借此树立“富国有德”的形象。 其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恐怖主义、人口、难民、毒品等全球性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些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是日本塑造正面国家形象的另一个突破口。 在环境问题上。日本以其丰富的环保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同各国的环保合作,在国际社会推行环境外交,借解决全球问题树立和平的国家形象,为政治大国地位铺路。 最后,日本的输出文化对其国家形象起了巨大塑造作用。日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借助大众传媒的形式,将其多样的文化形式在全球进行传播。文化的影响一旦形成,就会根植于受众思想深处,爱屋及乌的效果常常会遍及到文化主体的其他方面。卡拉OK、动漫、日本文学作品、日本料理、日式建筑、和服、柔道、剑道、插花等日本文化形式的传播对日本国家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塑造作用。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岛国,然而在其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形象的设计上,日本却能扬长辟短,在发展的各个重 要时期,较深刻、 较实际、较长远地认识到自身条件及国际体系状况,进而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做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是中国在发展崛起过程中应该向日本借鉴的。 参考文献:[1]管文虎.国家形象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王众一,朴光海.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19--

在美国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导演简直就是骗子

孙骁骥的博客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博客相册报栏左邻右舍留言“失焦”的中国形象2011-01-25 “我本来不打算看这个片子,但在一帮骗子的建议下,我还是看了这个片子,看完片子以后我觉得拍片子的人简直就是一个骗子。”我想,用这段话来形容我观看在美国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感受,再恰当不过了。 类似的感受,相信不少看过这部奇片的人都有所体会。这部在纽约时报广场滚动播出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将中国的国家形象简化为章子怡、范冰冰等影视明星,以及李彦宏、丁磊、马云等成功人士,中国13亿人口,就这么轻而易举被片中的五十多个“富男人”和“靓女人”给代表了。如此不切实际的“国家形象”,不仅容易引起外国朋友的误会,就连国人看了,也不由得在心里打一个硕大的问号。旅居美国的作者南桥先生的话,颇能代表观众们的心声:“这种片子将在时报广场连续播放几千次,其轰炸之密集,不亚于“羊羊羊”和“脑白金”广告,这对于广场附近工作人员意志力的考验是空前的。我要是天天这么看,搞不好都会现场崩溃。” 这番话从南桥先生口中说出,叫做幽默,或曰“洗具”。但是同样的话,换个人再说一遍,则会大异其趣,甚至会把原本的“洗具”变为“杯具”。很不巧也很不幸,悲剧果真发生了。 这部片子的创意总监最近接受媒体采访,在回应此片投入450亿元巨资的传言时,他说道:“450亿元可以把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广告时段包下来放十年,宣传到他们都吐死。”这位自以为说话风趣幽默的总监同志,他给出的这个回答却让我感到心惊肉跳:不要说十年了,这种片子就算只看十遍,恐怕跑去厕所呕吐的,也不会在少数。当然,我说的是美国人,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早已见怪不怪,处变不惊,此片我们就算真的看上十年,那也不在话下。 但对于国人来讲,真正值得忧心的,是这位总监答案背后的那套宣传思路。至少,我的感觉是,他依然很坚定地认为所谓的国家宣传,就是要焚膏继晷、不舍昼夜,用一种几近于强制的手段把这个虚幻的“中国形象”呈现在外国人面前。并且,如果他们真有450亿来搞这个宣传,“把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广告时段包下来放十年”很可能并不只是一句玩笑。当然,我也相信450亿这个数字只是谣言,否则真的这样搞下去,中国的脸就丢大了。 愚以为,但凡宣传,涉及三个层次。首先是要让别人看见,第二是能让别人记住,最高层次是能够打动对方,让你宣传的对象能够感同身受,进而认同你所宣扬的价值观。这部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片,通过大手笔的资金投入,无疑已经做到了第一点,那就是让受众看见,这很好。但令人无奈的是,银幕上那些转瞬即逝、表情呆滞的“中国精英”形象,无论滚动播出多少遍,几乎不存在被人记住的可能性。这种走马灯式的呆板宣传,要想打动人,那就更是天方夜谭。可以说,这部片子里,中国的国家形象完全是失焦的。 当然,作为一个外行,我依然为这部宣传片技术上的精良所折服,比如其优美的画面、清晰的英文字幕、片中人物整齐划一的微笑表情,这些无疑费了制作人员不少心思。不过,这部堪称“明星秀”的片子,却没能向外界传递中国大众的真实精神面貌。当年,英国的克伦威尔曾对为他作肖像画的画师说:“画我需似我,否则我不会支付你一个先令。”画师为确保酬劳不失,自然竭力传神描绘。如今,我们等于是先支付了画师润笔费,而等到最后却发现,那幅肖像画上面的人并不是自己。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 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0》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 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 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 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 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2020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 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相比2020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 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 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 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习近平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 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习近平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20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2020年,高工LED通过对国内几百家主要LED照明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国内外LED照明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报告的编写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依据。 本次调查广大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对全市出租车行业发展共提出286条意见和建议,经 归纳整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问题。 在整治的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市农办每年争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利用养殖 污水粪便建沼气池,,每家农户补助1200元,每年建设沼气池8000 余个。畜牧部门还在三年内争取到36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养猪小区的栏舍建设,2020年改进完善规模养 殖小区(场)76个,2020年再度改良小区(场)65个。 第三,过度迷恋网上交友,导致大部分中学生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同时, 中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 心叵测之人,例如,网上聊天引发网恋,在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 3. 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 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螺纹标准

0.25M0.25x0.0756g0.2500.2350.2010.1870.1600.1406H0.1720.2080.2010.2150.2550.2760.175 M0.25x0.0754g6g0.2500.2350.2010.1930.1600.152 0.3M0.3x0.086g0.3000.2840.2480.2340.2040.1836H0.2170.2540.2480.2620.3060.3270.210 M0.3x0.084g6g0.3000.2840.2480.2390.2040.195 M0.3x0.096g0.3000.2830.2420.2260.1920.1706H0.2060.2470.2420.2570.3060.330 M0.3x0.094g6g0.3000.2830.2420.2330.1920.183 0.35M0.35x0.096g0.3500.3330.2920.2770.2420.2206H0.2560.2970.2920.3070.3560.3800.245 M0.35x0.094g6g0.3500.3330.2920.2830.2420.233 0.4M0.4x0.16g0.4000.3820.3350.3190.2800.2566H0.2960.3400.3350.3510.4070.4320.280 M0.4x0.14g6g0.4000.3820.3350.3250.2800.270 0.45M0.45x0.16g0.4500.4320.3850.3690.3300.3066H0.3460.3900.3850.4010.4570.4820.315 M0.45x0.14g6g0.4500.4320.3850.3750.3300.320 0.5M0.5x0.1256g0.5000.4790.4190.4010.3500.3226H0.3700.4220.4190.4370.5090.5380.350 M0.5x0.1254g6g0.5000.4790.4190.4080.3500.339 0.55M0.55x0.1256g0.5500.5290.4690.4510.4000.3726H0.4200.4720.4690.4870.5590.5880.380 M0.55x0.1254g6g0.5500.5290.4690.4580.4000.389 0.6M0.6x0.156g0.6000.5760.5030.4830.4200.3886H0.4440.5040.5030.5230.6110.6440.420 M0.6x0.154g6g0.6000.5760.5030.4900.4200.407 0.7M0.7x0.1756g0.7000.6730.5860.5640.4900.4546H0.5180.5860.5860.6080.7130.7500.500 M0.7x0.1754g6g0.7000.6730.5860.5720.4900.476 0.8M0.8x0.26g0.8000.7700.6700.6460.5600.5206H0.5920.6680.6700.6940.8140.8560.560 M0.8x0.24g6g0.8000.7700.6700.6550.5600.545 0.9M0.9x0.2256g0.9000.8670.7540.7280.6300.5866H0.6660.7500.7540.7800.9160.9620.630 M0.9x0.2254g6g0.9000.8670.7540.7380.6300.614 1M1x0.256g0.9820.9150.8200.7670.7110.6136H0.7290.8090.8380.909 1.000 1.1070.700 M1x0.254g6g0.9820.9150.8200.7870.7110.633 M1x0.26g0.9830.9270.8530.8050.7660.6826H0.7830.8580.8700.933 1.000 1.0920.700 M1x0.24g6g0.9830.9270.8530.8230.7660.700 1.1M1.1x0.256g 1.082 1.0150.9200.8670.8110.7136H0.8290.9090.938 1.009 1.100 1.2070.800 M1.1x0.254g6g 1.082 1.0150.9200.8880.8110.734 M1.1x0.26g 1.083 1.0270.9530.9050.8660.7826H0.8830.9580.970 1.033 1.100 1.1920.800 M1.1x0.24g6g 1.083 1.0270.9530.9230.8660.800 1.2M1.2x0.256g 1.182 1.115 1.0200.9670.9110.8136H0.929 1.009 1.038 1.109 1.200 1.3070.900 M1.2x0.254g6g 1.182 1.115 1.0200.9870.9110.833 M1.2x0.26g 1.183 1.127 1.053 1.0050.9660.8826H0.983 1.058 1.070 1.133 1.200 1.2920.900 M1.2x0.24g6g 1.183 1.127 1.053 1.0230.9660.900 1.4M1.4x0.36g 1.383 1.308 1.253 1.193 1.166 1.0706H 1.183 1.258 1.270 1.350 1.400 1.509 1.200 M1.4x0.34g6g 1.383 1.308 1.253 1.215 1.166 1.092 M1.4x0.26g 1.383 1.327 1.253 1.205 1.166 1.0826H 1.183 1.258 1.270 1.333 1.400 1.492 1.200 M1.4x0.24g6g 1.383 1.327 1.253 1.223 1.166 1.100 1.6M1.6x0.356g 1.581 1.496 1.354 1.291 1.202 1.0756H 1.221 1.321 1.373 1.458 1.600 1.736 1.250 M1.6x0.354g6g 1.581 1.496 1.354 1.314 1.202 1.098 M1.6x0.26g 1.583 1.527 1.453 1.403 1.366 1.2806H 1.3834936 1.4584936 1.4700962 1.5370962 1.6 1.6958676 1.25 M1.6x0.24g6g 1.583 1.527 1.453 1.421 1.366 1.298 1.7M1.7x0.356g 1.681 1.596 1.454 1.391 1.302 1.1756H 1.321 1.421 1.473 1.558 1.700 1.836 1.300 M1.7x0.354g6g 1.681 1.596 1.454 1.414 1.302 1.198 1.8M1.8x0.356g 1.781 1.696 1.554 1.491 1.402 1.2756H 1.421 1.521 1.573 1.658 1.800 1.936 1.500 M1.8x0.354g6g 1.781 1.696 1.554 1.514 1.402 1.298 M1.8x0.26g 1.783 1.727 1.653 1.603 1.566 1.4806H 1.583 1.658 1.670 1.737 1.800 1.896 1.500 M1.8x0.24g6g 1.783 1.727 1.653 1.621 1.566 1.498 2M2x0.46g 1.981 1.886 1.721 1.654 1.548 1.4086H 1.567 1.679 1.740 1.830 2.000 2.148 1.600 M2x0.44g6g 1.981 1.886 1.721 1.679 1.548 1.433 M2x0.256g 1.982 1.915 1.820 1.764 1.711 1.6106H 1.729 1.809 1.838 1.913 2.000 2.111 1.600 M2x0.254g6g 1.982 1.915 1.820 1.784 1.711 1.630 2.2M2.2x0.456g 2.180 2.080 1.888 1.817 1.693 1.5406H 1.713 1.838 1.908 2.003 2.200 2.360 1.700 M2.2x0.454g6g 2.180 2.080 1.888 1.843 1.693 1.566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调查调研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全球形象国家 中国外文局发布了《201X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调查共覆盖了代表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国家的民众: 英国、巴西和俄罗斯。 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 与201X年相比,中国形象正被愈来愈多的受访者所认可。中国整体形象得分相比往年高出了0.8分。在海外的8个国家中,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形象的打分最高,为 7.6分;而日本民众的打分最低,仅为 3.4分。 中国整体形象: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 整体来看,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形象认同率最高的描写是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占46%的比例;但是与此同时,45%的受访者也会以为中国事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 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情势 关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情势,20%的受访者以为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37%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进进低速发展阶段;18%的人以为具有不确定性;只有6%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走向衰退。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为看好。

国内治理被以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至于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受访者以为排在首位的是打击国内***、社会不公等题目,其次是进步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中国家则把进步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国内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看做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题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具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 在9个国家的领导人中,习近平以70%的认知度位列第四。着名度排在前三的领导人顺次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英国首相卡梅伦。 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能力遭到广泛认可 不论是国内事务还是国际事务,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处理能力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进行调查的9个国家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国内、国际事务处理能力认可度均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1X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执政党形象: 权利集中、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执政党的共同印象是:权利集中、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组织周密的。除此以外,发达国家还有较多受访者以为中国执政党是贪腐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则会以为中国执政党是得到民众支持的。中国受访者对国家执政党固然也存在着贪腐严重的印象,但是中国受访者一样以为我们的执政党有着较强的自我束缚和净化能力。 中国发展理念在国际社会有较高的认可度

综述: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进展

综述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进展 ——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传播的关系研究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于国家形象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实体决定说、媒介呈现说、认知印象说。 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程曼丽在其《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一文中说到,国家形象是形式(外在形象)与内容的统一体,内容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决定了形式。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是一种主体意识,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是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其塑造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国民。基于国家形象的以上含义,程曼丽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媒体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形象工程的推进。 王朋进在《媒介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环节——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视角》中综合分析三种界定类型,认为国家形象根据其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实体形象、媒介形象和认知形象三种状态,而这三种状态呈现以下关系:实体形象为本源,媒介形象为渠道和参照,认知形象是结果。王朋进在这一概念中,着重肯定了国家的媒介形象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作用。 在以上两种观点中,民族形象统一在国家形象之中,并没有区分开来。 与之不同的是,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在《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从政治学层次上进行了区分,认为国家是一个法律上的政治组织,指向的是主权、机构等物质性的力量和特定的地理范围,而民族指向的是一群人以及这些人所组成的共同体所衍生处的传统、文化、精神等。①基于以上基础,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在文章中进一步提出,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既不取决于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不取决于他国的信息建构方式,而取决于本国内部秉承何种国家理念以及在该理念下进行了怎样的国家建设实践。②李彦冰等学者对国家和民族概念的厘清,有助于理解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区别,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形象的含义。 二、国家形象的塑造主体 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的塑造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国民;而王朋进则立足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国家形象还受到媒体报道所呈现的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王朋进实质上将媒体也纳入到了国家形象塑造主体的范围之中。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以建构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为基础,认为处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国家形象,受“共有知识”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这些国际行为体的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共有知识”也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之一,国内主体起基础性,“共有知识”则是决定国家形象的重要变量。 三、大众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通过以上梳理,基本上可以将这种关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众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形象呈现出来的状态,如王朋进的观点。 第二类则认为国家形象本质上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程曼丽认为国家包涵民族)自身,而不是媒体,媒体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王祎在《对国家形象的反思》一文中,同样驳斥了媒介中心论的观点,他将国家形象的建构分为“他塑”和“自塑”两个层面,在“他塑”角度上承认大众媒体在国家形象的作用,在“自塑”的角度上,他认为大众媒体仍然具有局限性。因此,王祎认为,以本国媒体的“自塑”作用来纠正他国媒体的“他塑”偏见,这样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