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调查调研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全球形象国家

中国外文局发布了《201X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调查共覆盖了代表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国家的民众:

英国、巴西和俄罗斯。

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

与201X年相比,中国形象正被愈来愈多的受访者所认可。中国整体形象得分相比往年高出了0.8分。在海外的8个国家中,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形象的打分最高,为

7.6分;而日本民众的打分最低,仅为

3.4分。

中国整体形象: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

整体来看,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形象认同率最高的描写是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占46%的比例;但是与此同时,45%的受访者也会以为中国事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

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情势

关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情势,20%的受访者以为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37%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进进低速发展阶段;18%的人以为具有不确定性;只有6%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走向衰退。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为看好。

国内治理被以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至于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受访者以为排在首位的是打击国内***、社会不公等题目,其次是进步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中国家则把进步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国内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看做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题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具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

在9个国家的领导人中,习近平以70%的认知度位列第四。着名度排在前三的领导人顺次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英国首相卡梅伦。

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能力遭到广泛认可

不论是国内事务还是国际事务,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处理能力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进行调查的9个国家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国内、国际事务处理能力认可度均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1X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执政党形象:

权利集中、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执政党的共同印象是:权利集中、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组织周密的。除此以外,发达国家还有较多受访者以为中国执政党是贪腐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则会以为中国执政党是得到民众支持的。中国受访者对国家执政党固然也存在着贪腐严重的印象,但是中国受访者一样以为我们的执政党有着较强的自我束缚和净化能力。

中国发展理念在国际社会有较高的认可度

对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倡议,海外受访民众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是海外受访者最为熟知的内容。在认可度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被海外受访者接受的比例最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道路和模式的理解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中,31%的受访者以为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是中共领导的中心集权模式,23%的受访者以为该模式的核心是国有经济占主体与之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人以为中国模式是融会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需要的一种创新,他们还以为它是中国获得惊人发展成绩的主要缘由。

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整体来看,海外受访者认同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本国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利益和中国乐于在经贸方面与本国展开合作,同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相比而言,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这点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从各国的评价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认可度高于发达国家。

中国企业走出往对当地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接受调查的8个海外国家中,均匀有36%的受访者以为中国企业进进本国可以带来新的资金技术,32%的人以为可以增加就业机会,25%的人以为可以增加政府税收收进,还有18%的人以为可以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改造;但受访民众同时也以为,中国企业的到来也会对当地造成一定的要挟。这类要挟主要体现在对当地企业和本土品牌发展的冲击,对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和造成原有产业链失衡的可能性。

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是海外民众熟习度最高的中国品牌

从熟习程度来看,海外民众最熟习的中国品牌排在前十位的顺次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复兴、海信、TCL、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而发展中国家民众整体对中国品牌的熟习度更高。

中国产品还需要继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

201X年海外受访者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相较201X年有所提升,但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仍然是阻碍他们购买中国品牌的主要因素;另外,售后服务也是中国产品亟待改善的方向。

各国普遍看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且期待更好发展

整体来看,均匀有65%的海外受访者很看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且对此抱以更好的期待,这一数字比201X年有所提升。在所有国家中,俄罗斯民众对俄中关系继续发展的期待最大,有92%的受访者以为俄中关系应进一步加强。

多数民众以为中国应承当更多的国际责任

对中国的国际责任,均匀有37%的海外受访者以为中国只在与本身利益相干的国际事务中表现积极;承当的国际责任还不够多。值得留意的是,这一观点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都占较大比例。

亚洲新安全观议题受关注

在201X年举行的上海亚信峰会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了建立共同、综合、合作、可延续的亚洲新安全观,这一倡议在调查中也得到了海外受访者的普遍关注。在对此次亚信峰会有所了解的763名海外受访者中,均匀有50%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议题。

中***事要挟论在西方国家仍有一定市场

调查显示,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中***事要挟论仍占有一定市场,以为中***力发展会对别国国土安全造成要挟的海外受访者均匀比例为35%。但另外一方面,与以往相比,海外受访者更多地认可中***力是稳定国际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气力,持这两种观点的海外受访者比例分别为28%和17%。

中国文化与科技形象

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的认知度较低,但美誉度较高

在海外8国对孔子学院有所了解的960名受访者中,均匀有57%的受访者认可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在他们国家的设立。评价较高的国家有巴西、印度和俄罗斯;评价较差的国家有日本、南非和英国。

海外民众以为我国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均匀有64%的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做出正面评价,其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这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更高;在所有受访国中,日本民众最不认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唯一16%的受访者持正面看法。

当地媒体还是海外民众了解中国的最主要渠道

海外受访者中,57%的人选择通过当地传统媒体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40% 的人通过当地新媒体进行了解。而中国在当地的传统媒体和使用中国产品也是外国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选择通过这两种方式了解中国的受访者比例均超过30%。

海外民众最想通过中国媒体了解中国经济、文化、民生

调查显示,传统文化、经济、民生是海外民众最期看通过中国媒体来了解的信息。另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科技领域的信息也有着十分浓厚的爱好。

调查分析

1.中国形象不断上升,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

与以往相比,中国的整体形象愈来愈遭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大多数海外民众以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对中国未来发展情势也持乐观态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认知度与认可度成为此次调查的亮点。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个人形象评价中,习近平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而在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能力的评价上,习近平都遭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排在第二位。

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发展的认可度更高

整体上看,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对华好感度要高于发达国家民众。具体而言,在对中国理念的认同度上,有68%的发展中国家受访者表示认可,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中为38%。在对中国经济评价方面,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认可高于发达国家。对中***力发展的看法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民众以为中***力是维护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气力;而在发达国家中,中***事要挟论仍有一定的市场。另外,对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模式的评价,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人以为中国模式是融会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需要的一种创新,而较多的发达国家受访者则以为中国模式是是中共领导的中心集权模

式。

3.海外青年群体对中国评价更为积极

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受访群体对中国形象的看法有较大差异。在对华认知度方面,青年群体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更高。18-35岁的受访者中,有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这一比例在36-50、51-65岁的群体中则为28%和20%;在对华认可度方面,青年群体、中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对中国印象的打分分别为

6.

3,

5.8,

5.5。18-35岁的青年群体对中国形象的评价更为正面积极。另外,中青年群体对中国未来发展情势更为看好。选择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和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青年群体比例大大高于中老年群体。

4.中国形象的中外认知差异延续存在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就同一题目分别在国内民众和海外民众中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国民众对本国形象的评价更为积极。在对中国形象的整体评价上,中国民众更多认可经济发展迅速、民族团结、主动承当国际责任的中国形象;而海外民众更多感遭到***、政治混乱等负面的中国形象。对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现象,固然中国受访民众也以为存在着贪腐严重的现象,但是中国受访者一样以为中国共*产*党有着较强的自我束缚和净化能力。而在海外受访者眼中,***题目严重和严厉不可接近是他们最普遍的评价。

5.中外关系影响海外民众对中国的评价

在8个海外国家中,不同国家与中国双边关系的好坏对该国民众对中国的评价有直接影响。以俄罗斯和日本为例,201X年,中俄关系

发展迅速,两国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相应地,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整体形象,对中国政治、经济、军力、科技发展的看法方面都较为积极。整体来看,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积极评价比例在海外8国中是最高的。而中日关系在201X年继续趋冷,日本受访者对中国的评价也在延续降落,对中国发展特别是军力建设的信任感继续走低,对中国所提的国际倡议和主办的国际活动表现消极。整体而言,日本是海外8国中对中国积极评价最低的国家。

附送:

中国地震局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地震局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中国地震局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精神心得体会四中全会十八学习地震局

10月24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召开京区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机关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大会,中心纪委委员、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同道传达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精神,就地震系统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部署。党组成员赵和平、修济刚、张友民、阴朝民、牛之俊同道出席。

陈建民同道扼要传达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他指出,这次全会是一次极端重要的会议,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并作出决定,有其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入的革命,全会《决定》是加快建设社会

主义法制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

陈建民同道就地震系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高度重视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要将全会精神列进各单位党组中心组、机关各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领会、充分熟悉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同一到中心决策部署上来。要依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中的战役堡垒作用,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指导好基层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法治观念、进步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是地震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熟悉到,法治已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离不开法治支持,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依法展开,国家防震减灾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法进行。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是全面、系统、整体性的,地震系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必须紧密结合防震减灾工作实际,主动融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全面推动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不断进步依法展开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地震行业管理水平,用法治的手段破解事业发展困难,增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要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总书记在中心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是一份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的宣言书,作风建设永久在路上,要警惕四风题目的反弹,继续抓

好地震系统两方案一计划的整改落实,把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不断进步党员、干部坚持良好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果断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坚定不移地推动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好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视责任,对出现的***题目、苗头性题目和不良偏向,要采取有力措施果断打击、有力遏制、绝不手软。

四是要兼顾统筹,认真做好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办公室、法规司、监察司等部分要认真掌控好新情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吃透中心精神,做好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全国地震局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组织准备工作。监测司要加强组织调和,加快推动会商制度改革,组织开好201X年地震趋势会商会。针对今年以来连续发生的屡次有明显影响的地震灾难,各有关单位和部分要充分熟悉地震情势的复杂性、严重性,不可有丝毫松懈,继续做好震情研判和跟踪,抓好应急预备各项工作。

会后,中国地震局党组全体成员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心政治局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说明等重点内容。党组全体同道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一思想和行动,努力首创工作新局面;要继续深进学习领会好《决定》,特别是深入领会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要求;要深进研究地震系统贯彻落实《决定》的举措,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依法推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第一部分: 2015年调查说明及主要发现 2016年1月至3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Lightspeed GMI合作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本次调查首次覆盖了G20中19个成员国(欧盟除外),涵盖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 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大洋洲(澳大利亚)、 非洲(南非)等不同区域的公民。访问样本共计9500个,每个国家500个样本。

本次调查遵循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通过Lightspeed GMI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收集,并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的代表性,受访者样本覆盖18-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受访者最为期待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海外受访者来华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成为首选城市。 第二部分: 国家整体形象及影响力 中国整体形象稳中有升 中国国家整体印象得分达到6.2分,相比2014年高出了0.3分,中国形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分国家来看,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好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总体打分为5.5分,而发展中国家则达到了6.9分。

分年龄来看,年轻群体(18-35岁),中年群体(36-50岁)和老年群体(51-65岁)对中国印象的打分分别为6.6、6.1和5.6分,年轻群体对中国有更好的印象。 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中文简本)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 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简本) China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ogram 2007 China General Public Environmental Survey 主办:中国环境意识项目 承办: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2008年4月3日

《2007年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于2007年12月实施。该调查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主办,旨在根据科学的社会调查数据,为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提供决策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担了此课题的全面工作。北京华通明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次调查的抽样和实施。 本次调查采用面对面入户访问方式,调查对象为15-69岁中国城乡居民。调查样本量为3001人,涵盖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分析时,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样本进行加权。加权后样本量为3043人。 第一部分环境知识及传播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人们的环境保护价值取向较高,在0~1的取值范围内,其均值为0.66,表明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紧迫感均有着较高的意识;其次,人们对目前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保护状况的满意度一般,在0~1的取值范围内,其均值为0.54;另一方面,人们的环保行为、环境认知、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评价较低,在0~1的取值范围内,其均值分别为0.34、0.24、0.22,表明公众在环境污染的问题上,更多地是将自身置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受影响者角度来认识环境保护问题,而没有将自身置于环境保护的主动执行者角度来认识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当本地区没有发生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时,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判断较低,同时人们主动了解环保知识,主动维护环境保护的行为也较低。 调查显示,81.5%的被调查者听说过至少1项有关环境保护的概念,表现出公众对环境

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分析

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姓名: 性别: 专业: 指导老师: 联系方式: 日期: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出境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旅游形式、购买渠道、交通方式。对出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今后出境旅游市场治理的对策及展望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 出境旅游、旅游者、旅游行为

目录 一、引言 (1) 二、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1) 2.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和结构 (1) 2.2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 (2) 2.2.1出境旅游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人员结构发生变化 (2) 2.2.2旅游目的地得到快速拓展 (2) 2.2.3旅游线路延长,旅游方式革新 (2) 2.2.4出境旅游消费总额增长加快,旅游贸易逆差加大 (2) 三、出境旅游市场的旅游者行为现状分析 (3) 3.1行为科学与旅游消费者的行为 (3) 3.2中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决策分析 (3) 3.2.1目的地的选择 (3) 3.2.2旅游形式决策的变化与购买渠道 (4) 3.2.3交通方式决策 (4) 3.2.4住宿决策 (4) 四、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 4.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5) 4.1.1出境旅游秩序混乱,行业管理政策有待完善 (5) 4.1.2出境旅游者旅游方式单一,消费观念不成熟 (5) 4.1.3出境旅游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出境旅游产品亟待更新 (5) 4.1.4国内旅行社实力和竞争力亟待提高,面临来自外资旅行社的 巨大竞争压力 (6) 4.1.5我国国际旅游业已成为耗汇产业,外汇流出不容忽视 (6) 4.2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6) 4.2.1合理调整出境旅游管理政策,大力整顿秩序 (6) 4.2.2积极引导出境旅游消费行为,适时拓展多元化方式 (7) 4.2.3提高出境旅游市场的有效供给能力,开发个性化产品 (7) 4.2.4扩大我国旅游社的经营规模,提升国际竞争力 (7) 4.2.5开征出境旅游消费税 (8) 参考文献: (9)

中美国家形象比较

美国霸权主义阴影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之路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学的角度而言,经济地位决定了国家地位,可是中国的国家形象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西方国家不断的丑化中国的形象,并且主流的西方舆论所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也使得西方国家难以对中国产生好感。 反观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他的触角触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似乎并没有人对他进行任何的指摘,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形象似乎能够永远是正面多过负面,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得不感叹美国的高明之处了,美国之所以有这较高的国脚形象,我想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总是乐于对自己的伙伴伸以援手,在二战刚结束之后,西方的经济衰败,美国启动了马歇尔计划,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大范围的救助,对于在苏联进行封锁的西德更是不留余力的连续一年多进行食物的空投,所以战后重新恢复元气的西欧社会的主流意识都是认为美国的国家形象是伟大的。 此外,美国与如今西方乃至世界主流的大多数强国的社会属性与价值观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有着共通点,还有大多数西欧强国都有着与美国一样的发迹史,所以相同点甚多,还有就是战后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交往十分密切,虽然经历了美苏冷战,但是苏联所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奔分离兮了,而社会主义阵营能在世界上发出声音的毕竟不多,所以美国自然而然的就与西方大国有着熟悉度。 最后一点,就是美国的文化输出,比如拯救大兵瑞恩,充分体现了美国的人权主义思想,美化了美国的国家形象,此外美国的高科技,新奇,先进,以及普通人都能创造奇迹,个人英雄主义的论调,无疑是对美国以外的优秀人士的重大吸引。 反观中国,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就不断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列强的欺压,中国的自信心不足,中国人骨子里那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至今仍然存在,而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翘楚,地位自然不凡,而中国的自卑心理就显得越发明显了。此外中国在面对美国等国家时也显得底气不足,美国虽然欠中国一万多亿美金,但是中国的国力依旧无法与美国抗衡,所以中国在心里以及历史,国家实力上还是无法与西方国家对立。 还有就是中国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形式与西方主流国家对立,所以两者之间必不可少的会存在摩擦。而中国作为被压迫的一方,经过发展之后竟然经济实力大幅提高,这是不能被西方国家所容忍的,他们不愿意让比自己弱的那一方逐渐追赶上自己,所以他们便大肆造谣,制造中国威胁论,其实中国真的会威胁他们吗?根本不可能啊。 但是中国也有成功之处,比如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这一点大大的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每年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建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他们的生活。 并且中国还不断的进行对外交流,国家主席,总理,以及各位要员,都纷纷出国进行会谈,也在国内接见了诸多国家的重要首脑,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的重要成就。 此外民间的国内外交流更是密切,出国旅游,移居国外,接纳海外留学生甚至移民,这些打开了中国与世界连接之门,让中国的国家形象真实地出现在世界的眼前,中国不再是那个闭塞,荒蛮的国度,而是个知书达理,和谐的社会与人群。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得以提高。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对中国的仇视与对立,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实力强了才有说话的本钱,此外中国的国民素质应当提高,这很简单,中国游客在国外的恶名已是人尽皆知了,所以为了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就必须对民众进行更好的教育,让大家有更好的修养。还有就是要在重大事件上要敢于发声,敢于与强权主义作斗争。这样才能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中国家形象。 我想中国的国家形象会随着自身实力的上涨逐渐提升,但是这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4878436.html, 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 来源:《对外传播》2018年第02期 为准确把握全球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情况,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原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自2011年起连续开展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国家形象自主调研品牌,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5月至6月,第5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6—2017)在全球22个国家同步开展,调查对象国在2015年调查覆盖的G20全部成员国(欧盟除外)基础上,新增西班牙、荷兰、智利3国,受访者达11000人。调查内容在延续往年常规话题基础上,新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合作机制、全球治理表现、中医药与中餐文化体验等热点话题,调查规模和议题的广度深度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加详实、立体地呈现出2016年以来海外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总体认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精选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共覆盖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智利)、大洋洲(澳大利亚)、非洲(南非)等世界主要区域的22个国家。 定量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遵循定量研究方法,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采用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平均答题时长16-28分钟。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的代表性,总体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同时兼顾人口分布平衡性因素(性别、年龄、居住区域分布等)。最终受访者样本共计11000个,每个国家500个样本,覆盖18—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科学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L i g h t s p e e d Research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收集,通过高质量的样本库、科学的抽样手段和多样化的答题形式,从各个环节保障调查数据的严谨性和可靠性。通过安排分批多次样本,控制发送节奏,确保覆盖不同日期和时间段。支持多种终端设备,便于受访者用熟悉的设备在自己觉得舒适的地点自助完成访问。在答题过程中,系统设置了卡片滑动、拖动旗标、以图标代替文字等多样化题型来提高受访者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以保证数据质量。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调查报告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 二、措施及建议 三、结语 摘要: 城市交通对引发环境问题而言,从全球气候变化到地区性酸雨、本地烟雾污染,都与城市交通不无关系。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大城市空气污染中,约79%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列出的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 关键词: 城市交通环境污染治理 内容: 一、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

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原因: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小汽车的飞速增长,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加快,带来了许多城市发展问题: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加剧当地和区域大气质量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交通事故频发,能源消耗日趋加重。 1、空气污染表现:机动车的迅速增长也造成了城市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的突出。主要表现在: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物导致这些污染物在道路附近的浓度偏高,危害行人的健康,也造成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超标时间持续升高。 具体表现,呈现出煤烟型与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排放的SO2、氮氧化物、碳氢等会形成酸雨、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污染物构成复杂,排出的CO、SO2、NOX影响人体呼吸系统,诱发各种疾病,排出100多种致癌物质,诱发癌变和基因突变。对动植物生态系统以及农业、森林、水产资源等都带来严重危害。汽车空调释放的氟利昂是破坏空气平流层臭氧的潜在危险 2、噪声污染:来源,包括机动车辆噪声、汽车排气噪声、接近市中心的铁路客货运站、高架路及桥的噪声、地铁启动以及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声。原因,临街居住人口多,临街住宅距离道路近,而且有些道路两侧均为高层建筑,极易形成声廊效应,使交通噪声叠加后又增大。危害,干扰到人们的睡眠,长期下去造成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