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长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案

超长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案

超长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案
超长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整体概况 (1)

2.2结构概况 (2)

2.3超长结构情况 (2)

第三章施工准备 (3)

3.1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3)

3.2技术准备: (4)

3.3劳动力计划 (4)

3.4流水段的划分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

3.5施工机械准备 (6)

3.6材料准备 (7)

3.7施工前准备工作 (8)

第四章施工措施 (9)

4.1超长混凝土特点及难点 (9)

4.2材料 (9)

4.3设计 (11)

4.4混凝土生产技术 (13)

4.5施工过程控制 (14)

4.6混凝土试块制作 (15)

4.7混凝土冬施注意事项 (15)

第五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7)

第六章成品保护 (18)

第七章安全消防措施 (19)

第八章环保与文明施工 (20)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辽宁省科技馆建筑图纸、结构图纸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GB50204-2002);

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1.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9《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1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1.1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1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1.14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

1.15《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

1.16四座场馆超长结构专题会议纪要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整体概况

辽宁省科技馆工程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城,智慧三街以东智慧四街以西,建设用地面积69100㎡。本地块与新城规划的市民广场仅中心东路一路之隔。地块北侧为新城规划的辽宁省博物馆、西侧隔市民广场与辽宁省档案馆与辽宁省图书馆为邻。各地区正逐步成为以市民广场为轴线对称的文化场馆区。该工程拟在基地内新建一座地上三层(局部设置夹层为六层)、地下一层的科技馆。主要功能包括:展教场所、特效影院、教育培训、办公科研、宿舍、公共餐饮、地下停车库、人防以及配套设施。地下建筑面积24702㎡,总建筑面积 101049㎡。

工程名称:辽宁省科技馆工程

建设单位:辽宁省第十二届全运会接待场所基建办公室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2结构概况

本工程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本工程地上三层,局部6层。建筑总高度

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南北结构长度162m,东西结构长度201.8,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本工程凡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均采用低热水泥,掺和外加剂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等措施来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控制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并切实做好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3.1.1成立混凝土工程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褚崇英

副组长:梁兵贺勇

成员:姜藤刘云飞卞祖安王亚东张可王肇颖闫同茂宋文学

3.1.2岗位职责:

项目经理(褚崇英):现场施工总负责。

总工(梁兵):负责现场混凝土工程全面管理工作。

生产经理(贺勇):负责浇筑协调混凝土罐车的现场调度,对搅拌站下达指令等。负责混凝土工程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技术部(张可、王肇颖):负责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和相应纠正措施,负责解决砼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外加剂添量控制。混凝土技术资料的分析、收集、整理、归档等。

工程部(姜藤、刘云飞):负责现场管理及砼质量、砼小票的管理、现场砼坍落度的检测、砼供应量的监测、组织向混凝土班组进行交底,组织实施混凝土的浇筑、测温、养护及标识工作,同时控制混凝土出厂时间,保证及时浇筑。保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物资部(陈志刚):负责保温材料、养护材料及外加剂的供应。

安全部(鲁统华):负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对现场砼浇筑过程中安全工作。

试验室(李敏):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送试、混凝土现场试验、标养室维护工作。

临水、临电(闫同茂):负责现场供电、供水工作。

质量部(卞祖安):负责砼的浇筑质量。

消防、保卫(王亚东):负责指挥现场交通车辆的通行。

钢结构(刘明义):负责土建与钢结构的协调。

3.2技术准备:

3.2.1施工技术人员应提前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编制月、周施工进度计划。

3.2.2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和混凝土强度试验;做好与钢筋、模板工程的交接检工作。

3.2.3做好混凝土测温准备工作,本工程采用预埋式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量读数。相应的材料、仪器要提前进场,经有资质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埋设工作安排在浇筑前的12h进行,避免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丢失和破坏。

3.3劳动力计划

3.3.1混凝土浇筑各项工作的人员安排

混凝土工程施工领导小组对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总体部署,配备包括土建分包单位在内的两套管理人员,管理、监督和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履行本岗位职责,并应加强各部门之间、各部门与施工队之间以及现场与搅拌站之间的相互沟通,及时掌握现场动态,作好浇筑工作的协调指挥工作。所有现场管理人员均应作到对施工现场本职范围内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偶然事件都有合理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施工管理人员安排

3.4

3.4.1流水段的划分

地下室结构混凝土施工共划分为三个区,-11.8m筏板区域为A区,-7.5m条形基础为B区,-4m独立基础为C区。A区划分为四段流水段,B区划分为六段流水段, C区划

分为四段流水段。详见附图1地下室施工流水段划分图。

3.4.2地下室结构施工

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主要采用混凝土地泵、汽车泵配合浇筑的形式,根据流水段位置均布在基坑每侧。

3.4.3交通组织

砼车的运输路线可以从西侧和北侧的大门,进入现场卸完砼后,沿着现场的施工道路到达指定地点,冲洗干净后从北门出去。

3.5施工机械准备

3.5.1砼泵的平均泵送量

混凝土由预拌混凝土厂负责拌制和运输,运到现场后必须符合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混凝土泵送需配备运输车辆台数计算:

砼泵实际平均输出量Q1:

Q1=Qmax·a1·η

式中 Qmax最大输出量(m3/h)取40m3/h

a1配管条件系数取0.85

η作业效率取0.8

故:Q1=40×0.85×0.8=27.2 m3/h

需配备砼运输车辆数计算:

N1=Q1/60V1 ×(60×L1/S0+T1)

式中V1为运输车容量取8m3

S0为运输车平均行驶速度取40(km/h)

L1为运输车往返距离为20km

T1为每台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取40(min)

故: N1=27.2/(60×8)×(60×20/30+40)=4.5台次。

每台砼泵配备5辆运输车可满足要求。

(2)汽车泵送需配备运输车辆台数计算:

砼泵实际平均输出量Q1:

Q2=Qmax·a1·η

式中 Qmax最大输出量(m3/h)取80m3/h

a1配管条件系数取0.85

η作业效率取0.8

故:Q2=80×0.85×0.8=54.4 m3/h

需配备砼运输车辆数计算:

N2=Q2/60V1 ×(60×L1/S0+T1)

式中V1为运输车容量取8m3

S0为运输车平均行驶速度取40(km/h)

L1为运输车往返距离为20km

T1为每台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取40(min)

故: N2=54.4/(60×8)×(60×20/30+40)=9台次。

每台汽车砼泵配备9辆运输车可满足要求,共需要38辆N=2*(N1+N2)。

3.5.3垂直运输

机械设备一览表

3.6.2主要材料准备

主要材料准备明细表

1、浇筑前项目部排定两大班作业的各岗位人员名单。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施工现场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施工中配置对讲机,为相互联络工具。

2、浇筑混凝土前,由现场工长和技术员填写《混凝土浇筑联系单》,并提前12小时提供给混凝土搅拌站。联系单内详细填写:浇筑部位、混凝土强度、总需用方量、供应频率和相关的各项技术要求。

3、机具准备及检查:混凝土泵和泵管、塔吊、料斗、串筒、振捣器以及备用的混凝土泵和振捣器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充足,所有机具均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修理工24小时跟班检修。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推车、铁锹,及时补充供灰,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准备好浇筑用的振捣器、刮杠、抹子、铁锹等工具及养护材料(塑料薄膜和阻燃性岩棉等)。

4、人员准备:根据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时间长短及混凝土浇筑量的大小,合理配备足够的工人进行分班轮流作业。混凝土振捣工为熟练的振捣手,安排电工及机修工跟班作业,另外安排钢筋工及木工跟班作业随时解决因混凝土浇筑造成钢筋或模板的移位问题。

5.工序交接准备:混凝土浇筑前,钢筋、预埋管线及模板办理隐、预检手续;检查浇筑混凝土用架子、马道支撑是否牢靠。工序交接检验完成后,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业主、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填写《砼浇灌申请书》,待批准后,方可通知搅拌站开盘。

6.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施工前按施工方案设置施工缝,浇筑过程中,严格按浇筑顺序施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防止出现施工冷缝。

7、砼浇筑人员应熟悉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便掌握砼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砼。

8、浇筑之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的砂浆湿润泵管。

9、现场备用一部分减水剂,当混凝土坍落度达不到要求时,按规范要求经项目总

工程师批准后,可以掺入适量的减水剂,经搅拌车充分搅拌后,再进行浇筑。

10、由于本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市政交通受到限制较多。为保证交通顺畅,浇筑时事先需充分做好一切准备。

第四章施工措施

4.1超长混凝土特点及难点

4.1.1超长混凝土特点

混凝土结构具有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的特点(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超大超长混凝土具有体量大、结构受力复杂、局部荷载大、混凝土强度高等特点,极易产生裂缝,要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有害裂缝的出现,需从设计、选材、施工工艺、成品保护等方面考虑,采用综合抗裂技术。

4.1.2混凝土裂缝产生原理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微观裂缝是指那些用肉眼看不见的裂缝,主要有三种:一事骨料与水泥粘合面上的裂缝;二十水泥石中自身的裂缝,成为水泥石裂缝;三是骨料本身的裂缝,称之为骨料裂缝。微观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分布式不规则、不贯通的。反之肉眼看得见的裂缝是宏观裂缝,这类裂缝的范围一般不小于0.05mm。宏观裂缝是微观裂缝扩展而来的。产生原因有三种:一、外荷载引起的,二、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当变形收到约束时产生应力,当次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绝对存在的,只是应将裂缝控制在符合规范要求范围内,以不致发展到有害裂缝,着重从抗(提高混凝土自身抗裂能力)、放(释放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应力)两方面阐述混凝土结构施工综合抗裂技术。

4.2材料

4.2.1原材料准备

1、地下室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2、混凝土中均不得使用氯化钙。

3、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P.042.5,并符合国标GB175-99的规定。。

4、粉煤灰:采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来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

5、细骨料: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2.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2.6,其他要求应符合JGJ52的规定。

6、粗骨料:洗净的碎石,选用5-31.5mm碎石,含泥量<1%,符合筛分曲线要求;骨料中针状和片状<15%(重量比),非碱活性。

7、搅拌用水:水质必须符合中国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8、减水缓凝剂: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9、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0±20mm、初凝时间底板8~10h左右,外墙4h。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调整,采用泵送的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mm。

10、依据“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的规定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均应做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评估,其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做相应的碱活性检测报告,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1、掺加抗裂防水剂,内含抗裂纤维,掺量8%以增加砼的抗裂性能。经过多家比较,选定武汉三源和河北同邦的产品。抗裂膨胀防水剂不宜与氯盐类外加剂复合使用,与其他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经试验后确定。

抗裂防水剂性能指标

4.3设计

4.3.1超长混凝土结构均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补偿收缩性能符合下表:

限制膨胀率*1/10限制干缩率*1/10

4.3.2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构件的厚度均大于250mm。

4.3.3地下室外墙、底板等防水混凝土构件性能符合规范要求,为C35P6。

4.3.4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制

2、中、高湿度环境指相对湿度的年平均值大于60%;

3、当地下室设有柔性外防水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增加0.1mm。

4.3.5根据不同结构部位,所处环境湿度及变化情况合理配置温度收缩钢筋。

4.3.6由于本工程采用收缩补偿混凝土,固后浇带间距控制在50m以内。本工程所有后浇带均为温度后浇带,不设沉降后浇带。主要设置在地下室平面转角处,房屋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较大处,地基土压缩性有明显差异处,上部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4.3.7后浇带设计要求

1、后浇带宽800mm

2、后浇带设置在距支座1/3跨度处或受力和变形较小处

3、后浇带混凝土标号比原设计强度提高一级,并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间在上一层顶板浇筑完成28天后。

4、后浇带养护时间大于28天。

5、后浇带处垫层加厚100mm,增设防水卷材,中埋300宽的止水钢板,附加钢筋。

4.3.8外墙迎水面增加φ4@200钢筋网片,增强混凝土韧性,防止裂缝产生。

4.4混凝土生产技术

4.4.1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

1、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级不同厂家的水泥混合使用;

2、骨料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冬季施工时,骨料中不得含有冰雪等物,泵送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

3、材料进场后,骨料应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别堆放;水泥应按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级牌号分别储存在专用仓储罐内;粉煤灰及矿渣粉必须分别储存标志明显的专用仓库,不得与水泥想混,粉状膨胀剂及抗裂防水剂严防受潮结块,并按规定复检。

4.5.2配合比

配合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进行;必须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膨胀性能、抗渗性、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和施工工作性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也不宜大于40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宜少于260 kg/m3;

用水量不得大于185 kg/m3,水胶比不得大于0.50;砂率宜为35%~45%;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的掺量;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时宜为30 kg/m3~50 kg/m3;用于填充用膨胀混凝土宜为40 kg/m3~60 kg/m3,合理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掺合料的掺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粉煤灰掺量宜为15%~30%,预应力混凝土不得超过25%

(2)矿渣粉掺量宜为10%~30%

注:粉煤灰与矿渣粉掺量指占替代前的水泥用量百分比。

掺入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为延缓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选用缓凝型泵送剂;

混凝土拌合物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

初凝时间底板控制在10小时左右,外墙控制在4小时。

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时抗渗等级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

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s以上。

4.4.3运输

保持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运输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当坍落度

损失太大时掺加高效减水剂进行二次流化,严禁直接加水,当出现离析时,必须返回站内调整。

4.5施工过程控制

1、控制砼的浇筑温度,尽量缩短砼的运输时间,保证入模温度大于5℃。

2、浇筑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方法”,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在每个浇筑带布置两道以上振捣器。

墙柱浇筑前先在底部先铺垫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无石子砂浆,厚度为50mm,以便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密实。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下料厚度不得超过500mm,混凝土浇筑采用“赶浆法”,配合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以保证新老混凝土接槎部位粘结良好,一次分层连续浇筑墙体混凝土,从导墙浇筑到梁底,且高出梁底3cm(待拆模后,剔凿掉表面的水泥、砂、松动的石子),采用50振捣棒按照剪力墙浇筑图要求振捣。在柱、墙节点钢筋密集处分层厚度降为300mm,采用30棒振捣,避免出现漏振或振捣不密实。

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抹压,采取二次投料,二次振捣,二次抹压,加强加筋位置的振捣,由于钢筋是热的良导体,易产生大的温度梯度。

4、浇筑下次混凝土前,清除表面浮浆和杂物,刷净浆或30~50mm厚1:1水泥砂浆。

5、测温

由于本工程底板、外墙均属于大体积超长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布置测温点并按大体积混凝土方案要求测温,及时根据现场情况增减棉被。

6、混凝土养护

(1)对于柱子、墙等构件,施工时可采用棉被保温,拆模后裹以塑料薄膜,并外包两层阻燃岩棉被,以达到降低热量损失和保湿的目的。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应使薄膜紧贴混凝土表面,遇有钢筋头周围再覆盖一层塑料布,将混凝土表面盖严,以减少水分的损失,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塑料薄膜和棉被之间接缝应错开不小于500mm,并且相互搭接不小于200mm,对边缘、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加到大面部位的2倍。

(2)地下室梁板混凝土浇筑完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压实扫毛后做一层塑料薄膜、两层阻燃岩棉的保温。浇筑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并用保温材料如阻燃草袋等将塑料布覆盖,以防止混凝土失水、散热。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应使薄膜紧贴混凝土表面,边抹平边覆盖,塑料布之间的搭接不少于200mm,遇有钢筋头周围再覆盖一层塑料布,将

混凝土表面盖严,以减少水分的损失,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在混凝土初凝时间的1/2~2/3范围内掀开塑料薄膜,对可能产生的微裂缝予以搓压处理(此时为二次抹面),抹面后继续覆盖,并对塑料布上面覆盖的草袋采取防风措施。

(3)混凝土强度经现场试验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且大于4.0Mpa、内外温差小于25度以后,允许操作人员撤去局部保温层,进行一些轻便工作,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

(4)为了能使混凝土内热量散发,利用中午大气温度较高的时间将保温岩棉隔块掀开一块,下午4点钟之后再覆盖,在此过程中应及时测温,以防混凝土降温过快。

(5)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后、内外温差及表面与大气最低温差均小于25℃时,方可拆除。

(6)冬施养护开始时间应尽可能早,在混凝土表面收水抹压平整后开始。

(7)未尽事宜详见本项目的冬季施工方案。

4.6混凝土试块制作

4.6.1 普通混凝土每100m3制作一组抗压试块,试块尺寸100×100×100mm,一组3块。制作条件:温度20±5o C,相对湿度80%以上;养护条件:温度20±3o C,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龄期28~60天。抗渗混凝土试块为每500m3留置一组,每增加500 m3增加一组试块,抗渗试块尺寸175×185×150mm,一组6块,制作、养护条件同上。

4.6.2同条件抗压试块施工期间取两组试块,试块尺寸100×100×100mm,一组3块,用于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拆模强度。同条件抗渗试块每500 m3留置一组,每增加500 m3增加一组试块,抗渗试块尺寸175×185×150mm,一组6块。同条件试块制作、养护条件应与混凝土浇筑条件相同。

由于地下室底板、外墙混凝采用60天强度作为混凝土的强度评定等级,所以针对施工,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每个流水段增设一组同条件试块,测定养护28天的混凝土试块强度。

4.6.3试块的取样地应为混凝土的实际浇筑地,其中同条件试块应放在取样部位并用养护钢筋笼将试块锁好,避免丢失或碰坏。

4.7混凝土冬施注意事项

由于本工程的地下室结构施工从2011年9月至2011年的12月,其中跨越了一个冬施,所以要注意对其施工的影响。

4.7.1拌制混凝土前,原材料应优选采用热水法加热,并符合下列要求:

1、水加热宜提前4h,温度宜为70℃~80℃,当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水温

不应高于60℃。

2、砂子加热可采用烘烤法、直接加热法或间接加热法。

3、一般情况下,石子不需要加热,当气温较低时,可按砂子加热方法;

4、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时不应低于0℃。

5、加热温度应通过热工计算。

4.7.2砼的现场浇筑

遇下雪天气绑扎钢筋,绑好钢筋的部分加盖塑料布,减少积雪清理难度。浇筑砼前及时将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净。做好准备工作,提高砼的浇筑速度。在砼泵体料斗、塔吊吊斗、砼泵管上包裹阻燃岩棉被。

入模温度的控制: 冬施的入模温度控制为5℃以上,地泵浇注时每车测一次。用小桶在吊斗下、泵管端部接砼测温。测定数据填入冬期砼入模温度统计表要与车号对上。

浇注时砼的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h,可通过测温查出。

4.7.3混凝土的养护

详见《冬施方案》

4.7.4拆模条件

混凝土冷却到小于5℃,且超过临界强度并满足常温混凝土拆模要求时方可拆模。混凝土温度通过温度计来测定。

4.7.5养护时注意事项

1、测量放线必须掀开保温材料(50C以上)时,放完线要立即覆盖。

2、在新浇筑混凝土表面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加盖两层阻燃岩棉。对墙头、柱头保温最薄弱部位先覆盖一层塑料布,再加盖两层岩棉被压紧填实、周圈封好。

3、拆模后砼采用刷养护液养护。

4、混凝土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150C,不能满足该温度条件时,必须立即增加覆盖岩棉被保温。

5、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在混凝土表面,必须继续覆盖两层岩棉被;在边角等薄弱部位,必须加盖岩棉被并密封严实。

6、养护时砼的降温速度不得超过5℃/h(可通过测温查出),否则得继续保温。

4.7.6混凝土冬施的测温

1、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的要求进行冬施的测温,冬施测温采用热敏电阻。在浇筑混凝土前按测温点布置先预埋热敏电阻。(具体测温点布置图随工程

进度及冬施期限而定)

2、现场测温安排(见下表)

次测温共测3天;如3天强度小于4Mpa,则每2小时一次。测温天数由备用试块实验来判定。

3、现场测温结束时间

砼达到临界强度,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15℃、砼的降温速度不超过5℃/h。

4、加强测温工作的管理

(1)、测温记录表由配属队伍现场专职测温员填写。

(2)、测温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3)、职测温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冬施砼的性质、测温要求,对现场覆盖不严、温差过大、砼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正常现象要有很灵敏的反应,并及时向经理部有关人员和配属队伍技术负责人反映实际情况。

(4)、每次测温填写砼测温标识牌。

(5)、每次测完温,要立即把签字完整的测温记录表报技术负责人和项目工程部审核后存在技术部。

第五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5.1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本方案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且不定期派人去搅拌站抽查。

5.2设专人检测混凝土出罐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值控制在±20 mm的范围内。

5.3在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要挂牌操作,严格控制下料的厚度,一次下料不能过厚,每层下料厚度控制在500以内,要按顺序振捣,以防少振或漏振。保证浇筑出的混凝土面光滑、密实,不会出现蜂窝。对于墙、柱根部及易发生质量通病部位的振捣要派专人监督控制质量,在浇筑墙、柱根部前,要先接浆,底部浇筑混凝土分层薄一些,增加振

捣密实度。

5.4浇筑前质检员要对各个部位的混凝土垫块或塑料保护卡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垫块或塑料保护卡位移、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漏筋。

5.5支设模板前要及时涂刷脱模剂并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不要过早,防止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具体拆模时间应依照同条件试块的试验结果确定,以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

5.6柱接头、门窗洞口等特殊部位的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刚度,且支设此部位模板时要严格控制端面尺寸,以保证梁柱连结处、门窗洞口处的端面尺寸。

5.7模板穿墙螺栓要紧固可靠,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在浇筑洞口两侧混凝土时要两侧浇筑振捣要对称、均匀,防止洞口移位变形,同时应注意在洞下口模板上应留设出气孔,使浇筑混凝土后滞留在模板内的空气顺利排出。

5.8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5.9未尽事宜,执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

第六章成品保护

6.1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正处于冬期施工阶段,在拆除墙、柱、梁、板模板时对各部位模板要轻拿轻放,注意钢管或撬棍不要划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锤子或其他工具剧烈敲打模板面。用塔吊吊装模板靠近墙、柱时,要缓慢移动位置,避免模板撞击混凝土墙、柱。

6.2冬期施工阶段,在已浇筑的楼板上覆盖塑料薄膜和阻燃岩棉时,要注意对楼板混凝土的保护,要从一端随着压光随着覆盖塑料薄膜和阻燃岩棉,避免踏出脚印。

6.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6.4独立柱及突出墙面的柱角、楼梯踏步、楼梯横梁、处于通道或运输工具所能到达的墙阳角、门窗洞口等处各个阳角均用多层板包起来,利用墙体模板支设时留出的穿墙孔用铅丝绑扎固定,防止各个阳角被碰掉或碰坏。

6.5在浇筑完墙、柱等纵向结构构件混凝土前应用塑料薄膜将甩头插筋包裹严密,避免污染钢筋;混凝土浇筑后,要派工人及时进行清扫钢筋和楼面,以保证钢筋清洁、

楼板面平整干净。

第七章安全消防措施

7.1塔吊装、拆、顶升必须是有资质单位和有证操作人员。安、顶、拆按照原厂的规定和安全要求进行。

7.2塔吊的“四限位、两保险”必须齐全、可靠。安全部门和信号工经常检查吊具、绳索的磨损程度,安全部门做好检查记录。

7.3当风力达四级以上时不得安、顶和拆卸作业。

7.4夜间施工时塔吊的转臂上装有灯光和指示信号,以保证一定的能见度和促进操作人员的安全警惕性。

7.5塔吊起吊东西时要派责任心强的有证信号工指挥,不得无人指挥或乱指挥。

7.6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7.7机械设备防护罩不得随意折卸。

7.8混凝土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7.9所有的作业人员,严禁酒后进行施工场地。在施工现场不准抽烟,不准大声喧华,嘻戏打闹。

7.10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应连接紧密可靠(必须垫胶皮圈)、不漏浆。泵管支撑架必须安全、牢固,转弯处必须设置井字式固定架。

7.11泵车安全阀必须完好。混凝土泵送时先试送,在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和开始起动时使用短行程,注意观察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再加大行程。检修时必须卸压后进行。

7.12泵车料斗内的砼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堵管或管中气锤声和造成管尾甩伤人的现象。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混凝土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开机,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等事故。

7.13在指定电箱上接线;振捣棒有专用开关箱,并接漏电保护器(必须达到两极以上漏电保护),接线不得任意接长。电缆线必须架空,严禁落地。

7.14混凝土浇筑结束前用压力水压泵时,泵管口前面严禁站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