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美学审美主义经历的四个阶段-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中国美学审美主义经历的四个阶段-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中国美学审美主义经历的四个阶段-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中国现代美学审美主义伴随中国社会变革和主流美学形态转换, 先后发展出无功利审美主义、心理自足审美主义、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和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四种历时性形态, 各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无功利审美主义是为对抗中国实用主义文化观和人生观而引入的;心理自足审美主义是借鉴西方心理学美学成果建立起来的;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则是为纠正客观派、实践派美学的偏颇而提出的;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则是对实践论美学的超越与反拨。四种形态的审美主义共时上与主流美学交织互补, 历时上具有清晰的发展线索, 构成中国现代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梳理美学审美主义思想, 有助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规律, 展望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未来。

关键词:审美主义; 无功利; 心理自足; 个体感性; 生命本体;

Abstract:Aestheticism i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diachronically develops into four forms along w ith Chinese social change and mainstream aesthetics, namely disinterestedness, psych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individual perceptual and life ontology, displaying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imes and strong relevance. Aesthetic disinterestedness is introduced to combat China pragmatism culture view and the view of life; psych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aestheticism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chievements of w estern psychological aestheticism; individual perceptual aestheticism is proposed to correct the prejudice of social school and objective aesthetic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life ontology aestheticism is the refu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doctrine of practice aesthetics. These four forms of aestheticism synchronically mingled w ith the mainstream aesthetics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w hile diachronically presented a distinct history of development, w hich constitutes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China aesthetics. An overall analysis o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ism ideology w 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and look ahead a bright futur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Keyword:aestheticism; disinterestedness; psych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individual perceptual; life ontology;

20世纪中国有两种类型审美主义, 一是文艺审美主义, 另一个是美学审美主义。虽然文艺审美主义植根于美学审美主义, 但他们在20世纪中国表现出不同的历史命运。文艺审美主义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人性的, 在发展上遭到主流文艺思想的排挤, 却能够以支流的形式, 在美学引导下, 通过由世外桃源向现世桃源的话语转换而获得合法性。美学审美主义则基于感性、情感和道德、认识之间的哲学关系立论, 探讨审美与人的存在问题, 在20世纪的中国作为异质文化而存在, 与主流美学话语形成冲突与对立。

关于20世纪中国文艺审美主义的研究较为全面, 如叶世祥对各个时代具有审美主义倾向的文艺和文论话语的分析[1], 邹华对80

年代以来文学批评中三种审美主义形态的概括[2]等。这些研究以美学审美主义思想为基础, 部分涉及各阶段美学审美主义, 但并没有整体的、历时性的考察, 最多是在讨论中国现代美学论争时, 作为论争的对立面提及, 或者是一些式专题研究, 如刘悦笛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审美主义分析[3]。因而有必要进行历时性线索清理。

中国现代美学审美主义思想最先由王国维介绍到中国, 其后伴随中国和中国主流美学思想, 显隐起伏, 变化发展, 构成中国现代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学中的审美主义思想在可以说命运多舛, 有时作为主流被高扬, 有时变成异质被, 不同时期的美学家, 分别抓住审美主义某一方面进行发挥, 现代审美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一、无功利审美主义

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 王国维最初目的是想清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功利主义, 于是把西方美学中的非功利思想引进中国, 构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无功利审美主义。王国维的无功利审美主义逻辑路线分三个步骤。

首先, 王国维对中国传统文化功利主义思想进行坚决批判, 认为只有除此弊端, 充分维护学术的品质, 中国学术才能健康发展。王国维认为, 中国传统哲学以生活为旨归, 探求人生实相, 寻求现实生活准则, 因而有着一种谋求与统一的潜在意识, 形成政文合一的求实致用原则。他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说, 我们的哲学家没有不想成为家的, 我们的诗人反复抒发的都是自己的抱负, 哲学、诗歌、戏剧, 都充满了道德惩戒和说教, 降低了其历史价值。即使是当时的西学引进, 所持的仍然是狭隘的功利主义态度, 他在《论近年之学术界》一文中尖锐指出:严复的《天演论》所追捧的不过是英吉利之功利论及进化论之哲学耳, 其兴味之所存, 不存于纯粹哲学, 而存于哲学之各分科;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翻译或介绍, 都不过以之为上之手段;至于最无功利的文学, 也不注重自己之价值, 而唯视为教育之手段。王国维认为, 学术探讨的是宇宙人生的大问题, 而不像自然科学或学那样, 去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 它无为而无不为, 是无用之用。

然后, 王国维抱着清除功利主义学术观的目的, 深入阐释了西方哲学美学的功利与非功利之间的关系本质。他在《文学小言》中说:一切学问皆能以利禄劝, 独哲学与文学不然。[4]他一方面看到实用

主义学术观对中国学术的影响, 另一方面要大力介绍不以利禄劝的西方哲学和美学, 以此来抗衡中国学术研究的积弊。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 王国维开篇说道:天下有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 哲学与美术是已。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曰无用, 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5]王国维认为, 哲学、美学看似无用, 实则揭示了普遍真理, 所求的不是一时一事之用, 而是整个人生之用, 这是哲学、美学与社会、的实用之学的根本区别。

最后, 在批判中国传统实用功利主义学术观, 并阐述了哲学、美学的非功用本质之后, 王国维把叔本华唯意志论与康德审美无利害学说、美在形式说结合起来, 放到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中做创造性发挥, 并且最终落实到人生观中, 倡导审美超越的人生观。他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说, 叔本华把自然宇宙的本质归结于意志, 人的本质也在于为迎合那永不餍足的意志望, 当一个望被满足后, 另一个望随之而起, 这样人就处于满足与空乏, 希望与恐怖之中, 人类就永远无法获得福祉与宁静, 而康德认为审美无关利害, 审美对象在于对象之形式, 审美之人在于无之人, 因此无利害的、与个人生活求无关审美刚好可以帮助人摆脱外界客观事物实相的缠绕, 摆脱生活的痛苦, 获得超功利的愉悦。这样, 王国维由学术非功利主义自然而然的落实到人生超功利意义。

王国维的无功利审美主义思想, 实际上又是功利的, 因为其目的在于改造中国实用主义文化的劣根性, 在于以哲学、美学和艺术中的非功利性改造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人生观, 体现出王国维中西融通的学术能力, 也反映出他超然物外的理想化品性。20年代, 中国社会蓬勃兴起之后, 这种超功利学术观和人生观因与现实需要格格不入而最终归于沉寂。

二、心理自足审美主义

自足, 就是自己构成一个完善系统, 能够自己维持自己。心理自足审美主义把审美看成一种完整的心理活动, 认为审美活动发生时, 人的心理会呈现出完满自足、物我两忘、超然脱尘的状态。这一派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是吕澂、范寿康和早期朱光潜。

心理自足审美主义认为, 审美是人把情感移入对象, 以不计利害的态度进行静观, 静观与移情两者密切结合, 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吕澂称之为美的态度。吕澂美的态度说包

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美的态度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特殊态度, 这是审美的前提, 如果没有美的态度, 而拿日常生活经验去观赏艺术, 艺术品与别的物品就没有什么不同。第二, 美的态度与人的认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也有本质区别, 既不像理论推求的理论的态度, 也不像计较利害的实践的态度[6]21。第三, 美的态度在审美活动中占据根本性地位, 我们用美的态度鉴赏艺术品固然辨得一种艺术, 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人事, 自然也没有什么不是艺术。[6]48后来, 范寿康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发挥, 指出美的态度是对象从周围其他事物中孤立出来, 审美主体与日常生活孤立绝缘, 然后再切断与对象的功利实用关系, 移入情感后产生一种同情的态度。

美的态度其实就是美感经验, 是审美时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下的心理运行机制到底怎么样, 吕澂没有深入发挥, 而这恰恰是早期朱光潜后来所做的工作。(1) 1早期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综合西方心理学美学, 专门着力分析美感经验问题, 指出了美感经验的性质是形象的直觉, 条件是心理的距离, 状态是物我同一。

形象的直觉即是主体心灵只凭直觉, 而不是知觉与概念, 与物的外形, 而不是实质、成因、效用、价值相结合, 构成自足, 别无依赖的世界。心理的距离, 就是要从实用的圈子里跳出来, 主体我要

潇洒出尘, 不能有切身利害的实利之心, 客体物要超然物表, 脱尽意义、功用之利。在心理上, 我与物一起从日常的、尘世的、实利的圈子中跳出来, 与现实保持合适距离, 然后物我两忘, 在超现实、超功利中相统一, 最终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所以, 朱光潜说:美感经验是一种极端的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全部精神都聚会在一个对象上面, 所以该意象就成为一个自足的世界。[7]根本原因在于移情作用, 主体情感移入客观对象, 对象则凝愁带恨, 成为喜怒哀乐之形式, 而这喜怒哀乐之情又折射于主体, 于是情感由我及物, 再由物及我, 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 于是审美就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自足自持的完美心理状态。

心理自足审美主义直接来源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立普斯的移情说和的直觉说, 但渊源于康德。康德认为, 一个审美判断发生时, 审美表象激起主体的情感活动, 这情感活动不是别的, 而是一种普遍可传达的内心状态。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 人通过想象力所构建起来的表象, 在理性的引导下, 判断力将这个表象与知性相关联时, 不是与某个固定的知性概念相结合(不是特殊认识, 而是一般认识) , 而是想象力和知性好像达到一致而出现的自由游戏的情感状态。康德说:内心状态在这一表象中必定是诸表象力在一个给予的表象上朝向一般认识而自由游戏的情感状态。[8]也就是说, 审美发生时, 人类的心意机能、诸认识能力能达到一种圆满自足的精神状态。

康德这一思想启发了后世许多美学家。席勒游戏说, 费希特自由的精神创造说, 均把审美活动看成是人性的完整(叔本华、尼采的生命哲学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发挥) 。费希纳实验心理学兴起后, 心理审美主义则以科学实验的方法, 继续深入探讨审美时具体的内心活动。哲学的、科学的两种方法所产生的思想成果, 对于20世纪中国心理审美主义共同产生了直接影响。

1937年, 周扬发出建立新美学的呼唤, 要求新的美学首先要克服美学和现实的分离, 表示自己和现实之不可分离的联系。现实的历史的运动和是新的美学的基础。[9]于是, 蔡仪根据列宁反映论哲学思想, 建立起新美学, 并批判朱光潜说, 他的文艺理论的基础, 显然是以没落中的地主阶级的士大夫意识为主, 是现实主义的者, 他宣扬文艺让心灵得到自由, 情感得到健康的宣泄和怡养等, 正和封建统治者安慰自己糜烂了的灵魂、麻醉被压迫的农奴的反抗意识之宗教上的神的世界是一样的。[10]新美学通过批判, 迅速确立起在中国美学领域的统治地位, 成为中国美学新的出发点。无功利审美主义和心理自足审美主义就此终结。

三、个体感性审美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 当代中国美学基本上取消了关于个体和感性问题。这是因为当时美学受主流意识形态制约, 片面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绝对等同于社会阶级冲突, 等同于先进与落后, 与反动的关系, 要求对美本质的认识, 必须最终落实到唯物的、客观性的方面, 审美主体只是认识主体, 审美中的情感、想象和观念完全是社会历史积淀的结果, 是普遍性的, 是对客观事物或特定社会情况的反映, 因而认识论框架成为当时美学的基本逻辑结构。虽然五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美学大讨论, 但在当时语境下所产生四派美学, 实质上都是客观派, 只不过他们所说的客观有所不同罢了。

比如, 蔡仪所说的客观指的是客观事物, 花的美在于花本身有美的特质, 社会美在于社会事物的属性、条件和形式, 艺术品的美也在于艺术品本身, 一切客观事物的美, 都不在于欣赏者的主观意识或其他影响[11]。李泽厚从美感入手, 但最后却以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避开了个体与感性问题, 把美感归结为人类的社会生活, 他说个人的超功利非实用的美感直觉本身中, 就已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功利实用的内容, 只是对于个人来说, 这种内容常不能察觉而是潜移默化

地形成和浸入到主观直觉中去了[12]。朱光潜提出物的形象论, 试图解决当时美学思想中见物不见人的问题, 但他所说的物的形象仍然是认识形象,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 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 所以只是一种知识形式, 物是第一性的, 物的形象是第二性的[13]。被称之为主观派的吕荧与朱光潜的美学公式相同, 只是把朱光潜的物的形象改造成观念, 朱光潜物的形象是物的反映, 吕荧的观念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朱光潜物的形象是美的形象, 吕荧的观念是判断美的根据, 因此, 从特定角度来看, 吕荧算着是客观观念派。

但是也应该看到, 五美学论争也存在着向主观、个体与感性回归的张力, 只是在特定环境下, 这种回归采取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李泽厚正视美感, 朱光潜注意到想象力和表象力在审美中的地位, 吕荧提出观念说也是看到主观判断力对于审美的重要性。这些被抑制了的个体和感性, 只有到了80年代文艺与关系解冻之后, 才充分地张扬与发挥, 形成了以个体和感性为中心的审美主义, 代表成就有高尔泰感性动力说等。

高尔泰感性动力说是针对实践论美学积淀说提出的, 其哲学依据是马克思《手稿》, 逻辑路径是通过真与善的辩证关系来展开的。

高尔泰认为, 善就是人的需要和目的, 真呢, 就是自然规律, 自然按照自身规律走着自己的路,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 把世界导向人的目的, 从而达到真与善的统一。但高尔泰没有像实践美学那样由此推导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 而是在真善如何统一上, 提出感性动力说, 以此批判李泽厚积淀说。高尔泰说:积淀只是量的递增, 其结果作为累计的形成物不会产生结构和功能, 因此只能是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 不会成为引起美的条件。美不是作为过去的结果而静态地存在。美是作为未来创造的动力因而动态地存在的, 所以它不可能从历史的积淀中产生出来, 而只能从人类对于自由解放, 对于更高人生价值的永不停息的追求中产生出来。从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 即从人类进步的观点看, 不是积淀, 而是积淀的摒弃, 不是成果, 而是成果的超越, 才是现代美学理论基础。[14]高尔泰虽然批判了李泽厚的积淀说, 提出了个体感性说, 但他还是把美感看成是以个体感性表现出群体理性的实践, 是千百代人的生活经验, 甚至说美感是属于全人类的。高尔泰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是有限的, 但意义在于对于个体感性的正视。

高尔泰倡导个体和感性, 以此对实践论美学进行批判, 打破以往过于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思维定式, 颠覆了群体、历史、社会在美学话语中的霸权地位, 使当代中国美学有勇气正视个体与感性, 敢于以开放的胸怀和眼光接纳西方多种哲学美学, 属于个体感性审美主义。但是, 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个体感性审美主义把美当作认识,

仍然属于认识论美学。

四、生命本体审美主义

早在20世纪初期, 受柏格森、尼采和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现代美学曾经有过一股生命艺术化, 朱光潜、宗白华、方东美等人在论美或艺术时, 都将之与生命关联, 认为艺术是生命最具价值的活动。按照刘悦笛的说法, 这股表现为三种形态:一种是吕澂、陈望道、范寿康等人以移情论为基础, 认为艺术就是生命的移入, 是赋予对象以生命;另一种是朱光潜以情趣为中介, 认为艺术是情趣化的表现, 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于人生;第三种是宗白华融合中国古典哲学与西方宇宙哲学观, 认为艺术的核心是同情, 人的生命与宇宙意志相互流动通融的基本途径, 就是艺术之同情。[15]这种生命艺术化是西方心理学美学与中国传统人生论诗学相结合的产物。

生命艺术化是在主客二分哲学观中, 主体通过艺术活动, 实现认识生命, 超越自我, 达到与自然宇宙合而为一之目的, 属于认识论范畴, 是以美学的名义对生命意义的理想化追寻, 不是我们所说的生命本体审美主义, 但为后来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出场提供学术渊源。

生命艺术化在五中断, 变成客观论美学的生命知识化或者实践论美学的生命社会化, 到了80年代, 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兴起之后, 生命艺术化才得以重新出发, 并在90年代发展为生命本体审美主义。

简单地说, 本体就是世界的本源、本根, 本体论就是利用抽象思辨和逻辑规则, 在客观现实之外预设一种超现实的普遍永恒(本根、本源) , 相信现实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基于这种永恒, 哲学如果能够把握住它, 就可以照猫画虎, 从这一特定的预设点出发, 像数学一样精确清晰地描述出整个现实世界。本体论美学通过对某一预设的普遍永恒本体的还原, 来说明美产生的根源、性质、功能和结果。本体论美学分为主客二分式的认识论美学和主客一体的存在论美学两种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属于存在论美学。

生命本体审美主义的思想逻辑是:人的生命是世界的本源性存在, 世界万物因生命才有意义, 生命需要在这个世界澄明、展开, 展开方式不是主客二元分离模式下, 以实践的手段改造自我、改造自然, 而是通过审美活动去超越现实、超越自我, 因而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常把美看成是人的生命的精神性、超越性存在, 看成是生命的全部, 是生命的最高存在形态;然后再以此去解释自然美、社会美、人体美、艺术美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潘知常、杨春时、封孝伦、雷体沛等。

首先, 生命本体审美主义通过批判实践论美学的实践本体论及其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确立起生命本体论。生命本体论美学认为, 实践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因为实践离不开人, 人才是世界的本源与核心。潘知常在《生命美学》(1991年) 一书中说, 以往美学的错误在于把审美分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 导致美学出现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三重错误, 现在, 美学必须回到人的生命方面来, 因为人是世界的本源, 世界万物因人的存在才有意义, 才有价值。杨春时还罗列了实践论美学的十大缺陷, 然后指出, 当前美学应该确认社会存在即人的存在作为逻辑起点[16]。同样如此, 封孝伦也认为, 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由人的生命决定的, 我们常说的生态美学中的生态, 也是以人为标准, 都不是本源, 人的生命存在才是本源的自明性存在, 美学研究必须实现逻辑起点前移, 必须面对和透彻研究人类生命的问题。[17]

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在确立起生命本体之后, 从中国古代生命哲学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中寻找资源, 论证美或者审美是人最高级的精神存在状态。潘知常说, 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生命存在的最高方式, 它是自由的生命活动, 是从绝对的价值关怀的生命存在方式的角度对生命的存在与超越如何可能这一终极追问、终极意

义、终极价值的回答。所以, 美不是外在的、客观的东西, 而是审美活动的结果与表现, 是对生命的超越, 使有限生命达到无限生命, 是生命的自由状态, 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种更为源初、更为本真的关系, 在这种以美为呈现方式的生命的自由境界中, 外在世界只是媒介和形式, 其全部构成是自由的、生命的感性形式。[18]封孝伦认为, 人的生命包括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重生命, 这就决定了人在满足自己肉体存在的同时, 还要满足精神性的存在, 美就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 [19]封孝伦依此认为自然美、人体美的奥妙就在于有益于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

第三, 生命本体审美主义, 把美看成是生命的全部实现, 是由有限超越到无限的最完满的形式, 超越与自由是生命本体审美主义的主要特点。杨春时说, 实践论美学把美当成现实的东西, 等同于真或者善, 实际上, 审美不是现实生存, 而是超越现实的自由生存, 具有超验性、终极价值、最高的真实性、彻底的性和批判性等规定性。[20]雷体沛认为人的生命与世界交融, 构成一个属人的有限的世界, 同时也构成了对人的, 因而生命要借助艺术以达到无限的伸张, 不断地向完美形式发展, 艺术就是生命完美形式的自我展开[21], 由此, 他把艺术分为寻求更高生命存在的艺术和拯救苦难生命的艺术。

生命本体审美主义, 就当代中国美学内在发展规律来说, 首先是美学思维方式的转变, 由此前依靠逻辑去追问美是什么转向了对美怎样的审美活动的描述, 从古典形而上学美学转向对现实生活中审美经验的关注。其二是美学视点的转变, 由此前社会、实践、族群, 转向个体、感性、身体、望等, 充分肯定了审美的个体性、反抗性、超越性。就美学外部环境来说, 主要是美学研究方法的改变, 特别是8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的兴起, 扩大了美学家的视野, 激发了美学家们对现实生命的重新思考。但美学染上了色彩, 成为一种理想学, 走向了现实的虚无。

五、结语

美学审美主义是由康德审美自足性思想确立起来的, 他依据有无利害关系, 把美的愉悦与快适、善的愉悦区别开来;根据想象力与知性和概念的联结方式, 把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道德实践活动区别开来。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在借鉴西方审美主义和中国传统人生论审美思想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美学思想, 根据需要, 紧扣某一方面而展开, 因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针对性:超功利审美主义是为了对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性、经世致用性而提出的;心理自足审美主义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西方各派心理学思想

涌入中国, 推动中国现代心理学建立时期发展起来的;个体感性审美主义是对以后社会派美学和客观派美学的偏颇而提出的;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则是对实践美学和美学中主客对立思想的反拨。因而, 审美主义虽然是中国主流美学的异质性存在, 但对当代中国美学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失误起到纠偏作用。

从审美主义发展阶段来说, 无功利审美主义和心理自足审美主义是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借鉴, 属于中国现代美学中审美主义思想的引进, 而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和生命本体审美主义, 则是在借鉴西方审美主义思想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属于美学审美主义的中国化成果。

从共时性来看, 审美主义构成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历时性来看, 审美主义在中国有着自己连续的发展历史, 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形态。对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的梳理, 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历史, 展望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M]. :商务印书馆, 2011.7.

[2]邹华.近三十年来中国审美主义的三种形态[J].学术月刊, 2011 (3) :99-105.

[3]刘悦笛.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审美主义论[J].思想战线, 2001 (6) :55-58.

[4]王国维.王国维文集:上部[M].姚淦铭, 等, 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16.

[5]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下部) [M].姚淦铭等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3.

[6] 吕澂.美学浅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3.

[7]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16.

[8]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 译. :人民出版社, 2002:52.

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关于美学的教学课件

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关于美学的教学课件 一、美学是一门年轻有古老的学科 1、美学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先有审美意识,后产生美学思想,到了近代美学才作为一门学科得以建立起来。 审美意识指的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尚不成熟、不自觉或不清晰的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主要包括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 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比审美意识更进一步,是思想主体较自觉地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进行的自觉的、有一定普遍性、理论性的思考,并通过语言加以表述而产生的理论性成果。

人对于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在观念上进行概括和辨析,标志着人类对美进行理论研究的开始,标志着人类美学思想的形成。 美学则是有意识地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 原始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审美实践 原始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审美实践:从大量出土的原始工具中,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类的审美创造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地自觉的演变过程。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还相当粗糙,器型很不规整,多为一器多用; 旧石器中期的石器在形体上明显趋向光洁、规则,并富有秩序和韵律感,功能上开始分化; 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所制作的石器不仅在功能上高度分化,在选材和制作工艺上也表现出相当高的技巧和水平,而且根据用途定型化。

这种从拙到精,从粗到细的不断追求过程,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且隐藏了人们追求非功利的视觉形式快感的审美意识和动机,已包含着原始的审美内涵。 原始人的装饰 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最初的精神产品—装饰品。 利用兽的牙、骨,以及贝壳等进行雕磨、钻孔,以期创造并美化生活。 原始艺术——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人类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诸如绘画、雕刻、歌谣、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 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益稷》) 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 第一章话说美学(美学学种论) 一、何谓“美学” 18世纪中叶,德国著名的美学家鲍姆加通(1750年),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思潮,德国理性主义两大思潮的背景下,做为德国理性思潮的代表人物,出版一本《Aesthetica》(“感性学”),实质上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美学,他认为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而是人的心理现象,这实际上讲的就是美学。 研究人心理不同构成要素,就成了不同的学科,包括: 知——逻辑学情——感性学意——伦理学 2、关于美学的争议 (1)、美学本应姓美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苏格拉底 中国洪毅然表示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美而引发的情感,而非感性。 (2)、美学本应叫“艺术哲学”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艺术理论家亚里士多德《诗学》,诗学实际上就是艺术学。 德国黑格尔(18C末19C初德国古典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美学》三大卷“我们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者更确切一点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中国朱光潜“艺术心理学”北大宗白华《美学散步》《艺境》马奇人大哲学系《艺术哲学》武大刘纲纪《艺术哲学》 (3)、美学本应为美感学(审美心理) 17、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休谟“主观决定一切,美学就是研究美感心理现象,客观的美是不存在的,美是人心中的一种快感愉悦。” 在中国80年代美学热潮中李泽厚的“向内转”是在“人本哲学”思潮下产生的,尊重人的价值,人性哲学。 (4)、美学应为审美关系学 (法国)狄德罗“审美关系学”,“美学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关系,而它们之间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人与现实的关系,就没有世界的美。” (中国)王朝闻《美学概论》,“美学是研究关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 以上学说中,美和艺术是建立在客观美的基础上,而美感则是建立在主观美的基础上,审美关系学,人以自己的情感感受客观美,将主客观结合起来,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3、为美学正名 (1)、美学——是一门以人类的审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为什么? A、审美现象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人类学科的标志是实事求是,美学亦如此。) B、从审美现象中出发可以充分展现美学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范围。 美,艺术,美感,关系——审美现象——客体(审美客体)(审美对象)&主体(审美主体)——审美关系 客体:美——美是什么(美的本质) 美的产生和发展 美的种类—自然美(山水美植物美动物妹星象美)、社会美、艺术美 主体:美感——美感的本质,美感的种类,美感的产生和发展

美学概论复习要点

《美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 美学学科的诞生: 1750年、1758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第一、二卷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其美学含义为感性学,即Aesthetics,从属于哲学。 美学学科的发展 (一)本体论阶段:古希腊罗马至十六世纪,美学思想主要集中思考一种独立的“美”,把美看作是所有审美现象产生的根源。 (二)认识论阶段:文艺复兴之后到十九世纪,美学思辨的焦点由美的本体转移到对人的认知能力的探讨上。 (三)存在论阶段:十九世纪末期以后,哲学转向对人的活动方式研究,语言是人的活动方式的代表。美学开始对语言的意义进行分析。认为美是一种无意义的形而上的概念,美存在于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活动之中。存在论阶段也称为语言学阶段。 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美和艺术问题 (1)把美和艺术分开来研究:柏拉图 (2)把美和艺术统一起来研究:普洛丁 二、研究艺术的哲学 黑格尔:“我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者要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三、研究审美心理的科学 鲍姆加登:思考“感性的完善” 英国经验主义者休谟和柏克:研究审美经验 中国美学家的观点: (1)美学是研究美的科学 (2)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 (3)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科学 (4)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美学研究方法 哲学方法:包括观察、了解和分析,体验、追问和对话,解释与建构等方式。 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费西纳在他的《美学导论》中把哲学的方法分为“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自上而下的方法就是哲学思辨的方法。 第二章 一、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美论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六世纪,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一批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形成的一个哲学派别。他们认为,万物的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统治着宇宙中一切现象。“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他们认为,美就是数的和谐。并发现了黄金分割率。 (二)苏格拉底论美: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谈美。他认为,美就是有用的;美具有相对性。(三)柏拉图论美: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三种形式,即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就是理念,理念是不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它就是“美本身”。而一切具体的美的事物都要依赖于这个美本身,才能成为美的事物。柏拉图说“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

中国美学史笔记(1)-绪论

中国美学史(第二版) 绪论中国美学史:缘起、历程、特点、意义 一、美学史:普遍性中的中国特性 中国美学史是对中国文化的审美现象进行理论总结而来的历史。审美现象普遍存在,但对审美现象的理论总结,中国与西方却有所不同。 体现在文字上,西方美学从古希腊开始,关于美有两个词,名词和形容词,进而分出具体事物之美和抽象之美。这两种美都是客体之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又是另一个词,这表明西方文化对审美现象的把握是用区分-划界型思维方式进行的。而中国文化中,美既是名词,又是形容词,还是感叹词,而且美不仅用来指客观之美,还用来指主体的美感。美,只此一字而可多方流动,表明美以中国的关联-交互的整合型思维为基础。 西方的区分-划界型思维进一步把美与真和善区别开来。真,对应主体的知,体现在学科上是逻辑学(包括哲学和科学),善,对应主体的意志,体现在学科上是伦理学(包括伦理和宗教),美,对应主体的是感性情感,体现在学科上是美学(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国的整合型思维,不把真善美严格区分开来,而是既看到三者有不同,又看到三者的交汇与互渗,讲究真美相连,美善相乐;也不把主体心理的性、心、情、意、志严格区分开来,而是性心相关,心意一体,情志相连。 对于审美现象,中国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那样,明确地用“美学”和“美学史”这样的学科形式和论著去进行总结。因此,从现象上看,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美学”和“美学史”这样的学科和以这两个词命名的论著。实际上,中国文化对自己的审美现象做了很好的理论总结,它是用另一种理论方式呈现的。比如,西方美学面对的基本内容,是生活审美的各个方面、艺术的各个领域、自然美的欣赏和理论,遗迹从哲学上对美的言说。中国文化在这四个方面都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和言说。如,生活审美上,李渔的《闲情偶寄》十一本体系性著作;艺术领域,诗、文、书、画、乐、建筑、园林、戏曲、小说,理论著述蔚为大观;自然美上,姚鼐关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论述堪称经典;哲学文献里,从孔、孟、荀、老、庄等,多有关于美的哲学言说。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对于审美现象有很深的感受、体会和理论把握,这种体会和把握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学科形式的特殊方式。中国人对审美现象的独特理论把握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在自身的文化范围中行进和发展着。 二、中国美学史的现代写作演进 中国美学史写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具有美学这一视点;二是用美学视点去看古代的材料,而形成关于中国美学个别方面的理论;但是形成整体性的中国美学史著作。 三、中国美学史著作类型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1.1已完成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 A、贾宝玉 B、薛宝钗 C、林黛玉 D、王熙凤 我的答案:C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A、约翰·斯特劳斯 ∙B、约翰·凯奇 ∙C、尼古拉斯·凯奇 ∙D、皮埃尔·布列兹 我的答案:B 3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我的答案:√ 1.2已完成 1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我的答案:D

2 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我的答案:D 3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A、佛洛依德 ∙B、荣格 ∙C、马斯洛 ∙D、拉康 我的答案:C 4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 5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 1.3已完成 1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A、养心 B、养身 C、养眼

D、养神 我的答案:D 2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A、味觉 ∙B、触觉 ∙C、视听 ∙D、动觉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 ∙A、《英雄》 ∙B、《红高粱》 ∙C、《活着》 ∙D、《卧虎藏龙》 我的答案:D 4 《美学散步》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文集。()我的答案:√ 5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 2.1已完成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 A、中国菜系

中国美学史大纲读书报告

《中国美学史大纲》读书报告 作者:叶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本:1985年11月版阅读时间:2013年3月14日---5月1日(未 完) 不得不说这是很厚重的一本书,这是我在选择书时所没考虑到的,看到这本大部头的书后我着实有些后悔,觉得这么大的一块骨头啃下去一定是相当的费劲,但是想到在八本书中选择这本书作为近期读物的最初目的后还是耐心读了下去。我当初选择读这本书的原因是觉得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对与文学相关的一些学问有基本的了解。老师所列出的其他几本书虽然也各有各的蕴涵,具有不同的价值,阅读后也会有所启迪,但是似乎只有这一本是专门系统的介绍一种学说的。初步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素养。而且对美学进行系统的涉猎也是进行学术研究所必须的,不仅很多学校把这本书作为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参考书目,学习中国古代美学对于其他文学研究领域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对阅读“史纲类”书籍方法的一些看法 我对这本书的最初印象是“博而不专”,事实上以我的知识水平很难测出这本书的专深程度,只是在看到这本书将中国美学数千年的历史用几百页的文字来表述后便不由得质疑起它的专业深度来了。《中国美学史大纲》是一部“史纲”类的著作,书中对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表述,由于所记述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庞杂,这就必然涉及到“详与略”和“博与约”的问题。正如叶朗先生在后记中所写到的“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 对于“史纲类”书籍的阅读应该讲求一定的方法,并通过正确的方法汲取到最有价值的的成分。“中国美学”不等同于”中国美学史“的概念。“中国美学”指的是“以中国传统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而“中国美学史”则是主要把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整体风貌展现出来。学习美学的目的是为了对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度的发掘,学习美学史的目的是为了对美学这门学问进行基本的了解。“史纲”类的书籍的意义在于将所要记述的东西按照历史发展的纵向顺序系统的表现出来,以使人们通过厘清历史脉络更容易地了解和学习这门学问。在历史学的框架下有一个学科叫做“专门史”,美学史也属于研究美学的专门史。美学史对于研究美学的作用相当于目录对于一本书的作用。目录涉及到全书的全部内容,但是仅仅是用简略的语句进行概括并不过多介绍,“美学史”之于美学也是如此。因此读《中国美学史大纲》并不能够对历代美学进行深入的探究,但它却是初学美学不可缺少的。阅读“史纲”类书籍时应该把其定位为研究相应领域的工具书,用过对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了解每个时代的基

4-审美经验论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1、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它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 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主义和解释学两大系统。代表人物有柏格森、海德格尔。 2、审美经验:指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1)审美经验与美感的区别:○1主体(人)与对象关系:美感仅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审美经验 则是人与对象形成的审美关系;○2形态上的差别:美感仅是对于审美经验静态的、瞬间的理解;审 美经验体现为一个动态的感受和评价过程;○3对审美对象理想的差异:美感指一种主体对某种现成 对象的反映,其对象的审美性质是先验存在的;审美经验认为什么对象是在审美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2)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1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 ○2这种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导致了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3艺术作品在被接受过程中,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联系。 3)审美经验不仅发生在艺术领域,也发生在社会和自然领域: ○1社会领域的道德实践和审美经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2自然美的发现欣赏与人生实践的密切关系:如自然对象的道德内涵在中国一般体现的"比德"说, 即自然特征比附人类道德;次方总是自然激起主体的道德体验。 4、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1)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 ○1"感性直观性":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献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2 "本质直观"性: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方面,审美经验能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2)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 ○1从审美对象的角度看,审美经验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实际事物的存在毫无关系,是直接将事物的形式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 ○2从主体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要求排除功利因素的干扰,因为审美愉悦与一般的快感有本质区别。 ○3但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会产生功利性的作用,因为从审美对象的角度看任何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的,纯粹形式是不可能成为理想的审美对象;从主体角度看,主体一定会受到对象的地响教育和道德启迪作用。这种功利色彩的浸染使得审美经验不再那么纯

浅析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美学史是中国学者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坐标,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梳理的结果。 本文通过从中国美学的萌芽兴起期、发展期、转型期、新变期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美学史 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演进和发展,始终与每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理论相伴,但毋庸置疑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两大思想源头,几乎参与了每 一时代的美学思想的酝酿、形成和展,并使得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内涵保持了自身的民族 特性,而外来文化与每个时代诞生的新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佛学思想等,则激活了每个时 代美学思想的民族内涵,推动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美学 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从中国美学史变迁历程的实际出发,我 们可以将中国美学史的历史变迁划分为四个时期:史前夏商周秦汉时期作为上古时期,为 萌芽兴起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作为中古时期,为发展期;宋金元明清时期作为近 古时期,是中国美学的转型期;20世纪以来,则是中国美学的新变期。 一、萌芽兴起期 这一时期,虽然完备而系统的审美思想还未构成,但先民们朴素而完整的审美意识却 异常多样,并且他们的审美体验与劳动课堂教学、器物缔造就是浑然一体的。 中国最原始的审美意识,最初在旧石器时期先民的身体进化和劳动实践中得以酝酿, 继而在他们的器物制作中,尤其是石器的多样化造型中得以物化,实现了主观的审美形式 感和审美情感同客观的人造物的结合,原始自发的审美活动得以发生;到了新石器时代, 中国原始的审美意识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中进一步演化,他们也开始了自觉的审美活动,具体表现为这一时期陶器和玉器的制作在注重造型的同时,也追求纹样和图案的装饰 作用,实用性与审美性并重,有的甚至更加追求装饰的表意性功能,形成了多样统一的审 美风格;进入夏商周时代以后,则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青铜文明,以庄严、肃穆的艺术风格 取代了朴素、自然的审美取向,将原始的审美意识推向了新的高度;春秋战国是中国美学 的奠基时期,以儒家和道家美学为代表,孔子是儒家美学的创始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体现 了政治、伦理、美学的统一。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老子的自然观作为审美的最 高理想,对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自然观,提出顺任 自然、由技进道的“游心”境界,他的“得意忘言”、“言不尽意”等思想,最终指向大 美不言的胜境;战国时期的《周易》系统的阐释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阴阳化生 的生命意识,具有比兴特征的诗性思维方式,本身就体现了审美功能,对中国古代的诗歌 和其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美学是对先秦诸子美学的整合,秦汉美学受道家宇宙 观的影响,把审美与宇宙的统一性联系起来,同时还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兼收墨、名、法、兵、农各家,并且书法艺术走向独立,出现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书法理论,提出“势”的审美范畴。二、发展期 在美学基本理论方面,这一时期打下了中国古代以审美体验、审美感兴、审美形式的 缔造为核心的基本美学风貌,阐明了审美活动全线贯通宇宙万物和主体生命,使主体与宇

美学基础知识

一、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生、开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但是,无论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教美学或禅宗美学思想,都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认识与知觉的统一。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美学思想始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根底。 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伦语·颜渊篇》〕。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爱和同情心〞,但是儒家思想也带有肯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墨家学派主要以重生产的有用美学思想:“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补充了儒家重人而无视物的缺乏,充实了社会美的根本内容;道家则进一步形成了重人性、人情的意境美学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补充了儒家的重人的功利价值而忽略个性自由的缺乏;法家则产生了重视社会规律的制造美学思想:“道也,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文雅·释诂》〕补充了儒家重礼仪而无视社会变革的缺乏。 两汉在先秦根底上又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开展:一是以《淮南子》为代表,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先秦、儒、法各家的美学思想;一是以杨雄为代表,继承发扬了思想中合理进步的因素,同时又表现出不受儒家思想束缚的气概。两汉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以儒、道为主干又集各家之精华。 〔二〕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从人物品藻开始,涉及诗、文、画、山水、庭院等。艺术的全面开展和繁荣以及艺术家大量涌现,是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两汉艺术繁荣与开展迅速,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顾恺之的《论画》,宗炳的《画山水序》,还有阮籍的《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王羲之的书论,陶渊明的诗及《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从汉代到魏晋,在哲学思想开展史上发生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即从宇宙认识论转变为人格本体论,也就是说魏晋玄学抛弃了汉代阴阳五行说那种对宇宙系统的经验性的描述,代之以人类社会人们关切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哲学思考。玄学家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呜呼!时不假设岁,岁不假设天,天不假设道,道不假设神。神者自然之根也。〞“余以为形之可见,非色之美;音之可闻,非声之善。〞意思是说形象、音乐之美是来源于色彩、声音而又超于色彩、声音本身的一种美。这种崇尚自然、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美,正是魏晋时期美学的重要特征。

中国美学史发展历程

中国美学史发展历程 一、古代中国美学思想的萌芽(先秦至两汉) 中国美学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审美的观点。例如,孔子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学理念。墨子则提出“兼爱”、“非攻”等观念,强调和平与和谐的美学价值。 二、唐宋时期的美学繁荣 唐宋时期是中国美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在诗词、绘画、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例如,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的笔触和奔放的情感而著称,被誉为“诗仙”。王维的山水画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笔墨而备受赞赏。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的美学变革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美学思想开始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同时也发生了自身的变革。例如,王夫之提出了“诗即画,画即诗”的观点,强调了诗歌与绘画之间的紧密联系。杨慎《画品录》则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成为后世绘画理论的重要参考。

四、近现代中国美学的发展 近现代以来,中国美学思想受到了更广泛的影响,与世界各国的美学思潮产生了交流与对话。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美学思想开始与西方的美学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观点。例如,鲁迅强调了“艺术为人民”的观念,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学思想。梁启超则倡导了“新美学”,试图将传统美学与现代西方美学相结合。 五、当代中国美学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中国美学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代中国美学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对美学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例如,胡适提出了“美感即真理”的观点,强调了美与真理的密切关系。康德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谢冕则提出了“审美经验”、“审美情感”等概念,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六、中国美学思想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美学思想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对美的需求和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未来的中国美学思想应该更加关注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要保持对传统美学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美学思想才能真正与时俱进,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美学体验。 中国美学史经历了古代的萌芽、唐宋的繁荣、明清的变革以及近现

审美过程的四个阶段

审美过程的四个阶段 一、感知阶段 在审美过程中,感知阶段是最基础、最初级的阶段。感知是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在感知阶段,人们会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质地等进行感知和辨别。这些感知信息会通过感官器官传递给大脑,进而被解析和理解。感知阶段对于审美体验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它为后续的阶段提供了素材和基础。 二、理解阶段 在感知阶段之后是理解阶段。理解是对感知信息进行解析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感知信息进行意义构建和模式识别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理解阶段是对感知信息进行加工和加值的过程。通过对感知信息的理解,我们能够认识到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在理解阶段,人们会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背景来解读和理解感知信息,从而赋予其各种意义和价值。 三、评价阶段 在理解阶段之后是评价阶段。评价是对事物进行评判和评价的过程,也是对事物的优劣、美丑、价值和意义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评价阶段是对感知信息进行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评价阶段,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对事物

的美感、品质、功能等进行评价和判断。评价阶段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喜好和态度。 四、情感阶段 在评价阶段之后是情感阶段。情感是人们对事物产生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情感阶段是对事物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审美,人们可以感受到事物所带来的美、喜悦、愉悦、悲伤、惊喜等情感。情感阶段的体验是审美过程中的高潮,也是人们对事物产生深刻印象和记忆的阶段。情感阶段的体验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进而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审美过程可以分为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评价阶段和情感阶段。这四个阶段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每个人在审美过程中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和背景的不同,每个人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审美是一种主观体验,既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审美过程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审美行为和审美心理,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

美学概论论文

美学概论论文 美学概论论文 一、什么是美 我们都会问美是什么?美的概念是什么?首先我们可以将美定义为是相对主体人而言的,是能使人们心融意畅、积极向上的一种现象。这种心融意畅的精神心理状态就是美的感觉既美感。从他们字面意义定义为是研究美、美感的科学。在长久历史的演变中,人们也尝试着逐渐主动地去认识、去捕捉和研究这种能使自我升华的感觉。随之也出现了以人类审美意识为集中体现的艺术,而在此基础上也开始出现了艺术的理论、审美经验的考察以及审美心理学的探讨,同时也有美学家重视对美的哲学思考。美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他的思想产生和形成出现很早,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运用美学这个术语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问题,我们可以理解有:其一:认为美学对象其实就是在研究美,即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美,而我们认为所谓感性认识的完美,一方面是指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的意思,另一方面是指意象的明晰生动;其二:黑格尔认为,美学的对象是研究美的的艺术。 二、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和生活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所谓美来源于生活,自然,马克思曾说:“自由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分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自由创造的主体,从另一个方面分析,即人不是一个单一的固有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美的本质在于纯客观性,客体的形式是否符合一定的比例、数量是否和谐,事物的纯自然属性,外在形式去定义美。另外是否认客观现实的存在,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心灵涵盖了一切,自然否定了外在的美,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只有心灵,理念才是真实的。自由创造基础上的美有着其外在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总是有意识的去追求这种

美学概述

导言 一、审美与美学 1、审美 (1)追求美是人的天性 爱美、求美可谓人的天性,出于人的本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所有的人都是爱美的。动物的求偶即以美为基础,有实验表明,刚出生的婴儿也能辨别美丑。正因为美根基于人的天性、本能,所以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如音乐、舞蹈、绘画在早期原始文化中的普遍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没有美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梁启超曾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 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美术与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超越性需要”,其中包括人对审美的需要。 (2)美感经验的普遍性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美感经验(美感即对美的感受),这是普遍的。大家来到春天的扬州,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美的感受,赞叹美的景色,心中有愉悦之感。 看到美景、美人,人自然会有美感。进而,人们自动地去寻求美,欣赏美。我们可以把人们美的经验与欣赏称作审美。 2、美学 (1)作为一般意义的美学 常人的审美是自发的,往往不知其所以然。如一般人对音乐,只觉悦耳愉心,但问他美在何处,便说不出来。美学作为一门学问,便要探讨美之所以然,能够自觉地欣赏美。故一般意义的美学,是将美和审美作为学问而探讨(什么是美,为什么美,怎样才美)。从此角度来看,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类有文明、文化,对于美的探讨也就开始了。 约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专论美的问题,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写出了西方历史上最早的具有逻辑体系的审美学专著《诗学》。我国的孔子以“尽善尽美”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而荀子写出《乐论》,可看做是我国较早的审美学专论。 (2)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代才产生的。一般认为,美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启蒙主义思想家鲍姆嘉通(1714——1762)。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可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与之相对应,就应有三个门类的学问。与知相对应的逻辑学,与意相对应的伦理学早就有了,而与情相对应的学科还没有建立。故1735年,鲍姆嘉通在他的博士论文《诗的感情: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提出应建立一门与人的情感世界相对应的学科,他命名为

谈审美的四个层面

艳俗、含蓄、矫情、病态,审美的四大层次 审美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经济条件与阅历的丰富而变化。 马老认为国人的审美有四个层次,与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相近,呈金字塔形状。审美的变迁,由庸俗向高雅发展。 第一层次是艳俗。 处于审美的底层的,容易被大众理解接受的,数量最多的一个层次。马老用《夜宴》、《甄嬛传》、《英雄》这类大家所熟知的电影来说明这个层级的审美趣味。 印有大花大绿图案的床单、棉袄、热水壶,在过去70、80年代所生产的这类充满烟火味的日用品,家家户户都有,容易被理解,被接受的审美,就是艳俗层级的审美。 说得通俗点就是不会犯错的,市场上很泛滥的,大家都容易接受的,相对中庸的,在人群中最有安全感的层级。 时至今日,不均匀发展导致的审美差距是非常大的。在不同的地区对美会有不同的理解。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这个层级的审美代表着大多数,是大众的文化,普遍被接受的,可以理解成爆款,理解成容易撞脸的那种大多数,人人都

懂,具有人人都能有的普遍性,便是艳俗。 第二个层次是含蓄。 最能表达含蓄美的是中国的唐诗宋词,这种美感不是一下子能感受得到,不是露骨的不是直白的。 它需要用心去体会,还需要人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要想体会到它的美,需要一定的门槛。因此人数也减去了一大半。 含蓄美是要慢慢体会的一种美,它不会一下子让人有惊艳之感,它低调、内敛、沉静。 对美的表达藏七分,只表达三分。比如李商隐的诗歌,有迷乱耳目的味道,欲迎还拒的委婉,大多数诗词以无题为名,有摸不着头脑的意境之美。 含蓄美是一种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直达心灵层面的美,这个层次与一切的红红绿绿划清界线,若一定要有颜色,也是莫兰迪色系,低饱和度、低明度,材质上喜好哑光。 相对来说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多喜欢含蓄的美感,是少数人的审美喜好,比较有档次的质感,是受众面较窄的高贵感。 第三层次是矫情。 为美而生,为美而美的是矫情。它是一种过度刻意超出常规的表达。以独立独行为美,以高级感、厌世脸、性冷淡为境界。

[美学,论文,美学]美学论文:浅议“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

美学论文:浅议“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美学论文:浅议“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一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 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 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电子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生活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再次走向融合。 在口传文化与手写文化前期,审美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审美是生活 的一部分,譬如渔猎时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审美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的“审美”观念的话)。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审美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的审美 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 譬如中国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种美玉,既是当时的审美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伦理道德、政治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审美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 至中古时期(如魏晋)的佛教和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带着审美意识把它 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在手写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审美意识逐渐“独立”了,此时审美与生活开始疏远。这对 审美艺术的独立发展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印刷时代的到来,为审美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此时,它以“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与“生活”拉开距离,审美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 与那时的社会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审美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审美艺术品被认 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审美艺术作品也就被看作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这样就把审美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桂冠。总之,这一时期把美学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美学与生活的距离。 但是,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做出解释,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作艺术品的人,实 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审美观念,现 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物,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它就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 都可以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

中国美学审美主义经历的四个阶段-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中国美学审美主义经历的四个阶段-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中国现代美学审美主义伴随中国社会变革和主流美学形态转换, 先后发展出无功利审美主义、心理自足审美主义、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和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四种历时性形态, 各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无功利审美主义是为对抗中国实用主义文化观和人生观而引入的;心理自足审美主义是借鉴西方心理学美学成果建立起来的;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则是为纠正客观派、实践派美学的偏颇而提出的;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则是对实践论美学的超越与反拨。四种形态的审美主义共时上与主流美学交织互补, 历时上具有清晰的发展线索, 构成中国现代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梳理美学审美主义思想, 有助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规律, 展望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未来。 关键词:审美主义; 无功利; 心理自足; 个体感性; 生命本体;

Abstract:Aestheticism i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diachronically develops into four forms along w ith Chinese social change and mainstream aesthetics, namely disinterestedness, psych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individual perceptual and life ontology, displaying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imes and strong relevance. Aesthetic disinterestedness is introduced to combat China pragmatism culture view and the view of life; psych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aestheticism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chievements of w estern psychological aestheticism; individual perceptual aestheticism is proposed to correct the prejudice of social school and objective aesthetic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life ontology aestheticism is the refu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doctrine of practice aesthetics. These four forms of aestheticism synchronically mingled w ith the mainstream aesthetics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w hile diachronically presented a distinct history of development, w hich constitutes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China aesthetics. An overall analysis o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ism ideology w 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and look ahead a bright futur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Keyword:aestheticism; disinterestedness; psychological

社会美学的概念与分类解读-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社会美学的概念与分类解读-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社会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美的形态,然而有关社会美的理论探讨却相对薄弱。本文试图在与艺术美相对的现实美视野下,对现实美中与自然美并列的社会美作一个的系统的理论考察。 现实中除了自然之外,就是人的生活。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将现实注解为自然和生活[1]97。人的生活是以社会性为特征的,所以与自然美并列的生活美通常称为社会美。所谓社会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的美。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区别是明显的:自然美是天然的,不假人为的;社会美是由人构成的,寄托着人的社会理想,打着人的社会实践的烙印,是人的物质实践与道德实践的结果。 在美丑混杂的自然环境中,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面临生存问

题。在类人猿漫长的无意识的物质性谋生活动中,产生了具有高度发达的意识机能的大脑,从此宣告了人类的诞生。人类具备的其他动物无可比拟的意识机能,指导人类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自然、变革自然,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劳动实践创造生活财富。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2]516于是,不仅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18,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4]90,人本身也是社会性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8;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5]270;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的动物[4]87;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2]510。因此,人的生产实践乃至一切活动创造的美就都带有社会的属性,都可统称为社会美,从而与自然美区分开来。 一、劳动成果之美 劳动成果的美是现实生活中社会美的主要形态。人类生活的中心任务是谋生。谋生的基本方式是劳动。劳动的目的是创造生活财富,维持人的生存。劳动成果的美,首先在于创造了一种使用价值,满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