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学设计(二)

导入新课

教师: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那么,人民应该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职权呢?这就是第十三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十三课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权利(板书)

(组织一次课代表选举活动)

教师:为使我们班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上新课前,我想请同学们进行一次课代表选举活动。选举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我提名候选人,然后举手表决。现在我宣布,候选人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请同学们举手表决。(老师统计票数)现在我宣布,学生乙当选为我班的思想政治课代表,请学生乙上来做一个简单的就职演说(鼓掌)。

学生乙: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将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服务,为搞好我们班的政治课学习,与大家共同努力,谢谢。

教师:思想政治课的管理需要课代表,班级的管理需要班委会,国家的管理需要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是怎样产生的呢?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讲授新课

一、合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板书)

1.人民管理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板书)

教师:什么是选举权?什么是被选举权?

学生1: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者其他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学生2:被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被选为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者其他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教师:这两种权利统称选举的权利。谁能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合二为一,给选举的权利下一个定义呢?

(学生: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有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者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教师:这里所说的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就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里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司法机关(即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那么请问,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都是哪些领导人呢?

学生: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有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行政机关的领导人有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省省长、副省长,各市市长、副市长,各县县长、副县长等。

教师:我们刚才进行课代表选举时是由我班全体同学直接选举产生的。那么,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也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也是由全国公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清楚两个概念,一是直接选举,就是由选民自己投票选举,一是间接选举,就是由选民选出代表代表自己参与选举。好,现在请回答问题。

学生:不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是由下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的。

教师:这里要注意,县级是分界,县级人大代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那么,各级国家公职人员,是直接选举产生的,还是间接选举产生的呢?

学生:他们是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或决定)产生的,所以属于间接选举。

教师:公民选出国家机关代表和领导人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管理国家、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实现人民民主。这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和保证,体现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所以,选举的权利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投票选举时,组织者往往会说,请投上你神圣的一票。为什么是神圣的呢?

学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居于我国政治权利的首位,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所以它是庄严神圣的。

教师:下面让我们对比一下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主要领导人的选举与我们刚才进行的思想政治课代表的选举有什么异同。

(多媒体显示下列图表,有关内容待学生回答后显示)

(承上启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选举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通过第九课的学习我们也知道,我们在座的都是我国公民。那么请问,同学们参加过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领导人的选举吗?

学生:没有。

教师:这是因为,我国宪法和选举法对行使选举权的资格有着严格规定。

(多媒体显示)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教师:请同学们从该宪法规定概括出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

学生:具有中国国籍、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行使选举权的资格(板书)

具有中国国籍、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教师:反过来讲,在我国,哪些人不享有选举权呢?

学生: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在我国不享有选举的权利的有: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教师:为什么外国人没有参与选举的资格呢?

学生:选举的权利属于政治权利,与国家主权相联系,它只能赋予本国公民,不能给予外国人,这是理所当然的。

教师:而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什么也没有选举的权利呢?欣赏了小品《三个小孩去选举》后大家也许就明白了。

A、B、C三位同学扮演孩子,甲、乙两位同学扮演父母,老师扮演选举活动的主持人,共同表演——

大意是:父母带着他们的三个孩子去参加乡人大的选举,三个孩子追着主持人要选票,但没有得到,于是去抢父母的选票。三个孩子拿着选票你看看,我看看。A说:“选票上没有卡通图画,一点也不好看。”B说:“选票上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我选谁好呢?”C说:“谁给我们买泡泡糖吃,我们就选谁,你们说好不好。”A、B齐答:“好。”甲、乙说:”孩子们,别闹了,你们还小,没有行使选举权的资格。”

教师:请从小品中三个孩子的表现,说一说:法律为什么不赋予未成年人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

学生1:未成年人在生理和智力方面都不成熟,缺乏鉴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学生2:未成年人尚无选举的能力,不能享有选举权。

教师:回答得很好,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下面再请同学们分析一段对话。

(多媒体显示)

甲:听刚从监狱出来的顺子说,里边的人也有选举权,你说奇怪不奇怪。

乙:你可真逗,这怎么可能呢?

甲:这你就不懂了吧,犯人也是公民,怎么没有选举权呢?

教师:请问,犯人有选举权吗?

【党课知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党课知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身为一名正式党员,你真的了解你手中的选举权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党内选举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法规的规定,在选举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和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代表时,正式党员(包括受到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预备党员、正在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另外,只持有临时党组织关系即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在现工作单位党组织的选举中也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党员享有被选举的权利,也有请求放弃被选举的权利。党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委员

会委员或其他党内职务的候选人后,如因健康状况、工作能力或其他正当原因,认为自己当选以后不能胜任的,可以向党组织提出不作为候选人的请求。党组织应充分考虑党员本人的意见,并根据党员的实际情况和多数选举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如果党员放弃被选举权的请求未获同意,应尊重多数选举人的意见,服从党组织的决定。 在党内选举中,如何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建立健全党员大会或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按期换届选举。对于候选人的基本情况要实事求是地向选举人介绍,对选举人提出的询问也要负责任地答复。搞“保证”选举,是万万不行的。选举人有权对候选人投赞成票或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选举人不选已确定的候选人,另选他人或选自己,任何人不得干涉。同时,每个党员或党代表,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应该尊重别人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尊重多数选举人的意志。有人

司考宪法辅导:选举的基本原则

2014司考宪法辅导:选举的基本原则 2014司考宪法辅导:选举的基本原则。在司法考试复习期间,主要复习基础知识,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宪法的名师讲义,本文主要讲解选举的基本原则。 (一)普遍性原则 1.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3条) (1)具有中国国籍; (2)年满18周岁; (3)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2.下面三种情况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选举法》第3条第2款) ②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而不列入选民名单。(《选举法》第26条) ③因犯违反国家安全罪或其它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二)平等性原则 又称一人一票原则,我国选举在相同的地域基本上都是一人一票,每一票的效力相等。平等性原则主要表现在: 1.除法律规定当选人应具有的条件外,选民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相同的投票权 3.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人数相同;法律敎育网 4. 一切代表在代表机关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5.对在选举中处于弱者地位的选民进行特殊的保护性规定,也是选举权平等性的表现。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选举法》第2条) 1.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是直接选举;不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而是由下一级国家代表机关,或者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选举上级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是间接选举。 2.在我国,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而其余级别的人大代表的选举都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四)秘密投票原则(《选举法》第36条) (1)秘密投票或称无记名投票,选举人在选举时只需在正式代表候选人姓名下注明同意或不同意,也可以另选他人或弃权,而无需署名。选票填好后亲手投入票箱。选举人的意思是不公开进行的,他人无权干涉,也无从干涉。 1 / 1

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知识问答

1、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在我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我国宪法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列为公民基本权利的首位,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也就是说,在我国,公民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2、公民与选民有什么不同?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选民是指依照选举法的规定,经过选民登记,确认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我国,凡年满18周岁,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并依法进行了选民登记的中国公民都是选民。 选民与公民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选民不仅有中国国籍而且必须年满18周岁,而公民却只有国籍限制;②选民不包括被依法剥夺了政治权利的公民,而公民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即便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仍属公民;③只有依法进行了选民登记的人,才能称其为选民。

因此,每一个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国公民,只有依法履行选民登记手续,才能取得选民资格,参加选举活动。 3、单位法定代表人、企业所有者或企业经营者是否可以代表单位职工宣布放弃参加选举? 任何人无权剥夺选民依法应当享有的选举权利。单位法定代表人、企业所有者或企业经营者,无权代表单位职工宣布放弃选举权利。 4、什么是选民登记? 选民登记是选举机构对依法享有选举权的公民实行登记造册,以便参加投票选举的一项选举制度。选民登记实质是对公民是否具有选举权进行确认,是将公民在法律上享有的选举权转化为实际上能够行使的选举权的必经程序和环节。符合法律规定有选举权的公民,只有经过选民登记这个法定程序,其选民资格才被确认,才能领取选民证,参加选举活动。有选举权的公民,不进行选民登记,则表示该公民放弃本次选举权利,不参加选举活动。 5、什么叫选举法定年龄?怎样计算选举法定年龄? 选举法定年龄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所必须达到的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年满18周岁即达到了选举法定年龄。选举法定年龄的计算方法是:从公民出生日起至选举日止。在计算时应注意,不能只计算到选民登记那一天为止,而应计算到选举日止。另外,要按公历计算,农历计算出生日期的,应按公历换算出生日期。 这次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日为2011年11月16日,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学习知识形考规范标准答案

第一次形考试题及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作业(第一二三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道题总计20分) 1.法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 3.行政复议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4.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国家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为,通常以具体、完整的行政决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行政行为通常具有个别效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道题总计20分) 1.惟有( C )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A.道德习俗 B. 宗教信条 C.法律 D.社会章程 2.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首要问题是( C ) A.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B.使人们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C.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D.提高领导人的法律知识水平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C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 )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原则 5.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A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6.我国现行《宪法》是制定的时间(D) A.1954年宪法 B.1973年宪法 C.1979年宪法 D.1982年 7.某市人民政府制定一规章,授权市政府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治理乱设摊点问题,并明确市综合治理委员会直接主管该办公室工作。高某因私自设照相点被市场管理办公室罚款

《选举工作问与答》.

《选举工作问与答》 一、选民登记的条件是什么? 二、哪些人不予选民登记? 三、选民登记的原则什么? 四、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条件有哪些? 五、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有哪些原则? 六、怎样确定选举是否有效? 七、此次投票选举采用什么方式进行? 八、如何宣布选举结果? 九、我国法律对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十、选民在选举中的权利是什么? 十一、选民在选举中的义务是什么? 十二、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分别是什么? 十三、此次选举工作的四个法定日是哪几天?

一、选民登记的条件是什么? 答:选举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体地说,选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国籍条件、年龄条件和政治条件。 国籍条件:必须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包括取得我国国籍的外国人。 年龄条件:必须年满18周岁。计算选民年满18周岁,以选举日为准(即2006年11月18日晚上12点年满18周岁的公民)。 政治条件:必须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才能登记为选民。依 法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不能登记为选民。 二、哪些人不予选民登记? 答:根据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1、凡触犯了刑法,并被人民法院判决剥夺政治权利而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不予选民登记。 2、因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或者其它严重刑事犯罪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在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不予选民登记。 3、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经医院证明和选举委员会确认的人,不列入选民名单,但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应当进入选民登记范围。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案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过程 提问:每一课书前言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生答:概括这一课书的主要内容、观点,是学习本 课知识的纲要。 请同学们阅读并整理前言要点: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对国家事 务有权进行管理。 我国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提问:具体讲,我国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哪 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呢? (投影) 提问:哪一项权利是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首要 权利呢? 生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现在我们开始第一框的学习 板书: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请同学们看关于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分片段。 ①199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会场,代表们步入会场

②代表们在大会上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③代表们踊跃发言,参政议政表达人民意愿 ④代表们投票选举产生了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国家主要领导人 这一场面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说明了选举权利位于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首位。 提问:什么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请同学们阅读后回答。 生答:(略)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方式。即: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称为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称为间接选举。可见,刚才我们在录像中所看到的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大的代表也是由广大的选民选举产生的,是代表广大人民意愿的。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选举权利居于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首位,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提问:你有选举权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请你判断:他们是否具有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

2017年支部换届选举培训名词解释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附录三:名词解释 一、尊重党员权利,凝心聚力做好党建工作1.党员权利 二、合理构建,方能乘风破浪 2.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3.德才兼备原则 4.结构合理 三、把握基本要素,顺利开展换届工作5.党的委员会任期 6.党的委员会的换届选举 7.差额选举 8.等额选举 9.直接选举 10.间接选举 11.选举人 12.选举人意志 13.无记名投票 14.预选 15.候选人 16.候选人预备人选 17.委员

18.有效人数19.监票人20.计票人21.表决22.选票23.填写选票24.弃权25.有效票26.无效票27.选举有效28.选举无效29.当选

一、党员权利指党员依照党章规定所享有的权利。党章规定,党员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3)对党的决策作提出建议和倡议。(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指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方针是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党的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三、德才兼备原则指党的干部必须具备德和才两个方面的条件。这是党的各级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德主要是指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才”主要是指干部的思想、政策、文化、专业水平,组织领导能力和实践工作经验。干部的德才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学设计(二) 导入新课 教师: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那么,人民应该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职权呢?这就是第十三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十三课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权利(板书) (组织一次课代表选举活动) 教师:为使我们班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上新课前,我想请同学们进行一次课代表选举活动。选举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我提名候选人,然后举手表决。现在我宣布,候选人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请同学们举手表决。(老师统计票数)现在我宣布,学生乙当选为我班的思想政治课代表,请学生乙上来做一个简单的就职演说(鼓掌)。 学生乙: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将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服务,为搞好我们班的政治课学习,与大家共同努力,谢谢。 教师:思想政治课的管理需要课代表,班级的管理需要班委会,国家的管理需要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是怎样产生的呢?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讲授新课 一、合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板书) 1.人民管理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板书) 教师:什么是选举权?什么是被选举权? 学生1: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者其他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学生2:被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被选为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者其他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教师:这两种权利统称选举的权利。谁能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合二为一,给选举的权利下一个定义呢? (学生: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有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者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教师:这里所说的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就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里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司法机关(即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那么请问,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都是哪些领导人呢? 学生: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有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行政机关的领导人有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省省长、副省长,各市市长、副市长,各县县长、副县长等。 教师:我们刚才进行课代表选举时是由我班全体同学直接选举产生的。那么,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也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也是由全国公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清楚两个概念,一是直接选举,就是由选民自己投票选举,一是间接选举,就是由选民选出代表代表自己参与选举。好,现在请回答问题。 学生:不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是由下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的。 教师:这里要注意,县级是分界,县级人大代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那么,各级国家公职人员,是直接选举产生的,还是间接选举产生的呢? 学生:他们是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或决定)产生的,所以属于间接选举。 教师:公民选出国家机关代表和领导人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管理国家、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实现人民民主。这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和保证,体现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所以,选举的权利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投票选举时,组织者往往会说,请投上你神圣的一票。为什么是神圣的呢? 学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居于我国政治权利的首位,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所以它是庄严神圣的。 教师:下面让我们对比一下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主要领导人的选举与我们刚才进行的思想政治课代表的选举有什么异同。

成为一名党员的基本条件

一、作为一名党员的基本标准:1、共产党员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 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2、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 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3、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 普通一员。4、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二、入党誓词的主要内容: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 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三、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一)八项权利: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 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 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的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的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 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做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 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二)八项义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 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贯彻执行党的 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 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4、自觉 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 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团体活动,反 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7、 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相当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

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知识提纲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32-p39(背诵) (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背诵)(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地位?P33(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②年满十八周岁③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政治自由的内容: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的内容(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①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人身自由的内容、地位p34-p36(背诵) (1)内容:指公民人身不受非法侵权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③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和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4.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p36-p39(①②③是经济权利,④⑤是文化权利)(背诵) ①财产权: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②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③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利。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④受教育权 ⑤文化权: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民主选举导学案含答案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一、学习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 三、课前预习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的优点及局限性 (1)从选民角度看: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选民→被选举人) (2)从被选举者角度看: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的因素 (1)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 ___、 ______、______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必须体现,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 (3)我国实行与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权的重要性 意义: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的管理 __________,管理 ___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 2、公民应当如何行使选举权? (1)不断提高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 (2)增强公民参与感、责任感与意识、意识。 (3)公民行使权利应出于,应以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在理性的基础上。

【精讲点拨】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第一,民主选举的不同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比较: (2)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比较: 【合作探究】 1.(1)某村村民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 (2)某镇各户代表对镇长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 (3)北京市西城区15个区县的719万选民,在9 127个投票站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从6 748名正式代表候选人中选出区县人大代表4 403名。 (4)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名额为175名。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共提名16名,选出16名。委员应选名额为159名,按照5%的差额比例,提名167名,差额数8名。 上述几项分别属于哪种选举方式?

选举权申请书

申请书 xx学社 xxx 过去的一年在领导老师的关怀指导下,经过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和别人的认可。 而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有迷惘有奋进,有泪水有欢笑。终有成长,倍感欣慰。在此向 曾经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和学长以及各位朋友表示由衷地感谢! 社团的事业是每个社员的事业,能为培养我了的xx社出力,实现社团理想,是一件很幸 运的事。随着工作和学习的不断深入,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感觉到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 目标和要求,特此对竞选社团xxxx提出申请。 我怀着谨慎而真诚的态度去珍惜和争取,希望并相信能拥有这个机会。 一.自我介绍 我很高兴来到这个社团。我很清楚自己知识有限,但我更清楚我有着不甘落后的精神和 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愿望。我拥有自己年轻和执着的做事热情,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我 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再苦再累,我都愿意一试。所以在以后的 工作中我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也希望在工作上大家能监督我帮助我。 二,工作精神 决定要做的事,就坚决要把它做好; 克服一切困难,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认真负责到底; 做事情之前告诉自己先做好安排; 只要不断去思考去探索,任何问题都会有解决办法的。 三、志趣爱好 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一直以来坚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除文学方面以外,有体育运动、 书法、篆刻、音乐,速记法等。一方面是为了使生活快乐充实,放松心情,更好地去做事。 另一方面也希望多少给大家带来一些快乐吧。 四社团贡献 就任于xx,主要从事……..,还有…等活动。比如社团的介绍,社团的最新活动情况, 活动预报,研究性社团的新成果,取得奖励。对社团知名度很有提高,特别是大一新生,一 般就新生才看看那些校内刊物,见到你们社团名字的次数多了,自然认为你们是大社团,是 活跃的社团,是好社团。 做好每一次活动前的等前期重要工作,及时并很好地完成。 五会计发展前景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 景。适应中国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本专业力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既懂中国会计,又 懂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 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基础扎实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具 有创造品质的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目前在我们国家的的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可以 概括为一下几点: 一.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职业状况: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 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 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 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 握在自己的亲信(戚)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戚)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 聘“外人”记记帐。薪资情况:新人月薪绝大部分集中在1500元左右。 二.外企:待遇好,学得专业。职业状况: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

换届工作方案

县委换届选举工作方案 (草案) 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党内有关规定,为确保县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县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章为准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整体功能为重点,选好配强县委领导班子。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实践党的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卓有成效地做好各项工作,为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主要任务是:实事求是地总结、报告本届县委五年来的工作,提出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审议通过本届县委和同级纪委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下一届党的委员会和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二、具体做法和实施步骤 结合我县实际,县委换届选举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做出召开党代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决定。县委召开常委会,研究换届选举有关事宜。包括召开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代表名额、构成比例、分配原则,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额,代表、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选举办法等,并研究党代会筹备工作有关事宜。组织部根据此次会议精神提出安排意见,着手筹备党代会。 2、召开党代会筹备工作会议,听取党代会工作组各线安排的汇报,及时与组织部门沟通,研究党代会筹备工作的其他相关事宜。 3、成立召开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党代会的筹备工作在本届县委领导下进行,要建立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党代会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一般从党委职能部门抽调有经验的同志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党代会筹备工作的有关事宜。包括:(1)组织组;(2)材料组;(3)会务组;(4)宣传组;(5)保卫组。 4、起草召开党代会的决议(草案)及其说明。决议(草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召开党代会的依据和召开党代会的时间、地点,召开党代会的指导思想,党代会的主要议程,党代会代表的名额、分配原则及产生办法。决议(草案)的说明主要包括:召开党代会的依据和时间,党代会的指导思想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是就享有选举权的主体范围而言的,是指一国公民中能够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此可见,在我国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一是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除此以外,公民不因诸如民族、种族、性别、财产状况、居住期限、教育程度等任何外在因素的差别,而使享有选举权的资格受到限制或剥夺。而且,根据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对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人,均准予其行使选举权。这样,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人员中,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和停止行使选举权的人将会更加减少,从而充分表明普遍选举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真正得到了实现。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一个投票权,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职业、财产状况、家庭出身、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更不允许非法限制或者歧视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从理想的角度来说,选举权的平等性不仅应该包括上述所谓选民的机会平等,而且应该包括选民投票的结果平等。然而,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则着重于实质上的平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规定。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应绝对化。比如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都以一定的人口数为基础,但城乡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却不相同,即每一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4倍。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而在工人数量远远小于农民数量的情况下,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平等,就会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农民代表的比例过大,而使工人和其他阶层、职业没有足够的代表。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便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因此,这种差别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的现实,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因而是必要的、合理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别的日益缩小,这种形式上不平等的选举制度将会被完全平等的选举制度所代替。此外,我国选举法还对少数民族与汉族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规定了不同的人口比例。这也是为了保证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政治生活中的平等权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成为我国各个民族平等、友好、团结的大家庭。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我国选举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由此可见,我国在选举中采取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们原则。 所谓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问接选举则是指由下一级国家代表机关,或者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或选举人)选举上一级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毫无疑问,直接选举是比间接选举更为理想的一种选举方

准确定义“村民”明确选民资格(精)

准确定义“村民”明确选民资格 内容提要:本文在不违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论述给“村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明确那些公民具有村民委员会选民资格,以便于今后更好地组织村民委员会选举。 关键词:村民选民资格村民委员会选举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一个明确的选民资格是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首要问题,认定选民资格关系到整个村的选举成功与否和选举的民主性、广泛性。当前,我国和我省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关于选民资格问题的规定有:《宪法》第二章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十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具有选民资格;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认定一个村民是否具有选民资格,主要有以下要求:一是必须年满十八周岁(计算时间以本村的选举日为准);二是未被剥夺政治权利。这是两个也是仅有的两个条件,只要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村民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剩下的问题是,这些人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哪里实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给“村民”下定义的问题。因此,解决选民资格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给“村民”一个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不会引起歧义和争议的完整定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定义“村民”和明确选民资格作一分析。 一、是不是“村民”不应以是否具备农业户籍性质为依据 当前居住在农村的公民有以下几种对象:第一种是户籍在本村,居住在本村,在户籍制度改革前属农业户籍性质的公民;第二种是户籍在本村,在户籍制度改革前属农业户籍性质,但由于婚姻、家庭等关系没有居住在本村的公民;第三种是户籍不在本村,在户籍制度改革前属农业户籍性质,但由于婚姻、家庭等关系居住在本村的公民;第四种是户籍在本村,居住在本村,在户籍制度改革前属非农业户籍性质的公民(包括:回乡定居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国家没有安排工作的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辞职、下岗、开除、辞退等回乡的原国家、集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因土地被建设征用就地农转非和因婚姻、家庭关系农转非的公民,国家、集体企事业单位正式干部职工等);第五

成立党支部的条件

成立党支部的条件、程序和流程图 建立党支部的条件 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企业,并且党组织关系在现所在单位或能够转入所属党工委的。 建立党支部的程序 1、向上级党组织上报申请建立党支部的请示。请示的内容一般包括:建立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党支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委员设臵方案等。 2、上级党组织批准建立党支部后,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 3、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支部委员会议,对经上级党组织同意的书记、副书记候选人进行选举,并对委员进行分工。如果党员人数较少,可只设书记,也可以设正、副书记,正、副书记通过全体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 4、向上级党组织上报选举结果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支部党员大会选举结果,党支部委员会选举结果

以及党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 5、上级党组织批复。企业党支部正式成立。 成立党支部流程图

机关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基本程序和步骤 一、筹备阶段 (一)成立筹备公推直选领导小组。一般由本届机关党委、(总)支部的委员组成 (二)制定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公推直选的职位职数、任职资格条件、工作步骤、《选举办法(草案)》及组织领导等主要内容。将方案上报区直机关工委审核备案(见范文1)。 (三)做好宣传发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职位、职数、任职条件、推荐和选举办法步骤等。 (四)材料准备。包括:会议通知、党组织的工作报告、选票制作、向上级上报党组织公推直选的请示、选举办法草案、主持词等。 (五)会务准备。会场布臵、横额制作、投票箱、投票程序、后勤工作等。 二、公推阶段 1、公布实施方案。 2、组织?公推?。通过组织,推荐表形式进行党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和党外群众推荐委员、书记、副书记初步人选,发动党员和党外群众推荐填写《×××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

关于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的争论(精)

关于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的争论 作者:唐鸣杨正喜时间:2007-11-22 10:23:00 「摘要」围绕着是否应当规定以及应当如何规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无论在学术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部门,一直以来有着很大的争论。这一争论涉及到现有的省级法规关于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的规定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规定高于村委会选民的资格条件,特别是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规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限制性资格条件,是否违反村委会组织法和宪法,是否与我国选举的基本原则相矛盾,是否违反民主和村民自治的原则;应当如何规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等多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候选人资格 自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颁布施行之后,全国31个省级地方有26个制定或修改了本行政区域的村委会选举办法,有5个在制定的本行政区域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中对有关村委会选举的问题作了规定。这些省级地方法规大多数都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规定了一定的资格条件,虽然规定的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 从形式来看,许多省级地方以“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或“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或“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条件”,或“提倡选民提名具备下列条件的人作为候选人”的表达方式,直接规定了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有些省级地方以“选民提名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应当推荐如何如何的村民”,或“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应当如何如何”的表达方式,明确规定了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有的省级地方虽然没有直接明确地规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但以在村委会选举办法中规定“村委会成员应当如何”的方式,或规定“村委会成员如有某种情形其职务自行终止”的方式,间接、隐含地规定了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 从内容来看,绝大多数省级地方只是从积极的肯定的方面规定了村委会成员的资格条件,即只是规定了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应当具备或符合的条件。只有个别省级地方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规定了村委会成员的资格条件,即规定村民如有某种情形不得成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 围绕着是否应当以及应当如何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规定高于村委会选举一般选民的资格条件,特别是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规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限制性资格条件,无论在学术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部门,一直以来有着很大的争论。本文拟就与此有关的若干问题作一些介绍和分析,主要是摆一摆争论各

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通信

关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客体问题 (东华高中老杨) 关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涵,《政治生活》教材第8页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宪法》34条并没有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涵做出规定。教学中一些教师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客体理解也不同,很难形成统一,教学和考试种出现不同的答案,产生一些麻烦和困惑。一些地方的考试题中出现相互矛盾的答案(2013年上海的考题)为此本人专门请教《政治生活》教材责任编辑常超老师,下面是常老师的解释,分享给各位同仁。 【以下部分是:常超老师的回信的一部分】 关于第二个问题,一些老师也有这个疑惑,我想谈谈我的理解。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 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权是我国公民非常重要的一项政治权利。 二、公民的选举权 1.选举权在国家层面,是指公民享有选举与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者某些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中最重要的权利。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公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3)公民对被选举的代表享有监督和罢免的权利。 2.选举权在社会基层民主层面,包括居民委员会和村民选举村委会的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分别规定了成年村民和成年居民享有选举村委会、居委会领导人员的权利。关于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三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关于城市居委会的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本居住地区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属于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范畴,都属于公民政治权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