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汽车产业探究关税保护的实施与效果

从汽车产业探究关税保护的实施与效果

从汽车产业探究关税保护的实施与效果
从汽车产业探究关税保护的实施与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48652482.html,

从汽车产业探究关税保护的实施与效果

作者:沈瑶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3期

关税减让是WTO成员的基本义务,它以互惠互让为基础,旨在降低进出口关税总体水平,尤其是降低阻碍进口的高关税,并要确定一些商品的税率最高限界,即约束税率,实际征税不能超过这个界限,以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发展。

一、中国汽车进口关税政策

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汽车业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卫星汽车、中型货车、大中型客车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要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必须将目光放在迅速提高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上,制定的关税政策既要体现对汽车业的有效保护又要加强汽车业的竞争力。

加入WTO之前

1985年以前,中国整车进口关税为120—150%。1986年汽车进口关税合并为,汽油轿车3升以上排量220%,3升以下排量180%,一直延续了8年。1994年4月1日,中国对进口汽车关税第一次进行了调减,175个汽车税目中有105个下调,关税率总共降低13个百分点。直观地说,排量3升以下的汽油轿车关税降为110%,3升及以上排量关税降为150%,各自下降了70个百分点,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1996年,我国正式许诺,2000年中国关税算术平均税率从23%降到15%。1997年10月1日先降到17%,相应进口汽车3升排量上下的汽油轿车,税率分别降至100%和80%。

加入WTO之后

中国在加入WTO的条款中承诺,汽车及其关键件的进口配额将在2000年60亿美元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5%,并于2005年取消配额;汽车进口关税逐年降低,轿车整车关税将从2001年的70%(排量3L以下)和80%(排量3L以上)降到2006年7月1日的25%。2005年1月1日,中国取消了配额管理,变更为进口登记制度;2006年7月1日,整车进口关税也下调至25%;同时,外资已可以进入汽车金融领域和汽车销售领域,中国已经全部履行入世承诺。

随着消费税调整和进口汽车整车关税降到25%,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政策逐渐明朗、到位,政府对进口汽车的管理逐步从直接管理转向以引导、规范为主的间接管理,进口汽车市场

我国制造业行业关税有效保护率的变动

面,美国可以说是一位“好老师”。当年美国通过税收补贴来促进出口, 刺激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相继实施了DISC、FSC和ETI三个税收法案,也相继被欧盟投诉至WTO,虽然每次都是以美国败诉为结局,但就其实际效果而言,美国却堪称“赢家”,因为这长达十多年的漫长的争端解决程序在客观上已帮助美国“从容地”实现了其预定的税收政策目标。 (三)适度相机调整贸易税收政策,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在我国位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贸易摩擦不断的背景下,“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已成为共识。2008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增幅明显放缓,其中,取消“三高一低”产品的出口退税、针对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税收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诚然,配合贸易战略的转变,通过相机调整税收政策来缓和贸易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可行的,但应注意适度,因为政策的负面效应也不可忽视。从长远来讲, “非中性”的退税政策存在对自由贸易的扭曲效应,有违WTO的原则精神,故不排除被他国指控的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丁 毅《入世五年,税收应对之路》,《中国税务》2007年第3期。 (2)麦克尔?达利著,曹洋等译《WTO与直接税》,《税收译丛》2007年第1期。 (3)龙英锋《美国“DISC”、“FSC”、“ETI”税收案的启示》,《税务与经济》2008年第1期。(4)李海莲《我国‘非中性’出口退税制度的完善》,《国际商务财会》2007年第12期。(5)靳东升、龚辉文《经济全球化下的税收竞争与协调》,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税学院 (责任编辑:王 敏)我国制造业行业 关税有效保护率的变动 ◆ 王 恬 内容提要: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名义关税水平的下降 并不一定意味着保护程度的降低,因为反映产业保 护程度的指标是关税有效保护率(ERP,Effective Rates of Protection)。近年来,我国根据加入世贸组 织承诺的关税减让表不断降低名义关税,那么相应 的关税有效保护率有什么变动趋势?本文利用2002 年的投入产出表对我国1999~2007年间制造业行业 的名义关税进行了关税有效保护率的测算,并进一 步分析了其变化状况。结果显示,随着名义关税水平 的不断降低,国家重点扶植行业的有效保护率仍在 不断提高;关税有效保护率的高低可以比较清晰地 反映出制造业的行业特征和国家相应的产业政策。 关键词:制造业 关税有效保护率

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

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 中国的汽车行业一直受政府的政策保护,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本国汽车制造业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梦想。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来自中国的最惠国的进口汽车必须交纳100%的关税,如果不是最惠国,汽车的进口关税则高达240%。 高关税导致了中国国内汽车的高价格,一辆同牌子同型号的进口汽车在中国的价格要比美国市场的价格高出一倍以上。巨额的价格差别使得汽车走私成为有利可图,20世纪90年代,一些人将美国的汽车通过海上走私运到中国,有人甚至到美国偷窃汽车并走私到中国,牟取更高的暴利,当时美国加州的汽车偷盗案很严重,有相当部分与中国的汽车走私有关。 不光中国的中央政府对汽车进行保护,中国的地方政府也都希望发展本地的汽车工业,因此也都实施各种名目的地区保护政策,有的通过不同行政措施以限制其他省份制造的汽车进入本地消费市场,例如有的城市就规定,所有出租车只许为本地生产的汽车。各地保护政策使得大量的汽车制造商得以生存,曾有100多家汽车的制造商在政策保护下生产着少量的汽车,大多数厂商缺乏规模,效益低下,无法真正在市场上竞争,消费者不得不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里,许多汽车厂商会被市场所淘汰,汽车行业的重整在中国是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汽车的关税迅速下降。从2001年到2004年这3年内,中国汽车的关税下调了50%左右。到2005年,汽车的进口关税下调到30%,2006年下降到25%。除了关税得到了很大的降低外,进口配额逐年扩大,到2005年底,中国彻底取消汽车的进口配额。 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降低了汽车的价格,消费者不必为了购买汽车而支付昂贵的成本,大量的无效率经营的汽车厂商不得不面临严酷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汽车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20世纪90年代令中国政府头痛不已、屡禁不止的汽车走私现象,也随着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的降低和市场的开放而自然消失,目前的汽车差价已经不足以弥补走私的风险。走私是因为政策对市场的扭曲而导致的一种市场扭曲,也随着扭曲性政策的消失而消失。

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有双重作用

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有双重作用,一是充作预算收入,二是保护国内产业。 关税减让对财政的影响我国海关税收(包括关税和增值税)是财政收入中非常稳定,非常可靠的一个来源。以2000年为例,海关共上缴税收2,242亿元(其中关税751亿元,进口环节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1,491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13,380亿元)的1..8%,占中央财政总收入(7,854亿元)的29.6%,占中央财政本级收入(6,986亿元)的32.1%。 降低关税会不会减少财政收入?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经验证明,由于降低关税刺激了贸易,在许多情况下海关税收反而增加。我国也有自己的经验。1992年我国关税水平是43.2%,当年海关征税(包括进口环节税)381亿元。2000年关税水平降至16.4%,海关征税达到2,242亿元,相当于1992年的征税额的5.9倍; 预测2005年关税降到9.4%以后的海关税收,需要假设几个条件。如果现行13—17%的增值税率不变;进口贸易比入世前有更高的增长;海关征税的税基有所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略微下调。在这些条件下,海关所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总和将从2000年的2,24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000亿元,增幅为三分之一(其中关税部分有所下降)。 关税减让对国内工业的影响我国关税制度对国内工业实施了长达40多年的高关税保护。1950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税则,平均税率52.9%,至1985年下调至38%。1992年税则目录转换,平均税率又调到43.2%。在不适当的高关税庇护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国际竞争力很弱。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过三次大幅度的自主降税方案,今年已降至15.3%。比较1992年的43.2%的水平,累计降税幅度已达64.6%。国内产业———从农业到工业,从原材料到制成品,从零部件到机器设备———经历了来自外国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我国经济在竞争中获得了发展,增长速度居世界之最。三次降税过程是平稳的,政府也积累了宝贵的贸易自由化的经验。 如果我国在年内能够顺利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关税将在四年内分四个阶段履行降税义务,把平均关税水平从目前的15.3%逐步降到9.4%,平均每年降1.5个百分点,即:2001年底降至13.8%,2002年降至12.3%,2003年降至10.8%,2004年降至9.4%。 若干具体产业的降税信息技术产品包括通讯设备、计算机、芯片在内的二百多项信息技术产品将在2005年实施零关税。这对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WTO 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几乎都取消了关税,信息技术变成一个贸易自由化的领域,因此我国实施零关税的利弊得失应该是平衡的。 机器设备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投资设备、对内资企业进口技改设备、国内重大项目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一贯实施减免税政策。去年此类减免税进口总额多达145亿美元,免税额超过人民币300亿元,加入WTO之后,这项政策将会继续实施。入世后,机器设备税率的降低,对该行业的影响是有限的。 原材料和零部件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关税,一方面会加大对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工业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关税对正常贸易的扭曲程度不能简单地用名义关税来反映,而必须用能够正确反映其实际扭曲程度或者实际保护程度的有效保护率来反映。关税有效保护率是一个和名义关税或名义保护率相对应的概念。名义保护率即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在当代经济生活中,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常常需要中间产品作为投入。在加工链因为分工而不断延伸的情况下,最终产品还需要很多中间产品作为投入。随着中间投入品的增加,中间投入品的价值占最终产品总价值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而最终产品组装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即附加值在最终产品总价值中占的比重就越来越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对两个不同产业总价值相同的最终产品征收的同样的名义关税,在它们的中间投入占最终产品价值比重不一样的情况下,各最终产品组装业得到的保护作用是不是一样?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引进关税有效保护率这个概念。 所谓关税的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指的是名义税率对某最终产品组装业所起到的实际保护程度。有效保护率又可以叫做实际保护率。为方便起见,我们先简单地假定最终产品生产过 程中只使用了一个中间产品作为投入,并且用 和 分别表示国际市场上组装后最终产品和中间投 入品的价格,按照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该最终产品在组装后的价值增值(Value added )为V 。 。如果,对进口的该最终产品征收的名义关税税率为 ,如果,该国对进口的中间 投入品也征收关税,其名义税率为 ,则在这两种关税扭曲了价格信号的情况下,该国最终产品组装 产业的价值增值为 。 。现在来比较,相对于没有关税扭曲情况 下该最终产品组装业的价值增值V,进口关税 和 到底对该组装业起到了多大程度的保护?这可 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7-4) 式中ERP 就是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或者实际保护率。观察公式,可以知道,关税有效保护率反映的,不是产品总价值得到的保护程度,而仅仅是最终产品组装过程中价值增值部分得到的保护程度。 在用 和 替代该式中的 和V 并且加以 整理以后,我们可以得到 (7-5)

进口汽车关税是多少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doczj.com/doc/e48652482.html, 进口汽车关税是多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往往都会偏向国外进口的汽车,因为国外进口的额汽车安全性能更高,但是就因为是国外进口的汽车,所以进口汽车就会有进口关税,就会相对来说价格更高一些,那么进口汽车关税是多少呢?下面赢了网的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介绍一下进口汽车关税的问题。 一、中国进口汽车关税 中国加入WTO后,逐年减让进口汽车的关税,目前小轿车进口关税为25%加17%增值税,另外根据车辆的排量加消费税。 排气量在1.0升以下(含1.0升)的 1% 排气量在1.0升以上至1.5升(含1.5升)的 3% 排气量在1.5升以上至2.0升(含2.0升)的 5% 排气量在2.0升以上至2.5升(含2.5升)的 9%

排气量在2.5升以上至3.0升(含3.0升)的 12% 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 25% 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 40% 其中: 进口税款=关税+消费税+增值税 进口税消费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消费税率/(1-消费税率) 进口增值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实征消费税)×增值税率 具体的进口综合税率=(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关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综合税率=基本关税(25%)+消费税(10%-40%)+增值(17%)+其它(主要 看排量),总计大约120%左右。关税主要看进口车排量,排量不一样、品牌不同,关税也不同。另进口车需要有品牌授权书,旧机动车是法律禁止进口的。

二、进口车关税计算 随着2017年7月1日进口关税“终极目标”实现,中国车市加入世贸组织“大考”亦宣告完成。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7月1日起,我国进口汽车的关税将从前28%的税率下降到25%,下降3个百分点。其实进口车价格组成里面,关税只是一部分,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消费税。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价格主要由5部分构成,即:到岸价格(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 一般的进口车价格计算公式为:到岸价×(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率)+经销商费用=进口车基本价格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消费税在进口车价格里占有很重要的因素。 在这里以的敞篷cooper版车型举例,2017年的成本价格。敞篷cooper 的到岸价格约为24,550美金,排气量1.6L。今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约为6.8,关税25%,消费税5%,增值税17%。按照这一计算公式:到岸价24550×6.8=167790万元(人民币) 进口车成本=167790×(1+25%+5%)×(1+17%)/(1-5%)=268440元(人民币),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当国家开始征收关税将对一国的整体的社会福利产生相应的影响,要想了解关税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一个局部均衡模型来进行分析,其中只分析关税一项影响因素对供求关系产生的变化而带来的福利效应的分析。但是讨论到我国汽车进出口的关税的福利效应时就必须首先确定分析的国家为大国还是小国,小国意为本国的通过征收关税来改变价格不会对国际价格产生影响,一般关税为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之差。而对于大国意来讲,关税的税率高低会因大国的进出口量变化而对国际市场整体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进而使国际价格发生变化。对于中国而言,我国的汽车进出口量还不足以影响到国际供求关系,所以中国在汽车进出口可以视为小国。 征收关税对将使价格提高,必然会使国内的可以生产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厂商提高产量,增加了国内生产。可是在提高价格的同时国内对于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零,就会减小国内消费。对于国家关税必然会产生关税收入,关税收入=税率*进口量。所以关税的福利效应=生产者增加的福利-消费者减小的福利+政府的税收收入 关税福利分析图 图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当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S和D 的交点为均衡点。P 1 为国际市场的价格,也就是自由贸易时的价格。t为对进 口的产品所征收的关税,所以P 2征收关税之后的价格,即为P 2 =P 1 +t。 在小国的条件下,供给曲线S与P 1、P 2 两条线分别相交于3和1两点,意为 当征收关税之后,因为价格的提升国内的生产量由Q 1提升到了Q 2 ,增加了 Q 1Q 2 ,体现了关税对于国内产业的保护作用。带来的生产者增加的福利可以用增 加的生产者剩余表示,可用图中的梯形a(1 P 2 P 1 3)的面积来表示。 在需求方面,当征收关税后价格提升,需求曲线D与P 1P 2 两条线相交于Q 3 Q 4 两点。可以理解为由于征收关税,进而消费需求由Q 4减少到了Q 3 。由于消费减 少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少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示,可用图中的梯形a+b+c+d (2P 2P 1 6)面积来表示 在国家的关税税收收入方面,由于征收关税,进口量由征收之前的Q 1Q 4 减少 为Q 2Q 3 ,关税由征收前为零变为t*Q 2 Q 3 ,可用图中的c(1245)的面积来表示。 关税带来的福利效应=增加的生产者剩余-减少的消费者剩余+政府财政收入。所以可用图中表示为a-(a+b+c+d)+c,即为-(b+d)。 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当小国条件下征收关税,对于社会整体的福利效应为负。这样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更主要的是通过关税条节价格,进而引导社会资源更多的使用到国内的进口替代产业的生产中。体现了关税对本国的保护作用。

国际经济学--我国关税的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水平浅析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浅析我国关税的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题目: 水平浅析 姓名:陆金毫 学号:1407524007 专业:涉外经济 年级:14级 班级:14706 任课教师:崔顺伟 2016年04月

摘要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是分析关税及关税结构合理与高效的基础,通过对1999 年-2007年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的统计和计算、分析我国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并与名义保护率做了对比,发现其有效保护率明显低于名义保护率,并具此做出了相关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名义保护率;有效保护率

1关税的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的理论 1.1关税名义保护率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对某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tection,NRP)是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占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与关税水平衡量一国关税保护程度不同,名义保护率只是一国关税保护的名义水平,衡量的是一国对某一类商品的保护程度。名义关税保护率的高低不能反映出关税对一国生产和市场的实际保护程度。由于在理论上,国内外差价与国外价格之比等于关税税率,因而在不考虑汇率的情况下,名义保护率在数值上和关税税率相同。名义保护率的计算一般是把国内外价格都折成本国货币价格进行比较,因此受外汇兑换率的影响较大。 1.2关税有效保护率 有效保护率(effectiverateofprotection,ERP)又称实际保护率,是 指各种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净增值所产生的影响。它是 征收关税所引起的一种产品国内加工增加值同国外加工增加值的差额占 国外加工增加值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ERP 为有效保护率;V′为保护贸易条件下被保护产品生产过程的增值;

2014年进口汽车税收(关税)公式、示例与计算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般的进口车价格计算公式为: 进口车基本价格=到岸价×(1+关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率)+经销商费用 进口综合税率=(进口车基本价格-经销商费用-到岸价)/到岸价={到岸价×(1+关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到岸价×(1-消费税 率) }/(1-消费税率) = (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关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应缴纳关税:关税=到岸价×关税税率 应缴纳消费税:消费税=到岸价×(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消费税率) 应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到岸价×(1+关税税率)×增值税率/(1-消费税率) 应缴纳关税+应缴纳消费税+应缴纳增值税=到岸价×关税税率+到岸价×(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消费税率) +到岸价×(1+关税税率)×(1+增值税率)/(1-消费税率)= 到岸价×{关税税率×(1-消费税率)+ (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关税税率)×增值税率}/(1-消费税率)= (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关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 进口综合税率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 假定进口国是贸易小国,即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该国进口量的变动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如同完全竞争的企业,该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这样,该国征收关税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关税税率,关税全部由进口国消费者负担,如图1所示。 图1 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 假设图1中的D为国内需求曲线,S为国内供给曲线;P0为自由贸易下的国际价格(也是国内价格),S1C1为进口量;P t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价格(等于国际价格加关税额),S2C2为进口量。贸易小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将产生的经济效应如下。 1.价格效应(Price effect)。进口国征收关税将引起国内价格由P0上涨到P 。 t 2.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征收关税降低了该商品的国内消费量。征收关税前,国内需求量为C1,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到C2。由于征收关税,引起国内消费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消费效应。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其损失为a+b+c+d的面积。由于征收关税,国内消费者减少消费,从而降低了物资福利水平。 3.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征收关税增加了该商品的国内产量。征收关税前,国内供给量为S1,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到S2。由于征收关税,刺激国内供给量的增加,就是关税的生产效应。关税给生产者带来利益,其利益为a的面积。由于征收关税,一些国内资源从生产更有效率的可出口

商品转移到生产较缺乏效益的可进口商品,由此造成了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4.贸易效应(Trade effect)。征收关税减少了该商品进口量。征收关税前,该国进口量为S1C1,征收关税后,进口量减少到S2C2。由于征收关税,导致进口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贸易效应。 5.财政收入效应(Revenue effect)。征收关税给国家带来了财政收入。只要关税不提高到禁止关税的水平,它会给进口国带来关税收入,这项收入等于每单位课税额乘以进口商品数量,其数额为c的面积。 6.收入再分配效应(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effect)。征收关税使消费者的收入再分配。征收关税后,生产者增加了面积为a的利益,这是由消费者转移给生产者的;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面积为c的利益。 7.净福利效应。征收关税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为-(b+d)。它意味着对贸易小国而言,关税会降低其社会福利水平,其净损为(b+d)。这部分损失也称为保护成本或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其中,b为生产扭曲(Production distortion),表示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d为消费扭曲(comsumption distortion),表示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降低,是消费者剩余的净损。 二、贸易大国的关税效应 如果进口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即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了世界进口量的较大份额,那么该国进口量的变化就会引起世界价格的变动。因此,大国征收关税虽然也有上述小国的种种关税经济效应,但由于大国能影响世界价格,因此从局部均衡分析所得的征收关税的代价和利益对比的净效果,就不同于小国情况。贸易大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以后,将产生的经济效应如图2所示。

第一道:设中国是汽车的进口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如下:

《国际贸易》习题7参考答案 1. (1)当P=10000, D=2000-0.02P=1800, S=1200+0.03P=1500 l=D-S=300.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影响是:使其福利增加了图上所示的ACDB部分;对厂商的福利影响是:使其福利减少了图上所示的ACEB部分。 (2) 国内汽车的价格P = 10000+3000 = 13000, 这时D = 2000-0.02P = 1740, S = 1200+0.03P = 1590, I = D —S= 150

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的福利减少了如同所示的 部分。 2.两国贸易模型 中国: D c =2000 — 0.02P S c =1200+0.03P 问题: (1)贸易前双方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P c =16000 D c = S c =1680 P uc =8000 D uc = S uc =1640 (2) 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的价格,各国产量及贸易量,自由贸易对两国福利影响。 1800 美国国内需求曲线 国际市场总产量及国际市场价格: P=12000 Q=3320 把P=12000代入各国供给及需求函数可算得: 中国:D c =1760 S c =1560 美国:D UC =1560 S uc =1760 所以美国出口汽车和中国进口汽车的数量均为: 1760—1560=200 ACDB 部分,厂商的福利增加了 AFEB 美国: D uc =1800 — 0.02P S uc =1400+0.03P 90000

P 国际净需求曲线和净供给曲线 中国进口获利:200* (16000—12000) /2=400000 美国出口获利:200* (12000—8000) /2=400000 (3) 1)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各国的价格、产量、贸易量。 P 中国征收进口关税后,国际市场新的价格及净贸易量分别是: P=10500 Q=125 中国:P c=10500+3000=13500 S c=1605 美国:P uc=10500 S ue =1715 2)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影响。

中国进口汽车关税

中国进口汽车关税 中国加入WTO后,逐年减让进口汽车的关税,目前小轿车进口关税为25% 加17%增值税,另外根据车辆的排量加消费税。 排气量在1.0升以下(含1.0升)的1% 排气量在1.0升以上至1.5升(含1.5升)的3% 排气量在1.5升以上至2.0升(含2.0升)的5% 排气量在2.0升以上至2.5升(含2.5升)的9% 排气量在2.5升以上至3.0升(含3.0升)的12% 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25% 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40% 其中: 进口税款=关税+消费税+增值税 进口税消费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消费税率/(1-消费税率) 进口增值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实征消费税)×增值税率 具体的进口综合税率=(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关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消费 税税率) 综合税率=基本关税(25%)+消费税(10%-40%)+增值(17%)+其它(主要看排量),总计大约120%左右。关税主要看进口车排量,排量不一样、品牌不同,关税也不同。另进口车需要有品牌授权书,旧机动车是法律禁止进口的。 进口车关税怎么算|进口车关税计算 随着2006年7月1日进口关税“终极目标”实现,中国车市加入世贸组织“大考”亦宣告完成。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7月1日起,我国进口汽车的关税将从前28%的税率下降到25%,下降3个百分点。其实进口车价格组成里面,关税只是一部分,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消费税。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价格主要由5部分构成,即:到岸价格(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 一般的进口车价格计算公式为:到岸价×(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率)+经销商费用=进口车基本价格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消费税在进口车价格里占有很重要的因素。 在这里以的敞篷cooper版车型举例,2008年的成本价格。敞篷cooper的到岸价格约为24,550美金,排气量1.6L。今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约为6.8,关税25%,消费税5%,增值税17%。按照这一计算公式:到岸价24550×6.8=167790万元(人民币) 进口车成本 =167790×(1+25%+5%)×(1+17%)/(1-5%)=268440元(人民币),268440-167790=100850,这个差价还不包括,报商检的费用,和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费用,即使这几项费用都没有,买车时还要加上268440元/(1+17%)×10%=22934,这叫TM购置附加税。全下来就是20万以上的差价,是国外车价两倍以上的价格。 再以奔驰GL450举例,对比一下2004年和2007年的成本价格。GL450的到岸价格约为7.4万美金,排气量4.7L。2004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约为8.3,关税37.6%,消费税8%,增值税17%。到岸价7.4×8.3=61.42万元(人民币) 进口车成本 =61.42×(1+37.6%+8%)×(1+17%)/(1-8%)=113.75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还不包括,报商检的费用,和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费用。2007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约为7.6,关税25%,消费税20%,增值税17%。按照这一计算公式:到岸价7.4×7.6=56.24万元(人民币) 进口车成本=56.24×(1+25%+20%)×(1+17%)/(1-20%)=119.264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还不包括,报商检的费用,和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费用,本来56万的车,到中国顾客购买的裸车就要135万。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2004年到现在2007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由8.3降到7.6,关税由37.6%降到25%,但是由于消费税的变化,最终还是看排量而定。 中国进口车关税的9次调整 1985年以前,我国整车进口关税税率为120%-150%,后又在原有基础上加征80%进口调节税。从1986年开始,我国将关税与进口调节税合并征收,汽油轿车排量3.0升以上进口关税税率为220%,排量3.0升以下税率为180%。该税率一直沿用了8年。在此期间,我国的进口轿车价格较国际市场高出3倍-4倍,进口零部件组装车的价格也同样高出国际价格数倍。 1994年4月1日,我国对进口汽车关税第一次进行下调,175个汽车税目中有105个下调,税率平均降低13个百分点。排量3.0升以下的轿车关税降为110%,3.0升及以上排量的关税降为150%,各自下降了70个百分点。-A B

进口关税的职能与作用

遇到国际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e48652482.html, 进口关税的职能与作用 进口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关税。它是关税中最主要的一种。在目前世界各国已不使用过境关税,出口税也很少使用的情况下,通常所称的关税主要指进口关税。各种名目的关税也都是进口税,例如,优惠关税、最惠国待遇关税、普惠制关税、保护关税、反倾销关税、反补贴关税、报复关税等。本文赢了网小编介绍进口关税的职能与作用系列知识,以供参考。 1.关税的价格效应 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课征关税结果立刻会表现为其对价格的影响。一个商人在他的商品被课以关税后,总是要设法把关税税负转嫁出去,这就会引起进口国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变化。对进口货品征收关税产生的价格影响,称为关税的价格效应(price Effect)。但进口国为贸易大国或是贸易小国,征收关税产生的价格效应并不完全相同。 所谓贸易小国,是指进口数量在整个国际贸易的货品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贸易小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是“价格接受者”(price

Taker)。当贸易小国对进口货品课征关税,由于其进口数量占国际市场销售总量的比例很小,进口品数量的多少对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很小,关税税负完全前转由进口国的消费者承担,关税的价格效应完全表现在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提高。 贸易大国征收关税的情况与贸易小国的情况不同。贸易大国征收关税后,一方面导致进口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贸易大国的进口数量占国际市场销售量的比例很大,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市场控制力量。当进口国国内价格的提高引起其进口数量减少时,出口国的生产者或出口商为不过多地削减出口销售数量,获得更大出口收益,不得不降低其出口货品的价格。所以,与贸易小国相比,贸易大国征收关税不仅导致进口国国内价格提高,而且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当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贸易大国国内市场价格提高的幅度小于贸易小国价格调高的幅度。 2.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TOT)又称进出口比价。它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价格是否对该国有利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贸易条件的改善与恶化,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贸易条件对一个国家越有利,说明这个国家出口

关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论文 学生姓名:毛晓敏学号: 200806250114 专业:国贸3(1)+1 论文题目:浅谈关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任课教师:唐锋

摘要 本文阐述了关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以及它在未来被取消的可能性分析。世贸组织通过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和透明度的基本原则,使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自由贸易原则要求成员国实质性削减关税,推动成员方贸易自由化。关税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重要的财政收入,保护弱小产业,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壁垒,容易阻碍资源的优化配置。未来它是否有可能被取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关税财政收入自由贸易

ABSTRACT WTO makes major impacts through basic principles:the WTO national treatment, MFN, free trade, Which requires Member States to the substantive principles of free trade tariff reductions, trade liberalization to promote the members of the party. Tariff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ongal trades, on the one hand it is a kind of important revenue, protects the weak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 barrier, impeding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it weather will be canceled is a question worth discussion. . Key Words tariff revenue free trade

平行进口车的税费是如何计算的

平行进口车的税费是如何计算的? (一)漂洋过海到国内 ①这一过程缴纳种类:关税一消费税一增值税这三种。 ②计算方式: 案例一:“宝马X5在国外卖40万,到了中国却卖80多万,这价格真是太坑了。真还不如生活在国外。”这是我们常常谈论国外车价听到的话。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国内外价格相差这么多?今天就跟大家来解释下: 我们先来选择三辆车,对比一下中美售价:(以下价格取自价格区间,仅用于举例说明,不做参考。车辆具体价格,应以市场价格为准。) 首先,以上这3款车,其本身排量已经超过了4.0L,进入中国,除了常规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还要承担40%的消费税,然后才能卖给中国的消费者。看到这里,有人就会说:把这三项相加也就是25%+17%+40%=82%。然而,到国内的价格并不是这样算的。影响一辆平行进口车的税费有以下三个因素: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此三种税要在车辆进口报关的时候就要缴纳

以上三种征缴的税简称为“综合税率”。 平行进口车综合税率是怎么计算的呢? 进口车综合税率=(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关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从这个表中就可以得出: 总税率=146.25%÷(1-消费税率)x消费税率+46.25% 主要就是消费税率。当消费税率为40%时,总税率为143.75%,油电混合(外接电源)车辆,免除消费税。 案例二:假设揽胜5.0L报关价为100万,则要交143.75万元的税钱,因此含税成本价在243.75万,这价格目前还没有算上通关费用,物流费用,仓储费用等成本。 消费税率一共分几档? 目前国内分为8档,从0%到40%,与排量税成正比,因此也叫作“排量税”。无论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厂商都需要交消费税。只不过进口车多了关税,复合之下,消费税率对总税率的影响进一步放大。 排量不同的车对应的消费税是不同的。

汽车关税比较

1. 各国在汽车行业的关税比较 1.1 各国关税情况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汽车产业是当今世界全球化特征最显著的产业之一,中国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与在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大众、通用和丰田等知名跨国汽车公司均通过合资企业的形式在中国进行投资。但我们也看到这些国际知名跨国汽车公司利用其明显的资金、品牌和技术优势,逐渐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并且对我国市场的垄断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显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寻求合理的进口模式以及策略。从现有各个国家在汽车进口关税的情况而言,由于各自的汽车工业发展不均衡,从而也就造成现有关税整体差异性较大。其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2015年各国进口关税在汽车行业的对比 汽车零配件 汽车整车 车身底盘轮胎发动机中国25%(最惠国)10% 10% 25% 10% 美国25%(最惠国)8% 8% 10% 5% 加拿大16.7%(最惠国)7.5% 7.5% 7.5% 6.5% 土耳其20%(最惠国) 6.2% 19% 4% 6% 埃及40%(最惠国)15% 20% 20% 30% 俄罗斯30%(最惠国)25% 25% 15% 15%

英国10%(最惠国)10% 10% 10% 10% 数据来源:APEC会员国关税数据库、欧盟关税数据库以及各国关税数据库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在实际的汽车进口关税数据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发达国家其税率相对较低,例如加拿大以及英国其关税只有16.7%以及10%,而美国其关税之所以较高,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在国内整体的售价以及汽车消费税相对较低,从而并不会影响到美国国内的汽车价格。因此,即便美国其汽车整车关税和我国一样都是25%,但是其整体的国内汽车售价平均要比我国低30%-40%。而土耳其以及中国等新兴国家其关税,无论是汽车整车还是零配件均较高。入世后我国主要用于载人的机动车辆最终约束税率为25%(税号8702、8703),机动车辆零件、附件(税号8707)最终约束税率仅有10%。从2006年7月1日,中国将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整车的进口税率由入市前的70%降至25%,车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税率降至10%。因此,我国为了能够获得WTO的认可,在汽车整体的关税方面降低了非常大的幅度。无论是整车还是品配件都有超过50%的下降幅度。 1.2 各国关税差异原因分析 对于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发展而言,进口越多也就意味着对于国内产业的冲击越大,意味着国内同类行业面临的压力越大。目前,主要的方式除了借助于提高关税之外,更多是采用反倾销等等措施,以更好的实现国内工业的保护。汽车工业代表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水平,因此全球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汽车整体的生产以及发展。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现有的汽车整体的关税已经在加入WTO的十多年里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至2015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汽车及其零部件降税承诺履行完毕。这本也显示了现有中国自身对于WTO条件的承诺,由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当国家开始征收关税将对一国的整体的社会福利产生相应的影响,要想了解关税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一个局部均衡模型来进行分析,其中只分析关税一项影响因素对供求关系产生的变化而带来的福利效应的分析。但是讨论到我国汽车进出口的关税的福利效应时就必须首先确定分析的国家为大国还是小国,小国意为本国的通过征收关税来改变价格不会对国际价格产生影响,一般关税为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之差。而对于大国意来讲,关税的税率高低会因大国的进出口量变化而对国际市场整体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进而使国际价格发生变化。对于中国而言,我国的汽车进出口量还不足以影响到国际供求关系,所以中国在汽车进出口可以视为小国。 征收关税对将使价格提高,必然会使国内的可以生产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厂商提高产量,增加了国内生产。可是在提高价格的同时国内对于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零,就会减小国内消费。对于国家关税必然会产生关税收入,关税收入=税率*进口量。所以关税的福利效应=生产者增加的福利-消费者减小的福利+政府的税收收入 关税福利分析图 图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当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S和D 的交点为均衡点。P1为国际市场的价格,也就是自由贸易时的价格。t为对进口的产品所征收的关税,所以P2征收关税之后的价格,即为P2=P1+t。 在小国的条件下,供给曲线S与P1、P2两条线分别相交于3和1两点,意为当征收关税之后,因为价格的提升国内的生产量由Q1提升到了Q2,增加了

Q1Q2,体现了关税对于国内产业的保护作用。带来的生产者增加的福利可以用增加的生产者剩余表示,可用图中的梯形a(1 P2 P13)的面积来表示。 在需求方面,当征收关税后价格提升,需求曲线D与P1P2两条线相交于 Q3Q4两点。可以理解为由于征收关税,进而消费需求由Q4减少到了Q3。由于消费减少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少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示,可用图中的梯形 a+b+c+d(2P2P16)面积来表示 在国家的关税税收收入方面,由于征收关税,进口量由征收之前的Q1Q4减少为Q2Q3,关税由征收前为零变为t*Q2Q3,可用图中的c(1245)的面积来表示。 关税带来的福利效应=增加的生产者剩余-减少的消费者剩余+政府财政收入。所以可用图中表示为a-(a+b+c+d)+c,即为-(b+d)。 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当小国条件下征收关税,对于社会整体的福利效应为负。这样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更主要的是通过关税条节价格,进而引导社会资源更多的使用到国内的进口替代产业的生产中。体现了关税对本国的保护作用。

中国进口汽车关税的调整历程

中国进口汽车关税的调整历程 当代的许多世界名车,道路上奔驰着的它们基本都非国产,可以看作是一种舶来品,它们进入中国市场是需要缴纳巨额进口关税的,我国也很早就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来调整进口汽车关税的管理办法,本文将为您展示相关情况,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进口汽车关税的数次调整历程。 ▲调整历程: 1985年以前,我国整车进口关税税率为120%-150%,后又在原有基础上加征80%进口调节税。从1986年开始,我国将关税与进口调节税合并征收,汽油轿车排量3.0升以上进口关税税率为220%,排量3.0升以下税率为180%。该税率一直沿用了8年。在此期间,我国的进口轿车价格较国际市场高出3倍-4倍,进口零部件组装车的价格也同样高出国际价格数倍。 1994年4月1日,我国对进口汽车关税第一次进行下调,175个汽车税目中有105个下调,税率平均降低13个百分点。

排量3.0升以下的轿车关税降为110%,3.0升及以上排量的关税降为150%,各自下降了70个百分点。 1996年,我国许诺到2000年中国关税平均税率从23%降至15%,1997年10月1日先降到17%。与此相对应,1997年10月1日,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到80%,3.0升以上降到100%。 2001年1月1日,汽车关税税率再次降低,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到70%,3.0升及以上降到80%。 2002年1月1日,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到43.8%,3.0升及以上降到50.7%。 2003年1月1日,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到38.2%,3.0升及以上降到43%。 2004年1月1日,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到34.2%,3.0升及以上降到37.6%。 2005年1月1日,我国按照承诺取消了进口汽车配额许可证制度,对汽车产品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同时将进口汽车关税水平降到30%。 2006年1月1日,我国再次将进口汽车关税税率从30%下调至28%,日历终于翻到了我国完全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最后一年。 2006年7月1日,我国进口汽车关税税率最终将在第9次调整后降至25%,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关税税率也将降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