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杠杆(一)

杠杆(一)

杠杆(一)
杠杆(一)

课时序号:第十二周第三课时总第35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案性质:新备

教学内容: 杠杆(一)材料出处:百度文库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

(2)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浮力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两项:浮力问题与杠杆平衡问题。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 你认为这可能吗?

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也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杠杆

1、认识杠杆

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11-1-3: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

要求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杠杆。

进行讨论,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绕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

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

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硬杆”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的受力的杆状物体,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要求学生再举其他例子。

例如:用来拧螺母的扳手可以使我们轻易地将螺母拧紧或拧松。

订书机可以很方便地把纸装订在一起。

2、与杠杆有关的概念

首先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 ( O )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 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 F2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 L1 )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 L2 )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力臂的步骤:( 1 )找准支点;( 2 )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 )标出力臂。

教师举杠杆撬球的例子分析五个概念。

画出杠杆撬球中的各种物理量。

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在分析支点时,我们可以假想杠杆发生转动,杠杆围绕哪一点转动,哪一点就是支点。如图所示,我们假设杠杆在动力作用下做逆时针转动,其中O 点是不动的,所以 O 点就是支点。

力的作用线就是从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如图所示,动力的

作用线是从 A 点起沿 F1 方向的直线。

从支点 O 向动力 F1 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动力臂L1 ,从支点O 向阻力F2 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阻力臂L2 了。画力臂实际上就是作一个点到一条线的垂线,只要把平面几何中作“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迁移过来,就不难解决力臂作法这一难点。

必须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图所示中,不能把 OA 和 OB 作为动力臂和阻力臂。

例题: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如:铡刀、瓶盖起子、独轮车、铁锹等。

由4名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

可选择分析一些实际杠杆,如:抽水机、汽车刹车踏板、胳膊、缝纫机踏板等。

三、课堂小结

认识杠杆,并介绍了杠杆的几个重要概念,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杠杆。

四、实践活动

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杠杆,试着分析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五、板书:

第一节杠杆

杠杆: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2 、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 ( O )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 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 F2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 L1 )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 L2 )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教案

第一节杠杆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 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 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杠杆 教案

《九年级上第九章第一节杠杆》教案 【教学课型】:新课 ◆课程目标导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教学工具】: 1.分组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 2.挂图或投影片——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示意图。 3.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 ◆教学情景导入 一、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 二、学习新课 ㈠认识杠杆 ⒈讲解: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 木棍或铁棍来撬。 (出示杠杆示意图。) 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 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 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一点: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⒉提问: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图上指出。 ㈡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 ⒈讨论: 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是不是只要应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 ⒉实验1——学习实验方法 讲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杠杆及支架)。实验的方法是:在杠杆一边挂一个重物,在杠杆另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 分组实验: (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进行。) 我们用2个钩码当作重物。首先,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有多重,2个钩码有多重。(学生测量,汇报。) 然后,把2个钩码挂在杠杆左边、从中间数第2格的位置,右手握在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用力向下压,把钩码提起。(学生实验。)此时,杠杆像不像那撬动大石块的棍子?在杠杆上,哪里是支点?哪里是动力?哪里是阻力?动力臂是多少?(用格作单位)阻力臂是多少? 那么,我们是用了多少力把重物提起来的呢?可以在动力作用点挂钩码来测量。试一试,在动力作用点(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汇报。) 讲解:当杠杆平衡时,右边挂的钩码的重力就是提起重物用的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小于左边的重力,是省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大于左边的重力,是费力;如果右边的重力等于左边的重力,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提问: 以上实验结果是省力还是费力?(省力) 在这个实验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关系是怎样的,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大于) 指导学生把以上实验条件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中。 ⒊实验2——学生自己探究杠杆的规律 讲解:下面,各组接着实验。利用实验1的方法,分别测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连做三次实验。把每次实验的条件、结果,像实验1那样填写在实验记录中。 分组实验。

§12-1杠杆(张仁霞)

§12-1 杠杆 编写人张仁霞 课前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判断什么样的工具是杠杆 2、能找出杠杆上的五要素,并会作图。 3、会通过实验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4、会区分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二、预习内容:(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结合下面的工具仔细阅读课本第76的相关 内容,简要回顾以下几个问题。) 1、具备什么共同点的工具就是杠杆?杠杆有那五个要素? 2、试着在下面三幅图中找出杠杆,标出杠杆的支点,画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你认为杠杆处于什么状态时就意味着杠杆平衡?写出你的猜测: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并写出你的验证器材和简单实验步骤。 三、预习反思: 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 一、预习生疑生成目标:

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起来写在黑板上 二、合作探疑展示释疑: 要求:小组内交流完成,小组长协调引领 1、 2、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训练化疑反馈拓展: 1、要求:小组展示形成统一、正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实验探究,体验升华 3、要求:实验探究结束后小组展示 1、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数据记录在自制的表格内) 2、分析与论证 3、交流与评估 实验开始要调节两端的螺母让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杠杆工作过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可以把杠杆分成哪几类?分别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交流例题的解答思路 四、检测查疑梳理巩固: 课本80页1、2、3题做在课本上。 五、课堂小结,巩固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小组内说一说 六、当堂检测,总结提升(要求:独立完成) 配套练习册:P109页基础知识部分。 课后延伸 寻找家里的杠杆,如图所示是脚踩式垃圾箱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B.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 C.ABC为省力杠杆 D.A'B’C’为省力杠杆

《杠杆》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

精 品 “正 版” 资 料 系 列, 由 本 公 司 独 创。 旨 在 将 “人 教 版” 、” 第一节——杠杆苏 教 版 “、” 北 师 大 版 “、” 华 师 大 版 “等 涵 盖 几 乎 所 有 版 本

教 材 教案、课件、导 学 案 及 同 步 练 习 和 检测 题 分 享 给 需 要 的 朋友。 本资 源 创 作 于 202 0年 8 月,是 当 前 最 新 版

的 教 材 资 源。 包 含 本 课 对 应 内 容, 是 您 备 课、 上 课、 课 后 练 习 以 及 寒 暑 假 预 习 的 最 佳 选 择。 教学 内容 课题第一课时:认识杠杆课型:新授

课 程 标 准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方 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 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从伟大科学家的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 重点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 难点 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教具 学具 指甲剪、剪刀、筷子、啤酒扳手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激发兴趣 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 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 动整个地球。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 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 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 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愿和我一起来 探究它的奥秘吗? 1.出示应用杠杆的一系列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 发现什么? 不论学生发现什么都应予以肯定,积极 鼓励学生寻找各图之间的共性或图与图之间的 共性。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杠杆的共性。 ○1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转动的固定点。 聆听 思考 观察 思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第1节 杠杆(第2课时)教案

《杠杆》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力臂的确定及做法 2、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教学环节 1、趣味游戏激发悬念 (2)主持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罐头要打开,哪位同学愿意来帮老师把它打开? 学生参与游戏:直接用手打开罐头 (2)老师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工具,这位同学再试着去打开这个罐头瓶,然后告诉同学你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 用铁棒打开罐头;用起子打开罐头,其他学生观看后重复 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 2、认识杠杆 教师:大家看图回答问题①撬棒、抽水机摇柄发生了怎样的运动? ②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运动?

③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片,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教师问题系。 3、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师::大家都看见卖水果要用杆秤来称,哪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教师:其实至运用了杠杆品哼哼的条件,那干干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有什么因素影响着它的? 学生:阻力、动力、力臂。 教师:要探究这种杠杆平衡条件除了铁架台、杠杆外,还需要什么器材? 学生设计实验并操作 老师巡视提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何做?各组分别把自己的方案讲出来,大家评议是否可行? 交流并得出结论:请有代表性做法的小组上台演示,说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教师引导:如果我们把表格左边的数据或者右边的数据任意地加减或乘除,看两边的结果会怎样? 4、应用杠杆 教师: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杠杆。请欣赏一段录相。 (教师放一段“应用杠杆”的影片。) 教师:通过观看影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一:我知道了生活中的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学生二:通过影片我知道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的力臂相等。 学生三: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学生四:生活中的羊角锤、铁皮剪、起子、钳子属于省力杠杆,船浆、镊子等属于费力杠杆,自行车上的车把、车闸、后货架上的货物夹等属于省力杠杆。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杠杆练习(1)(含答案)

中考必练试题 测试题 1. 如果一个用杆秤卖水果的奸商,他要坑害消费者,常用的方法是 [ ] A.换重些的秤砣 B.把秤砣砸掉一块 C.给秤杆上重新刻上刻度 D.把挂钩的位置换换 2.有一根重200牛的木料AB,水平放在地面上,一个人用50牛的力,就能抬起木料的A端,这根木料是() A.端粗、B端细 B.要抬起B端至少用250牛的力 C.A端细、B端粗 D. 要抬起B端至少用150牛的力 3. 一根重100牛顿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 ] A.50牛顿. B.75牛顿.C.25牛顿. D.100牛顿. 4.下列哪些应用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A.手握钢笔写字. B.汽水瓶起盖器的使用. C.用筷子夹菜. D.用大扫帚扫地 5. 将重为5牛顿和15牛顿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 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力臂长之比为 [ ] A.3∶1.B.2∶1.C.1∶3. D.4∶1. 6. 一杆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其秤砣上粘上一块重物,那么用它秤东西时,其读数()A.将比实际质量大. B.与实际质量相同. C.将比实际质量小. D.大小难以确定. 7. 如图在杠杆P处挂一重物,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Q点分别沿a、b、c、d四个 方向施力,最省力的方向是() A、a B、b C、c D、d 8. 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为G 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 状态,若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 A.G A=G B B.G AG B D.无法判断 9.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 加竖直向下的力F=30N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 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A.80N B.60N C.40N D.20N 10.如图是手负重示意图,当手臂按图示方向伸展时,下列图象能表示负重大小 与手臂伸展程度大致关系的是() A B C D 11.粗细均匀的钢筋AOB,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O=OB,在O点用一线悬挂起来,并使AO段位于水平位置后放手,放手后()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保持原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一个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4∶1,则该杠杆是________杠杆,动力与阻力之比是 ________.若此杠杆受到的阻力是60 N,则当动力为________ N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1.1 杠杆》word教案 (6)

11.1杠杆(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 平衡的问题。 2、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观察第一幅图,想一想这根棒是向上用力容易撬动石块,还是向下用力容易撬动石块? 观察第二幅图,想一想大人为什么被小孩撬起?要想大人撬起小孩,大人该怎么办? 二、导入新课 借助预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杠杆平衡的条件。 三、探索杠杆平衡的条件。 1、出示挂图 提问:如图所示的一个平衡支架 在支点左端第三格处挂有两个钩码,要使支架平衡,支点右端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 思考回答 提问: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提示:画一画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直觉:杠杆平衡的条件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

提问:那么杠杆平衡时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 1L 1=F 2L 2 引导学生将公式变形为:1 221L L F F 2、检验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否正确。 在杠杆的左端的不同位置,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的右端用弹簧测力计在不同的位置拉杠杆,使杠杆处于平衡位置,记下所有示数。填入上表。 3、深化理解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杠杆恰好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情况,此时L 1=L 2,F 1=F 2。很显然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一般的情况。 将钩码左端的一个固定位置,在右端用力向不同的方向(非竖直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分析: 动力臂变小了,观察动力的大小变化。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若L 1=L 2,则F 1=F 2;若L 1>L 2,则F 1F 2。 (1)省力杠杆:L 1>L 2,F 1F 2,省距离 (3)等臂杠杆:L 1=L 2,F 1=F 2,不省也不费距离 三、实践应用 1、已知F 1=10N ,L 2=20cm ,F 2=8N ,求L 1=? 2、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膀受到的压力( )乙图中肩膀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四、拓展延伸 1、如图有一木条,支点在中间时刚好平衡,现将木块的左端的一半锯下放在剩余部分的上面,则木条将( ) 次数 F 1/N L 1/cm F 2/N L 2/cm

1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杠杆是生活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扩展,也是我们后面学习滑轮等其它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教材的整体结构来看,杠杆这一节起到了一个联系前后知识点的纽带作用。作为力的应用——杠杆,是一种最简单机械之一,后面介绍的其他简单机械也是由杠杆引出,而复杂机械正是由简单机械所组成。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喜欢老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力和运动以及弹力、重力、摩擦力之后编排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力的知识. 杠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会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有层次地、有重心地、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实验得到结论还需教师给予指导。 (三)教学环境分析 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多媒体教学能创建物理情景,可以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得过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3 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三)情态度与价值观1、展示我国古代的舂和桔槔等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关注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3、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4、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规范作图。教学过程四.讲述力臂教学流程图(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2.1 杠杆 测试题(含答案)

12.1 杠杆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手负重(指能承受的最大物重)示意图,当手臂按图示方向伸展时,下列图象能表 示负重大小与手臂伸展程度大致关系的是( ) A B C D 2.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时,是省力杠杆的 ( ) A 钓鱼竿 B.瓶起子 C.镊子 D.天平 E.铡刀 F.羊角锤 3.如图所示,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细线悬起来,刚好在水平处平衡,如果沿悬挂线锯成两段,则 ( ) A.粗端较重 B.细端较重 C.两端一样重 D.无法比较 4. 粗细均匀的钢筋AOB ,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O =OB ,在O 点用一线悬挂起来, 并使AO 段位于水平位置后放手,放手后 ( ) A B O A.A 端下沉 B.B 端下沉 C.保持原状 D.以上说 法都不正确 5. 当杠杆水平平衡时,L 1>L 2,若F 1和F 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远离 支点相同的距离,那么杠杆将 ( ) A .F 1那端下降 B .F 2那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 法判断 6. 如图所示杠杆,力F 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此杠杆在动力F 作用下,将一个由细绳系的 物体由图中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则 ( ) F A.F 大小始终不变 B.F 先变大后变小 C.F 先变小后变大 D.无法判断F 大小的变化 7.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刹车传动系统应用了杠杆 B.车把应用了杠杆 C.链条和前后轮盘组成滑轮组 D.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8.如图,一个不等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再在两端分别挂上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后, 则 A.杠杆仍然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向力臂长的一

第一课时杠杆

第一课时杠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 )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3)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绘制杠杆的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 )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应用。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3)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重点:杠杆的认识、力臂的画法 ?难点:力臂的画法 ?教具:剪刀、钳子、木棍等 ?教学方法: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认真观察,同时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这样来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物理实验探 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 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幻灯片展示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并讨论其共同点: 1.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下面这些工具, 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把你的看 法写下来。 核桃史 小组讨论共同点:

二、自主学习: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让学生更 好的理解的对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对力臂的认识,教师要以实验为载体进行进一步介绍。 三、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1 .杠杆含义: 多媒体播放撬棒、压水机的柄和翘翘板动画。 教师:它们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都能转动。 学生:有一个点固定不动。 教师:这类简单机械叫杠杆,你能给杠杆下一个定义吗? 学生: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教师:为了方便描述杠杆,我们来看几个名词。 播放压水机压水过程动画,让学生观察。 教师:请同学们用草稿纸画出这个压水机的线条图。在图中标出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学生:作图。 教师:杠杆绕着转动的点0,叫支点。哪个力使杠杆转动起来。 学生:手对压柄的压力。 教师:这个压力的作用点在哪里?请画出这个力。 学生:作图。 教师:使杠杆转动的力F!,叫动力。哪个力阻碍杠杆转动。 学生:压柄末端的铁棒对压柄向下的拉力。 教师:这个拉力的作用点在哪里?请画出这个力。 学生:作图。 教师: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阻力。注意,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 都在杠杆上。 教师:下面再看两个名词,动力臂:从支点0到动力F l作用线的距离11;阻力臂:从

新人教版(春)物理第12章第1节:杠杆(2)杠杆作图专题

l 1 2013年新人教版(走进中考) 第十二章 第1节:杠杆 (作图专题) 1.(12淮安)如图所示,画出杠杆所受动力F 的力臂。 答: 或 2.(12常州)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图钉,O 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保留作图痕迹) 答: 3.(12盐城)如图所示,O 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 1 的力臂.答: 4.(12泰州)如图是用开瓶扳手 打开瓶盖的示意图,O 为支点,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和阻力(F 2)的示意 图. 答: 5.(12广东)如图,杠杆OB 可绕O 点转动,在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 的力臂 L 。 答:如图 F 2 l 1 O F 1 l 1 O F 1 F l F l F

F O F O l 0 F 2 F 1 O L 1 6.(12来宾)如图所示,请画出力F 的力臂l 0 答: 7.(12成都)在图中:①标出支点O 的位置;②画出作用在撬棍 上的力F 1的力臂。 答: 8.(12娄底)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时的示意图,O 为支点,F 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 2的力臂L 2; 答: 9.(12荆州)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 为支点,A 为 手握鱼竿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 2的 力臂,最小的动力F 1及其力臂。 答: 10.(12梅州、河源)如图所示, F 2 F 1

粗细均匀的棒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O连接。试作出地面对棒的支持力的力臂L和棒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答: 11.(12菏泽)如图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加在裁纸刀上的动力为F,支点在O点,请在图中画出其对应的动力臂L。 答: 12.(12兰州)如图所示的裁纸刀,O为支点,画出动力F的力臂L。 答:如图 13.(12绥化)如图所示,请画出F的力臂L 答: 14.(12哈尔滨)如图,工人用撬棍撬起石块,O为支点。(1)画 出阻力F2的力臂L2。(2)画出工人在A 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 意图。 答: 15.( 12三明)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 图: (3)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l1。 答: 16.(12滨州)滨州黄河大桥如图甲所示。若将大桥斜拉部分的一半简化成图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其中O点为支点,P为桥面部分的重心,请在图乙中画出拉索对桥面拉力F的力臂l和桥面所受重力G。 F L F l F1 l1 L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杠杆》杠杆是一种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简单机械,涉及力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一节从内容设计上看,既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巩固,又是力学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扩展。本节课主要研究杠杆的基本概念及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探讨杠杆的平衡条件,最后理论结合实践,讲述杠杆的应用。 2知识地位 《杠杆》一节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节课的学习安排在力和运动以及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内容之后,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力学概念的基础上对力及二力平衡的应用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通过对杠杆的学习,能够为后面学习滑轮等其它机械运动及功和能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杠杆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简单机械之一,是力的一种基本应用,教材后面讲述的其他机械均可以由杠杆引出,从内容安排上既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讲解起来容易被中学生接受。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 九年级的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杂志、电视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接触过杠杆,对于杠杆现象有比较充分的生活感性认识,但可能描述不够科学严谨,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生活画面,加深体验,强调观察,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 2能力方面 学生对物理现象有基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能加以正确引导,能够相对正确独立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3 情感方面 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知识水平使他们对操作实验和趣味故事情有独钟,课堂上结合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故事或魔术,极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知欲,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课堂。 (三)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法;杠杆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 初三学生要记住杠杆的定义并不难,难的是真正的理解。他们对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对动力杠杆、阻力杠杆往往混淆不清。有时找不到动力和阻力,有时画不出力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杠杆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在教学当中怎样使学生真正理解杠杆及其五要素,包括力及力臂的正确画法,就是该节课设计和讲授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讲解中,教师需要从一开始就做严格标准的画图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耐心细致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用逐步启发的办法让学生自己理解“力的作用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等概念及画法。通过例题,习题,讲练结合,层层深入。 二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采用分---总---分---总的形式,从观察现象到分析问题,再讨论归纳, 1.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以目标为导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2.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课堂教学“三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第12章第一节杠杆

《§ 12.1杠杆》新课程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我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3、我能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 【学点一】:认识杠杆 1、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工作时,能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动。 我会归纳:在_________ 的作用下,能够绕着________________ 转动的____________ 叫杠杆。 一试身手:画出下面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简记:一找点()___________、二画线(_______________ 、三作垂线段()) 温馨提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二)课堂导学:

合作探究一: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 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思考:实验中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设计: ①如右图所示,调节杠杆左(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为了便于 )。 ②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 i、阻力F2、动 力臂L i、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③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会归纳: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个平衡条件就是5、自学P78例题。 一试身手: ;F i = i5N, F2= 75N, L i = i5cm, L2 = 2、如图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为支点,AC= 0.2m,当在A点悬吊一重6N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 =3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2,力臂L2为多少? 合作探究二:生活中的杠杆 实验 次数 动力 F i/N 动力臂 L i/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i 2 3 发现的杠杆原理。 1、L i = 3L2, F i 是F2 的倍;F i:F2= 2:5 , L i:L2 = L i:L 2= 4:3 , F2 = 60N, F i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12.1_杠杆分类题

杠杆 类型一:画杠杆示意图? 方法: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⑶画力臂(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力臂(大括号)1、下列杠杆中,O是支点,在图上画出动力F1、阻力F2及对应的的力臂L1、L2。 2、工地上建筑工人常用如图所示的小车运送重物,为了省力,应将重物放在A处还是B处,请在所选择的A或B处画出重物的重力示意图及其对支点O的力臂。 3、许多居民楼墙外用铁三角架搁放空调主机,如图所示,要使铁架较为牢固、安全.应把主机放在A处还是B处,请你在选择的主机上画出它的重力示意图和重力对O点的力臂。 4、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下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5、图(甲)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搬运重物上楼的小车,其中M、M,两处为轴连接,图(乙)中的A、B、C描述了小车搬运重物(煤气罐)上楼的过程,请分别在A、C两幅图中确定杠杆的支点(用O表示)并画出动力臂(用l表示) 6、如图所示,重100N的均匀木棒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你画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及所受重

力的示意图 7、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B为支点的杠杆,一个人通过定滑轮将吊桥拉起,请在图丙中画出绳对吊桥的拉力及拉力的力臂。 8、如图17所示,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L2及力F l。 9、如图18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10、如图19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L2及力F l。 11、如图20所示,请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并作出动力臂为l1的动力F1的作用线。 类型二:杠杆的分类 1、判断下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哪类杠杆? (20) F (18)(19) F2 l1 O (1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案设计

《杠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 (2)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杠杆平衡条件 2、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教学步骤】 1、引入新课 教师:1.出示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引导学生得出杠杆的定义。观察日常生活用的工具钳子、筷子、指甲钳、跷跷板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都是能够提供方便。 教师: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

教师:现在,谁帮我一个忙,用这里几种不同的工具(羊角锤、硬棒、钳子)把木块中的钉子拔出来。(探究) 活动一:比较用羊角锤拔钉子,用钳子拔钉子,这两种情况用力一样吗?哪一种工具更省力呢?(实验后得到羊角锤拔钉子最省力) 教师:我们首先用羊角锤(或起子)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那么,你知道羊角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实际上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那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杠杆(板书:探究杠杆)。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杠杆?(板书:一、什么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的学习 教师:最简单的杠杆就是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有很多:那么,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请组员回答: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出示动画场景,针对撬石头时用的撬棒得出杠杆关键概念: 教师: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得出: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板书出具体内容)。 (1)绕着固定点转动。固定点——杠杆的支点 (2)受到力的作用。动力和阻力 (3)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4)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5)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板书) 回头再分析刚开始提出的各机械的支点和力臂(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 展示一组图片,思考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是杠杆?若为杠杆,确定支点的位置、动力、阻力作用点和方向。 3、关于力臂的教学: 教师:动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点间的长度决定,而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决定。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间

第一节杠杆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力臂的确定及做法 2、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教学过程: 1、趣味游戏激发悬念 (1)主持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罐头要打开,哪位同学愿意来帮老师把它打开? 学生参与游戏:直接用手打开罐头 (2)老师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工具,这位同学再试着去打开这个罐头瓶,然后告诉同学你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 用铁棒打开罐头;用起子打开罐头,其他学生观看后重复 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教师作图说明 2、认识杠杆 教师:大家看图回答问题①撬棒、抽水机摇柄发生了怎样的运动? ②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运动? ③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片,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教师问题系。 3、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师::大家都看见卖水果要用杆秤来称,哪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教师:其实至运用了杠杆品哼哼的条件,那干干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有什么因素影响着它的? 学生:阻力、动力、力臂。 教师:要探究这种杠杆平衡条件除了铁架台、杠杆外,还需要什么器材? 学生设计实验并操作 老师巡视提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何做?各组分别把自己的方案讲出来,大家评议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一课一练 基础闯关1 (新版)新人教版

12.1 杠杆一课一练基础闯关 训练点杠杆及五要素 1.(2017·浦东区质检)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C.力臂必须在杠杆上 D.力臂就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解析】选B。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选项A错误;杠杆的五要素之一就是支点,选项B正确;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也不一定在杠杆上,选项C、D错误。 2.如图所示,这款图钉来自于一个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下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当按图所示施力时其支点为(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解析】选C。这个装置的目的是能把图钉拔出来,该图钉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用力向上撬杠杆的A点,杠杆绕着C点顺时针转动,使图钉被拔出。由此可知作用在A点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是动力;作用在B点,阻碍图钉拔出的力是阻力;C点是支点,故选C。 3.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线段_________(选填“OA”“AB”或“OB”)表示力F的力臂。

【解析】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力臂。力臂为过支点垂直于力的作用线的线段,力的作用线为力所在的直线。图中F的力臂为线段OA。 答案:OA 训练点杠杆力臂的画法 4.(2016·淮安中考)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O为支点)。 【解析】一找点(支点):杠杆转动时,绕其转动的那一点O; 二找力:拉力F作用在杠杆的下端水平向右; 三找线:将表示拉力F的线段向左反向延长,延长线用虚线; 四作垂线段:从支点O向F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即为力臂,标出相应的字母符号。 答案:如图所示 5.(2017·陕西中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轻质弯曲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画出阻力F2和阻力臂L2。 【解析】由图可知支点是O点,画出阻力F2及其阻力作用线,从O点向阻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阻力臂L2。 答案:如图所示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4《简单机械》1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第四节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初中科学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主题】第四节简单机械.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了解杠杆的定义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3.初步学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分析日常生活事例来认识杠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杠杆可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体验科学在生活中的便捷与每秒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的认识及杠杆的五要素 难点: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的作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羊角锤拔钉子和用开瓶器开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活动一:欣赏智慧的力量。 观看一段动画片的视频,引出课题: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活动二: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总结出什么是简单机械 投影三副图,让学生观察找出这三种机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时提示学生从硬度、形状、运动形式等方面找。 活动三:总结出上述三种机械的共同点,得出杠杆的定义。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活动四:根据说总结出的杠杆的定义,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杠杆有哪些,最后教师在课件上投影出几种比较常见的生活中的杠杆。 让学生了解在我们中国的古代人们很早就开始对杠杆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古代埃及人在建金字塔时候就利用了杠杆。 投影工人用木棍(杠杆)橇石块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杠杆的同时,教师再点击左上角的图标进入杠杆的自述,为下面学习杠杆的五要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再重点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同时适当介绍一下动力和阻力作用点,让学生会判断。让学生画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这是与课堂的讲学稿相配套的,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学生掌握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力臂和阻力臂。 活动五:让学生画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这是与课堂的讲学稿相配套的,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学生掌握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师介绍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并对画法进行总结。 学生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练习,其实也是和课堂讲学稿相配套的练习画图,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活动六:寻找:自身的杠杆,其实是书本P79中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手臂上的杠杆。用动画来展示我们手臂上的杠杆,有利于后面在手臂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在手臂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活动七:课堂小结,让学生起来对本节课作一个大概的总结,概括出知识要点,老师再呈现本节课的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