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管理经典模型

战略管理经典模型

战略管理经典模型
战略管理经典模型

Metroloman公司商业计划书

目录

企业文化 (3)

公司使命 (3)

公司愿景 (3)

公司目标 (3)

战略领域的确立 (3)

婴幼儿产品市场的简单介绍 (3)

婴幼儿产品市场的分类 (5)

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机会和威胁分析) (6)

宏观环境分析 (6)

微观环境分析 (7)

利润池分析与外包战略 (9)

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 (10)

资源现状 (10)

能力现状 (10)

战略领域的确立 (11)

战略规划 (11)

建立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11)

核心竞争力定位 (11)

资源定位 (11)

能力定位 (12)

事业单位的划分 (12)

总体战略(事业组合管理) (12)

事业战略 (13)

婴幼儿服装产品事业部 (13)

婴幼儿图书音像事业部 (13)

婴幼儿保健品事业部 (14)

婴幼儿服务事业部 (14)

职能战略部署 (14)

组织建设 (14)

组织结构 (14)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15)

组织创新 (15)

战略控制 (15)

企业文化

公司使命

Metroloman以“靠诚信来经营,对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对顾客热情服务,与同事团结合作,与伙伴互利共赢”为经营理念,专注于婴幼儿产品的开发和对婴幼儿的服务,立志在婴幼儿用品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方面以及对婴幼儿服务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等两方面,以创新和服务热情为基础追求国际领先水平,为Metroloman的成员创造一份美丽的事业,并最终成为中国婴幼儿和孕妇心目中最具亲和力的企业。

公司愿景

以技术创新和热情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开发最适合中国国内婴幼儿和孕妇使用的产品,并且建立最全面最科学的服务体系。

建立和谐的、充满斗志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公司组织。

公司目标

以国内几个发达城市为大本营将市场营销网络辐射全国,在中国国内婴幼儿产品领域占据30%的市场份额,开发出国内领先水平的婴幼儿产品,建立一流的服务体系。

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的成员和谐相处、富有使命感、富有创新精神、极具竞争力。

战略领域的确立

婴幼儿产品市场的简单介绍

我国婴幼儿用品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收入平均每年递增17%以上,随着产品深度的逐步开发,这个市场的规模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都在发生着改变。其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问题,在育儿观念等方面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些领域的市场大有可为。有业内人士称,目前我国婴幼儿用品市场已形成高达1000亿元的规模。随着产品深度的逐步开发,这个市场的规模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简单概括婴幼儿产品的特点如图:

高收益

低成本

低风险

高附加值

婴幼儿产品

婴幼儿产品市场的分类

简单地如图所示:

1) 生活用品类:孕妇生理用品、哺乳用具、纸尿裤、童床、童车、婴儿 成长、辅助用具、婴儿安全、保护用品、专用电器、儿 童家具

2) 护理类:清洁及护肤用品、专用卫生护理和消毒用品用具 3) 服装类:孕妇装、婴儿装及保暖用品、幼儿装

(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品牌,如米奇妙、史奴比、巴布豆、小 熊维尼等都是国外品牌,它们几乎充斥了我国整个高端童装 市场)

4) 玩具类:各种玩具、模型、成长纪念品(市场上流行的婴儿纪念品包 括:胎毛笔、胎毛画、手足秀)

5) 食品类:婴儿喂养食品、奶制品、保健品、滋补品、健康饮品

6) 智力培养类:各种智力开发玩具、书籍、音像及软件制品、特色教育 机构

7) 孕幼服务类:孕幼护理、健康指导咨询及服务机构、摄影机构 8) 保险产品:少儿保险

婴幼儿市场 生活服务 教育培养 保险措施

服装类 食品类 玩具类 护理类 孕幼服务类 特色教育机构 *早教教育 *亲子教育 *个别成长教育方案 阅读培养 语言教育 少儿保险

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机会和威胁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婴幼儿人口统计环境变量

1) 依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中国0-6岁的婴幼儿达到1.4亿,其中城 镇0-6岁婴幼儿为5200万左右。全国每年出生的人口在 1600万左右,0-3岁 的人口有6900万,其中城市0~3岁的婴幼儿数量超过1000万(2000年第五次 人口普查)

2)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 (2006年3月公布的数据)

3)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7000万人,其中城 市0-3岁的婴幼儿数量为1090万人(2006年公布的数据)

4) 中国目前的平均人口出生率约为7‰,这意味着每小时将诞生至少2000名婴 儿,每年的新生婴儿数量达到2000万,0~3岁的婴幼儿总量就达到了7000万 (2006年10月公布的数据)

5) 汇总六大城市年均新生婴儿人数,只计算城镇或是非农人口 以2005年数据为基准计算

注:(1)六大城市年均新生婴儿数据均来自2005年,因此推算2005年全国新 生婴儿为1900万 ,2005年全国城市新生婴儿为360万

(2)深圳市常住人口年均新生婴儿数据为10。46万,由于无法得到常住人口 出生率,是以户籍人口出生率12.64‰作为基准计算,可能存在偏差。

总结:国内总人口约14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略低于农村人口,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约 20%,0-6岁的婴幼儿约占总人口10%,平均出生率约7%;六大城市婴幼儿年均新生婴儿人数总数达41.5万,占全国出生比率约2%,占全国城市出生比率约12%。这些结果显示婴幼儿市场的容量很大。

排名

城市

年均新生婴儿(万人) 占全国出生比率 占全国城市出生

比率 1 深圳市 10.46 5.51‰ 29.06‰ 2 北京市 8.09 4.26‰ 22.47‰ 3 上海市 6.99 3.68‰ 19.42‰ 4 广州市 6.53 3.44‰ 18.41‰ 5 天津市 5.83 3.07‰ 16.19‰ 6 南京市 3.6 1.89‰ 10‰

总数

41.5

21.84‰

115.28‰

●经济环境变量

时下国内经济概况是: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在迅速增长,但是整体物价水平在缓慢上升,金融市场有逐步开放的趋势,但国内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也还很大。

而从居民在婴幼儿方面的消费情况说,据市场调研的资料显示,如果将中国的城市按发达程度、消费水平由高到底划分出A、B、C三类城市的话,C城市每个家庭每个月用来购买孩子食品、保健品、智力开发及玩具等的费用平均为420元,B类城市为590元,A类城市则高达720元。

●政治法律环境变量

国内政局稳定,法制也比较完善,对于婴幼儿产品行业没有限制措施。

●行业科技环境变量

目前国内行业属于起步阶段,各类产品的种类和技术都不够完善,改善的空间很大。

总结:总体来看宏观环境的态势非常适合婴幼儿产品和服务行业的发展,但是在融资过程中的困难需要公司去克服。

微观环境分析

●供应商(需要简化....

在婴幼儿市场的起步阶段,市场发展迅猛,以至于供应商的步伐跟不上市场,但这样也就导致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很高,公司的原材料成本会比较大。

但是供应商也存在问题:

实用性品牌专营严重空缺,在我国婴幼儿市场仍然处于幼稚的起步阶段,除少数大型商场、高档专卖店外,几乎没有具备品牌效应的专卖店。一些较发达的地区,婴幼儿卖场产品牌子杂,质量参差不齐,种类不齐全,安全性能无保障,售后服务质量差。消费者购买极不方便。

现有卖场价格体系不合理,国外进口产品与国内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一方面进口产品过高的价格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一方面质低价廉的产品又不能适应中层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呼吁适合中国市场的品牌引领消费。

●营销中介机构

国内专业营运商稀少,有实力、具有雄厚基础的营运商更是凤毛麟角,最终导致终端销售竞争无力,整个产值的上下游都受巨大影响。

缺乏系统的、综合的市场组织,市场相对单一,作为婴幼儿用品制造商或经销商应具备整合市场资源的前瞻性战略,否则将走入窄利润胡同。

购物地理环境局限性大,婴幼儿用品商场一般都在大型综合商场内,对消费者来说非常不方便。

●财务机构

国内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系统很完善,财务公司的发展也在今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给企业贷款打来了便捷。

●顾客

顾客的基数大,这在宏观环境分析中已经发现了。

顾客的消费观念改变:

A.由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准妈妈“的梦想为商家带来带来许多利益,大量的优质产

品和服务成为商家的主打“招牌”。

B.购买方式的转变。从单一的购买方式(当面购买)到多种购买方式并行。消费购买方式的转变间接的打开商家的市场,扩宽商家的销售渠道。

C.信任品牌。婴幼儿产品引发的品牌效应,引入了竞争机制,迫使企业生产高质量、高标准、高服务的产品,为企业的生产结构进行改组,为销售的环节增加筹码,即弥补企业自身的缺陷,也为企业带来无穷的商机。

顾客的消费能力很大,如图所示:

●竞争者

●社区

●股东

总结:顾客这一微观环境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很有利。

●竞争者

这一情况和供应商在统一考虑里面。

利润池分析与外包战略

1.利润池的边界

横轴代表价值链或阶段,纵轴代表各价值链或阶段所创造的利润率 2.预估的利润池的总量

关于此问题,有尼尔森的研究报告称,预计2 007年中国母婴产品能达到7500亿元规模,光奶嘴、奶瓶就高达350亿元左右。 3.将利润分配至产业中的各个价值链和阶段 4.验证结果

概况:在婴幼儿用品行业中,利润最高的是服装、图书音像以及保健品等产品。 服装的利润率基本能达到40%,而图书、保健品的利润率因产品不同存在 着比较大的差异,大致为10-40%,奶粉、辅食、洗护用品和童车童床的 利润率最低,大致只有10%乃至5%左右。 如图表所示:

510152025303540

45服装类

图书音像

保健品

其他

利润池分析图表

价值活动类别

各活动的利润率%

5.产品市场占有率 a.食品

超市、大型商场80%,批发市场0,专卖店20%,其它极低。 b.车床类

超市、大型商场20%,批发市场50%,专卖店25%,其它5%。 c.服装类

超市、大型商场40%,批发市场45%,专卖店15%,其它极低。 d.清洁日化类

超市、大型商场40%,批发市场25%,专卖店30%,其它5%。 e.快速消费用品类

超市、大型商场5%,批发市场30%,医院10%,专卖店55%,其它极低。

f.奶瓶奶嘴

超市、大型商场30%,批发市场30%,专卖店30%,其它10%。

g.其它用品类

超市、大型商场5%,批发市场50%,专卖店25%,其它20%。

h.育婴及幼教图书

超市、大型商场0,批发市场5%,专卖店5%,书店80%,其它10%。

i.婴幼儿音像制品

医院10%,音像店60%,其它30%。

j.玩具类

超市、大型商场50%,批发市场30%,专卖店10%,其它10%。

注:此上数据及分析均为05年10月之前

总结:根据此分析发现,产业内最具有价值的活动是服装类产品,其次是图书音像产品和保健品。而其他如奶粉、辅食、洗护用品和童车童床的利润率最低。另外还发现,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以超市、大型商场等零售商和批发市场占主要层面。

基于此分析我们认为从事婴幼儿服装类产品、婴幼儿图书音像产品、以及婴幼儿保健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是比较好的选择,同时其他产品的零售或批发也很具有市场。

而其他活动则应当外包给其他企业。

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

资源现状

企业内部没有任何可供利用的资源就是现状。也就是说,公司现在没有固定资产,没有流动资金,没有技术,也没有商誉等等。

能力现状

公司现有的团队在资源整合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首先,拥有全局性以及前瞻性的眼光,以及完善并且可执行的战略计划去建立公司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再而,公司现有团队对于创新性的理解有助于公司技术、产品引领市场潮流。再次,公司的管理理论扎实,能够对相应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是对于服务概念的深刻理解能够是公司在未来服务领域的建设上起到方向指挥作用。

但同时有很大的劣势,包括人才的不足,市场经验的缺乏,管理经验的缺乏,资源整合的实践操作能力未知等等。

总结:整个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以现在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水平,无法在婴幼儿这块广阔而富有利益诱惑的市场上大显身手。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公司的使命,必须选择合适的战略领域,以及制定相应的战略。

战略领域的确立

●由外部环境分析探求出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是:市场空间很大,机会大于威胁,公

司在婴幼儿市场大有机会。

●由内部环境分析得到公司的状况是:资源缺乏,能力相当有限,而这也决定了公司应当

先从服务等更容易操作的活动入手。

●从利润池分析中得出:产业内最具有价值的活动是服装类产品,其次是图书音像产

品和保健品。而其他如奶粉、辅食、洗护用品和童车童床的利润率最低。所以,从事婴幼儿服装类产品、婴幼儿图书音像产品、以及婴幼儿保健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他产品的零售和批发也可以考虑选择。而其他活动则应当外包给其他企业。

总结: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婴幼儿服装类产品、婴幼儿图书音像产品、婴幼儿保健品市场的终端销售和渠道建设,以及婴幼儿孕幼服务和婴幼儿教育市场是我们的选择。

战略规划

确定好战略领域之后就是要制定好完善的战略规划。

现在的事实是,公司现有的资源和能力都很弱。那么为了能够进入并在所选定的战略领域内把公司做大做强,我们将为公司建立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建立持久性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就是定位公司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定位

?强大的创新研发团队

?具有敏锐市场眼光的管理层

?全面、高水平的服务系统

在这三大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的资源和能力的态势将会是:

资源定位

在有型资源这一领域,我们认为公司在5年内无法做到占据业内领导地位,而且,这在5年内也不是公司的目标所在,我们认为只要能够用就行。

相反公司对在无形资源的的竞争优势地位的建立更看重。公司将提升自身领域内的产品设计技术,努力研发新的适合市场的产品,拥有更多的专利权,建立更多的渠道,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这些才是公司所要追求的资源目标。

能力定位

公司在能力方面有以下要求:

?体系化的、科学的婴幼儿产品及服务知识

?高效率的市场营销团队

?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机构和财务管机构

?领先地位的产品创新研发机构

?持久性的学习型组织

事业单位的划分

现在我们来把我们所提出的战略领域进行事业单位划分。

我们的战略领域是:婴幼儿服装类产品、婴幼儿图书音像产品、婴幼儿保健品市场的终端销

售和渠道建设,以及婴幼儿孕幼服务和婴幼儿教育市场。

划分事业单位我们考虑的因素是:

1.技术的兼容性

2.目标市场的顾客在需求上的相似性

3.目标市场中顾客所表现的形态,或个人特性上的相似性

那么我们得出结果是:

Metroloman股份有限公司

婴幼儿服装事业部婴幼儿图书音像事业部婴幼儿保健品事业部婴幼儿服务事业部其中婴幼儿服务事业部包括婴幼儿孕幼服务和婴幼儿教育两项业务。

总体战略(事业组合管理)

现有产品新产品

目前市场市场渗透产品开发

对于产品市场,根据新市场市场开发多角化

安索夫

(Ansoff,1957)所提出的产品/市场矩阵的战略思考架构,如图,我们认为公司的总体战略应该为产品开发战略。

采取产品开发战略的原因是我们想通过新产品的研发来获得目标顾客对公司产品和公司的了解与认可,并且能够通过新产品与现有的竞争者竞争市场份额。

而在服务系统方面,我们将实施整合战略,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高水平的服务系统。为了能够更加迅速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首先采取水平整合,在等到水平整合达到所需要的效果后,再采取垂直整合。那么通过服务系统的快速建立和完善,也就能够是公司的竞争优势显现出来。

我们也实施战略联盟的合作战略。原因是,我们处于事业的初创阶段,知道很的资源优势和能力优势不够完善,所以我们必须借助战略联盟的方式获得产业内其他企业的资源和技术共享,这样便可以加快企业的学习与反应速度,降低风险,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总结:我们将通过战略联盟方式降低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加快企业的学习和反应速度,实现和业内其他企业的资源和技术共享,提升自身竞争力。在产品领域以产品开发战略来挑战现有产品市场,在服务领域以整合战略迅速建立竞争优势。

事业战略

婴幼儿服装产品事业部

●成本领导战略

由于服装产品的特性,我们认为竞争的战略是成本领导战略,也就是要在服装产品的成本上强调控制。

●探勘者

同时我们也会选择积极主动、持续在环境中寻找机会,努力开发适合市场的新产品。●跟随进入

由于现在的现实状况,别人已经抢先进入市场,我们只能选择跟随进入。

婴幼儿图书音像事业部

我们认为婴幼儿图书音像事业部的战略和婴幼儿服装事业部的战略相同。

婴幼儿保健品事业部

●集中差异化战略

我们将利用有限的资源,即利用核心竞争力,并且通过所造产品的独特性,来满足某一特定婴幼儿人群的需要。当然,这一特定人群是谁,还要经由研发部门的产品研发之后才能确定。

和以上两部门一样,我们将以探勘者的状态跟随进入。

婴幼儿服务事业部

●差异化战略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全面的高水平的服务体系,所以我们选择在宽广的竞争范围内展示自身的竞争差异性,以达到以服务建立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和以上一样,我们将以探勘者的状态跟随进入。

职能战略部署

职能战略中,包括以下各方面的决策:

◆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决策

◆营销战略决策

◆财务战略决策

◆人力资源战略决策

◆研发战略决策

◆采购战略决策

在制定整个企业的总体战略和事业战略之后,职能战略是支撑它们的支柱。但由于这六方面的信息来源不够,暂时无法做出决策。但是这六方面决策的准则和大方向已经有公司的使命和公司的战略目标所确定。

组织建设

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结构和战略布局想匹配的原则,公司将构建如下图所示的组织结构:

总管理处

注:各事业部都有一个事业部负责人。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我们将努力建设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企业的能力持续性的成长。

组织创新

创新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有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创新。

战略控制

我们的战略控制机制如下图所示:

绩效信息来源

目标

衡量实际的战略绩效

建立战略绩效标准

进行比较

差距是否可以

容忍

战略绩效时候过于严苛

采取修正行动 修正战略绩效标准

否是

分享最新经典管理学工具、方法理论大全

经典管理学工具,方法理论 SCP分析模型(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Model,结构-行为-绩效模型) (2) 安索夫矩阵 (4)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简介 (5)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8) 波特竞争战略轮盘模型 (10) 定向政策矩阵(Directional Policy Matrix,指导性政策矩阵,简称DPM或DP矩阵) (10) 服务金三角(Service Triangle) (12) DMAIC模型 (13) 差距分析(Gap Analysis,又称缺口分析、差异分析) (15) 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SPACE矩阵) (16)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 (18) 波士顿经验曲线(BCG Experience Curve) (21)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IFE矩阵) (25)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 (26) 内部-外部矩阵(Internal-External Matrix,IE矩阵) (27) 大战略矩阵(Grand Strategy Matrix) (28) 变革五因素 (29) 波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 (29) 多点竞争战略 (32) 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 (34) GE矩阵(GE Matrix/Mckinsey Matrix) (35) 盖洛普路径(The Gallup Path) (39) 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 (40) 价值链信息化管理 (41) 竞争对手分析工具(Competitor Analysis) (43) 扩张方法矩阵 (46) 六顶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 (48) 行业内战略集团分析 (49) 基本竞争战略(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ies) (51)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 (53) QFD法 (56) SECI模型(SECI Model) (60)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 (60) SIPOC模型 (62) 360度薪酬 (63) 鱼缸会议 (64) 情形分析图 (65)

管理学十大模型

1、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的战略制定。波特认为在任何行业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竞争的规则都包括在五种竞争力量内。这五种竞争力就是企业间的竞争、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潜在替代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 竞争对手 ? 企业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主要的一种。只有那些比竞争对手的战略更具优势的战略才可能获得成功。为此,公司必须在市场、价格、质量、产量、功能、服务、研发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增加、固定(存储)成本/附加价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商标专有、转换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的风险、退出壁垒等。 ? 新进入者 ? 企业必须对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持足够的警惕,他们的存在将使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样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公司投入相应的资源。 影响潜在新竞争者进入的因素有:经济规模、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行业内企业的预期反击等。 ? 购买者 ? 当用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他们的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决定购买者力量的因素又:买方的集中程度相对于企业的集中程度、买方的数量、买方转换成本相对企业转换成本、买方信息、后向整合能力、替代品、克服危机的能力、价格/购买总量、产品差异、品牌专有、质量/性能影响、买方利润、决策者的激励。

? 替代产品 ? 在很多产业,企业会与其他产业生产替代品的公司开展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替代品的存在为产品的价格设置了上限,当产品价格超过这一上限时,用户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有:替代品的相对价格表现、转换成本、客户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 ? 供应商 ? 供应商的议价力量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尤其是当供应商垄断程度比较高、原材料替代品比较少,或者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比较高时更是如此。 决定供应商力量的因素有:投入的差异、产业中供方和企业的转换成本、替代品投入的现状、供方的集中程度、批量大小对供方的重要性、与产业总购买量的相关成本、投入对成本和特色的影响、产业中企业前向整合相对于后向整合的威胁等。 2、SWOT分析模型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2)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 (3)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

(2)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心理学研究证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选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为了尽量避免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2)实验时先让受试者将材料记熟,之后再分别按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将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指标,用以测量遗忘的进程。 (3)结果表明,学习材料记熟后,经过l/3小时再重新学习,可以节省58.2%左右诵读时间;经过一天之后再学习,可节省33.7%左右诵读时间;六天后再学习,节省时间就缓缓地下降到25.4%左右。艾宾浩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4)之后,一些心理学家选用无意义材料或有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重复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思考(1)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思考 1.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20 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的出版, 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在此基础上,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X不尽相同% 但从根本上说,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经典的企业战略实质是一个组织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因而,在战略实施上,势必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概括起来,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即产业结构), 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低成本 或差异化) ; 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 包括一条价值链内的活动之间及两条或多条价值链之间的关系) 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1990年,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该理论强调的是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进入20 世纪9 0年代中期,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 技术创新的加快,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企业要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从早期的战略思想发展到当今的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企业战略理论演进的背后隐含着如 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内容上看,存在这样一个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 ——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分析相结合) ——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 直至对抗, 然后再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 产品) 、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 未来) 、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X式来看, 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X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2.企业战略管理模型 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曾提出过多种企业战略管理模型。从已有的模型来看,基本上都是根据狭义的战略管理概念而提出的,也就是围绕如何进行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和战略修正而展开的,各种模型之间只是部分细节上的不同。这样的模型当然具有其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从广义的战略管理概念来看,就不再是一种合

管理咨询常用模型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管理咨询常用模型波特 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管理咨询常用模型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的战略制定。波特认为在任何行业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竞争的规则都包括在五种竞争力量内。这五种竞争力就是企业间的竞争、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潜在替代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 ?竞争对手 企业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主要的一种。只有那些比竞争对手的战略更具优势的战略才可能获得成功。为此,公司必须在市场、价格、质量、产量、功能、服务、研发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增加、固定(存储)成本/附加价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商标专有、转换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的风险、退出壁垒等。 ?新进入者 企业必须对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持足够的警惕,他们的存在将使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样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公司投入相应的资源。 影响潜在新竞争者进入的因素有:经济规模、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行业内企业的预期反击等。

?购买者 当用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他们的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决定购买者力量的因素又:买方的集中程度相对于企业的集中程度、买方的数量、买方转换成本相对企业转换成本、买方信息、后向整合能力、替代品、克服危机的能力、价格/购买总量、产品差异、品牌专有、质量/性能影响、买方利润、决策者的激励。 ?替代产品 在很多产业,企业会与其他产业生产替代品的公司开展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替代品的存在为产品的价格设置了上限,当产品价格超过这一上限时,用户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有:替代品的相对价格表现、转换成本、客户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 ?供应商 供应商的议价力量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尤其是当供应商垄断程度比较高、原材料替代品比较少,或者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比较高时更是如此。 决定供应商力量的因素有:投入的差异、产业中供方和企业的转换成本、替代品投入的现状、供方的集中程度、批量大小对供方的重要性、与产业总购买量的相关成本、投入对成本和特色的影响、产业中企业前向整合相对于后向整合的威胁等。 SWOT分析模型 “SWOT”是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这个模型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来概括企业内外部研究结果的一种方法。 S-优势:比较分析企业在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经营方面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 W-劣势:比较分析企业在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经营方面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劣势;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明茨伯格(H.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一、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 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 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Ansoff)196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堪称经典,申德尔和霍夫的《战略管理》(1979)亦是重要文献。此外,在斯坦纳(Steiner)、艾考夫(Ackoff)等人的推动下,计划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产生了如经验曲线、增长-份额矩阵、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关系PIMS (Prof it impacton market share)(PIMS)等概念和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 三、定位学派(Positioning School) 波特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以及随后于1985年、1990年分别出版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不仅使他本人声名远播,赢得了定位学派掌门人和“竞争战略之父”的美誉,同时也正是由于波特的这“三部曲”,确立了定位学派在整个战略管理理论中的占优地位。定位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强调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波特指出,企业在考虑竞争战略时,必须将企业与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行业是企业经营的最直接的环境;行业的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范围,从而决定了企业的潜在利润水平。波特将战略分析的重点由企业转向行业,构造了产业结构分析的“五力竞争”模型,提出了诸如公司地位、行业吸引力矩阵、价值链分析等极为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四、企业家学派(Entrepreneur School) 企业家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预测的过程,一个构筑愿景的过程;是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企业家学派认为,战略是企业家个人价值观念的体现,企业家通过发

管理学经典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管理学综合练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的基础是( A ) A.个人崇拜式权威B.理想性一合法权威C.传统式权威D.个人情感 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A )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3、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C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4、预算也被称为( A ) A..规划B.规则C.数字化的计划D.方案 5、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 B )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6、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 C )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 C.政策程序控制 D.个人观察 7、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C ) A.组织形象设计B.组织制度的完善C.组织的价值观D.管理机制 8、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C )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9、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B )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10、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B )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11、( A )假设事物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状况对未来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 A.简单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因果关系分析法 6.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D )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结果控制 C.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D.持续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12、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D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13、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A )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4、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 )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练习)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企业战略管理》自测练习(全课后) 《企业战略管理》自测练习(第一章) 第1章战略管理导论 名词解释 1.企业战略 2.战略管理 3.战略制定 4.战略实施。 判断正误 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决策。() 2.战略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过程。() 3.战略管理要素可概括为产品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协同作用四个方面。() 4.企业战略管理最早出现在英国。() 5.从实践考察企业战略管理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6.1965年波特在其著作《企业战略论》一书中,把企业战略实现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 单选题 1.经典战略理论缺陷之一是忽视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钱德勒B.安索夫C.波特D.安德鲁斯 2.尽管对战略管理要素概念论述差异较大,但大都是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的产品市场战略为核心展开的。 A.钱德勒B.安索夫C.波特D.拜亚斯 3.《应变的战略》一书的作者是() A.波特B.魁恩C.安索夫D.泰勒 4.()于1980年和1985年先后出版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两本书,是群体分析方法的代表作。 A.安索夫 B.波特 C.安德鲁斯 D.伊丹敬之 5.科学管理创始人()强调,要通过计划工作,挑选,培训和组织工人,以便增加产量。 A.法约尔B.泰勒C.安索夫D.波特 6.强调对“优秀战略”的研究方向作出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A.安索夫B.伊丹敬之C.明茨博格D.安德鲁斯 多选题 1.企业战略管理特征有()。 A.高层次性B.整体性C.竞争性D.动态性E.长远性 2.企业战略的特征有()。 A.高层次性B.整体性C.竞争性D.动态性E.风险性

经典管理分析方法

经典管理分析方法(ZT) 常用经典管理方法 1、 SWOT分析法: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PDCA循环规则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 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3、5W2H法 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Why:做这项工作的原因 Who:参加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5W2H来思考,这有助于我们的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我们的汇报也应该用5W2H,能节约写报告及看报告的时间。 4、SMART原则 S:Specific 具体的 M: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Attainable 可达到的 R:Relevant 相关的 T:Time based 时间的 人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10大经典管理分析模型,让工作事半功倍

10大经典管理分析模型,让工作事半功倍 模型分析法就是依据各种成熟的、经过实践论证的管理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这些管理模型有的是由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的,也有一部分是由大企业或者管理咨询机构建立的,它们在长时间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将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些经典的相关关系以一个固定模型的方式描述出来,揭示企业系统内部很多本质性的关系,供企业用来分析自己的经营管理状况,针对企业管理出现的不同问题,能采用最行之有效的模型分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1、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的战略制定。波特认为在任何行业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竞争的规则都包括在五种竞争力量内。这五种竞争力就是企业间的竞争、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潜在替代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竞争对手 企业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主要的一种。只有那些比竞争对手的战略更具优势的战略才可能获得成功。为此,公司必须在市场、价格、质量、产量、功能、服务、研发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增加、固定(存储)成本/附加价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商标专有、转换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的风险、退出壁垒等。 新进入者 企业必须对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持足够的警惕,他们的存在将使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样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公司投入相应的资源。 影响潜在新竞争者进入的因素有:经济规模、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行业内企业的预期反击等。 购买者 当用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他们的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决定购买者力量的因素又:买方的集中程度相对于企业的集中程度、买方的数量、买方转换成本相对企业转换成本、买方信息、后向整合能力、替代品、克服危机的能力、价格/购买总量、产品差异、品牌专有、质量/性能影响、买方利润、决策者的激励。 替代产品 在很多产业,企业会与其他产业生产替代品的公司开展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替代品的存在为产品的价格设置了上限,当产品价格超过这一上限时,用户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练习)

《企业战略管理》自测练习(全课后) 《企业战略管理》自测练习(第一章) 第1章战略管理导论 名词解释 1.企业战略 2.战略管理 3.战略制定 4.战略实施。 判断正误 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决策。() 2.战略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过程。() 3.战略管理要素可概括为产品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协同作用四个方面。() 4.企业战略管理最早出现在英国。() 5.从实践考察企业战略管理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6.1965年波特在其著作《企业战略论》一书中,把企业战略实现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 单选题 1.经典战略理论缺陷之一是忽视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钱德勒B.安索夫C.波特D.安德鲁斯 2.尽管对战略管理要素概念论述差异较大,但大都是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的产品市场战略为核心展开的。 A.钱德勒B.安索夫C.波特D.拜亚斯 3.《应变的战略》一书的作者是() A.波特B.魁恩C.安索夫D.泰勒 4.()于1980年和1985年先后出版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两本书,是群体分析方法的代表作。 A.安索夫 B.波特 C.安德鲁斯 D.伊丹敬之 5.科学管理创始人()强调,要通过计划工作,挑选,培训和组织工人,以便增加产量。 A.法约尔B.泰勒C.安索夫D.波特 6.强调对“优秀战略”的研究方向作出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A.安索夫B.伊丹敬之C.明茨博格D.安德鲁斯 多选题 1.企业战略管理特征有()。 A.高层次性B.整体性C.竞争性D.动态性E.长远性 2.企业战略的特征有()。 A.高层次性B.整体性C.竞争性D.动态性E.风险性 3.战略管理的要素包括()。 A.产品与市场领域B.成长方向C.竞争优势D.协同作用 E.核心能力

管理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 管理学综合练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的基础是( A ) A.个人崇拜式权威B.理想性一合法权威C.传统式权威D.个人情感 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A )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3、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C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4、预算也被称为( A ) A..规划B.规则C.数字化的计划D.方案 5、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 B )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6、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 C )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 C.政策程序控制 D.个人观察 7、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C ) A.组织形象设计B.组织制度的完善C.组织的价值观D.管理机制 8、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C )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9、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B )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10、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B )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11、(A)假设事物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状况对未来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 A.简单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因果关系分析法 6.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D )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结果控制 C.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D.持续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12、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D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13、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A )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4、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 )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管理模型.doc

★★★文档资源★★★ 摘要:21世纪以来,市场竞争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高速度、高强度的动态竞争。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企业战略管理要立足于培育企业对企业竞争环境的持久适应力,而持久适应力则来自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的研究,力图从新的角度,系统地、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模型,即从企业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家能力、核心能力四个角度去认识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 关键词:战略管理;模型;企业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家能力;核心能力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张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说,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经典的企业战略实质是一个组织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概括起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即产业结构),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化);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包括一条价值链内的活动之间及两条或多条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该理论强调的是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90年代中期,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出现了新焦点: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的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而是较多地追求建立扩展性的目标;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 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进得出如下的规律: 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从战略理论的内容上看,存在这样一个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再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 二、企业战略管理模型 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曾提出过多种企业战略管理模型。从已有的模型来看,基本上都是根据狭义的战略管理概念而提出的,也就是围绕如何进行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和战略修正而展开的,各种模型之间只是部分细节上的不同。这样的模型当然具有其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从广义的战略管理概念来看,就不再是一种合适的模型。根据广义的战略管理概念,对一个企业实施战略管理,需要以整个企业为管理对象,是对一个企业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我们认为,从企业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家能力、企业核心能力四个方面去认识一个企业的战略。为直观起见,可以构建如图1所示的模型。

管理学常见模型和分析方法

管理学常见模型和分析方法 一.五力模型 主要讲的是公司竞争的5个方面,是分析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的很好的模型,借助这种模式思考帮助公司定位,以及制定公司战略。 A.首先竞争压力来自行业对手。行业对手之间的竞争压力相当普遍,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价格的竞争等等。来自市场对手的竞争一般会有很强的策略性和针对性。通过分析自身优缺点和竞争者的优缺点,制定公司战略。 B.市场新生力量。对于已经存在的对手来说,市场还有新的可能出现。而且有的新事物其生长力之强。往往有摧枯拉朽之神奇。这也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潜在竞争压力。 C.替代商品。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里就提到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有两点:一是不可复制性,二是不可替代性。这两点都是阐述保持核心竞争力要应对的市场变化。比如科技发展或者技术革新造就的新商品或者成本的下降都是引起冲击和变革的原因。 D.供应商还价能力。现在生产是多环节的镶嵌,所以后一级的厂家对于前一级的提供商存在一个博弈关系。不同于行业的竞争这个也是一种竞争的体现。 E.消费者的还价能力。类似的商品卖出去,还面临着一个和消费者价格的博弈关系。很少有人会把这个考虑到一种企业竞争压力,但是价格和利润确实是一个企业关注的最重要的点。 五力模型下的三大竞争策略。通过综合考虑竞争,有三个竞争策略:1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是很明显的。2差异化,差异化是塑造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塑造产品品牌的一种很好的方式。3缝隙市场,在诸多竞争对手之间总还有保留有余地的发展空间。这是新力量和小企业生长的温床。

二.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三.GROW模型 Grow模型可以在生活很多不同的地方运用,它的主旨意为理清现状,减少某些事情的干扰,使执行人从心找到对应的办法。GROW其目标,是使得员工认识也认同现目标的自己有什么能做的,或者怎么做。 GROW的意思是成长,帮助员工成长;G(Goal setting):代表确认员工业绩目标;R(Reality Check):是现状,要搞清楚目前的现状、客观事实是什么,寻找动因;O(Options):代表寻找解决方案;W(Way Forward):What? When? Who? Will? What should be done? When by whom and does the will exist to do it?代表制定行动计划和评审时间。 GROW代表辅导的一个程序,你要向员工述你的谈话目的,不要让员工觉得云里雾里,所以G要清楚向员工述谈话的目的。第二步R描述发现的问题,要求员工分析原因,避免盲目下结论,设身处地地倾听。第三个O是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要询问员工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方案;通过提问鼓励创造性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最后,W与员工一起商讨行动计划,制定下一次的时间,感谢员工并表达你对他的信心。

管理学和营销学基础理论和模型

管理学和营销学基础理论和模型 1.营销经典模型:PEST+STP+4P/4C/4R 1.1PEST分析 定义: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图例: 1.2STP分析 定义:STP即目标市场营销,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后,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细分市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STP分析即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 图例:

1.34P理论 定义: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1)产品包含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和延伸产品。广义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实体,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技术、知识或智慧等。(2)价格的制定手段很多,竞争比较法、成本加成法、目标利润法、市场空隙法,这些方法的目标是使产品成为可交换的商品。(3)传统意义的促销是人员推广、广告、攻关活动和销售促进。这些方式在营销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4)渠道是产品从生产方到消费者终端所经历的销售路径。 意义:由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1960年提出,“它的伟大在于它把营销简化并便于记忆和传播”。 图例:

1.44C理论 定义:4C’s的基本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进行企业营销活动规划设计,从产品到如何实现顾客需求(Consumer’s Needs)的满足,从价格到综合权衡顾客购买所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从促销的单向信息传递到实现与顾客的双向交流与沟通(Communication),从通路的产品流动到实现顾客购买的便利性(Convenience)。 意义:从本质上讲,4P’S思考的出发点是企业中心,是企业经营者要生产什么产品、期望获得怎样的利润而制定相应的价格、要将产品怎样的卖点传播和促销、并以怎样的路径选择来销售。这其中忽略了顾客作为购买者的利益特征,忽略了顾客是整个营销服务的真正对象。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营销思路的出现,使顾客为导向的4C’S说应运而生。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朋教授提出了与4P’S相对应的4C’S理论。 图例: 1.54R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1.在《竞争战略》一书中( A)提出了著名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A.波特 B.钱德勒 C.魁因 D.安索夫 2.进入壁垒高和退出壁垒高对产业获利能力影响表现为( C ) A. 稳定的高利润 B. 稳定的低利润 C. 高利润高风险 D. 低利润低风险 3.竞争对手各种行为取向的最根本动因是 (A )。 A. 自我假设 B. 现行战略 C. 未来目 标 D. 潜在能力 4. 久负盛名的“戴尔直销”模式的实质就是 (A )。 A.大规模定制 B.直销制 C.代理 制 D.连销制 5. 企业竞争优势的根基是( B )。 A.财务能力 B.核心竞争力 C.营销能力 D.科技能力 6.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在同行业中是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是:(A ) A. 低成本战略 B. 营销战略 C. 竞争优势战略 D. 差异化战略 7.集中化战略一般有两种变化形势,一种是低成本集中化,另一种是( A ) A差异的集中化 B产品线集中化 C顾客集中化 D地区集中化 8.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 D ) A.可靠性 B.信誉性 C.实用性 D.独特性 9.从行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来看,市场销售量基本稳定的阶段属于( C ) A.导入期 B.增长期 C.成熟 期 D.衰退期 10.下列哪一项属于动态竞争战略( D )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集中战略 D.进攻战略 11.IT行业变化快,是一个典型的( C )A.长周期市场 B.标准周期市场 C.短周期市场 D.不能确定 12.通常企业间市场共性越大,企业间攻击的可能性会( 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3.对于进攻者来说,随着入侵阶段的上升,其退出障碍越高,所以防御行动最好是在( A )A.准进入阶段 B.进入阶段 C.持续阶 段 D.后进入阶段 14.理发等个人服务业属于下列哪种属性的行业( D ) A.全球市场行业 B.多国市场行业 C.大宗贸易市场行业 D.纯国内市场行业 15.寻求全球化的效率和本土化的敏捷反应之间的统一的战略是( C ) A.全球化战略 B.本土化战略 C.跨国化战略 D.多元化战略 16.企业并不直接参与国外市场的营销活动,主要通过中间商出口产品,这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叫( B ) A.直接出口 B.间接出口 C.特许经营 D.战略联盟 17.通常本国的生产成本高于目标国时,企业进入目标国市场的方式会更倾向于选择( D )A.直接出口 B.间接出口 C.特许经 营 D.海外投资 18.通过合并、收购同行业竞争企业以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战略称为( A ) A、横向一体化战略 B、纵向一体化战略 C、前向一体化战略 D、后向一体化战略 19.波斯顿矩阵中的相对市场占有率较高而市场需求量下降的产品群称为( C ) A、明星业务 B、问号业务 C、现金牛业务 D、瘦狗业务 20.以市场引力、企业实力这两个综合指标来确定产品地位的矩阵图是 ( A ) A、通用矩阵 B、大战略矩阵 C、波斯顿矩阵 D、SWOT矩阵 21.在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占有率距阵中,相对市场占有率=本公司某项业务本期销售额/( C )。 A. 全行业该中业务的总销售 额 B. 本公司所有业务销售额之和 C. 最强的竞争对手该项业务本期销售 额 D. 竞争对手该项业务本期销售额 22.“东方不亮西方亮”是用来比喻的( C ) A、一体化战略 B、联盟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全方位创新战略 23.纺织印染厂原来只是将胚布印染成各种颜色的花布供应服装厂,现在纺织印染厂与服装加工厂联合这属于( A )。 A.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 C.横向一体化 D.混合一体化 24.A公司购买B公司的所有股票,A公司继续经营,继承B公司的所有资产和负债,B公司则不再存在。这种组合方式通常称为___D_ ,英文词为Merger。 A.联 合 B.合资 C.接 管 D.兼并 25.一家钢铁公司并购一家IT公司,可称之为 D 。 A.横向并购 B.纵向并购 C.外向并购 D. 混合并购 26.战略联盟的特点包括D 。 A.指挥集中统一 B.资源共享 C.人员精简 D. 边界模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