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检测方法

药剂检测方法

药剂检测方法
药剂检测方法

一、丁基黄药

摘要目的研究了离子色谱检测地表水中的丁基黄原酸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丁基黄原酸在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调节水样pH 为9.2,以IonPac AS20 柱分离,30mmol/L NaOH 为淋洗液,1.0mL/min 流速,1mL 进样,电导检测。结果丁基黄原酸在5 ~ 200μg/L 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为

2.0μg/L,水样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

3.1%,相对标准偏差为3.2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地表水的检测。

丁基黄原酸钾( 钠) 俗称“黄药”,是一种捕集能力较强的浮选药剂、橡胶硫化促进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有色金属硫化矿的混合浮选中。在浮选过程中有可能随废水排入地表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丁基黄原酸的限值要求为0.005mg/L。而丁基黄原酸的测定,目前大多采用铜试剂亚铜分光光度法[1]、离子选择电极法[2]、萃取比色法[3] 等。铜试剂亚铜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低,受干扰离子影响较多;电极法测定引起干扰的因素比较多,成分复杂,常受样品的pH、水温、电极的响应时间等影响;萃取比色法过程比较繁琐,条件苛刻,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危害操作人员身心健康,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本文采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检测水中丁基黄原酸,实验显示该方法灵敏准确,环境友好,检测成

本低,具实际应用价值。

二、水玻璃(硅酸钠)检测方法

水玻璃是含水的多硅酸钠,为粘稠状液体。除水分外,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钠和二氧化硅(Na2O:SiO2一般为1:3.3)。市售水玻璃常含有铁的杂质而呈灰色或绿色。水玻璃的化学分析,一般只测水分、氧化钠和二氧化硅。

1水分

称取2~3g二水石膏,置于瓷坩埚内,在800~850℃的高温炉内灼烧2~2.5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再于如上温度灼烧半小时,取出,冷却,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然后在坩埚中称入1~2g水玻璃试样,于电炉上用低温小心地蒸发至干。再将坩埚放入800~850℃的高温炉内灼烧2~2.5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再于如上温度下灼烧半小时,取出,冷却,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试样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略)

2 氧化钠(中和法)

由于硅酸为弱酸,水玻璃中的硅酸钠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钠而使溶液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借以求得试样中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数。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Na2SiO3+2H2O = H2SiO3+2NaOH

HCl +NaOH = NaCl +H2O

在一已知质量的干燥的称量瓶中,准确称入约1g试样,然后用煮沸除去CO2后的热水冲洗,移入250mL的锥形瓶中,再加入100mL已冷却的煮沸后除去CO2的水,并充分摇荡。待试样完全溶解后,加数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溶液,用0.5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成微红色即为终点。

试样中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略)

3 二氧化硅(氟硅酸钾容量法)

在一已知质量的干燥的称量瓶中,准确称入约0.3g试样,然后用20~30mL 热水将其冲至300mL的塑料杯中。加入10mL150g/L氟化钾溶液及10mL硝酸,称量瓶再用盐酸(1+1)洗涤3~5次。冷却后,加入固体氯化钾,搅拌并压碎未溶颗粒,直至饱和。冷却,并放置10min。用快速滤纸过滤,塑料杯与沉淀用50g/L 氯化钾溶液洗涤2~3次。

将沉淀连同滤纸一起置于原塑料杯中,沿杯壁加入10mL50g/L氯化钾-乙醇溶液及1mL10g/L酚酞指示剂溶液,用0.1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中和未洗尽的酸,仔细搅动滤纸并随之擦洗杯壁,直至溶液呈红色。然后加入200mL沸水(此沸水预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以0.1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三、羧甲基纤维素的質量要求和檢驗方法

(一)質量要求:中代替度、中粘度,中性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一般已能適應上漿製程中對於水溶液、熱穩定性、流動性及粘著力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在用作主要粘著劑時多數採用的的規格如表5-6所示。

如果作為輔助劑,也可採用代替度為0.8~0.9、粘度為800~1200厘泊的規格。

使用水媒法生產的粗製羧甲基纖維素鈉一般採用的規格如表5-7所示。

(二)質量檢驗方法

1.水分的測定:在已知重量的清潔、乾燥的扁型稱量瓶內,準確稱取試樣3~5克,開蓋放入105~110℃烘箱中烘2小時,加蓋後放入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計算得出含水率。

2.代替度(D.S.)的測定

(1)分析原理:經純化後的羧甲基纖維素鈉在700±25℃溫度中灼燒灰化後得殘渣氧化鈉,然後用酸鹼法滴定氧化鈉的含量,並按氧化鈉的含量計算其羧甲基的代替度(D.S.)。

(2)分析方法:稱取1.5克試樣於2號或3號砂芯玻璃坩堝內,加入預先加熱90%濃度(50~70℃)的酒精,連續加5次(或按鹽量多少而適當增減),以洗濾可溶性鹽,最後再加一次無水乙醇洗濾,濾完後移入扁形稱量瓶內,並蓋移入溫度為120℃的烘箱烘2小時(烘至1小時左右時將稱量瓶內試樣輕輕敲鬆),然後加蓋移至乾燥器冷卻後,迅速準確地稱取1克左右於20~ 25C.C.坩堝內,此重量用G 表示。再放入高溫電爐中,升溫至700℃時即關閉電門,冷卻至400℃以下,移入250C.C.燒杯內,加100毫升蒸餾水和50毫升 0.1NH2SO4,用去H2SO4的數量以VH2SO4表示。再在電爐上加熱緩和沸騰10分鐘,加2~3滴甲基紅指示液,稍冷,用0.1N氫氧化鈉滴定至紅色恰褪,耗用氫氧化鈉的數量用VNaOH表示。

計算:

0.162B

代替度(D.S.)=─────

1-0.080B

式中:

B──每克樣品所含羧甲基纖維素鈉毫克當量數。

NH2SO4VH2SO4-NNaOH VNaOH

B=─────────────

G

0.080是每毫克當量無水葡萄糖單位上,平均取代一毫克當羧甲基纖維素鈉所淨增加的分子量,用毫克當量表示的數值。

0.162是纖維素中每一個葡萄糖單位的毫克當量。

3.有效成分的測定:稱取試樣約1.2克(溶媒法,中性產品)或2克(水媒法,鹼性產品),稱準至1毫克放入300毫升燒杯中,加0.5N鹽酸20毫升酸化,充分攪拌約15分鐘,然後君水20毫升,繼續攪至無顆粒時,加酚xx數滴,再加0.5N 氫氧化鈉中和至呈紅色後,再加3滴迥量,然後在攪拌中緩慢地加入95%乙醇。當看到白色沈澱後即迅速地把總共為200毫升的乙醇全部加入。

靜置約15分鐘(若有漂浮物,則可將燒杯置於水浴中加熱,使之下沈),將沈澱物移至已知重量的潔淨乾燥的#3砂芯玻璃坩堝中(燒杯壁上所有微細物都要洗移乾淨)吸乾,再用約120毫升80%乙醇分三次洗滌沈澱物,最後用95%乙醇洗滌兩次,吸乾後移入105~110℃烘箱烘乾(約需4小時),冷卻後稱重。

另稱取試樣測定含水率。

計算:

a×100

有效成分(Na-CMC%)=─────

G(1-M)

式中:

G──試樣重量(克);

a──純CMC的重量(克);

M──試樣含水率(%)。

4.粘度的測定:稱取經過105~110℃烘箱乾燥2小時的試樣2克(準確至 0.01克),移入125毫升磨口試樣瓶內,再加入98毫升蒸餾水,或稱入根據試樣的含水率所計算的、相當於2克絕乾重量的未經烘乾處理的試樣,加適量蒸餾水使全量成為100克。先使試樣浸泡數小時,再將其完全攪溶後,移至恒溫水浴中,把溫度自動控制在25±0.5℃,在溶液均勻地達到25±0.5℃後,即可進行粘度測定。

用回轉式粘度計測定溶液粘度,對低粘度品種用圓筒測定;而對中、高粘度品種刖宜用圓片測定。

5.pH值的測定:將上述測定粘度後所剩餘的溶液,用pH計或精密pH試紙測定其pH值。

6.氯化物含量測定:

(1)分析原理:羧甲基纖維素鈉試樣中的氯化物溶解在水中,用鉻酸鉀作指示劑,用硝酸銀滴定。氯化物和硝酸銀作用,先生成氯化銀,當溶液中硝酸銀過量於氯化物時,過量的硝酸銀和鉻酸鉀反應生成紅色鉻酸銀沈澱。

NaCl+AgNO3→AgCl↓+NaNO3

2AgNO3+K2CrO4→Ag2CrO4↓Ag2CrO4↓(磚紅色)+2KNO3

(3)分析方法:稱取經乾燥恒重的試樣1~2克(準確至0.001),放入50 毫升坩堝中,先在電爐上焦化,然後移入高溫爐內,逐漸升溫至800℃,保持1.5小時後,漸漸冷卻厔室溫。加10毫升蒸餾水,再加入10毫升10%硝酸,使熔渣全部溶解。將溶液移入250毫升錐形燒瓶內,並連續數次用蒸餾水洗滌,將熔渣全部移入瓶內(在過程中不可使水濺出),再用5%氫氧化鈉中和至石蕊試紙由紅色變藍色,再加一滴硝酸,剛變紅時,加5滴5%鉻酸鉀( K2CrO4)溶液作指示劑,用0.1N 硝酸銀(AgNO3)滴定至紅色沈澱產生為終點。

計算:

VAgNO3×NAgNO3×0.05845

氯化鈉(%)=────────────×100

W

式中:

W──試樣重量(克)。

7.不溶物的測定:準確稱取經乾燥恒重的試樣約2克(稱準至0.001克),置入600毫升燒杯中,加約400毫升蒸餾水,升溫至80~85℃,攪拌至完全為止。冷卻後,移入500毫升量瓶中,並仔細洗滌燒杯,將洗滌液並入量瓶內。然後加蒸餾水至量瓶刻度處,充分搖動後靜置過夜,或直至不溶物沈澱至瓶底,上層溶液清沏為止。吸取上層的澄清液25毫升,移入已稱定重量的有蓋稱量瓶內,然後以105~

110℃溫度烘至恒重(烘時開蓋),加蓋移至乾燥器內冷卻後稱重。

計算:

W-20×S

不溶物(%)=─────×100

W

式中:

W──試樣重量(克);

S──吸出溶液烘乾後的重量(克)

石墨粒度检验方法——振动筛式检验方法

发布日期:2011-02-01 浏览次数:211

一、主题内容本检验方法为本公司产品检测部门对鳞片石墨的细度检验方法。二、仪器设备(1) 振筛机

一、主题内容

本检验方法为本公司产品检测部门对鳞片石墨的细度检验方法。

二、仪器设备

(1) 振筛机:符合GB 9909规定

(2) 标准筛:符合GB 6003要求

(3) 电热干燥箱:调温范围0-250℃

(4) 天平:感量0.01g

(5) 秒表

(6) 毛刷

三、检验方法

(1) 称取水份小于1%的试样50g(准确至0.01g),倒入带有筛底的标准筛内,装在振筛机上进行筛分。

(2) 筛分时间按试样细度确定:

a. 以大于75μm(200目)为主的试样,筛检10分钟;

b. 以小于75μm(200目)大于45μm(325目)为主的试样,筛检20分钟;

c. 以小于45μm(325目)为主的试样,筛检30分钟。

(3) 到达筛分规定的时间停机,倒出筛底物料后,在振筛机上进行检查筛分1分钟,如未到达筛分终点,则继续筛分1分钟。如此反复,直至到达筛分终点。开始称量筛上物或筛下物。筛分终点:按规定时间对试样筛检结束时,继续筛分一定时间,筛下物质量与试样量之比小于0.3%时,则筛分到达终点。

(4) 结果计算:

x[1]=m[1]/m*100%

式中:

x[1] ——筛上物百分含量(%) x[2] ——筛下物百分含量(%)

m[1] ——筛上物质量(g) m ——试样总质量(g)

(5) 允许差:

同一实验室内两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允许差应小于2.0%,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最终检验结果,否则应重新取样检验。

x[2]=1-x[1]

(完整版)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1.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形成饱和层,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 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 增加扩散系数 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 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 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 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 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4.根据stoke’s 2)g / 9 1- 答: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 2为介质的密度; 1为粒子的密度;r为粒子的半径,

晶型药物常用的检测分析方法

晶型药物常用的检测分析方法 (2012-02-08 13:54:05) 物质在结晶时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分子内或分子间键合方式发生改变,致使分子 或原子在晶格空间排列不同,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同一物质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空间排列和晶胞参数,形成多种晶型的现象称为多晶现象(polymorphism)。虽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只有一种晶型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但由于从亚稳态转变为稳态的过程通常非常缓慢,因此许多结晶药物都存在多晶现象。固体多晶型包括构象型多晶型、构型型多晶型、色多晶型和假多晶型。 药物分子通常有不同的固体形态,包括盐类,多晶,共晶,无定形,水合物和溶剂合物;同一药物分子的不同晶型,在晶体结构,稳定性,可生产性和生物利用度等性质方面可能会有显著差异,从而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以及可开发性。如果没有很好的评估并选择最佳的药物晶型进行研发,可能会在临床后期发生晶型的变化,从而导致药物延期上市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上市后因为晶型变化而导致药物被迫撤市,损失就更为惨重。因此,药物晶型研究和药物固态研发在制药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由于药物晶型的重要性,美国药监局(FDA)和中国药监局(SFDA)在药物申报中对此提 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对药物多晶型现象进行研究并提供相应数据。正因如此,任何一个新药的研发,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多晶型筛选,找到尽可能多的晶型,然后使用各种固态方法对这些晶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到最适合开发的晶型;选定最佳晶型后,下一步就是开发能始终如一生产该晶型的化学工艺;最后一步是根据制剂对原料药固态性质的要求,对结晶工艺进行优化和控制,确定生产具有这些固态性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从而保证生产得到的晶型具有理想的物理性质,比如晶体表象,粒径分布,比表面积等。这种通过实验设计来保证质量的方法必须对药物晶型具有非常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实现。 原研药公司对药物分子的晶型申请专利,可以延长药物的专利保护,从而使自己的产 品具有更长时间的市场独享权。而对于仿制药公司来说,为了确保仿制药和原研药在生物利用度上的等同性,也需要对原料药的晶型进行研究,以确保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正因为如此美国药监局在ANDA申报中也对仿制药多晶型控制有明确的指南;另外,开发出药物的 新晶型从而能够打破原研药公司对晶型的专利保护,提早将仿制药推向市场,也是近年来仿制药公司一个至关重要的策略,而且如果能找到在稳定性,生物利用度,以及生产工艺方面具有优越性的新晶型,还可以申请晶型专利保护,从而大大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总之,不管是新药开发,还是仿制药生产,药物晶型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 目前鉴别晶型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晶型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及光谱学特征来进行的,现 将几种常用且特征性强、区分度高的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 X-射线衍射是研究药物晶型的主要手段,该方法可用于区别晶态和非晶态,鉴别晶体的品种,区别混合物和化合物,测定药物晶型结构,测定晶胞参数(如原子间的距离、环平面的距离、双面夹角等),还可用于不同晶型的比较。X-射线衍射法又分为粉末衍射和单晶 衍射两种,前者主要用于结晶物质的鉴别及纯度检查,后者主要用于分子量和晶体结构的测定。

药剂实习心得体会500字

医院药剂科实习小结 1、医院药剂科实习小结 截至20xx年7月20日,山东大学药学院09级学生在山东省立医院的实习工作已经进行到后期,同学们已经先后体验到了省立医院药剂科三个不同部门的工作。据实习生反映,山东省立医院药剂科的各位领导以及员工在实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耐心指导,使同学们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熟悉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省立医院药剂科门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注射药物调配中心以及制剂四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与工作注意事项,大家感激万分。 在同学们集体讨论中,大家对省立医院药剂科四个部门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交流: 一、门诊药房主要针对门诊病人(患者或家属)用药调配,由医师处方并通过专业药师审核处方后根据处方由药师为患者调配发药。 二、省立医院住院药房主要包括住院药房、北区药房及保健药房,负责医院中心院区70余个病区住院病人用药的调配任务,主要调配发放病区领药单、临时医嘱用药及部分出院带药等,主要针对住院患者,由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取药。 三、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主要工作是对外科、内科、肿瘤中心等15个住院病房住院患者的静脉滴注用普通药物、营养药物、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生化药物的调配。临床医师处方后由静配中心接受信息并以标签纸的形式打印,由药师进行审核查对,对不符合药物说明书以及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处方进行通知与建议,由专业药师分批拿药,并通过审核药物与处方保证用药正确安全,最后专职配药人员在无菌实验室进行药物配制后再由工作人员运至病房并应用于临床。 四、制剂及药检室主要是进行院内制剂的配制与分装,经药检合格后方可包装并用于临床。 此外,7月18日下午四点半,山东大学药学院09级实习生在山东省立医院会议中心参加了药剂科的集中教学会议,本次会议由药剂科侯宁主任主持,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由静配中心张晶老师讲解全肠外营养药物(tnp)的集中调配,主要讲解了tpn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应用准则、禁忌症、稳定性及tpn的处方组成、各组成分间的比值计算、液体量计算与处方设计;药师对tpn处方的审查,包括处方适宜性与配伍禁忌审查;tpn加药混合调配的标准操作。此外,张老师还对tnp的输入途径、质量要求与特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二、由临床药师张雅慧对山东省立医院的果糖二磷酸钠(fdp)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从fdp的产生、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适应症以及剂型应用分析五个方面对山东省立医院fdp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剖析,张晶老师和张雅慧药师努力钻研业务的精神让同学们赞叹不已,同时深切感受到山东省立医院药剂科的员工培训制度与学习规划组织严密、内容丰富系统、结合工作实际,使大家更新了知识、拓展了技能。结合实践与学习,实习生们进一步定位了自己学习规划与目标。 2、医院药剂科实习小结 这一周刚开始我们便按照实习轮转表的安排各就各位,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一轮的工作。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周里,我们严格遵守该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自觉以医学生规范严格要求约束自己,不畏酷暑,认真工作,基本做到了无差错事故,并在上下班之余主动为到齐鲁医院就诊的患者义务解答关于科室位置就诊步骤等方面的问答,积极维护了山东大学药学院的良好形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商量处方方面的问题,进行处方分析,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方法,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真正意义。 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实验课中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实习工作,给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

药剂学课后习题答案

药剂学一一第一章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注意:蓝的是答案,红的是改正的) 三、分析题 1 ?通过比较散剂、颗粒剂及胶囊剂的制备,分析它们的作用特点? 2 ?举例分析在散剂处方配制过程中,混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D 2. C 3. B 4. B 5. B 6. A 7. C 8. D 9. C 10. A 二、多项选择题 1 . AC 2. BC 3. ABCD 4. AC 5. ABC 6. ABCD 7. ABC 8. BC 三、分析题 1 ?答: 2 ?答:混合时可能遇到问题有固体物料的密度差异较大时,先加密度小的再加密度大的,颜色差异较大时先加色深再加色浅的,混合比例悬殊时按等量递加法混合,混合中的液化或润湿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若是吸湿性很强药物(如胃蛋白酶等)在配制时吸潮,应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度以下的环境下配制,迅速混合,密封防潮; 若混合后引起吸湿性增强,则可分别包装。 关键字:固体物料,密度差异,密度小,密度大,颜色差异,色深,色浅,混合比例,等量递加法,润湿,液 化,吸湿性很强,临界相对湿度,密封防潮,分另甩装。 药剂学一一第二章片剂 同步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B 2. B 3.D 4. B 5. C 6. A 7. D 8. B 9. C 10 . B 二、多项选择题 1 . ABC 2 . ABCD 3 . BCD 4 . ABD 5 . ABCD 6 . ABCD 7 . BD 8 . BCD 9 . BD 10 . AB 三、处方分析题 1. 硝酸甘油主药,17 %淀粉浆黏合,硬脂酸镁润滑,糖粉、乳糖可作填充、崩解、黏合 2. 红霉素主药,淀粉填充、崩解,10%淀粉浆黏合 药剂学一一第三章液体制剂 四、计算题

药剂学处方总结

第一部分:处方分析 1.分析下列软膏基质的处方并写出制备方法。 硬脂醇 250g 油相,同时起辅助乳化及稳定作用 白凡士林 250g 油相,同时防止水分蒸发留下油膜利于角质层水合而产生润滑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乳化剂丙二醇 120g 保湿剂 尼泊金甲酯 0.25g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 0.15g 防腐剂蒸馏水加至 1000g 制备:取硬脂醇和白凡士林在水浴上融化,加热至75℃,加入预先溶在水中并加热至 75℃的其他成分,搅拌至冷凝即得。 2.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 49g pH调节剂亚硫酸氢钠 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 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溶剂 3. 分析下列处方并写出下列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 硬脂酸甘油酯 35g 油相硬脂酸 120g 油相 液体石蜡 60g 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 10g 油相 羊毛脂 50g 油相,调节吸湿性 三乙醇胺 4g 水相,部分与硬脂酸形成有机皂其乳化作用 尼泊金乙酯 1g 防腐剂蒸馏水加之 1000g 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与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分别加热至80℃,将熔融的油相加入水中,搅拌,制成O/W型乳剂基质。 4.处方分析,并写出制备小体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 肾上腺素 1g 主药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络合剂盐酸 pH调节剂 氯化钠8g 渗透压调节剂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工艺流程: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 灌封灭菌 安瓿洗涤干燥(灭菌) 成品包装印字质量检查检漏 5.分析处方,并指出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处方:呋喃妥因 50g 糊精 3g 淀粉 30g 淀粉(冲浆10%) 4g 硬脂酸镁 0.85g 根据上述处方,选用湿法制粒制片。 制备:取呋喃妥因过100目筛然后与糊精、1/3淀粉混匀,加入淀粉浆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粒,湿粒在60℃下干燥,干粒再过12目筛整粒。将此颗粒与剩余的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含量测定合格后计算片重。 6.处方分析并简述制备过程 Rx1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 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 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 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溶剂 制备:在配置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加维生素C 溶解后,分次加碳酸氢钠,溶解后加入已配好的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pH6.0-6.2,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过滤,通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7.写出板蓝根注射液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处方用量作用板蓝根 500g 主药苯甲醇 10ml 抑菌剂 吐温 80 5ml 增溶剂注射用水适量溶剂共制 1000ml 8. 写出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磺胺甲基异噁唑(SMZ) 400g 主药甲氧苄啶(TMP) 800g 主药(抗菌增效剂) 淀粉/120目80g 填充剂,内加崩解剂 3%HPMC 180~200g 润湿剂,黏合剂硬脂酸镁3g 润滑剂制成1000片

药剂学习题与答案(20200707140517)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 2. 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3. 什么是、与? 第二章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 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何为潜溶剂? 5.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 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 7.用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 8.乳化剂的作用如何?如何选择乳化剂? 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10.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11.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 12.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 13.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 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4.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 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 8.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 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是什么? 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方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方法及调节等张的意义。 12.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 13.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 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第四~五章固体制剂 1.散剂的概念、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方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功指数? 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达到均匀混合? 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6.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 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 8.湿法制粒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何在? 11.片剂的成形及其影响因素。 12.简述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 13.物料水分的性质。 14.片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15.胶囊剂的概念、分类与特点是什么? 16.空胶囊的组成与规格。 17.滴丸剂的概念,它与软胶囊有何区别? 第六章半固体制剂、栓剂与膜剂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20200625135839)

药剂学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A 型题】 1. 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 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 合剂 B. 胶囊剂 C. 气雾剂 D. 溶液剂 E. 注射剂 3. 靶向制剂属于() . 第一代制剂B. 第二代制剂C. 第三代制剂 D. 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 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 数学 B. 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 微生物学 5. 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 加水量 B. 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 药物的粉碎方法 6. 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 溶液剂 B. 气雾剂 C. 片剂 D.乳剂 E.散剂 7. 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 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 指导制剂设 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 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 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 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 药品 B. 方剂 C. 制剂 D. 成药 E. 以上均不是 9. 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 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两相滴定) 1.1主要试剂 (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 (2)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析纯; (3)二氯甲烷(CH2Cl2)、硫酸钠、浓硫酸,百里酚蓝(T.B.)、次甲基蓝(M.B.)分析纯; (4)百里酚蓝(T.B.)贮藏液:称取0.05g百里酚蓝,溶于50ml20%乙醇中,待溶解后过滤,滤液用水稀释至500ml; (5)次甲基蓝(M.B.)贮藏液:称取0.036g次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合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6)混合指示剂:混合225ml百里酚蓝(T.B.)贮藏液和30ml次甲基蓝(M.B.)贮藏液,用水稀释至500ml; (7)酸性硫酸钠溶液:称取100g硫酸钠和12.6ml浓硫酸,用蒸馏水溶解合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8)十二烷基磺酸钠标准溶液:称取1.06~1.12g十二烷基磺酸钠(准确至0.0001g),用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其浓度为C1=取样质量*样品纯度/272.38,单位mol/L; (9)C 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称取CTAB0.36~0.37g(准确至 0.0001g),用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其 准确浓度C2可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标准溶液标定; 1.2实验原理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测量,其原理是亚甲基蓝无机酸盐属于阳离子染料,溶于水而不溶于氯仿,但阴离子活性物与亚甲基蓝反应生成的络合物溶于氯仿。用C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活性物,当接近终点时,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络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释放出亚甲基蓝,蓝色逐渐从氯仿层转移到水层,当氯仿层与水层为同一蓝色时为滴定终点。 1.3 实验步骤 取10m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于100ml具塞量筒中(或碘量瓶、分液漏斗),加入混合指示剂及酸性硫酸钠各5ml,加水使水相保持在30ml,加入15ml二氯甲烷,摇匀后静置,用浓度为C2的CTAB标准溶液滴定,下相由浅紫灰色变为明亮的黄绿色即为终点,临近终点时上相逐渐变为无色,有助于避免滴定过量。 测定样品的浓度C=CTAB标准溶液体积*C2/10 注意:二氯甲烷具有弱毒性,且易于挥发,滴定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戴手套。 2.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 2.1 所需试剂 (1)磷钨酸、盐酸、硝酸、硫酸、硝基苯均为分析纯; (2)乙醇95%; (3)海明1622、二硫化蓝VN-150; (4)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 (5)溴化底米迪鎓; (6)刚果红指示剂; (7)苯并红紫4B指示剂(溶解0.1g苯并红紫4B(特级试剂)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2.2.方法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甜菜碱类两性活性剂和苯并红紫4B络合成盐。这种络盐溶在过量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即使酸性,在苯并红紫4B的变色范围也不呈酸性色。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等电点以下的pH溶液中呈阳离子性,所以同样能与磷钨酸定量反应,并生成络盐沉淀,而使色素不显酸性色。

药剂学试题4

(注意:第一至三项请答于答题卡上,其余项答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 单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含蔗糖量( ) A 85%(g/ml )或64.7%(g/g) B 86%(g/ml)或64.7%(g/g) C 85%(g/g)或64.7%(g/ml) D 86%(g/ml)或65.0%(g/g) E 86%(g/ml)或65.7%(g/g) 2. 作为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其最合适的HLB 值为( ) A 15-18 B 4-9 C 3-8 D 6-10 E 12-15 3. 苯巴比妥在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90%乙醇是苯巴比妥的( ) A .防腐剂 B .助溶剂 C .增溶剂 D .抗氧剂 E .潜溶剂 4. 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 A .乳化剂 B .抗氧剂 C .增溶剂 D .防腐剂 E .矫味剂 5. 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药物密度较大 B .粒度分布不均匀 C .δ电位降低 D .分散介质粘度过大 E .药物溶解度降低 6. Krafft 点越高的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 )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不变或变小 E .不确定 7. 用干胶法制备乳剂时,如果油相为植物油时油、水、胶的比例是( ) A .2:2:1 B .3:2:1 C .4:2:1 D .1:2:4 E .1:2:1 8. 往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时,控制ξ电势在( )范围内,能使其恰好产生絮凝作用? A .5-10mv B .10-15mv C .20-25mv D .15-20mv E .25-30mv 9. 滴鼻剂pH 应为( ) A .4-9 B .5.5 C .4-6 D .5.5-7.5 E .5-8 10. 制备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哪一条是正确的( ) A 精滤、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B 精滤、灌封、安瓿干燥灭菌后冷却为洁净区 C 配制、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D 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E 配制、精滤、灌封、灯检为洁净区 11. 氯化钠的等渗当量是指( )

药剂学处方总结

第一部分:处方分析 1. 分析下列软膏基质的处方并写出制备方法。硬脂醇250g 油相,同时起辅助乳化及稳定作用白凡士林250g 油相,同时防止水分蒸发留下油膜利于角质层水合而产生润滑作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乳化剂丙二醇120g 保湿剂 尼泊金甲酯0.25g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0.15g 防腐剂蒸馏水加至1000g 制备:取硬脂醇和白凡士林在水浴上融化,加热至75 ℃,加入预先溶在水中并加 热至 75 ℃的其他成分,搅拌至冷凝即得。 2. 写出10%Vc 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3. 分析下列处方并写出下列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硬脂酸甘油酯35g 油相硬脂酸120g 油相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10g 油相羊毛脂50g 油相,调节吸湿性三乙醇胺4g 水相,部分与硬脂酸形成有机皂其乳化作用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蒸馏水加之1000g 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与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分别加热至80 ℃,将熔融的油相加入水中, 搅拌,制成O/W 型乳剂基质。 4. 处方分析,并写出制备小体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肾上腺素1g 主药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络合剂盐酸pH 调节剂氯化钠8g 渗透压调节剂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工艺流程: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 灌封灭菌 安瓿洗涤干燥(灭菌) 成品包装印字质量检查检漏 5. 分析处方,并指出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处方:呋喃妥因50g 糊精3g 淀粉30g 淀粉(冲浆10%) 4g 硬脂酸镁0.85g 根据上述处方,选用湿法制粒制片。 制备:取呋喃妥因过100 目筛然后与糊精、1/3 淀粉混匀,加入淀粉浆制成软材,过14 目筛制粒,湿粒在60℃下干燥,干粒再过12 目筛整粒。将此颗粒与剩余的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含量测定合格后计算片重。 6. 处方分析并简述制备过程 Rx1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制备:在配置容器中,加处方量80% 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加维生素C 溶解后,分次加碳酸氢钠,溶解后加入已配好的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pH6.0-6.2, 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过滤,通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 7.写出板蓝根注射液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处方用量作用板蓝根500g 主药苯甲醇10ml 抑菌剂 吐温80 5ml 增溶剂注射用水适量溶剂共制1000ml 8. 写出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磺胺甲基异恶唑(SMZ )400g 主药甲氧苄啶(TMP )800g 主药(抗菌增效剂) 淀粉/120 目80g 填充剂,内加崩解剂3%HPMC 180 ~200g 润湿剂,黏合剂硬脂酸镁

2018年药剂学处方分析

药剂学处方分析 1、复方碘溶液 【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取碘化钾,加蒸馏水100ml溶解后,加入碘搅拌使之溶解,再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成1000ml即得。 2、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 【处方】 浓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25%)100ml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取浓过氧化氢溶液100ml,加蒸馏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无臭或有类似臭氧的臭气。相对密度 1.01(25O C),过氧化物遇还原物迅速分解并产生泡沫,遇光更易分解,配制所用器具应充分洗净。 浓的过氧化氢有强腐蚀性,接触后皮肤变白,并有剧烈痛感,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过氧化氢溶液有消毒防腐作用。 3、浓薄荷水 【处方】 薄荷油20ml 95%乙醇600ml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先将薄荷油溶于乙醇,分次加入蒸馏水至足量(每次加入水后用力振摇),再加入50g滑石粉,充分振摇,放置适当时间后进行过滤,自滤器上添加适量蒸馏水至全量。本品为薄荷水的40倍浓溶液,(薄荷油于水中溶解度(体积分数)为0.05%)加入的滑石粉为分散剂,其作用是使挥发油吸附于滑石粉颗粒表面,以增大油在水中的分散度,改善溶解速度,同时由于滑石粉吸附过量的油,有利于通过过滤将油除去。但滑石粉不宜过细,以免通过滤纸,使溶液浑浊。 4、单糖浆 【处方】 蔗糖850g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 取蒸馏水煮沸,加入蔗糖搅拌溶解后继续加热至100 O C,趁热保温过滤,并自滤器上添加适量热蒸馏水,使之成1000ml搅拌均匀即得。糖浆浓度通过相对密度控制,故煮沸过程中应随时抽样测定相对密度。热糖浆在90 O C以上,其相对密度在1.280时为合格,冷却至25 O C时,相对密度应为1.313。 5、枸橼酸哌嗪糖浆 【处方】 枸橼酸哌嗪160g 蔗糖650g 防腐剂适量 调味剂适量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 将蔗糖加入到容器中,加适量蒸馏水后通入蒸汽加热,蔗糖溶解后用40目铜丝筛除去异物,再经过滤,如滤液不清可加入滑石粉助滤。另取蒸馏水适量,加入枸橼酸哌嗪,经搅拌溶解,必要时过滤,滤液与所制备的糖浆充分混合,并将防腐剂,调味剂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最后加蒸馏水至全量,搅拌均匀。测定主药含量,合格后进行灌装即得。 本品为澄清的含药糖浆剂,具有芳香气味,相对密度应为1.270~1.305。 6、樟脑醑 【处方】 樟脑 100g 95%乙醇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取樟脑溶于约800ml乙醇中,充分溶解后再加入乙醇至全量,摇匀即得。必要时进行过滤。 本品为无色液体,有樟脑的特臭,含醇量应为80%~87%。 7、甲醛水杨酸涂剂 【处方】 甲醛溶液 50ml 水杨酸 15g

药剂学实验.doc

实验二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3.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二、实验原理 (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 液体制剂(l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溶液型液体制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混合液、脂肪油等。 1.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甘油剂、酊剂、醑剂和涂剂等。溶液型液体制剂为澄明液体,溶液中药物的分散度大,能较快的吸收。 2.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以水为溶剂的,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称胶浆剂。以非水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由于高分子的分子大小较大(100nm以下),因此也属于胶体。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二)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其中溶解法最为常用。芳香水剂和醑剂等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以挥发油和化学药物为原料时多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以药材为原料时多用水蒸气蒸馏法。酊剂的制备还可以采用渗漉法。 胶体溶液和高分子溶液的配制过程基本上与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类同,但将药物溶解时宜采用分次撒布在水面或将药物粘附于已湿润的器壁上,使之迅速地自然膨胀而胶溶。 根据液体制剂的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可加入一些必要的添加剂,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抗氧剂、矫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制备时,通常液体药物量取比称取方便。量取体积单位常用ml或L,固体药物是称重,单位是g或kg。相对密度有显著差异的药物量取或称取时,需要考虑其相对密度。滴管以液滴计数的药物要用标准滴管,且需预先进行测定,标准滴管在20℃时1ml蒸馏水为20滴,其重量差异可在0.90~1.10g之间。药物的称量次序通常按处方记载顺序进行,有时亦需变更,特别是麻醉药应最后称取,且需有人核对,并登记用量。 量取液体药物应用少量蒸馏水荡洗量具,荡洗液合并于容器中。 加入的次序,一般以助溶剂、稳定剂等附加剂应先加入;固体药物中难溶性的应先加入溶解;易溶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后加入;酊剂特别是含树脂性的药物加到水溶性的混合液中时,速度宜慢,且需随加随搅。为了加速溶解,可将药物研细,以处方溶剂的1/2~3/4量来溶解,必要时可搅拌或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以及遇热反而难溶解的药物则不应加热。固体药物原则上应另用容器溶解,以便必要时加以过滤(有异物混入或者为了避免溶液间发生配伍变化者),并加溶剂至定量。 最后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选用清洁适宜的容器包装,并以标签(内

工业药剂学试题

《工业药剂学》试卷一 1.剂型: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 2.渗漉法:是将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填加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动态浸方法。 3.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 4.热压灭菌法:在热压灭菌器内,利用高压蒸汽使菌体内蛋白凝固而达到灭菌效果。 5.软膏剂:指原料药、药材、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1.根据赋形剂在制备片剂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同,可分为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湿剂。 2.预测固体湿润情况,0.<θ<90.表示液滴在固体面上可以润湿。 3.三氯叔丁醇为注射剂的附加剂,具有抑菌剂和局部止痛剂作用。 4.一般膜剂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聚乙烯醇,其外文缩写PVA,其性质主要是由其分子量和醇解度决定。 5.倍散较为适宜的赋形剂为乳糖。 6.滴丸剂的基质可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 7.玻璃瓶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115℃时间为 30min;塑料袋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109℃时间为45min。 8.输液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澄明度检查、不溶性微粒检查、热源检查、无菌检查。 9.现需配发硫酸阿托品散1mg×10包,应取硫酸阿托品千倍散0.01g。 1(√)粉碎小量毒剧药应选用玻璃制乳钵。2(× )表面活性剂作为O/W型乳化剂其HLB 值应为15-18。 3(√)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商品名称是吐温8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卫生部制定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5(√)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是淀粉。 6(√)生物制品.抗生素适宜的干燥方法是冷冻干燥。 7(×)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一般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8(×)热压灭菌时,压力表指针开始上升时即可计算灭菌时间。 9(√)栓剂浇注后应于起模后把模孔上多余部分切掉 10(× )GLP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 11(×)眼膏基质的组成为白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 12(√)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为三年。 13(×)干胶法制初乳时,液状石蜡:水:胶比例为4:2:1。 14(√)输液剂灌封室消毒后的菌落数应控制在2个以下。 15(√)虫蜡常用作片剂包糖衣打光物料 1.下列化合物能作气体灭菌的是( D )。 A.乙醇 B.氯仿 C.丙酮 D.环氧乙烷 E.二氧化氮 2.焦亚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剂,最适用于( A )。 A.偏酸性溶液 B.偏碱性溶液 C.不受酸碱性影响 D.强酸性溶液 E.强碱性溶液 3.胃蛋白酶合剂属于哪种制剂( D )。 A.混悬液型 B.溶液型 C.乳浊液型 D.胶体溶液型 E.溶胶剂型 4.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D )。 A. 制成盐类 B. 制成酯类 C .加增溶剂 D.加助溶剂 E .采用复合溶剂

药剂学的总结_副本

一、名词解释 1.剂型: 2.渗漉法: 3.热压灭菌法: 4.软膏剂: 5.表面活性剂: 6.转相: 7.灭菌法: 8.浸出制剂: 9.协定处方: 10.热原: 11.昙点: 12.栓剂: 13.粉碎: 14.微型胶囊: 15.HLB值: 16.输液剂: 17.助溶: 18.脂质体: 二、填空题 1.根据赋形剂在制备片剂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3.一般膜剂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其外文缩写,其性质主要是由其和决定。 4.倍散较为适宜的赋形剂为。 5.滴丸剂的基质可分为和两大类。 6.玻璃瓶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时间为;塑料袋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时间为。 7.输液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 8.现需配发硫酸阿托品散1mg×10包,应取硫酸阿托品千倍散。 9.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有、、、和。 10.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是乳化剂的和。 11.软膏剂中烃类基质以为最常用,类脂中以应用较多。 12.气雾剂的组成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13.用于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HLB值应在之间。 14.片剂的包衣的种类有、、。 1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氯化钠具有和的作用。 16.滴眼剂常用的PH值调整剂有、、。 17.湿法制粒压片一般常用至的乙醇作润湿剂。 18.膜剂的主要制法有、、。 19.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 20.常用的浸出方法主要有、、。 21.羊毛脂不单独用作,常与合用,可改善。 25.微孔滤膜的滤过机制主要是,用于注射剂滤过的滤膜孔径为。 2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简称。

27.眼膏基质凡士林宜选用灭菌,工作服、工作帽、脱脂棉、纱布宜选用灭菌。 28.常用的软膏剂基质有水溶性基质、油溶性基质和乳膏型基质。 29.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去除的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30.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澄明度、热原、无菌、pH检查、刺激性检查、降压物质、含量等。 31.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去除的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32.输液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澄明度检查、漏气检查、热原、无菌检查、含量及PH值检查。 33.药物剂型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与排泄,但对那一项影响最大吸收。 三、是非判断题 1.(√)粉碎小量毒剧药应选用玻璃制乳钵。 2.(× )表面活性剂作为O/W型乳化剂其HLB值应为15-18。 3.(× )中华人民国药典是由卫生部制定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4.(√)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是淀粉。 5.(√)生物制品、抗生素适宜的干燥方法是冷冻干燥。 6.(×)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一般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7.(×)热压灭菌时,压力表指针开始上升时即可计算灭菌时间。 8.(×)栓剂浇注后应于起模后把模孔上多余部分切掉 9.(× )GLP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简称。 10.(×)干胶法制初乳时,液状石蜡:水:胶比例为4:2:1。 11.(√)输液剂灌封室消毒后的菌落数应控制在2个以下。 12.(√)虫蜡常用作片剂包糖衣打光物料。 13.(√)滑石粉、炉甘石、朱砂等应采用水飞法粉碎。 14.(√)医院处方制度中规定一般保存期为一年。 15.(√)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片剂,可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16.(×)微孔滤膜用于注射剂滤过的滤膜孔径为0.45—0.8um。 17.(√)亚甲兰染色,水相为兰色,油相为白色。 18.(√)含热量高.穿透力强.灭菌效果最好的蒸气是饱和蒸气。 19.(√)滴眼剂中常用的PH值调整剂是硼酸-硼砂缓冲液。 20.(√)醑剂与酊剂共同点是浓度都有一定的规定。 21.(×)灌封室是制备注射剂无菌操作的关键地区,要求洁净度达到1000级。 22.(×)药材粉碎越细药材中有效成分浸出效果越好。 23.(×)输液剂中可添加适宜的抑菌剂。 24.(×)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25.(×)硬脂酸镁为片剂的润滑剂,共用量为10%—20%。 26.(√)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物。 27.(×)热原的组成中致热活性最强的是磷脂。

浅谈药剂学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浅谈药剂学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与设备、质量控制、合理应用以及药物制剂剂型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关系的一门综合技术学科。其应用于医院制剂、药品生产、药品检验等各个领域。药剂学作为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既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又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与实际应用新兴技术紧密相连,其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性强,学生普遍反映药剂学知识点多、难学难记。 笔者一直承担本科、高职等层次的药剂学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对本校药剂学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根据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观点与想法,提出了药剂学教学模式的一些新思路。 一、从教学手段上看:充分用多媒体课件明确教学内容 传统的板书法虽然利于学生学习公式推导和记忆公式,能够使大多数学生跟得上讲课思路。但是传递知识量少,不够直观,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方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化效果,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大量的抽象的理论与实际联系。同时配合大量表格、图片,甚至短片、录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接受新知识,同时能生动、直观、形象地模拟生产过程,展示生产设备及其原理,将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将复杂的生产工艺具体化,让学生一看就懂,学习更轻松,印象更深刻。同比一个学时接受信息量是板书法2-3倍。 二、从教学方法上看:配合传统教学方法,适当应用PBL教学法 以PBL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又称作“问题式教学方法”。PBL对药学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独立思考、专题讨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均有促进作用。其经典的实施方法是: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老师总结。这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药剂学的大多数问题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大多数学生都曾接触过部分常见的剂型,如片剂、胶囊、注射液、口服液、颗粒剂、贴剂等,在使用时可能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如片剂服用后怎样释放药物,胶囊与片剂有何不同,注射液和口服液有何不同,为什么注射液可注射而口服液不能,等等,基于这些问题的学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经过多次尝试,在药剂学授课过程中将PBL结合LBL(lecture based lear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模式运用效果较好。PBL教学方式应运用于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授课当中。在讲述每个剂型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听课,最终一起来解决问题。比如,讲到缓释制剂时,可以提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三、选择题( 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每题分,共30分) 1. 适合热敏性药物粉碎的设备是( C ) A. 球磨机 B.万能粉碎机 C. 流能磨 D.锤击式粉碎机 E.冲击式粉碎机 2. 流能磨粉碎的原理是( B ) A. 圆球的研磨与撞击作用 B.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器壁之间相互碰撞作用 C.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D. 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E.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 3. 工业筛的目数是指( D ) A. 筛孔目数/l厘米 B.筛孔目数/1厘米2 C.筛孔目数/1寸 D.筛孔目数/1英寸 E.筛孔目数/英寸2 4. 当主药含量低于多少时,必须加入填充剂( A ) A. 100毫克毫克毫克毫克毫克 5. 以下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 C ) A. 乙基纤维素 B.硬脂酸镁 C.羧甲基淀粉钠 D.滑石粉 E. 淀粉浆 6. 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主药含量每片300毫克),干淀粉的作用为( B ) A. 填充剂 B.崩解剂 C. 粘合剂 D.润滑剂 E.矫味剂 7. 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 E ) A. 湿法制粒压片 B.干法制粒压片 C. 粉末直接压片 D.结晶直接压片 E.空白颗粒法 8.“轻握成团,轻压即散”是指片剂制备工艺中哪一个单元操作的标准( C ) A.压片 B.粉末混合 C.制软材 D.包衣 E.包糖衣 9. 下列各组辅料中,可以作为泡腾颗粒剂的发泡剂的是( E ) A.聚维酮淀粉 B.碳酸氢钠硬脂酸 C.氢氧化钠枸橼酸 D.碳酸钙盐酸 E.碳酸氢钠枸橼酸钠 10. 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片剂辅料,其缩写为( D ) 11.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不适合添加的辅料为( E ) A.淀粉浆 D.滑石粉 C.淀粉 D.液体石蜡 E.硬脂酸镁 12.下列宜制成软胶囊的是( C ) A. O/W乳剂 B.芒硝 C.鱼肝油 D.药物稀醇溶液 13. 以下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 D ) A.十八醇 B.硅酮 C.硬脂酸 D. 聚乙二醇 E. 甘油 14. 不宜用甘油明胶作栓剂基质的药物是(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