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的鸟纹运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演变

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的鸟纹运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演变

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的鸟纹运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演变
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的鸟纹运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演变

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的鸟纹运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演变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

在良渚文化的遗物中,纹饰主要体现在玉器上,刻画符号目前仅发现于陶器。我们当然不认为良渚文化时期的具有前文字性质的符号仅仅用在陶器上,只是其他的载体现在没有发现,所以更多的符号还未被了解。刻画符号有表意作用,但纹饰也有表意作用。纹饰有装饰、美化作用,符号的连续出现也具有装饰性。在史前社会,两者往往难以截然区分,有时是互相参杂的关系。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后,定居的生活方式和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工具的加工水平提高和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体悟,使得创造力被激发起来,同时对形式的把握和抽象能力也逐步提高。“起初是把形式赋予原材料,而后意识到,形式是属于原材料的,也是可以脱离原材料独立的加以考察的。人们意识到物体的形式就可以改进自己的手工品,并且能够更明确地把形式概念本身分离出来。这样,实践活动成为了建立几何抽象概念的基础。”

良渚文化时期,人们似乎并没有将这种对形式的把握和抽象能力过多地用在陶器的纹饰上,而是在陶器的造型设计、玉器的造型和纹样设计上展现了大大高于同时期其他文化区域的创造力和审美水平。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良渚文化玉器无论种类、题材、数量之多,还是雕刻技艺之精,纹饰形式之美,都毫无争议地达到了史前玉雕艺术的最高峰。

良渚文化玉器的纹饰,在不同的器形上有相似的、通用的纹样,也有某些器物上独有的纹样。各种器物上常见的有兽面纹、龙纹、鸟纹和云纹。兽面纹可能就是虎纹,虎在良渚神徽上是作为神的脚力“矫”的身份出现的,在自然界是最为凶猛的兽。反映在良渚文化中,有的仅用两个大眼睛代表虎,有的则有纹路、巨眼、大鼻宽嘴,更有利爪。虎纹在后世青铜器中有许多变异的纹样。龙纹在各地都有而且形态都不太相同,良渚的龙纹见于小玉环与玉镯的外周,其母题应该是鳄鱼,方嘴、凸吻、大眼、回钩状耳朵。鳄鱼在长江下游流域是凶残危险的象征,所以将其神化是出于畏惧和警示,后世龙的形象中有许多鳄鱼的组成元素,可能与良渚文化的龙有关。鸟纹在良渚文化中的表现形式既有见于器物的阴刻纹,也有单独雕琢成器的,姿态分双翅平展和侧身两种。先民对能够在空中飞翔的鸟有一种惊异,认为它可以将地面上的消息传达到天上,因此鸟有着不同一般的地位,在首领的衣冠、用于重大礼仪的器物上都能见到鸟的形象。良渚文化玉器中,无论是玉璧上刻画的立于山形台上的鸟,还是神徽上的鸟形、羽形,都表明了鸟在当时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良渚玉器上还有一种通常被称为“回旋纹”的图案,在人、兽或一些几何形中都有出现,很难说明其母题,可能是当时的人对于云彩、水波或其他实物形态的基本动势轨迹的抽象概括,长期用于设计就成为一种纯图案,在需要充实的空间都能用上。在后时代工艺美术中,常用的回纹、谷纹、乳钉纹、S纹等,都与良渚文化的这一纹饰有关联,不妨称之为云纹或回旋纹。

良渚文化中最令人惊叹,也最具有特色的纹饰,当推神人兽面纹。不少学者称之为神徽。此纹在多种玉器上都有,繁简大小不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反山墓地出土的“琮王”上八个纹饰。纹饰并不大,长宽仅3至4厘米,但线条细致匀称,图案丰富。若无高超的雕刻工艺水平是难以为之的。整个图形的设计极为巧妙,一方面由于玉琮上的位置决定了不可能作长或宽的任意伸展,另一方面要将人、兽组合在一起,又必须将人的手臂、胸、腹、腿构成兽脸的各组成部分,全部组合要做到协调、美观。在处理人和兽的区别关系时,人的脸部相对写实,但因为是神人,所以宽嘴、宽鼻和大眼显得有些夸张,重要的是他的冠,有羽毛组成的冠显示了他象鸟那样具有通天的本事,这还不够,琮王上还左右刻了小鸟,进一步说明他与天的关系。在兽的表现手法上更多采用了夸张和变形,并且在兽的每一部位饰以曲折密集的线纹,增强了兽的恐怖和凶险。显然,这一集合了鸟、兽和神人的徽像,是为了传达一种威严和权势,而这种威严和权势仅仅用人物形象或鸟兽形象是不足以表达的,它必须既有通天之力,又有猛兽的威风和恐怖。然而仔细考察神徽,其主角依然是人,是人控制了兽和鸟。神人也就是人的神化,能够借助人所不具有的能力,就非一般之人了。从艺术处理的水平来看,神徽的作者显示了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许这样的“创意”由来已久,已经有不少前人的刻画可以借鉴,或是从当时的巫术舞蹈中就可以得到灵感,但无论如何这样近乎完美的组合和线、面的处理,是依赖于很强的审美能力和刻画技艺的。

良渚玉器的纹饰总体上是一种从自然崇拜向祖先崇拜过渡,从多元信仰到一元信仰转化时期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宗教(或可称为原始宗教),因为真正的宗教有教规和教会,是社会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字大量产生以后的产物。然而信仰和崇拜早已有之,而良渚文化时期的统治者必然要依凭一种精神力量来控制和支配民众,必然要用种种方式证明自己是神的化身,所以,首领本人就是巫师,也就是神徽所昭示的那个人。而良渚文化大量的玉器都是围绕着这一精神信仰和贯穿着神秘的氛围,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培育。

良渚文化陶器刻符

良渚文化被不少学者视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按照通常的观念,文明包括了文字的诞生这一重大事件,那么与中华文明产生相关联的汉字起源问题,也就在良渚文化研究中被提了出来。文字起源当然牵涉到很多因素,在对良渚文化的关注和研究中,最让我们直接注意到的是在良渚陶器上的一些刻画符号。

从研究文字的角度来看,我们将“良渚文化刻符”定义为除良渚文化“神像”和明显为美化装饰图案之外的一些刻画符号。这些符号被认为具有“前文字”的性质,即与语言中的词或词组、短语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应该说,这些刻画符号有的也近似于装饰性图案,但他们出现在器物的部位和重复程度或可能具有的“语境”是与图案有明显区别的;而“神像”和装饰性图案,虽然也可以兼具“语义”或用某些短语来加以解释,但其作为某些观念的物化和主要作为顶礼膜拜、观赏、修饰的功能是众所公认的。

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点:一,较早的符号和文字画,主要表示部落和族群的标志、信仰、祈望和祝愿,与生产本身相关的反而很少;二,文字大幅度产生往往跟聚落之间的交互影响有关,而文字系统的形成必然在相对统一的国家形成之时。历史上由于战争、迁徙、自然条件变化等因素使得原先封闭的聚落有了交流和交融,符号也必然作为文化相互渗透;政治的强势未必是文化的强势,但作为

战胜者必定要选择最有利于统治的文化形态,如果被战胜者的文字符号中有先进合理的部分自然会被采用。古代罗马战胜了希腊,却接受了希腊的文化并吸收改造了希腊的文字为自己所用,就是例子。三,部落或部落群的酋长们不必掌握文字,也不是文字的创造者。文字的创造者、整理者、改良者,恰恰是“王者”周围的“史”和“巫”。仓颉是黄帝之史,是这类人中的佼佼者。史和巫都是记“大事”的,所谓大事,也就是祈年、祭天、祭祖、战争、封赏等,对生产知识的记录反而相对较少。这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证明。

本来,良渚文化刻画符号是孱弱的,其符形的原始单一,表意功能的局限和低下,使它缺乏较强的生存能力,如果没有其他的文化因子参与,以这些刻符为主体是很难进化到文字体系的。但也许正是战争和移民给这些孱弱的的符号带来希望。由于良渚文化本身是一种很有特色很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当时与别处相比也算得上是先进文化,尤其在礼制方面。具有这样辉煌文化的部族即使是战败者,也会由于文化而让战胜者惊羡而接受之。当然,代表了良渚文化中很多认识观念的刻画符号,也会在文化融合中被保留下来或保留其一部分。

大汶口文化与良渚文化有一定程度的承接关系或影响,这已被大多数学者认识到。明显反映在符号方面的,是二者都在器物上刻有鸟纹,而三尖台形体和阶台形体在良渚玉器和大汶口陶器上都出现,且形体近似。二里头文化中的刻画符号被认为与商代甲骨文接近,而二里头文化的许多考古遗存,被认为与良渚文化有关系。从地理位置上说,良渚文化向北、向西都有延伸便利。大汶口和二里头的符号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延伸与传播的物证。

鸟,在良渚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象征作用,常在祭祀活动中以鸟纹祭天。或许是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良渚人生性浪漫富于想象,看着能高低飞翔的鸟,会认为这些与“天”最接近的动物能够为人们带来上天的信息与保佑,也能够传达地上人们对天的祈求。鸟的崇拜在早期中原、西北一带是不重要的,但炎黄大战后,鸟崇拜在中原、北方、东夷盛行起来。史载汉字发明的重要因素之一“取象鸟迹”,可能与崇拜鸟的东夷文化(良渚文化也在其中)的强大影响有关,而鸟中之“王”——凤与集群兽于一形的龙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二大吉祥物。

这又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华夏文明产生因素的多元性,说明良渚文化的刻符成为汉字产生元素之一的可能性。

在商代王族遗址出土的大量甲骨文,证明当时已形成较为发达的文字体系。如果仅靠商族先民早期少量的符号是不可能发展到甲骨文这一步的,各地符号的融合可能在商代之前已初具规模,其中必然包括了良渚刻符的加入。也只有这种“杂交优势”的成果才能使不同部族的人都能用,能记载来自不同地域的信息和知识,其自身也具有较好的生成、吸纳、聚合、变化功能。甲骨文的产生基础来自各地域部族文化的碰撞相融,各地域刻画符号的优胜劣汰和整理组合,所以甲骨文的合理程度和表意功能是空前的,其能够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也是旺盛的。事实证明甲骨文的形成过程差不多也就是华夏各部族统一成为一个民族的过程;甲骨文一步步发展为完善的汉字体系,而汉字对传播汉文化、凝聚华夏民族是起了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良渚文化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深刻而生动的。对良渚文化玉器和陶器的研究,已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良渚文化玉器主体纹饰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纹饰渊源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助于我们今后对中国传统纹饰的传承和发扬。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公认的第一个高峰。当时中国境内的大多数原始文化中都出现了玉器,其中尤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种类多,数量大,制作精美,自成体系,影响深远。本文拟通过两个文化玉器的比较分析来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它们文化内涵的认识。这也正是本文与前人所做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比较分析的不同之处。 二、比较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小凌河流域,年代为距今6500一5000年前,以彩陶、“之”字形纹陶、细石器和石耜等为特征器物。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年代为距今5300—4200年前。以薄胎黑陶、贯耳器、耘田器等为特征器物。 (一)玉材 红山文化玉器所采用的玉材主要为蛇纹石等,即现在所说的岫玉。其玉材硬度为2.5-5.5,比重2.5—2.8,颜色较均匀,透明度较好。其产地就在红山文化分布的范围内,获取较为容易。 良渚文化玉器所采用的玉材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等,玉材硬度为6—6.5,比重2.9-3.1,内部结构不均,目视可见毡状、簇状或捆状交结结构,透明度较差。其产地虽还未确定,但“就地取材”的可能性较大。 (二)玉器的种类 1、相似器物 珠、坠、管、串、环、玦、镯、璧、璜等; 锛、刀、斧、钺等; 龟、鸟、鱼等动物形玉像以及玉人像。 2、相异器物 红山文化 用具,匕形器、棒形器等; 装饰品,方圆形玉璧、玉勾形器、玉丫形器、玉臂饰、玉箍形器、双联璧、三联璧、玉虎、玉猪、玉熊、玉鸮、玉蚕等; 礼仪和宗教用玉,玉兽首、玉玦形器、勾云形佩、双兽首三孔玉器等。

良渚文化 用具,角形饰、带杆纺轮、带钩、柱形器、柄形器、锥形器等: 装饰品,牌饰、锥形器、四龙首镯、绞丝纹镯、玉海豚等; 礼仪用玉,锥形器、组佩、璧、豪华型钺等; 宗教用玉,琮、冠形饰、半圆形冠饰、锥形器、圭等。 (三)玉器的构成 有关两文化玉器构成的统计以曲石先生《中国玉器时代》一书所录新石器时代出土玉器统计为基础,结果如下: 红山文化 用具占14%,装饰品占60%,礼仪用玉和宗教用玉占26%。 良渚文化 用具占3%,装饰品占2l%,礼仪用玉占32%,宗教用玉占44%。 (四)纹饰 红山文化玉器以素面居多,在一些薄板状玉器如勾云形佩(图:14),或有弯度的玉件如玉臂饰表面磨有瓦沟纹,工艺难度较高。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比较发达,其中以神人兽面纹(又称“神徽”)(图:15)为代表。它主要集中在琮、钺、冠形饰等器物上,其中以反山M12:98侧面的纹饰较为典型。此种纹饰的主题一直是广为争论的一个问题。李学勤先生在《神秘的古玉》一文提及“辽西红山文化龙形玦,如把龙的脸部平面展开,与良渚文化反山M12:98琮上的兽面非常近似。玦上表现的龙没有角,目系卵圆形,口中有獠牙,和较晚的龙有所不同。”如此惊人相似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可能: 1、传播的结果。从两文化间巨大的时空差距来考虑,此种可能性极小,而且至今未发现能证明两者之间曾发生传播的证据。 2、写实。如果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是对同种动物的写实造型,那么在图案被进一步抽象、省略之前它们自然会发生惊人的相似。这一点与文化、时代无关。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内少数玉器上出现了刻划符号,如璧、琮、环、臂圈等。良渚文化玉器符号已发现11种,其中5种和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相同或近似。

良渚文化兴衰史

良渚文化兴衰史 一引言 良渚文化是我国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华古代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例证。何天行先生是研究良渚文化的先驱者,并对良渚文化遗址的遗物进行整理与研究,编成第一部研究良渚文化的著作《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陶器》(1937年);后来施昕更、董作宾、梁思永等人对良渚文化遗址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得出系列成果;在1959年,由夏鼐先生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太湖沿岸和杭州湾的良渚文化”这一说法。 二良渚文化的时空分布范围 文化的影响所及和它的分布范围这两个概念有时难以区分。这里,我们根据地域遗址中出土的全部遗物分析其文化的主体构成部分是否属于良渚文化。以此为标准衡量,朔知先生提出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应为“冻到上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达宁镇地区边缘的长江以南,围绕太湖大致呈三角状”。 在太湖地区目前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年),当时生产水平还较低,实行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后来出现了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年),崧泽文化时期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财富开始有了积累,出现了社会产品分配不平等现象,私有制产生,而思想意识上的私有观念也尅是逐渐形成。到了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时,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积累明显增多,并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说明了当时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良渚文化后来被马桥文化所代替。 考古学家认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三个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各项成就,都是植根于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但良渚文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更为精致,并出现了刻琢神面形纹的玉器)。 三良渚文化的产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对良渚遗址群中的石前圩、王家庄和巫山等一直的孢粉鉴定,证明良渚文化早起生态环境是良好的,其植被以阔叶落叶林为主,还有常绿阔叶和针叶树种夹杂其间。草本和蕨类植物繁盛,气候温暖,但当地的气温比现在低,水域不多,适宜史前人们居住、生活,具有从事农耕的优良条件。正式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良渚先民来此生活。 ●进步的技术经验 在良好的气候环境与太湖所带来的较好的灌溉环境下,太湖一带的农业得以繁荣发展。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之外,良渚文化的产生还有赖于日益提高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根据考古发现,在马家浜与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水稻田的耕作,并且出现了石犁。在进入良渚文化后犁耕得到了推广,出现了面积较大、形制较规整的水稻田。从耜耕发展到犁耕农业是农业生产的一次跃进,使得农业产量不断增加,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各类手工业兴起,包括陶器制作、玉器与石器制作、纺

良渚玉器

良渚玉器 摘要: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 1936年在浙江杭县(现属余杭县)发现的良渚遗址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良渚玉器以琮、璧、钺最多,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具有令人赞叹的制作工艺。其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体现了良渚人的原始崇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良渚人独特的审美特征。良渚玉器,成为当时南方玉雕的最高水平代表。 关键词:良渚玉器制作工艺原始意象审美特征 一、制作工艺 良渚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良渚文化玉器为透闪石,其硬度达摩氏4——6度的玉器,可谓“难施锥刃者”。在良渚玉器的收藏和鉴赏中,了解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了解良渚古人在玉器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对于良渚玉器有重要的意义。良渚时期治玉的工艺大致有切割、打样、钻孔、琢纹、研磨、抛光等工序,已经具备了后世玉器加工的所有技法。 良渚玉器的加工,首先要将大块的玉料切割成毛坯,所以玉器的制作首先是切割。在良渚玉器上有许多即美观又有实用性的钻孔,钻孔有管钻、实心钻和琢钻等几种方法。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多节玉琮,高约32.9厘米,中间的长孔从两端对钻而且基本同心,技巧惊人。至于良渚人究竟用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动力,什么样的机械原理,来加工这些洛氏硬度在4至5之间甚至在6至7之间的玉器,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良渚玉器纹样的线条或坚挺刚劲,或圆滑流畅。良渚玉器经常见到浮雕兽面,采用减地浮雕和压地浮雕,有的两种间使浮雕看起来有两三层之多,最后再加以阴线纹,工艺繁复,令现代人叹为观止。 研磨是玉器加工的重要环节,方法是用解玉砂磨制器表,使之平滑光洁。良渚晚期玉璧直径多在 20厘米以上.但薄厚均匀,器表光洁,可见研磨水平之高。还有一件玉环上有同心圆旋纹,纹线浅细.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借用了制陶工艺中的转轮装置加工的结果,方法是将玉器固定在转轮上快速转动,再在器表加上解玉砂进行研磨。 良渚玉器大多是经过抛光处理。就是为玉器上光,所以光洁度很高,埋藏数千年,虽然大多都发白,但仍有一些依然润泽光亮。有专家认为原始的抛光方法是:将粗竹剖为两半,一半覆盖于地,将玉器在竹皮上反复磨,直至出现光泽。 二、原始意向 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积累,文化程度的提高,在良诸文化时期的氏族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了较为显然的社会分化,人们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高低尊卑的等级差别。考古表明,饰有各种纹饰的玉器大多出于大墓之中,小墓中几乎未见,可知在当时是有高低尊卑的等级差别,玉器和特殊的纹饰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于是人们猜测这类玉器一方面具有原始宗教的意味,但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作为氏族上层社会的专用徽号,是特权的标志,这个标志既象征着氏族原始信仰,同时又和政治权力、社会地位掺和在一起,主要用

良渚文化与鸟崇拜

从良渚文化玉器鸟形象看史前社会的鸟崇拜 内容提要:对鸟的崇拜,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至少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出现。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和人的地位的上升,原始先民逐渐由图腾崇拜转向祖先崇拜。本文力图透过良渚文化玉器上出现的大量鸟形象这扇窗,再结合有关鸟崇拜的各种文献记载,和当时的一些鸟崇拜民俗活动,来对原始先民中鸟的祖先崇拜作一小小的看法。 关键词:良渚玉器史前社会鸟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于长江下游,以江浙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古文明。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为距今5300——4200年。[1]从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中,玉器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大多制作精美,尤其在刻有纹饰的器物上,鸟图像的频频出现,并不仅仅具有装饰意义,显而易见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巫鸿先生认为,“在一特定时期和文化体系中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与文学(包括口头文学)应互相平行,都反映当时人观察、理解和表现世界的特殊角度、观念。”[2]良渚文化玉器中的鸟崇拜就是这种特殊意义下的特殊角度、特定观念的具体显现。 良渚文化玉器鸟形象,大致可分为圆雕玉鸟和刻划鸟纹。圆雕玉鸟多为片状,鸟身较圆,两翅垂向尾部;背部雕刻细致给人以俯视玉鸟之感。刻划鸟纹多为侧面,鸟身呈圆形,翅与头都很小,鸟形象较抽象或简洁,似乎处于衬托、从属地位。 反山墓地出土的一玉鸟(图1),长5.5厘米,宽5.8厘米,整体近似三角形,片状。头部前凸,翅较小,伸展向后,平尾,眼于头的上平面,双眼大而圆,极度夸张。[3]类似的玉鸟在不同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多件。这些玉鸟大头,大身,小喙,小翅,绝非鹰类,疑为鸠鸟。鸟的背面琢法精致。眼于头的上平面而向上,部分玉雕形象眼较大,且有多重环线装饰。取景方式为近观,表现鸟刚刚起飞的样子。简约、古朴,造型中绝少夸张。表现了一种为原始的鸟崇拜,即对鸟本身特征的崇拜。 反山墓地出土的冠形器(M22:11),高4.2厘米,宽3.85厘米,片状,梯形。中部浮雕兽面纹,大眼,阔鼻,嘴扁而宽。眼廓、鼻、嘴皆饰细阴线纹。兽面左右侧的上方,各饰一团形纹样,形象极难辨认,学者认为“鸟头向外,单圈小圆眼,尖喙细颈,椭圆形鸟翼,翼中有重圈”。[4]反山这一玉饰上鸟纹的形象不甚明了,在瑶山出土的冠形器(瑶山M2:1)(图2)上,这种鸟纹的形象就很明确了。器高5.8厘米,宽7.7厘米,梯形。中下部有孔,孔之上部有细阴线刻神人兽面纹,神人两侧各一侧身鸟纹,鸟头较大,以眼为中心有多层阴刻圈,尖喙,有冠,细颈,翅为四边形,小于鸟头,但不知为何鸟。[5]神人双臂及两旁神鸟羽翼采用一致的卷云纹,仔细观察这些玉器纹饰,不难发现鸟与兽形象某些组成部分的惊人一致,尤其是鸟身与兽眼。这种纹饰上的互渗似乎反映了属性的相互依靠。神人兽面纹两侧鸟首相外的鸟形象,烘托了神人借助鸟羽化升天的意境。与玉鸟颇具神似的玉冠状器、玉三叉形器、玉璜等,正反映当时鸟图腾崇拜的兴盛。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所藏的三件良渚式玉璧(图3),各以阴线刻绘一只小鸟站立于“有角的跑门”上。三件玉璧之一的侧边上,又线刻了四个花纹单位,各饰以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或一个鱼骨架,故在整个周围边线上,共有二只鸟,二条鱼,鸟鱼之间又刻绘似雷纹的回转线条。巫鸿先生在《东夷艺术中的鸟纹》一文中,认为此神秘鸟纹是《尚书?禹贡》中“淮海惟扬州,彭蠡既豬,阳鸟攸居”中的“阳鸟”的具体表象。更进一步解释了“阳鸟”就是当地所住的人民“鸟夷”,他们的贡品中有羽毛一项。其中一展翅小鸟,灵巧伶俐,尖短喙,只剪尾,极似飞燕;而尾翅上翘者,姿势颇似鹡鸰。[6] 反山墓出土的玉琮(M12:98)(图4),与常见的良渚式玉琮一样,此器呈外方内圆,外壁分为四个花纹单位,每个单位又分上下两段,上段琢饰小眼面纹,下段琢饰大眼面纹。该玉琮于面纹的左右两颊处,各琢以鸟纹,鸟首向外,以圆涡纹表现鸟的身、尾,省略了足、爪的描述,[7]此鸟纹以图案化,难以分辨为何鸟。 璧与琮两种玉器,在良渚文化晚期,同属重要的且彼此有某种关联的宗教用器。良渚先民们相信天如圆蓋,地方而平,他们相信用美丽而不朽的玉,琢成圆璧与方琮,在琮的四边,琢上表现“神祗、祖先、神灵动物”三位一体的花纹,来礼拜神祗祖先,希望达到沟通感应的目的。鸟图腾崇拜的良渚先民们在这些宗教用器上大肆表现鸟形象,将这种沟通神祗祖先的法力赋予神鸟。

良渚玉器2010拍卖价

良渚玉器高价成交高古玉行情或已来临 中拍国际2010五周年庆典拍卖会“玉器专场”良渚玉器悄然登场,均高价成交(当然于时下收藏热相比,其价格还是较低)。 5120号良渚文化玉钺成交价:3024000 5121号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成交价:4256000 5122号良渚文化兽面纹满旋纹冠状器成交价:1680000 5123号良渚文化双面工神人兽面纹三叉形器成交价:1120000 5124号良渚文化兽面纹冠形器成交价:2240000 时下,玉器收藏一浪高一浪,唯高古玉器收藏波澜不惊,如一潭温水。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受制于文物法的限制,近年拍卖行高古玉器鲜有拍卖,但民间的高古玉器收藏却很热,一凉一热制约着高古玉器的发展,而高古玉器却高度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史。因此,中拍国际良渚文化玉器的高价成交或已说明,高古玉器的春天已悄然来临。 高古玉作为中国玉文化的精髓和源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化身,更是东方美的象征,高古这一时期的玉器精神内涵是高于一切的,越是原始的越是接近它的本质,古玉是古人心灵的一种反映,附载有先祖们要说的话和要表达的情感。

良渚文化龙首璜 1.起拍价:80,000至120,000 2.成交价:56,000 3.年代:—— 4.规格:长7.9cm 5.预展时间:2010-11-25 --2010-11-27 6.类别:器具陈设 7.预展地点:北京亮马河大厦(三层紫金厅) 8.拍卖时间:2010-11-27 16:30:00 9.拍卖地点:北京亮马河大厦(三层紫金厅) 10.拍卖会专场:昆岗精瑜---玉器专场 11.拍卖会:

2010年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12.拍卖行: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收藏品描述 玉质温润细腻,呈弧形,一侧饰龙眼,整器为简化的龙形,造型抽象,器身呈璜形,打磨光滑,留有打磨使用痕迹,两端钻孔。古朴老旧,应该是古代宗教或者图腾崇拜的产物。

走近良渚文化

走近良渚文化 活动背景: 走进刚刚开放的良渚文化博物院,大气而又精致,作为土生土长的良渚人,为家乡有这样古老的文明而感到骄傲。于是我想给同学们上堂与良渚文化有关的活动课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自己家乡的古文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走近良渚文化”这个主题,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亘古自有的人文因素。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却又没有留意的话题,是值得学生学习、了解、探究的话题。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良渚文化的独特内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感受古老深远的人类文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明的思想感情。 活动年级:五年级活动时间:2010年5、8——5、13 活动准备: 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院、搜集与“良渚文化”相关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很荣幸,能和五(3)班的同学们一起合作上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叫什么?——良渚,板书:良渚。大声地叫一遍。 2、关于家乡良渚,你了解哪些呢?(可以从家乡特产、风俗习惯、风景名胜等方面介绍)

3、学生交流。 4、师:刚才有的同学讲到了良渚的特产、良渚的风俗习惯、还有的同学讲到了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举世闻名的————良渚文化。板书:文化 5、一个熟悉的名词——“良渚文化”,你是从哪儿了解到良渚文化的呢?(从资料上、从良渚博物馆里),你在博物院里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真是不虚此行,你了解得还真多。 5、师:其实今天这节课葛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走近良渚文化,让我们进一步的去探索和了解良渚文化。 二、了解良渚文化 A、了解良渚文化的起源 1、过渡:葛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资料,下面请快速默读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与良渚文化有关的信息可以和组员交流。待会儿我要考考你的记性。 2、接下来,葛老师要考考你,让我们进行知识猜猜猜。看看哪些同学记性最好? 一、你知道吗? ①、良渚文化距今约()年。 ②、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的环太湖地区。 ③、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很发达,()业也极为先进。 ④、良渚文化时期,陶器做工精细,()的工艺水准更是达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 ⑤、( )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 3、师:(出示施昕更图片),瞧,这就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伟大的施昕更先生。不过,葛老师有个疑问,既然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的环太湖地区,那么,为什么不叫太湖文化,而叫良渚文化呢? 4、师:对,这就跟施昕更先生有关。师讲述故事。 (施昕更是土生土长的良渚人,他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工作,十分喜欢考古,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有一次,他回到老家良渚,在田间小路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田埂上有几片破碎的黑不溜秋的陶片,他觉得很好奇,就把陶片带回博物馆研

良渚文化知识竞赛试题(100)

良渚文化知识竞赛试题(10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C)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A、1998 B、2000 C、2002 2、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A)、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A、抢救第一 B、主动挖掘 C、加强发掘 3、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A)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A、领海 B、地面 C、森林 4、文物是(B)的文化资源。 A、可再生 B、不可再生 C、可由企业开发经营 5、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向(C)申报。 A、文物主管部门 B、检查部门 C、海关 6、文物保护中的“四有”是指有保护范围、(B)、记录档案、专人或者专门机构负责管理。 A、建设控制地带 B、标志说明 C、专门资金 7、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B)。 A、文物之城 B、历史文化名城 C、历史文化古都 8、《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于(A)年12月26日杭州市第九

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A、2001 B、2003 C、2005 9、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借用文物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A)年。 A、三 B、四 C、五 10、《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所称良渚遗址是指杭州市余杭区良渚、(A)两镇境内的各类良渚文化遗址群落,是经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瓶窑 B、仁和 C、黄湖 11、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划分为(C)和一般保护区。 A、主要保护区 B、建设控制区 C、重点保护区 12、违反《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刻划、涂污遗址保护标志说明,可处以(A)元以下罚款。 A、200 B、400 C、600 13、《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自2002年(A)月1日起施行。 A、6 B、8 C、10 14、《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已于(C)年11月18日经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A、2003 B、2004 C、2005 15、迄今为止出土良渚文化玉器数量最多、器形最为丰富的遗址是(A)。 A、反山遗址 B、汇观山遗址 C、庙前遗址 16、良渚遗址的水网、植被、土墩、山体等环境地貌现状(A)。 A、不得随意改变 B、农户如因生产需要可以改变 C、没必要保护

实用类文本吴文化良渚遗址公园与文化自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 材料一今年2月,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在无锡举行了一场讨论会,专家认可的是,泰伯被认定为吴文化的开端者。至于“吴”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陕西吴山、无锡、苏州、南京江宁各说皆有,80多个专家引经据典,激烈讨论整整一天,最终形成共识:太湖流域是吴文化的核心区,梅里是吴文化的源头。历史上的泰伯城是太湖流域最早的国都之城,虽已湮没,但不可轻易否定。吴国早期的都城筑于梅里,世称泰伯城,早在东汉时就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泰伯开创吴文化,并非在一片白地上凭空生发,而是依托了自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的历史积淀,而将中原文明与荆蛮本土文明相整合,又加速了吴地文明的发展进程。 现在所说的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一般是指在江南一带滥觞,以先吴和吴越两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再至清末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兴起转向现代文明的一系列文化集合。作为吴文化的创始者,泰伯谦让、包容的“至德”精神,经孔子等历代思想家的倡导而影响深远,既是江南文人“道德文章”的范型,也是江南近现代工商实业家以德经商的宗旨之源。 (摘自2011年4月11日《现代快报》) 材料二良渚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最大的难点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展现曾经良渚先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样态。根据“保护第一、展示第二”的原则和“考古先行”的行动方针,规划建设方案经常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考古结果而改变。 比如为完善城址核心区的防洪系统,计划将恢复城址区内的一条古河道。但对古河道的精确位置,考古专家也只能给出大概的方向。随着考古人员发现古河道实际位置比预估偏移7到8米,原先的工程审批流程又要进行调整再上报。一边考古一边调整一边施工,长度1公里的河道恢复工程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这种案例,在整个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遇到太多太多,但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种工作不仅仅是良渚的、杭州的,做好了还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以前,重要的外国元首来中国的第一站会选在西安,以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尊重。现在,杭州也可以成为首选地,本质上推动了杭州城市国际化的进程。 (摘自2019年10月7日《每日商报》) 材料三多年以来,我们在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前者是继承方法,后者是继承标准。毛泽东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主张吸取民主性的精华、弃除封建性的糟粕,作为发展民族新文化的条件,特别批评“言必称希腊”,强调“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明天”,强调“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老祖宗”。这些直到今天还是有意义的。如在如何继承古代文化遗产问题上,沿用“五四”强调的科学和民主作为文化继承的标准,是不够全面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美德、唐诗宋词的美学价值、中和辩证的实践智慧、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等,都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性文化精髓,不能仅在这种科学民主的标准下被肯定。另一常见误区是认为农业文明时代发展出来的文化已经全部过时,这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不能认识到任何时代都可能创造出超越时代的文化内容。 文化的继承,关键是承认在中华文化中含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意义、又有当代价值的成分。因此,在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上,中华文化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并不是仅仅提供了“民族形式”,而是提供了积极丰富的内容。 真正的继承不是简单的承接,而是联系着弘扬。弘扬指把承接下来的传统发扬光大,是

《良渚文化》读后感

《良渚文化》读后感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我的书房,我手里握着《良渚文化》这本书,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梦中,我穿越回了良渚时代。 我来到一片海水包围的小岛,岛上森林茂密,溪流遍布,气候宜人。我漫无目的地闲逛,发现了一个人口密集的村落。 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村落里弥漫着袅袅炊烟。人们正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他们穿着朴素,以麻织品为主,手里拿着种类各异的石制的工具。咦!那些不正是我从书上见过的石犁、石铲、石刀、破土器和石镰吗?我悄悄地尾随他们,一部分人们正大步走向田野,我放眼望去,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稻田,秋风起伏着金黄的稻浪,稻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亮光,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还有一些年轻的男人们带着弓、叉、石钺和网坠去捕捉野兽和鱼类。女人们也三三两两地出来了,有的到浅水中捡拾螺蛳和蚌蛤;有的在小溪里洗涤盛放食物的陶器,有鼎、壶、罐、杯子、盘子等;还有一些在家里喂养家畜家禽。最开心的是孩子们了,他们漫山遍野地追逐嬉戏,无忧无虑的笑声划破了天际。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自然。我仿佛进入了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干净

的山水,凝望着没有雾霾的蓝天,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时间。 暮色四合,突然,远处传来了器乐的声音和呐喊声,我看见在外劳作的人们纷纷奔向一大片宽阔的山坡,女人们和孩子们也都欢呼雀跃地蜂拥而至。这是怎么了?我忍不住追随着他们去看个究竟。原来人们聚集在这里祭祀神灵,他们带来了丰盛的食物、燃起熊熊的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大概是在感谢神灵的庇佑让他们有一个丰收的季节吧?我想这一定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感恩节了。令我惊讶的是人们带来的各种玉器,有玉琮、玉璧、玉圭、玉璜、玉钺,它们和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神圣而艳丽,花纹精细,难怪现代人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它们呢! 一觉醒来已经夕阳西下,我还沉浸在那个遥远、神秘、不可思议的国度,久久不能平静。梦回良渚,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良渚文化的发掘凝聚着一代代考古学家的心血与汗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领略到了古国文明。如果没有他们,良渚文化将永远埋藏于地下,沉睡不醒。梦回良渚,让我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悠久和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梦回良渚,更让我为自己是余杭的一份子感到骄傲!

良渚文化玉器品种

良渚文化玉器品种 良渚文化玉器品种良渚文化玉器品种丰富,用途广泛,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礼仪器、装饰品和其他类。 礼仪器良渚文化玉器的礼仪器主要有璧、玉踪、玉钺等。 玉璧:良渚文化的玉璧较厚,扎较小,直径在20厘米左右,较大的达30厘米。所用材料较差,目前尚未见有透闪石类“真玉”玉璧。由于开片技术的落后,璧的厚度不甚均匀,孔壁不很平滑,往往留有对钻璧孔时出现的错碴,一些璧的外缘有较浅的凹槽。 玉琮:玉踪是指内圆外方的立方体,两端贯以通孔的器物。它可能代表中国的“天圆地方”观念。玉琮的用途一般认为是祭祀天神地祗的法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现了很多玉琮,属多样式玉器,用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但以外表分节且有“兽面纹”为主要特点。玉踪上的“兽面纹”有简有繁,但不论繁简,一般部以琮的边棱为兽面的中轴,每个面的转角上有半个兽面,与其相邻侧面转角上的半个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上下两节饰兽面纹往往是简繁错落。简单的兽面纹,常常只能看到圆眼和阔嘴;繁缛的一种,则由宽鼻、宽嘴、圆眼构成,在眼睑、嘴、鼻的四周饰以由匀称细密的云纹、弧线、横竖短条直线组成的云带。 高型琮:整体为方柱形。一般来看,八节以上的棕呈上宽下窄的样式。外表饰人面纹。纹饰简练,有些作品上的纹饰不很不很明确。每一面的中部纵向琢出线槽。有些琮的上口处刻有阴线符号:这类琮多用似玉、似石的青绿色材料制成。八节以下的琮种类有变化。琮的横截面有些呈方形,有些呈圆角方形。横截面呈圆角形的琮往往孔径较大,巳纹饰多以神人纹及兽面纹交错出现,组成神人兽面纹的图案组合E二节琮。多为较矮的立方体,四甬i宽度大致相等,上下宽度一致。中部有一个白上而下通孔。一些作品的孔径较细:琮的上下两端称之为“射”,一般为凸起的环形,有些圆而似璧。 琮形器:一些器物的形状与琮类似,但用法不同于上两类玉琮。常见的有两类:一为小玉琮或称琮形器,形状同大琮。中部孔径略大,整体的尺寸很小,这类小琮有多种用法。另一类似琮,又似环镯,是把琮玉的装饰方法施用于薄擘型筒状器。 玉钺与玉斧:良渚文化玉器中的工具类有斧和钺,斧和钺之问,并无严格的区分。斧是统称,一般指工具,也可以用作武器;钺是斧的一种,一般专指武器,也有作为礼仪用具的。 装饰品:良渚文化玉器的装饰品主要有玉璜、玉串饰、玉带钩、玉镯和各种动物旧饰等玉璜良渚文化出现的玉璜很多,样式也有多种,常见的有下列样式:第一,双弧式玉璜。外侧为大的弧形,底弦中部有一个小的弧形的缺;第二,桥式玉璜。形状似桥,两端下弯,上部略呈直线形,下部凹缺的中段也呈直线形;第三,半璧式玉璜的形状为半个圆周或大于半个圆周;第四,玉璜下部无凹缺,下弦呈一条直线;第五,镂雕玉璜。外形似璜,其上多处镂雕图案。良渚玉璜中有较多的饰纹璜。饰纹多为兽面纹或神人兽面纹,有阴刻图案、浮雕图案及镂雕图案等。

旅游文化和良渚文化

计本邱超 旅游文化蕴含真实地历史文化.历(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地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林.汉代徐慎所著地《说文解字》里便说:“历,过也,传也.”“文化是一个复杂地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现象.”(英国.泰勒)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应该“真实”,这种真实,是客观存在地事实.不是靠拉几个“洋专家”,“土权威”捏造、篡改地历史.在这场“丝路起点”争论中.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易学考古研究所所长蔡运章在古籍《穆天子传》找到了佐证:西周时期穆天子从洛阳出发,西游到昆仑山会见西王母.这种带有传奇色彩地“佐证”,只能是传说而已,笔者认为并不能构成历史文化地真实场景.获取历史本真地方法很多,特别是“丝绸之路”作为涉及气象、宗教、贸易、艺术等方面地特质“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更应运用现代地考古方法进行科学断定,通过多方面寻找史料,多方论证,才能还原其本真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主体、客体、媒介各种关系地总和,在初期表现为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旅游产品.一旦形成旅游产品,其市场商品性随之而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地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年,在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地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地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地甚至涂漆.良渚文化时期最先进地地陶器制作方式是轮制,黑陶豆盘地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良渚文化时期炊器大多是鼎.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地珍品,被誉为「玉琮王」.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地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玉器上刻有似神似兽地神人形像和神人兽合一地形像,它们可能是当时人们地崇拜对象.玉器上地纹饰除神人兽面图像外,其他出现最多地图案是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良渚文化地钱山漾一地出土有绢片、丝带和丝线,是中国远古时代最重要地家蚕丝织物.此外,还发现了许多祭坛遗址,如余杭瑶山遗址发现地祭坛,平面呈方形,从里向外为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砾石台,外围地边长约米.祭坛上一般都有大墓,可能是人们祭祀先祖、天神地地方.良渚文化时期地食物以水稻为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良渚文化中物质文化十分发达,以鼎、豆、盘、双鼻壶、带流壶、带流杯、尊、簋为典型器,用于祭礼地玉器更为发达,墓葬规格、聚落布局体现出严格地等级差别.良渚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东到上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达宁镇地区边缘地长江以南,围绕太湖大致呈三角状,其影响达浙东、浙西南、皖南、华南、山东、苏北等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良渚文化地祭坛也与宗教有着密切地关系.目前发现良渚文化祭坛地遗址已不在少数,主要有浙江余杭瑶山、汇观山、反山、海宁大坟墩、奉化名山后,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昆山赵陵山等.这些祭坛不仅有堆筑而成地,还有依山修建地.如瑶山祭坛建于海拔米地小山顶上,平面呈方形,外围边长米,总面积约平方米.祭坛由多色土精心营筑成内外三重,中心部分为红土台,其外是灰土围沟,最外层则由黄褐色斑土筑成(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年第期.).良渚文化祭坛地规模虽不及高台墓地,但无疑也要耗费大量地人力、物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良渚文化地大墓中,厚葬显然已成为一种习俗,尤其是用大量精美地带有宗教色彩地玉器来随葬.数量众多地玉器从开采、运输到最后地精雕细琢无疑也要耗费大量地人力物力.在巫政合一地良渚社会,玉器尤其是带有礼器色彩地玉器,制作得更是不惜成本,一如商周时期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一些事

红山文化 与 良渚文化玉器的一些事 院系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 班级宝石0942 姓名李和江 学号 0901451218 2012年5月30日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一些事 一、简介: 1、红山文化:1908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首次发现红山文化遗址。于1935年该文化初次发掘被关注。该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河北的北部及渤海沿岸。据目前信息已知,该文化北越过西拉木伦河向内蒙内部深入,东越过医巫闾山进入辽河西岸,南伸至燕山以南的张家口地区。红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主要文化遗存距今约5500年。 2、良渚文化:193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良渚镇发现,1959年命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至钱塘江,北至江苏常州一带。该文化年代距今约5399年至4200年。 二、玉器的对比: 1、材料:红山文化的玉材料主要是辽宁岫岩的岫玉,良渚文化的玉材料主要是软玉(可能采至于太湖附近的宜溧山、天目山和宁镇山一带,笔者认为可能有些是从新疆和田运输过来的)。 2、种类:(1)红山文化的生产工具类:斧、刀;装饰类:壁、双联壁、环、方缘圆孔佩、箍、镯、勾云型佩、龟壳饰、玉鳖、玉鱼、双龙首璜、兽面佩、马蹄形箍、猪首形佩,丫形佩、双猪首三孔器、蝉形佩、长齿兽面形佩等;礼器有玉龙、玉猪龙。相对于兴隆洼文化来说增加了礼器等方面,手工艺和农业出现分工。

(2)良渚文化生产工具有斧、铲、凿、杵、纺轮等;装饰上有珠、管、璜镯、带钩、锥形饰、鸟形佩、鱼形饰、蛙形饰、鳖形饰、蝉形饰、兽面纹环(蚩尤环)、人形佩、串饰等;礼器有钺、壁、琮、冠饰、项饰等。 3、器物造型:(1)红山文化以几何型与动物型为主题,几何型分为圆曲型和直方型,动物型如上所述。(2)良渚文化的几何型分为圆曲型、直方型、圆方符合型。人物动物型器物如上所述。 4、工艺方面:(1)红山文化分为片雕、镂雕、圆雕三种。镂雕主要指勾云型佩中间的镂空部分。圆雕如马蹄形箍、玉猪龙等。器表琢磨光洁、工艺规整。勾云型佩的制作特点是随器型磨出沟槽,沟槽较宽,槽底是凹弧形属红山文化独有的。在刻线工艺上分阴刻和阳刻线。阳刻线如鸮型佩的翅膀羽纹。阴刻线又分两种:一种是宽阴线,线型宽短粗狂有力,见于鳖形佩;一种是窄阴刻线,线行均细圆圆曲,见于玉猪龙的唇纹。玉猪龙的眼睛为细阴刻线琢成,线纹匀细,造型规正。 (2)关于良渚文化的剖玉方法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镟切法”(即用砣具经过圆周运动切开),另一种认为是“线切法”(即用植物或动物质纤维如牛筋等,经过双手反复拉动切玉)。我个人认为两种方法都同时用得有。良渚文化的纹饰刻线多为细阴刻线,其特点为公正,匀细、致密、样式统一。其钻孔方法上,装饰品主要用锥钻法,分为单面钻和双面对钻两种方法,孔径较小。对于较大的礼器如壁、琮则用管钻法,其孔的特点是孔壁平直光滑,孔壁中间一般留有钻孔“台痕”,有时有搓开的情况,孔的圆心不在

良渚文化玉器鉴定秘诀!

良渚文化玉器鉴定秘诀 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属于考古学的文化范畴,上承凇泽文化发展演化而来。按照对良渚遗址出土物所做的物理炭14测年法,距今约5300年~4300年,也有晚于4000年的良渚遗址被发现,学术界取是按中间范围取值,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 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最早的发现者施昕更。上世纪50年代环太湖地区的考古工作有诸多发现,先后发掘了上海马桥、无锡鲜鱼墩遗址。1959年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乃先生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1973年草鞋山良渚文化精美玉器的出土,更是将长江流域的玉文化一下子提早了上千年,堪称中国南方灿烂文明的奇葩,成为全世界玉器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终极藏品。然而良渚文化古玉的仿制品,却也如影随形,一直在困扰着良渚古玉的收藏爱好者,早期仿品在宋代已经出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宋仿的神人兽面纹良渚式玉琮。 图1: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仿良渚玉琮 良渚文化以余杭郊区的良渚镇命名,其覆盖范围北到江苏花厅,与山东大汶口文化交接。西到江西和湖北交接,幅员甚广。由于缺乏田野考古文物的佐证,早年考古学者对于良渚玉器的年代认识仍很模糊,甚至一些文博泰斗也经常将民间采集到的良渚玉器视为商周玉器。因为大家都不相信在新石器时代,良渚古人能够雕琢出如此精美的玉器纹饰,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 随着草鞋山、张陵山、寺墩、上海福泉山、浙江反山、瑶山等地的先后发掘,在良渚墓葬中发现了良渚时期的陶器和精美的以神人兽面纹为代表的良渚玉器并存,才将上述玉器的年代定位良渚时期,这桩考古学上的冤案才得以最终平反。扭转了考古界对良渚玉器制作年

代的认识,而且在海内外掀起了至今未衰的良渚玉器研究和收藏热潮。 图2:反山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平面布局 图3:青浦福泉山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耕地被开发,众多的良渚玉器得以出土,并流入海内外收藏家之手,其中不乏精品。但是,这也给良渚玉器的伪造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近年来流散海内外的数万件良渚玉器大多地是新近仿制的赝品。 浙江的余杭、江苏的常熟地区早就已经出现仿制良渚玉器的私人作坊。因此,除了在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良渚玉器外,最近几十年民间收藏家手中的良渚玉器大多是真赝参杂,给良渚玉器的收藏鉴赏和民间交易带来了巨大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收藏文化的发展。在国内某些二三线的拍卖行,赝品良渚玉器更是比比皆是,笔者参加2010年上海汇宝春拍,曾经亲眼目睹一件早仿的良渚兽面纹玉枕,以300万元高价成交。各位藏家当擦亮眼睛,掌握必要的识别良渚玉器的方法,谨防被制假、卖假者的故事所惑,蒙受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从鸟崇拜到鸟神话

从鸟崇拜到鸟神话 Ξ———史前时期浙江民间故事母题寻绎 顾希佳 提要:通过对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史前艺术的解读,同时印证于典籍文本和民俗学田野作业,本文认为史前时期浙江先民中 存在着鸟崇拜。并由此进一步影响到当时的口头叙事活动,形成 了有关鸟的神话母题。这种母题对后世口头叙事产生了深远影 响,致使鸟的神话在浙江大地上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鸟 动物崇拜 神话母题 民间故事史 作者顾希佳,男,杭州师范学院。(杭州 310012) 人类讲述故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古代。故事的讲述活动要早于文字的发明,但又迟于人类语言的产生。 由于文字尚未产生,致使这个时期里的故事讲述无法保存至今。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只是他们遗留下来的一些文物遗存。这些文物遗存所表现出来的史前艺术及其象征符号,往往蕴含着当时人们所讲述的民间故事母题,这中间尤其令人振奋的则是那些神话母题。如果我们将这些史前艺术与后世的典籍文本相对照,与今天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大量活材料相对照,破译那个时代里的民间故事便有了可能。 一、河姆渡出土文物刻纹的神话诠释 从1973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宁绍平原南缘的余姚河姆渡地方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科学考察工作先后进行了两期。在河姆渡遗址的第四文化层中,专家们对两件文物发生了浓郁的兴趣。一件是骨匕,上面刻着两组鸟的图案,有人理解为是双头鸟,也就是说每组有两个鸟头,朝着相反的方向伸出头颈,鸟体又是相连着的,中间有一个圆圈。对于这种圆圈,有人理解为是太阳。另一件是一块象牙板,刻划着两只振翅而飞的鸟,鸟头相对着,连体,中间又有五重圆圈,外绕火焰纹, Ξ本文是2001年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民间故事史》中的一个章节。

良渚玉文化观后感

观良渚玉器之精,品中华文明之美 古人爱玉,几乎到了不分贵贱、超越阶级的程度:土豪可以赏玩美玉,穷文人也以玉石砥砺品格,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曾用玉做比,和氏璧的传奇;连宝玉出生,口里尚含了一块玉石。玉在古代的存在感,相当之高,诗经里与玉有关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比如: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等等,不胜类举例,这些或“比德于玉”,或以治玉不易喻君子修身,或以玉象征宏阔人格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与君子的美好品德有关,与古人的美好寄托有关,就连当代不少人给小孩取名字的时候,都会选择与玉有关的字,或词。可以说,在中国,玉是具有独特而美丽的魅力的,打开新华字典,里面与玉有关的字都是带有美好的寓意的。 而上溯源头,则要追究到良渚文化时期的人们对玉的尊崇了(良渚文化对黄河流域具有重要影响),那时候的人们或以玉为礼器、或以玉为饰、或以玉为具。用玉制成的礼器、实用物品等,玉在那个时候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了。从现在我们发掘的良渚文化的玉器中,它在记录良渚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千万年前我们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看到年兽图案下的图腾崇拜,看到良渚文化的发展历史,看到人类在社会发展之初的努力和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这是数年后,屈原发出的对生命,对自然呐喊,这声呐喊与良渚文化中,人们通过玉器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的印记重合起来,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即:人类几千万年来,对人生、对生命、对宇宙的思考。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思考、在奋斗、在表达。良渚人民用玉在千万年前表达着,呐喊者,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表达,在呐喊,只不过记录的方式不一样了,但玉一直在现代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存在,或表达情谊深长;或表达审美;或表达尊崇。 同时,玉也是财富的一种,而现代人送礼时,玉制品仍旧是人们的一个重要选择项,更

2019智慧树知到[动物与中国文化]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动物与中国文化]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1.【判断题】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对动物的利用形式除去原始狩猎活动外,更主要的是对野生动物的驯养和家化。 答案:对 2.【判断题】猪的驯养与家化属于工具类野生动物的驯养与家化。 答案:错 3.【判断题】马的驯化主要是为了车驾,其社会功用主要应用于军事。 答案:对 4.【判断题】蚕的驯养与家化主要是为了提供人们作为美食原料。 答案:错 5.【单选题】中国家猪由华北野猪和华南野猪在()年前驯化而成。 答案:6000-7000 6.【单选题】目前认为绵羊由()驯化而来。 答案:盘羊 7.【单选题】家鸡被家化的时间约在公元()前年左右。

答案:5000 8.【单选题】柞蚕开始饲养的年代在汉()初年。 答案:光武帝 9.【多选题】人们驯化狗的目的主要是()。 答案:狩猎警戒宠物 10.【多选题】人与生物的具体关系表现为()。 答案:认识改造利用观赏 [第二章测试] 1.【判断题】统计表明,良渚文化玉器中,有刻纹的玉器占全部玉器的比例多达10%。答案:错 2.【判断题】统计表明,仰韶文化陶器中,有刻纹的陶器占全部陶器的比例不过5%。答案:对 3.【判断题】结合动物的自身特征,原始动物崇拜基本可以划归为六种类型。 答案:错 4.【判断题】龙、麒麟等崇拜属于飞行动物崇拜。 答案:错 5.【单选题】红山文化刻有动物纹饰的造型器物主要是()。 答案:玉器 6.【单选题】原始动物崇拜的起源很久远,约()时代晚期开始。 答案:旧石器 7.【单选题】凤凰崇拜属于()。 答案:幻想动物

8.【单选题】故宫博物院藏玉佩和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两件鸟与人组合的玉佩,被称为()。答案:“鹰攫人首”玉佩 9.【多选题】内蒙古阴山地区的岩画中,发现有()岩画。 答案:鸵鸟大角鹿野牛 10.【多选题】考古发现了许多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动物造型或纹饰的各种材质的文物,包括()。 答案:玉器陶器石器骨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