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经验主义概述

逻辑经验主义概述

逻辑经验主义概述
逻辑经验主义概述

逻辑经验主义概述*

(本文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写的条目,发表时略有修改)。

20世纪20年代初期,石里克(M.Schlick)在维也纳大学担任为马赫特设的归纳科学哲学讲座的教授之职。在这以后,汉恩(H.Hahn)、赖特梅斯特(K.Reidermeister)、弗朗克( Ph.Frank)和纽拉特(O.Neurath)组织了以石里克为中心的“石里克小组”(der Schlick s Kreis),讨论现代物理学、数学和逻辑学的新发展以及有关的认识论问题。当时的参加者有卡尔纳普(R.Carnap)、门格尔(K.Menger)、米塞斯(R.von Mises)、魏斯曼(F.Wa ismann)、克拉夫特(V.Kraft)、费格尔(H.Feigl)以及哥德尔(K.Godel)等人。二十年代末期,汉恩、纽拉特和卡尔纳普等人在“石里克小组”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维也纳学派”(der Wiener Kreis),成立了马赫学会,并出版了一本宣言式的小册子《科学的世界观点——维也纳学派》,阐明了这个学派的基本纲领。于是,维也纳学派以这本小册子为标志而问世了。

维也纳学派的形成条件,除了继承休谟、孔德、J.S。密尔和马赫等人的实证论基本观点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首先是相对论的创立和量子物理学的新发展;其次是弗雷格(G.Frege)的巨著《算学基础》(1884)之开始受到重视,罗素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1910—1913)的出版;以及石里克的《普通认识论》(1918)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1922)的影响。没有这些理论作为其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则任何形式的新实证主义或新经验主义,无论逻辑实证主义还是逻辑经验主义,都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维也纳学派所掀起的这个哲学运动之所以能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主要应归因于以赖兴巴赫(H.Reichenbach)为首的“柏林学派”的呼应,波兰的华沙学派的声援。在英国,艾耶尔(A.Ayer)、魏斯曼以及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学活动也起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卡尔纳普、弗朗克和费格尔等人继续宣传和发展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并将它与美国的实用主义、操作主义和自然主义联系起来。这样,维也纳学派这个哲学运动引起了国际哲学界的更广泛的注目,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国际哲学潮流这一。维也纳学派于 1936年石里克被枪杀后,实际上已经瓦解了,但直到1938年才由于被纳粹政权视为“反动哲学”而遭到公开禁止。逻辑经验主义经历了几十年的变化和发展,已经失掉了在维也纳时期的本来面貌,但是它在当前西方分析哲学中仍有相当的影响。

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经验主义和反形而上学。不过它的经验主义与休谟或密尔的有所不同,它认为科学知识的基础不是依赖于个人的经验感觉,而是依赖于公认的实验证实。在反形而上学方面,它不像孔德和马赫那样,认为形而上学是错误的,而认为它无意义。在其他方面,如对待实体、上帝、自由和必然等所谓“永远不能解决的问题” 也有所区别。对逻辑经验主义来说,这类问题不是有其问题不能解决,而是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它们是一些所谓“似是而非的问题”(Scheinproblem)。另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无论休谟还是马赫都忽视逻辑的作用,仅以心理分析为其方法论的根据,而逻辑经验主义则把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正因为如此,它才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虽然归实证主义者提出“反形而上学”,但他们并不真正知道形而上学之所由生、问题所在以及解决的方法。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乱用语言”所致,是一个关于意义的问题,因此解决它们的方法不是一般的科学方法,而是语言的逻辑分析方法。他们断

言,要把哲学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必须以“一种哲学结束传统的哲学(Schulphilosophie)”。这样的“一种哲学”就是指:真正的哲学论题不谈自然或社会,而只谈语言或语言应用的,亦即:哲学是以研究语言的有意义和无意义为基础的。哲学的任务不是提出命题或建立命题体系——理论学说,那是科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是从逻辑的观点分析和阐明科学中的概念、假设和命题的意义,从而使我们因之而引起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混乱得到澄清。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哲学不是自然科学之一种”,“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哲学应把那些没有哲学便似乎模糊不清的思想弄清楚,并给以明确的界限”,“凡可说者都可以清楚地说”(1)。

逻辑经验主义者宣称,相对论中的同时性定义是澄清关于时间空间的形而上学概念的一个典型实例。爱因斯坦主张借光信号来说明“被空间所分开的事件的同时性”的意义,这是经实验证实了的。但是如果我们主张,在这种借光信号所确定的“相对同时性”之外,还有一种哲学的“绝对同时性”,它和任何可观察的信号完全无关,而是自在自为的,那么这个“绝对同时性”由于排斥了任何证实的条件,即排斥了它之为真或为假的逻辑条件,而变得毫无意义可言了。逻辑经验主义者表明:一切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是以类似的形式提出来的,一切形而上学的体系都是以类似的思想为根据而建立的。因此,如果我们把形而上学问题归结为语言的问题,并应用逻辑分析方法阐明它,那么不仅能了解它所以产生的原因,同时“还能将它作为无意义的”从科学中清除出去。

但是,逻辑经验主义者并不认为形而上学完全无意义,只是认为它没有传达实际知识的意义(cognitive-actual meaning),但具有激动情感的意义(expressive emotion mean ing),多少像诗歌、艺术和音乐那样。因此,他们对形而上学的结论是“它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但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它只能作为艺术作品,不能作为真理来评价。形而上学学说所包含的,有时是科学、有时是诗文,但决没有什么形而上学。”(2)

旧实证论哲学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科学地说明数学和逻辑以及自然科学的关系。旧实证论者把认识局限于经验范围之内,此外就无其他认识可言。因此,他们只能把数学和逻辑看作一种具有“最普遍性”的经验学科,又能对它们作出心理的和经验的解释。这样,他们就把归纳认识的不可靠性加之于逻辑和数学了。对此,逻辑经验主义者则持否定的态度。他们断言,逻辑和数学对于实在无所陈述,它们只能在思想领域之内活动。换句话说,它们仅仅与语言形式或符号使用打交道。逻辑规律不是实在的“最高规律” ,而是表达思想的普遍法规。排中律之所以在实践中有其效用性,是因为我们要想有意义地说点什么,就不能同时既肯定一件事,又否定同一件事。逻辑是普遍的思维形式,数、元素、项、类和子类、命题以及用“如果”、“和”、“或者”、“不”等连词组成的组合命题,就是形成这种思维形式的基础。逻辑是纯粹形式的,毫不涉及特殊内容,在逻辑中,任何特殊内容总是以变项来代替。演绎推理是命题中间的相互变形,是依照类的元素或子类的可替换性来规定的。逻辑既然仅仅以纯粹形式关系为其唯一的对象,谈不上有何实际的认识,所以它才能如莱布尼兹所说的那样,在“一切可能世界”(a lle mogliche Welten)中有其效用性,所以它的真理才具有普遍的、先天的和分析的特点。

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以上对逻辑所说的,完全适用于数学。数学事实上是一种精确的思想结构或严整的符号体系。几何学除了作为空间科学的物理几何学之外,也不涉及实际的空间概念。数学是在逻辑和公理设定(axiomatische Festsetzungen)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从这类设定之中才能把数学命题演绎地推导出来,正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数学、几何学和逻辑学的新发展所说明的那样。

科学命题的两分法(Dichotomie)——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是从莱布尼兹和康德开始的,但对分析命题的形式特性提出一种明确说法的,则是维特根斯坦。他指出分析命题是一种重言式,它的真假性依据逻辑规则就能断定。我们用下列的例子说明这一点:一个带自身否定的组合命题通过“或者”(PV~P)就一定是真的,同样的给合命题通过“和”( P·~P)就一定是假的。换句话说,分析命题以它的句法形式或符号组合即能判定它的真假,没有必要考虑它的特殊内容,因为它的效用性与那种特殊内容无关,这就是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根本区别。分析命题既然依据它的形式就能判定真与假,无须考虑它的特殊内容,所以它不对事实有所陈述。从上面提到的那两个组合命题(PV~P)和(P· ~P)来说,前者容许一切事实的可能性,所以对于事实一无所说,后者排斥了一切事实的可能性,所以对于事实不能有所说。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说的“重言式和矛盾是无意义的”,“矛盾可以说是消失于一切命题之外,复言式则消失于一切命题之内”(3)的意思。

逻辑经验主义者自诩根据“分析—综合”(analytisch-synthetisch)的两分法解决了实证主义哲学的难题,同时还把它当作“彻底经验主义”的思想基础。但是,怀特(M.Whi te)和蒯因(W.Quine)对这种两分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4)。对此,卡尔纳普、费格尔和魏斯曼坚决表示不能同意,并加以辩驳和否定(5)。的确,这一点是逻辑经验主义者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否则,它的整个思想体系就会动摇了。

可证实性的意义标准问题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中心问题之一。在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下,逻辑经验主义者把经验命题分为基本命题与组合命题两种,并严格加以区别。前者是有关简单事实的命题(S——P),后者是由二个或更多的基本命题构成的命题(p,q,r…),还具有合取、析取、蕴含和否定等形式。一个基本命题是真的,如果它的内容和事实相符合,否则是假的,而组合命题的真假性依赖于基本命题的真值;组合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但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确定这两种命题之为真为假,之有无意义呢?Z Z 逻辑经验主义者说:“命题的意义是它的证实方法。”根据这个可证实原则来说,我们要了解一个命题的意义,必须了解什么才能使它成为真的,就是说,我们能够说明它是通过什么被证实是真的。如果我们对于一个命题的证实条件有了了解,那么我们就能确定它之为真为假了,因而也能了解它的意义。逻辑经验主义者对于可证实性所要求的,倒不是实际的可证实性,而是原则上的可证实性。一个无原则上可证实性的命题就是一个无任何证实条件的命题。这类命题从语法上说,形似一个命题,但没有任何方法能证实其为真为假,因而无法了解它的意义。这类命题逻辑经验主义者称之为“似是而非的形而上学命题”。但是他们并不否认有无须证实的命题:数学命题与逻辑命题。我们上面提到,数学与逻辑是一些重言式命题的体系。它们的对象是形式的关系,不是实在的关系。它们要求的不是证实,而是证明,不是真实性,而是有效性。这就是逻辑经验主义者所谓自然科学和形式科学的区别,以及二者同形而上学的区别。

逻辑经验主义者提出可证实性的意义标准后,引起国际分析哲学界的许多严厉批评。主要有两点:首先,有人指出:这个标准是否可以应用于它自身,如果不能,依照逻辑经验论者的看法,就不是综合命题,当然也不是他们所说的分析命题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对此,卡尔纳普回答说,这个标准自身不是企图对于实际有所说,只是对于更明确地使用语言的一种建议。其次,事实证明,科学的普遍假说和理论也只能有部分的证实依据,不是可以完全证实的。然而,科学家总是以这样的假设和理论作为他们科学研究的前提的。逻辑经验主义者,特别是卡尔纳普,由于上述两点批评的关系,从30年代末期开始就把这个标准中的可证实性用可确认性(confirmability)或可检验性(testability )来代替了(6)。然而,K.波普尔仍然认为,这个意义标准应该完全取消,而代之以“经验的、科学的与超验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和回答的分界标准”(7)。这个标准就是“检验性”,或者用他说的,是“可证伪

性”(falsifiability)或“可反驳性”(refutabil ity)。但是,尽管如此,逻辑经验主义者仍然力图在继续改造这个意义标准中保持这个从维也纳学派流传下来的传统观点。

纽拉特和卡尔纳普对于维特根斯坦的所谓基本命题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于是提出了记录命题。所谓记录命题,也是指一种对于直接经验的给予的陈述。不过,纽拉特首先认识到这类命题如果不在主体间(intersubject)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改造(rational recons truction),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因此,他在他提出的记录命题的公式中,排除了一切主观的因素,如“我”、“现在”、“这里”和“这个”等等,而代之以“记录者N·N”、“地点O”、“时间T”以及“被观察的对象X”。纽拉特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观察记录不应该是“现在我感觉到的是如此这般”,而应该是“N·N先生在地点O和时间T之内观察到的是如此这般”。他指出,记录陈述所报导给我们的如同寒暑表或测量器所指出的标记那样,例如“今天寒暑表记录的温度是35℃”和“观察者感到这里很热”,这两个“事实”都能用客观的物理语言表述的。如果一位科学家在物理学实验或生物学实验中,难于制定这种心理的或生理的观察记录,那么他可以将它不断地调整,一直到和有关的实验结果一致为止。

纽拉特和卡尔纳普以他们的记录学说为根据,提出物理主义和统一科学的观点。所谓物理主义,简言之,就是以物理学为基础,应用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方法,从物理的物的语言(physical thing language)方面,将心理现象还原为物理现象,将心理学命题译为物理学命题,从而把“心理的”与“物理的”、“身体的”与“心灵的”统一起来,进而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他们说:“心理学是物理学的分支”、“物理学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8)。在哲学方面,纽拉特和卡尔纳普还借此排除有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似是而非的问题”,排除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对立的观点,从而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点——逻辑经验主义。这就是他们所谓统一科学运动的任务和目的。

但是,纽拉特和卡尔纳普提出的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统一科学运动和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矛盾的。其主要矛盾之点在于把生物学还原为物理学和化学,把心理学还原为神经生理学,两者最后还原为物理学的困难方面。虽然科学家对于它们之间未来的还原可能性并不完全否定,但是认为这种还原可能性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对这个统一科学运动威胁尤大的是突出进化论(theory of emergent evolution)的发展。依据这种理论,生命或心灵都有其特种的新的实在形式,这种形式是不能从任何自然规律和科学理论中推演出来或预测到的。这一点足以说明这个统一科学运动的科学性(Wissenschatlichkeit) 是怎样的了。因此,很久以来,多数逻辑经验主义者已经把这个统一科学运动看作是一种历史的现象了。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纽拉特和卡尔纳普把记录命题看作科学认识的基础问题。他们认为,记录命题是不带任何理论偏见地、如实地描述实验观察的结果,所以在新的科学理论创立之前,它的可靠性是无可怀疑的。因此,他们提出:认识的证实检验标准不是命题与“实在”和“直接经验”的比较,而是命题与同一体系内有关命题的比较。如果他们之间的比较结果是一致的,那就是真的,否则就是伪的。纽拉特以此为根据,反对维特根斯坦和石里克的真理符合论(correspondence theory),而代之以真理贯融论(cohere nce theory)。他指出,维特根斯坦关于指明(Zeigen)的论断和石里克关于确证(Konsta tierungen)的论断都包含了主体的因素,都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即其他逻辑经验主义者所说的“语言的唯我主

义”(linguistic solipsism)。但是,纽拉特也无法否认,贯融论在命题与同一体系内有关命题的选择和规定中,也包含了同样的主观性和任意性,也会因此而导致彭加勒(H.Poincare)式的约定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

所谓心身问题,即精神与身体的关系问题,至今仍然是分析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纽拉特和卡尔纳普从他们的物理主义出发,认为物理的和心理的概念不代表两种实在性,即精神实在和物理实在,而是可以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定义为个人的精神活动和思维过程的两种特征:个人的行为特征和用不同语言表现这种行为的语言特征。当前分析哲学中,则把这个心身问题归结为所谓“别人的精神问题”(problem of other minds),具体点说,也就是这样的问题:我怎样知道别人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痛觉呢?他人的痛觉和在类似的情况下我所有的是同样的吗?总而言之,我怎样知道别人有思想有感觉呢?因为我和他是两个不同的身体,是两个人,我们之间又根本不可能有所谓“精神的交感”。因此,如果有人提出这类问题,那么逻辑经验主义者就会问: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你怎么证实它的意义呢?

由于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卡尔纳普对心理事件的绝对的私人性(absolute privacy)也作了分析批评,但并不因此而改变他的物理主义的观点。他承认许多精神特征和属性具有素质的个性(dispositional character)。这种素质个性在心理学中简称之为试验的条件或者试验结果的条件。不过,他指出,这种素质个性,如同物理学中的“溶解性、弹性和导电性等物理性质”那样,可以根据一定事件下发生的事态加以确定的。因此,我们也可以应用这种方式将那种精神的素质个性作为一种个人行为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假设而规定下来。这就是卡尔纳普对科学理论概念在他原有的“结构体系”(constitut ion system)之外,应用所谓“重合规则”(coincidence rules)来说明不能感觉的与能感觉的事件的相互关系,来挽救物理主义观点和解决心身问题的补救方法(9)。

但是,维持根斯坦对于心理事件的绝对私人性始终持否定态度。他强调,心理事件的发生,除非有其客观的特征,否则我们对于彼此之间的直接经验是不能相互传达的:他否定一切私人语言的可能性。维特根斯坦还反对用类比法将他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自己在类似情况之下发生的情况中推演出来的观点。他指出,这种观点根本违背语言的逻辑语法,因为私人语言必须建立在私人指示定义(private ostensive definition)之上,而私人指示定义根本不是什么定义。在这个意义之下,如果一种词句(expression)是私有的话,那么它根本不成其为语言中的一种(10)。

注释:

(1)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4.111,4.112,4.116。

(2)《石里克论文集》Ⅱ(英文版),第111页。

(3)同(1),4.461,5.143。

(4)怀特:“分析与综合”,见杜威:《哲学与科学》,1950年,蒯因:“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见《从逻辑的观点看》,1961年。 (5)卡尔纳普:“语言公度”,见《哲学研究》Ⅲ,1952年,第651页;魏斯曼:“分析与综合”,见《分析》杂志,1949年,第2期,第10、11、13页。

(6)卡尔纳普:《检验性和意义》(英译本),1950年。

(7)波普尔:“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界”,见《猜想与反驳》,1963年,第278页。

(8)卡尔纳普:《认识》第2期,第459页;《似是而非的问题》,1928年,第36页。

(9)卡尔纳普:“理论概念的方法论性质”,见《哲学研究》Ⅴ,1956年。

(10)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380条、241条。

参考书目:

(1)克拉夫特:《维也纳学派》,英译本,1953年。

(2)艾耶尔:《逻辑实证主义》,1959年。

(3)石莱希尔(H.Schieichert):《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验主义》,1957年。

(4)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3—1984年。

(5)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1922年;《哲学研究》,1953年。

(6)石里克:《普通认识论》,英译本,1974年;《哲学论文集》Ⅱ,英译本,1979年。

(7)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1962年;《语言的逻辑句法》,英译本,1962年;《统一科学》,1934年;《检验性和意义》(英译本),1959年;《语义学导引》,19 42年;《意义与必然性》,1947年。

(8)纽拉特:《哲学论文集》,1952年;《经验社会学》,英译本,1971年。

(9)克拉夫特:《认识论》,1960年;《科学价值论的基本问题》,英译本,1981年。Z Z (10)魏斯曼:《语言哲学原理》,英译本,1965年;《哲学论文集》,1977年。

(11)费格尔:《心理的与物理的》,1968年;《探讨与辩论》,1981年。

(12)费朗克:《现代科学和它的哲学》,1949年。

(13)艾耶尔:《语言、真理和逻辑》,1946年;《经验知识的基础》,1940年。

(14)麦吉尼斯:《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1967年。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实证主义;二是科学主义。首先,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种很强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种实证主义主要体现在其根本原则,即“经验证实原则”之中。这个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只有表述为经验并能够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才有意义。“逻辑性”和“彻底经验论”是逻辑实证论区别于传统的实证论的关键点,也是逻辑实证论的实证性比一般实证论更强、更为严格的地方。 (1)在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的问题上,强调科学知识存在着一个惟一确定的、可靠的基础。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每个理论都具有自己概念的和经验的基础而孤立存在,理论之间的惟一关系是由中立的观察语言所提供的”[5]。 (2)在关于科学的方法和目标的问题上,强调存在着超越历史和科学内容的惟一可靠的方法和惟一确定的目标。与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相适应,逻辑实证主义将归纳法看作是科学的惟一可靠的方法。 (3)在关于科学进步的问题上,预设了一种“中国套箱式”的直线累积发展模式,在他们那里,科学完全成了一项累积性的事业。科学进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真的经验命题”的积累、扩大或归并的过程。 由此可见,无论是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还是关于科学的方法、目标和发展模式,逻辑实证主义者都作了不折不扣的实证主义的理解。 其次,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也是一种很强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这种科学主义的特征是,十分突出地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他们不仅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视科学,而且也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

视整个文化。于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自然科学不仅是惟一种类的科学,而且也是在认识上惟一有意义的文化。具体说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有以下几个要点: (1)强调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那就是自然科学。除此以外,并不存在其他种类的科学。 (2)强调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 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其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对科学作逻辑分析,或者说,对科学的语言系统作句法分析。 这样一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似乎提供给我们一幅关于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截然区分的清晰画面,并且告诫人们:科学世界在认识上是有意义的世界,而人文世界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世界。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用自然科学家的眼光来理解和审视科学、哲学及其科学与其他文化的区别。这种观点虽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尤其是用数学与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及其哲学,并且进行了艰难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后来遭到了失败,但是,它对于推进和深化科学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 。 然而,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确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其中最根本的缺陷之一,就是对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忽视。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 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主要产生于1930年代~195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一、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的贡献与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又叫逻辑经验主义或新实证主义,它作为的一个哲学运动,形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本世纪上半叶盛行于西方哲学界,在科学界和知识界也有较大影响,其成员不少是兼有科学家与哲学家双重身份的学者。他们打着“科学的哲学”的旗号,企图以数理逻辑和自然科学为装器,否认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传统哲学(他们称之为“形而上学”),并提出自己的哲学观:“哲学的唯一正当的任务就是逻辑分析”。1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在整个逻辑实证主义中影响最大,一般把这一学派的形成当作逻辑实证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正式产生的标志,其代表人物的观点也被看作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哲学上,逻辑实证主义影响了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大部分流派,例如逻辑实用主义、波普尔学派、历史学派、科学实在论等,都是在批判或修改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不存在一种理论能完全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同样逻辑实证主义也是如此,我们既要对该思想在哲学上所带来的积极贡献做出肯定,也要在进行肯定的同时看到其中的一些局限性。以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的贡献与局限性。一、从哲学的性质问题上看 逻辑实证主义在哲学的性质问题上,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活动。哲学的目的在于为科学命题提供清楚的意义,它是一种授意活动。2哲学的授意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这种哲学观所强调的是哲学与科学的密切联系,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局限于逻辑分析,把哲学看成是一种分析活动,这是根本错误的。我们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的任务是研究存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等根本问题。如果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归结为逻辑分析,那就否定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也否定了哲学是一门科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形式,从而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哲学本身。 1卡尔纳普.《哲学和逻辑句法》[M].p.17 2唐歆.《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研究》.[C].2012.12

第4章 科学概述概要

第一篇科学篇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 这部分内容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 从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开始, 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 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科学理论和检验、评价科学理论的方法和其中包含的深刻哲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对科学的含义的理解,是理解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重要的视角。 科学也是整个科学技术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因此,我们从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谈起。 第一节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一、科学的含义 贝尔纳: “科学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本来就不能用定义来诠释,……故而必须用一种阐

明性的叙述来表达。” 词源:拉丁文“Scientia”,“知识”。(英、德、法语由此衍生) 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12世纪,欧洲。威廉,“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 17世纪,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作为知识:事实,现象的、经验的东西。 规律,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理性思考的结果。 反映,形式上的主观性。 -作为知识体系:零零散散的知识,还不能称其为科学。 2,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知识是探求的结果,而活动才是内容本身。” 齐曼:一般来说科学被理解为了解的艺术,它和研究几乎是一回事。 凯德洛夫:科学的概念既用于表示科学知识的过程,也用于表示获得由科学实验检验其客观真理性的知识的整个体系。 “研究”、“科学家” 主要涉及到“方法论”问题。是我们重点讨论的内容。 3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17世纪中叶,开始其社会建制化进程, 19世纪后,科学家职业化, 20世纪以来,成为“大科学”,一种“社会建制”, 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专业部门,新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产业。 一项国际事业。 科学,历史性范畴,只能采取阐明性叙述,从历史中把握。 广义: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 狭义:特指自然科学(本门课程狭义)。 二、科学的特性

自然辩证法八个问题

1.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标准:可证实性。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并不是简单的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反对,而是认为形而上学不能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形而上学的命题甚至形而上学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他们提出,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必须是可以用经验进行检验的命题,而所谓可检验就是“可证实”。这一标准也是他们所提出的意义标准,即科学命题应该是“可证实”的,不可证实的命题是没有意义的命题,就不是科学的命题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个程度的问题,有的哲学家对形而上学展开全面的批驳,认为形而上学一无是处,其所有的、整个体系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既不是分析的,又不能为经验所证实,没有任何真理性可言,是无谓的“伪命题”。因为科学理论都是全称命题,对科学命题的证实都是建立在归纳法的基础之上,但归纳法自身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这就是所谓的“休谟问题”,归纳法无法证明一个全称命题的正确性,无论多少个有利的科学事实,都无法证实一个科学理论。 因此,由于归纳法的不可靠性,逻辑经验主义以“可证实”作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是成问题的。 2.波普尔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波普尔的划界理论是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划界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但又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波普尔的划界标准:“可证伪性原则”。他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原则区别不在于它们是否可证实,而在于它们是否可证伪。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即原则上能够被一个或一组可能的观察陈述所证伪(而不是指它们实际上被证伪)。在他看来,理论根本不可能被经验证实。他写道:“我建议以理论的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作为分界标准”。“一个命题只要它是可检验的,或可证伪的,就是科学的;反之,不可检验、不能被证伪的,就属于非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他同时指出,他所说的“可证伪”,是逻辑上的可证伪,而非事实上的可证伪。一个逻辑上有可能被证伪的命题或理论,就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或理论,至于它是否已被经验所证伪,这从分界的观点看来是无关紧要的。从这个观点出发,他把在科学史上已被证伪的许多理论,如地心说、燃素说、热素说和日心说、氧化说、分子理论一起都列入科学之中。而把数学、形而上学、伪科学、宗教神学归入非科学之列,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领域的命题都是不可证伪的。 波普的可证伪性标准虽给人耳目一新。但是,“可证伪”标准也存在问题,一个反例的出现并不能决定性地证伪一个科学命题。一方面,一个反例的出现,只能说明作为反例的科学事实本身与科学理论之间存在着冲突,很可能科学理论本身是正确的,而科学事实是错误的。另一方面理论是有内部结构的,即一个科学理论是由硬核和辅助性假说组成的,一个假说并不是单独的接受科学事实的检验,而是诸多假说组成的理论系统作为整体接受科学事实的检验。一个反例的出现,并不能直接否证理论的硬核,而只是表明这个理论系统之中的某个假说是错误的,理论的支持者可以通过修改辅助性假说或者作出特设性假说来维护这个理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 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

解释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拒斥形而上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命题割断了和经验世界的联系,所以在经验上、理论上,即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所谓形而上学命题没有经验意义,是指这类命题所涉及的对象不在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既不能通过经验予以证实,也不能通过经验予以否证。换一句话说,即形而上学命题不能在经验范围内确定其真假,而一个没有真假值的命题由于没有断定性的内容,因而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知识,即对增进我们的认识毫无帮助。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意义一词总是从认识性的意义这个观点上来理解的。据此,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命题都是一些无意义的伪命题。所以,卡尔纳普说,我们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些论题,我们是拒斥这整个问题。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摘要:逻辑经验主义作为西方哲学的一种重要哲学形式,是在对传统哲学批判、拒斥形而上学的前提下,开启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实现了“哲学的伟大转变”。它的产生深刻影响着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科学哲学。通过探寻其产生的根源方能把握其实质,通过探讨其主要思想旨在寻求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逻辑经验主义;形而上学;确定性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演化阶段 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是由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经过马赫主义演化而来的。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看,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逻辑经验主义就是秉承存在论中的经验论的路径并且以拒斥和清除形而上学为己任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维。它是西方哲学存在论传统寻求确定性的过程中形而上学传统发生涅槃式革命的结果。 逻辑经验主义从产生、发展到衰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逻辑经验主义的形成阶段。1922 年,石里克被邀请到维也纳大学任“归纳科学哲学讲座”主持人,以他为中心,逐步形成了维也纳学派。1926 年,卡尔纳普来到维也纳,成为这一学派的另一领袖。1929 年,他们发表了名为《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的宣言,标志着维也纳学派正式问世。第二,逻辑经验主义的鼎盛时期。维也纳学派的理论,在西方各国引起了普遍的反响,以致形成了一种国际性思潮。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二十年间,逻辑经验主义是西方最时髦的哲学之一。第三,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阶段。逻辑经验主义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以后,逐步同实用主义等哲学流派合流。由于自身理论上的困难和内外的批判,特别是由于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学派的相继兴起,原来意义上的逻辑经验主义便日益衰落了。 60 年代后,逻辑经验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不复存在。但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内容、观点、方法,至今在西方哲学界仍然有很大影响[1]。 二、逻辑经验主义的内核 逻辑经验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马赫的观点,不仅重视经验的作用,而且把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逻辑经验主义用数理逻辑分析的方法把形而上学拒斥在哲学之外,并且完成了哲学的转变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

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逻辑经验主义 ?背景: –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科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最可靠的方法 ?认识论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感觉经验是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和依据 ?反形而上学:反对任何对超越感觉经验的东西的探究 ?科学统一性:科学具有统一的方法和经验基础 –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发展: ?弗雷格(G. Frege, 1848-1925)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关于数学基础的逻辑主义主张:数学可以还原为逻辑。 –新的哲学观:哲学作为语言分析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哲学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语言的误用,所以哲学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语言分析–物理学危机与革命 ?马赫(Ernst Mach, 1838-1916),庞加莱(Henri Poincaré, 1854-1912),迪昂 (Pierre Duhem, 1861-1916)等对物理学概念基础的批判和分析 ?相对论;量子力学 弗雷格(G. Frege,1848-1925) ?1879: 《概念文字》(Begriffsschrift) ?1884: 《算术基础》(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 ?1893,1903: 《算术基本定律》(Grundgesetze der Arithmetik,两卷)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1910-13: 《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 3 vols.,与怀特海合著) ?1912:《哲学问题》(Problems of Philosophy) ?1914: 《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Our Knowledge of the External World) ?1921:《心的分析》 ?1927:《物的分析》 ?1945:《西方哲学史》 ?1948:《人类知识:其范围与界限》 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1921: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53:《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主张 ?只有两种类型的有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的命题:分析的和综合的–分析的命题:命题的真理性或有效性(validity)只依赖于语词的意义; –综合的命题:语词的意义不足以决定命题的真理性或有效性的命题。 ?逻辑和数学命题是分析命题 ?经验科学命题是综合命题,其真理性需由经验检验决定 1 2 3 4 5 6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恩、笛卡尔等。 笛卡儿()年月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儿的父亲是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同时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笛卡儿在豪华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他幼年体弱多病,母亲病故后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 父亲希望笛卡儿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在笛卡儿八岁时,便将他送入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可以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

冥思,是大自然、书本和数学把他从孤独和绝望中拯救出来,特别是对数学的迷恋,成为他的主要兴趣。罗素一生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无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对真理的求索中,罗素从

无门户之见,善于向各方面学习,善于自我省察,不断修改自己的观点。但他又从来不是关在书斋里不问世事的学者。从青年时代起,他一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追求并捍卫社会主义。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年)、《莱布尼茨的哲学》 (年) 、《数学原则》(年)、《数学原理》(卷,与怀特海合著,年至年间完成)、《哲学问题》 康德并非书呆子,年轻时期甚至长于社交,尤其是颇得女性的青睐。康德一生未婚,这同当时的一些新派大师(如笛卡尔、霍布斯、莱布尼兹、洛克、休谟等人)惊人地一致。但也有几次有成家的意愿。终因考虑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而放弃。康德传记作者古留加说“康德外表生活秩序井然,千篇一律,比起从事这种工作的其他人来,显得更为单调刻板。” 剑桥大学出版,库恩写的《康德传》,对于康德的生活细节有很多细致描绘,而最令人关注的便是年—年这一段。这十年中康德没有一部著作,一直到年,他才发表《纯粹理性批判》)———那部震惊世界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问世前,还有些趣闻故事。 康德当时(年月)虽已是哥尼斯堡大学的正教授,但在一般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平庸

[经验主义,逻辑,原则]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原则

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原则 一、可证实原则:逻辑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 命题的意义是逻辑经验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将可证实原则作为判明任何命题(或陈述)的真假及其是否具有意义的首要标准。 逻辑经验主义的创始人石里克指出:命题的意义即证实它的方法。此处的证实即可证实,是指证实的可能性而不意味着在此时得到证实。另一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卡尔纳普则更全面地阐释了该原则:语句的证实条件决定其意义;其次,某语句仅当原则上可被证实时才具有意义。经验主义者视证实原则为合理且不可推翻的实证论的哲学内核,将该原则作为核心原则和重要的立论依据。 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命题系统中存在着句法句子和对象句子,前者是仅表述概念和命题间逻辑关系的不关涉对象含义的句子,而后者是断定某事实的表述经验事实的句子。对应于这两类句子,证实原则也包括经验证实和逻辑证实两方面内容。根据证实原则,当通过经验或逻辑都不能证实某命题时,该命题是真值为假的无意义命题。 证实原则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它重视科学知识中数学和逻辑的功用,强调通过经验证实任何科学知识,主张将逻辑分析的方法用于哲学,有效结合经验证实与逻辑证实两种方法,注重对命题的内容和形式的检验,从而避免研究者陷人徒劳而无意义的探求。然而,无论经验或逻辑的证实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证实原则面临的重要缺陷。 二、对经验证实原则及其局限性的思考 经验证实是指通过观察和试验,将科学知识同经验事实相比较以确定其有无意义。石里克认为,经验证实即是经验的可能性,任何命题(或陈述)所论断的内容只要同自然规律相容或不矛盾,则可被经验证实,卡尔那普进一步指出:陈述的意义在于其证实方法。陈述所断言的内容仅限于可被证实的范围内,当用某句子作出某种断言时,仅是断言了某个经验命题。当对象原则上超越了可经验证实的范围时,该对象是不可谈论或思考的。经验的证实包括直接证实和间接证实(即可证实性),对于不能通过直接经验和实际观察所证实的对象,必须采取后一种证实方法。间接证实从根源上仍然未能脱离直接经验证实,因为只有通过对已证实的命题及可被直接证实的命题进行演绎推理,才可能得到间题证实的命题。按照经验证实原则,某命题是否具有意义,取决于它能否被直接感觉经验所证实。 逻辑经验主义者主张任何命题必须通过实验与观察才能得以证实,将经验证实原则视作区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命题的根本标准,通过经验证实判定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方法体现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理性意识和求实精神。抛弃了形而上学的空泛教条,以严格的科学作为意义研究的基底,在科学论证方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理论的必然性、严密性和精确性,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然,由于历史局限性等原因,证实原则也蕴含着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经验证实原则的提出,旨在拒斥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传统形而上学。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形而上学的构成概念,如本质、本原、绝对、上帝、理念等并非源于经验范畴,实质上都属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选择题)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 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 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 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 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果有剩余,必有隐因。”是指: A.求同法 B.差异法 C.求同差异共用法 D.共变法 E.剩余法 9、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 A. 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 B. 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C.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D.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10、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 ①一般与一般的关系;②特殊与特殊的关系;③一般与特殊的关系;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浙大自然辩证法

1、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科学就是现在已经被证实的知识体系——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M.Schlick, H.Reichenbach, R.Carnap) 科学就是将来可能被证伪的知识体系——证伪主义的科学观(K.Popper) 科学就是已经被大家公认的知识体系——历史主义的科学观(T.Kuhn) 2、为什么好的科研评价机制必须遵循四个原则:1评价应该基于产品,而不是基于投入;2 衡量产出不光要看产量,更要看销量;3评价应该是分权的,而不是集权的;4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什么基于引用的评价遵循了这四个原则?答:评价应该基于产出:评价应基于产出的道理是显然的。一个研究者或者一项研究获得了很多经费,但没有或少有成果,只能说这个人的这项研究没有做好,经费再多也是没做好。 衡量产出不光要看产量更要看销量: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或机构(知识产品的生产者)的研究成果的好坏,要看其是否适销对路,消费者(同行科学家)是否欢迎、接受或使用它;而不是看他发表了多少文章或著作。如果其论文和著作不受同行欢迎、不被同行接受,生产得越多越浪费。 评价应该是分权的而不是集权的:集权评价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评价权向谁集中,似乎应该是专家评价。但专家评价必须事先确定谁是专家,而这本身又是一个评价问题,所以专家评价并未最终解决评价问题。即使找到了的真正的专家,如果把评价权集中于少数几个专家,评价结果的对错完全取决于他们的评判,风险其实是很大的。因为,专家的理性也是有限的,而且他们常常并不是真正的使用者,其评判可能还不如使用者正确。而且他们还可能以权谋私,从而歪曲评价结果,而以权谋私之所以可能,就在于评价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现在的评价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不相信科学家本身的评价体制,是一种一次性的评价,如投稿时论文的评审人或成果鉴定时的几个专家的评价。好的评价体制应该是多次的,甚至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发表和出版只是最基本的层次,以后还要经过科学界反复的评价。单靠发表(或鉴定)一个层次的评价是不够的。 基于引用的评价遵循了这四个原则:因为科学成果不能卖钱,换句话说,科学成果(如一篇科学论文)的消费者或使用者(常常是同行科学家),无需为使用别人的科学成果而付钱。但他仍需支付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就是使用者对原作者的引用,否则就是剽窃。所以,评价一项科学成果只要计算其被引用的次数,就像评价一项产品只要数一下其货币选票一样,被引用次数越多越好,另外,基于引用的评价使一个曾经做出过很高质量

逻辑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

2011年第12期山东社会科学No.12总第196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6 ·哲学研究· 逻辑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 郝苑孟建伟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北京100049) [摘要]逻辑经验主义虽以激进的反形而上学著称,然而,不仅逻辑经验主义清除形而上学的方法预设了逻辑原子论的形而上学,而且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实质上 也不得不奠基于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对逻辑经验主义形而上学基础的反思表明,科学哲学若 刻意回避形而上学问题,难免陷入唯我论等悖谬的形而上学立场。若能合理吸收修正的形而 上学所蕴含的创造精神和实践理性,科学哲学必将更为有力地推动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逻辑经验主义;形而上学;科学实在论;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12-0005-06 一 有关世界的存在问题,在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形而上学有关世界存在的论述,可以归结为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问题。传统西方哲学有关世界实在性的争论,构成了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基本冲突。早期逻辑经验主义者整体倾向于将有关世界的存在问题归为无意义的形而上学。在他们看来,唯心论与唯物论有关外部世界实在性的理论分歧表面看似尖锐,但若涉及具体的常识和科学实践问题,两者并没有根本的分歧。比如,唯心论者虽然否认外部世界独立于心灵的实在性,但是,他绝不会将原子与有关飞马的想象视为具有同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唯物论者虽然否认主观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但他绝不会主张仅靠电子就能构造出疼痛的感觉,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唯物论者也不会否认感觉的真实性。①既然有关世界实在性的不同形而上学体系在科学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并没有产生实际的差异,逻辑经验主义就主张根据思维经济原则,将没有实际差别的诸多形而上学理论从哲学中清除出去。 然而,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有关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的困扰。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堪称逻辑经验主义早期知识论的扛鼎之作,他在该书中试图以现象主义的语言,重构一个按照等级顺序排列起来的知识概念系统。尽管卡尔纳普极力强调他的现象主义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构造系统的现象主义语言也只表示认识与逻辑的关系,并没有断言只存在现象主义语言断定的实体,因而在本体论上是中立的。②但是,他的“方法论上的唯我主义”仍然遭到刘易斯等哲学家的攻击。他们认为,这种方法论的唯我主义并不能完全克服逻辑经验主义在哲学上的“自我中心的困境”。 为了避免“自我中心的悖论”,逻辑经验主义者不得不在理论上作出相应的澄清与修正,甚至弱化了原本激进的反形而上学立场。卡尔纳普表示,若用语言谈论新对象时,往往需要引入一套新的话语模式,而支配新话语模式的规则被称为正在谈论的新对象的“语言框架”。依据形而上学与语言框架的关系,可将其区分为两种有关存在的问题:第一种涉及某些对象在既定语言框架内的存在问题,即“内部问题”;第二种涉及 收稿日期:2010-10-23 作者简介:郝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哲学博士。孟建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人文语境中的逻辑经验主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Moritz Schlick:Philosophical Papers Vol.Ⅱ(1925-1936),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9,p.509. ②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5

卡尔纳普的逻辑经验主义

第三节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 奥裔英籍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1889-1951)在其早期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中直接从“我”的视角出发,说明弗雷格客观的“真”对思想的引导直接就是真命题P的存在,罗素对个体事物分层次的描述直接就是命题P对自身的描述。真命题P的意义就是存在着命题P,这个命题P是独一无二的,先行存在的,它代表了思想的一个火花,由这个火花漫延开整个思想;真命题P的指称直接是对“真”的假定,假定P的真,立即产生对“-P”的肯定与言说,这就是肯定了或认识到了P这个命题的存在,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命题P对自身的描述。 一、维特根斯坦的生平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有钱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做钢铁生意的大商人,母亲是很有艺术素养、很有艺术造诣的家庭妇女。维特根斯坦兄弟姊妹有8个,他排行老小。他有四个哥哥,三个姐姐。维特根斯坦生活在一个精神与物质都富有的家庭。维特根斯坦的母亲经常在家中开音乐晚会,高朋满座,出席这种家庭音乐晚会的都是些名人、著名的音乐家,例如勃拉姆斯(Brahms)。维特根斯坦从小也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维特根斯坦接受教育的经历也很普通。他先是在家中接受启蒙教育。他在14岁时才开始到异国他乡求学。先后在奥地利林兹、德国柏林、英国曼彻斯特上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空气动力学(毕业设计:飞机发动机螺旋浆)等专业。在学习期间对数学的逻辑基础问题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先后读过(英)罗素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德)弗雷格的《算术的基础》,并前往德国耶拿拜访数学大师弗雷格。结果弗雷格在见到维特根斯坦后,认为英国人罗素更适合回答维特根斯坦的疑问。罗素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天赋表示肯定,同意指导维特根斯坦从事数理逻辑的研究。在接下来的一二年中,罗素与维特根斯坦探讨了许多有关数学、逻辑、哲学的基础问题。 不久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维特根斯坦当时刚好回到维也纳,就作为奥匈帝国的自愿兵(炮兵)与俄国人打了几年的仗,后来转向意大利作战。1918年11月成为意大利人的战俘。第二年8月维特根斯坦被释放。从1911年维特根斯坦对数学问题感兴趣算起,直到1918年他的早期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的定稿,维特根斯坦这七八年始终对数学的哲学基础、逻辑基础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保持始终如一的思考。《逻辑哲学论》于1921年在德国的《自然哲学年鉴》第14期上发表,1922年在英国以德英文对照本的形式出版单行本。此后维特根斯坦认为自己已经完成哲学思考,带着这种想法他到了奥地利的山区小学去教书。他教小学的时间有七年。结束小学教学生涯后他回到城市生活,并于1929年重返英国剑桥大学,这时维特根斯坦已经因为他自己的早期哲学代表作而成为名人,几个月后他直接以《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申请并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就留在剑桥大学教书。从1926年起直到1936年,他与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来往较密切。维也纳学派自认为读懂《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并从中引申出本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当维特根斯坦于1929年重返剑桥大学,又开始从事哲学研究时,他发现在第一本书中存有严重错误。从1929年直到1945年这十六年的哲学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代表作《哲学研究》中。他于1951年病逝。 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并分别对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学派产生关键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前期提出“语言图像”论,这一学说代表了逻辑原

论逻辑实证主义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论逻辑实证主义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摘要:逻辑实证主义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是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哲学流派,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实证自然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中国从19 世纪下半叶开始接受实证主义的影响,与当时中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近代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现象严重,中国先进的思想家才开始接受西方实证哲学的影响。但由于中国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中间间隔时间短,战争不断,西方的科学思想一直未真正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只是形成了一种别扭的二元基本框架的非理性的科学价值观。因而在中国提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分析逻辑实证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与中国现实相对照,对中国的发展以及形成科学理性的文化传统大有裨益。 关键词:逻辑实证主义;科学价值观;科学理性;中国国情 逻辑实证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1]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纵然逻辑实证主义在西方衰落了下去,但其产生过程及其形成的科学理性思维都值得当今的中国借鉴。 一、逻辑实证主义 (一)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分别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及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独立提出,他们都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明太阳系的一些主要特征,并且都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物质通过万有引力等自然规律作用而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形成行星。 2、地质“渐变论” 赖尔的重要著作《地址学原理》标志着近代地质学的系统化,他提出了地质渐变论,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阐明了地壳的演化,他的学说为地质学乃至整个地球科学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恩格斯对他的学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只有赖尔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 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等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当量的关系上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机械的和化学的等等这些当时被称之为“物理力”,而实际上是能量的特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2] 4、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使用无机物质氰酸氨(NH4CNO3,一种无机化合物,可由氯化铵和氯酸银反应制得)与硫酸铵人工合成了尿素。本来他打算合成氰酸铵,却得到了尿素。尿素的合成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序幕。 5、细胞学说 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万提出的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6、生物进化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 7、电磁场理论 自人们发现电现象、磁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以来,对电、磁和电磁感应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