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西方哲学 逻辑分析

现代西方哲学 逻辑分析

现代西方哲学  逻辑分析
现代西方哲学  逻辑分析

3.高考语文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的实践

高考语文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的实践 ——以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 赵静宇 依据国家人才需求和高校新生选拔要求,也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在以往高考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关键能力考查的力度。 一.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根据林崇德教授的研究,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反映了智力与能力的“迁移”水平;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新性;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根据不同模块试题的特点,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思维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量。 1.对思维深刻性的测量。 这类试题的抽象程度较高,要求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深入思考问题,对文本有全局的把握,能够系统理解,完成逻辑推理。仅仅停留在直观表面的学生很难得分。 全国三套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选文和试题设计上延续了2017年的风格。三个文本分别选自学术论文《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分别围绕诸子之学内在品格的历史承继性和思想创造性、大数据时代数据主体的“被遗忘权”、城市文明的弹性问题三个话题展开论证。三个文本观点明确,结构清晰,有较强的论述性和思辨性。试题考查目标精准。以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

阅读“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为例:第1题考查对原文重要信息进行理解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完全文后对四个关键概念——“诸子之学”“接着讲”“照着讲”“新子学”——有基本的了解和判断;第2题考查了对原文论证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跳出文本言说内容,从稍宏观的角度对文本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第3题考查了根据原文进行推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利用文本已有的信息,由前提推出结论,由已知推出未知。 写作试题提高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以全国III卷写作试题为例,试题材料呈现了来自三个不同时代的口号标语,从字面意义来看,三者之间存在着时间、意义等方面的逻辑关联,等待学生发现,在字面意义之下,又隐藏着诸如价值观念变迁、历史任务变化等深刻内涵,需要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只有把握了种种逻辑关系并能清晰呈现这种逻辑关系的作文才是上等之作。表面的、片面的写作不应得到高分。 2.对思维灵活性的测量。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判断或解决问题,能够举一反三。作答此类试题,学生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又能够在考试时间内迅速调用、组织和使用这些知识。与以往相比,2018年全国卷多道试题以或显或隐的方式指涉高中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 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题A选项的作答,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对比论证手法。教材《师说》一文第二段即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学生在学习时对此应有所掌握,通过与之比照,学生在不必知道“对比论证手法”确切定义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古代诗歌阅读选自李贺的诗歌《野歌》,第14题C选项针对诗歌尾联“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设问,为“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学生要回答此题,首先要通过阅读明白《野歌》以烟雾形容春柳,再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也是以烟雾形容春柳,再进而调动更多知识,判断出其他诗人词人也常以烟雾形容春柳,比如辛弃疾有“烟柳断肠处”,然后可以得出结论该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组合逻辑电路基础知识、分析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基础知识、分析方法 电工电子教研组徐超明 一.教学目标: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基本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点: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法 三.教学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错误!链接无效。 四.教学方法:新课复习相结合,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重点突出,方法多样,反复训练。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展示逻辑电路图]分析得出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若干个门电路组合起来实现不同逻辑功能的电路。 复习: 名称符号表达式 基本门电路与门Y = AB 或门Y = A+B 非门Y =A 复合门电路 与非门Y = AB 或非门Y = B A+ 与或非门Y = CD AB+ 异或门 Y = A⊕B =B A B A+ 同或门 Y = A⊙B =B A AB+ [展示逻辑电路图]分析得出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能解决的两类问题: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任一时刻的稳定输出状态,只决定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而与输入信号作用前电路原来所处的状态无关。不具有记忆功能。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两类问题: 1.给定的逻辑电路图,分析确定电路能完成的逻辑功能。 →分析电路 2.给定实际的逻辑问题,求出实现其逻辑功能的逻辑电路。→设计电路 14.1.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 分析的目的: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图,经过分析确定电路能完成的逻辑功能。 二、 分析的一般步骤: 1. 根据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逐级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2. 化简得到最简表达式; 3. 列出电路的真值表; 4. 确定电路能完成的逻辑功能。 口诀: 逐级写出表达式, 化简得到与或式。 真值表真直观, 分析功能作用大。 三、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举例 例1:分析下列逻辑电路。 解: (1)逐级写出表达式: Y 1=B A , Y 2=BC , Y 3=21Y Y A =BC B A A ??,Y 4=BC , F=43Y Y =BC BC B A A ??? (2)化简得到最简与或式: F=BC BC B A A ???=BC BC B A A +??=BC C B B A A +++))(( =BC C B A B A BC C B B A +??+?=++?)(=BC B A BC C B A +?=++?)1( (3)列真值表: A B C F 0 0 0 1 0 0 1 1 0 1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4)叙述逻辑功能: 当 A = B = 0 时,F = 1 当 B = C = 1 时,F = 1 组合逻辑电路 表达式 化简 真值表 简述逻辑功能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大题)一.目的 由逻辑图得出逻辑功能 二.方法(步骤) 1.列逻辑式: 由逻辑电路图列输出端逻辑表达式; (由输入至输出逐级列出) 2.化简逻辑式: 代数法、卡诺图法; (卡诺图化简步骤保留) 3.列真值表: 根据化简以后的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4.分析逻辑功能(功能说明): 分析该电路所具有的逻辑功能。 (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 (描述函数为1时变量取值组合的规律) 技巧:先用文字描述真值表的规律(即叙述函数值为1时变量组合所有的取值),然后总结归纳电路实现的具体功能。

5.评价电路性能。三.思路总结: 组合逻辑 电路逻辑表达式最简表达式真值表逻辑功能化简 变换 四.注意: 关键:列逻辑表达式; 难点:逻辑功能说明 1、逻辑功能不好归纳时,用文字描述真值表的规律。(描述函数值为1时变量组合所有的取值)。 2、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1)判奇(偶)电路; (2)一致性(不一致性)判别电路; (3)相等(不等)判别电路; (4)信号有无判别电路; (5)加法器(全加器、半加器); (6)编码器、优先编码器; (7)译码器; (8)数值比较器; (9)数据选择器; (10)数据分配器。

3、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判别: 1)2个输出时考虑加法器:2输入半加;3输入全加。 2)4输出时考虑编码器:4输入码型变换;编码器。 五.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实例 例1 电路如图所示,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 A B Y 解: (1)写出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为了便于分析可将电路自左至右分三级逐级写出Z1、Z2、Z3和Y的逻辑表达式为: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种重要逻辑关系

一.条件关系 如2017年新课标一卷第三题: B.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B项表述虽用“如果……那么”连接,其实等同于“只要……就”,即完全可以表述为“只要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也即,此选项将条件“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与结果“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关系,表述成了充分条件。 但是,很明显地,从“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这一结果出发,可以推知得到“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也即,“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只是结果“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必要条件,而非选项中表述的充分条件。

换句话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这个条件,只是结果“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之一”条件,而非选项中表述的“唯一”条件。 C项表述,用关联词“只有……才”连接,显示出条件“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是结果“避免‘生态赤字’”的必要条件。注意:关联词“只有……才”显示的逻辑关系,是必要条件。即,条件“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是结果“避免‘生态赤字’”的“之一”条件。 结合原文及生活经验,C项表述的关系是正确的。 从数学的角度看,从结果“避免‘生态赤字’”出发,可以推出“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这个条件。所以,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使用表述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连接,当然是对的。 如2017年新课标三卷第三题: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分析

明辩精析概括准,求同存异条理 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 一、走近它、认识它——了解文本特点 非连续性文本是与连续性文本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基本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的文本类型。 随着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非连续文本运用有增长趋势。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日常的说明书、研究报告、物品清单财务报表、报纸杂志以及网络上大量的资料等大都是以非连续文本或混合文本的

形式呈现的。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介就不止文字或符号,还有图像甚至音响。 平时教学使用的材料和教材中的课文基本是以连续性文本呈现的,对非连续性文本的了解不多,认识不够。 从内容而言,非连续性文本表述的是以事实为依凭的(艺术创作图文除外)客观存在; 从结构形式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不是很紧密,一般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从语言表达形式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多数采用陈述性语句,一般不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非连续性文本的这些特点,给考生们阅读这类文本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有助

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二、成也它,败也它——了解考查的层次 温儒敏先生说:所谓“非连续文本”,是与通常我们多见的相对完整的文本不同的,可能就是一组材料,彼此观点还可能相左,然后要求考生阅读之后进行比较、辨识、分析、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作文或者阅读题都可能出这样的题。 高考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载体,考查考生筛选、概括的能力: 多角度多方面获得有效信息;能从一组文本中获得关联性信息; 能根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的事实、价值作出判断。 而教学现状则是“三无”:无教材,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

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 第一部分:例题剖析 例1.求以下电路的输出表达式: 解: 例2.由3线-8线译码器T4138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请写出输出函数式. 解: Y = AC BC ABC = AC +BC + ABC = C(AB) +CAB = C (AB) T4138的功能表 & & Y 0 Y 1 Y 2 Y 3 Y 4 Y 5 Y 6 Y 7 “1” T4138 A B C A 2A 1A 0Ya Yb S 1 S 2 S 3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 S 1S 2S 3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 A 2A 1A 0Y 0Y 1Y 2Y 3Y 4Y 5Y 6Y 70 1 1 1 1 1 1 11 0 1 1 1 1 1 11 1 0 1 1 1 1 11 1 1 0 1 1 1 11 1 1 1 0 1 1 11 1 1 1 1 0 1 11 1 1 1 1 1 0 11 1 1 1 1 1 1 0

例3.分析如图电路,写出输出函数Z的表达式。CC4512为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解: 例4.某组合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试用最少数目的反相器和与非门实现电路。(表中未出现的输入变量状态组合可作为约束项) CC4512的功能表 A ? DIS INH 2A 1A 0Y 1 ?0 1 0 0 0 00 00 00 0 0 0 0 00 0 ?????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 1 0 11 1 01 1 1 高阻态  0D 0D 1D 2D 3D 4D 5D 6D 7 Z CC4512 A 0A 1A 2 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DIS INH D 1 D A B C D Y 0 0 0 0 1 0 0 0 1 00 0 1 0 10 0 1 1 00 1 0 0 0 CD AB 00 01 11 1000 1 0 0 101 0 1 0 1 11 × × × ×10 0 1 × × A B 第一步画卡诺图第三步画逻辑电路图

组合逻辑电路教案

第8章组合逻辑电路 【课题】 8.1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电路结构特点及功能特点。 【教学重点】 1.数字逻辑电路的分类和特点。 2.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种类。 3.会区分数字逻辑电路的类型。 【教学难点】 区分数字逻辑电路的类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参考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基本逻辑门电路有哪几种,它们的逻辑功能是什么? 2.画出与非门逻辑符号并说明其逻辑功能。 二、新授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 (1)特点:数字逻辑电路中输出信号没有反馈到输入端,因此任意时刻的输出信号状态只与当前的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与电路原来的输出状态无关。 (2)电路组成框图:教材图8.1。 2.时序逻辑电路 (1)特点:数字逻辑电路中输出信号部分反馈到输入端,输出信号的状态不但与当前的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且与电路原来的输出状态有关。因此,这种电路有记忆功能。 (2)电路组成框图:教材图8.2。 三、课堂小结 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 四、课堂思考 P176思考与练习题。 五、课后练习 对逻辑代数作重点复习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8.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课题】 8.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教学目的】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2.会对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功能分析。 【教学难点】 对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作功能说明,并用文字描述。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参考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公式化简,用练习的方式进行。 二、新授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 (1)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图,推导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 (2)化简和变换 (3)列真值表 (4)分析说明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举例 (1)老师举例讲解 (2)老师举例,学生讨论分析 例1 已知逻辑电路如图8.1所示,试分析其逻辑功能,要求写出分析过程。

逻辑分析法在中医宣传文本中译英实践中的运用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3), 465-470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33812550.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33812550.html,/10.12677/ml.2020.83064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s of Logical Analysis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Texts for TCM Yushu Yan, Rongzheng Re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Received: Jun. 9th, 2020; accepted: Jun. 23rd, 2020; published: Jun. 30th, 2020 Abstract “Parataxis” of Chinese and “hypotaxis” of English seemingly has been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in academic discussion on the linguistic disparitie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Based on plenty of translation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I found that the linguistic disparitie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actually lies in their distinct ways to express logical relations, which seem to be one of the biggest barrier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Therefore, logical relations could be a bridge of the huge gap between “parataxis” of Chinese and “Hypotaxis” of English. In this paper, I first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logic relations to the linguistic disp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n the features of texts to publiciz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s well as the typical logical problems in these text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ome practicable suggestions and effective methods to make C-E translation of texts to publicize TCM easier and more readable by case studies of logical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to clarify the logical relations in the texts. Keywords Logical Analysis, C-E Translation, Publicity Texts for TCM, “Parataxis” of Chinese, “Hypotaxis” of English 逻辑分析法在中医宣传文本中译英实践中的 运用 严钰淑,任荣政*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通讯作者。

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 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理解全加器、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的概念和功能,并掌握它们的分析与实现方法;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险象 本章主要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本章重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常用逻辑部件的功能 本章难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若一个逻辑电路,在任一时刻的输出仅取决于该时刻输入变量取值组合,而与电路以前的状态无关,则电路称为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可用一组逻辑函数描述。 组合电路根据输出变量分为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和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 注意:1.电路中不存在输出端到输入端的反馈通路。 2.电路不包含记忆元件。 3.电路的输出状态只由输入状态决定。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分析的含义:给出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它的逻辑功能。 分析的步骤: 1.根据给出的逻辑电路图,逐级推导,得到输出变量相对于

输入变量的逻辑函数。 2.对逻辑函数化简。 3.由逻辑函数列出对应的真值表。 4.由真值表判断组合电路的逻辑功能。 三、组合电路的分析举例 1、试分析图3-1所示的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解:(1)由G1、G2、G3各个门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推出整个电路的表达式: Z1=ABC F=Z1+Z2 (2)对该逻辑表达式进行化简: (3)根据化简后的函数表达式,列出真值表3-1。 (4)从真值表中可以看出:当A、B、C三个输入一致时(或者全为“0”、或者全为“1”),输出才为“1”,否则输出为“0”。所以,这个组合逻辑电路具有检测“输入不一致”的功能,也称为“不一致电路”。

04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教案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4.1 概述 1.逻辑电路的分类 (1)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 (2)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 2、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1)功能特点:任一时刻的输出状态仅仅取决于同一时刻的输入状态,而与前 一时刻的状态无关。 (2)结构特点:不包含记忆单元,即存储单元。 3、组合逻辑电路的描述 如图所示: 用一组逻辑函数表示为: 4.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一、 分析方法 分析就是已知电路的逻辑图,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 分析步骤如下: (1)根据已知的逻辑图,从输入到输出逐级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2)利用公式法或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表达式(最简与或表达式)。 (3)列真值表。 (4)确定其逻辑功能。 例1、分析下图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解 (1)AC BC AB Y ??= (2)化简:Y=AB+BC+AC & A B B C A C Y && &组合逻辑电路 … …X 1X 2 X n Y 1Y 2 Y m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 . )X X X (f Y ) X X X (f Y )X X X (f Y n 21n n n 2122n 2111???=???=???=、、、、、、

(3)列真值表: (4)由真值表知: 若输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1,输出Y 为1。 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作为多数表决电路使用。 练习:分析如图所示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二、设计方法 设计就是已知实际逻辑问题,设计实现该功能的最简电路。 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实际逻辑问题进行逻辑抽象,即确定输入、输出变量的个数, 并对 它们进行逻辑赋值(即确定0和1代表的含义)。 (2)根据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求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3)选定逻辑器件。 1、若选用SSI (小规模门电路),则化简函数表达式,画出实现电路; 2、若选用MSI (中规模门电路),则变换函数表达式形式,画出实现电路。 例2、有三个班学生上自习,大教室能容纳两个班学生,小教室能容纳一个班学生。设计两个教室是否开灯的逻辑控制电路,用SSI 门电路实现。要求如下: (1)一个班学生上自习, 开小教室的灯。 (2)两个班上自习, 开大教室的灯。 (3)三个班上自习, 两教室均开灯。 解:(1)逻辑抽象: 设输入变量A、B、C分别表示三个班学生是否上自习, 1表示上自习, 0表示不上自习; 输出变量Y、 F 分别表示大教室、小教室的灯是否亮, 1表示亮, 0表示灭。 (2)列真值表: A B C Y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 & & & A B Y 1 Y 2 Y 3 Y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文本逻辑关系分析能力

如何在阅读中提高提高学生的文本逻辑关系分析能力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设计任务时,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高中英语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过程。理解就是思考,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全过程。语言水平是提高思维水平的必要条件,反过来,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关于思维的定义,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分别从学科领域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思维的种类也因划分标准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将思维能力界定为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能力。实施深层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深层阅读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通过设计概括主旨、推理判断、分析篇章结构、领会作者意图等各种深层阅读任务,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深层含意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目前阅读任务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经观摩了一节高中英语同题异构阅读教学研讨课。课堂上笔者发现,授课教师的任务设计仅是处理文本浅层信息,学生基本无需思考就能从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该教师忽视了任务设计的目标,设计的任务缺乏梯度和深度,对启发思维毫无意义,降低了教学效果。笔者反思了近年来所观摩的阅读教学,发现不少教师在任务设计环节存在一些问题:(1)任务过于简单,缺乏深层理解。在完成文本的表层理解之后,不能挖掘文本设计深层次理解的任务。(2)任务不够严谨,误导思维倾向。任务设计存有争议,科学性不强,容易误导学生,造成思维混乱。(3)任务形式单一,造成思维盲区。例如,涉及文本结构等概括性任务、有关作者意图等推理性任务缺乏,结果造成学生思维的盲区。(4)任务目标不明,缺乏有效训练。任务带有随意性和局限性,并且不够灵活,既无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又缺乏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思维能力的内涵了解不清,对如何结合专业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法不熟悉。 三、设计深层阅读任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针对以上英语阅读任务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任务设计的目标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原则,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设计深层阅读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等思维能力。设计问题探索性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分析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对其各方面特性和因素分别加以认识。综合是人们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大部分是记忆性问题,难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设计更多的思索性问题,并且关注问题的有效性。思索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仅依赖记忆或回忆,而是需要通过更多的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数电实验报告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功能测试方法。 2.熟悉组合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a)TDs-4数电实验箱、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 b)参考元件:74Ls86、74Ls00。 三、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1.预习要求: 1)所用中规模集成组件的功能、外部引线排列及使用方法。 2)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 3)中规模集成组件一般分析及设计方法. 4)用multisim软件对实验进行仿真并分析实验是否成功。

2.思考题 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什么是最佳设计方案? 四、实验原理 1.本实验所用到的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图见附录 2.用集成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是: 1)根据设计要求,定义输入逻辑变量和输出逻辑变量,然后列出真值表; 2)利用卡络图或公式法得出最简逻辑表达式,并根据设计要求所指定的门电路或选定的门电路,将最简逻辑表达式变换为与所指定门电路相应的形式; 3)画出逻辑图; 4)用逻辑门或组件构成实际电路,最后测试验证其逻辑功能。 五、实验内容 1.用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和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 1)列出真值表,如下表2-1。其中Ai、bi、ci分别为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低位向本位的进位;si、ci+1分别为本位和、本位向高位的进位。 2)由表2-1全加器真值表写出函数表达式。 3)将上面两逻辑表达式转换为能用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和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实现的表达式。

分析文章结构

第4讲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研习考纲重难点 一、详释考点内涵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有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可以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1.全文层次 一篇文章不论有多少段落,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体现在结构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可以更方便地理解文章。出题的角度是给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2.语段结构 分析语段(句群)内部的层次结构。 如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第13题:下面一段第二句是多重复句,用“/”划出层次。 科技与道德的联系表现为道德中有科学的因子。(a)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对人类生活的一种反映和认识,它本身也存在着关于现实的真理性知识,(b)但与科学真理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产物,不仅说明价值、范畴和规范的内容,(c)而且体现在人的具体行为中,(d)某个人做出某一种行为,不仅是因为其符合道德要求,(e)而且因为其符合真理,是正确的。 这道题考查了分析语句结构层次的能力。可以分析这个复句分句间的关系,a句是对“道德”的评价,落脚点是“也存在关于现实的真理性知识”;b句的关联词“但是”是转折关系的标志,引出下文道德与科学真理的不同;c句的“而且”表示是上句的递进,d和e句的“不仅”“而且”照应了上面两句,表示b、c句和d、e句是并列关系。这样可以推断出a句是这个复句的总写,“/”放到a和b之间。 3.复位句子 把一篇文章中的某个段落的语言或一个段落的几句话打乱,要求依照全文的意思和段落的具体思路恢复原来的顺序。 如:把文章的第二段打乱的语句重新调整,做到前后照应,语意流畅。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怎样,总是要爱他们;①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②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③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④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⑤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⑥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 回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对每个句子的意思进行理解,把握各个句子间的关系,答案是②④①⑥③⑤。 4.选择衔接 抽掉文段中的一句话,要求选择给出的选项填入文中的空格。 如2004年辽宁卷科普类文章阅读的第8题: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入文中第二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高考英语中的那些逻辑题-精选教育文档

高考英语中的那些逻辑题 “逻辑关系”这四个字,大家应该不陌生。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顺承、递进、转折等。使用恰当的逻辑词能够使语言表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而在阅读某段文本时,其中的逻辑词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和深入地把握文本信息。中文和英文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在逻辑关系的体现形式上也有很大不同。中文以“表意”为主,对形式要求不是特别严格,逻辑关系词经常省略。例如:① (因为)我渴了,(所以)我要喝瓶可乐。②他(要是)知道了非得大发雷霆不可。英文则不同,逻辑关系必须通过逻辑词来体现。例如:① Though she's almost 40,she still plans to compete. ② I decided to go with them,mainly because I had nothing better to do. 即便是同样的意思,中文和英文的表达在逻辑词的使用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请看雪莱那句名言的中英文对比: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②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由此可知,逻辑词在英文中非常必要且重要。学习英文必须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词,并且能够通过逻辑词进行判断和推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逻辑关系在高考英语真题中历来都是考查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七选五”这三种题型入手,分析逻辑关系在高考英语真题中的设题点和解题方法。 完形填空中的逻辑题

完形填空为高考经典题型,考查考生对词汇、语法、句意和篇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笔者通过对历年高考完形真题的深入分析,发现其逻辑题的设题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1. 原文中已有逻辑词,在逻辑词前后设空 此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逻辑词来判断前后文句意,由此解题。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 Adolescents enter high school with great 50 but are soon looking forward to 51. (2014年新课标I卷) 50. A. courage B. calmness C. confusion D. excitement 51. A. graduation B. independence C. responsibility D. success 【解析】题干中出现了表转折关系的逻辑词but,说明but 前后的信息应当相互对立,即前后文将会出现反差较大的信息。结合语境不难判断,第50题和第51题应该分别填入excitement 和graduation。题干句意为:青少年们兴高采烈地进入高中,但很快就盼着毕业。“兴高采烈地进入高中”和“很快就盼着毕业”意思反差较大,能够体现转折关系,故所选答案正确。 ② They started to teach me a belief in a 46 (different)American Dream―not the one of individual achievement but of 47. (2013年江苏卷) 47. A. neighborliness B. happiness C. friendliness D.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分析与设计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功能的分析方法; 3、学会组合逻辑电路的连接方法; 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组合电路的输出只与当时输入的有关,而与电路以前的状态无关,即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具有及时性,不具备记忆功能。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a写表达式:一般方法是从输入到输出逐级写出逻辑函数的表达式。 b化简:利用公式法和图行法进行化简,得出最简的函数表达式。 c列真值表:根据最简函数表达式列出函数真值表。 d功能描述:判断该电路所完成的逻辑功能,做出简要的文字描述,或进行改进设计。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 a根据设计的要求列出真值表。 B根据真值表写出函数表达式。 C化简函数表达式或做适当的形式转换。 D画出逻辑电路图。 三、实验器件 集成块:74LS00、74LS04、74LS08、74LS32 四、实验内容: (一)、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分析 当电路A,B都输入0或1时,Y值输出为1; 当电路A,B输入为不一样的值时,Y值输出为0. 1图4-1 (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根据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分别写出各个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 1、设计一个举重裁判表决器。设举重比赛有三个裁判,一个主裁判和两个副裁判。杠铃完全举上的裁决由每一个裁判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来确定。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裁判(其中必须有主裁判)

判明成功时,表示“成功”的灯才亮。(要求用与非门实现) 设输入变量:主裁判为A ,副裁判分别为B ,C ,按下按钮为1,不按为0;输出变量:表示成功与否用Y 表示,灯亮为1,不亮为0,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图的真值表。 Y=AB == *AC == 2、某设备有开关A 、B 、C ,要求仅在开关A 接通的条件下,开关B 才能接通;开关C 仅在开关B 接通的条件下才能接通。违反这一规程,则发出报警信号。设计一个由与非门组成的能实现这一功能的报警控制电路。(要求用与非门实现) 设输入变量:开关分别为A ,B ,C ;输出变量:报警器为Y ,报警为1,不报警为0,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图的真值图。 Y=AC -= *AB -= *BC -=

读文指导 快速有效读懂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

(一)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1.论述类文本的常见种类 (1)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政论文谈论的是政治问题,因此政论文的国别色彩很浓。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2)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3)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说后议。 (4)书评,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 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几部分。 书评采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来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籍的特色等。 2.文本基本特征 (1)论述类文本的基本行文脉络 提出问题(论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2)论证过程的两种基本结构

横向、纵向。横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并列的关系;纵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层层深入的关系。 (二)掌握论述类文本的三大要素 1.论点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论点一般出现在议论文的以下四个位置上: (1)在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如果表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一般就是论点。例如《科学需要探索精神》《痛苦也是精神财富》等文章就是这样。 (2)在文章的开头。从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3)在文章的中间。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在文章的结尾。例如孟子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析,最后才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的。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点。 (2)理论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实验报告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电信13-2班 组员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测试方法。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常逻辑电路可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电路在任何时刻,输出状态只取决于同一时刻各输入状态的组合,而与先前的状态无关的逻辑电路称为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一般分为如下三步进行:①由逻辑图写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②写出真值表;③根据真值表进行分析,确定电路功能。 2.组合逻辑电路一般设计的过程为图一所示。 图一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框图 3.设计过程中,“最简”是指按设计要求,使电路所用器件最少,器件的种类最少,而且器件之间的连线也最少。 三、实验仪器设备 数字电子实验箱、电子万用表、74LS04、74LS20、74LS00、导线若干。 74LS00 74LS04 74LS20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1 、设计4线-2线优先编码器并测试其逻辑功能。 数字系统中许多数值或文字符号信息都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多位二进制数的排列组合叫做代码,给代码赋以一定的含义叫做编码。 (1)4线-2线编码器真值表如表一所示 4线-2线编码器真值表 (2)由真值表可得4线-2线编码器最简逻辑表达式为 Y=((I0′I1′I2I3′)′(I0′I1′I2′I3)′)′ 1 Y=((I0′I1I2′I3′)′(I0′I1′I2′I3)′)′ (3)由最简逻辑表达式可分析其逻辑电路图 4线-2线编码器逻辑图 (4)按照全加器电路图搭建编码器电路,注意搭建前测试选用的电路块能够正常工作。 (5)验证所搭建电路的逻辑关系。 I=1 1Y0Y=0 0 1I=1 1Y0Y=0 1 I=1 1Y0Y=1 0 3I=1 1Y0Y=1 1 2 2、设计2线-4线译码器并测试其逻辑功能。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它能将二进制码翻译成代表某一特定含义的号.(即电路的某种状态),具有译码功能的逻辑电路称为译码器。 (1)2线-4线译码器真值表如表二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