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德里安上将的照片集

古德里安上将的照片集

古德里安上将的照片集
古德里安上将的照片集

古德里安上将的照片集

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打响,古德里安完成举世震惊的大包围圈,把北部盟军装进“口袋”。尽管由于希特勒延误战机,联军完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但古德里安还是以“闪击英雄”的名字威震西方。

1941年5月,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兵团先后歼灭了近百万苏军有生力量。9月30日,古德里安率军直抵莫斯科城下。

评价:利德尔.哈特:“是古德里安用他的装甲思想和行动,帮助希特勒改写了世界历史。”

古德里安被称为“德国装甲兵之父”,其遗像至今还挂在德国陆军装甲兵的军营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将领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虽然出身旧式军队——骑兵,但却对当时的新兴事物——坦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投入了毕生精力潜心研究装甲兵作战理论,不但著述颇丰,而且一手缔造了德国装甲兵,在二战初期横扫欧陆,实践了他的理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古德里安奇迹”;他虽然为纳粹德国立下赫赫战功,但却终遭解职,离元帅只差一步;他虽然被送上纽伦堡战犯法庭,但却未被指控为战犯,释放后,仍然笔耕不辍,受到西方军事家、史学家的高度评价。他所创造的装甲兵作战理论和战例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被西方军界奉为经典;他的肖像今天仍挂在德国装甲兵的军营中;他就是被誉为“装甲兵之父”、“坦克怪杰”、“闪击英雄”的德国陆军一级上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年轻时的古德里安

1940年法国前线

1941年在苏联前线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前: 战役名称时间 江桥抗战 1931年10月-1931年11月 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 热河抗战 1933年2月-1933年2月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后: 战役名称时间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注:由刘茂恩将军第十五军为主力,国军此役歼灭日军主力两万两千余人,历史上有“平型关战役”,而没有共党欺世盗名的“平型关大捷”) 忻口战役 1937年10月[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1938年4月 兰封会战1938年5月-1938年6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广州战役 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 豫南会战1941年1月-1941年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香港保卫战1941年12月 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浙赣战役1942年5月-1942年8月 鄂西会战1943年5月-1943年6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3年12月 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会战1944年4月-1944年6月[ 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8月 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会战1944年8月-1944年12月

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犯下几次致命的战略错误

1. 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犯下几次致命的战略错误 苏德战争是二战的主战场,因为这个战场牵制住了轴心国中最厉害 的国家---法西斯德国的陆军的主力部队,苏德战争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 个欧洲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败,因此希特勒在这个战场上 的战略失误直接导致纳粹德国的灭亡和轴心国的战败。 1.1. 希特勒在入侵苏联时间安排上的战略失误 1941年巴尔干出现了错综复杂的事件,导致希特勒推迟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六周的时间,从而对于日后对苏联的进攻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个不祥之兆,暗示着德国在苏联战场上被打败。 希特勒在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下达了执行《巴巴罗萨》计划的最后命令。《巴巴罗萨》计划规定:“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做好准备……通过一次快速进剿制服苏联”。进攻的时间确定在一九四一年五月。但是希特勒并没有能够遵守他所规定的进攻时间。因为,在此期间巴尔干出现了错综复杂的事件。三月间,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加入了三国(德—意—日)条约同盟。有了此种背景,希特勒决定去援助在希腊的墨索里尼。然而,就在条约签立后不久,贝尔格莱德的亲英派和英国签订了互相友好和互不侵犯的条约。因此,希特勒决定先打南斯拉夫,然后再去教训希腊。 四月六日,对南战争开始了。四月十七日,南斯拉夫军队缴械投降;四月二十一日,希腊军队步了南军的后尘。占领了希腊半岛和克里特岛之后,希特勒赢得了优越的战略地位,既可以从这里直取苏伊士运河,又可以从这里去进攻苏联。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因此而失掉了六周的时间,这对于日后对苏联的进剿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是由于巴尔干出现了错综复杂的事件,使希特勒失掉了六周的时间去侵略苏联的话,这样德军就有四个多月的时间来消灭苏联了,这对于擅长使用闪电战突袭的德军来说,有四个月的时间,确切的说应该有20周的时间来收拾苏联已经足够了。 1.2. 希特勒在列宁格勒会战中的战略失误 希特勒想把列宁格勒从世界地图上抹掉,他下令将列宁格勒四面围困并以重炮向城内轰击,如果苏联人宣布投降,应该予以拒绝。在列宁格勒城前,德军的挺进也因受到顽强的抵抗而陷于停滞状态。希特勒下令将列宁格勒四面围困并以的。但是,苏联人成功地通过拉多加湖给城市提供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听课效率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但教无定法,激发学生兴趣也要因课而宜,因人而异。 正文: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力。一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就会主动学习、研究、探索、创造,历史课自然而然就生动活泼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内化为学习动力呢?本人长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了不懈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归结起来与广大同仁共享,也希望各位行家不吝赐教。 一、以物激趣 就是教师在上课时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臵身其中,如同身临其境,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讲“秦汉时期的文化”时,出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根据地动仪测定地震的原理,当在某一方位制造振动引起地动仪的小铜球落入一只蛤蟆嘴里时,学生无不拍手称奇,惊叹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操作,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不但增强了他们的情趣,也触动了他们的灵感。又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先悬挂《时局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黑熊、老虎、太阳、青蛙、老鹰等各代表哪一个帝国主义强盗?这幅图形象地说明

了什么?当分析自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就象这些毒蛇猛兽一样扑向祖国大地,可爱的祖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殆尽时,同学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被激发出来。又如,讲授“红军的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等,利用《长征》、《西安事变》、《大决战》、《开国大典》等电影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景中,感受当时的气氛,增添他们的乐趣。另外,教师平时参观名胜古迹收集到的参观券、购买的纪念品等也可作为直观教具,上课时,适时展示给学生,如参观秦始皇陵时购买的兵马俑(仿制品)、观光洛阳时购买的“唐三彩”等,这些实物教具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对于教师制作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更不用说了。 二、以新激趣 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由于受篇幅、课时等限制而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必须尽可能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适当补充史料,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讲述“中世纪时,基督教会严格控制人的思想,宣扬文化蒙昧主义”这一问题,可补充查理帝国宫廷学校使用的教科书中的话:“生活是什么?一教师在那里问到,并且回答:是幸运儿的喜悦,不幸者的悲哀,是这两者死亡的期待。”“认识什么?……是死亡的奴隶,自己家里的客人,过路的旅客……”

浅谈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的军事部署

浅谈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的军事部署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德战争前期,德军凭借先进的作战理念在苏联肆意妄为,横冲直撞。到了战略相持阶段,德军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至完全被动挨打的战略防御阶段,虚弱的德军只能依靠地形优势来拖延苏军气势如虹的进攻。文章将从战略进攻、战略相持、战略防守三部分来窥探苏德战争期间德军的辉煌与没落。 标签:苏德战争;纳粹德国;军事部署 苏德战争爆发前,整个西欧都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纳粹德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踏平波兰,闪击低地国家,还消灭了自诩为“欧洲陆军头号强国”的法兰西,把英军赶回了本土。虽然苏德开战前,两国关系持续升温(《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但“希特勒梦想缔造一个从大西洋海岸到乌拉尔山的自给自足的千年帝国,这个帝国必须夺取东方的生存空间,因为东方有着对千年帝国至关重要的农业和经济基础”。这也就表明苏德战争不可避免。 一、战略进攻阶段的德军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在北达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全面进攻,惨烈的苏德战争爆发了。纳粹德国共计出动了“190个师、共约550万人,3800多辆坦克,4.3万门大炮和4980架飞机”,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尽管6月21日夜,苏联最高统帅部预感到前线可能会出事,但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依然措手不及。 北方集团军由勒布元帅指挥,沿波罗的海向苏联北部的列宁格勒和摩尔曼斯克推进,意图攻占苏联北方军事重镇。两个星期内苏联红军败退450公里,放弃整个波罗的海沿海地区,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波罗的海三国百姓对苏联统治有强烈不满。在入侵时,德军就利用民众反苏情绪发起了针对苏联政权的暴动行为,促使苏联红军进一步败退。此外,苏联在1939年冬季战争中激怒了芬兰,迫使其加入轴心国集团。因此,有了芬兰的支持,德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以闪电般的速度抵达列宁格勒城下。 中部战线是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由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计划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通过一个双钳攻势完成了对苏联西部军区的合围,攻占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随后,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展开了第二个钳形攻势拿下“莫斯科门户”。由于莫斯科是苏联的心脏、整个苏联的政治中心、最大的交通枢纽,在战争初期,中央集团军群是三路德军中最强的。 南方战线由龙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发动进攻,意图占领苏联在乌克兰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并获得黑海港口作为补给站。其中,第聂伯河沿岸的盆地地区是苏联小麦的主要产区。战前,苏联采取了“斯大林模式”以保证城市和红军的粮食补给,但是此举严重损害了乌克兰等地农民的利益,导致数百万农民死于饥荒。

蚂蚁

蚂蚁寿命 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50多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1--10年。 蚁型与分工 蚂蚁发育为完全变异形态。所有的蚁科都过社会性群体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 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又称蚁王,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无翅,是不发育的雌性,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没有生殖能力。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 4.兵蚁:“兵蚁”是对某些蚂蚁种类的大工蚁的俗称,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蚂蚁力气之谜? 蚂蚁为什么会有比自身大很多倍的力气?蚂蚁是动物界的小动物,可是它有很大的力气。如果你称一下蚂蚁的体重和它所搬运物体的重量,你就会感到十分惊讶!它所举起的重量,竟超过它的体重差不多有100倍。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举起超过他本身体重3倍的重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蚂蚁的力气比人的力气大得多了。这个大力士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有趣的“谜”。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后,终于揭穿了这个“谜”。原来,蚂蚁脚爪里的肌肉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原动机”,比航空发动机的效率还要高好几倍,因此能产生相当大的力量。我们知道,任何一台发动机都需要有一定的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或其他重油。但是,供给“肌肉发动机”的是一种特殊的燃料。这种“燃料”并不燃烧,却同样能够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为机械能。不燃烧也就没有热损失,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化学家们已经知道了这种特殊“燃料”的成分,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磷的化合物。这就是说,在蚂蚁的脚爪里,藏有几十亿台微妙的小电动机作为动力。这个发现,激起了科学家们的一个强烈愿望——制造类似的“人造肌肉发动机”。从发展前途来看,如果把蚂蚁脚爪那样有力而灵巧的自动设备用到技术上,那将会引起技术的根本变革,那时电梯、起重机和其他机器的面貌将焕然一新。现在我们用的起重机一般也是靠电动机工作的,但是作功的效率比起蚂蚁来可差远了。为什么呢?因为火力发电要靠烧煤,使水变成蒸汽,蒸汽推动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中间经过了将化学能变为热能,热能变成机械能,机械能变成电能这么几个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燃烧所产生的热能,有一部分白白地跑掉了,有一部分因为要克服机械转动所产生的摩擦力而消耗掉了,所以这种发动机效率很低,只有30~40%。而蚂蚁“发动机”利用肌肉里的特殊“燃料”直接变成电能,损耗很少,所以效率很高。人们从蚂蚁“发动机”中得到启发,制造出了一种将化学能直接变成电能的燃料电池。这种电池利用燃料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直接发电。它没有燃烧过程,所以效率很高,达到70~90%。 蚂蚁是大力士 据力学家测定,一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东西,还能够拖运超过自身体

闪击战

闪击战 ——陆军作战方式大变革 10100170174 历史系苏栋 一提到闪击战,不少人会想到二战时期德军装甲兵的创始人古德里安,其实最早的闪击战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孙子所著《孙子兵法·军争篇》就已经讲到: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不过在现代战争中将闪击战发挥到极致的却是德国军队,其代表则是大名鼎鼎的纳粹德国陆军大将古德里安。 1888年6月,古德里安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军人兼地主家庭,不满13岁被送入候补军官学校,18岁便被任命为少尉,先后服役于步兵营和电报营。1913年入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亲身参加了一战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自1922年起,致力于装甲兵及其运用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任军长、装甲集团军和装甲集团军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等职。古德里安早在汽车部队任职时,便开始注意当时英、法、苏等国军事专家关于摩托化部队和坦克作战的理论与实践,悉心研究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战例。他打破传统,推翻陈见,大胆提出装甲兵是陆军中的“决定性角色”,其他兵种处于辅助地位,以及成建制的使用装甲部队的全新思想;主张装甲兵应在空军和摩托化步兵强大支援下快速突破对方防御,突入敌纵深并分割围歼敌重兵集团,摧毁或夺取重要工业区和原料产地,占领交通枢纽,破坏敌政治、军事中心,迅速彻底击败敌人,从而构成了“闪击战”思想的核心。而德国的第一批、同时也是世界第一批装甲兵团便是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于1935年组建,为“闪击战”思想付诸实践创造了物质基础。在随后的侵略战争中,他创建的装甲兵团发挥了重大作用。下面就谈谈德国装甲部队在战争中极致的发挥以及堪称完美的表现。 1935年,古德里安升任德军第二装甲师师长。最先的闪电战是由古德里安在攻打波兰时使用的,古德里安倾其手下全部精锐兵力,集中了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波兰西部势如破竹的撕碎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在装甲部队与空军的合围下,组织陈旧但体积庞大的波兰军队被迅速分割,包围,消灭,至1939年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同时也创造了战争史的又一传奇。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到1939年,他就已经升任19装甲军军长。1940年5月11日凌晨,古德里安率领第19装甲军参加入侵法国的行动,立下了大功。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1940年5月28日,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新组建的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司令官。自1941年6月古德里安就奉命到苏德方向准备开战。为达成闪击效果,德军组建了四个装甲兵团;古德里安担任第2装甲兵团司令官,他和霍斯上将的第3装甲兵团一同归中央集团军群节制。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军开始进攻苏联;古德里安指挥自己的装甲兵部队渡过布格河,突破苏军前线的防线,如入无人之境地沿着通往明斯克的公路奔驰。在进攻中,古德里安多次亲临第一线,仅24日一天里就有三次险些丧命。27日,古德里安的部队抵达明斯克。古德里安和霍斯的两个装甲兵团的大纵深快速突破,为中央集团军群的成功合围立下了首

国民党一级上将桂永清简介

国民党一级上将桂永清简介 桂永清是国民党一级上将,参加过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担任过军长、海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等职位。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桂永清是国民党一级上将,参加过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担任过军长、海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等职位。1954年,桂永清被任命为参谋总长,但他上任不到两个月就病逝了,享年54岁。 桂永清人物生平父亲桂金山原为菜农,后经商发家。其生有五子,永清长子。早年在本县鹰潭高等小学(一说贵溪县第二小学)读书,成绩优秀。小学毕业后,父亲送他到南昌上学,初入心远中学,嗣后毕业于第一师范学校(一说他先在江西公立国语讲习所肄业,后入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曾任高等小学教员,北伐赣军总司令部军需,中央直辖讨贼军游击第一旅司令部书记等。1923年冬到广州,入大元帅府军政部教导团军士连当兵。1924年初入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第一队学习,后由江西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徐苏中、彭素民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6月转入黄埔军校,入第一期第二队学习。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军校总教官何应钦对他颇为赏识,未毕业就被派到教导团任代理排长。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九连上尉连长、党代表,第一师特务连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特务营营长。

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第一次东征攻打淡水时,他带领部队攻城。蒋介石从望远镜里看到,当时桂永清正在沿着云梯登城,半途被守军推翻,直挺挺地摔到了城下,但他很快又出现在云梯上。打下淡水后,蒋介石对桂永清大加赞赏,认为他适合带兵,因此转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九连上尉连长;第二次东征时,他升任营长,参加了攻打惠州之役。于第一次东征战后,擅自没收敌军财物,邮寄回江西,事泄后被判死刑。后因学生联呈国民党中央,请念其淡水、红湖、兴宁战功,从宽处治。1925年4月8日依中央议决案,免桂永清死罪,令其戴罪立功。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桂永清在东路军总指挥部担任营长,由汕头进入福建。参加过松口大战。1927年部队到达浙江时,总指挥部设立直属独立团(五十八团),何应钦将其升任上校团长。后任第一集团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一团团长,1927年8月,宁汉相争中蒋介石宣布下野,北洋军阀孙传芳趁机纠集旧部南渡长江,占领龙潭和栖霞山等地,准备进占南京,南京城里李宗仁、何应钦等人组织部队反击。在关系到国民党命运的龙潭战役中,桂永清部英勇顽强,始终坚守桥头主阵地,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并生俘孙部7000多人。 1930年军队整编,嫡系部队整编为6个师,他升任第十一师三十一旅少将旅长。桂到任后,推荐邱清泉任副旅长,但蒋介石却另派李默庵任副旅长。李去见桂时,桂正在打麻将,对李态度较为傲慢。李回去向蒋告状,蒋立即将其撤职。桂请何应钦为之说项。何问桂是

揭中国难有被世界认可的名将之谜

最近看到铁血几篇文章,谈的都是老外评的世界级名将,中国籍居然无人入围,真想喷血。故此,笔者也来说几句。 老外评的二战中世界名将,艾森豪威尔、巴顿、蒙哥马利、朱可夫、苏可夫、隆美尔均上榜,甚至山本五十六都榜上有名;而其一长串古代世界级名将单子上,中国亦无人入围。中国人看了,想必与我辈一样,很是不解。 就说二战名将吧,中国籍候选人还真不少。如孙立人、林彪、刘伯承、粟裕、叶挺、白崇禧等;再如薛岳、张自忠、傅作义、杜聿明、张灵甫也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尤其是孙立人,林彪、白崇禧,薛岳,都是美英等西方军人尊重的战将。当然也是国际名将。 若往远处说,孙武、孙膑、王阳明等人更是一等一军事大腕;若算上有为的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清圣祖丝毫不比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等逊色。 但西方评论家辩解说我们擅长打的都是“内战”。因为所谓的世界应该是国家与国家间,地区与地区间。而中国非常“不幸”,根本没有这样的入选资格。因为中国认可的世界级名将同胞,或者“战神”都是“内战行家”。 客观的说,中国近代史,即1840年,如果作为这个评判的区间,因为在这个节点之后,由于中国的衰弱,中国人没资格参与评选,还说得过去。而工业革命之后,统帅的个人主观能力的比重越来越小,到了今天,我想谁做美军统帅,

修理个三流小国万不可能失败,最多损失多点,因为情报,特别是国防实力占主导,就算让上帝指挥,也万不可能率领二流国家打赢哪怕一次对美国的战役。 大国之间就是直接毁灭地球了,根本不要指挥,一个按钮整个世界清净了。 一战之后的所有战争,如隆美尔,山本这些天才,也被综合国力更加强大的朱可夫,蒙哥马力,艾克击败,如果国籍互换,这些胜利者断没有胜利的可能。隆美尔,山本五十六却史上留名。所以战争的结局已经不是靠一个人,甚至一群人能改变。 但笔者要说的是,平心而论,老外评选的这些所谓的世界级名将,确实都非常优秀,笔者不想诋毁他们,但笔者可以给那些所谓的老外砖家充充电。 中国何以自命“中央帝国”,皇帝何以自诩“天子”,都是因为在中国人的眼中,中国就是世界的全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最能诠释近代史之前的中国人的世界观。不是因为我们的自大,而是因为我们的历史。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每一个朝代的更替,中国的版图都在扩大,尤以强汉盛唐、永乐王朝、康熙王朝为最。直到有一天中国人觉得我们已经拥有的全世界,我们不想再去让我们的文明去搅合其他的野蛮。

二战德国三大名将

二战德国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N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XS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XTL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N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XTL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N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做为一个军事爱好者,也想说说这三位德国军人。 “闪电利剑”——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即使是臭名昭著的N粹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部队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击法国北部)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在亲自率军作战上丝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屡败苏军,尤其是克里米亚之战,使苏军遭受重创。即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连遭失利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反击取胜,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国闪击战的一把利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拿破仑传读后感8篇完美版

《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1): 最近,我刚读完一本书,《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讲的是拿破仑一生的传奇故事。书的封面上画着一位勇敢的青年,英勇地驾在一匹骏马的身上,想便那就是拿破仑了吧。 别看这本书只有12厘米厚,里面的人物可不少呢,我数了数一共63个主要人物。 你们想听听我跟你们讲一讲这本书的故事吗,好,我就讲几个故事给你们听听吧。 首先,我先给你们介绍介绍拿破仑吧。 拿破仑在1804年称帝前,一般被称为波拿巴,将军,统帅,执政。1804年称帝后,改称为拿破仑。 书中的故事有(四面楚歌)(退位)(异国之恋)等,其中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异国之恋)了。 异国之恋讲了拿破仑在舞会上遇到了瓦莱夫斯卡伯爵夫人。她因家里贫困,不得不嫁给一个年老而富有的伯爵,此时,拿破仑也因为她的可爱善良喜欢上了她,还写了三份信给她,之后,拿破仑带着她打仗去了,拿破仑把她安顿在一个小房间厘,在没上战场的日子里,拿破仑就会在那里陪她。过了些天后拿破仑就重返战场了,要是拿破仑忘记她,他会读到这一名言假如你不再爱我,请别忘了,我仍然爱你。 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拿破仑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我呢,朋友跟我玩,讨好我的我就开心,不讨好我的我就不跟他们玩,不像拿破仑,在沙场上都还没忘记了瓦莱夫斯基伯爵夫人。 这本书的资料,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有让人喜笑眉开的,把拿破仑一生的传奇故事记载了里面,也让我这些后人了解拿破仑是个怎样的传奇人物。 拿破仑传读后感(2): 读完《拿破仑传》,才明白,枫丹白露,这个以前陌生的地方,记录过几多叱咤人物的沧桑。拿破仑,在其加冕式上,如何的不可一世。那时,他就是自我的教皇,自我的上帝,戴上皇冠那一刻,或许心中的版图早已不再是鼹鼠挖出的土堆般的欧洲,这个科西嘉岛出生的战神,这个被评论为无价无家的孤胆英雄,世界就是他的家,是他迫切想要征服的土地。

国民党军衔详解,附图

国民党军衔详解,附图 1931-1949年国民党的军衔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曾把还在小学读书、只有12岁的儿子马继援,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更为荒唐的是,上报到南京中央军政部后,竟然给予正式命令,发给了委任状。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

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 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1934年以后,军佐衔改用新称谓,将级军佐衔统称“监”,校级军佐衔统称“正”,尉级军佐衔统称“佐”。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这在当时主要军事国家中是比较低的。 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比较复杂。除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档次外,还有中将加上将衔和追赠上将几种。 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介石而设的。 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为正式晋升二级上

纳粹德国十大风云人物

纳粹德国十大风云人物 德国方面上镜率最高的当然非“元首”莫属,竟然上了5次封面,包括1938年被评为《时代》风云人物,比盟军方面最多的麦克阿瑟还多一次。当然包括一次宣布他死讯的封面。元首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一个问题本人一直很感兴趣:如果当初维也纳美术学院录取了那个年轻的一心想投身美术的奥地利青年,日后的人类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呐?

仅次于元首的是他的左帮右臂海因里希·希姆莱。这位养鸡场场主出身的NZ党徒一生追随希特勒,很得希特勒的信任。29岁时,参与建立党卫队并充任党卫队首脑;34岁时,任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头子;36岁时,总揽法西斯特务组织,权力一度仅次于希特勒。他一手推行的种族灭绝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他如此执迷于所谓优秀人种论,以至于在欧洲各国建立所谓的“生育农场”,专门批量生产纯种的“雅利安婴儿”。1945年德国战败后落入英军手中,最后咬碎了镶在一颗假牙里的氰化物胶囊,自杀身亡。各位军迷对他手下的SS的兴趣度远远高于他本人。

仅仅做了8天猿首的邓尼茨元帅应为其“狼群”战术而闻名于世。邓尼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德国潜艇部队参加了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作战,曾被英军俘虏。战后继续在海军服役。1935年10月被委派指挥新建的潜艇队。二战爆发后,邓尼茨首创并成功地实施多艇集群近距离攻击的"狼群战术",曾给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威胁。1943年晋升海军元帅。战争后期,美、英加强护航,发展反潜兵力和兵器,尤其发挥空中优势的作用,使德国潜艇战趋于失败。1945车4月,在NZ德国崩溃前夕,被任命为德军北部最高司令官。同年5月1日,按照希特勒的政治遗嘱,继任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8天后通告德国投降。1946年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判处10年徒刑。1956年刑满释放。

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大全

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 张自忠:第一名将。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

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

《世界上下五千年》作者:向阳

《世界上下五千年》作者:向阳前言 古代卷 ·失踪的国家 ·说话的石碑 ·千古之谜金字塔 ·法老的诅咒 ·大战卡叠石 ·神奇古都底比斯 ·太阳之子埃赫那吞 ·太阳历和公历 ·让人神往的"美索不达米亚" ·刻在泥版上的文字 ·汉谟拉比和刻在石柱上的法典 ·流浪的犹太民族 ·寻找"金约柜"和"所罗门珍宝" ·紫红色的人 ·亚述帝国与"血腥的狮穴" ·尼布甲尼撒二世 ·"冒犯上帝的城市"巴比伦

·"宇宙之王"居鲁士 ·暴君冈比西斯 ·大流士改革 ·埋在"死人之丘"下的城市·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祖和佛教 ·伟大的阿育王 ·《摩诃婆罗多》 ·地下迷宫 ·荷马 ·木马计 ·奥林匹亚赛会 ·斯巴达 ·改革家梭伦 ·马拉松 ·血战温泉关 ·萨拉米湾海战 ·伯里克利与雅典 ·雅典的民主 ·希罗多德 ·苏格拉底 ·希波克拉底

·柏拉图 ·西西里之战 ·亚里士多德 ·雄辩家德摩斯梯尼·伊索的寓言 ·亚历山大 ·格拉尼库斯河战役·罗马和母狼 ·法西斯笞棒 ·穆基乌斯 ·罗马与白鹅 ·向贵族宣战·“坦克”—战象 ·乌鸦式战舰 ·阿基米德 ·汉尼拔 ·康奈城激战 ·格拉古兄弟 ·斯巴达克起义·马略与苏拉 ·恺撒 ·庞培

·克拉苏 ·奥古斯都 ·尼禄 ·耶稣 近代卷 ·奥古斯丁 ·古城庞贝 ·罗马帝国的灭亡·查理大帝 ·查士丁尼 ·中世纪骑士 ·日本的大化改新·遣唐使 ·“西天”在哪里 ·十字军东侵 ·“扎克雷”起义 ·基辅罗斯的盛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马丁·路德 ·勇敢的闵采尔 ·日内瓦的教皇加尔文·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一千零一夜》 ·马可·波罗 ·阿克巴 ·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新航路的开辟 ·瓦斯科·达·伽马 ·麦哲伦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托马斯·阿奎那 ·文艺复兴 ·彼脱拉克 ·但丁与《神曲》 ·薄伽丘与《十日谈》·拉伯雷与《巨人传》·莎士比亚 ·“大侠”堂吉诃德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米开朗基罗 ·达·芬奇 ·伽利略 ·哥白尼

《坦克前进》(全)作者h古德里安[德]三

《坦克前进》(全)作者h·古德里安[德]三 除反坦克炮以外,上述各种反坦克兵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因为它们都有很大的缺陷。只有带装甲防护并有高度通行力的反坦克炮才能对付坦克。德国也曾加紧研制这种火炮。由于设计这种火炮需要较长时间,起初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开始先将火炮安装在坦克的底盘上,安装位置在坦克底盘前部,并配有薄装甲。就这样产生了自行的反坦克炮,当时称作“歼击坦克”。这种新型的炮兵武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安装在T-Ⅰ和T-Ⅱ坦克底盘上的捷克制37毫米反坦克炮,发展为安装在各种坦克底盘上的75毫米炮(最有效的一种是安装在捷克T-38坦克底盘上的火炮),后来又发展为88毫米炮。战争快结束时,完成了“象”式128毫米先进的自行反坦克炮的研制工作。所有这些型式的反坦克武器都要在最短的时限内生产出来,以满足前线的需要,更替反坦克炮兵营的原有武器。尽管这些反坦克武器缺点很多,但是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德国工业的生产能力是不足的。特别难以解决的,有时是完全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是装备有各种新型号反坦克武器的部队的技术保障问题。但是,没有一种新型的反坦克武器能够满足歼击坦克的重要要求,也就是说,它们的行驶速度都不能超过坦克的速度,而只有速度高才能保障顺利同坦克作斗争。西方大国的陆军没有

自行的反坦克炮。他们能够不断地提高坦克的生产,因此在对坦克防御方面只注意强化其它的器材。* P9 e- U3 p( _# L v ; ?) u# O! ]6 n7 u 除了自行反坦克炮以外,还有一种反坦克武器,叫做突击火炮。在研究这种火炮时,吸取了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积累起来的炮兵支援步兵的经验。这种火炮是有密闭装甲的榴弹炮,起初是用于直接与进攻的步兵协同,压制敌人的多种强大抵抗力量。如果说在法国作战时,只有三个突击火炮连参加,那么到了大战快结束时,德国陆军已有五十四个突击火炮旅和大量的独立突击火炮营,还建立了专门的自行火炮学校。 . M' P" W0 \7 s9 [0 N+ G5 X$ s* P5 k 突击火炮就是没有炮塔的坦克,从整体上看比坦克轻了许多,因此可以加强前装甲。突击火炮的缺点是方向射界较小。但是,由于这种火炮不高,受的损失要比坦克小。起初它只装有短身管的75毫米火炮,通称“什图麦尔”。后来因为反坦克火器数量不足,突击火炮的主要任务是与敌人坦克作斗争,这时采用了75毫米长身管火炮。每个突击火炮旅编三个连,每连十一门火炮,其中三门为105或150毫米。由于连里编有榴弹炮,能够对掩蔽的目标进行射击。此外,每旅还编有一个用于直接支援的随伴摩托步兵连。突击火炮分队

德国名将古德里安战

德国名将古德里安战 看过了《古德里安将军军事回忆录》后,我又想起了二战那段宏大、残酷的历史和那个巨大背景下古德里安的孤单身影。 古德里安将军是我最喜欢的军事家之一,不仅仅是他在创建德国装甲部队方面天才般的预见力和不懈的努力令我倾佩,同时,他身上那种职业军人对祖国和誓言的忠诚与尽职,敢于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同希特勒的种种军事错误做危险而不屈的斗争的勇气,在苏联排山倒海般的军锋之下为最大限度地保全祖国而苦苦支撑的坚毅让我永远尊崇他。 关于的他的生平无需我再多说什么。这位出生在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容克家族的军官,13岁就被送入初级军校学习,此后为他的国家和民族奋斗了一生。论军事理论水平,他首先创建了德国装甲部队,并总结出了装甲部队使用方法,这成为后来德国令整个欧洲胆寒的闪电战的基础;论军事实践,他在波兰,法国,苏联战场屡建奇功,被成为“坦克英雄”。到了战争后期,他担任德国装甲兵总监,兼任陆军参谋总长,为离挽狂谰于既倒而呕心沥血。即使是战后,他也被认为是二战德国的四大战将。 让我记忆深刻的并不是他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也不是他为德国创建装甲部队的坎坷艰辛,甚至不是他同希特勒的居理力争,而是他自转里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在希特勒的办公室里,他已经同希特勒争论了长达两个小时之久,用冷静来对抗希特勒的狂暴和怒吼。突然健康状况极差的他看到了壁炉架上的俾斯麦肖像,看到铁血宰相似乎正在威吓的眼神看着他们。古德里安感到他好象被俾斯麦问到“你将对德国做了些什么?你又将对我的普鲁士做什么?”。在这个可怕的幻觉下,他的态度依然十分坚定,终于使希特勒屈服。 另一个是战争就快结束时,他请求不要破坏影响到德国人民未来生存的设备,为德国民族尽可能留下一线生机,以使它在遥远的将来,还可以有复兴再起的希望。对此希特勒却说: “如果战争失败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结束了,那是这个民族无可避免的命运。我们不必考虑为这个民族保留最后生机的问题。反言之,还不如我们自己动手把它毁灭掉,因为未来属于强大的东方民族。。。。。。那些在战后还幸存的人们,都是一些劣等的人民,因为优秀的都早已经死了。” 古德里安当场反驳:德意志民族将会永存!按照自然法则,任何种类的人力都不能摧毁它!今天所做的破坏只能给后一辈带来更多的痛苦而已! 即使是到了最后关头,即使最终的失败和毁灭即将降临,他都不放弃他的祖国,他的民族。当他人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只好活在虚幻的世界,或自暴自弃时,他,一个将军,看了先辈的光荣和责任,看到了遥远的希望,执著地守卫他的祖国,他的家乡——德意志黑森林。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那场战争让他们身上背负了污名。但我认为,真正的军人都是简单纯粹的,是复杂的政治扭曲了他们。在我心中,古德里安和他的很多同事只是简单的军人,为了国家民族愿意奋斗牺牲的军人。 有位哲人说过,日耳曼人作为个体富有理性,但作为群体却很迷茫。那是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德意志这片过于广阔茂密的黑森林里,所以必须有寻找光明所需的理性,却始终找不到出路。

德国赫赫有名的三大名将: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尔

德国赫赫有名的三大名将: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 美尔 本文导读: 那么在这三位名将之中,到底哪一位对军事的贡献最大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这三位当中最强的应该就是曼施坦因了,曼施坦因是一个全能型人才,无论是战略、战术等方面,整个二战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从“镰刀方案”开始,曼施坦因就展示出了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在克里米亚战役中,曼施坦因第一次独自担任集团军司令,率领11个师对抗苏军的22个师,仅仅以伤亡7000人的代价就俘虏对面170000人;攻打赛瓦托斯波尔要塞,曼施坦因再次以伤亡17000人的代价俘虏对面70000人,两场大战下来,曼施坦因名声大噪,旋即晋升元帅。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德军步步败退,但他仍然在哈尔科夫打出了一次漂亮的反击战,将战线推进100多公里。论能力,曼施坦因当之无愧。 其次隆美尔和古德里安是不太好评价的。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一战成名,他以数量极为有限的德军连续打败了四任英军指挥官,在北非战场不可阻挡。虽然后来败给了蒙哥马利,但却是因为后勤原因,与隆美尔完全无关。如果隆美尔有更加多的补给和军队,相信隆美尔能够彻底拿下北非战场,

连接上第三帝国的生命线。 而古德里安在闪击波兰、灭亡法国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德里安率领的装甲军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在他看来,只有两件事能够阻止他,一个是坦克油量耗尽,一个是到达英吉利海峡。苏德战场上,古德里安的中央集团军甚至打到过距离莫斯科仅仅几十公里的地方。 如果单论能力的话,曼施坦因是当之无愧的。但是如果仅论对军事的影响,那么古德里安当仁不让。古德里安属于军事思想家,最先提出了将装甲集团军大规模投入作战的理论,形成了“闪电战”的作战思想,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装甲军这种全摩托化的机械化部队,将一战时的“坦克辅助步兵”战术改成了二战的“步兵辅助坦克”战术,可以说,古德里安的这种思想在二战后影响了数十年,直到信息化战争理论诞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