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致二战德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对重大事件的认识误区

导致二战德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对重大事件的认识误区

<导致二战德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对重大事件的认识误区>


第1节

导致德国的失败的根源何在呢?这里我不想辩论太多.我只需要给大家列出一个事实,大家就会了解,而通过这个问题解决,很多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1940年5月——1941年6月,当德军拥有足够石油矿物储备的时候,他的补给主要靠卡车,德军能够轻松从法国打到南斯拉夫,并在希腊挫败英国人.毫不费力;1941年6月(当时石油储备7个月)入侵苏联,由于拥有大量卡车补给后勤的德军推进神勇,直到遇到连绵的大雨和冬季,使后勤恶化;1942年夏德军在克里米亚取得的胜利应该归功于制空权和良好的补给;1942年——19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惨败大家都知道很大原因是由于德军的补给(石油缺乏,不得不用畜力补给),却没有知道德军空军在斯大林格勒上空存在的削减所导致的恶果;当德军不得不撤出高加索后,德军缺乏资源所导致的后果越来越严重,石油的极端贫乏导致德军无法使部队大规模机动,这是德军采取被动防御的重要原因;1944年末,当德国失去瑞典的铁和罗马尼亚的石油后,刚刚还有攻有守德军,立即就像刺破了的气球一样,迅速干瘪下来;1945年2月,德军最后的石油产地匈牙利被苏军封锁,而德国的石油储备库被盟军无情的摧毁,“停留在港口的船,机场的飞机,坦克由于没有石油无法开动,1944年我们全力生产出来的好几十万件武器就这样被摧毁,真是太可悲了。”(斯佩尔语)这时候德国是无论如何都打不下去了。

所以对于德国来说,他的真正薄弱环节在于它的资源是如此的匮乏。而他又没有足够的强大的海军去打破英美的封锁,获取这些资源。而资源缺乏及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是德国崩溃的主因。

下面我们说一下几个二战中影响重大的事件和大家的几个认识误区。

1、敦刻尔克的放虎归山:

敦刻尔克和法国战役 图

在敦刻尔克,由于希特勒下令装甲兵停止前进,使得英国军队得以逃脱虎口,事后诸葛亮们指责之,但是如果希特勒命令主力部队攻击包围圈中的盟军,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法军很有可能在凡尔登一线加固了他们刚刚被冲散的防线,那么是不是德军又得重新面临一个马恩河的悲剧?(这一点,忠勇的军人们是永远都不会考虑的。)

一战的时候,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歼灭了大批法军,结果却在马恩河停顿了四年,最终导致了战败,作为一个统帅,是应该贪图战功抓几个敌人,还是抓住法军防线上混乱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挥师南下瓦解法国呢?(实际上,截至1940六月18日,法国已经动员

了600万预备役军人,
只不过战争结束后,法国的一线部队已经被击败,而这些人还在训练当中。)

2、巴尔干对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的误解:

对巴尔干的行动 图

后人往往对德国针对南斯拉夫的惩罚行动表示迷惑,这说明这些人是何等的肤浅,而且很难搞清其中的威胁性。

南斯拉夫被征服后,在缴获的南斯拉夫文件中,德军知道了南斯拉夫新首脑西莫维奇和丘吉尔的计划,丘吉尔要西莫维奇先向德国显示出无害的友善,然后,当他的英军在希腊大规模集结后,就联合土耳其、苏联(斯大林与西莫维奇签订了同盟条约)发动对德国的战争。

如果丘吉尔的计谋成功的话,那么在巴尔干,德国所有的利益和威信都将土崩瓦解,更重要的是这将直接使德国最重要的石油产地——罗马尼亚,无论如何都守不住。没有石油,那么德国的战争机器一刻也支持不下去。这就是当将军们对攻打南斯拉夫表示不解时,希特勒愤怒的原因。“一群连最起码的头脑都没有的人!"

可见,在战场上,缺乏资源的德国稍微的疏忽都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

3、关于攻打乌克兰和莫斯科的问题:

【在巴巴罗萨实行的前夜:希特勒训示他的将军们道:赢得俄国战役的关键在于能够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狭窄面上最大程度的消灭俄国人。(因为这里纵向战线比较短,正面上可以部署密度更大的火力,而且补给充分)】

对于乌克兰和莫斯科的问题,我看了很多书,除了古德里安(他主张打莫斯科)的回忆录以外,没有另外一个军事家在他的回忆录中,认为打莫斯科更加高明。

不错,攻克莫斯科有很多好处,但这些都是政治意义上的,对于真正消灭俄国的目标作用并不大。

拿破仑大军冲入莫斯科后,所面临的却是失败,这因为他没有消灭俄国的军队。一战中德军并没有攻克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但德国为什么能打败俄国?因为德国攻克了乌克兰,使俄国失去了50%的粮食产地,大量的消灭了俄国的军队,导致俄国经济崩溃,再也没有打下去的资本。

希特勒对于这点历史很清晰,也很注意总结。他认为消灭俄国的最根本办法在于夺取他的经济和原料重地,歼灭俄国的军队。“抽干俄国的血液,打碎俄国的脊梁。这样这个巨人才会倒下。”“莫斯科并不重要,只不过是个象征意义。”

当俄国失去乌克兰后,看一下后果吧,丢掉了60%的粮食供应;丢掉了30%的工业能力;35%的人力。

直接后果就是俄国军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吃到麸皮面,面临着严重的营养不良,民众大批饿死,此外还有俄国在西线

最强大的西南方面军被
全歼。整个国家面临崩溃。

就像赫鲁晓夫所说的那样:“失去莫斯科,没有什么,但如果失去乌克兰和再加上丢掉高加索(石油产地),那么我们一天也支持不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斯大林拼死也要保住乌克兰,而希特勒对乌克兰如此痴迷的原因。这些需要考虑政治和经济的军事问题是古德里安(主张放弃攻打乌克兰)和朱可夫(主张放弃乌克兰)永远不会理解的。

4、莫斯科的天意:

一辆卡车在泥泞的道路上无法前进 图

很多人一定会笑,说我在以西方观点看问题,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影响德国的最重要原因不是冬季,而是10月份末到11月的连绵大雨,大雨不但使冬季较早的提前,更重要的是使得德国军队的补给严重恶化(导致冬衣无法到达),当大雨来临的时候,刚刚还进展顺利德军,一下子就停顿了。而补给恶化使得冬衣无法顺利到达(大批冬衣最终烂在波兰的仓库里),更是导致了12月份的德军溃败。

连续的降雨使得路面恶化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5、德军在克里米亚的胜利和斯大林格勒失败的两大原因

德军通过马力强大的牵引车向克里米亚战场托运火炮 图

人们常常对德军在克里米亚的胜利表示吃惊,不错,10军队消灭了俄国50多万的克里米亚方面军,使得苏联的南方战场瞬间崩溃。

为什么德军能够取得成功?

“经济署的官员对希特勒说,如果不能在1943年前得到高加索的石油的话,那么德国必须削减50%以上的石油用量,于是希特勒决心将他最大的赌注押往克里米亚和高加索,这笔赌注就是动员帝国为数不大的石油储备中的一大半充分武装他的部队。”

大量石油武装的德军,动员了大量牵引汽车,使得德军的机动性大大增加,大批火炮和坦克被迅速集结,而且拥有足够的火药(曼施泰因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炮群)。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空权的绝对控制,通过空军的地面打击,而破坏俄军后勤,使得俄军的抵抗力大打折扣,克里米亚会战中,70%的T34坦克是被飞机摧毁的,当苏联的铁木辛哥将军看到斯图卡尖啸的俯冲轰炸时,情不自禁的大呼:“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可怕的事情!”率先逃跑。(其实,空中强大压制力量的威力,后来在莱斯克战役和阿登反击战中的德军体会极深。)

西方的宣传画,透露出在强大德军面前斯大林格勒的俄国人绝望,结果苏军赢得胜利 图

而在斯大林格勒,德军虽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不利,但是他们的不利相比于苏联人就是小巫见大巫,由于俄国南方的力量大部分在克里米亚和哈尔科夫

被消灭,所以,
守卫斯大林格勒的军队只是一些残军和平民,他们必须和精锐的第六集团军战斗5个月,才有可能等到集结好的援助他们的友军。

在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包鲁斯(斯大林格勒德军统帅)几乎能得到任何他所需要的东西,足够的火药粮食和空中力量。这位精明却古板的军人很显然没有将他的飞机用到地方。本来这些飞机如果用于打击伏尔加河上的码头,切断这个城市守军的给养,那么他就可以很轻松的赢得胜利。但是,包鲁斯却用他的飞机轰炸建筑,希望炸死里面的守军,结果,俄国人的兵员和弹药粮食不停运入城内,直到耗尽德军的力量。

当俄国反攻时候,冬季再一次将临,由于石油资源无法得到补充(高加索的油田被俄国烧毁),不得不用畜力运输后勤,而且空军力量在斯大林格勒大大削弱(面对英美从1942年开始的战略轰炸,希特勒下令在1942年末减少空军在东线存在的53%,德国对于俄国的空中优势大大减弱)。当俄军反攻时,面对俄国的坦克群,没有空军压倒优势的德军无法抵挡(1944年末,俄国才取得东线相对的制空权)导致了德军的战败。

6、后期德军的防御。

对于德国来说,他的软肋是什么?

我认为是资源,失去一支军队并不可怕,但是丢掉资源就是致命的。

后期德军不得不采取的寸土必争的防御方针,主要是处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守卫矿产资源的产地;二、政治上安捂盟国。

一、在二战末期,德军士兵经常看玩笑说,“1944年的新枪不如1941年老枪。”“现在装甲越厚坦克越容易被打烂。”“穿甲弹里面都是盐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到了1944年,由于缺乏原料,穿甲弹的填药中不得不再添加1/5的盐类,从而影响到了炮弹的实际威力。因此而希特勒下达的所有坚守令的建议开头,全部写着:“不能失去……这样我们就会失去锰……失去镍……失去……”因为德国本土完全不具备这些东西,甚至铜矿……

当古德里安和曼斯坦因要求希特勒放弃乌克兰的顿巴斯时收缩兵力时,希特勒反问他们:“你们能够夺回这个矿区吗?如果我们失去这个矿区,那么我们武器产量将减少30%以上,装甲中将不会有锌、铬、铅,你们知道后果有多么严重吗!”当然,两位将军的回忆录里这些话都是没有的,只有希特勒是痴迷于泥土的傻瓜和对军事的粗暴干涉。

三、政治上的安捂盟国:

44年8月5日,罗马尼亚领袖安东尼斯库元帅来到德国会见希特勒,在和希特勒见面前,安东尼斯库首先和古德里安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中,

安东尼斯库主动提出了收缩
防线(战场转移到罗马尼亚)的意见,这使得古德里安十分高兴,他对此表示了完全赞同。古德里安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似乎从没考虑到在德军新遭惨败的情况下,安东尼斯库提出这个建议十分有可能是为了试探德国有没有保卫罗马尼亚的信心!但是,在随后和希特勒的会谈中,希特勒却不顾古德里安的反对,向安东尼斯库保证德军将保卫罗马尼亚。在会谈结束,安东尼斯库私下说:“如果德国人想把战场转移到罗马尼亚的土地上,那么我们将立即投降。”可见,古德里安是被忽悠了的。

7、德军武器的开发特点及其原因

人们总是说,德国的武器有质量没有数量,这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呵呵,我想笑,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忽视了德国工业最基本的缺陷,不是缺乏人力,也不是缺乏机器,而是缺乏资源,在各种原料和石油都无比稀少的情况下,根本造不了很多,即使造很多,没有石油,也无法开动。1944年末,德国工业高速运转,造出来不少,这些武器最后还不是停在武器库里,没法用,为什么,没有石油啊。所以这种情况下,必须造精的,这是必然,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希特勒主张制造大而厚的坦克,主要考虑利于防守和苏联人薄弱的空军力量。

8、希特勒为什么喜欢干预德军将领的指挥

在莫斯科会战前,希特勒除了规定大的进攻方向,在小的细节上是很少干预的,但是在莫斯科战役上中,陆军司令布劳希奇的行为让希特勒打击很大。

[ 转自铁血社区 ]

在莫斯科战役德军最艰难的时刻,勃劳希契却出于对最高统帅部的怠慢和推卸责任的动机,向希特勒(此举知命后果是使希特勒误以为战事顺利,于是对美宣战)隐瞒了前线司令们发来的紧急的重要情报,毫无理由地扣压了包克在13日的险情报告(这个愚蠢的错误无疑大大有利于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此12月下旬,希特勒向德军务指挥部颁发了一项“基本命令”,提醒他们必须重视这类报告,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领导手段——“真实地报告未完成命令的情况和本人的错误,是每个战士的职责”,而且报告时不许渲染夸张或大事润色文字,以免贻误战事。

因为瞒报使得希特勒以为一切顺利,并导致其对美国宣战,这无疑是个失误,而这就是希特勒干预部队细节指挥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部下的责任心不再信任。

9、以下一些问题请大家自己看一下;

(1)1939年希特勒敢于在西线只留35个师,全力攻打波兰。果断发动威塞尔计划占领挪威(此举

保障了德国的铁矿);

(2)1940
年9月,希特勒一直禁止轰炸伦敦的政治考虑(打击面只限于丘吉尔);

(3)希特勒对美宣战前严禁手下攻击美国船只(使得罗斯福无法找到借口)。

(4)希特勒拒绝攻打西班牙(该国粮食无法自给);

(5)希特勒巴巴罗萨前的外交讹诈(最大程度上利用了斯大林的心理);

(6)对不列颠的反封锁;

我们可以看到恶魔的战争措施主要是经济资源加政治考虑的军事行为,并不是随意被仇恨挟持的痴货,这就是他的远见,也是他能够如此嚣张的原因。资源,德国因此而战,也因此而败,对于这点希特勒认识很深刻。这是纯粹从军事上考虑问题的德国陆军将领们到死都不能了解他们元首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