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知识点+课后探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知识点+课后探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知识点+课后探究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曾任《时务报》主笔,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二、理解词语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骈进:一同前进。强

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唆。不舍,不停。一点不旁骛:

意指专心致志,一点不分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意

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

是很难造就的呀!亵渎:轻慢,不敬。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大意是现

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期望做职分外的事。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一切法

门从根本上讲,无有高下、优劣,性相一如,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不二的方

法。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主眼:主要的着

眼处。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征引:引用。容赦:原谅赦免。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杜绝:制止,消灭。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揭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①—①):依次论述了“有

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①):以“敬业” 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收束全文,只有这两者都实现了,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四、问题解疑

1.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文章开头先交代题

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

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

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

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作者引用孔子言论和百丈禅师的例子有什么作用?引用孔子的言论证明“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引用百丈禅师的例子有效地说明了人要不断地劳作,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阐述什么叫“敬”的?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

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

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4.作者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做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

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

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

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论证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

之地。

5.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性,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作者在前面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

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本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

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6.第6段中“当大总统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事实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和“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两个观点,从而证明了为什么要“敬业”的道理,增强了

说服力。

7.“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这一观点的正确,增加了权威性。

8.第8段的论点是什么?分析“做工苦”的实例有什么作用?论点是“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说明“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自然地点到乐业上(引出话题)。

9.“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指什么?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第二,对于所做的事情应该生出敬意,要

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积极投入地把它做好;第三,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一味叫苦,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五、课文主题这篇讲演针对听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并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理想的生活。

课后探究

一、作者的观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按照“有业”“敬业”“乐业”的顺序分别论述:“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和基础;“敬业”是对职业采取的基本态度;“乐业”是对待职业的更高境界,层层递进,论证严密,思路清晰,使人

一目了然。

二、本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如: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

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举百丈禅师的例子,并引用其言论,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人应该有职业并要不断劳作。

对比论证。如:第①段中“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做什么事都觉得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在对比中论证了“乐业”才

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引用论证。如: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引用孔子的话充分有力

地论证了“无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有业之必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如第6段中“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和第7段“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采用设问的方式过渡,承接上文论述“敬业”的重要性,开启下文论述如何做到“敬业”。再如第6段“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和第7段“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中,关联词“凡……没有不……”,“所以……”起到总结上文的作用。

四、示例:“有业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

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

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

健康养生;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行、能力和

才干的锻炼;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

精神上的满足;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事例: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

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更没有想到放弃。

五、示例:事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有事业可做就好。事业无论大小,

专心、忠实去做都有价值。就像梁启超说的一样:“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梁启超的话中蕴含着一个哲理,就是在其位,谋其职,每个人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课文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课文知识点 整理 敬业与乐业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赦shè旁骛ù佝偻gōulóu承蜩tiáo 亵渎xièd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解释下面词语。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

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解释:他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6《敬业与乐业》重要知识点

6《敬业与乐业》重要知识点 一、生字词: 断章取义直截了当主一无适不二法门心无旁骛全副精力解剖惟其如此拣择秘诀佝偻承蜩羡慕亵渎喉咙淘神算盘层累强聒不舍骈进杜绝领略烦闷衔接东张西望捷径 二、文中的名言: 安其居,乐其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三、课文分析: 1、本文的标题:“敬业与乐业”,点出了本文的中心论题。 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第一段:(1-2)揭示中心论题——敬业与乐业; 第二段:(3-4)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三段:(5-6)论述乐业的重要; 第四段:(7)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3、论证方法:引用论证法,引用名言警句;举例论证法: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以及作者的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等。 4、第一段的标点符号要注意。 6 敬业与乐业知识点梳理 【基础须知】 字音 旁骛(wù) 解剖(pōu) 痀瘘(gōu lóu) 承蜩(tiáo) 亵渎(xièdú) 妥(tuǒ)当骈(pián)进教诲(huì) 禅(chán)师拣(jiǎn)择强聒(qiǎng guō)不舍 【重点梳理】 一、作家作品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书。一生完成一千二百万字以上作品,代表作《饮冰室合集》。他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二、内容感知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三、文章主旨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四、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敬业乐业。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7段),勉励人们要敬业乐业。 五、名言警句示例 (1)敬业乐群。——《礼记》 (2)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3)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 (4)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5)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文详细解析

《敬业与乐业》课文详细解析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 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①演讲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段析】交代文题的由来,并表达自己对“敬业乐业”精神的崇尚。 第一部分(1):演讲开头,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开头总起全篇,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 【品味】“不二法门”极言“敬业乐业”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也显示了作者坚定的信心,用在这里显然非常合适。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 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段析】指出“有业”是前提,是“敬业乐业”的必要条件。 【品味】无业,便无可敬者,便无可乐者,其道理简单易懂,不需多言。“理至易明”四字用得非常简练,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 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 ....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段析】引用《论语》中的句子说明无业之人无药可医,意在表明“有业”是基础与前提。 【品味】孔子确实认为这两种人是难以教育的,但《论语》中并未记载孔子说这两句话时的神态、动作。作者大胆而合理地加以想像,加上了“摇头叹气”四个字,使得行文更 加生动,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无奈。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归纳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赦(shè) 旁骛(wù) 佝偻(gōu lóu) 承蜩(tiáo) 亵渎(xièd ú) 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 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 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 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 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 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 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 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文原 文及教案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 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 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 有什么人不可教悔,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 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 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 人都要持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 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 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 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 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 被后来有些人说的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的,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见事,便忠于一件事, 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 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 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能够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见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 总统的人,信得过我能够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 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能够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 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 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 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 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 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 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成蜩的故事,说道: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 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 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 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的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 做事,你不羡慕我,我不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 不起这个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做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 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 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知识点+课后探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知识点+课后探究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曾任《时务报》主笔,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二、理解词语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骈进:一同前进。强 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唆。不舍,不停。一点不旁骛: 意指专心致志,一点不分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意 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 是很难造就的呀!亵渎:轻慢,不敬。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大意是现 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期望做职分外的事。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一切法 门从根本上讲,无有高下、优劣,性相一如,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不二的方 法。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主眼:主要的着 眼处。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征引:引用。容赦:原谅赦免。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杜绝:制止,消灭。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揭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①—①):依次论述了“有 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①):以“敬业” 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收束全文,只有这两者都实现了,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四、问题解疑 1.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文章开头先交代题 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 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 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 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作者引用孔子言论和百丈禅师的例子有什么作用?引用孔子的言论证明“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引用百丈禅师的例子有效地说明了人要不断地劳作,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阐述什么叫“敬”的?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小册子知识点:6 敬业与乐业

6 敬业与乐业 1.生字注音 旁骛.(wù) 佝.偻(ɡōu) 解剖.(pōu) 赦.免(shè) 强聒.(ɡuō) 亵.渎(xiè) 骈.进(pián) 禅.师(chán) 拣.择(jiǎn) 扯.直(chě) 承蜩.(tiáo) 2.多音字 禅累 咽调 3.形似字 4.词语解释 (1)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2)亵渎:轻慢,不尊敬。 (3)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4)敬业乐群: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5)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6)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7)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指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儿事。 (9)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10)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关于“敬业乐业”的名言佳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2)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动。——吴玉章 (3)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 (4)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歌德 (5)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恩格斯(6)工作是生命的真正的精髓所在,最忙碌的人正是最快活的人。 ——提奥多·马丁(7)人生在世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爱迪生 (8)只有能够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的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什么是敬业精神?我个人认为,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便是对敬业精神最好的诠释。 我个人认为,不管身处何时,不论身在何地,也不要去想这份工作是暂时的消遣,还是可以维系一生的事业,既然选择了,就要用心去做。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敬业精神是对于生命的敬畏,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何止千千万万条可贵的生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敬业精神是为祖国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石,辛勤的园丁们哺育着祖国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从政者,敬业精神是心系民生,身先士卒,以民为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作为一名从商者,敬业精神是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以优秀的产品奉献世人…… 工作是高贵心灵的营养,工作是眼能看见的爱。梁启超先生曾说:“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些都是敬业乐业的精髓之所在。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都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敬业精神。 (选自【美】谢里•佩普 《浅谈敬业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内知识点复习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内知识点复习及 欢迎下载 1 / 6 敬业与乐业 一、文章结构 (一)提出问题(第一段)(论点)有业之必要( 前提)(二)分析问题(第2~8段)(论证)分论点要敬业的重要性 (三)解决问题(第9段)(总结归纳)要乐业的重要性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敬业乐业是不二法门《礼记》敬业乐群提出 《老子》安其君乐业论点第二部分有业之必要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道理论证)有业百大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举例论证)是做人 蛀米虫(比喻论证)之本 什么叫敬业(朱子的话,道理论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敬业的重要性为什么该敬业(大总统、黄包车、举例对比)→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怎样

敬业(庄子、木匠、政治家;挑粪、军人;曾文正、孔子)→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优选精品欢迎下载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乐业的重要性→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道理论证) 第三部分 人类理想生活:首先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 二、举例 因自己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下第一等人。 举例:看大门的何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忱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乐业 1、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做了几百次实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2、居里夫妇在工业废渣中提练“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从没想过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抱怨、放弃过。 三、论证方法

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复习知识点

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复习知识点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复习知识点。 文章分析: 课文共9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 其中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①(2~5段)有业之必要。 ②(6~7段)敬业之重要。③(第8段)乐业之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发展中领略乐; 奋斗中感知乐; 竞争中体味乐; 专注中享受乐。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 "安其居,乐其业"的本意:使人民安居乐业。提炼成语:"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分析感知: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1.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 教案及知识点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 己的观点。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就是尊敬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2.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 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突破方法: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探究。 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突破方法:结合练习四,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辩论;还可以结合练习二提出的两种论证方法,进行小论文或辩论提纲的写作。领悟作者精神旨意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第1课时 一、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设计(一) 由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导入:问:你什么时间最快乐?(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问:雷锋日记中有一句话“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

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必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必备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旁骛( )亵渎( )骈进(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断章取义:引证书籍,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旁骛:不专心正业,而去追求正业以外的事。 亵渎:轻慢;冒犯。 3、词语积累。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旁骛亵渎骈进征引敬业乐群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二、课文内容分析。 1、学习本文,应该明白作者演说的思路是如何的。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思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2) 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3) 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2、作者为什么主张"敬业"? 作者用朱熹的话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提出"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人"。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论证"乐业"的? "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论述"乐业"重要性时,梁启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

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这句设问下面,列出了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浸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个曾经专注于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人,都会有同感和共鸣。 三、问题研究。 1、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指出这一点,可以扩展梁启超主张的适用范围,也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本文。 3、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当然,作者的这种说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同学们可以自己探讨这个问题。

《敬业与乐业》复习要点(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敬业与乐业》复习要点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③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合作探究1-5段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精读品析6-7段 (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敬业与乐业》知识点详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知识点详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 中考结束以后,新的一届初三学生又要准备中考。如果大家准备越早,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快升上初三的同学,可以利用这个暑假提前预习初三的学科内容,提前准备中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知识点详解,详情如下: 第6课《敬业与乐业》 精彩开篇词 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

就是工作。那么,亲爱的同学,你思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业”,并深信这是人类合理的生活。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者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二、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厌恶(w ) 禅(ch n)师 佝偻(ɡōul u) 咽(y n)气

骈(pi n)进哭丧(sāng)着脸 佛(f )门强聒(guō)不舍 2.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说不到正经事上。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3.经典词句积累。 (1)安其居,乐其业。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主一无适便是敬。 (5)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初三语文敬业与乐业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敬业与乐业知识点总结 敬业与乐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赦shè旁骛wù佝偻gōu lóu 承蜩tiáo 亵渎xiè d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部编 语文 9上--6 《敬业与乐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6 《敬业与乐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参考答案: 观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观点的分别从“有业”是前提(举例、对比论证),“敬业”最为必要(例证、引证论证),“乐业”是最高境界(对比、道理论证)展开阐释和论证的。 二、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在论述“敬业”时,引用朱子、曾国藩、庄子的名言为“敬业”作结。 三、议论文在论述过程中,常使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内容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试从第6、7段中找出这类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如第6段中“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和第7段“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采用设问的方式过渡,承接上文论述“敬业”的重要性,开启下文论述如何做到“敬业”。再如第6段“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和第7段“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中,关联词“凡……没有不……”,“所以……”起到总结上文的作用。 四、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点拨:此题意在让同学们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开拓同学们的思路。 参考答案:

例如,“有业之必要”的理由:(1)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2)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3)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4)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5)事业上的小小成功,能够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6)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例:陈景润为了证明数学定理,不畏艰辛与枯燥,用了几麻袋的草纸,执着于自己所忠于的事业当中,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五、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同学们之间讨论。点拨:从“职业是否存在尊卑之别”这个角度探究讨论,表明观点,阐述理由,逻辑合理即可。

初三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归纳

初三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归纳 合理的总结,合理的归纳,对于考试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下文为大家推荐了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归纳,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赦(shè) 旁骛(wù) 佝偻(gōu lóu) 承蜩(tiáo) 亵渎(xièd ú) 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 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 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 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 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 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 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 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有了语文网为大家整理的敬业与乐业知识点归纳,大家感觉是不是方便了很多,那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