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蜂鸣报警器

蜂鸣报警器

蜂鸣报警器

双音笛声报警电路设计 1.报警时声音为“嘀-嘟”声。2.持续时间为10秒。3.用计算机画出设计电路图,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正确性。4.画出原理框图以及说明主要工作原理,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和元件明细表。双音报警电路一、电路图1 救护车声双音报警器图2 消防车声双音报警器二、基本工作原理模拟救护车声响的电路原理,图中IC1、IC2都接成自激多谐振荡器的工作方式。其中,IC1输出的方波信号通过R5去控制IC2的5脚电平。当IC1输出高电平时,IC2的振荡频率低;当IC1输出低电平时,IC2的振荡频率高。因此IC2的振荡频率被IC1的输出电压调制为两种音频频率,使扬声器发出"滴、嘟、滴、嘟…"的双音声响,与救护车的鸣笛声相似,其波形见图。电路模拟警笛的声音,用IC1 的2、6脚外接在C1上周期为1秒左右的低频锯齿波信号作为IC2的调制信号,使IC2输出一个扫频矩形波,产生变调效果。晶体管VT接成射极跟随器,使IC1的2脚上的三角波经VT缓冲后加到IC2的5脚,使IC2的振荡频率在0.67秒钟内逐渐下降到一个低频率,再在

0.33秒钟内上升到原来的高频率,如此反复进行下去,使扬声器发出类似消防车警笛的声响。

三、要求1. 按图1组装电路,试听音响效果,看电路发出的声音是否接近生活实际中救护车的呼叫声。用示波器测量IC1输出信号的频率并与估算值作比较。如果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可取下电阻R5,接通电源,用示波器分别观察IC1和IC2的输出波形,判断故障出在哪一级。也可通过一个电解电容将扬声器分别接在IC1和IC2的输出端,通过扬声器的声响判断故障出在哪一级。2. 按图2组装电路,试听音响效果,看电路发出的声音是否接近生活实际中消防车的呼叫声,用示波器观察IC1和IC2的输出波形。如出现故障,按上述方法诊断并排除之。四、课堂作业1. 分析两种报警电路的输出波形,并与BP机呼叫声电路的输出波形作比较。2.根据公式f=1.443/(R1+2R2)C1,估算两种电路中IC1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3.图1电路中,电阻R5的的作用是甚么?去掉R5,将IC1的输出直接去调制IC2的5脚电压行不行?为什么?

4.图2.电路中,晶体管VT的作用是甚么?直接用C1上的三角波电压去调制IC2的5脚电压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5. 如果报警电路发出的声响与实际中的不同,可调整哪些元件,使报警声更接近实际的声响?我不知道我这么诚实给我吧另一个人也提问了搜搜吧

计算器功能键介绍

M+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M-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的结果;MR是读取储存的数据;MC是清除储存数据;AC,CE归零是有一个是清除现有数据重新输入,另一个是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按钮功能 % 按百分比的形式显示乘积结果。输入一个数,单击“*”,输入第二个数,然后单击“%”。例如,50 * 25% 将显示为 12.5。也可执行带百 分数的运算。输入一个数,单击运算符(“+”、“-”、“*”或“/”), 输入第二个数,单击“%”,然后单击“=”。例如,50 + 25%(指的 是 50 的 25%)= 62.5。 1/x 计算显示数字的倒数。 A–F 在数值中输入选中字母。只有在十六进制模式为开启状态时该按钮才可用。 And 计算按位 AND。逻辑运算符在执行任何按位运算时将截断数字的小数部分。 Ave 计算“统计框”对话框中显示数值的平均值。若要计算平均方值,请使用“Inv”+“Ave”。只有先单击“Sta”,该按钮才可用。Backspace 删除当前显示数字的最后一位。 站将显示数字转换为二进制数字系统。最大的无符号二进制数值是将 64 位全都设置为 1。 C 清除当前的计算。 CE 清除显示数字。 cos 计算显示数字的余弦。若要计算反余弦,请使用“Inv”+“cos”。若要计算双曲余弦,请使用“Hyp”+“cos”。若要计算反双曲余弦,请 使用“Inv”+“Hyp”+“cos”。cos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Dat 在“统计框”对话框内输入显示的数字。只有先单击“Sta”,该按钮才可用。 十进制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十进制数字系统。 度数在十进制模式下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度数。 dms 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度-分-秒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数表示的)。 若要将显示数字转换为用度数表示的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分- 秒格式表示的),请使用“Inv”+“dms”。dms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 系统。 Exp 允许输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字。指数限制为四位数。指数中只能使用十进制数(键 0-9)。Exp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F-E 打开或关闭科学计数法。大于 10^32 的数总是以指数形式表示。F-E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梯度在十进制模式中,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梯度。 十六进制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字系统。最大的无符号十六进制数值是将 64 位全都设置为 1。 Hyp 设置“sin”、“cos”和“tan”的双曲函数。完成一次计算后自动关闭双曲函数功能。 Int 显示十进制数值的整数部分。若要显示十进制数值的小数部分,请使用“Inv”+“Int”。 Inv 设置“sin”、“cos”、“tan”、“PI”、“x^y”、“x^2”、“x^3”、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利用MM74C922作为计算器4*4键盘的扫描IC读取键盘上的输入。显示采用字符LCD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

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计算器使用方法

内置的计算器每个键的使用方法 INV 是什么意思。 设置 “sin” 、 “cos” 、 “tan” 、 “PI” 、 “x^y” 、 “x^2” 、 “x^3” 、 “ln” 、 “log” 、 “Ave” 、 “Sum” 和 “s” 的反函 数。完成一次计算后自动关闭反函数功能。 HYP 是什么意思。 设置 “sin” 、 “cos”

“tan” 的双曲函数。完成一次计算后自动关闭双曲函数功能。 sta 是什么意思。 计算显示数 字的正 切。若要 计算反正 切,请 使用 “Inv”+“tan” 。若 要计算双 曲正切 ,请使用 “Hyp”+“tan” 。若要计算反双曲正切,请使用 “Inv”+“Hyp”+“tan” 。 “tan”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 统。 AVE 是什么意思。 计算 “ 统计框 ” 对话框中显示数值的平均值。若要计算平均方值,请使用“Inv”+“Ave” 。只有先单 击 “Sta”

,该按钮才可用。 sum 是什么意思。 计算 “ 统计框 ” 对话框中显示数值的总和。若要计算平方和,请使用“Inv”+“Sum” 。只有先单击 “Sta” ,该按钮才可用。 DAT 是什么意思。 在 “ 统计框 ” 对话框内输入显示的数字。只有先单击 “Sta” ,该按钮才可用。 十进制 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十进制数字系统。 度数 在十进制模式下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度数。

DMS 是什么意思。 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度 - 分 - 秒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数表示的)。若要将显示数字转换为用度 数表示的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 - 分 - 秒格式表示的) ,请使用 “Inv”+“dms” 。 dms 只能用于 十进制数字系统。 F-E 是什么意思。打开或关闭科学计数法。大于 10^32 的数总是以指数形式表示。 F-E 只能用 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表描述了计算器的功能: 按钮 功能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一:计算器 设计要求 1、问题描述:设计一个计算器,可以实现计算器的简单运算,输出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检验运算表达式的正确性。 2、输入:不含变量的数学表达式的中缀形式,可以接受的操作符包括+、-、*、/、%、(、)。 具体事例如下: 3、输出:如果表达式正确,则输出表达式的正确结果;如果表达式非法,则输出错误信息。 具体事例如下: 知识点:堆栈、队列 实际输入输出情况: 正确的表达式

对负数的处理 表达式括号不匹配 表达式出现非法字符 表达式中操作符位置错误 求余操作符左右出现非整数 其他输入错误 数据结构与算法描述 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 将用户输入的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再利用转换后的后缀表达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解决本问题所需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用到的数据结构是堆栈。主要算法描述如下: A.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 1. 将中缀表达式从头逐个字符扫描,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字符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数字 2)小数点 3)合法操作符+ - * / %

4)左括号 5)右括号 6)非法字符 2. 首先为操作符初始化一个map priority,用于保存各个操作符的优先级,其中+ -为0,* / %为1 3. 对于输入的字符串from和输出的字符串to,采用以下过程: 初始化遍历器std::string::iterator it=infix.begin() 在当it!=from.end(),执行如下操作 4. 遇到数字或小数点时将其加入到后缀表达式: case'1':case'2':case'3':case'4':case'5':case'6':case'7':case '8':case'9':case'0':case'.': { to=to+*it; break; } 5. 遇到操作符(+,-,*,/,%)时,如果此时栈顶操作符的优先级比此时的操作符优先级低,则将其入栈,否则将栈中的操作符从栈顶逐个加入到后缀表达式,直到栈空或者遇到左括号,并将此时的操作符加入到栈中,在此过程中需判断表达式中是否出现输入错误: case'+':case'-':case'*':case'/':case'%': { if((it+1)==from.end()) { cout<<"输入错误:运算符号右边缺少运算数"<

模拟计算器数字输入及显示课程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一个实现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它的硬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个AT89C51单片机芯片,一个八位共阳极的数码管,一个4*4的键盘,一个排阻(10K)做P0口的上拉电阻(接线图在附录2),它可以实现结果低于65535的加、减、乘、除运算。 显示部分:采用动态显示,由八位共阳极数码管通过P0口,P2口与单片机相连,数码管的A,B,C,D,E,F,G,DP分别依次与单片机的P0.0—P0.7相连,P0口做为单片机的字码控制端,数码管的1,2,3,4,5,6,7,8各引脚分别与单片机的P2.0—P2.7相连,P2口作为数码管的位控制端。 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采用软件识别键值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键盘的第0行到第3行依次与单片机的P3.4—P3.7管脚相连,键盘的第0列到第3列依次与单片机的P1.0—P1.3管脚相连,程序运行时依次扫描各行,查询是否有键按下,如果有则进入键盘识别处理程序,实现相应的运算,然后通过数码管输出结果,如果没有按键就调用显示程序显示一个0,等待按键按下,在进入按键扫描程序。 执行过程:开机即显示0,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将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在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在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数码管上输出运算结果。注:结果不能超出65535。(具体操作见后面仿真图)

目录 1 概述 1.1MCS-51单片机在自动化仪表中的作用 (3) 1.2掌握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的使用方法 (3) 1.3设计方法 (3) 1.4基本功能 (4)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计算器总体思想 (5) 2.2硬件的选择与连接 (6) 3 软件设计 3.1显示程序设计 (7) 3.2键盘识别程序设计 (8) 3.3运算程序设计 (10) 3.4风鸣器程序设计 (10) 4 Proteus软件仿真 (12) 5课程设计体会 (16) 参考文献 (18) 附1:源程序代码 (19) 附2:计算器模拟系统电路图 (31)

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微机课设简易计算器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简易计算器仿真 学院(部)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2011240401 学生姓名张静 学号33 12 月14 日至12 月27 日共2 周 指导教师(签字)吴向东宋蓓蓓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2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 1、电源开关键: ON、 OFF 2、输入键: 0— 9、. +/ —:正负转换键 3、运算功能键: + - * / ( 注意 : 加、减、乘、除键在计算时都可能代替等号键 ) √:开平方键,用来进行开平方运算。先输入数字,再按下此键,不必按等号键即可得 出结果。 4、等号键:= 5、清除键: ①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 , 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 有数值 . 如果是太阳能计算器,在计算器关闭状态下,按此键则开启电源,显示 屏显示出“ 0”。 ②AC或 CA键:全部清除键,也叫总清除键,作用是将显示屏所显示的数 字全部清除。 ③→:右移键。其功能是荧屏值向右位移,删除最右边的尾数。 ④CE:部分清除键,也叫更正键。其功能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而不是清除 以前输入的数。如刚输入的数字有误,立即按此键可清除,待输入正确的数字后,原运算继续进行。如 5+13,这时发现“ 13”输入错了,则按“ CE”键就可以清除 刚才的“ 13”,但还保留“ 5”这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数字后,按“ +”、“- ”、“/ ”、“* ”键的,再按“ CE”键,数字不能清除。 ⑤MC:累计清除键,也叫记忆式清除键。其功能是清除储存数据,清除存储 器内容,只清除存储器中的数字,内存数据清除,而不是清除显示器上的数字。 6、累计显示键: (1)M+:记忆加法键,也叫累加键。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用 作记忆功能,它可以连续追加,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也就是将显示的 数字与内存中已有的任何数字相加,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和)。 如先输入“ 5×1.6 ”→按“ M+”键(把“ 5×1.6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储存起来)→然后输入“10×0.8 ”→按“M+”键(把“10×0.8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接着输入“15×0.4 ”→按“M+”键(把“15×0.4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最后按“MR”键(把储存的数全部取出来)→则出结果“ 22” (2)M-:记忆减法键,也叫累减键。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 的结果;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也就是将显示的数字与内存中已有 的任何数字相减,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差). 计算“ 50- (23+4)”时→先输入“ 50”→按“ M+”(把“ 50”储存起来)→再输入“ 23+4”→按“ M-”键(计算结果是“ 27”)→再按“ MR”(用储存的“ 50”减去目前的结果“ 27”)→则出结果“ 23” 7、存储读出键: MR MRC GT ①MR:存储读出键。表示用存储器中数值取代显示值。按下此键后,可使存储在“ M+”或“ M-”中的数字显示出来或同时参加运算,数字仍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未按“ MC”键以前有效。 MR调用存储器内容,读取储存的数据。如有三组数字不连续在一起相加的时候,则用这个“ MR”键。举例:如输入“ 3+2”时,按“ M+”键,再输入“ 6+7”时,按“ M+”键,再输入“8+9”时按“ M+”键,然后再按“MR”,则三组数字的总和“ 35”就出来了。 ②MRC:MR和 MC功能的组合,即存储读出和清除键。按一次为 MR功能, 即显示存储数,按第二次为 MC功能,即清除存储数。

基于安卓的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应用程序设计 ——简易计算器的实现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课程名称 2016年6月日

1.系统需求分析 Android是以Linux为核心的手机操作平台,作为一款开放式的操作系统,随着Android 的快速发展,如今已允许开发者使用多种编程语言来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而不再是以前只能使用Java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的单一局面,因而受到众多开发者的欢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操作系统。计算器通过算法实行简单的数学计算从而提高了数学计算的效率,实现计算器的界面优化,使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方便。基于android的计算器的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界面;必要的交互信息;简约美观的效果。使用人员能快捷简单地进行操作,即可单机按钮进行操作,即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计算的结果,充分降低了数字计算的难度和节约了时间。 2.系统概要设计 2.1计算器功能概要设计 根据需求,符合用户的实际要求,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计算器界面友好,方便使用,,具有基本的加、减、乘、除功能,能够判断用户输入运算数是否正确,支持小数运算,具有清除功能。 图2.1系统功能图 整个程序基于Android技术开发,除总体模块外主要分为输入模块、显示模块以及计算模块这三大部分。在整个系统中总体模块控制系统的生命周期,输入模块部分负责读取用户输入的数据,显示模块部分负责显示用户之前输入的数据以及显示最终的计算结果,计算模块部分负责进行数据的运算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具体的说,总体模块的作用主要是生成应用程序的主类,控制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输入模块主要描述了计算器键盘以及键盘的监听即主要负责读取用户的键盘输入以及 响应触屏的按键,需要监听手机动作以及用指针事件处理方法处理触屏的单击动作。同时提供了较为直观的键盘图形用户界面。 显示模块描述了计算器的显示区,即该区域用于显示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最终的计算结

电子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第1章电子计算器控制工艺分析 (1) 1.1PLC简介 (1) 1.2PLC电子计算器特点 (1) 1.3电子计算器控制要求 (2) 1.4电子计算器设计要求 (2) 第2章电子计算器PLC控制系统设计 (3) 2.1系统选型 (3) 2.2系统硬件连接图 (3) 2.3输出I/O点数 (3) 2.4梯形图 (4) 2.5程序运行 (6) 第3章电子计算器PLC监控系统设计 (7) 结论与体会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第1章电子计算器控制工艺分析 1.1 PLC简介 PLC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控制器,顾名思义;它本来的含义是具有柔性的(可编程)主要来完成逻辑控制(针对数字量)工业控制器,它代替了传统的靠硬触点来做的控制系统就象当初的计算机已经演变为电脑一样,现在的PLC也由早期单纯地实现逻辑控制演变为一个可进行数模、模数转换,可进行定位控制,等一个功能强大的工业控制器,可以说它在现代社会各种需要自动控制的场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 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 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1.2 PLC电子计算器特点 从某种角度而言,广义的“计算机”概念是包括“电子计算器”的。电子计算器中也有集成电路,但计算器的功能简便,价格更加便宜,利于携带与稳定性好。与电子计算机的最大区别在于:计算器只是简单的计算工具,有些机型具备函数计算功能,有些机型具备一定的贮存功能,但一般只能存储几组数据。计算机则具备复杂存贮功能、控制功能,更加强大,在中国俗称“电脑”者也。计算器和计算机一样都能够实现数据的录入、处理、存储和输出,但它所以区别于计算机的就是,它不能自动地实现这些操作过程,必须由人来操作完成。而计算机通过编制程序能够自动进行处理。所以以自动化程度来区别二者,就在于是否需要人工干预其运行。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1、电源开关键:ON、OFF 2、输入键:0—9、. +/—:正负转换键 3、运算功能键:+ - * / (注意:加、减、乘、除键在计算时都可能代替等号键) √:开平方键,用来进行开平方运算。先输入数字,再按下此键,不必按等号键 即可得出结果。 4、等号键:= 5、清除键: ①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 有数值.如果是太阳能计算器,在计算器关闭状态下,按此键则开启电源,显示 屏显示出“0”。 ②AC或CA键:全部清除键,也叫总清除键,作用是将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字 全部清除。 ③→:右移键。其功能是荧屏值向右位移,删除最右边的尾数。 ④CE:部分清除键,也叫更正键。其功能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而不是清 除以前输入的数。如刚输入的数字有误,立即按此键可清除,待输入正确的数字后,原运算继续进行。如5+13,这时发现“13”输入错了,则按“CE”键就可 以清除刚才的“13”,但还保留“5”这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数字后,按“+”、“-”、“/”、“*”键的,再按“CE”键,数字不能清除。 ⑤MC:累计清除键,也叫记忆式清除键。其功能是清除储存数据,清除存储 器内容,只清除存储器中的数字,内存数据清除,而不是清除显示器上的数字。6、累计显示键: (1)M+:记忆加法键,也叫累加键。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用 作记忆功能,它可以连续追加,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也就是将显示的 数字与内存中已有的任何数字相加,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和)。 如先输入“5×1.6”→按“M+”键(把“5×1.6”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储存起来)→然后输入“10×0.8”→按“M+”键(把“10×0.8”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 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接着输入“15×0.4”→按“M+”键(把“15×0.4”的结 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最后按“MR”键(把储存的数全部取出来)→则出结果“22” (2)M-:记忆减法键,也叫累减键。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 前的结果;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也就是将显示的数字与内存中已有 的任何数字相减,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差). 计算“50-(23+4)”时→先输入“50”→按“M+”(把“50”储存起来)→ 再输入“23+4”→按“M-”键(计算结果是“27”)→再按“MR”(用储存的“50”减去目前的结果“27”)→则出结果“23” 7、存储读出键:MR MRC GT ①MR:存储读出键。表示用存储器中数值取 代显示值。按下此键后,可使存储在“M+”或“M-”中的数字显示出来或同时 参加运算,数字仍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未按“MC”键以前有效。MR调用存储器 内容,读取储存的数据。如有三组数字不连续在一起相加的时候,则用这个“MR”键。举例:如输入“3+2”时,按“M+”键,再输入“6+7”时,按“M+”键,再 输入“8+9”时按“M+”键,然后再按“MR”,则三组数字的总和“35”就出来了。 ②MRC:MR和MC功能的组合,即存储读出和清除键。按一次为MR功能,即 显示存储数,按第二次为MC功能,即清除存储数。

计算器制作

VB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简易计算器”教学设计 揭阳第一中学卢嘉圳 教学内容:利用所学知识制作Visual Basic程序“简易计算器” 教学目标:能熟练运用CommandButton控件及TextBox控件进行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程序的设计,能熟练运用条件语句编写代码 教学重点:运用开发VB程序一般过程的思路来开发“简易计算器” 教学难点:分析得出实现“简易计算器”各运算功能的算法。 教材分析: 当我刚开始进行程序设计的教学时,便感觉比较难教。这是因为程序设计本身枯燥、严谨,较难理解,而且学生大多数都是初学者,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对于《程序设计实例》,我们选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四册,该书采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VB,而学生是仅学过了一点点简单的QB编程之后就进入《程序设计实例》的学习的。 教材为我们总结了设计VB程序的一般步骤:创建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事件程序代码;运行应用程序。我总结了一下,其实VB程序设计可分为设计用户界面及编写程序代码两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任务:让学生按照书上提示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VB程序——“计算器”(仅包含开方、平方、求绝对值功能)的制作。 目的:加强对CommandButton控件及TextBox控件的掌握,复习对开方、求绝对值函数的使用。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包含加、减、乘、除、开方、平方等运算。程序界面可参考下图。 具体功能为:在Text1中输入一个数值,然后单击代表运算符的按钮则运算结果会在text2中显示出来;比如在text1中输入一个2,然后按“+”按钮,再输入一个3按“-”按钮,再输入一个-4按“*”按钮,则实际为(2-3)*(-4);最后在text2中显示结果为4。

计算器用法

计算器的用法 C 清除当前的计算。 CE 清除显示数字。 按钮功能 % 按百分比的形式显示乘积结果。输入一个数,单击“*”,输入第二个数,然后单击“%”。例如,50 * 25% 将显示为12.5。也可执行带百分数的运算。输入一个数,单击运算符(“+”、“-”、“*”或“/”),输入第二个数,单击“%”,然后单击“=”。例如,50 + 25%(指的是50 的25%)= 62.5。 ( 开始括号的新层。当前的层数显示在“)”按钮上方的框中。括号的最多层数为25。 ) 结束括号的当前层。 * 乘法。 + 加法。 +/- 改变显示数字的符号。 - 减法。 . 插入小数点。 / 除法。 0–9 将此数字置于计算器的显示区。 1/x 计算显示数字的倒数。 = 对上两个数字执行任意运算。若要重复上一次的运算,请再次单击“=”。 A–F 在数值中输入选中字母。只有在十六进制模式为开启状态时该按钮才可用。 And 计算按位AND。逻辑运算符在执行任何按位运算时将截断数字的小数部分。 Ave 计算“统计框”对话框中显示数值的平均值。若要计算平均方值,请使用“Inv”+“Ave”。只有先单击“Sta”,该按钮才可用。 Backspace 删除当前显示数字的最后一位。

站将显示数字转换为二进制数字系统。最大的无符号二进制数值是将64 位全都设置为1。 C 清除当前的计算。 CE 清除显示数字。 cos 计算显示数字的余弦。若要计算反余弦,请使用“Inv”+“cos”。若要计算双曲余弦,请使用“Hyp”+“cos”。若要计算反双曲余弦,请使用“Inv”+“Hyp”+“cos”。cos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Dat 在“统计框”对话框内输入显示的数字。只有先单击“Sta”,该按钮才可用。 十进制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十进制数字系统。 度数在十进制模式下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度数。 dms 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度-分-秒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数表示的)。若要将显示数字转换为用度数表示的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分-秒格式表示的),请使用“Inv”+“dms”。dms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Exp 允许输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字。指数限制为四位数。指数中只能使用十进制数(键0-9)。Exp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F-E 打开或关闭科学计数法。大于10^32 的数总是以指数形式表示。F-E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梯度在十进制模式中,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梯度。 十六进制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字系统。最大的无符号十六进制数值是将64 位全都设置为1。 Hyp 设置“sin”、“cos”和“tan”的双曲函数。完成一次计算后自动关闭双曲函数功能。Int 显示十进制数值的整数部分。若要显示十进制数值的小数部分,请使用“Inv”+“Int”。Inv 设置“sin”、“cos”、“tan”、“PI”、“x^y”、“x^2”、“x^3”、“ln”、“log”、“Ave”、“Sum”和“s”的反函数。完成一次计算后自动关闭反函数功能。 In 计算自然对数(以e 为底)。若要计算e 的x 次方(其中x 是当前数字),请使用“Inv”+“ln”。 日志计算常用对数(以10 为底)。若要计算10 的x 次方,请使用“Inv”+“log”。 Lsh 左移。若要右移,请使用“Inv”+“Lsh”。在单击该按钮后,必须指定(以二进制形式)要将显示区中的数字左移或右移多少位,然后单击“=”。逻辑运算符在执行任何按位运算时将截断数字的小数部分。 M+ 将显示的数字与内存中已有的任何数字相加,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和。 MC 清除内存中的所有数字。 Mod 显示x/y 的模数或余数。此按钮为二进制运算符。例如,计算5 除以3 的模数,单击“5 MOD 3 =”,结果为2。 MR 重调用存内存中的数字。该数字保留在内存中。 MS 将显示数字保存在内存中。 n! 计算显示数字的阶乘。 Not 计算按位取反。逻辑运算符在执行任何按位运算时将截断数字的小数部分。 八进制将显示的数字转换为八进制数字系统。最大的无符号八进制数值是将64 位全都设置为1。 OR 计算按位OR。逻辑运算符在执行任何按位运算时将截断数字的小数部分。 pi 显示pi 的值(3.1415...)。若要显示2 * pi (6.28...),请使用“Inv”+“pi”。“pi”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弧度在十进制模式下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弧度。 s 计算总体参数为–1 的标准偏差。若要计算总体参数为n 的标准偏差,请使用“Inv”+

模拟计算器程序-课程设计

模拟计算器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本课程设计的课题是设计一个模拟计算器的程序,能够进行表达式的计算,并且表达式中可以包含Abs()和Sqrt()运算。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C++,程序运行平台为Windows 或*nix。本程序的关键就是表达式的分离和处理,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将输入的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的方法,具有可靠的运行效率。本程序做到了对输入的表达式(表达式可以包含浮点数并且Abs()和Sqrt()中可以嵌套子表达式)进行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并且求出表达式的值的功能。经过一系列的调试运行,程序实现了设计目标,可以正确的处理用户输入的表达式,对海量级数据都能够通过计算机运算快速解决。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表达式运算;栈;中缀表达式;后缀表达式;字符串处理;表达式合法判定;

目录 1 引言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内容 (3) 2 设计思路与方案 (4) 3 详细实现 (5) 3.1 表达式的合法判定 (5) 3.2 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 (5) 3.3 处理后缀表达式 (7) 3.4 表达式嵌套处理 (8) 4 运行环境与结果 (9) 4.1 运行环境 (9) 4.2 运行结果 (9) 5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模拟计算器源程序清单 (14)

1 引言 本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是传统计算器中,不能对表达式进行运算的问题,通过制作该计算器模拟程序,可以做到快速的求解表达式的值,并且能够判定用户输入的表达式是否合法。该模拟计算器的核心部分就在用户输入的中缀表达式的转化,程序中用到了“栈”的后进先出的基本性质。利用两个“栈”,一个“数据栈”,一个“运算符栈”来把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最后利用后缀表达式来求解表达式的值。该算法的复杂度为O(n),能够高效、快速地求解表达式的值,提高用户的效率。 1.1课程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主要是研究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非数值计算程序设计问题中所出现的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的学科。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人工智能等的重要基础,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各种领域。学习数据结构是为了将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对它们进行处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模拟计算器程序主要利用了“栈”这种数据结构来把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并且运用了递归的思想来解决Abs()和Sqrt()中嵌套表达式的问题,其中还有一些统计的思想来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的算法。 1.2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为计算器模拟程序,主要解决表达式计算的问题,实现分别按表达式处理的过程分解为几个子过程,详细的求解过程如下:1 用户输入表达式。 2 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 3 把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 4 求出后缀表达式的结果。 5 输出表达式的结果。通过设计该程序,从而做到方便的求出一个表达式的值,而不需要一步一步进行运算。

计算器设计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 信技专业 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c++builder的表达式计算器及播放器 软件设计 课程:程序设计 班级:信技151 学号:201511101105 、201511101127 姓名:郭峰、魏兴宇 指导教师:张志坚 2016年9 月6日

目录 1引言------------------------------------------------------------------------------- 1 1.1课题背景-----------------------------------------------------------------2 1.2课程设计目的-----------------------------------------------------------3 2需求分析-------------------------------------------------------------------------5 2.2系统功能模块-----------------------------------------------------------5 2.3设计要求-----------------------------------------------------------------6 3系统实现------------------------------------------------------------------------8 3.1 对话框界面设计-------------------------------------------------------8 3.2 数值计算功能的实现-----------------------------------------------10 4程序关键代码及运行结果-------------------------------------------------12 5总结与体会------------------------------------------------------------------15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48—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运算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两步的式题运算。 2、能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尝试运用 师:开学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学习计算,下面这些题,哪些你一眼能看出来答案的,直接说的得数。 1、初步尝试 90+56= 45×99≈ 87546—3469= 42×30= 2102÷30≈ 43×365= 师:最后两道看来有困难,列竖式算算。 师:先不报答案,要你自己检验做的对不对,你准备怎么样?试一试用计算器来验算,你们会吗? 师:谁愿意带上你的竖式计算上来展示意下,向大家演示一下你用计算器验算的过程可以吗?(鼓励和表扬) 师:看来,大家还真的会用计算器!想不想“再显身手”? 2、再次尝试:探索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的方法 ①546×28-4276 ②2940 ÷28+763 ③15021-87×99 ④25120÷(449-289) (1)这4题与上面4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会做吗?请试一试。 (2)交流操作方法。 (3)你有没有感觉到这4道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4)用计算器计算③、④该怎么操作呢?我们以第③题为例,谁来介绍介绍?

(突出“记住中间数”、“使用MR键”、倒减等方法。) (①、②两题只要按顺序依次输入,③、④题要先算后一步,③④可以“记住过程得数”,③还可以倒减等) (5)介绍用存储键计算,尝试用“MR键”计算③④题。 二、解决生活问题 师:通过这几道题计算,你感觉计算器怎么样?你们喜欢用计算器吗?下面我们就发挥计算器的作用,用它来完成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1、出示:一个水龙头滴水的动态画面。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白白流掉了。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每桶约重15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你家每月用几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用几个月?大约合多少年? 师:目前我国西南大旱,一些地区粮食因为缺水绝收。云南山区的孩子们喝脏水解渴。联系我们刚才的这些计算数据,你想到什么? 三、探索计算规律: 师:既然人们发明了这么好的计算器,我们就应该更好地运用它。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探索计算的规律好不好? 1、找出规律后再填写每组的后2题得数,并用计算器检验。 19+9×9= 118+98×9= 1117+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按这样一种规律写下去,下一题该是什么样的? 2、自己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 111…1222…2÷333…34= 2001个1 2001个2 2000个3

简易计算器设计

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装置综合实习 控制系统及装置综合实习 实 习 报 告 学院: XX学院 专业: XXX 姓名: XX 学号: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目录 1.实习课题任务 (3) 1.1课题: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3) 1.2设计、实习要求 (3) 2.课题任务方案 (3) 3.硬件部分: (4) 3.1电路的整体设计 (4) 3.2单元电路设计 (5) 3.2.1 单片机部分 (5) 3.2.2输入单元 (8) 3.2.3显示单元 (9) 4.软件部分 (9) 4.1LED显示程序 (9) 4.2读键输入程序 (10) 4.3运算主程序的设计 (12) 5.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13) 6.实习感想 (13)

1. 实习课题任务 1.1 课题: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1.2 设计要求: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80C51单片机为主控机实现对计算器 的设计。可以进行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可连续运算。当键入值大于99时,将自动清零,可以重新输入。按“+”、“-”、“×”号可以进行操作数的相应运算,减法中运算结果为“-”时,“-”号要跟着结果。 2. 课题任务方案 本次设计使用单片机来完成两位数以内简易计算器。本设计以AT80C51为单片机,P2口作为输入端外接4*4键盘,通过键盘扫描确定输入数字。在P0口、P1口接驱动电路,用以保证LED 数码管工作正常。计算器将完成的功能有两位数以内加、减、乘、除功能。整体框图如下: 在设计过程中,先着手编写主程序,再根据需要设计从属程序和子程序,逐层细化最终完成一个复杂程序的设计。程序流图如下所示: 单 片 机 输入单元 运算单元 显 示 单 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