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文化研究

吴文化研究

吴文化研究
吴文化研究

分类号:BFB

文汇报/2001年/02月/10日/第009版/

学林

吴文化:东方文明之光

徐湖平 作者系南京博物院院长 、研究员

《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编辑出版,是江苏考古、历史、文物界在世纪之交对那段波澜壮阔、灿烂辉煌、并对中国历史进程作出不朽贡献的吴国历史研究的世纪回眸和总结。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会推动新世纪吴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作为江苏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国家──吴,其文化精髓是与江苏史前鼎盛时期的文化──良渚文化血脉相连的,由此,本书也可视作近年出版的《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的姊妹篇。

吴文化是指吴立国之后有文字记载的吴国疆域范围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吴从商代晚期立国至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前后大约有700年的历史。西周至春秋前期,吴国僻处长江下游,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尚欠发达的蛮夷之邦;自春秋晚期吴王寿梦开始,吴国国力迅猛增强,“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雄霸东南、逐鹿中原、令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吴文化研究不仅在于认识和了解江苏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兴衰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认识和了解吴国与周邻诸国及中原地区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及其在中华大一统格局形成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杰出贡献。因此,吴文化研究在中国古史研究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无可讳言,吴文化研究在中国先秦区域史研究中是起步较早的,从30年代卫聚贤发起成立“吴越史地研究会”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吴文化的研究已走在诸如晋楚文化、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研究的后面,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吴文化研究理应迎头赶上,为中国先秦史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吴文化研究是一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其课题的深入解决,必须依靠锄头,离开新的田野发掘资料的不断出现,吴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成为一句空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是吴文化研究取得突破的希望所在。那种另辟蹊径,将吴地文化纳入吴文化研究范畴的做法,不是知难而退,就是对吴文化的曲解。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吴文化即是吴国存在的时期,在吴国范围内的各种物质文化遗存,其包括城址、遗址、土墩墓、石室土墩、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印纹陶器等等。同时作为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目的,对物质文化遗存的研究只是第一层面的,由此出发还必须探讨当时生态系统、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和观念系统,重构吴国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的历史发展轨迹。

从分布范围看,吴文化分布于宁镇皖南和太湖地区的西部,北到长江以北的蜀岗丘陵区,直抵江淮一带。吴文化作为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受到其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都是吴文化的主要来源,中原周文化和周边楚、齐、越、徐、邗等国文

化对它的影响也极其强烈。因而,吴文化的内涵具有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吴文化的缔造不是由某几个英雄人物,而是由诸多不同民族的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应该由某一个民族为主体。在历史时期,国家的政治因素在考古学文化中的反映尤为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讲,不同的地理因素使考古学文化呈现出多元性,而政治因素使得考古学文化具有统一性。吴文化的多元性正是这一规律的具体表征。

吴文化的考古实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30年代,当时推动这一活动的是由卫聚贤为首发起成立的、以蔡元培任会长并有众多名流学者参加的“吴越史地研究会”。第二阶段是建国后的50-60年代,伴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广泛进行,江苏省的文物考古部门先后发掘清理了一大批商周文化遗址和古墓葬,尤其是1954年丹徒县烟墩山宜侯矢簋墓的发现,使吴文化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中期,至今得到持续的发展。宁镇地区大批土墩墓的发掘和清理,找到了吴文化的典型遗存,建立了吴文化发展的基本序列。镇江丹徒沿江一线的断山墩、磨盘墩、母子墩、青龙山、北山顶、馒儿墩等大型遗址及大墓的发掘,使吴文化研究有了坚实丰富的田野资料基础;太湖周边地区的石室土墩遗存的大量清理和发掘,使吴文化的物质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尤其是90年代,

苏州真山春秋晚期大墓的发掘为了解吴国晚期上层统治者的生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值得提及的是,1980年“江苏吴文化研究会”的成立(1990年改为“江苏吴文化学会”)对吴文化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各自工作的基础上,齐心协力使吴文化研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曾先后组织举办吴文化学术讨论会、座谈会7次,就吴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探讨。

诚如上述,目前吴文化研究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和明确,如吴文化的渊源、太伯奔吴、吴人族属、吴国发源地、吴国社会性质、吴国都城迁徙、吴国物质文化因子、吴国王陵地望、吴国墓葬形制及等级等等。相信在新世纪里,以上种种问题必将取得科学的进展。

陆咸:吴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

陆咸:吴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 中华文化起源是“多元一体”的。所谓“多元”,指的是起源是多方面的;黄河地区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吴越地区的良渚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些原始文化,在长期交流中互相影响,逐步形成统一的中华文化:统一的思维方式,统一的典章制度,统一的文字,大体相近的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 虽然说中华文化是融合了各个地方文化的精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的,但在中华文化形成的比较长的时间中,中原地区的文化显然起着中心的作用。被奉为中华民族祖先的黄帝,以及以后对中华文化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堯、舜、禹,活动的中心都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汉字的起源也在中原地区。春秋时期,孔子把中华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主要是整理中原地区的文化。这是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文化比较先进,为其它地区的人民所仰慕。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的文化也吸收了其它地区的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覆盖全中国的中华文化。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在大的统一方面的同时,也还存在因地方差异而形成的地方区域文化。虽然随着交通的发达,传媒手段的进步,地区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但不可能完全消失。 吴文化产生在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吴越文化,现在统称为“良渚文化”,主要从事农、渔生产,擅长开河、行船,在玉器雕琢和丝绸生产方面也有很大成就。据现在考古发现,在当时就和北方文化就有交流。到吴国建立以后,和其它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史书上说吴王寿梦时期“始通中国”,就是指吴国加大了和中原地区国家的交流。文化交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派人出去学习是交流,外交活动是交流,打仗也是交流,战争往往可以向敌对方面学到很多东西。 吴地文化和其它地区的交流,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良渚文化阶段,属于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对外交流,只是规模较小。第二阶段是吴王争霸时期,寿梦派小儿子季札出使中原各国,吴王夫差开邗沟,在战胜齐国后和中原各国会盟,都是吸收中原文化的过程。吴、越两国先后灭亡后,吴地被楚国占领,则大量吸收了楚文化。第三阶段是在汉代,由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统治。从这一时期起,中华文化称为“汉文化”,中心地区仍在中原。武帝独尊儒学,儒学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吴地当然也受到儒家思想统治,从这一时期起,吴文化成为汉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朱卖臣。第四阶段是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方是五胡乱华,大批中原地区贵族和士子过江来到南方,和南方贵族结合,带来了大量北方文化,促进了江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陶渊明的诗文,王羲之的书法、陆机的文论、顾恺之的画,他们的成就,开启了隋唐文化的兴旺,至今仍有重大影响。陆机和顾恺之都是吴地人。隋朝时,隋炀帝把邗沟延伸为京杭大运河,对以后吴地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加速交流起了极大作用。第五阶段是两宋时期和元代。北宋把都城建立在开封,南宋时建都杭州,吴地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苏杭地区被称为“天堂”,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第六阶段是明、清时期,由于棉布和丝绸业的发展,吴地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而且成为“衣被天下”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商品经济有了极大发展。明清文化上出现了“吴风吴俗主天下雅俗”的局面。吴地的学术思想、文学作品、绘画、戏曲、建筑艺术等,都走在全国前列。

评弹与吴文化

评弹与吴文化 历史探究 男女平等地位历史的追溯社会的变迁 方言的魅力 为何会有弹词的出现 当时人们何为会创作这些 现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些苏州本地的年轻人为何不重视这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能让苏州评弹陷入“发票门”困境! 郭凡 苏州评弹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苏州最靓的一张文化名片。 深受国人喜爱,尤其是受到吴文化地区老百姓的喜爱。 我曾在苏州呆了大半年,亲身感受到来自这门艺术的淳和儒雅至情至性的文化魅力。任何一位没接触过这门艺术的人,只要你能坐下听上十分钟,基本就会被其“拿下”。 原因是这门艺术的精致不由得你不为其折服! 这种精致来自一代又一代评弹艺人的精心打磨和不断丰富。 苏州评弹名家辈出,腔调各有精到、奥妙、迷人之处,大书小书均能令人百听不厌。(为帮助外地人听书,书场不备有文字小册子,以便理解,很是方便。) 苏州税务部门也是苏州人,为振兴苏州评弹自然责无旁贷。 苏州评弹真正的生命力源于民间,说的听的主要群体都在民间。这是苏州评弹得以生 存和发展的根本。 说实话,就我所看的苏州评弹民间艺人,是很努力很敬业也是很辛苦的。为了不误场,带病上场为观众演出,为了期间的一两声咳嗽,还向听众连连道歉。令台下听众为之动容。 民间评弹艺术家的劳动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尤其是在西风东浸的当下,中国优秀 传 统艺术更需要得到苏州当地父母官切实有效的保护,才能生存和发展。 如果苏州税务部门为那点碎银子伤了苏州评弹的根本,也就是聪明人办蠢事了。

苏州本是苏州评弹最后一块长年演出阵地,如果真为这事弄得民间评弹艺人难以为续, 不论是为官还是为人,也只怕是你们当下这些管事的难向后人有个交待了。 说唱形神 评弹目前问题与解决方案 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 客观: 地域的局限苏州评弹是用苏州方言进行说唱表演的地方曲种,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这两个不同的曲种在流传过程中和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相结合的产物。 苏州评弹是以苏州话为叙事语言 2014苏州人口数据显示:苏州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持平 2014年年底,全市总户籍人口数为6538372人,全市流动人口登记数为6538536人,两者趋于持平,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评弹这种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是一件好事吗,有着地域特色的评弹, 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进苏州,更多的是一些打工群众,生活得不到保障又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听评弹呢?苏州评弹性质、特性(生活的娱乐方式) 这次走访,了解到没时间一般那些上班族工作狂现在科技发达电脑手机谁还会去听评弹呢 创作不新颖一大批青年作家还在上演”拿来主义”,直接从传统经典和大师手中直接拿来。。。 周团长 去了吴文化政协 评弹艺术究竟如何才能适应市场,评弹团如何才能摆脱困境走出低谷? 本次实践我们针对苏州特有的地域文化——苏州评弹做了一个深入的探究,对此也有了一个较详细的了解, 我们对本市最历史悠久的书场——光裕书社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了对评弹深有研究的周团长,,,,现任?并来听评弹的听众发放问卷调查,倾听听众的心声。(走访的形式) 苏州评弹目前一些基本情况 存在的问题 题材老 缺少接班人 听众都为老年人

常州渊源历史

常州文脉被现代行政区域划分的支离破碎 月华如水,夜色阑珊。今晚的月色真美。 这个时候,正好在读张戬炜的《旧时月色》,一看书的名字,就生出几跟欢喜。在常州住了数十年的我,自认对常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多常州的风物,在我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变成历史,进了档案馆,进了人们那封存的记忆,对我而言,那只是人们偶尔口头上谈及的断片,对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没有感性认识的我,想要捕捉那一点点残存的常州文脉,怕是力不从心的。 近年来,本地报纸上多了对老常州的记忆,那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回忆,现在出现在我们这些读者的眼前。不过,那多是个人的感怀,而能一气呵成,同时又娓娓道来叙述旧常州府的往事,这样的文章和书,还是很少。那些或者已经在史书里,或者尚在那些老人们的心里的往事,需要钩沉,而张兄就做了件大好事,他把这些碎珠串起来,如同在历史的天空下闪烁出灿烂光芒的常州府文化。现在的常州,仅占了旧常州府1/5的地方,即武进这一块,而其他几个旧的属县,现在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都和常州脱离了,而武进的西来桥,马山等乡镇,现在也没了,常州被割头断足,地脉断了,文脉也为之一蹶不振。 有回看到某个帖子,大意说是旧常州府的文脉大部分被无锡继承了,理由是无锡现在管辖三个旧属常州府的县市,时空变幻,人物更迭,风流不再,只留下荒草野蔓,给人以黍离之感,幸而有张兄重拾府城旧家山河,于文化常州的残垣断壁间,支撑起一片新的天地,也可以说是承继了原常州府的荣光,风云咸淡,星聚星散,此地留下的风流,尚不至被雨打风吹去。但是影像只是在纸面上记载了那当时的宇宙,而现实中,作为危房处理掉的常州特色住宅,甚至是名人故居,寺庙,那些传承着,曾经传承着常州的人文历史的载体,都在现代化的口号中灰飞烟灭,后人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哪会知道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厚重的历史? 旧时的月色值得我们想念,但那只是梦,而张兄的这本书,作为文史小品也好,作为旧闻轶事也好,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品味那与城市共呼吸的感觉。 文宗溯源 明成化十九年(1483),翰林院侍读学士徐琼为《重修毗陵志》作序,序中盛赞常州儒风说:“余考毗陵,本周吴国,继是历代称为名郡。……郊野多诗书之士,庠序有俊义之才,其用而见诸事功,光明正大可观者,济济乎盛矣。” 常州之所以能称为“儒风蔚然,为东南冠”,与2500年来,中原文化和吴文化在常州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学术交流与教学研究 主持:李艳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吴瑕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发展名城时,不同名城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本文通过对二十年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进而指出研究涉及较少的方面和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KN字07-005(2008)01-0045-05 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发展历程的缩影,展示着不同城市、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辉煌。随着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成了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少名城正在积极加大旅游规划力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保护与建设的相互矛盾问题。在处理这一矛盾关系时,如何努力构建良好的环境因素,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建设城市,使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既符合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要,又不破坏传统的历史文化风貌,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回顾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回顾 1982年?国务院关于批转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通知#中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第14条规定,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阮仪三,王景慧等认为:确定?历史文化名城%的目的在于宣传,唤起人类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意识。研究者们在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研究时,首先是分析其保护的意义。王景慧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概念[1]中回顾了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历程,世界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概念的形成,通过对我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概念和国外的比较,指出,我国名城保护在内容上的特点是除了有形物之外还注意保护和发掘文化内涵,在保护范围上,我国的概念较复杂。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与行政范围有关的政策概念&&确定某个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决不等于说这个城市的整个市域或整个城区都是保护范围。在历史文化名城中保护什么,具体范围界线在哪里还要通过城市规划和地方行政规章进一步明确。邱静雯[2]认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脉的见证,好好保护和利用历史遗迹,文化特色,可使后代子孙对居住城市的历史渊源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且,旅游资源的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多与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可见,研究者们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性都给予了明确的肯定。 那么,应该怎样界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概念呢?从国际上三部宪章的颁布,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其认知的变化过程。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的?雅典宪章#中专门论述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保护的意义和基本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产生的矛盾日益明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6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威尼斯宪章#进一步论述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文件扩大了文物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文明、一种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 1987年10月,?华盛顿宪章#阐述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作用和意义,保护原则和方法等,并再次提到保护与现代生活的矛盾,并主张将城市的保护纳入城市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之中。[3] 另外,与名城相关的一些概念如何定义,学者们也给予 2008年第1期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 I C HUAN ENG I N EERI N G TECHN I C AL COLLEGE 2008年1月 Jan.2008 ![收稿时间]2007-10-02 [作者简介]吴瑕(1983-),女,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旅游学院2006级旅游文化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从文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古以来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吴语;吴歌;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吴语对歌曲、戏文、话本小说、弹词说唱、俗谚笑话等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主要来说,以吴语为载体,形成了吴歌、吴语小说和地方戏曲等吴语文学。 吴歌,是指在吴语区内流行的民歌和歌谣,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迄今为止,唐末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B唱的一首即兴的山歌是最早用吴语记录的山歌。 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原始吴歌起源很早,但《诗经》中没有收录吴歌。顾颉刚《吴歌小史》说:至春秋时代,一些文献中记载了吴歌。《吴越春秋?渔父歌》:“日月照耀乎??已迟,与子期乎芦之漪。”又曰:“日已夕兮,余心忧悲。月已迟兮,何以渡为?事??急兮将奈何!”这大概是以汉语汉字译写的吴歌,而不是吴地歌谣的汉字记音。吴歌之名,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楚辞?招魂》有“吴歙蔡讴,奏‘大吕’些”之句。先秦时期吴歌即名吴?Q。春秋战国广为流传的《南山有鸟》,就是

地道的吴歌。 《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的“阿谁”;《迢迢牵牛星》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几许”等,在今天的吴语中还在使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阿母、阿女、阿兄、阿妹”,在称谓前加上词头“阿”字也是吴语至今尚在的使用习惯。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业成为吴地的中心,“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此所指的吴声歌曲,后来被人统称之为“吴歌”。在此之前,吴歌很少见诸文字,吴声歌曲弥补了先前的空白,有很高的价值。现存在《乐府诗集》里的吴歌,共326首。 《晋书?乐志》:“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最初用吴语演唱,都是清唱形式,被称为徒歌,比较纯朴,在《子夜歌》等吴声歌曲中保留了这种特点。而且,今存各种子夜歌中大多表现了称人为“侬”(“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和称己为“侬”(“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擘枕北窗卧,郎来说侬嬉”。)的吴侬特色。后来发展到用管弦乐来伴奏,这样,吴歌就从民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此后,许多文人加入仿作吴歌的行列,吴歌的文学意味日渐浓郁。 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等翘楚,他们从吴歌中汲取养料,又仿照其体裁,写下了优

吴文化资料

在学习吴文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精彩的讲解我学到了也知道了非常多的吴文化知识,现在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吴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锡、苏州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故吴人的风俗习惯虽与越人相仿,但吴地距中原为近,开发较早,接受华夏文明的浸润较深,其百越文化基因不够显扬,越人则保留了较多的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一种多少带有野性成分的精神气质。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的太湖流域以及无锡、苏州等江南地区,其中苏锡常一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弘扬吴文化,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应尽义务。吴国国都一直迁徙,诸樊为吴王时在今苏州吴中区的木渎建都,后公子光刺王僚后为吴王即是阖闾,在伍子胥主持下重新建造都城阖闾大城就是后来的吴郡郡城、苏州府城、今天的苏州城。这见诸于从《越绝书》、《吴越春秋》以来所有关于苏州历史古籍的记载。从此吴郡郡城、苏州府城、苏州成为吴文化的中心至今。 苏州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 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各族人民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互相交往,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统一的政治制度,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吴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其经济特别繁荣,其文化尤为发达,从这里的辉煌灿烂历史文化中,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之一斑。 一、从全国第一古城说起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吉刚先生在他的《苏州史志笔记》中说: “1951年农历新年,苏州市长王东年偕同党方开老人会,予亦被邀请前往,席上请来宾发言,予因述:‘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其次为成都,则战国时物,其所以历久而不变者,即以为河道所环故也......’。” 这里说的全国第一古城,是指历史悠久而城址不变者(注释:根据此标准,西周东都洛邑为周公所筑,且位于现洛阳市中心。故苏州为“全国第一古城”之说并不成立)。据历史上记载,比苏州城更古老的并不少,但能保持至今的则没有了,如郑州商城,距今3500多年,商代后期的都城安阳殷墟以及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都城丰与镐,建城均比苏州早,但都早已废弃或仅剩遗址。在历史古城中也不乏比苏州城更大更繁华的,如隋唐长安城,北宋汴梁城,明、清北京城等。但建城时间却都比苏州城晚建一二千年。由此看来,说苏州是中国“历久而不变”的第一古城,是言之有据的 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建城历史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但3000年前乃至更早时间所建的城,大都较小,有的只是个大城堡。埃及古城卡宏,城墙长仅380米,宽260米;巴比伦城很大,但已不存在了。雅典城是规模较大、至今犹存的古城,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马其顿帝国建立后,重新建造起来的,比苏州建城要晚得多。古罗马城在建设上有辉煌成就,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经过较长的时间自由发展形成的,且没有统一的合理规划系统 由于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因军事、政治、经济发展和交换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标志着建筑艺术的巨大进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缩影。苏州古城的建立,就表明当时吴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已相当高,后来又延续发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吴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000多年来,以苏州古城为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延续繁荣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步形成了宁、沪、杭、嘉、湖、绍、甬、通、镇、扬、苏、锡、常等庞大的城镇群体,又进一步拉动了苏州的社会进步,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共同

吴文化发源地

吴文化发源地——梅村 我们是在一个典型的江南雨天进入梅村的。烟雨笼罩下的梅村乍现眼前时,流露着一种新鲜的乡俗气质,已很难觅得“江南第一古镇”的“古意”了。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知道梅村的名声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吴地祖先——吴泰伯(或作太伯)。据称,早在公元前12世纪的商朝后期,泰伯、仲雍从今天的陕西来到江南荆蛮之地,在梅里筑城建都,自号“勾吴”,至“王僚二十三君皆都在此”(《吴越春秋》),及阖闾立,始正式迁都苏州。因此,梅村又被称作“勾吴古都”。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有关泰伯奔吴的落脚地,眼下史学界依然流行多种说法,单江苏就为泰伯奔吴是在无锡一带还是宁镇地区就颇有争议,但根据大量的史料记载,泰伯当时所奔之“荆蛮”,应指无锡、苏州一带,有关泰伯奔吴在梅里,后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泰伯墓碑记》以及南朝的《后汉书》等,都有泰伯冢在梅里的记载,而关于“梅里”即“无锡梅村”,最早有东汉碑刻的记录。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吴太伯”也称:“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 也就是现在的梅村地区。更确切地说,古文献记载的“梅里”范围要远大于现在梅村镇的行政区划,比如,相邻的鸿声镇就应归入当时的“梅里”的区域内(泰伯募遗址现在鸿声境内)。 遗憾的是除了文献记载,目前有关泰伯奔吴的遗物、遗迹仍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不过在梅村地区,至今流传着大量有关泰伯奔吴、开发江南的动人故事。像“皇渡河”、“荒三千”、“九泾一渎”、“荆村”、“蛮巷”等,当地百姓给这些地名赋予了丰富的历史传说。虽说传说无从查考,无以为证,却给梅村历史渲染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不过,在历尽千百年风雨沧桑、战乱动荡之后,随着近期梅村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当地所能寻访到的旧址多已成了残迹。现在的梅村,最能证明其历史,只有泰伯庙和伯渎河了。 泰伯庙是后人为纪念泰伯而建,始建于汉代,眼下所剩的最古老建筑已是宋代的。以前也曾到访过这里,跟诸多的江南庙宇相似,当时的泰伯庙几乎没能留下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有在江南绵长的雨季里,泰伯庙也才散发出缕缕静谧幽深的气息,让人可以透过时间的雨幕作悠长的遐想。 伯渎河相传说为泰伯开发江南时所修,但在尚未得到考古证实之前,这只能作为一种传说。尽管如此,作为比京杭大运河更早的古代运河,伯渎河的历史依然是漫长而古老的。据考证,伯渎河在吴王夫差时已存在。当时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下令开凿古代运河,称“邗沟”,也就是东汉《越绝书》上记载的“吴古故水道”。伯渎河即“吴古故水道”的无锡段。如今的伯渎河,黝黑的暗流,散发着雨季的腥臭,已很难让人想象,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条运河还是当地主要的交通渠道。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不同的区域文化,其间都蕴藏着一些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要充分了解并发挥区域特色文化的作用,首先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刻揭示其本质内涵,全面把握其发展演进脉络。 从吴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来看,吴地中心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这里山明水秀、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气候温润,降水充沛,加之庞大的太湖水、长江水、运河水等水体,构成了吴人及其文化赖以生存的水乡泽国,成为吴地显著的地域特色。水成了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元素。 自然环境在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对文化特征的培育与影响是真实的。吴文化以水为标识,是水的文化,其最直观的表象特征与水直接相关。一是秀美的水乡特色。谈起吴地,湖山、古镇、

小桥、流水、园林、曲径、荷池等精致小巧、优美典雅的自然文化景观就会自然浮现眼前。吴人的生活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是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因素,对吴人的生产、生活以至性格特征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吴文化就其主导性、基础性特征来说,是具有水的清新气息。吴人衣食住行中的蚕桑丝绸、稻米鱼虾、城和村、桥和船等,莫不与水相关。吴文化尽显江南水乡和谐秀美的特性。二是婉约的吴语文化。吴语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方言。吴侬软语清秀斯文、谦逊温和。吴语文化突显其了细腻、灵动的特点。吴地居民用吴语交流,用吴语抒发感情,从事创作,产生了极富人文特色和情韵的吴语文化艺术。如:纯朴清新、温柔敦厚的吴歌、吴乐,委婉清丽、悠扬动听的锡剧、昆曲、评弹等,倍受人们喜爱并代代相传。三是温良的民风习性。天然的湖光山色,和谐的水乡环境,加之吴人长期偏安一隅,得以修养生息、修身养性。文化的生态化取向培养起了吴人温良、平和、安祥的性格。外柔内刚是吴地民风习性的典型性征。吴地民俗,清丽委婉。无锡泥人“大阿福”和“老寿星”,笑容可掬、和谐可亲,即是写照。 但凡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肯定呈现着一些不同的特点,但作为一个长期葆有文化稳定性的形态,其内核一定存有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吴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成这样几点:一是厚

论吴文化的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

第6卷第2期 2007年4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 ol.6 No.2A pr. 2007 =江南文化>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孙周年(1958-)女,湖北武汉人,教授. 论吴文化的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 孙周年, 肖向东 (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 要]在中国文化地图中,地处长三角的吴文化特具一种开放气度,凸显一种和谐精神,此与吴文化生成的历史元素、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吴地文化精神传统有着重要的文化关联,在当下中国/和谐文化/、0和谐社会/的建构中,研究吴文化的这一特性,探究/长三角经济文化圈0形成的文化秘密,应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课题。文章在中西文化的纵横坐标系中着力搜寻吴文化的/开放0/和谐0因子,以纯文化的思维拨开历史迷雾,解读吴文化潜在的文化内质,这种学理性的探讨,或许对进一步认知吴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解开/长三角之迷0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学术途径。 [关键词]吴文化;和谐文化;开放气质;精神特点;未来走向[中图分类号]G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07)02-0031-05 Characteristics of Wu C ulture:Open and Harmonious SU N Zhou -nian, XIAO Xiang -do ng (Scho ol of L iter atur e,Southern Y ang tze U niv ersity ,W ux i 214122,China) Abstract:Wu culture is o pen and harmo nious.Now adays,China is in the construction o 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rm onious culture ..T herefo re,it is important to pro vide an academic path into the under 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Wu culture and the constr uction o f -eco no mic -social cir cle of Chang jiang River Delta .through the contrastiv e studies of w ester n and eastern culture. Key words:Wu culture;harm onio us culture;o pening;spirituals;future directio n 当下,在理论创新的呼声中,/和谐文化0与/和谐社会0的构建,正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中心话题。/和0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家庭内部唯/亲和0、邻里之间求/和睦0、化解民族矛盾用/和亲0、消弭战争讲/和平0,社会发展须/和谐0。在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演变与历史演进中,/和0这一文化观念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和治国理念,并以不同的形式渗透进了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之中,成为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袤的国家不同区域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化思想。 然而,文化既有历时序的积淀,又有地域性的差异。/和0的文化理念,在中国思想的发展中,其内涵虽然是处在不断的创新与积淀中,但一个不能忽略的 文化现象,是它同时又因地域的差别而显现出不同的 文化特点与文化性征,我们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视角,试图来讨论当下中国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化)))/吴文化0所特具的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 一、吴文化开放气度形成的历史元素 论及吴文化的生成,吴地学者具有共识的学术见解是,吴文化的起源应自/泰伯奔吴0而始。泰伯入吴之前,吴地已有土著人在此生息,但文化意义上的开化却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农耕文明有着很大的文化距离。泰伯奔吴为吴地先民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从此也开启了吴地打破文化封闭、接纳异质文化的先河。如果说近世以来在中国相关区 31

走进常州

走进常州 ---记一次文化旅程因为这次契机,我才能认真而细致地沿着青果巷斑驳的石墙领略我的故乡---常州的文化底蕴。身处其中太久,往往会遗忘时光赠予我们的财富,而我如今要将它们一一拾起,细细品味。 如果不是这次带着探究的目的重游青果巷,恐怕我会深深沉迷于浓浓的古典气息当中而不知所以。这儿是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条长街伴着一条长河,凝聚了数千年常州古迹的精华,荟萃了数不尽的人物精英。青果巷,隐藏在繁华之下的苍老,即使处于常州最为热闹的中心城区,也改变不了它的历史气息……

自2008年开始,青果巷历 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就被提出, 深宅大院毗连,流水人家相映, 青瓦粉墙,一式明清风格建筑, 如诗如画。我所看到的房屋大多 临河而建,形成了与河道并行的 小巷和街道。弄堂或长或短,勾画出宁静的氛围,街道两边有许多小商店,有些年代已久,招牌都看不清了,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诉说着时光的匆匆……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青果巷有500年历史的“八桂堂”。论说八桂堂的名人,第一个自然是明朝唐荆川,当年正是他种下的八棵桂花树,才有了后来的人杰地灵的八桂堂,所以他堪称为八桂堂的开山鼻祖。其次是清朝常州读书大户——庄家的的庄楷,还有清乾隆年间的状元、为后人留下许多稀世名画的著名画家钱维城和

钱维乔两兄弟,其著作《苏东坡舣舟亭图卷》名垂千古。另外,湖北布政史瞿赓甫以此为居,其侄孙瞿秋白也在这里出生,著名实业家张赞辰及其侄儿青年将领张太雷也居住于此,他们都与 八桂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 人生一部分都在八桂堂上演,是 他们成就了八桂堂的百年人文 底蕴,使常州这个古老的城市光 耀千秋。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底蕴深厚,拥有6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32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而在青果巷你可以很轻易地领略到这种文化的魅力,原因不在其他,单单是往来人群中不时常来的吴侬软语,便可体会一二。大多居住在青果巷中的是老年人,不是说青年人不喜欢

浅谈吴文化论文

常熟理工学院 日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浅谈吴文化 作者完成日期2014年 4 月日 培养单位 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论文类别 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日

浅谈吴文化 日语专业 研究生:指导老师: 摘要 吴中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对日本的文化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磨灭不了的影响,留下了许许多多于此相关的宝贵作品和文化瑰宝,对日本的来说,吴文化的影响已溶于血液之中,再难以分割。 关键词:吴文化意义影响日本 目录 第1章绪论4

1.1 吴文化的发展历程4 1.1.1吴文化的含义4 1.1.2吴文化的地位4 1.1.3吴文化的发展与繁荣5 第2章吴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6) 2.1 吴文化对吴地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6 2.1 吴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7 2.1.1吴越文化东传对日本国的形成发展的意义。7 2.1.2吴文化对日本农耕文明的影响8 2.1.3吴文化对日本和服的影响9 2.1.4吴文化对日语语言体系的影响。10 第3章吴文化的特色及对当代社会应如何发展吴文化 (10) 3.1吴文化的本质特征10 3.2吴文化的特色及发展道路11

第1章 1.1 吴文化的发展历程 吴文化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吴越地区生活着勾吴和于越两个部族,夏商时代吴和越分别在江浙地区形成两个国家。春秋时期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吴越长期相互征伐,最后先后灭亡。两国政权虽亡,但“吴越”这一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吴越两国社会经济发展虽互有差异,而在历史渊源、地理分布和语言习俗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特征,它们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彪炳史册的吴越文化。 吴文化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弘扬吴文化,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应尽义务。 1.1.1吴文化的含义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若以吴语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 1.1.2吴文化的地位 江南文明之源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苏州是我的家乡,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里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独树一帜,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吴文化的丰富宝藏中还蕴藏着一个灿烂的瑰宝:酒文化。 酒文化,在苏州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历史文化土壤里整整流淌了2500年。她源远流长,酿造了多少醉透古今的文化遗产;她独领风骚,在华夏酒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篇章。 吴文化和酒文化有着血溶于水的关系。可以说,吴文化孕育了酒文化,酒文化丰富了吴文化,酒文化是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文化中的一个精华。离开了酒文化,吴文化将逊色不少;有了酒文化,吴文化才更加绚丽夺目。 唐宋时代,苏州城开始走向繁华,酿酒业也开始发展。“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白居易在《谢李苏州寄五投酒》一诗中这样描述。苏州酿酒业的崛起,酒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唐代壁画《吴王宴姑苏台图》,流传甚广。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五投酒至宋时仍负盛名,其法“曲米与浆水已入瓮,翌日又以米投之,有至一再投者,谓之投,其酒则清冽异常,今谓之五投。”到了清代苏州城的民间酿酒日益盛兴。出的名酒有坛酒、女贞酒、福贞酒。酿酒业的进一步发展,给苏州名城的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源泉。 苏州的名人贡献于吴文化,同时也酿造了酒文化。苏州的历史名人多,名人之中又数文人多。历代状元吴地独占鳌头,文状元45位,武状元5位。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文思如泉,每有佳句华章。一部浩瀚的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着酒的芳香。历代文人嗜酒,苏州文人尤甚。据考证,苏州历史上的文人大都饮酒,且酒的诗文、绘画、书法佳作甚多。唐代“饮中八仙”之一的张旭是苏州人,号称“酒帝诗仙”的顾嗣立也是苏州人,还有陆龟蒙、范成大、唐伯虎、祝枝山、张灵、冯梦龙等也都是苏州人。张灵豪放喜饮,每以刘伶、李白自况。相传唐伯虎为其作《张灵行乞图》,盛传一时。冯梦龙撰写《酒史》,选录和描述当时名酒《酒品》一篇,其中诗词歌赋可征者占56%,为中国酒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唐寅更是酒酣作画,皆入神品,当时有“若得伯虎画一幅,须费兰陵酒千锺”之谚。祝枝山的《春日醉卧戏效太白》诗写独自饮酒的乐趣妙趣横生。还有外来定居苏州的文人墨客,如“汉书下酒”的苏舜钦,自称“醉吟先生”的白居易,“千日之醉我可醒”的范仲淹,一生爱酒兼咏酒的杨万里,等等。这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豪,往往饮酒也是鼎鼎大名。假如没有这些文人,苏州历朝历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将寡淡许多;假如没有酒,这些文人的佳作韵味也将少了许多。 苏州的名胜带动了旅游文化,也滋润了酒文化。苏州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在江南一枝独秀,历朝历代生活富裕,经济发达。魏晋东渡以来,苏州就是旅游胜地。旅游业促进了餐饮业,产生了苏州的美食文化。美食文化和酒文化不可分割。苏州王四酒家的出名,就是文人与酒的结晶。苏州《小小得月楼》、《满意不满意》电影的拍摄,乃至小说《美食家》产生的轰动效应,使苏州成为驰名中外的美食之乡,同时也成为享有盛名的酒文化之乡。 苏州的地域习俗体现着独特的酒文化,也为酒文化抹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民间节日之一,纪念的是爱国大诗人屈原。但是苏州的端午节却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所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具有一整套

吴文化、楚文化与吴楚文化

吴文化、楚文化与吴楚文化 张硕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摘要:本文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以及吴楚文化的门类以及突出成果等方面入手,阐明吴、楚文化的交流与吴、楚文化的发展相始终,特别是吴文化和楚文化相互吸收和融汇异质文化的养分,不断更新和增宏本体文化的现象尤其引人注目。 关键词:吴文化;楚文化;吴楚文化 中国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张硕(1966—),湖北蕲春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楚文化因楚国楚人而得名,是对中华文化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区域文化,绵延800余年,与周朝相始终。 现在,我们一般把楚人先祖熊绎被西周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作为楚建国封号的开始。据《夏商周断代年表》,周成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42年─前1021年。从周成王时期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楚国约有800余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楚国作为江淮流域的最大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指出:“楚国八百余年扩张经营,为秦汉创立伟大封建帝国准备了重要条件,七国中秦楚应是对历史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 在8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楚从立国之初偏居今鄂西北荆山一隅的一个蕞尔小邦,经过不断扩张,逐步拓展到横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广大地区的泱泱大国,在楚国鼎盛时期,曾经领有东至东南沿海,西至川东,北至河南、山东,南至两广的广袤版图,厕身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之长,是“地方六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天下之强国”。 随着楚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强盛,楚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耀眼的光彩。屈原的《离骚》是我国诗坛上的千古绝唱。人们熟知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 摘要:南京历史悠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南京历史文化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我通过分析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保护建议。 关键词: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一、研究现状分析 1、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 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 年建城史的文化古都。春秋时期的“冶城”和“越城”是南京历史上最早的城垣。公元前333 年,楚国建金陵邑,南京“石城”之名,便渊源于此。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定都建业,此后的东晋、宋、齐、梁、陈共六朝先后定都于此,故南京又名“六朝古都”。建康在隋灭陈后全部平毁,至今其确切的城址仍然是一个谜。南唐烈祖李异于公元914年重建金陵城,并作为南唐的首都。金陵城“跨水立城,周围25里,凡八门” ,四至约在今北门桥、中华门、大中桥、水西门,成为明南京城的基础。明太祖朱元璋依据“高筑墙、广积粮”的思路,依北斗七星筑南京城墙,历时21年告竣,筑有四重城墙,即外郭、内城、皇城、宫城,其中宫城和皇城依据礼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成为北京宫殿的范本。明南京的城市建设,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清代改江宁府,驻两江总督是东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太平天国战争对江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诸多名胜古迹毁于战火。清军攻克江宁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民国定都南京后 ,开始了首都计划,修筑中山大道等通街大道,兴建了数量可观的民族形式和其他标志性建筑。今天的南京城源于江防要塞,复兴于南唐(公元914年),盛于明初(1368),又颓于太平天国(1853—1864),再兴于清末南京正式开埠至民国26年(1937)。日军占领南京期间多有破坏。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进行了一些新、复建工程。此后国民政府忙于内战,近代建筑往昔繁华景像也一去不复返。经历了三次重要城址变迁和多次战火洗礼,成为由多重历史沉积构成的城市。 2、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吴文化之苏州园林

吴文化之苏州园林 摘要: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苏州园林名胜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园林之美体现在自然、空间、人文之中,古朴精妙,既有自然闲趣,又有精雕细琢,小巧玲珑,委婉细腻,常使人留恋往返。 关键字:园林、历史、美、自然、空间、人文、吴文化、发展。 正文: 一、园林历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汉族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二、园林之美 苏州园林甲天下,集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之大成。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其之精髓无不被前人后人所瞻仰,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其间,正如一位含蓄优雅而又不乏迷人的媚的古典美女。这种建筑给生活,给环境增添了不少的的美感与情趣。同时人们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依山伴水的自然怡情,其然身心健康两者皆宜,其极致展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博大与奥妙。 (一)自然美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从假山堆叠的巧夺天工、争奇竞秀与两岸石块的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从“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叶老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的充分肯定;从对花墙廊子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所致的幽深含蓄之美至角落处补上几竿竹子和几棵芭蕉的诗意与雅致,或大笔渲染,或细笔勾勒,活脱脱一个中国式的古典美的世界,这与中国人所追求的自然灵动、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审美倾向一脉相承。通过有限的空间大大展示了花草树木、石子楼亭的自然美。 (二)空间美 苏州园林都很小,但游人却并不感觉其小,正是这种独特的空间结构处理,让游人深刻体会到其空间美。苏州园林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在咫尺之地,造就出千岩万壑,清流碧潭的山林野趣。 现在让我们分析造就其空间美的原因: 1 、空间分割:世间所有园林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苏州园林的面积更小,想在咫尺间营造出千沟万壑、层次多变、处处有景、方方有境的如诗如画般的园林胜境就需要在造园之初将其完整规划。虽然这样的规划没有固定样式,但还是有道可循的。但在宏观地进行控制上艺术地把握大局。所以说苏州园林中的水在其功能上既起到了分割全园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