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苏州是我的家乡,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里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独树一帜,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吴文化的丰富宝藏中还蕴藏着一个灿烂的瑰宝:酒文化。

酒文化,在苏州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历史文化土壤里整整流淌了2500年。她源远流长,酿造了多少醉透古今的文化遗产;她独领风骚,在华夏酒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篇章。

吴文化和酒文化有着血溶于水的关系。可以说,吴文化孕育了酒文化,酒文化丰富了吴文化,酒文化是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文化中的一个精华。离开了酒文化,吴文化将逊色不少;有了酒文化,吴文化才更加绚丽夺目。

唐宋时代,苏州城开始走向繁华,酿酒业也开始发展。“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白居易在《谢李苏州寄五投酒》一诗中这样描述。苏州酿酒业的崛起,酒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唐代壁画《吴王宴姑苏台图》,流传甚广。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五投酒至宋时仍负盛名,其法“曲米与浆水已入瓮,翌日又以米投之,有至一再投者,谓之投,其酒则清冽异常,今谓之五投。”到了清代苏州城的民间酿酒日益盛兴。出的名酒有坛酒、女贞酒、福贞酒。酿酒业的进一步发展,给苏州名城的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源泉。

苏州的名人贡献于吴文化,同时也酿造了酒文化。苏州的历史名人多,名人之中又数文人多。历代状元吴地独占鳌头,文状元45位,武状元5位。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文思如泉,每有佳句华章。一部浩瀚的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着酒的芳香。历代文人嗜酒,苏州文人尤甚。据考证,苏州历史上的文人大都饮酒,且酒的诗文、绘画、书法佳作甚多。唐代“饮中八仙”之一的张旭是苏州人,号称“酒帝诗仙”的顾嗣立也是苏州人,还有陆龟蒙、范成大、唐伯虎、祝枝山、张灵、冯梦龙等也都是苏州人。张灵豪放喜饮,每以刘伶、李白自况。相传唐伯虎为其作《张灵行乞图》,盛传一时。冯梦龙撰写《酒史》,选录和描述当时名酒《酒品》一篇,其中诗词歌赋可征者占56%,为中国酒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唐寅更是酒酣作画,皆入神品,当时有“若得伯虎画一幅,须费兰陵酒千锺”之谚。祝枝山的《春日醉卧戏效太白》诗写独自饮酒的乐趣妙趣横生。还有外来定居苏州的文人墨客,如“汉书下酒”的苏舜钦,自称“醉吟先生”的白居易,“千日之醉我可醒”的范仲淹,一生爱酒兼咏酒的杨万里,等等。这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豪,往往饮酒也是鼎鼎大名。假如没有这些文人,苏州历朝历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将寡淡许多;假如没有酒,这些文人的佳作韵味也将少了许多。

苏州的名胜带动了旅游文化,也滋润了酒文化。苏州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在江南一枝独秀,历朝历代生活富裕,经济发达。魏晋东渡以来,苏州就是旅游胜地。旅游业促进了餐饮业,产生了苏州的美食文化。美食文化和酒文化不可分割。苏州王四酒家的出名,就是文人与酒的结晶。苏州《小小得月楼》、《满意不满意》电影的拍摄,乃至小说《美食家》产生的轰动效应,使苏州成为驰名中外的美食之乡,同时也成为享有盛名的酒文化之乡。

苏州的地域习俗体现着独特的酒文化,也为酒文化抹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民间节日之一,纪念的是爱国大诗人屈原。但是苏州的端午节却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所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具有一整套

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民俗活动。虽然有些活动与其他地方的端午活动并无太大区别,但其细节却体现着苏州特有的水乡风情。而喝雄黄酒就是就是其中最好的体现。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即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雄黄酒与苏州渊源颇深。民间传说白娘子就是在端午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原形。其实,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的确,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中医也认为,雄黄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

苏州的酒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资源丰厚,博大精深,众多的酒仙、酒文、酒诗、酒画、酒令、酒联、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这是吴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苏州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杜莉.中西酒文化比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01):1-4

[2]裴钰.漫话酒文化[N].黄石日报,2008(12)

[3]杨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探微[J].邵阳学院学报,2005(4):82—83

[4]蒋雁峰.中国酒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杨邵源.中华酒文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0(09)

[6]杨婷.中西诗歌中的酒文化比较略谈[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7)

[7]吴丽芳.端午节与吴楚文化[J].鄂州大学学报, 2008(04)

[8]尤岩.伍子胥与吴地端午风物习俗[J].江苏地方志,2006(03)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马成龙 B120201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摘要借酒抒情也成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中国唐代诗人的“诗酒情结”,在醉境中忘怀世俗的荣辱得失,感悟生命的意义是历久弥浓,经久难衰。诗与洒的相映生辉,相映成趣,不仅形成追求与自然造化同一的人生境界,从而从心灵上超越人生,实现了绚烂的文明景观.而且这种传统的诗酒文化将绚烂千年,魅力自我的人生价值永存。 关键字杜甫李白杜牧团聚饯行犒飨独饮 引言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正文 白日放歌须纵酒 提到杜甫,不能不提的一个词语就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一个理应忧思满腹的诗人,却也“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半生穷愁潦倒,历尽坎坷,看尽世道,诗中惊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到后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这点浊酒也喝不上,茅屋还被秋风所破,可他仍在那里“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在旅途中闻听到官军收蓟北时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高兴得要发狂,为了表达这种心情,又是放歌又是纵酒,多么形象。“纵酒”中的“纵”字特别传神、贴切,符合此时的狂态。 杜甫还写了《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诗仙酒仙

贵州酒文化

贵州酒文化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水质优良,多出佳酿,是我国最重要的酿酒基地之一,素有“酒乡”之美誉。获省优、国优及国际金奖的贵州白酒有几十种。贵州名酒,香型多样,驰名中外,形成了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酒类生产系列,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中外客户青睐。 贵州酒史,源远流长,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了酒。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酿酒、用酒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艺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饶有风趣的酒礼酒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贵州“酒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贵州酒礼酒俗,宛如烂漫山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种种用酒活动中,可窥见苗岭山区、夜郎故地的历史文化、人生礼仪、禁忌信仰等风土民情。贵州酒礼酒俗,多侧面、多层次反映出贵州高原古往今来的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历史、社会文化与文化心态,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 贵州美酒令人醉,苗岭酒俗更醉人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的高原地带,地理位置独特,有着温和的雨水和丰润的气候特征,有利于各种谷物和水果、药材的生长,到处有清澈的水泉,为贵州酿酒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贵州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积累的精湛的酿酒技艺,酿出的白酒品种繁多、风格各异,尤以酱香酒最负盛名。 贵州各地都产好酒,黔北地区有茅台、董酒、习酒、鸭溪窖酒、湄窖酒等;贵阳地区有贵阳大曲、黔春酒、筑春酒、朱昌窖、阳关大曲等;安顺地区有平坝窖酒、贵府酒、安酒、黄果树窖酒等;黔南地区有匀酒、泉酒和惠水大曲等;黔西南有贵州醇、南盘江窖酒等;黔东南有青酒、从江大曲等;六枝有九龙液。还有以贵州珍贵药材天麻、杜仲泡制的天麻酒、杜仲酒等;花溪、惠水一带苗族同胞酿制的刺梨糯米酒、黑糯米酒,清香醇厚,富有营养,应是黄酒中的姣姣者。 贵州酒尤以茅台酒为骄傲,“茅台美酒盛名扬,与众不同韵味长,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芳”。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茅台酒享誉世界和它独特的风韵,茅台酒的酿造是贵州人民的一大创造,贵州酿酒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贵州一带即产一种枸酱酒,为人们所称道。茅台酒的酿造不仅与这里的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关,在原料与工艺上也独树一帜,茅台酒以它超乎寻常的风格誉满五洲,中国政府常以它作国宴酒,宴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在中美建交和中日建交的日子里,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日本总理大臣田中角荣都曾为茅台酒香冽醇美的风味所倾倒,所以茅台酒又被誉为代表中国的“国酒”。“来中国不可不饮茅台酒,来贵州更不可不饮茅台酒”早已成为世界各地人民的共识,茅台酒是贵州秀丽山川的缩影,是贵州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果我们把“茅台酒”、“青酒”、“贵州醇”称为贵州酒的代表,那么,这几种酒确实也代表了不同的地理方位,不同的民族文化自然也有其不同的风格特征。茅台酒的产地遵义地区同时也是贵州文化之乡,在这里,有平叛入播,经历了七个王朝,统治遵义(古称播州)长达近800年历史的杨氏家庭而形成的“播州文化”;有在晚清代表贵州在文坛、政坛等显赫卓着的文豪硕儒郑(郑珍)、莫(莫有芝)、黎(黎庶昌)而形成的“沙滩文化”;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黔北时召开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形成的“长征文化”;更有赤水河两岸酒厂密布,四时飘香的美酒河畔而形成的“美酒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使其更显无穷魅力。今天,人们到黔北来,在感受地域文化与巴蜀文化相融的文化氛围时,似乎从呷一口国酒的荡气回肠中得到了验证。 青酒的产地在黔东南镇远县,黔东南是贵州苗族、侗族的主要居住地,这里民族风情浓郁,人民好客,酒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他们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酒文化,在艺术上、在礼仪上、在劳作上都有众多的体现。在黔东南,几乎每个县都有展示其地域文化的民族节日,如“台江姊妹节”、“苗山鼓藏节”、“凯里芦笙节”、“榕江西瓜节”、“从江碰柑节”等,这些节日无不以酒为待,以酒为歌,整个节日始终飘溢着酒的芳香,这些少数民族世代以自己酿造的低度糯米酒(或称“Biang dang”酒),自酿自饮,接物待客,吸引着人们,也赢得了人们,这使我们不由想到“青酒”正是以它那低度、甘甜、浓浓的乡情,广泛得到人们的接受与赞誉而香飘四海,“喝杯青酒,交个朋友”的着名的广告语,它绝不是表面上的人际交往的套词,而应该是或正体现的是黔东南苗族、侗族同胞坦诚、朴实、热情的处世原则与价值观。来这里的国际友人,特别是日本客人,他们在领略了当地的习俗民风时,喝牛角酒、唱酒歌的动人情景,常常使他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贵州醇”的产地在黔西南兴义市,与黔东南不同的是这里居住的主要是苗族、布依族,尤以布依族为多。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靠近河谷平坝,值得一提的是,布依族喜欢喝自酿自烤的米酒和包谷酒,酒同样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他们是好酒的民族,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酒,如他们的节日“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等节日,表现的是布依族人民不畏强暴、追

中国酒文化说课提纲

说课提纲 课题:酒与社会生活 说课者:技术师范学院 08工商(旅游) XXX 教材:《中国酒文化研究》 第三章第二节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说《酒与社会生活》 一、教学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社会生活互相结合,酒文化与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科学、健康、诗画、艺术、礼仪等多方面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具边缘学科特色的《中国酒文化》教材应运而生、与时俱进。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酒的起源和发展以及酒的不同分类方法的学习,已熟悉掌握了各种酒的分类以及各国的名酒,初步了解了酒的发展历程,但不了解什么是酒文化,酒与着现代社会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3、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人生与酒的关系、盛酒的器皿、喝酒的活动——酒令、酒的特殊作用、酒联 4、教学设计思想 (1)以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实际,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验证理论 5、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作业的查询学会自主学习 (B):理解酒反映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掌握酒与社会的关系及特殊作用(2)智能目标 (A):通过成语接龙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B):通过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 借助PPT,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6、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人生与酒的关系,什么是酒令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生与酒的关系以及酒的特殊作用有哪些 二、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活动法 教学手段:板书为主、多媒体、游戏活动 学法指导:思考---观察---分析----总结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为中心,学会是目的。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掌握“思考---观察---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步骤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提问人生最重要的三块里程 碑是什么? 学生思考之后举手 回答问题 自然引入新课,营造一 种活跃的课堂教学氛 围 人生与酒的关系一、点明人生最重要的三块里 程碑 二、举例说明结婚办酒宴已经 深入人心 三、讲述酒在祭祀中是怎样的 一个角色 一、学生思考“喝喜 酒”是什么意思 二、思考家乡有没有 结婚必须办喜酒的 风俗 明确人生与酒的关系。 用举例来使学生理解 酒在人生中非常重要。 酒具欣赏一、简单点明酒具的概念。 二、PPT观赏:盛酒类容器 三、PPT观赏:煮(温)酒类 容器 四、PPT观赏:饮酒类容器 一、思考为什么喝葡 萄酒要用精美的夜 光杯 二、观看PPT,欣赏 各种精美的酒具 通过唐诗“葡萄美酒夜 光杯”来引发学生为什 么喝葡萄酒要用精美 的夜光杯,各种器皿是 用来干什么的 酒令一、组织成语接龙游戏 二、引导分析这种游戏在餐桌 上面叫做什么 三、PPT放映几条有趣的酒令, 请同学起来读 一、积极参加游戏活 动 二、思考成语接龙在 餐桌上面叫做什么 三、积极配合老师举 利用游戏环节,调动同 学们的兴趣,更方便同 学们理解什么是酒令。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要】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然而无论那种说法,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现代观点认为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直接酿酒法;汉代发展了制曲技术并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元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明清时期,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 2 中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酒文化与礼仪 酒礼,是酒行为的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

一、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 (一)白酒的起源、发展 白酒又名烧酒或火酒。有些少数民族则称其为阿剌吉酒,意为“再加工”之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大酒种,它最早产生于酿造酒的再加工,因此要谈白酒的起源还得从酿造酒说起。 一般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过去有的酒厂还把杜康供作酿酒的祖师爷,连日本的清酒行业也把酿酒技师尊称为“杜氏”。这种传说的依据,可见于古书。如《事物纪原》载:“杜康始作酒”。但有的书如《世本》却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少康即杜康,他要比夏禹时的官吏仪狄晚得多。据此,似乎是仪狄先造的酒了。《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这里并没有说仪狄先造酒,只是说他能够酿出甜美的酒而已。其实,杜康、仪狄都只是掌握了一定技巧,善于酿酒罢了。正如大多数生产技术一样,酒的创造和发展,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践,经无数次改进而来的。一般说来,白酒的由来可分下述三个阶段。 1、自然界造酒 自然界中的含糖野果是猿的食物,它们在成熟之后掉落下来,积集于坑洼之处,或者被猿摘下,将没有吃完的野果放在石洼中,天长日久,这些野果被附在它们表皮的、空气雨水中的或土壤中的野生酵母发酵,变成了香气扑鼻、酸甜爽口的原始果酒。《篷栊夜话》中有一段类似的记载说到了这一自然过程:“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这种现象,推测在旧石器时代就被我们的祖先注意到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学会了原始的牧业生产,在存放剩余的兽乳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发酵而成的乳酒。在农耕时代前后,人类认识到野生植物的含淀粉种子(谷物等)可以充饥,便搜集贮藏,以备食用。由于当时的保藏方法原始,谷物在贮藏期间容易受潮或受雨淋而导致发芽长霉,这些发芽长霉的谷物若继续浸泡在水里,其中的淀粉便会受谷芽和野生霉菌、野生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糖化、发酵,变成原始的粮食酿造酒。另外,当有煮熟的谷物吃不完时,他们用树叶等包盖起来,或存放在树洞等中,过后这些熟粮因受根霉、酵母等野生微生物的作用变成了“酒酿”。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原始粮食酿造酒的发现。 这一阶段大概在7000至10000年前,由于自然界的作用造出酒来,逐步被人类所发现和认识。但人类还没有去模仿、去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来造福。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中国人爱酒,中国的文人更爱酒,嗜酒如命。会朋友吃饭要酒,勤于政事要酒,打通关系要酒,做文章要酒,做书法要酒,春风得意时要酒,悲苦自伤时要酒,平时自己自斟自饮也是无比的惬意,尤其是老人,大多数的老人们并不需要什么五粮液,什么茅台,如果能给他们一碟花生米,再来二两老白干,那便是老来人生得意之事。品了酒,也品了人生。中国被认为是酒的发源地之一,当然就的文化也是由来已久的,沉积千年的。这里我写亵谈酒的狂欢,也是取自醉酒后妄谈一切之意,亦不必为那些烦人的责任去承担什么,也不必去规规矩矩的写什么论文,谈到哪算哪,岂不自由,快哉! 中国的造酒技术甚早,那些史学家们大多认为源起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酒为何人所造呢?这恐怕是说法不一的,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仪狄作酒”、“杜康造酒”等传说,但这毕竟是传说,我们很难知晓,即便知晓又有何用呢?曹孟德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看得出来,酒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功能的文化。一些事物的起源往往不必究的得那么甚之又甚,欧洲诸国各说我们的酒文化才是真正的酒文化,我们有“酒神”,这有什么必要呢?酒大体上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你说你早,我说我早,大家都有道理,因为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在中国,我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个个都是“酒神”。醉酒后的狂欢,是一个平等的话语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地位、阶级的局限可以被忽视,人们可以纵欲,可以狂舞,一切都变得肆无忌惮,这就是酒的狂欢。然而酒的狂欢释放着人们天然的真意。仿佛我们忘记了痛苦。但仿佛又一说我们仿佛可以探得,中国的酒神仿佛就是远古的巫文化的代表--萨满。中国的祭祀少不了酒。王国维说:“盛玉亦奉神人之器谓之酉,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中国上古时期,在祭祀中,萨满以之那迷狂的舞蹈,使人神相通,上古的人民享有这一份迷狂的崇拜。我们也可以从这嗅出“酒神”的味道来吧!这仿佛在屈原那光怪陆离的诗歌更能窥得一斑。 酒的狂欢,是一种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的心理相互妥协的载体。酒可以使人释放出早已郁积在心中的郁闷,显现真的自我;但也可使人堕落,甚至亡国。夏朝,仪狄发明旨酒(当然一说也有杜康),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 姓名:刘晓鸣学号:20144071821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生:刘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01440718212)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酒与酒文化论文

我谈酒文化 ——论白酒的和谐美 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李 学号:201002060010 专业班级:10自动化(专升本)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一、酒的性能 (2) 二、酒的功能要素 (3) 三、中国酒文化的承载功能 (3) 3.1酒与政治 (4) 3.2酒与经济 (4) 3.3酒与文化教育 (5) 3.4酒与社会生活 (6) 3.5酒与文学艺术 (6) 参考文献 (8)

我谈酒文化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1

一、酒的性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中国酒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酒文化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说起酒啊,这在我国还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候,人们就学会了酿酒。那时候的酒叫做“玄酒”,是用来祭祀的。后来,随着酿酒技术的提高,酒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成了普遍的饮品。说到酒,我们不禁要问:就是怎么产生的?酒的礼俗?酒的种类?等等。中国的酒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哪怕我们抓住一个点探究,也是受益匪浅。课下,同学们分别调查了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咱们今天展示给在座的老师们好不好? 二、组长展示调查表 师:这么多酒,我大多都没有喝过,我只是喝过葡萄酒。近几年来,酒的家族更加壮大了,涌现了许多品牌的酒。课下,同学们分别去商店超市进行调查,下面请几位组长来给大家汇报。 师:从大家的调查中我了解到了酒还有不同的度数、有不同的香型,谁知道有关度数、香型这方面的知识。——

三、白酒知识展示 师:从大家的调查中,你发现什么酒品种最多?(生:白酒)是啊,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白酒家族的知识。首先,请茅台酒小组。 四、酒礼 师:中国是礼仪之邦,酒严重的礼仪是相当严格的,有哪些礼俗呢?咱们班的赵小鹏、张天宇都编成小品了,想不想看? 师:大家想想现在的人喝酒的场面,他们的做法、说的话和古人有什么不同啊?(生:有很多劝酒词,都喝醉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吕晓宁、王志成这哥俩是怎么喝酒的?表演————师:这样喝酒你觉得怎么样啊?(生——评价)

五、品酒 师、中国人喝酒,注重的是感情,拿起来的是酒,喝下去的是感情,不喝酒代表你不不够意思,让人很无奈。其实真正体现酒的价值的是“品酒”酒的真正风韵,要靠你轻轻地闻,细细的品。(有颜色的酒还要观赏颜色)先:举起酒杯,静静的闻,让优雅的香气慢慢进入你的肺腑,能令你舒畅愉悦。然后:轻轻舔一小口,在舌尖上停留片刻,让酒慢慢渗透你的舌头,别有一番滋味。最后,把口里剩下的酒慢慢咽入喉中,喉中回出一种芳香,沁人心脾。

浅谈中国酒文化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底韵深厚的民族。五千多年的泱泱历史长河中,酒文化却成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酒文化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并开始。作为一种集物质与精神两种文化于一身的特殊文化,酒,对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民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精神文化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关键字:酒文化酒神精神文化价值影响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一、酒神精神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二、酒文化和中国封建政治 由于使人亢奋和稀缺等特性,酒在远古属于奢侈品,最早酒被作为“通神之物”,是“圣液”,用于祭祀、庆典、战争等隆重场面。 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祭祀活动中,酒作为“超自然之物”,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令禁止“群饮”、“崇饮”,违者会处以死刑。 悲哀的是,这种神秘液体协助统治阶级一时,却不能使保佑他们一世。统治阶级独占美酒的同时又陷入了自我迷醉,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直到毁掉了他们的江山。杜甫在悲愤之极写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已经成为揭露古代统治者纸醉金迷、腐朽反动的千古名句。 三、酒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酒的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

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饮至四、五分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脈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饮至七、八分时,

饮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的茶与酒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的茶与酒 ——以蒙古族奶茶和马奶酒为例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的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其中茶于酒的存在又给饮食文化中增添了几分诗情和豪迈。茶与酒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不可不谈不可不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各个少数民族也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茶酒文化,其中蒙古族的奶茶,马奶酒和蒙古族独特的茶酒文化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关键词:茶文化酒文化蒙古族 一少数民族的茶文化与酒文化 茶文化 茶,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是全世界人民都喜爱和经常饮用的饮料,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因此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茶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为饮茶在华夏民族中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饮料,更多的是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故事。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两汉,萌芽于魏晋,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少数民族地区是茶的发源地,杨万娟在《中国少数民族茶文化》一文中提到“茶树源于南方, 中国的茶文化也孕育和发展于南方, 早在西周初期, 中原广大地区还不知茶为何物时, 我国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就以茶为贡品, 以茶为饮料了。”冯敏,李佛也在《中国茶文化要论要论》一文中提到“茶叶虽非起源于中原华夏族, 而是起源于南方的少数民族,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 由于民族群体不断分化、融合, 不少古代民族融合于华夏族中, 形成以华夏为主, 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汉族。少数民族的茶俗也被带入汉族之中; 同时, 西南地区的茶俗早在秦灭蜀之际便传入中原”。由此可见茶文化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源在中原地区发张博大。最后又影响到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茶文化发展的一个大致过程。酒文化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少数民族的酒与酒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杨柳在《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一文中提到“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历史传承、生活习俗、生存环境的不同,所酿造的酒也各有特色,并且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酒文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以酒为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形成独特的文

酒文化基础知识:喜欢酒的朋友看过来

酒文化基础知识:喜欢酒的朋友看过来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 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 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 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 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 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 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 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 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 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 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 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 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 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 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 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 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 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 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得酒诗 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 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 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 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姓名:晓鸣学号: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生: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从各国酒文化看民族性格

从各国酒文化看民族性格 袁旭阳 201500302046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而一个国家的酒文化是反映国民性的重要途径。酒文化作为人类生活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酒俗,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甚至性格特色。纵观世界酒文化,就可使我们领略到世界各国家民族鲜明的民族性格和特征。 在东方,日本是拥有丰富酒文化的一个国家。在日本,人们主要喝的酒的种类包括烧酒,啤酒,日本清酒,餐酒,威士忌,葡萄酒等。其中,日文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每年的成人节(元月15日),日本的满二十岁的男男女女穿上华丽庄重的服饰,与好友共赴神社祭拜,然后饮上一杯淡淡的清酒(据日本法律规定不到成年不能饮酒),并在神社留一张饮酒合影以此象征成年。(林开福中图TS971) 同时,日本的女酒客也多达 50%以上。在东京银座酒吧, 生意相当火。酒吧中服务小姐除了接待客人之外, 还有一个推销酒的业务, 当然提成是不可少的。日本的酒客一直有增无减, 从上世纪 50 年代至现在, 大约增加了一倍多。在日本, 酒和个人事业密切结合。日本的男人如果拒绝上司的饮酒之邀, 则他的饭碗便恐有不测, 甚至可能永远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王春华中图分类号:TS262.;TS971)由此可见日本社会的等级秩序的严格。而日本人爱喝酒到仿佛把喝酒也当成了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吧报到。他们做出重大决定往往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酒吧里。部分日本人下班后泡吧,然后拖着醉态的步子回家,以这样方式饮酒的人往往是为了从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新青年(珍情) , New Youth(Love),2015年12期)。由此可见,日本社会中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忙碌的生活状态,从而也反映了日本国民的集团主义特征。 在东方另一个对酒偏爱有加的国家就是韩国。尤其是韩国成年男子,他们将饮酒作为日常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说达到了一种工作之余无酒不聚的程度。韩国成年男子平均一个月喝12次酒,女子平均喝6次酒。韩国某集团公司做过一次调查,公司职员一个月花在喝酒上的钱是花在买书上的钱的10倍。这些数字充分显示出韩国的确是赫赫有名的喝酒大国,以至于有韩国人戏称自己的国家是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酒往往是和政治,和诗人联系在一起的。它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从历史渊源、古代政治、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等各方面在中国人们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也正是酒的不断发展才使得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此变得色彩斑斓,在世界上独秀一枝。 一、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酒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距离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时期的中国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酒大多数都是以粮食做酿造材料的,所以酒和农业就开始形成了密切的关系,那时候的诸侯国都开始把酒作为粮食丰收的晴雨表。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直接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整个国家经济而言,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即使是当今社会仍旧如此。酒税收入关系着国家的强盛,它直接与军费、战争有关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酒的厚利往往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替变换,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政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以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而变化。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丰富了人民的饮食、文化、生活等多方面。酒便渐渐的融入到了政治中去,对当时的政治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改变。但是,凡事都是相对的:酒具有两面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的同时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酒的地位日渐普遍,诸侯国权贵的生活开始变得糜烂,歌舞升平,于是有了后来的夏商的灭亡,这就表明了酒在一定方面间接造成了国家的衰亡。但更值得肯定的是酒的好处。历史上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大家都耳熟能详,自然也知道他当上国君后集中手中权利的典故。坐上皇位的他并没有感到安心,联想到自己夺权的过程他始终寝食难安,于是他通过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等掌握兵权的重要将领,酒酣饭饱之时,赵匡胤向他们述说了自己内心的忧虑,石守信、高怀德等大将便在第二天称病先后离职了,放弃了自己手中的军权,君臣之间终于不再互不猜疑,上下相安了。一件非常棘手的权力之争的忧患就在一场酒宴中以温和的方式解决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借用酒宴巧妙的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此可谓是明智之举,值得人们为之称赞。可见酒在政治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更是国军大将运权的重要手段。 二、酒在古代社会的政治意义 在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古代社会,受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或影响,人们酿酒、饮酒的物质饮食行为往往脱离饮食活动本身的物质享受意义而向其他非饮食的政治伦理意义转化。这主要表现在:从“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等政治观念出发,把饮酒行为与国家治乱或官场政治现象相联系;通过禁酒禁饮对社会酒事行为严加控制或通过驰禁踢饮施惠示恩笼络民心,形成专制王朝或张或驰的酒政管理措施;

浅论中国酒文化及其精神文化价值

浅论中国酒文化及其精神 文化价值

摘要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在中国,酒文化更对伦理道德,文化性格,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语言文字,社会理想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酒文化以酒为载体, 以酒行为为中心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 酒文化概念的引入 “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来的。萧家成撰文提出酒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 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 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酒文化是以酒为特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 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联系。从本质上说,酒既具有自然属性, 又具有社会属性。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 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心理,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酒文化的历史 从现存的文字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酒在古代就有深远影响其中,纵情肆欲,荒淫透顶者有之:殷纣王荒淫无道,喜作长夜之饮,以酒为池,县(悬)为肉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身无羁绊,放浪形骸者有之:晋朝名士刘伶嗜酒如命,经常乘一辆小车,提一壶酒,让仆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叮嘱仆人:如果我死去,就地随便埋掉;饮酒为文,才思奔涌者有之:李白斗酒诗百篇,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浅斟细酌,交谊叙旧者有之: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寂寥落寞,有酒无朋者亦有之:无人竭浮蚁,有得至昏鸦凡此种种,蔚为大观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甲骨文就已有了酒字,写法是中间是个酒瓶,两侧曲线表示酒溢出,显然在甲骨文以前酒就出现了。据载:公元前21 世纪建立的夏王朝各代统治者大都喜欢饮酒,尤其夏朝末代帝王桀,每天只知和宫女侏儒等喝酒玩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西周的统治者以商纣王酗酒亡国之事为戒,开始实行酒禁政策当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祭祀会盟用酒和各阶层人们饮酒的礼仪规格与限制越来越松两汉施行酒禁政策,虽说汉代统治者一再下令禁酒,但远比不上秦代严格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对酒产生了特殊的兴趣虽说时有酒禁,但是总起来看是放纵饮酒的隋唐的统一,农业的持续发展,为酿酒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唐代各阶层人们均喜欢饮酒及至宋代,内忧外患,宋人不再具有唐代人的豪情壮志,他们转而在酒色之乡寻求安慰,及时行乐于是统治者对酒采取暗中鼓励的政策,借以多征收酒税以充实国库,所以宋代酒禁是松弛的,除了官僚士大夫外,市民饮酒之风也兴盛起来,各种酒肆在全国城乡普遍设立古代人做官不仅仅以科举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