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9〕87号)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9〕87号)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9〕87号)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9〕87号)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银监发〔2009〕87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三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二外商独资银行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三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三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三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三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三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三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三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审慎性原则,充分识别二有效计量二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银行整体及在各产品二各业务条线二各业务环节二各层机构中的流动性风险,确保商业银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三第五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施监督管理三银监会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水平以满足各种资金需求和应对不利的市场状况三当发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或出现流动性风险时,银监会有权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性风险对被监管机构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安全二稳健运行,保护存款人利益三

第二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本行的业务规模二性质和复杂程度等相适应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应与本行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与本行总体财务实力相匹配,并充分考虑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风险的相互影响与转换三第七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三

(二)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政策和程序三

(三)完善的流动性风险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控制程序三

(四)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三

(五)完善二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三

(六)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三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三商业银行应根据政策的制定二执行和监督职能相分离原则,明确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二监事会(监事)二高级管理层及其专门委员会二银行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二职责及报告路线,制定适当的考核及问责机制,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三

第九条 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核批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三

(二)审核批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重要的政策二程序二流动性风险限额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及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审议修订,审议修订工作至少每年一次三

(三)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事项的审核部门和审批权限,如具体的策略二政策二程序和流动性限额等三

(四)监督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体系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适当管理和控制三

(五)持续关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关于流动性风险水平和相关压力测试的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和潜在转变三

(六)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二准确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三

(七)决定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内容三

(八)法律二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三

第十条 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战略测算其风险承受能力,并提请董事会审批;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及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对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修订的建议,并提请董事会审议三

(二)根据董事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政策二程序二限额,其中策略二重要的政策二程序和限额需提请董事会审批后执行三(三)根据董事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政策二程序和限额,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三

(四)充分了解并定期评估本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向董事会定期汇报本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汇报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或潜在转变三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控制工作三

(六)根据董事会批准的相关政策二程序,组织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并定期将测试结果向董事会汇报,推动压力测试成果在战略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三

(七)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提请董事会审批三

(八)识别并了解可能触发应急计划的事件,并建立适当机制对这些触发事件进行监测三

(九)法律二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三

第十一条 董事会二高级管理层可以授权其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履行本指引第九条或第十条规定的部分职能,获得授权的专门委员会应当定期向其授权人提交有关报告三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指定专门人员或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当职责明确,并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三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和人员应保持相对独立性,特别是独立于从事资金交易的部门三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投入足够的资源以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得因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而破坏流动性风险管理二控制功能和限额体系二流动性缓冲机制的完整性三

第十四条 监事会(监事)应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并每年至少一次向股东大会(股东)报告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三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经营战略二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定自身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政策和程序三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采用定量方式表达,如在正常情况和压力状况下银行可以承受的未经缓释的流动性风险水平三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从持续二前瞻的角度制定书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政策和程序,并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二技术更新及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及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政策和程序进行评估和修订三评估和修订工作最少每年进行一次三第十七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政策和程序应涵盖银行的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境内外所有可能对其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二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并包括正常情况和压力状况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三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充分考虑银行的组织结构二主要业务条线二产品及市场的广度和多样性以及母国及东道国的监管要求等因素三

第十九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整体模式,并列明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特定事项的具体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整体的流动性管理政策三

(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报告体系三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三

(四)资产与负债组合三

(五)流动性风险限额及超限额处理程序三

(六)现金流量分析三

(七)不同货币二不同国家二跨境二跨机构及跨业务条线的流动性管理方法三

(八)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及相应的监测流程三

(九)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三

(十)应急计划及流动性风险缓释工具管理三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的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可以是集中二分散或二者相结合三无论商业银行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应确保对总

体流动性风险水平和各分支机构二附属机构二各业务条线流动性水平进行有效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控制,并确保遵守各有关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三

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监管要求和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并根据限额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监测频度三商业银行在确定限额时可参考以下因素:资产负债结构二业务发展状况二资产质量二融资策略二管理经验二市场流动性等三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在设立筹备期内,应完成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三开业后,商业银行应及时将经董事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二流动性管理策略二重要政策二程序和限额及其修订情况向监管部门报备三

第二十三条 原则上流动性风险管理应按币种分别进行,但在该币种可以自由兑换且业务量较小二对本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整体市场影响都较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按照重要性原则合并管理三商业银行至少应按本外币分别识别二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三对外币实行合并管理的,应向监管部门报备三

第三节 内部控制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的完整和有效三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三

(二)充分的程序以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评估流动性风险三

(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三

(四)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适时更新有关政策和程序三

第二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明确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将各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与其收益挂钩,从而有效地防范因过度追求短期内业务扩张和会计利润而放松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三条件成熟的银行可将流动性风险纳入内部转移定价机制三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在引入新产品二新技术手段,建立新机构二新业务部门前,应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评估其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三引入并运行后,应加强日常监测,定期评估相应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三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的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三内部审计应涵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所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相关的管理体系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施程序是否足以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三

(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否完善三

(三)有关流动性风险控制的风险限额是否适当三

(四)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基本假设是否适当三

(五)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信息报告是否准确二及时二有效三

(六)是否严格执行既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三

第二十八条 内审人员应具有独立性,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对流动性

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独立二充分二有效的审计三

第二十九条 内部审计结果应直接报告董事会,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监管部门三董事会应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并督促高级管理层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三内部审计部门应适时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审计报告三

第三十条 有海外有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其管理模式,针对银行整体及分国别或地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分别进行审计三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准确二及时二持续地计量二监测二管控和汇报流动性风险状况三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完成以下任务:

(一)按设定的期限每日计算银行的现金流量及期限错配情况,并可根据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分币种二按银行整体或按机构二业务条线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三(二)按法规和银行内部管理的要求计算有关流动性风险的比率和其他指标,并根据需要适时进行监测和控制三

(三)能及时二有效地对银行大额资金流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三

(四)适时报告银行所持有流动性资产的构成和市场价值三

(五)定期核查是否符合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限额三

(六)能及时地二有前瞻性地反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以便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准确评估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三

(七)能根据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针对不同的假设情景二限制条件收集二整理相关数据,及时实施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三

第三十二条 管理信息系统应能确保董事会二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适时了解以下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事项:

(一)银行现金流量分析三

(二)可动用的流动性资产及资产变现可能性分析三

(三)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的集中度情况三

(四)在各类市场中的融资能力三

(五)可能引起资产负债波动因素的变化趋势三

(六)流动性风险管理法定指标二政策二限额及风险承受能力的执行情况三

(七)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情况三

(八)其他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予关注的事项三

第五节 信息披露

第三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定期披露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情况三商业银行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其中应特别说明董事会二专门委员会二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作用三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重要政策三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三

(四)识别二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方法和程序三

(五)流动性风险状况的简要分析和说明二能反映其流动性状况的有关指标三

(六)分析影响流动性的因素三

(七)有关压力测试情况的介绍和说明三

第三十四条 在出现流动性危机时,商业银行应适时披露情况说明等资料以提高交易对手二客户及公众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三

第三章 流动性管理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资产及负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三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在银行确定资产负债额度二结构和期限时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三第三十六条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分散性原则三商业银行应制定具体明确的资产二负债分散化政策,使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提升商业银行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三

第三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集中度限额管理制度,针对表内外资产负债的品种二币种二期限二交易对手二风险缓释工具二行业二市场二地域等进行集中度限额管理,防止由于资产负债过度集中引发流动性风险三

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审慎性原则,应审慎评估信用风险二市场风险二操作风险二声誉风险等对资产负债业务流动性的影响,密切关注不同风险间的转化和传递三

(一)商业银行在对资产变现能力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市场容量二交易对手的风险,以及其他因素对资产可交易性二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三

(二)商业银行在确定资产流动性组合时应避免资产组合在资产类别二交易对手二行业二市场二地域等方面承受过度的市场风险及其他风险三

(三)商业银行应定期监测交易对手和自身的偿债能力指标状况,当相关指标显示交易对手偿债能力下降时,要及时调整对交易对手的融资授信额度;当相关指标显示自身偿债能力下降时,需要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债务清偿能力三

(四)商业银行应加强未提取的贷款承诺二信用证二保函二银行承兑汇票等或有资产与或有负债管理,监测相关客户信用状况二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了解商业银行因履约事项可能发生的垫款和客户可提取的贷款承诺带来的流动性需求,并纳入流动性缺口管理三商业银行应将为应对声誉风险而对交易对手给予超过合约义务的支付所产生的流动性需求一并纳入流动性缺口管理三

(五)商业银行应关注负债的稳定性三1.商业银行应通过提高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提高流动性来源的稳定性,并减少对波动较大的债务的依赖三2.商业银行应通过优质服务建立与资金提供者的关系,并持续关注大额资金提供者的风险状况,定期监测大额资金提供者(如最大十户存款客户)及融资提供者在本行存款的情况,并制定存款(或融资)集中度触发比率以及当存款(或融资)集中度达到触发比率时所必须采取的应急

措施三

第三十九条 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是商业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改善期限结构错配状况三商业银行应关注资本市场变化,评估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补充流动性的能力与成本三

第二节 现金流量管理

第四十条 现金流量管理是识别二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商业银行通过计量二监测二控制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发现融资缺口和防止过度依赖短期流动性供给三

第四十一条 商业银行将表内外业务可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按照一定方法分别计入特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以现金流入减现金流出取得现金流期限错配净额,并通过累计方式计算出一定期限内的现金流错配净额三

第四十二条 商业银行现金流错配净额计算应涵盖表内外所有资产及负债,并按币种形成现金流量报告三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可根据重要性原则选定部分现金流量极少二发生频率低的表内外资产及负债项目不纳入现金流错配净额的计算三该政策需经董事会或其授权专门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以书面文件形式记录在案三高级管理层应定期评估该安排的适当性,并及时提出修订意见三

第四十三条 未来现金流可分为确定到期日现金流和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三确定到期日现金流系指所有来自外部负债和即将到期资产中有明确到期日的现金流三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系指商业银行在到期日现金流不能完全反映流动性风险,或者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没有明确到期日的资产与负债形成的现金流三

第四十四条 确定到期日现金流应按到期日计算现金流,而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应按照审慎原则计算现金流,如活期存款作为没有明确到期日的负债应全部计入当日到期负债三但在商业银行能够证明所用测算方法遵循审慎原则并经监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对部分现金流进行行为调整三商业银行所使用的测算方法须与其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三

第四十五条 商业银行通过行为调整等方法测算现金流,应以充分的历史数据积累为前提,假设条件应经充分论证,并经董事会或其授权的专门委员会审核批准三所有假设条件及模拟情况必须书面记录,并可以经受回溯检测三高级管理层应定期对行为调整假设二回溯检查进行评估,以便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三第四十六条 现金流期限错配分析以短期为重点,但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中期乃至长期的期限错配分析,以及早发现潜在流动性风险三

第四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以其融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设定现金流期限错配限额(以下简称现金流限额)三现金流限额应由专门部门设定,并由董事会或经其授权部门审核,根据需要至少每年修订一次三

第四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保证每一期限内的现金流错配净额低于现金流限额,现金流限额可以按以下步骤计算:

(一)商业银行应至少预测其未来确定时间段内融资能力,尤其是来自银行或非银行的批发融资能力,并依压力测试情况下的调减系数对上述预测进行适当调整三

(二)商业银行采取审慎方法计算出售全部或部分无障碍流动性资产(如政府和中央银行债券)所产生的流动性增项三

(三)商业银行计算现金流限额时应将或有负债中备用融资额度等作为增项,同时将或有资产中未提取的贷款承诺等作为减项三

(四)商业银行应根据以上步骤计算确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限额三商业银行可以按审慎原则和一定方法计算出每日的现金流限额三

第四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依审慎原则从紧设定现金流限额,所有超限额情况都应依规定程序提前向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申请,经批准后实施三商业银行应确保所有超限额情况均有书面记录三商业银行应对所有未经批准超限额的情况实施调查,调查应包括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现金流错配净额在规定期限内恢复至规定限额内,并对任何故意行为给予严肃处理三

第五十条 现金流限额测算期至少为一个月,鼓励商业银行按更长时间段进行测算三

第三节 压力测试

第五十一条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通过压力测试分析银行承受压力事件的能力,考虑并预防未来可能的流动性危机,以提高在流动性压力情况下履行其支付义务的能力三第五十二条 商业银行实施压力测试的频度应与其规模二风险水平及在市场上的影响相适应,但至少每季度应进行一次常规压力测试三在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或在银监会要求下,应针对特定压力情景进行临时性二专门压力测试三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在并表基础上分币种实施,并应针对流动性转移受限等特殊情况对有关地区分行或子行单独实施压力测试三

第五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针对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设定不同的压力情景三商业银行可结合本身业务特点二复杂程度,针对流动性风险集中的产品二业务和机构设定压力情景三压力情景的假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资产价值的侵蚀三

(二)零售存款的大量流失三

(三)批发性融资来源的可获得性下降三

(四)融资期限缩短和融资成本提高三

(五)交易对手要求追加保证金或担保三

(六)交易对手的可交易额减少或总交易对手减少三

(七)主要交易对手违约或破产三

(八)表外业务二复杂产品和交易二超出合约义务的隐性支持对流动性的损耗三

(九)信用评级下调或声誉风险上升三

(十)母行或子行二分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的影响三

(十一)多个市场突然出现流动性枯竭三

(十二)外汇可兑换性以及进入外汇市场融资的限制三

(十三)中央银行融资渠道的变化三

(十四)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突然崩溃三

第五十四条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遵循审慎原则,充分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

内在关联性,深入分析假设情景对其他流动性风险要素的影响及其反作用三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充分反映融资流动性风险与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高度相关性三必要时,商业银行应针对相关假设情景发生后各风险要素的相互作用实施多轮压力测试三

第五十五条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基于专业判断,并在可能情况下,对以往影响银行或市场的类似流动性危机情景进行回溯分析三所有压力测试情景二条件假设二结果和回溯分析应有书面记录,对于选择情景二条件假设的基本原则及理由应有详细说明,并报董事会或经其授权机构审核确认,确保董事会或经其授权机构对压力测试的局限性有充分的了解三

第五十六条 压力测试结果应广泛应用于董事会二高级管理层的各类决策过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承受能力二风险限额二战略发展计划二资本计划和流动性计划的制定三商业银行应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持有充足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用以缓冲流动性风险,建立有效的应急计划三

第五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明确设立自身事件引发流动性危机情况下抵御危机的最短生存期,最短不低于一个月,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持该最短时间内融资能力,确保在不同压力情况下最短生存期内现金净流量为正值三

第五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压力测试情况,包括所有压力测试情景二条件假设二结果和回溯分析,及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二政策二程序二限额和应急计划的调整情况三

第五十九条 商业银行因特殊原因不能实施压力测试,经银监会同意后可以暂缓实施三

第四节 应急计划

第六十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业务规模二复杂程度二风险水平和组织框架等制定应急计划,并根据经营和现金流量管理情况设定并监控银行内外部流动性预警指标以分析银行所面临的潜在流动性风险三

第六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正常市场条件和压力条件分别制定流动性应急计划,应涵盖银行流动性发生临时性和长期性危机的情况,并预设触发条件及实施程序三应急计划至少应包括一种银行本身评级降至 非投资级别”的极端情况三应急计划应说明在这种情形下银行如何优化融资渠道和出售资产以减少融资需求三设定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临时中断,如突然运作故障二电子支付系统出现问题或者物理上的紧急情况使银行产生短期融资需求三

(二)流动性长期变化,如因银行评级调整而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三

(三)当母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防止流动性风险传递的应对措施三

(四)市场大幅震荡,流动性枯竭,交易对手减少或交易对手可融资金额大幅减少二融资成本快速上升三

第六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急计划应包括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三

(一)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1.变现多余货币市场资产三2.出售原定持有到期的证券三3.出售长期资产二固定资产或某些业务条线(机构)三4.在相关贷

款文件中加入专门条款以便提前收回或出售转让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三

(二)负债方融资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1.将本行与集团内关联企业融资策略合并考虑三2.建立融资总体定价策略三3.制定利用非传统融资渠道的策略三4.制定零售和批发客户提前支取和解约政策三5.使用中央银行信贷便利政策三

第六十三条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商业银行获取短期资金的重要渠道三商业银行应根据经验评估融资能力,关注自身的信用评级状况,定期测试自身在市场借取资金的能力,并将每日及每周的融资需求限制在该能力范围以内,防范交易对手因违约或违反重大的不利条款要求提前偿还借款的风险三

第六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急计划应区分集团层次和附属机构层次,并可根据需要针对主要币种和全球主要区域制订专门的应急计划三如果某些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有限制,使得银行集中实施流动性管理不可操作,则在上述国家或地区的分支机构应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三

第六十五条 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流动性风险情况和应急计划三必要情况下,应由董事会成员领导并负责应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三

第六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及时对应急计划进行评估和修订,评估修订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三商业银行应不定期对应急计划进行演习以确保各项计划措施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实施三商业银行应于每年4月底前将本行应急计划及其更新二演习情况报银监会三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监督管理

第一节 原则

第六十七条 银监会根据本指引要求,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与银行业务特点二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并鼓励公司治理完善二信息系统先进二数据积累合格二管理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采用先进方法管理流动性风险三

第六十八条 银监会在并表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流动性风险进行考核三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二子公司应满足东道国监管当局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三银监会将根据我国和东道国法律环境二监管要求及货币管制政策等因素决定是否对境外分支机构二子公司的流动性进行单独考核三银监会在对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考核时,将充分考虑其母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及母国监管当局法律法规和流动性监管水平对其的影响三

第六十九条 银监会按本外币分别考核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并有权根据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规模以及对市场的影响按具体币种单独考核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三

第二节 监管程序

第七十条 银监会采取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对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状况及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三评价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进行,并包括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定期沟通三

第七十一条 银监会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定期采集有关数据,及时分析评价商业银行

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三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遵守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各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情况进行监管,并在必要时要求商业银行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各项指标高于最低监管要求三

第七十二条 银监会有权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对各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计算方法二计算口径和计算频率等进行调整,并鼓励商业银行设定高于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内部预警指标,以便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流动性状况进一步恶化或突破流动性监管指标三第七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及时向银监会及相关部门报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测报表二策略二政策和流程等相关信息资料三商业银行每年4月底前应向银监会报送上年度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对相关策略二政策二流程二限额等的调整情况进行说明三银监会可根据商业银行的规模及其在支付系统和金融市场的地位及风险状况等因素决定商业银行递交流动性风险监测报表和报告的内容和频率三

第七十四条 商业银行在资产急剧扩张时需向监管部门报送有说服力的安全运营计划,说明资金来源和应用情况以及在资产急剧扩张或负债流失情况下的流动性安排及应急计划三

第七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向银监会报告下列重大事项:

(一)商业银行评级的重大调整三

(二)商业银行大规模出售资产以提高流动性三

(三)外部市场流动性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三

(四)商业银行重要融资渠道即将受限或失灵三

(五)本机构或机构所在地区发生挤兑事件三

(六)有关机构对资产或抵押品跨境转移政策的调整三

(七)集团二母行和境外分支机构经营状况或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二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三

(八)集团或母行出现流动性困难三

(九)其他可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三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风险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报银监会备案三

第七十六条 银监会根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评价结果决定对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现场检查的频率三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三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完善性及其实施情况三

(三)流动性风险识别二计量二监测和控制的有效性三

(四)现金流量分析所用假设前提和参数的合理性二稳定性三

(五)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有效性三

(六)流动性风险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三

(七)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有效性三

(八)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的有效性三

(九)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三

(十)银行内部流动性风险报告的独立性二准确性二可靠性,以及向银监会报送的与流动性风险有关的报表二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

(十一)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二技能和履职情况三

(十二)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机制的有效性三

(十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其他情况三

第七十七条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现金流量分析二压力测试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特别关注假设二情景及参数的合理性,并可根据需要要求商业银行对其进行调整三第七十八条 银监会对高级管理层及董事会如何使用压力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缓解压力测试暴露出的风险三

(二)是否根据风险的性质和规模,通过修订银行应急融资计划二改变现有经营活动及流动性风险,或增加持有高流动性资产等方式来抵御流动性压力三

(三)是否针对压力测试中发现的风险制定全面的应急融资计划三

(四)是否通过定期测试和内部沟通增进对应急计划的理解三

第七十九条 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流动性管理政策二制度执行不力,流动性报告或报表存在严重问题,且在规定时限内未能实施有效整改措施的商业银行,银监会有权采取下列监管措施:

(一)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二董事会召开审慎性会谈三

(二)增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场检查频率三

(三)要求商业银行增加提交流动性风险报表二报告的频率三

(四)要求商业银行提供额外相关信息三

第八十条 对于流动性指标持续达不到预警指标要求的商业银行,银监会除第七十九条措施外,有权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

(一)要求银行通过更加有效的压力测试和更有力的应急融资计划改善应急计划三

(二)提高流动性比率要求三

(三)限制商业银行开展收购或其他大规模业务扩张活动三

(四)限制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的发展或某项资金的流动三

(五)暂停部分或全部市场准入事项三

(六)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三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其他法律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的有关措施三对于集团或母公司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银监会有权限制其与集团或母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三

第三节 监管合作

第八十一条 银监会将与境内相关职能部门及商业银行的母国或东道国监管当局建立紧密协调和信息共享的监管合作关系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三

第八十二条 对于使用母行统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二程序和方法的外资银行,银监会将对其本地适应性进行审核,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原政策二程序和方法的合规性三

(二)现金流量分析有关假设二情景和参数的适用性,历史数据的充足性三

(三)压力测试二情景分析的适用性三

(四)应急计划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三

第八十三条 在影响单个机构或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事件发生时,银监会作为母国和东道国监管者,将加强与境内相关职能部门及境外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了解商业银行境外分行或子行流动性状况对境内总行或母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以及境外总行或母行流动性状况对境内分行或子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三流动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银行财务状况明显恶化三

(二)银行通过市场融资或吸收存款获取资金的途径即将丧失三

(三)银行或监管部门将进行影响较大的信息披露三

(四)银行信用评级显著调低三

(五)银行资产负债表突然出现系统性的杠杆化或去杠杆化三

(六)监管部门决定对资产或抵押物在法人间的转移或跨境转移进行或放松限制三

(七)出现严重的市场紊乱,对央行或支付清算系统造成明显冲击三

第五章 附 则

第八十四条 农村合作银行二外国银行分行和城市信用社二农村信用社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三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三

第八十五条 本指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三

第八十六条 本指引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三商业银行最迟应于2010年底前达到本指引要求三因系统开发等特殊原因无法在上述时限内达标的,经银监会同意后可适当延期三

附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预警指标及应急计划内容附件

附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预警指标及应急计划内容附件

一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预警指标可以是定性指标或定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资产快速增长,风险显著增大三

(二)资产或负债集中度上升三

(三)货币错配程度增加三

(四)负债加权平均期限下降三

(五)多次接近或违反内部限额和监管指标三

(六)特定业务或产品发展趋势下降或风险加剧三

(七)银行盈利水平二资产质量和总体财务状况显著恶化三

(八)负面的公众报道三

(九)信用评级下调三

(十)股票价格下降或债务成本上升三

(十一)批发和零售融资成本上升三

(十二)交易对手要求为信用暴露增加额外的担保或拒绝进行新交易三

(十三)代理行降低或取消授信额度三

(十四)零售存款的流出上升三

(十五)获得长期融资的难度加大三

二二商业银行应急计划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危机处理小组构成二职责分工和联系方式三

(二)危机期间内外部信息沟通和报告三1.危机处理小组与外界的沟通工作:政府部门二监管部门二分析师二投资人二外部审计师二媒体二大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三2.高级管理层二资产负债委员会二投资组合经理二交易员二员工和其他人员信息沟通三3.相应的制度和系统支持,确保资产负债委员会及时收到相关报告,了解银行流动性问题的严重性三

(三)针对假设情景的具体应急措施及其局限性三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银监发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董事会的监督控制; (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 (三)适当的组织架构;

(四)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 (五)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第六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 (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 (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第七条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总体政策及体系。主要职责包括:

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流动性风险管理半年度报告(模板) 201X年X月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与履职情况 参考示例: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及时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支付到期债务或履行其他支付义务的风险。公司目前主要面临……等流动性风险。 公司按照分工明确、相互制衡原则,已建立由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总裁室、计划财务部、投资管理部、产品精算部、战略企划部等相关部门构成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其中,计划财务部负责定期评估公司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汇报公司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汇报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或潜在转变。计划财务部与产品精算部负责执行公司的相关政策、策略和程序,组织实施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并定期将测试结果向总裁室、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董事会汇报,推动压力测试成果在战略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与改进情况 参考示例:

公司于201X年X月至X月期间,拟定了《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和《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明确了流动性管理总体目标和管理原则,并制定了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满足客户支付结算、公司日常经营、偿还债务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科学配置资产负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流动性原因产生的支付风险及突发事件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维护广大客户的利益,确保公司稳健发展。公司根据业务规模、产品结构、风险状况及场环境等因素,在充分考虑其他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和公司的整体风险偏好的基础上,确定了201X年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容忍度。 (三)当期的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描述、成因分析与应对措施(如有)参考示例: 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新业务保费每年流入较多,即使不考虑存量资产的到期现金流以及通过回购融入现金的能力,也足以支持保险赔付支出,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小。在基本情景下的压力情景测试结果显示,公司的净现金流无论现在或未来都为正值,公司可以保证现金的流动性,满足业务量的持续上升。 公司根据保监会要求对未来三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进行预测(仅包含业务现金流),根据基本情景的测试情况,公司总体流动性充裕,未出现现金

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某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本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行章程和自身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第三条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 第四条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与分散性原则,即在全行流动性筹集、储备、调度上实行总行统一管理、集中调配。各分支行对流动性风险实行分级监测和分层负责,以确保负债来源的多样性和资产运用的多元化。 (二)现金流匹配原则,即任何时点的现金流入要大于现金流出。

(三)分币种管理原则,即按本、外币分别管理。 (四)全面性原则,即涵盖所有的表内、外各项业务,所有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 第五条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取向是稳健原则,即控制风险与讲求效益并重。通过加强有效管理,把全行流动性风险压降到可以有效控制的范围,坚持补充流动性不足与处置流动性剩余并重,既要控制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又要控制流动性过剩而导致成本上升、收益降低的风险,以促进各项业务的协调稳定发展。 第六条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以较低的成本,保持充足且适度的流动性,随时满足客户支付需求,兑现客户贷款承诺,维护良好的市场信誉,实现资金营运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协调统一,以推动本行的持续、健康运行。 第七条本行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划分明确的风险管理职责,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和制度,强化考核监督,持续推动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八条本行建立与流动性风险特点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计划财务部。 第九条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职责。具体包括:(一)审核批准本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重要政策。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do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1.信贷。 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 2.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张淼) 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银行经营信贷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规避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客观且肯定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信贷风险的信贷活动是不存咋的。 (2)隐蔽性。 信贷活动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信贷风险难以直接的、精确的被观察和度量。 (3)可控性。 虽然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但银行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前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政

治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这些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使得信贷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变得复杂化. 1.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巨额不良债权上。债权是指商业银行(债权人)按信用原则和交易准则,以贷款为形式、以契约承诺为载体,让渡信贷资金使用权给借款人(债务人),并藉此拥有向借款人追索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经济权利。根据贷款契约的履行情况,商业银行的债权可分为正常债权和不良债权。就一笔贷款而言,如果该贷款能够按贷款契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该项债权就属于正常债权。否则,就属于不良债权范畴。“不良债权”是指按期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即通常所说的呆账、坏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王红夏) 2.产生原因。 不良债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低,其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对经营对象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发放贷款前,没有对贷款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没有对其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就像对方贷款.这样做的后果是某些贷款人信用低,不具有偿还能力.而一些贷款单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其不具有偿还能力. (2)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无论哪一种业务,事先都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银行来说,在贷款之前,应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凭借决策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决策贷款,无疑会产生信贷风险. (3)信息不灵.银行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及时,可靠的信息上,并且贷款之后,也应跟踪调查贷款对象的最新信息,确保其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4)国家体制原因。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也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行政干预,指令贷款会形成贷款风险.由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向,投量的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政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规定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依据境内外有关监管指引、本行《章程》,并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对本行实现既定目标可能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本办法主要关注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一)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本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本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客户和交易对手当前和未来所需资金而对本行经营所产生的风险。 除上述风险外,本行还关注外部监管部门或本行董事会要求-2-

关注的其他风险。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本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本行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第四条本行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收益与风险匹配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和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必须考虑承担的风险是在本行的风险容忍度以内,并有预期的收益覆盖风险,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或符合本行的经营目标。 (二)内部制衡与效率兼顾 本行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部门、各级机构和各层级风险管理人员的具体权责,实行前中后台职能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各部门、境内外分支机构和全体员工之间要有效沟通与协调,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三)风险分散 本行实现信用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行业、产品、期限和币种等维度上的适度分散,防范集中风险。严格遵循监管标准,审慎核定单一客户和关联客户授信额度,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集中度。 本行实现市场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市场、产品、期限和 -3-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适用本指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以及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本指引所称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本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本指引所称合规管理部门,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设立的专门负责合规管理职能的部门、团队或岗位。 第四条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合规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 第五条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合规是商业银行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并应从商业银行高层做起。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确定合规的基调,确立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在全行推行诚信和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合规和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七条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实施监管,检查和评价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合规管理职责

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的说明

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方 法的说明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附件 1 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的说明 一、现金流测算分析和限额设定 (一)商业银行应当在涵盖表内外各项业务基础上,按照本外币合计和重要币种,区分正常和压力情景,并考虑资产负债未来增长,分别测算未来不同时间段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并形成现金流量报告。 (二)未来现金流可分为确定到期日现金流和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确定到期日现金流是指有明确到期日的表内外业务形成的现金流。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是指没有明确到期日的表内外业务(如活期存款)形成的现金流。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审慎原则测算不确定到期日现金流。 (三)商业银行应当合理评估未提取的贷款承诺、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衍生产品交易、因其他履约事项可能发生的垫款、为防范声誉风险而超出合同义务进行支付等所带来的潜在流动性需求,将其纳入现金流测算和分析,并关注相关客户信用状况、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化对潜在流动性需求的影响。 (四)商业银行在测算未来现金流时,可以按照审慎原则进行交易客户的行为调整。商业银行所使用的行为调整假 1

设应当以相关历史数据为基础,经充分论证和适当程序审核批准,并进行事后检验,以确保其合理性。 (五)商业银行各个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为该时间段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根据重要性原则,商业银行可以选定部分现金流量少、发生频率低的业务不纳入现金流缺口的计算,但应当经其内部适当程序审核批准。 (六)商业银行应当由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设定现金流缺口限额,确保现金流缺口限额与流动性风险偏好相适应,并经其内部适当程序审核批准。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年对现金流缺口限额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予以修订。 (七)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设定未来特定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限额: 1.商业银行应当预测其未来特定时间段内的融资能力,尤其是来自银行或非银行机构的批发融资能力,并依据压力情景下的调减系数对上述预测进行适当调整。 2.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合理审慎的方法计算优质流动性资产变现所能产生的现金流入。 3.商业银行设定现金流缺口限额时应当充分考虑支付结算、代理和托管等业务对现金流的影响。 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参考压力情景 (一)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大幅下降。 (二)批发和零售存款大量流失。 2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及《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解读__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流动性覆盖率与净稳定资金率应均不低于()。 A. 50% B. 80% C. 100% D. 200%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2.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证券公司应在每月结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 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送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报表。 A. 5 B. 7 C. 10 D. 15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3. 证券公司应对首席风险官履职提供充分保障,保障首席风险官能够充分行使履行职责所必要的 ()。 A. 参与权 B. 知情权 C. 决策权 D. 选举权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二、多项选择题 4.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有关规定,下列有关净稳定资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证券公司的净稳定资金率应不低于100%

B. 净稳定资金率与可用稳定资金成正比 C. 净稳定资金率与所需稳定资金成反比 D. 净稳定资金率是指所需稳定资金与可用稳定资金之比 您的答案:A,C,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5.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流动性覆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流动性覆盖率指压力情景下公司持有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天的现金净流出量之比 B. 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应不低于80% C. 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应不低于100% D. 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在2015年6月30日前达到规定标准 您的答案:A,D,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6.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合理设定应急计划触发条件 B. 规定应急程序和措施,明确各参与人的权限、职责及报告路径 C. 列明应急资金来源,合理估计可能的筹资规模和所需时间,充分考虑流动性转移限制,确保应急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D. 证券公司应定期对应急计划进行演练和评估,并适时进行修订 您的答案:B,C,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7. 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 A. 货币资产、结算备付金 B. 未被冻结或质押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金融债券、地方政府债、信用评级AA-及以上信用债 C. 固定资产 D. 未被冻结或质押的上海180指数、深圳100指数、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其折算后金额不超过优质流动性资产总额的15% 您的答案:B,A,D 题目分数:10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浅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班级:证券投资1208班 学号:2012161553 姓名:吴勇 日期:2015/6/10

摘要: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是金融风险。个人认为,商业银行要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必须变传统的“自上而下”模式为“自下而上”模式,直接向一线人员征集风险信息,主动追踪、处理操作风险事件,打造功能强大的操作风险管理平台,实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动态管理。我们来探讨下商业银行风险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案,及其的重要性。 关键词: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及分类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业务运管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缺失、以及制度漏洞所造成的操作风险;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泛指在商业银行内部所有由于人员方面的原因给业务操作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 【一】、信用风险管理定义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还是很落后的。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第2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债务支付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第四条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审慎性原则,充分识别、有效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在各个业务环节中的流动性风险,确保商业银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 第五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施监督管理。银监会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水平以满足各种资金需求和应对不利的市场状况。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或者出现流动性风险时,银监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条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本行总体发展战略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相一致,并与本行的规模、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相适应。商业银行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应适当考虑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风险的相关性,并协调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其他类别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讲解学习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定义 流动性风险是银行不能按照合理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流来保证合理资产需求或清偿到期债务而产生的风险。 金融创新使银行流动性面临挑战 (1)从资本市场融资带来流动性风险管理 (2)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挑战 (3)金融工具日益复杂化带来的挑战 (4)支付结算系统相互依存性增加带来的挑战 (5)国际业务发展引起的总来那个和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2008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原则》,提出17条原则,主要有 (1)高管层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 (2)建立可蹙额的流动性风险控制流程 (3)制定融资来源和期限多元化的筹资战略。 (4)根据系列压力测试制定应急计划。 (5)监管机构实施持续监督检查评估。 一、流动性风险的基本分析 流动性风险不会直接威胁到金融机构的清偿力,它通常是金融机构日常管理的内容。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风险问题才会发展成清偿风险问题。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根源在于负债与资产的不对称,流动性供给与流动性需求的不匹配。当流动性需求远远超过流动性供给的时候,就发生了流动性危机。构成银行流动性的来源: 资产流动性 负债流动性 资产负债表外的流动性 (一)原因 流动性风险来自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从负债方面看,流动性风险产生于金融机构负债的持有者(比如储户或保单持有者)要立即兑换其金融债券时,当金融机构负债的持有者要求提取存款时,它要求借入额外的资金或出售资产来满足提款的要求。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是现金,金融机构使用这种现金资产来向要求提取资金的债券持有者付款。然而,金融该机构一般会尽可能减少其现金准备的持有额,因为这些准备不能带来利息收益。为了获得利息收益,大多数金融机构会对流动性较差或期限较长的资产进行投资。尽管大多数资产最终都能转变成现金,但是对某些资产而言,这种转变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当它需要立即出售时。资产持有者立即出售资产所获得的价格,要大大低于在较长期限内协商出售时所获得的价格。因此,有些资产或许只能按较低的甩卖价(fire-sale price)出售,从而会对金融机构的清偿力构成威胁。同时,除了出售资产之外,金融机构还可以购入或接入额外的资金。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来自资产方面,即提供表外贷款承诺。贷款承诺使客户可以(在承诺期内)随时从金融机构借取(提取)资金。当接狂人按贷款承诺取款时,金融机构必须立即为表内贷款融资;这就对资产的流动性提出了需要。与负债被提取时一样,金融机构

浅谈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浅谈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一般存在的风险 1、人员配备不足风险 该风险主要是指业务机构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引发的各种非系统性管理风险。其主要表现和危害是:业务岗位的设置和管理缺乏应有的检查和制约机制,基层行人员配备达不到制度要求,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等现象大量存在,业务分级授权制度无法落实,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银行内部业务操作成为“良心活”,为职业道德败坏的内部人员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形成潜在风险。 2、账户管理风险 账户管理风险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放松对客户开户条件的审查和账户活动情况的监督从而导致的风险。这里所说的客户既包括公司客户,也包括私人客户。该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按银行账户管理有关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开户手续不全或资金性质与账户类别不符;二是不按规定与开户单位定期办理对账,使存在的问题长期难以发现;三是对长期不动户清理不及时。 3、单位预留印鉴卡片及客户签章(字)管理风险 印鉴卡管理风险主要是银行对印鉴卡管理不善,为犯罪分子所用进而盗取银行或他人资金的风险。其风险表现一是银行对单位预留印鉴卡片的管理不严,未分人保管,及时核对,相互制约;二是银行工作人员对单位更换印鉴手续的审查未按照规定要求执行,使犯罪分子得以“掉包”印鉴实施诈骗;三是由于单位人员不慎,致使印鉴为犯罪分子获取并拓制,利用银企对账和重要空白凭证等管理漏洞窃取单位资金。印鉴卡管理上存在的风险既有单一的外部作案,也有相当数量的内外勾结作案。 客户签章(字)管理风险主要是银行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对客户签章要求不严,产生漏签、代签等现象,使银行资金出现风险损失。其风险表现一是银行柜员对客户签章(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对私人客户,在挂失、领用卡折、重要凭证、更改客户信息等业务中审查不严,导致出现风险时客户逃避责任、银行垫付资金的现象。二是办理业务时对授权代理现象缺乏法律意识,造成无效代理、过期代理等行为出现,一旦客户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就会形成银行损失的被动局面。 4、章、证、押(压)的管理风险 章、证、押管理的风险主要是会计部门章、证、押(压)保管不善,未严格执行分工制约、交接登记等制度规定的手续,为内部人员所利用,办理非法的结算业务等引发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章、证、押(压)未进行有效的三分管,办理结算业务一手清;岗位责任制不落实;会计业务用公章与重要空白凭证、汇票专用章、压数机、密押器、汇票凭证保管、使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使用交接及相关检查登记制度未有效执行等。危害主要表现为内部作案和内外勾结,监守自盗,一旦作案得逞往往形成较大的资金损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5、凭证审核风险 凭证审核环节的风险包括收入凭证与支付凭证审核两大类,主要是由于对凭证要素审查不严,造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纠纷或者使犯罪分子诈骗成功,基于票据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形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 - 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前款所称商品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某些实物产品,如农产品、矿产品(包括石油)和贵金属(不包括黄金)等。

第四条市场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全过程。市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经风险调整收益率的最大化。 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识别、准确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确保在合理的市场风险水平之下安全、稳健经营。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水平应当与其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实力相匹配。 为了确保有效实施市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第五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水平和市场风险管理进行监管。中国银监会应当督促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 第二章市场风险管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可靠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如下基本要素:(一)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 (二)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三)完善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

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的经营发展,增强风险预测、计量和调控能力,提高本行的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和波动,科学、合理、有效平衡资产负债结构和水平,提高本行经营效益,切实增强本行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本行资产负债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指本行能够在任何时间里以合理的价格筹措到资金来满足契约或关系债务的过程。 第三条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有效满足客户支付结算、偿还债务本息和发放贷款的现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流动水平,科学配置资产负债结构和比例,保障本行经营的持续、稳健,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 第四条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对现金资产的科学管理,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款项以及存放、省本行(同业)的活期存款等。 第五条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 不匹配;资产负债质量结构不合理;利率变动;货币政策变化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等。 第六条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性动风险主要表现为存贷款比例过高,资产负债结构

不匹配;负债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备付金不足,出现支付缺口。 管理原则和方法第二章. 第七条为实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总量均衡原则。即在保证支付准备的前提下,通过负债和营运资金总量对资产总量的制约,保持负债、营运资金和资产的总量均衡,控制超负荷经营; 二、结构对称原则。即负债与资产要在期限、利率结构上保持对称关系。通过及时调整流动性缺口,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对称关系,建立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对称结构;保持资产与负债在利率结构上的对应,严格控制非生息资产占比,保持和提高利差水平; 三、适时调节原则。即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通过资金调剂、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于头寸时,又可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盈利。 第三章监测管理 第八条流动性风险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适时监控”的办法进行。 统一管理:即由本行经营管理层统一制定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目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范本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2)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3) 第二节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5)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6)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 (11) 第三章流动性风险监管 (12)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12) 第二节流动性风险监测 (13)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监管方法和手段 (15) 第四章附则 (18) 附件1 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的说明 附件2 关于流动性覆盖率的说明 附件3 关于流动性风险监测参考指标的说明 附件4 关于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相关指标的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法人和集团层面、各附属机构、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流动性需求能够及时以合理成本得到满足。 第五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其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二)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三)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以及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报告路线,建立适当的考核及问责机制。 第八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当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核批准并至少每年审议一次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重要的政策和程序。 (二)监督高级管理层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流动性风险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水平、管理状况及其重大变化。 (四)审批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内容,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其他有关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履行其部分职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 一、巴塞尔委员会划分了八大风险种类: (一)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 中,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信贷损失的一种可能性。1.相似概念:信贷风险(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贷款本金、利益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狭义上的信用风险。 2.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其所包含的金融资产的范围,信用风险包含信贷风险,还包括其他表内、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中的风险等等。(二)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计算机系统或外部 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包括四类: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 相似概念:操作性风险:仅包括由人员因素,亦即由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和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尽管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风险中发生频率最高、占比最高的风险类型,但我们不能将操作性风险等同于操作风险。 (三)市场风险: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头寸出现亏损的风 险。 市场风险广泛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市场风险发生时,往往涉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因此,市场风险往往又被为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一般不能通过资产多样化来分散和回避,因此市场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与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过去的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的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国由于法律因素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包 括法律的内在缺陷、商业银行基于错误的法律理解或法律适用而实施的商业行为、监管机构的不当法律执行等因素导致商业银行遭受诉讼的可能性。主要关注商业银行所签署的各类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能力。 (六)国家风险: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 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凡是跨国境的信贷,不论其接受信贷的对象为该国政府、私人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国家风险,因而国险比主权风险或政治风险的概念更宽。国家风险包括主权风险和非主权风险。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第5号令颁布实施根据2010年6月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98次主席会议《关于修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决定》修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防范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中资、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商业银行等。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四)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当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前款所指企事业法人包括除商业银行外的其他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上述四个特征结合本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 第四条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包括但不限于: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保理、担保、贷款承诺、开立信用证等表内外业务。

商业银行持有的集团客户成员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券资产以及通过衍生产品等交易行为所产生的信用风险暴露应纳入集团客户授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 第五条本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经营不善以及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情况,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时收回由于授信产生的贷款本金及利息,或给商业银行带来其他损失的可能性。 第六条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原则。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对集团客户授信进行风险控制。 (二)适度原则。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授信客体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 (三)预警原则。商业银行应当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 印发《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04]57号2004年8月30日)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现将《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外资银行。 附件: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根据有关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和银行审慎监管要求,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房地产贷款是指与房产或地产的开发、经营、消费活动有关的贷款。主要包括土地储备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商业用房贷款等。 本指引所称土地储备贷款是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土地收购及土地前期开发、整理的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的借款人仅限于负责土地一级开发的机构。 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开发、建造向市场销售、出租等用途的房地产项目的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是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建造和大修理各类型住房的贷款。 商业用房贷款是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置、建造和大修理以商业为用途的各类型房产的贷款。 第二章风险控制 第三条商业银行应建立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政策及其不同类型贷款的操作审核标准,明确不同类型贷款的审批标准、操作程序、风险控制、贷后管理以及中介机构的选择等内容。 商业银行办理房地产业务,要对房地产贷款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予以关注,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建立相应的监控流程,确保工作人员遵守上述风险政策及不同类型贷款的操作审核标准。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根据房地产贷款的专业化分工,按照申请的受理、审核、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分别制定各自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明确相应的权责和考核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