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精品教案】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地理精品教案】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地理精品教案】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地理精品教案】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北非聚落的概念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粤教版

5.3 聚落的发展变化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聚落的概念||。 2.了解乡村和城市的类型及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 3.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4.用实例说明人类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难点 1.乡村向城市的演变过程||。 2.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环境因素||。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一幅城市聚落景观||,引出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聚落的发展变化的内容||。 城市景观 讲授新课 1、聚落 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从小村庄发展成集镇、小城镇、城市||,是聚落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过程||。 2、乡村与城市 (1)乡村是主要从事各种农业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可以有林场、牧场、渔村等 不同的村落类型||。 (2)城市是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的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 农村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夏天可以去池塘里摸鱼捉虾------村里有小路通往附近的小镇||。城里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城里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3)乡村的类型:农村、牧村、渔村、林场||。 (4)城市的类型:文化、政治、工业、服务业||。 (5)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6)村庄到城镇的演变 3、聚落与环境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聚落景观||,它们既反映了各自的自然 环境特点||,也体现了不同时期居民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 (1)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资源、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社会条件||。 (2)世界聚落分布 ①河流中下游平原区||,聚落密集||。 ②高山、荒漠地区聚落稀疏甚至没有聚落||。 4、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 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国的巴黎塞纳河畔、巴西的巴西利亚以及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和宏村等||。 五、板书设计 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 3、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4、世界聚落的分布||。 5、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由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两部分内容组成。 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联系密切,它是人类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本节教材在叙述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图文的形式,叙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以及受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等。最后,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区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2)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分析聚落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收集不同聚落的图片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理解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学科参与意识及学习地理的兴趣,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激发热爱家乡传统民居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模式探究课,本节课作为模式探究课,较为清楚的展示了“五环”教学模式,对模式的应用和完善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现将本节课后的思考总结如下。 在模式展示方面,本节课完整的运用了地理“五环”教学模式。情境导入运用视频创设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将学生探究聚落的环境。基础自学中按照学生会的不讲的原则安排学生自学后分享自学内容,对自学内容巩固提高。探究题高中发挥学生课堂主题作用,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所学地理知识针对本节课综合运用,锻炼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回归生活中,将现实聚落丽江古城和世界遗产知识相结合,从现实生活中教育学生有保护聚落意识和热情,从而达到情感目标。 在课堂生成方面。一节课的课堂生成决定了这一节课的高度和深度。本节课在“城市聚落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_2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一、教材分析 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从人口行为的角度而言,它是反映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的总称,它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类型。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则各不相同。聚落的发展变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并深受当地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聚落,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现代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破坏,如何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文化遗产,就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围绕人的居住地的发展变化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述。第一,教材侧重于从学生身边的居住地引入,从多角度讲述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第二,教材侧重于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入手,讲述聚落的区位、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态和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点。第三,教材侧重于对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使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乡村与城市不同的景观。 (二)、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四、教法建议 1.观察、分析、判断: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并描述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在此可自行补充一些特点比较鲜明的景观图片或视频材料辅助教学,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必强求描述的一致性;第二,只要求描述“景观”的差别,不宜扩展到其他方面。“景观”是能在照片上看得到的,并且也是较为客观的。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中认识乡村和城市,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2.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学生观察漫画: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教师引导学生从动态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形成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2)“长江三峡移民”案例,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或课外小组从自己学校所在的聚落入手,观察和分析周围的自然环境要素与自己所在聚落区位(位置)的关系,培养探究能力。 4.读图、分析、调查:如何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分析我国丽江古城文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保护世界聚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由此拓展到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教师一方面可组织学生收集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世界聚落文化

2019年精选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复习巩固一

2019年精选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复习巩固一 第1题【单选题】 居住如图房屋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聚居的省区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读下图, D处的传统聚落是( ) A、高脚屋 B、帐篷 C、窑洞 D、墙厚窗小的平顶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 A、高脚屋 B、帐篷 C、木屋 D、冰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读下列景观图,民居与地区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热带湿热地区 B、乙—温带地区 C、丙—黄土高原 D、热带干旱地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图为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体厚度示意图,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体厚度变化的原因是( )

A、经济的差异 B、宗教信仰的差异 C、气温的差异 D、生活习惯的差异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 ) A、聚落密集 B、聚落稀疏 C、建筑物矮小 D、聚落规模小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对下列四幅传统民居建筑图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北方地区 B、②﹣﹣华北平原 C、③﹣﹣南方地区 D、④﹣﹣黄土高原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准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D、中国南方——蒙古包 【答案】: 【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

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 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 城乡规划》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教案全套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2、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3、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4、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二、城乡分布 1、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2、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途径 3、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三、城乡规划 1、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3、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四、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1、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 2、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3、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4、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本讲重点: 1.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2.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3.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4.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本讲难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2.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途径 3.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一)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二)乡村聚落及其分布 1.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 2.乡村聚落形态: 乡村聚落可分为三大聚落系统:(见下表)

七上第5章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习题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和发展与合作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都一样B.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C.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D.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2.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个,这个地 区一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千分之二十五B.千分之十五C.百分之二十五D.百分之十五 3.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疏密不同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 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是根据() A.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的比重B.文化、科技水平的高低 C.劳动力的数量以及素质D.发展水平的差异 5.所谓“南北对话”是指() A.南半球与北半球之间的经济商谈、合作等B.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合作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D.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6、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 7、下列地区人口稀少的是() A、欧洲西部 B、北美洲东部 C、亚洲东部 D、非洲北部 8、黑种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热带地区 B、寒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沿海地区 9、下列地区通行阿拉伯语的是() A、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B、北美洲东北部 C、非洲南部 D、非洲中部 10、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产生于() A、欧洲 B、大洋洲 C、亚洲 D、北美洲 11、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胸前戴着十字架的教徒,他们属于() A、伊斯兰教教徒 B、佛教教徒 C、基督教教徒 D、回教教徒 12、我国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13、下列地点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水源充足的地方 B、交通不便的地方 C、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

高中地理聚落教案

篇一:河南省地理优质课一等奖《聚落》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聚落 平顶山市第三中学 胡文艳二〇一三年十月 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 2.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3.说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了解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不同。 2.学会运用图片或说明材料,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激发热爱家乡传统民居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难点: 1.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法】 图片、资料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明智之选: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1.城市居民主要从事的工作是 a.耕作业和畜牧业等 c.工业和服务业等 a.乡村仅仅为了居住 () b.渔业和林业等 d.副业和养殖业等 () 2.关于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c.乡村居民主要从事服务业 a.水源充足 c.资源丰富读图答题: b.乡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 d.乡村聚落晚于城市聚落的产生 3.下列因素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b.地形崎岖 d.交通便利 4.读聚落景观图,结合学习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是 和 。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篇二:高二地理教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一)

课标:了解区域的含义,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 法,增强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 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地 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读图分析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南北方对比体会人地关系协调统一。增强因地制宜的思想。增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类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的生活与区域有关,我们经常听说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用语。 (提问)什么是区域?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3、划分指标单一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 综合指标多种要素 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 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第一课时)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 1、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 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地形,气候、 分区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最新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汇编

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 2.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 3.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大量的活动实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并归纳聚落会发生的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应认识到,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地发展经济等会促进聚落的发展;反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好的聚落衰落,甚至消亡。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什么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聚落都会日益繁荣吗? 【学习新知】 一、案例一 引导学生读图A,观察1652年巴黎城市的范围、1653—1789年巴黎城市的范围、1790——1870年巴黎城市的范围、至今仍在扩展的巴黎城市的范围。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巴黎为什么最初建在塞纳河的西岱岛上?2.随着是时代的变迁,巴黎城市的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合作得出答案:1.西岱岛接近水源,且地处连通河流南北两岸的轴线上,便于通航、贸易。此外,塞纳河为西岱岛提供了天然的防护,可以确保居民的安全。因此,西岱岛成为巴黎的发祥地。2.巴黎城区成放射状不断扩展。 得出结论:聚落的规模会发生变化。 学生举出:身边聚落规模发生变化的例子 教师举例:叶县的老县城原来只有东西城河之间的区域,但随着建设的发展,现在的城区已经扩展到环城路以外,面积是原来的好几倍。该案例展示的是日益繁荣的聚落实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人们选择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聚落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 二、案例二 引导学生观察图B、图C、图D埃森市不同时期的景观图,推测城市性质的变化。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认真观察上面三幅图,找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中地理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中地理教案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 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 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 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也会发生变化,并知道会发生哪些变化; (2)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举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要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念。 【教学重点】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 (2)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树立人类社会与自然规律协调发展观。 【教学方法】 读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1913年的迈阿密图和20世纪末的迈阿密图 提问:观察两幅图,说说迈阿密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明确:1913年的迈阿密房屋大多低矮,分布零散,周围有大片的农田;20世纪末的迈阿密高楼林立,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到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一下聚落的发展与景观的变化是如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新课学习 (一)聚落的规模变化

案例1: 提问:1.巴黎最初建立在哪里?为什么当初建在这里? 2.从图中找出不同时期的巴黎城区范围,思考巴黎城区范围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 明确: 1.巴黎最初建立在塞纳河边的西岱岛上,原因是这里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 2.随着社会的发展,巴黎城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呈放射状扩展。 得出结论1:聚落的规模可以发生变化,人们常常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 (二)聚落的性质变化 案例2: 1.找一找从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2.观察图C,说出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什么职能为主的城市? 3.观察图D,说出现在的埃森市与1867年的埃森市相比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 明确: 1.代表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教堂 2.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钢铁、机械等门类为主的工业城市。 3.现在的埃森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成为以商业、服务业、电子业、旅游业等为主的综合性城市。 得出结论2:聚落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三)聚落的标志——名称 案例3: 1.图中中关村、魏公村、明光村和北太平庄等在1949年以前是在城区里还是在城区外? 2.地名随着聚落的变化而变化吗?(学生回答) 得出结论3:聚落的名称(即地名)一旦确定,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四)聚落的兴衰变化 案例4: 阿纳萨齐人没有保护好环境,造成了什么后果?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回答) 明确:阿纳萨齐人大量砍伐当地的森林,周围的森林逐渐被砍伐殆尽。由于没有森林涵养水源,土壤被冲刷侵蚀,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发展的条件被破坏了,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粤教版七年级上)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重点难点: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所以人们往往聚群而居。这就形成了聚落。一个聚落的发展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2、出示学习指导

(1)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主要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乡村?什么是城市?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3)聚落大多分布在怎样的地方? (4)文化遗产有什么价值?书中所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有哪些? 3、讨论、检测、点拔 (1)思考题1—— a、学生回答聚落的定义和类型。 b、学生描述城乡景观的区别:城市聚落多高楼大厦,道路交通 四通八达。乡村聚落周围多农田,村落小,道路稀疏。 (2)思考题2—— a、学生回答乡村和城市的定义和类型。 b、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思考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过程并回答。 (3)思考题3—— 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A.、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B.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峡移民”的安置。 教师: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中图版选修4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教案中图版选修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乡村聚落的含义;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势及影响因素;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能力目标:培养地理绘图、地理图像观察思考、地理材料分析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世界各地乡村聚落的分析和运用,使学生受到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教学重点: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 (一)课前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班级6人一组分成8个学习小组(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原则,推选组长一名); ③学生课前复习必修Ⅰ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二)教学方法选用 (1)案例分析法: (2)问题探究法: (3)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云南哈尼村落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地的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因此我国各地的民居形式多姿多彩,村落形态也丰富多样。晋中大院高墙深宅、深邃富丽,皖南民居则清雅朴素、空灵俊秀。也有临河依水、粉墙照影的浙江民居,随势而筑、雄浑壮美的西藏碉房…… 水上村落 问题:村落的形态受何因素影响? 提示:受自然及社会因素影响。 三点剖析 一、影响乡村聚落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因素 (1)水是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在对乡村聚落选址的时候,既要考虑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用水,又要防止灾害的发生。因此在河、湖、泉附近向阳的高地,往往是乡村聚落的首选场所。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因此自然条件优良的地方形成了更多的乡村聚落。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的平原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 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对乡村聚落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许多乡村聚落;一些大型水库工程的建设,使库区的乡村聚落向外迁移,传统的家族观念,导致我国农村形成许多同姓相聚的乡村聚落等。

【精】《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举例说出聚落概念自然环境的关系。 3.我们要保护聚落。 4.通过对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会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学会分析聚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2.认识聚落的分布特点。 3.懂得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对比、总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来防寒暑避风雨,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居住在乡村,有些人居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什么差异?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来保护传统聚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去寻找答案。 二、新课学习 (一)聚落与环境 1.聚落 定义:人们集中居住的地区

形式:乡村和城市(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劳动生产方式: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观察填表景观差异: 2.聚落与环境 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居住地,你认为具备怎样自然条件的地方才够理想? 你会选择哪种地形?(平原)你会选择哪种水源条件?(河流) 你会选择哪种气候?(全年温和而湿润)你会选择哪种土壤?(黑土地) 归纳:易形成聚落的地区(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比较容易形聚落。) 聚落的分布特点: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当地的气候 西亚厚墙小窗:当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这样的房子防晒又凉快。 东南亚双层木楼或竹楼:东南亚位于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而这样的房子楼上住人避免潮湿,而且风大凉爽。 北极冰屋:北极地区属于终年寒冷的寒带气候,冰屋由冰块构筑,墙体较厚,利于保温。 (2)当地的资源

初中地理八上《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

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 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大量的活动实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并归纳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应该认识到: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发展经济等合理的方式会促进聚落的兴旺;反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好的聚落衰落甚至消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 安排 1 活动过程 过程指导: 一、活动准备:每个同学准备2个有关聚落变化的实例。 实例1. 调查叙永县近10年内都发生了那些变化。(要获得这些资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从父母等长辈那里了解他们的亲身感受;到叙永县城市规划部门了解本县变化的一系列情况) 实例2. 了解世界上任意一个聚落的变化情况(除本地外也可以用教科书上的任何一个实例。 二、活动步骤:

(1)学生交流自己所准备的材料 (2)学生分组讨论本组的材料 (3)各组学生归纳本组材料的共同点 (4)各组学生代表发言,说出他们归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综合各组代表同学的发言内容,老师提问: ①叙永县在发生变化吗?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聚落一般都会发生变化吗? ③叙永县发生了哪些变化?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1.学生发言并总结(需要老师引导):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变化 2.思考:叙永县是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我们这个城市是否能扩大到像泸州市甚至成都市 那么大呢? (叙永的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没有打的河流和便捷的交通,而且由于地形因素,多山地,实质上限制了本县的发展,要是城市规模无限的扩大,将会严重破坏我们县的生态环境) 4.“聚落性质的变化”,以叙永县为例,20年前,它就是一个小镇而已,经过多年发展,今天的叙永成了依托采煤而发展起来的小型都市,而且是中国的重要的交通要道,321国道穿城而过,沿海的深圳、香港,它们都是由笑而发展壮大的。 三、活动实施: 第一题,先由学生谈,但是学生往往容易谈一些人为原因引起聚落消亡的例子。老师在补充例子的时候注意补充一些自然原因引起消亡的例子。 第二题,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大量事实归纳:引起聚落消亡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对聚落的破坏,我们无法抗拒,但是我们可以预测,以减小损失。 通过本活动的实施,学生学会一种主要依靠自己能力完成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培养了他们了解现象,分析归纳现象的自学的能力。同时他们也深刻地理解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我们在发展聚落时,要遵循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地

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中图版选修4

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乡村聚落的含义;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势及影响因素;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能力目标:培养地理绘图、地理图像观察思考、地理材料分析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世界各地乡村聚落的分析和运用,使学生受到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教学重点: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 (一)课前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班级6人一组分成8个学习小组(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原则,推选组长一名); ③学生课前复习必修Ⅰ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二)教学方法选用 (1)案例分析法: (2)问题探究法: (3)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云南哈尼村落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地的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因此我国各地的民居形式多姿多彩,村落形态也丰富多样。晋中大院高墙深宅、深邃富丽,皖南民居则清雅朴素、空灵俊秀。也有临河依水、粉墙照影的浙江民居,随势而筑、雄浑壮美的西藏碉房…… 水上村落 问题:村落的形态受何因素影响? 提示:受自然及社会因素影响。 三点剖析 一、影响乡村聚落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因素 (1)水是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在对乡村聚落选址的时候,既要考虑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用水,又要防止灾害的发生。因此在河、湖、泉附近向阳的高地,往往是乡村聚落的首选场所。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因此自然条件优良的地方形成了更多的乡村聚落。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的平原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 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对乡村聚落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两次世

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所以人们往往聚群而居。这就形成了聚落。一个聚落的发展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2、出示学习指导 (1)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主要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乡村?什么是城市?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3)聚落大多分布在怎样的地方? (4)文化遗产有什么价值?书中所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有哪些? 3、讨论、检测、点拔 (1)思考题1—— a、学生回答聚落的定义和类型。 b、学生描述城乡景观的区别:城市聚落多高楼大厦,道路交通四通八达。乡村聚落周围多农田,村落小,道路稀疏。 (2)思考题2—— a、学生回答乡村和城市的定义和类型。 b、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思考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回答。 (3)思考题3——

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a、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b、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峡移民”的安置。 教师: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c、知识之窗: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 提问:窑洞、蒙古包、冰屋、圆顶屋是哪里的民居特色?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4)思考题4——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吸取的文化特色,反映了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民俗、宗教习惯,成为人类发展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意大利的威尼斯、法国的巴黎塞纳河畔、巴西的巴西利亚、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和宏村。 三、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四、小结本章内容。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必修Ⅱ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交通和通信方式对全球化、城市聚落的分布及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交通和通信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内容,也是对前面所学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等一些内容的补充,在本单元乃至整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材的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主要阐述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缩小了时间、空间距离,极大地方便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联系,加快了社会运转的节奏,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这部分内容具有概述和引导、铺垫的作用,为进一步讲述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和交通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做准备。 教材的第二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的关系,一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变迁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二是交通工具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利用课堂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 教材的第三部分讲述交通发展,主要是交通位置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分析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原因。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有利于货物集散;另一方面是为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便利。第二部分,举出交通便利的地区类型,主要有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交通枢纽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教材通过“中国唐代商业城市和现代商业中心城市分布”图,突出了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并设置活动“上海地铁一号线与商业网点”使学生在分析具体实例的基础上理解交通发展对于商业网点布局的具体影响。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力已大加强,不满足于了解简单的地理现象,但不能全面认识知识内在联系,无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不满足于接受一个现成的答案,但对问题的本质把握能力仍有欠缺;独立性格初步形成,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不足。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通过各种正确途径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资料、课本的地图等,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