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与对策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与对策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与对策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与对策

前言

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增加,“豆芽”数量有所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关于提高学生体质的政策。政府正在采取相应措施和行政干预的手段,使学校体育整体改革朝着取得实效的方向努力。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陕西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体质的监测监控工作,本研究就是在这样大的背景之下实施的。要阻止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首先就得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原因进行分析。

1影响普通大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1.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现今,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不正倾向。应试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尤为突出,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形成了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认识,即便是到了大学阶段还是难以消除这种看法,这种认识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要改变它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解决。

重智育、轻体育思潮使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严重不足。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虽然对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健康的作用持积极地态度,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又非常缺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动的动机,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长期的错误认识造成广大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健身观和体育观。

1.2体育课程改革方向不够明确

体育课程改革方向不够明确主要是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具体的指导思想并非完全一致。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淡化了体育竞技特征,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是体育教师还是广大学生对于健康的理解都不够全面,多数人认为没病就好了,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参加长期有序的体育锻炼,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的竞技性越走越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导思想从测试的内容可以解读出来,这种测试更偏向于体育竞技特征,这与80年代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一致性较高,学生非常重视自己能跑多快、能跳多远,平时锻炼比较注意发展这些素质,所以当时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明显好于现在。

1.3课外体育锻炼严重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不会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有一部学生会在进行体质测试前一两周进行短时期的体育锻炼,主要目的是想顺利通过体质测试,并非出于健身的目的:更多的同学不会主动走进操场进行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最多,三年级和一年级的学生要少一些,最少的是大四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大四学生没有体育课再加之自身的事情过多,找工作、考研、写毕业论文等事情使自己难于脱身:大二的学生还在上体育课而且学业负担并不繁重,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总体看来,造成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严重不足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学生自身思想认识不足:第二,是由于学校组织不力。2提高蕾通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2.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体育健身意识

学生体质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家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全面提

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一定要改变社会传统上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和误区,形成体育锻炼有益于学习、健康体魄才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障的体育价值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校体育法规落到实处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首先要加强家长体育健身的意识,提高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这也是社会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有利条件。其次要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紧迫感。

2.2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健康水平最好的方式方法。但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科学性。

(1)明确锻炼目标

每个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具体目标是不尽相同的,而不同的目的和目标,对锻炼内容、方法的选择和运动负荷的安排有不同的要求和做法。因此,在制定锻炼方案时,首先要明确锻炼的目的,确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锻炼目标这样可以克服锻炼的盲目性,加强自觉,提高锻炼的积极性。

(2)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根据学校特点,在制定学生锻炼计划时,一般是以一学年或一学期为锻炼周期,以此来确定每周课外的锻炼次数及每次锻炼的时间。学生每天在校应保证有1小时或再多一些的体育锻炼时间,除按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早操、课间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外,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课后,还应自行安排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3)合理选择锻炼内容

体育锻炼内容、方法不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各自的特征,有的可以提高某项运动素质,增进健康:有的可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形成良好的体型:有的可以强身娱乐,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有的可以防病、治病、消除生理功能障碍:有的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有的可以增长肌肉力量。在练习的方法上要注意不同运动素质之间以及运动素质练习与其它练习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必须选择搭配增强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如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滑冰、韵律操等。只有这样合理搭配锻炼内容,才能收到好的锻炼效果。

(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时人体的生理负荷。负荷过大过小都不能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负荷过小,锻炼效果不明显:负荷过大,则会影响健康,甚至造成运动损伤。只有恰当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才能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附:

每年一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包含哪些项目

项目有:男生:10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肺活量。

女生: 800米、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肺活量。

针对20年来全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有什么看法

针对20年来全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有什么看法? 最近二十年来,全国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下降,肥胖学生增加,“豆芽”数量有所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刺目惊心(初中生近视率60%;高中生近视率76%;大学生近视率83%......)。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栋梁。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下的“唯分数应试教育” 现今,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不正倾向。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许多孩子在补习班、辅导班疲于奔命,甚至于连幼儿园里的孩子——应该拥有最快乐、最开心童年和天真无邪笑容的孩子们,也已经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进出各类兴趣班:才艺、数奥、剑桥英语……。体育与健康被严重忽视,“唯分数的素质教育”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必然产物。因为衡量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县市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只是分数和升学率。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绞尽脑汁占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体育课、活动课、课余休息时间。学生们每天就是上课、吃饭、作业,只有五六小时的睡眠时间,哪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精力来锻炼、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只成了一句响亮的空话。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文化课,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取得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成了某些学校不是规则的潜规则。 二、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减弱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好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变本加厉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初中毕业上重点高中;高考后要上名牌大学。学生有时间为自己的兴趣和健康运动吗?听闻部分地区初中毕业考取消了体育中考,此举正中学校下环,正好把“多余的课,多余的时间”给其他考试的文化课“加餐”,以期提高考试成绩。青少年学生在如此思想的引导下,还会去“浪费”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时间来做那些“可有可无”、“多余”的锻炼与运动吗?自从新课改后,先前的体育达标考核已被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代替。这本是改革者美好的愿望,希望降低测试标准能够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但结果是适得其反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不愿再到田径场上去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要达到体质健康测试的合格太简单了,除非有特殊情况。曾记得三年前体育达标时高中女生的800米是3分50秒才及格,而现在只要跑完,即使5分钟一样是合格过关。没课改前的体育达标,至少让学生有个锻炼的目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颇高,田径场上能看到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80%以上的

当代女大学生冲动消费现象分析

当代女大学生冲动消费现象分析 王媛齐鲁师范学院 2014200041 2014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增长日渐提高。由此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消费心理也日益凸显。冲动消费作为当下消费人群的一种代表性消费特征,在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女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作为冲动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动因是我们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女大学生消费倾向成因的分析,来解读当今在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寻找科学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她们改掉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消费恶习。 关键词:女大学生冲动消费金钱观恋爱观 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的特殊部分,时尚、超前、盲目、冲动的消费倾向似乎已经成为她们日常消费行为的标签。一些网络购物平台、大商场中不乏女大学生的身影;花样繁多、琳琅满目的消费品总能让她们流连;三不五时相约在一起“血拼”一天。我们不禁思索道,以她们目前的收入状况如何能承受住如此频繁庞大的消费支出,而这种“败家型”的消费模式又为她们带来了什么?产生这种情绪化消费的心理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关心、理解她们,找寻造成她们冲动消费的心理成因,针对她们的心理环境,采取适当的思想渗透和心理干预,来改善她们冲动消费的行为,引导她们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1 什么是冲动消费 冲动消费是指顾客在外界因素促发下所进行的事先没有计划或者意识的购买行为。冲动消费具有事前无意识、无计划,以及外界促发下形成的特点。 从心理学上讲,冲动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行为。也就是说,冲动是行为系统不理智的各种表现,是人的情感特别强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可表现为行为上的,也可表现为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在冲动心理下产生的消费是一种及其不理智、不负责的消费行为。 2 女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由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品牌认知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日常生活花销方面男生、女生存在差异,女生的花销整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现状与策略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现状与策略体质是健康的基础,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 体质健康是指人体在遗传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努力塑造所达到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心理素质和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的全面良好状态[1].在近20年来,我国先后5次学生体质监测及调研的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呈现下降趋势,心肺功能不断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学生肥胖率明显增加,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呈下降趋势。这与缺乏体育锻炼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同时也凸显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目前,体质健康管理已成为大学体育工作普遍关注的重点,而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是体质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可以有效地反映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乃至终身身体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2].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高校专家走访、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以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为探析侧重点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现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对推进和优化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现状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体质健康管理重要

组成部分 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总结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正式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简称《标准》实施办法)。2014年4月,教育部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简称《监测评价办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7月再次修订了《标准》。目前,《标准》《〈标准〉实施办法》《监测评价办法》这三份文件是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法规性文件。 《标准》是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表1罗列了我国和美国、日本、新西兰4个国家对学生体质、体能、体力方面的测试内容。比较来看,我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对学生测试指标评价的内容基本一致,都包含了与健康有关的体质评价内容:即身体成分、心肺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柔韧性。由此可见,我们用《标准》测试和衡量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科学客观、全面而有效的[3-4].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研制,于2002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的。《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标准》测试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标准》的测试项目 根据《标准》要求,大学生需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共计六项,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1000米选其一),立定跳远(50米跑),握力。 三、《标准》的评分方法及等级 根据《标准》要求,在评价后以100分为满分进行评分,各项评价分数的权重系数(表1)为: 身高标准体重:15分 台阶指数(1000米):20分 肺活量体重指数:15分 立定跳远(50米):30分 握力体重指数:20分 《标准》评价得分与等级对应 四、《标准》各项测评指标的意义 1.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身高标

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善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2、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是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该测试主要是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持续运动的时间、运动中心血管的反应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的关系(台阶指数)来评定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3、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 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将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因素在肺脏机能的评价中得以体现,在《标准》测试中选用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评价。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毫升)/体重(公斤) 4、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爆发力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其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腿部的爆发力以腿部的力量为基础。 5、握力体重指数 握力评价的是受试者肌肉静力的最大力量状况,主要反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因其与其他肌群的力量有关,所以也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指标。 握力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公斤体重的握力。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具体项目 一、身高体重 1、身高体重主要用来评价身体匀称度,间接反应身体成分。 2、身高体重测量方法:立正姿势站在测试器踏板上,上臂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躯干自然挺直,头部保持正直。在测量身高的同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正在全面下降,其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尤其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等。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最近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调研结果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状态,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 2.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研究显示,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的体质健康的某些指标就会呈下降趋势。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的城市化的发展使人们身体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愈加严重,由于城市的拥挤以及竞争的加剧,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紧张感与压力感。在我国由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普遍改善,高热量、高脂肪食品不断的涌入,加上随着电子游戏机盛行计算机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有的学生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看电视等。缺少锻炼,造成大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明显增多。 2.2学生健康意识淡薄,缺乏体育功能认知 学生对卫生保健知识匮乏,对健康的意义不明确,对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不够,从而使影响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此

外,学生在理论上同意体育可以强身健体的说法,但是在身体力行的情况却大相径庭,很少付诸于行动。可见学生对体育的健身功能存在理解偏误。 2.3课程设置和教学条件的局限性 普通高校一般只有大一,大二开设体育课,而每周的体育课只有一两节,这使得学生在短期内难以掌控科学的体育健身理论、方法,更对实际操作的频次,强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4课外体育锻炼严重不足 绝大多数大学生不会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有一部学生会在进行体质测试前一两周进行短时期的体育锻炼,主要目的是想顺利通过体质测试,并非出于健身的目的,更多的同学不会主动走进操场进行锻炼。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参加的体育锻炼就更少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体育课再加之自身的事情过多,找工作、考研、写毕业论文等事情使自己难于脱身。 2.5大学生就职、择业压力大 2.6家庭教育的误区 2.7高校周边环境的影响 对策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学生体质下降绝非偶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偏差,导致家长和学

女大学生自我评价(完整版)

女大学生自我评价 女大学生自我评价 第一篇: 靓女大学生求职自我评价 在课余时间,我喜欢跳健美操,打羽毛球还有看英语电影。健美操和羽毛球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它们可以让我保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还可以让我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也很喜欢看英语电影,这样不仅可以打发时间,还可以练习我的英语听力。我知道我的各个方面还是不够完善,我将会继续努力完善自己。 本文由好范文 第二篇: 计算机专业女大学生的 计算机专业女大学生的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 从思想上来说,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对社会对别人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也是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我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并努力把他们付之于实践,对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份耕耘

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计算机类的书籍,并参加了一些计算机水平的资格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 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院里组织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汇演、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责,别人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 友情提醒: 本文来自收集与整理,特别感谢版主!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研制,于2002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的。《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标准》测试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标准》的测试项目 根据《标准》要求,大学生需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共计六项,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1000米选其一),立定跳远(50米跑),握力。 三、《标准》的评分方法及等级 根据《标准》要求,在评价后以100分为满分进行评分,各项评价分数的权重系数(表1)为: 身高标准体重:15分 台阶指数(1000米):20分 肺活量体重指数:15分 立定跳远(50米):30分 握力体重指数:20分 《标准》评价得分与等级对应

四、《标准》各项测评指标的意义 1.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善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2、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是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该测试主要是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持续运动的时间、运动中心血管的反应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的关系(台阶指数)来评定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3、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 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将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因素在肺脏机能的评价中得以体现,在《标准》测试中选用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评价。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毫升)/体重(公斤) 4、立定跳远

女大学生体质发展轨迹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_苏斌原

女大学生体质发展轨迹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苏斌原 1,2 ,王碧瑶2,汤 哲3 (1.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2.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3.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采用基于亚组轨迹模型的追踪数据处理方法对1215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体质发展测试及心理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发展轨迹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2)不同体质健康发展轨迹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耐力上升组的焦虑、抑郁和偏执水平均显著高于持续高耐力组的女大学生。研究基于具身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对大学生体质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做了论述,建议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具体应加强耐力类项目锻炼,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对应激压力的承受力,可望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女大学生;亚组轨迹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健康的发展尤其受到关注。近十几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均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有明显下降趋 势[1-3] ,大学生自杀、自伤和伤人等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4] 。面对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国内研究者针对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问题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很少研究者关心或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传统的理论强调在心理疾病的形成发 展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而根据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思潮“具身心理学”的观点,身体状态在心理疾病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是当代心理学仍至整个认知科学的一个热点话题,代表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5] 。 因此,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离不开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应致力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发展水平如何?其不同的发展 轨迹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又将如何?这些是需要关心的问题。 运用基组轨迹模型的纵向追踪研究数据分析方法,对1215名女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 学三年级的体质健康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分别构建耐力类项目、柔韧类项目和速度类项目的轨迹发展模型,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趋势的异质性及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 样本数据来自广东省某高职院校1215名女大学生连续三年的体能素质测试和心理健康测试数据。体能素质测试由该校体育部统一组织施 测,第一次施测时间为2010年10月,有效数据 为1939名;第二次施测时间为2011年10月,有效数据为1807名;第三次施测时间为2013年10月,有效数据1215名。采用剔除法处理缺失数据,最终得到1215名女大学生连续三年的体 第15卷第3期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Vol.15 No.3 2016年 6月 GUANGZHOU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UM Jun. 2016 文章编号:2095-364X (2016)03-0041-06 网络出版时间:2016-07-05 09:56:08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dd10071759.html,/kcms/detail/44.1695.G4.20160705.0956.020.html

浅论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浅论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摘要:从高校体能测试中,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逐年降低,尤其在耐力方面,大学生竟不如中学生。本文分析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并给出几点对策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前不久,《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正式公布,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了提升,但大学生的体质堪忧,除了身高体重高于历年的平均值外,肺活量、跳远、仰卧起坐、台阶上下运动等几项其他项目在逐年走低,往往低于平均值,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越来越低,尤其在耐力方面,大学生竟不如中学生。 二、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 据调查称,大学里只有两成学生喜欢运动,并且有同学认为“年轻,不锻炼也不会受什么影响”。应试教育的思想让我们重智育而轻体育,即使知道锻炼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这种思想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尤其是把不锻炼养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不够,长期的错误认识造成广大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健身观和体育观,积年的习惯让他们很难坚持锻炼。 2.现代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伴随着高新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们在享用现代文明的同时,由此形成了许多影响健康生活的不良习惯,饮食不科学,体育运动少,网络游戏时间过长,忽视眼保健操功能,不能科学休息、保护眼睛,不能使身体机能进行正常、适当的修复,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还有大学生在饮食方面出现滥用营养补品、挑食、膳食搭配不合理,出现营养过剩和偏食现象,造成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营养不足,导致学生肥胖、贫血。 3.体育健康教育工作环节薄弱 受学校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度远远大于体育锻炼,甚至有些学校缺乏体育锻炼场地及设施,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专家认为,部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对体育健康工作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重视体育锻炼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2015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本次我校测试学生共有210人,其中男生110人,女生100人。依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的方法进行测试一二年级: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三四年级: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五六年级: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肺活量。本次测试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人数3人,优秀率为1.43%,良好人数68人,良好率为32.38%,及格人数136人,及格率为64.76%,不及格人数3人,不及格率为1.43%。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小学(50米*8往反跑),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9-21T14:35:57.200Z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李汉华 [导读] 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锻炼时间少,致使体质状况普遍下降。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510643 摘要:目的:通过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阐明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良好作用。方法:选取华南农业大学2008级女大学生45人进行有氧运动(60%~70%)跑步12周,3次/周,30min/次。分别测定实验前后安静心率、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指标。结果:实验后女大学生BMI、WHR、安静心率、肺活量有显著变化;坐位体前屈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女大学生有氧运动心率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Has the oxygen movement to the female university living body archery target influence Li Hanhua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has the Aerobic Exercise to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 body shape,the physical quality and th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influence research,The exposition has the Aerobic Exercise to the female university living body archery target good function.Method:Selects th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college 2008 level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45 people to carry on has the Aerobic Exercise (60%~70%) to jog 12 weeks,triweekly,at every turn 30 min,Determines around separately the experiment the peaceful Heart Rate,the bodily shape and the physical quality target.Results: After the experiment female college student BMI,WHR,the peaceful heart rate,the vital capacity have the remarkable change;Physical quality targets and so on seat body anteflexion have the remarkable enhancement. Key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Aerobic ExerciseHeart RateBody shape indexPhysical Quality Index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102-02 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锻炼时间少,致使体质状况普遍下降。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提高机体的各项机能。[1~2]为此,探讨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有着积极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华南农业大学2008级健康女大学生45人,年龄(21±1.5)岁。 1.2实验方法。 1.2.1测试仪器:身高体重计,CosMed肺功仪,心率遥测表,握力计,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秒表,皮尺。 1.2.2测试指标: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根据计算公式: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腰臀比=腰围/臀围。 1.2.3测试方法:基本身体指标测试按照《中国成人体质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要求操作。心肺功能的测试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测试。 1.2.4数据处理: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用 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显著性水平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实验前后各围度、BMI和WHR比较。实验前后各围度、BMI和WHR比较表明(表1),实验后,体重、BMI、腰围、臀围、WHR与实验前对比有显著的变化;实验后体重、臀围比实验前体重增加显著,而BMI、腰围、WHR比实验前显著降低。 实验前后各围度、BMI、和WHR比较(n=45) 组别体重(kg)BMI 腰围(cm)臀围(cm)WHR实验前50.96±4.3820.02±3.1261.02±7.285.87±13.870.39±11.24实验后 52.56±5.5821.2±3.47 59.12±4.188.89±12.5366.5±10.448P<0.05P<0.05P<0.05P<0.05P<0.052.2实验前后心肺功能比较。实验前后心肺功能比较表明(表2),实验前后安静心率没有显著变化,实验后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每分最大自主通气量明显高于实验前。 实验前后心肺功能比较(n=45) 组别心率(次/min-1)肺活量/ml 肺活量指数每分最大自主通气量(VS)实验前76.4±3.1 2915±113.72 49.26±3.68 103.4±4.73 实验后73.6±2.4 3011.±720.72 51.85±3.15 114.4±5.48 P>0.05P<0.05P<0.05 P<0.052.3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比较。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比较表明(表3),50米实验前后没有显著变化,800米实验后显著快于实验前,实验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立卧撑高于实验前。 实验前后各素质比较 (n=45) 组别50米800米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立卧撑实验前10.76±0.65230.00±11.5 11.46±1.7028.08±2.203.56±0.39 实验后10.43±0.71 228.92±7.2915.46±2.12 32.82±4.91 4.20±0.28P>0.05 P<0.05P<0.05 P<0.05P<0.053.分析与讨论 3.1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标准体重时BMI为22,BMI<20为偏瘦,20~24为正常,24~26.5为偏胖,>26.5为肥胖。[1]表1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实验后的体重有所增加,可能是有氧运动增大人体肌肉和骨骼的发育;而受试者实验后的BMI因体重变化显著上升,但受试者实验后BMI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受试者实验后BMI更接近标准BMI(22),此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的体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腰臀比(WHR)是腰围和臀围的比率,主要反映人体脂肪分布情况,表1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实验后的腰围显著下降,臀围显著增大(P<0.05),腰臀比(WHR)显著下降;此结果表明,有氧运动能有效地减少腰腹部和臀部的脂肪,起到增强人体健康和改善身体形态。 3.2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3.2.1有氧运动对心率的影响。12周有氧运动结束后,女大学生心率呈下降趋势,差异不明显(P>0 05),可能由于有氧运动后使得心脏功能增强,潜力增大,心脏储备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 3.2.2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表2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女大学生的肺活量明显增大,差异性显著(P<0 05),而肺活量指

针对来全国学生的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有什么看法.doc

针对 20 年来全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有什么看法? 最近二十年来,全国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下降,肥胖学 生增加,“豆芽”数量有所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刺目惊心(初中生近视率60%;高中生近视率 76%;大学生近视率83%......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栋梁。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下的“唯分数应试教育” 现今,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不正倾 向。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许多孩子在补习班、辅导班疲于奔命,甚至于连幼儿园里的孩 子——应该拥有最快乐、最开心童年和天真无邪笑容的孩子们,也已经为了“不输在起跑 线上”而进出各类兴趣班:才艺、数奥、剑桥英语。体育与健康被严重忽视,“唯分数的素质教育”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必然产物。因为衡量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县市 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只是分数和升学率。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绞尽脑汁占用学 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体育课、活动课、课余休息时间。学生们每天就是上课、吃饭、 作业,只有五六小时的睡眠时间,哪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精力来锻炼、活动?“每天锻炼一 小时”只成了一句响亮的空话。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文化课,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取得 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成了某些学校不是规则的潜规则。二、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 意识减弱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 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青 少年学生体质的好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变本加厉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 负担和精神压力。初中毕业上重点高中;高考后要上名牌大学。学生有时间为自己的兴趣和健康 运动吗?听闻部分地区初中毕业考取消了体育中考,此举正中学校下环,正好把“多余 的课,多余的时间”给其他考试的文化课“加餐”,以期提高考试成绩。青少年学生在如此思想 的引导下,还会去“浪费”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时间来做那些“可有可无”、“多余”的锻炼与运动吗?自从新课改后,先前的体育达标考核已被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代替。这本是改革者美 好的愿望,希望降低测试标准能够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但结果是适得其反的,随之而 来的问题是学生不愿再到田径场上去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要达到体质健康测试的 合格太简单了,除非有特殊情况。曾记得三年前体育达标时高中女生的800 米是 3 分 50 秒才及格,而现在只要跑完,即使 5 分钟一样是合格过关。没课改前的体育达标,至少让学生有个锻 炼的目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颇高,田径场上能看到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80%以上的

中国当代女大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

中国当代女大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 每个女孩都有一颗爱美的心。那你对自己身体了解吗,可还满意?So girls,look here!请花一点点时间来完成这份问卷,看看你对自己身体满意是否。谢谢! 1、你在哪儿上学呢?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专业是:□理工科□文科□艺术类□服装专业 3、你觉得拥有完美的身材是怎样的? 身高:________CM 体重:_______KG(给出具体数据、数据范围均可)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方面的要求) 4、你对自己身体满意吗,总体满意度? □90%以上□80%~90% □70%~80% □60%~70% □60%以下5、你对你的身体比例满意吗? □十分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 6、亲,你满意你的海拔吗? □十分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 7、你的吨位还OK吗,满意是否? □十分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 8、你觉得自己身上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哪儿? □手臂□胸部□腰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脖子□脚踝 9、你对自己身体的哪一部位最失望? □手臂□胸部□腰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脖子□脚踝

10、如果有改变自己不满意身体部位的机会,你会不会去实施? □义无反顾地去□看情况再定□不会去 11、你对服装感兴趣吗? □十分感兴趣□感兴趣□一般般□不感兴趣 12、你认为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与对服装感兴趣程度的关系是: □正相关□负相关□没有关系 13、您是否在意平时自己的着装?□在意□一般□不在意 14、你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穿着选择? □影响很大□有轻微影响□影响不大□完全没有影响 15、根据自己身体满意度,你在服装色彩的选择上是否有影响? □喜欢暖色系的服装□喜欢冷色系的服装□无影响 16、根据自己身体满意度,你在服装材质的选择上是否有影响? □喜欢雪纺类□喜欢棉麻材质□喜欢丝质□喜欢蕾丝□无影响17、根据自己身体满意度,你喜欢什么样的服装款式? □修身紧身气质类□宽松大码简约类□休闲运动活力类 □甜美可爱公主类□文艺清新森女类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及提高对策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及提高对策 摘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体质、健康及体质健康定义、体质与健康的关联性谈起,对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关注体质健康刻不容缓、素质教育需要进一步落实、体质健康下降直接原因等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从加强体质健康教育、深入进行体育健康教学改革、建立利于体质健康的社会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几点对策。最后,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提出殷切希望。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提高对策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在和未来。大学生体质健康长期以来都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现实情况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基地,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促使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与提高,成为高校体质健康工作者和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体质健康的认知 (一)体质、健康及体质健康的定义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一般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饱满状态以及良好适应力,一般来讲,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的健康。体质健康是体质与健康的合称,它是在遗传基础上由于变异而造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健康是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健康受遗传、营养条件、身体锻炼、生活环境和生命规律的影响。 (二)体质与健康的关联性 体质与健康具有紧密关联性。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体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健康水平,较高的健康水平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质基础上的。健康是良好体质的归宿和最终目标,健康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质的强弱,一个人要想拥有健康,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体质。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 (一)体质健康持续下降 目前,越来越多大学生享受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物质生活的同时,由此形成了许多影响健康生活的不良习惯:如饮食不科学,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取过多引起营养过剩;体育运动少,网络游戏时间过长等,给人

一个女大学生的自述

一个女大学生的自述 我还小的时候,村里人便叫我大学生,因为他们觉得爱看书的孩子一定能考上大学。在他们眼中,中国只有两所大学,一个叫清华,一个叫北大。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胳膊底下夹本书在山坡上放牛的画面,被村人津津乐道,广为传颂,并以此为蓝本教育自己家孩子,我还没考便已经享受足了考上的荣光。是几年后,我虽然考上了大学,然而不是清华,也不是北大,甚至不是重点。这件事情辜负了我们全村人的期望,因为在他们眼中,中国只有两所大学,一个叫清华,一个叫北大,其他的,考上跟没考上一样。第一次高考落榜的时候,我撕了书,要外出打工。那时候我们村有姑娘外出打工的人家都富裕了起来,纷纷盖起了楼房,整个村子只有我一个姑娘在念书,也只有我家好几口人还挤在又小又破的房子里,衣服都是捡别人剩的穿。 上大学有什么用? 我不甘心,更不忍心。我妈也没苦口婆心地劝我,只是淡淡地说,你看她们打工回来的时候光鲜,看不到人在外面受了多少辛苦,她们没有文化,做的都是流水线的活,年纪轻轻,眼睛都要熬瞎。女孩子青春就这么几年,等年纪大了回来找个人嫁了,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你想一辈子就这样的话你就去,我不拦你。我知道什么叫做一辈子就这样了,幼年最好的一个朋友,格外好看的姑娘。我们一起上学放学,约好要考同一所大学。她成绩好,也愿意读书,然而拗不过父母,最终辍学。几年后我回老家,她已嫁作人妇,麻将桌上袒胸露乳地给孩子喂奶,粗着嗓门跟周围的男人调笑。她已经不是我记忆中温柔细致的姑娘了,而是这村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农妇。那天我们目光相接,彼此的眼神里都有了尴尬的意味,她冲我笑笑,拽了拽衣服,便接着回头摸牌了。 我去复读了,因为不甘心。不甘心一辈子窝在一个村庄,被时间遗忘。这世上村庄之外有城镇,山川之外有河流。我想去看看外面的河流与城镇,大地与人群,我想决定自己的步调和速度。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我自己来选择的,而不是被迫谋生。然后,我到了北方。2009年9月我拖着行李来到鞍山,一梦四年。10月我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兼职,图书馆门口贴的招聘启事,我看了就电话过去,对方说,不好意思已经找到人了。挂了电话,我不甘心,给她发了条短信,姐姐,不是要干涉你的决定,可是,万一,万一有意外的话,请一定考虑我。后来我真的得到了这份工作,给一个小姑娘当英语老师,做了四年。回想起那四年,参加学生会参加社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比赛,找到更多的兼职,生活被满满的填充起来,像一株刚被移栽的植物,努力把每一个根都深深扎入泥土里,带着不顾一切的偏执和勇气,想要赶快凭着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慢慢的,可以站起来,可以站稳,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很好的成绩,可以交到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可以在经历一场失败的感情后,遇见张先生。

大学生体质健康报告

大学生体质健康报告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小学(50米*8往反跑),中学男1000米,女800米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大幅下降(具体数据见《七、八、九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 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 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 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233人)17.85%,肥胖 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 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数据表中可以 看到低段学生的肥胖率要高与高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 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 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 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 2.2劳动减少,体能下降 2.3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 2.4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 3增强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3.2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大课间(操)活动是关于课间操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大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 套旗语操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 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而且非常明显,学生之间的表现评价也较直接,因此学生容易被激励或被伤害。因此可见,学生的感情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育课中的厌学 现象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 俱到,使其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 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 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 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 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 得到充分的发展。 3.4体育课程的延伸 4结语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 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 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二.大学生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兴趣淡薄,缺乏外界舆论 的正确健康导向。因为不了解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运动,进而不 参与甚至抵触体育运动。 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毛主席曾向全国人民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今天对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仍然有现 实指导意义。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 情绪的能力是大学体育教学应注重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体育教学 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 要努力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