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论文

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论文

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论文
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论文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与担忧的问题。文章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44-0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也有所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本应得到提高,然而,近年来的国民体质监测显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呈下降的趋势,对高等教育的开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二、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体质的因素众多,但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包括体育意识、知识、能力、行为等;客观因素则包括学校体育教育、社会环境等。任何事物变化发展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我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主观因素

1.1运动健身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健身意识比较淡薄,多数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愿望,也关心体育领域的人和

针对20年来全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有什么看法

针对20年来全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有什么看法? 最近二十年来,全国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下降,肥胖学生增加,“豆芽”数量有所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刺目惊心(初中生近视率60%;高中生近视率76%;大学生近视率83%......)。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栋梁。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下的“唯分数应试教育” 现今,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不正倾向。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许多孩子在补习班、辅导班疲于奔命,甚至于连幼儿园里的孩子——应该拥有最快乐、最开心童年和天真无邪笑容的孩子们,也已经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进出各类兴趣班:才艺、数奥、剑桥英语……。体育与健康被严重忽视,“唯分数的素质教育”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必然产物。因为衡量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县市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只是分数和升学率。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绞尽脑汁占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体育课、活动课、课余休息时间。学生们每天就是上课、吃饭、作业,只有五六小时的睡眠时间,哪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精力来锻炼、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只成了一句响亮的空话。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文化课,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取得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成了某些学校不是规则的潜规则。 二、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减弱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好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变本加厉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初中毕业上重点高中;高考后要上名牌大学。学生有时间为自己的兴趣和健康运动吗?听闻部分地区初中毕业考取消了体育中考,此举正中学校下环,正好把“多余的课,多余的时间”给其他考试的文化课“加餐”,以期提高考试成绩。青少年学生在如此思想的引导下,还会去“浪费”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时间来做那些“可有可无”、“多余”的锻炼与运动吗?自从新课改后,先前的体育达标考核已被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代替。这本是改革者美好的愿望,希望降低测试标准能够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但结果是适得其反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不愿再到田径场上去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要达到体质健康测试的合格太简单了,除非有特殊情况。曾记得三年前体育达标时高中女生的800米是3分50秒才及格,而现在只要跑完,即使5分钟一样是合格过关。没课改前的体育达标,至少让学生有个锻炼的目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颇高,田径场上能看到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80%以上的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研制,于2002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的。《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标准》测试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标准》的测试项目 根据《标准》要求,大学生需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共计六项,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1000米选其一),立定跳远(50米跑),握力。 三、《标准》的评分方法及等级 根据《标准》要求,在评价后以100分为满分进行评分,各项评价分数的权重系数(表1)为: 身高标准体重:15分 台阶指数(1000米):20分 肺活量体重指数:15分 立定跳远(50米):30分 握力体重指数:20分 《标准》评价得分与等级对应 四、《标准》各项测评指标的意义 1.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身高标

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善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2、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是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该测试主要是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持续运动的时间、运动中心血管的反应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的关系(台阶指数)来评定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3、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 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将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因素在肺脏机能的评价中得以体现,在《标准》测试中选用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评价。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毫升)/体重(公斤) 4、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爆发力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其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腿部的爆发力以腿部的力量为基础。 5、握力体重指数 握力评价的是受试者肌肉静力的最大力量状况,主要反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因其与其他肌群的力量有关,所以也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指标。 握力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公斤体重的握力。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具体项目 一、身高体重 1、身高体重主要用来评价身体匀称度,间接反应身体成分。 2、身高体重测量方法:立正姿势站在测试器踏板上,上臂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躯干自然挺直,头部保持正直。在测量身高的同

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问卷报告

本文针对我校大学生体质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由于资金以及精力有限,不能进行比较大规模的调查,因此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重庆工商大学在校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对得出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得出对我校学生的体质概况。考虑到被调查人群中有相对较大的比重是大三学生,因此本次调查对我校大三学生的体质情况更有准确性。考虑到覆盖面、效率以及成本等问题,所以此次选择主要通过网上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及面谈法得出数据。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分析我校大学生体质情况,影响体质的外界因素以及自身的健康观念。从而能提出提升学生体质的鄙夷之见。 关键词:体质、健康观念、改善途径 一、调查背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现在很多大学生并不这么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提到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滑坡。但是这些报道更多的是针对中国国内大环境下的,或者是某些地区的,暂时没有找到有关我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调查。欲通过此次初步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大致体质状况水平以及健康观念。大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而企业招聘的最后一个环节就包括体检。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就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能达到标准而被心仪的企业拒之门外。 二、调查说明 调查地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调查对象:在校生; 问卷发放与回收时间:12月9日—18日; 发放问卷总量:121(回收率100%) 三、调查所得数据 1. 您的性别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对象中女生占了大部分,占到了六成多。其原因是重庆工商大学女生人数偏多。 2.您所在的年级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中大三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其次是大二、大四、最后是大一。因此本次调查对大三学生更具有代表性。 3. 您过去一年中患过几次感冒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正在全面下降,其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尤其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等。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最近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调研结果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状态,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 2.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研究显示,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的体质健康的某些指标就会呈下降趋势。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的城市化的发展使人们身体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愈加严重,由于城市的拥挤以及竞争的加剧,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紧张感与压力感。在我国由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普遍改善,高热量、高脂肪食品不断的涌入,加上随着电子游戏机盛行计算机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有的学生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看电视等。缺少锻炼,造成大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明显增多。 2.2学生健康意识淡薄,缺乏体育功能认知 学生对卫生保健知识匮乏,对健康的意义不明确,对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不够,从而使影响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此

外,学生在理论上同意体育可以强身健体的说法,但是在身体力行的情况却大相径庭,很少付诸于行动。可见学生对体育的健身功能存在理解偏误。 2.3课程设置和教学条件的局限性 普通高校一般只有大一,大二开设体育课,而每周的体育课只有一两节,这使得学生在短期内难以掌控科学的体育健身理论、方法,更对实际操作的频次,强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4课外体育锻炼严重不足 绝大多数大学生不会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有一部学生会在进行体质测试前一两周进行短时期的体育锻炼,主要目的是想顺利通过体质测试,并非出于健身的目的,更多的同学不会主动走进操场进行锻炼。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参加的体育锻炼就更少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体育课再加之自身的事情过多,找工作、考研、写毕业论文等事情使自己难于脱身。 2.5大学生就职、择业压力大 2.6家庭教育的误区 2.7高校周边环境的影响 对策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学生体质下降绝非偶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偏差,导致家长和学

2020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0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键词:拓展任务;训练方案;实践体验 一、拓展训练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及其训练方案的构建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准确全面了解掌握党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方法,提高学生的政策素 质和政治觉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根本任务决定了 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以社会现实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内容。 从上表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包含拓展内容、拓展任务、拓展场景、拓展目的、拓展导师、拓展对象和拓展 时间几个方面。拓展内容是核心,其他方面围绕它展开、符合它的 要求并向它服务;拓展任务是对拓展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是拓 展训练的基本结构单位,即每一个拓展任务构成一个独立的主题;拓 展场景是为实现拓展任务,根据拓展任务要求而选择或设计的典型 环境形象;拓展目的是指通过拓展训练后,要求学生达到的培训目的,主要包括观念、意识;知识、方法;信心、自信;格局、高度;立场、 态度几个方面的目的;拓展导师就是邀请的对该拓展任务比较专业的 专家或嘉宾,在拓展过程中扮演某种角色;拓展对象专指被训练的学员,不包含临时参与的观众或其他列席人员;拓展时间以分钟为计算 单位,分为总时间和每阶段时间,拓展时间不包含阶段与阶段之间 的休息时间。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的实践体验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确定后,就要把它付诸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拓展训练是“通过体验从而转化为知识的过程”[3],体验则是整个拓展训练的本质部分。体验(experiences)是指人响应

某些刺激(stimulus)的个别事件(privateevents)。它对事件直接观 察或直接参与而形成,它包含受训人员的视听嗅味肤感官和情感情 绪等感性因素,包含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也包含身体行 为因素。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过程具有两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硬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中,环境媒体是必需的硬件条件,没有环境媒体,无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感官感受,就无法进行拓展训练。无论是实 地环境媒体,还是虚拟环境媒体,都不是现成的,而是经过精心选 择和设计的结果。尽管有好的环境媒体,也不能把它们一层不变地 搬到教育过程中来,要根据训练内容的需要,选择符合主题的环境 媒体层面,经过剪辑和设计,重新整合出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媒体,才能有效推动拓展训练的发展。 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软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环境媒体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听嗅味肤的感官,让其产生学习渴望和学习冲动,受教育者在拓展训练互动气氛的影 响下变被动为主动,非常自然自觉地参与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 过程。因此,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效果的取得,除了要有外在的 环境媒体硬件条件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受教育者自身的感性和理 性机能条件。 1.感官(Sense)。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拓展体验诉求目标是激起感觉知觉体验,尤其 是感觉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的体验。感官拓展体验 能引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增加拓展任务的附加价值。 2.情感(Feel)。《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拓展体验诉求目 标是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与情绪体验,尤其是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的 感情与情绪体验。情感拓展体验的运作,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 以引起什么情绪,不能故作姿态违反常情,要让学生自然受到感染,并融入情景教育中。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为主题的拓 展体验,可以通过雄壮的音乐画面来激起学生爱国的情感体验。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研制,于2002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的。《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标准》测试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标准》的测试项目 根据《标准》要求,大学生需要进行的测试项目共计六项,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1000米选其一),立定跳远(50米跑),握力。 三、《标准》的评分方法及等级 根据《标准》要求,在评价后以100分为满分进行评分,各项评价分数的权重系数(表1)为: 身高标准体重:15分 台阶指数(1000米):20分 肺活量体重指数:15分 立定跳远(50米):30分 握力体重指数:20分 《标准》评价得分与等级对应

四、《标准》各项测评指标的意义 1.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善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2、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是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该测试主要是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持续运动的时间、运动中心血管的反应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的关系(台阶指数)来评定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3、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 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将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因素在肺脏机能的评价中得以体现,在《标准》测试中选用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评价。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毫升)/体重(公斤) 4、立定跳远

女大学生体质发展轨迹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_苏斌原

女大学生体质发展轨迹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苏斌原 1,2 ,王碧瑶2,汤 哲3 (1.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2.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3.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采用基于亚组轨迹模型的追踪数据处理方法对1215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体质发展测试及心理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发展轨迹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2)不同体质健康发展轨迹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耐力上升组的焦虑、抑郁和偏执水平均显著高于持续高耐力组的女大学生。研究基于具身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对大学生体质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做了论述,建议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具体应加强耐力类项目锻炼,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对应激压力的承受力,可望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女大学生;亚组轨迹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健康的发展尤其受到关注。近十几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均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有明显下降趋 势[1-3] ,大学生自杀、自伤和伤人等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4] 。面对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国内研究者针对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问题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很少研究者关心或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传统的理论强调在心理疾病的形成发 展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而根据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思潮“具身心理学”的观点,身体状态在心理疾病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是当代心理学仍至整个认知科学的一个热点话题,代表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5] 。 因此,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离不开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应致力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发展水平如何?其不同的发展 轨迹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又将如何?这些是需要关心的问题。 运用基组轨迹模型的纵向追踪研究数据分析方法,对1215名女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 学三年级的体质健康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分别构建耐力类项目、柔韧类项目和速度类项目的轨迹发展模型,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趋势的异质性及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 样本数据来自广东省某高职院校1215名女大学生连续三年的体能素质测试和心理健康测试数据。体能素质测试由该校体育部统一组织施 测,第一次施测时间为2010年10月,有效数据 为1939名;第二次施测时间为2011年10月,有效数据为1807名;第三次施测时间为2013年10月,有效数据1215名。采用剔除法处理缺失数据,最终得到1215名女大学生连续三年的体 第15卷第3期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Vol.15 No.3 2016年 6月 GUANGZHOU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UM Jun. 2016 文章编号:2095-364X (2016)03-0041-06 网络出版时间:2016-07-05 09:56:08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a72295531.html,/kcms/detail/44.1695.G4.20160705.0956.020.html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及提高对策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及提高对策 摘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体质、健康及体质健康定义、体质与健康的关联性谈起,对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关注体质健康刻不容缓、素质教育需要进一步落实、体质健康下降直接原因等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从加强体质健康教育、深入进行体育健康教学改革、建立利于体质健康的社会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几点对策。最后,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提出殷切希望。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提高对策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在和未来。大学生体质健康长期以来都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现实情况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基地,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促使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与提高,成为高校体质健康工作者和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体质健康的认知 (一)体质、健康及体质健康的定义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一般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饱满状态以及良好适应力,一般来讲,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的健康。体质健康是体质与健康的合称,它是在遗传基础上由于变异而造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健康是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健康受遗传、营养条件、身体锻炼、生活环境和生命规律的影响。 (二)体质与健康的关联性 体质与健康具有紧密关联性。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体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健康水平,较高的健康水平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质基础上的。健康是良好体质的归宿和最终目标,健康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质的强弱,一个人要想拥有健康,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体质。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 (一)体质健康持续下降 目前,越来越多大学生享受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物质生活的同时,由此形成了许多影响健康生活的不良习惯:如饮食不科学,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取过多引起营养过剩;体育运动少,网络游戏时间过长等,给人

心得体会 2020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

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就要结束了,老师们讲的形势与政策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上,老师通过让我们观看最新新闻视频,学习时事热点政策,让我们很好地了解时事政治,引领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在各个方面都会上升一个等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从现实的角度上来看,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失去和平的环境,那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一再的温和政策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不闻不问,现在中国政府也在重视这个问题,也将在"钓鱼岛事件"后更加重视国家海权,包括中国在处理南海诸岛屿问题。我觉得我们要相信党和国家政府,跟着党和政府走。同时,这也引起我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反思。我们做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就是祖国的美好明天。可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又几个人能够

面对着国旗,负责任的说一句"我做好了一个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我想我们大多数的大学生也没有做到。面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我不知道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青年们,能不能肩负起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使命?钓鱼岛事件启示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努力,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改变原有的精神面貌,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也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奋斗。保卫国家,让祖国更加民主富强、让人民更加幸福美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八大提出许多创新理论与我党以后最近xx年的奋斗目标的详细构想,同时十八大精神尚有许多待我们去学习和实践,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十八大精神持续学习,落实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党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组织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武装下,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到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深刻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

浅论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浅论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摘要:从高校体能测试中,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逐年降低,尤其在耐力方面,大学生竟不如中学生。本文分析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并给出几点对策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前不久,《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正式公布,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了提升,但大学生的体质堪忧,除了身高体重高于历年的平均值外,肺活量、跳远、仰卧起坐、台阶上下运动等几项其他项目在逐年走低,往往低于平均值,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越来越低,尤其在耐力方面,大学生竟不如中学生。 二、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 据调查称,大学里只有两成学生喜欢运动,并且有同学认为“年轻,不锻炼也不会受什么影响”。应试教育的思想让我们重智育而轻体育,即使知道锻炼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这种思想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尤其是把不锻炼养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不够,长期的错误认识造成广大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健身观和体育观,积年的习惯让他们很难坚持锻炼。 2.现代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伴随着高新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们在享用现代文明的同时,由此形成了许多影响健康生活的不良习惯,饮食不科学,体育运动少,网络游戏时间过长,忽视眼保健操功能,不能科学休息、保护眼睛,不能使身体机能进行正常、适当的修复,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还有大学生在饮食方面出现滥用营养补品、挑食、膳食搭配不合理,出现营养过剩和偏食现象,造成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营养不足,导致学生肥胖、贫血。 3.体育健康教育工作环节薄弱 受学校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度远远大于体育锻炼,甚至有些学校缺乏体育锻炼场地及设施,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专家认为,部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对体育健康工作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重视体育锻炼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9-21T14:35:57.200Z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李汉华 [导读] 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锻炼时间少,致使体质状况普遍下降。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510643 摘要:目的:通过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阐明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良好作用。方法:选取华南农业大学2008级女大学生45人进行有氧运动(60%~70%)跑步12周,3次/周,30min/次。分别测定实验前后安静心率、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指标。结果:实验后女大学生BMI、WHR、安静心率、肺活量有显著变化;坐位体前屈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女大学生有氧运动心率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Has the oxygen movement to the female university living body archery target influence Li Hanhua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has the Aerobic Exercise to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 body shape,the physical quality and th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influence research,The exposition has the Aerobic Exercise to the female university living body archery target good function.Method:Selects th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college 2008 level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45 people to carry on has the Aerobic Exercise (60%~70%) to jog 12 weeks,triweekly,at every turn 30 min,Determines around separately the experiment the peaceful Heart Rate,the bodily shape and the physical quality target.Results: After the experiment female college student BMI,WHR,the peaceful heart rate,the vital capacity have the remarkable change;Physical quality targets and so on seat body anteflexion have the remarkable enhancement. Key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Aerobic ExerciseHeart RateBody shape indexPhysical Quality Index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102-02 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锻炼时间少,致使体质状况普遍下降。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提高机体的各项机能。[1~2]为此,探讨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有着积极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华南农业大学2008级健康女大学生45人,年龄(21±1.5)岁。 1.2实验方法。 1.2.1测试仪器:身高体重计,CosMed肺功仪,心率遥测表,握力计,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秒表,皮尺。 1.2.2测试指标: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根据计算公式: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腰臀比=腰围/臀围。 1.2.3测试方法:基本身体指标测试按照《中国成人体质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要求操作。心肺功能的测试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测试。 1.2.4数据处理: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用 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显著性水平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实验前后各围度、BMI和WHR比较。实验前后各围度、BMI和WHR比较表明(表1),实验后,体重、BMI、腰围、臀围、WHR与实验前对比有显著的变化;实验后体重、臀围比实验前体重增加显著,而BMI、腰围、WHR比实验前显著降低。 实验前后各围度、BMI、和WHR比较(n=45) 组别体重(kg)BMI 腰围(cm)臀围(cm)WHR实验前50.96±4.3820.02±3.1261.02±7.285.87±13.870.39±11.24实验后 52.56±5.5821.2±3.47 59.12±4.188.89±12.5366.5±10.448P<0.05P<0.05P<0.05P<0.05P<0.052.2实验前后心肺功能比较。实验前后心肺功能比较表明(表2),实验前后安静心率没有显著变化,实验后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每分最大自主通气量明显高于实验前。 实验前后心肺功能比较(n=45) 组别心率(次/min-1)肺活量/ml 肺活量指数每分最大自主通气量(VS)实验前76.4±3.1 2915±113.72 49.26±3.68 103.4±4.73 实验后73.6±2.4 3011.±720.72 51.85±3.15 114.4±5.48 P>0.05P<0.05P<0.05 P<0.052.3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比较。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比较表明(表3),50米实验前后没有显著变化,800米实验后显著快于实验前,实验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立卧撑高于实验前。 实验前后各素质比较 (n=45) 组别50米800米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立卧撑实验前10.76±0.65230.00±11.5 11.46±1.7028.08±2.203.56±0.39 实验后10.43±0.71 228.92±7.2915.46±2.12 32.82±4.91 4.20±0.28P>0.05 P<0.05P<0.05 P<0.05P<0.053.分析与讨论 3.1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标准体重时BMI为22,BMI<20为偏瘦,20~24为正常,24~26.5为偏胖,>26.5为肥胖。[1]表1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实验后的体重有所增加,可能是有氧运动增大人体肌肉和骨骼的发育;而受试者实验后的BMI因体重变化显著上升,但受试者实验后BMI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受试者实验后BMI更接近标准BMI(22),此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的体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腰臀比(WHR)是腰围和臀围的比率,主要反映人体脂肪分布情况,表1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实验后的腰围显著下降,臀围显著增大(P<0.05),腰臀比(WHR)显著下降;此结果表明,有氧运动能有效地减少腰腹部和臀部的脂肪,起到增强人体健康和改善身体形态。 3.2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3.2.1有氧运动对心率的影响。12周有氧运动结束后,女大学生心率呈下降趋势,差异不明显(P>0 05),可能由于有氧运动后使得心脏功能增强,潜力增大,心脏储备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 3.2.2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表2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女大学生的肺活量明显增大,差异性显著(P<0 05),而肺活量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 学习形势与政策已经有一个学期了,虽然这个学期的课较少使我们感觉意犹未尽,但我的收获却很多,尤其是在一些现在很敏感和热门的话题上有了很多新的看法。并且是我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对问题的见解也更加客观。这学期的形势政策课涉及到国际国内形势、国内政策等宏观问题。老师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述和丰富多彩的素材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真正思维活跃的人的不凡表现力,形势政策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解当今局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大发展早以成为决定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又是受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群体,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受到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利用形势与政策的导向作用,把握住当前的发展方向,让其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和能力。在学习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时候,我有更多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是: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

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选择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从理论上讲,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城乡要一体化发展

针对来全国学生的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有什么看法.doc

针对 20 年来全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有什么看法? 最近二十年来,全国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下降,肥胖学 生增加,“豆芽”数量有所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刺目惊心(初中生近视率60%;高中生近视率 76%;大学生近视率83%......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栋梁。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下的“唯分数应试教育” 现今,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不正倾 向。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许多孩子在补习班、辅导班疲于奔命,甚至于连幼儿园里的孩 子——应该拥有最快乐、最开心童年和天真无邪笑容的孩子们,也已经为了“不输在起跑 线上”而进出各类兴趣班:才艺、数奥、剑桥英语。体育与健康被严重忽视,“唯分数的素质教育”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必然产物。因为衡量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县市 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只是分数和升学率。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绞尽脑汁占用学 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体育课、活动课、课余休息时间。学生们每天就是上课、吃饭、 作业,只有五六小时的睡眠时间,哪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精力来锻炼、活动?“每天锻炼一 小时”只成了一句响亮的空话。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文化课,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取得 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成了某些学校不是规则的潜规则。二、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 意识减弱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 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青 少年学生体质的好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变本加厉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 负担和精神压力。初中毕业上重点高中;高考后要上名牌大学。学生有时间为自己的兴趣和健康 运动吗?听闻部分地区初中毕业考取消了体育中考,此举正中学校下环,正好把“多余 的课,多余的时间”给其他考试的文化课“加餐”,以期提高考试成绩。青少年学生在如此思想 的引导下,还会去“浪费”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时间来做那些“可有可无”、“多余”的锻炼与运动吗?自从新课改后,先前的体育达标考核已被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代替。这本是改革者美 好的愿望,希望降低测试标准能够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但结果是适得其反的,随之而 来的问题是学生不愿再到田径场上去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要达到体质健康测试的 合格太简单了,除非有特殊情况。曾记得三年前体育达标时高中女生的800 米是 3 分 50 秒才及格,而现在只要跑完,即使 5 分钟一样是合格过关。没课改前的体育达标,至少让学生有个锻 炼的目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颇高,田径场上能看到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80%以上的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根基,体质健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篇1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参与情况和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健康体魄 一、问题的提出 面向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诀定。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立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然而现实是许多高校培养人才只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忽略了身体素质的培养,学校的这种体制,从某一方面来说,也使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降低了,从而导致身体素质也降低了。所有,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这种不好的现象。为此,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及分析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出增强健康体魄的理论依据。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云南农业大学800位在校学生 2、调查办法: 2.1、问卷调查法:发放800份问卷,收回710份,其中,有效问卷697份,有效率为87.1%。 2.2资料文献法:在调查期间,在图书馆查阅很多书籍,以及图书馆电子期刊,为这次调查的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2.3、访问调查法:经常和同学聊天沟通,更为彻底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三、调查的现状及结果分析 1、大学生自评体质以及体能测试结果 从下表中结果分析来看,大一的学生自评体质较好占的比率最大,且体能测试合格率也是最高的,到大三都依次递减,这说明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在读大学期间,体质有所降低。而大四的学生自评体质较好的比率有所回升,这说明,他们认为出去实习提高了他们的体质。究其体质降低的原因,51.2%的学生认为是缺乏运动,30%的人选择的睡眠,只有18.8%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缺少运动是造成他们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那为什么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了,但是运动的时间却减少了呢? 2、大学现状运动情况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比较多的,80%的学生的课外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但是利用课余时间时间去锻炼身体的人却只占30%,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花在其他方面,其中,上网,

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入学率居于高位,xx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

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 ___”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xx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