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研究

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研究

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研究
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研究

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足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

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行介入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

组的踝肱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踝肱指数提高,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足、介入治疗、临床效果

糖尿病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生活质量,还容

易导致患者残疾,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足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等,但是无法获得满意疗效。

因此,本文对介入治疗运用在糖尿病足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

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病程3-13个月,平均(7.6±4.5)个月,年龄45-72岁,平均(54.1±9.5)岁,其中15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观察组年龄46-73岁,平均(54.2±9.6)岁,病程5-12个月,平均(7.5±4.6)个月,其中9例为女性、16例为男性。两

组病程、性别比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局部减压、抗感染、血脂调节改善微循环以及控制血糖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介入治疗,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运

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引入导丝,在下肢动脉中选择性插入5Fcobra导管后进行血管

造影,插管直到病变部位后,注入30mg罂粟碱和25-50万U尿激酶,必要的情况下,可以

保留导管溶栓治疗3天或行血管成行术(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术),术后按照常规方法,

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1.3观察指标

测定踝肱指数: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运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患者足背动脉收缩压

与双侧胫后动脉,其中最高值则为踝动脉压。同时,测定患者双侧前臂血压,肱动脉压为最

高值,踝肱指数则为两者比值。

1.4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①显效:自觉症状不明显或者消失,创面愈合>50%,且病变程度较治

疗前下降1-2级;②有效:自觉症状有所改善,创面愈合40%-50%,且病变程度较治疗前下

降1级;③无效:自觉症状无变化,创面愈合<40%,甚至病情加重[1]。

1.5统计学分析

糖尿病治疗论文

糖尿病治疗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治 疗效果。方法: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治疗 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 功能转氨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踝肱指数(abi)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总胆固醇(5.83±1.14vs6.21±1.25,p<0.05),甘油三酯(1.73±0.55vs2.40±0.67, p<0.05),低密度脂蛋白(2.64±0.60vs3.72±0.58, p<0.05) 及高敏c反应蛋白(4.68±1.52vs8.22±1.22, p<0.05)明显降低,而abi值(0.88±0.18vs0.72±0.20, p<0.05)升高明显,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明显下降(1.30±0.26 vs1.50±0.2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血管病变,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关键词】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阿托伐他汀 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表明强化控制血糖能够显著降 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但不能显著降低大血管病变,目前尚无理想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2]。近年研究发现,他汀类调脂药物除通过调脂作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外,还可通过其一系 列调脂外途径,减退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研究旨在运用

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报告进展

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学生姓名:王贺 班级:2016级专升本3班 学号:5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5号

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王贺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呈迅速上升趋势,且以其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合理而恰当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unceasing enhancement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cidence rapidly diabetic foot a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its incidence is rapidly rising trend,and for its high incidence,morbidi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s. Reasonableand appropriate nursing is reduce pa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rat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Key words] Prevent;Nursing;Researchprogress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四大血管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之一,是神经及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或缺血、合并感染失去活动能力所致,临床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1糖尿病足的定义: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1]。目前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发病最主要的原因[2-3]。 2糖尿病足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 戴建英等[4],通过度57例糖尿病足患者职业、糖尿病病程、入院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约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部溃疡,而且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导致坏疽和截肢。而糖尿病足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重视不够,包括不注意足部卫生,穿鞋不合适,热水、炉火对足部的烫伤、灼伤以及修足导致足部破损等,均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 《中华糖尿病杂志》发表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下 肢动脉病变的立场声明 2010年12月27日出版的《中华糖尿病杂志》将刊登两项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立场声明,以澄清目前对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认识,促进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健康发展。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有些医疗单位声称可以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并对患者采取收费治疗,在患者和临床医师中造成了认识上和就医行为上的混乱。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人体各种细胞的潜能,我国和世界各国均大力开展了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相关研究,比如,人们希望能够将干细胞培养成能够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来治疗糖尿病或将干细胞培养成血管内皮细胞来治疗血管病变。但是,由于科学研究水平的限制,除少数血液疾病已经能成功采用干细胞治疗外,绝大多数疾病的干细胞治疗尚处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前研究阶段。为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病变的问题,系统地回顾了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发表声明。 以下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表声明的摘要。 (一)对于采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此阐述以下立场:

1.干细胞治疗研究为更好地治疗糖尿病提供了美好的前景,希望国家加强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2.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尚处于临床应用前的研究阶段,不建议将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技术作为常规的临床实践。 3.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需遵守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干细胞临床转化指南》和国内有关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伦理准则和相关指南或管理规定。 (2)如开展临床研究,需遵循我国临床研究的相关规定。临床研究方案必须得到临床试验实施者所在医疗或研究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3)在实施临床试验前,必须向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的糖尿病患者告知临床试验的内容以及可能的获益和潜在的危害,并获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4)不得向参加临床试验的糖尿病患者收取与临床试验相关的费用。 (5)临床试验要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设计,与现行的糖尿病治疗方法相比较,评价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长期随访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对于采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此阐述以下立场:

浅谈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体会

浅谈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5-31T10:55:39.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张建录刘世潮[导读]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破坏。 张建录刘世潮(新疆自治区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8410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230-02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即糖尿病足发病的三部曲:溃疡、截肢、死亡。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糖尿病人的血液高糖、高粘度状态是造成患者下肢供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现有资料表明:高粘度血症时血管壁长期慢 性受损将导致血液流变异常,影响末稍血液供应。本文分析了24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的DSA血管造影影像特征,并对患肢供血动脉血管内实施抗凝溶栓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病人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在59~82岁,平均70.5岁。全部病人糖尿病史在20年以上。根据Wagner提出的糖尿病足病变深度分级法,0~I级6例,Ⅱ级13例,Ⅲ级3例,Ⅳ级2例。并发股深V和髂V血栓2例。相关生化指标支持糖尿病诊断。全组病例中均伴有糖尿病眼底血管改变,脑梗塞后4例,糖尿病心血管改变8例。糖尿病足的诊断符合1999年WHO标准。 1.2 设备与方法 我们采用西门子POWER MOIBLL血管造影机,在局麻下将5F导管送至患肢股A,行血管远端造影。分段(股A;腘A;胫前、后A)。观察靶血管病变范围、程度、数量、造影剂流速等。留置导管,经导管注入尿激酶(万U):肝素钠(mg):NS(m1)为1:1:1的抗凝溶栓溶液;2ml/h,用微量泵维持3天左右。 2 结果 DSA血管造影后:24例病人的患肢全部显示下肢供血A的血管病变,股A以远(含股A)病变7例,腘A以远(含腘A)病变9例,单纯胫前、后A 病变8例。 血管造影的影像特征为:受累的血管狭窄,呈多节段、广泛性。血管壁不光整,呈“虫蚀”样充盈缺损。血管腔内造影剂密度不均。以及局部血管腔内造影剂流速循环时间减慢。血管闭塞表现为受累血管的主干及主要分支血管未显影或血管逐渐变细截断。4例患者的累A血管周围有少量侧支循环血管。 经血管腔内抗凝溶栓治疗后重复DSA血管造影:受累的动脉血管周围侧支循环血管明显增多,占全组病例的72%,狭窄段血管腔较前扩大占70.3%,闭塞分支血管重新开通占60.9%,远端肢体微循环明显改善,其中0~11级糖尿病足的溃疡面愈合,Ⅲ~Ⅳ级患足趾溃疡面较前缩小、干燥,周围炎症消退,供血明显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3 讨论 糖尿病下肢A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糖尿病足的局部和内科保守治疗不足以解决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的血液流变异常。 3.1 影响患足、趾供血的因素 3.1.1 患肢靶血管的低血流灌注:当患肢供血动脉局限性狭窄>50 以上时影响血管远端血流动力学。患肢供血动脉呈多支弥漫、广泛病变时,同样影响远端血运。病变累及的供血A越广泛越靠近大血管,患足趾的病情越重。本文收集的病例中,0~1I级糖尿病足最常受累的血管为径前、后A,Ⅲ级以上糖尿病足除胫前、后A受累外同时累及腘A或股A。并伴有患足、趾靶血管的闭塞或截断。即使有少量侧支循环血管建立时,下肢远端血运同样受到影响。DSA动态观察造影剂经供血A或侧支血管的流速减慢,形成明显的低血流灌注。 3.1.2 微循环闭塞:微循环闭塞的DSA影像特征为患足、趾病变局部乏血管或血管稀疏。微循环闭塞的直接后果是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造成微循环闭塞, 3.2 适应症 适应症的选择:除患有原发性出血性疾病或近期内(一般6个月内)有并发出血性的疾病外,各级糖尿足均为适应症。DSA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狭窄与闭塞性疾病的金标准。早期检出糖尿病下肢供血A内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伴有下肢供血不足时,应及早行血管内抗凝溶栓治疗,以改善患肢供血。这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抗凝溶栓后受累的A血管仍未达到预期疗效的病人可采用靶血管内球囊扩张(PTA)。血管内抗凝溶栓前不主张PTA,以免软斑块、血栓脱落阻碍远端供血。糖尿病足血管改变的特点是广泛、多支A、多节段性,原发病不易根治。因此靶血管内支架的选择应用要谨慎。 参考文献 [1]李彦豪.实用介入诊疗技术图解E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57—359.

关于治疗糖尿病的论文

糖尿病人注意饮食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其患病率在我国逐渐增高,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的糖尿病发病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应激状态增多,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我国虽属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增加速度惊人。 那么糖尿病的基本概况是如何的呢?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通常用紫灵芝来调养糖尿病,以恢复血糖平稳状态,防止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在我国患病率以北京、辽宁、宁夏、甘肃、云南、福建较高,而致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呢?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10-30T15:24:34.53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作者:吕艳朱兴爱赵莹刘永芳 [导读] 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街道黄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合脚质软的鞋子以及棉毛制品的袜子,不可穿过紧的鞋子和袜子,每日更换鞋袜。⑤冬季注意足部皮肤保暖,禁止在足部放置热水袋或热垫 吕艳朱兴爱赵莹刘永芳 (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街道黄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青岛,266003)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全球约15%糖尿病患者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过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糖尿病足部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近几年糖尿病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长期坚持合理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2]。教育病人长期坚持主动配合饮食治疗,适度摄入热量。计算总热量时,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原则,肥胖者严格限制总热量,消瘦者可适度放宽[3]。饮食结构要合理,少食多餐,严格限制单、双糖胆固醇的摄入。食品品种多样化,多吃绿色、深色蔬菜, 注意粗细搭配,控制食盐摄入量。病人能否进食水果,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进食水果时应在空腹和两餐之间,少量开始,最多不超过100g,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主食量。糖尿病足病人的饮食护理应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渗透到病人的治疗计划中,合理制定食谱,严格控制饮食,长期控制血糖, 改善微循环,对病人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4]。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为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应该适当进行运动和按摩,改善并提高神经功能。每天睡前或早起时,平卧床上,抬高双腿呈45-60°交替反复做2-3 次,每次10-20 min 为宜,每天甩腿、座椅运动、提脚跟、提脚尖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5]。 3.药物护理 药物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药物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 是治疗的关键所在[6]。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要教会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皮下注射时,根据患者用餐时间个性化选择注射时间,尽早发现低血糖反应,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消毒,准确抽吸胰岛素,针眼之间距离>1cm[7]。 4.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自身的管理和控制, 基本的糖尿病足知识是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8]。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9]。 5.心理指导 糖尿病足治疗周期长,费用大,患者活动受限,自理能力差,患者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李彩英等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0]。 6.足部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足部日常护理不当、足部自护知识缺乏导致修剪趾甲不当、足部意外损伤(如烫伤、鞋内异物等)等[11],这些情况自行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建立良好的足部自护行为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状况的关键,糖尿病患者足部任何小的损伤都要重视,及时对症处理。①每晚用20~40℃温水泡脚20~30 min, 洗完后用柔软毛巾擦干,包括足趾缝间皮肤。②糖尿病患者容易皮肤干燥, 可用护肤霜充分按摩,防止皮肤干裂。③趾甲修剪不要过短,剪成直线并用锉刀把趾甲磨平。④选择合脚质软的鞋子以及棉毛制品的袜子,不可穿过紧的鞋子和袜子,每日更换鞋袜。⑤冬季注意足部皮肤保暖,禁止在足部放置热水袋或热垫[12]。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 护理效果显著[13]。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等.实用内科学[M].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08-1010. [2]翁孝钢.糖尿病饮食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191-192 . [3]蒋回彦.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10 . [4]龙有爱,武艳.糖尿病足的饮食护理[J].护理研究,2003,6(17):63 [5]张丽,曹久兴.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06. [6]计成,葛卫红,王维敏等.糖尿病足的药物治疗进展[J].医药导报,2008,6(6):684. [7]李俐敏.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2014,12﹙36﹚:328. [8]孙红.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干预对策[J].现代医院,2005,5(11):68. [9]时利群. 健康教育新模式对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01-102. [10]李彩英,高哲,高占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6):28-29. [11]范丽凤,李峥,陆菊明.强化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中远期效果[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6,5(1):24-29. [12]刘志明.高锰酸钾热水足浴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0,3(1):43. [13]吴卓君,郑晶晶,黄永娟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影响. [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8):240.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糖尿病足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虽然有关方法的研究很多,有的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就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成形术;腔内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术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DF的常规治疗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治疗,包括血糖的控制、局部清创等治疗[1]。下肢血管狭窄主要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动脉转流术和血管腔内成形术[2-3]。DF患者下肢远端血管易受累,而直接影响足部血供,导致缺血坏疽的发生[4]。DF 治疗重点应放在下肢血流的重建,辅以内科药物治疗,从根本上解决其因缺血引起的问题,有效改善下肢循环。近年来由于介入技术的发展,DF的血管腔内成形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DF的介入

疗法综述如下。 1 血管腔内成形术 1.1 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balloon dilatation,PTA) PTA是经导管等器械扩张再通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主要采用球囊导管进行治疗,其中几种新技术,主要是激光血管成形术(laserangioplasty)、粥样斑切除术(atherectomy)、血管内支撑器(endovascularstent)。PTA原来主要用于肢体血管,后扩展至内动脉,如肾动脉、冠状动脉并且由动脉发展至静脉,治疗人造血管、移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可以有效地扩张狭窄闭塞的微血管。常用全身肝素化后,将导丝通过导管缓慢旋转的向前推进,通过病变段血管,到达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置入成功后随即导入微球囊,球囊覆盖病变后,使用压力泵逐渐加压扩张,若狭窄解除不满意,可再次扩张,术中及术后采用普通肝素抗凝。Carnevale等[5]报道PTA术后并发症中,局部血栓形成占3%,远段肢体栓塞占1%,球囊扩张引起血管破裂占3%。因而PTA有必要进行改善。最新研究的小直径(1.5~4mm)、长球囊(4O~120mm)、长支架(40~120mm)对血管内皮损伤较小,避免了血管内膜的大范围撕脱。李景庆等[6]采用小直径加长柔顺型微球囊(DEEP,INVATEC),对较长节段的病变可一次性扩张成形,避免了短球囊多阶段扩张造成衔接部位夹层的挫伤和切割,可在弯曲的血管内充盈球囊且不改变血管的走形路径。王海波等[7]采用低压延时扩张,成功解决夹层等并发症的夹层贴壁问题。球囊扩张时要选择接近或者稍微超过正常动脉直径的球囊,这样在最小的血管撕裂和最小的

关于糖尿病的论文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写论文一般是现状,原因,解决对策,所以可从这个结构入手 糖类是人体内保持健康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对一般来群来说,补充糖类有很多种方法。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补充糖类可就要谨慎了,糖尿病能不能吃糖?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有些病人认真忌糖,甚至不敢吃粮食,血糖仍然控制不好。 糖类是人体内保持健康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对一般来群来说,补充糖类有很多种方法。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补充糖类可就要谨慎了,糖尿病能不能吃糖?糖尿病人补充糖类要十分的严格,在提供身体基本营养的基础上,过多的糖类容易突然导致血糖的升高。糖尿病人身边也需要经常备用一些降血糖药物,以备血糖突然升高。糖尿病人买什么药吃?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了解一下。 医生介绍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其实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吃点蜂蜜对糖尿病人还是有些帮助的。 营养师说,糖尿病病人因不能食用精制的糖类,用木糖醇来做调味品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木糖醇和葡萄糖一样,由碳、氢、氧三种物质组成,在人体内氧化后可释放出热能。木糖醇在代谢初期,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但在代谢后期,则需要胰岛素的促进。但一定要控制量。 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糖尿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病率为4.0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况,是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而引起,病人血糖异常升高,脱水,迅速进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率为10%。(一)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况:当各种诱因使糖尿病加重时,人体内脂肪分解加速,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大量脂肪酸经肝脏进行β氧化产生酮体,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正常情况下血中酮体很少,为2毫克/100毫升血,尿中酮体不能检出。在酮症酸中毒时,血中酮体升高达50毫克/100毫升血以上称为酮血症;尿中出现酮体,称为酮尿。酮体以酸性物质占主要部分,大量消耗体内的储备碱,逐渐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发生酮症酸中毒时,病人糖尿病的症状加重,同时伴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1、糖尿病治疗不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降糖药突然停药或用量不足;未经正规治疗的糖尿病。2、感染糖尿病人并发肺炎、泌尿系感染、坏疽等感染时。3、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节(洁)引起呕吐、腹泻。4、其他严重外伤或手术后。妊娠和分娩。(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1、早期糖尿病加重的现象如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全身无力。2、病情迅速恶化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痛较重,常被误诊为急腹症。当酮症酸中毒好转时,腹痛很快消失。3、精神及呼吸症状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而大,呼气时可有烂苹果味,酮体浓度高则气味重。4、脱水症状由于多尿和呕吐腹泻引起。病人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淡漠,很快进入昏迷。由于失水而出现脉弱、血压降低、四肢发冷等休克表现。部分病人有发烧现象,体温38~39℃。5、化验橙查尿糖?~?,尿酮体阳性;血糖显着升高,多数300~600毫克/每100毫升血(16.7毫摩尔~33.3毫摩尔/每升血),少数可达1000毫克/每100毫升血(55.5毫摩尔/每升血);血酮体增高。其他的化验检查都可以出现不正常,如血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钠、氯、钾离子均可降低。6、注意与其他情况引起的昏迷进行鉴别糖尿病人在家庭中突然出现昏迷时,大多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酮症酸中毒引起,另一种可能为低血糖昏迷,一般是在血糖低于50毫克/每100毫升血(2.8毫摩尔/每升血)时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等一般情况尚好。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以及糖尿病病程的增长,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和以及患病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或延迟病足发生,控制病足发展,从而减少致残率,达到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全社会对于糖尿病足了解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不断的探索更新。现综合近几年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标签: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和下肢远端神经异常所致的足部溃疡、感染以及深层组织破坏,其作为糖尿病慢性病变中复杂的靶器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现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糖尿病足发生的主要原因,却暂未获得根治性治疗技术,所以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迫在眉睫。 1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 1.1代谢紊乱 有多位学者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的影响。糖尿病患者所表现的血糖的高水平状态,主要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体内脂酶活泼性就会减低,因此血脂容易增高,血脂的升高后,血管中血液粘稠度增加,成高凝状态,影响了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血液中血脂的长久积累可造成血管硬化,血管壁的糖化反应病变、脂类物质在血管内皮细胞下沉,进而引起血管壁弹性减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血流量减少,引起全身大小血管病变。 1.2周围血管病变 根据韩东亮等人研究表明,周围血管异常是糖尿病足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起病早,进展快,它随患者的病程及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者患肢疼痛、神经病变加重了血管痉挛和损伤,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导致下肢周围血管易发生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病变时血管管壁不断增厚,管腔变狭窄,同时微血管及微循环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下肢血供逐渐减少,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机体不能有效调节血流分配,容易发生周围血管供血间断和缺血而致肢端缺血、溃烂、感染、坏疽或坏死。 1.3神经病变 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高血糖和高血脂及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致神经轴

糖尿病毕业论文

糖尿病毕业论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摘要: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导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也日趋严重。然而即使如此,我国在糖尿病防治方面依然存在相关知识普及率低, 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相关资料报告,通过分析糖尿病的现状,指出了糖尿病形势的严峻性,强调了糖尿病护理重要性。本文还从糖尿病的病理、病因出发,对糖尿病护理的内容、疗效进行系统地探讨。 关键词: 现状、危险因素、糖尿病护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 because of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changes in diet, increasing pace of life rhythm, and the life style of less movement but more stillness, together with many other factors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s growing rapidl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influence of d iabetes to people’s heal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oo. But even so ,there still exist Low coverage of relevant knowledge, most people don’t have enough learn about the diabetes comparing to its tendency. Combining with related data report, by an alyzing the diabetes’ recent situation, figures out that the situation of which has been very serious now .In other hand ,this text also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about the content and effect of diabetes care bases on its and pathology causes Keywords:Recent situation, Dangerous factors, Diabetes care 目录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大专毕业论文)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现省 目录 正文3 一糖尿病心理治疗3 (一)增强健身运动3 (二)观赏花草3 (三)音乐疗法3 (四)多接触自然光线3 (五)自我激励法3 (六)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4 二糖尿病饮食治疗4 三糖尿病运动治疗4 四糖尿病药物治疗5 (一)中药5 (二)西药5 1、磺脲类5 2、双胍类5 3、糖苷酶抑制剂5 4、噻唑烷二酮5 5、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6 6、胰岛素6 小结6 附录一7 附录二10

摘要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引起全身性代谢紊乱,造成多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尤其眼、肾、神经、心及血管损伤;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人类健康第三大杀手;也是全球性的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 WTO)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 2 亿,预计2025 年将达到 3.7 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至2010 年已达到6300 万人,糖尿病患者总数居世界首位,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因此,加强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维护人类健康已迫在眉睫,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糖尿病( diabetes ) 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 ) 饮食治疗( Diet therapy ) 运动治疗( Exercise therapy ) 药物治疗( Drug therapy )

正文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糖尿病治疗已取得巨大成就然而至今尚未找到根治方法,糖尿病防治任是终身问题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教育、自我调养至关重要! 在人类认识糖尿病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传统医学最早详细的描述了糖尿病(消渴病)的临床表现,烦渴饮多、消谷善饥、多尿、尿甜、日渐消瘦等。并以多饮、多尿、多食三大症状的孰为轻重,分为上消(多饮为主)、中消(多食为主),下消(多尿为主)三种不同类型辩证论治。其中公园600 年中国医学家甑立言记载了糖尿病人尿甜的现象,比过去误认为世界上最先发现尿甜的Thomas Willis 约早千年。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综合中国历代医书大致可归纳为并一下几个方面:对病人的教育管理、心理疗法、饮食控制、体育疗法、药物治疗、食疗、针灸、导引、气功,其他疗法。而其中很多的方法经过时间的磨练和发展,到现代社会任被广泛利用。 一糖尿病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运动医籍药物治疗。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的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力和不理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有感染、手术、重大精神负担时,要及时正确处理。总之,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地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1] 常用的心理调节治疗方法如下: (一)增强健身运动。这是最有效的自助法宝,它对舒畅一个人的心情,是药物所达不到的。同时运动疗法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 (二)观赏花草古代叶天士曾在治疗消渴病患者时,认为应使注意力转移至种植花草等园艺之作,服药才可奏效,这里就运用了心理疗法。在现代,许多研究表明花香有益于健康,另外花香能调节神经中枢,并唤起人们的美好记忆和联想,经常处在优美、芬芳的花木丛中,能使人心情舒畅、呼吸脉搏慢而均匀。不同的花香还可以影响着认得思维。一般讲,水仙、荷花的香味使人感情温顺缠绵;紫罗兰、玫瑰花的香味给人以爽朗愉快的感觉;桔子、柠檬的香味使人兴奋、积极向上;茉莉、丁香的香味使人沉静。 (三)音乐疗法是利用“同心原理”通过音乐改变心情的办法。当感到悲伤时,开始可先听一些哀伤的音乐,从表面上看似乎增加了哀伤感,但这却是想要改变的心情必然要走的第一步。 (四)多接触自然光线研究表明,自然光照射太少令人缺乏生气,自然光线照射充足令人充满朝气与信心。阴雨天气使人心情抑郁烦闷,天气明朗则心情舒畅。 (五)自我激励法 多想想那些身患绝症与死神搏斗的人们的顽强精神,并激励自己充满信心的去与病魔作斗争,自觉配合医生治疗。 (六)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可是生活增添乐趣,精神上有所寄托,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使人愉快、乐观、豁达、遇事心 平气和,有利于人们的心身健康。[2] 二糖尿病饮食治疗民以食为天,人不一定每天都运动,但肯定每天都得吃饭。而饮食对糖尿病又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6-05-05T11:39:35.920Z 来源:《卫生部公告》2015年12期作者:姜华 [导读] 有序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文为帮助糖尿病患者探讨出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结合当前实际护理工作,从糖尿病知识宣讲、饮食护理等方面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姜华 民勤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甘肃武威 733399 摘要:糖尿病是临床治疗上对人体危害大且患者数量较多的疾病之一,由于大部分患者的患病时间比较长,且存在多种合并病症,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为患者实行高效、有序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文为帮助糖尿病患者探讨出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结合当前实际护理工作,从糖尿病知识宣讲、饮食护理等方面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新进展 前言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情不断发展后会导致患者机体的胰岛素分泌出现混乱,破坏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患者机体中的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对机体的[1]健康发展形成威胁。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加强糖尿病预防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上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提升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需要结合当前糖尿病患者的高发病人群特征、新药物使用以及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1.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宣讲 让患者更为全面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原理,正确认识糖尿病相关知识,需要适当为患者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程度,进而起到提高治疗效[2]果的目的。宣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日常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方法和目的、降糖药物使用的方法和意义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等。宣讲形式主要有集体宣讲、个体教育和小组教育等,根据收治患者实行适当安排,也可以根据宣讲内容,结合多种方式相协调使用,其中集体宣讲的方式更为患者所接受,患者可以与更多糖尿病病友进行交流和讨论,并通过实践,练习正确测量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等,加强了护患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如果存在个人隐私比较多的患者则可以选择个体教育;护理人员则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糖尿病知识和护理知识,以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健康教育方法作为宣传的主题,以确保患者获得最新知识的指导。 2.饮食治疗护理路径 饮食治疗护理是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之一,因此,饮食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3]效果。为帮助患者减轻体内的胰岛 B 细胞负荷,消除代谢紊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叮嘱患者摄入适量的热量,保持体内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和平衡性,尽量选择含糖量低、含脂肪量少,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体重、工作特点还有饮食习惯等,与营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计划中包括患者每一天所需要摄入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还有蛋白质等物质的总量。其次,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治疗护理,如春季血糖容易产生波动,可适当增加辛味食物,减少咸味和苦味的摄入入;夏季则注重预防低血糖;秋季血糖容易增高,则注意补充水分,不宜过分食用水果;冬季血糖水平最高,且容易引发并发症,则适宜清淡食物或进行食补。同时,护理人员应纠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认识误区,叮嘱患者选择食物要了解食物总热量,不宜轻信降糖保健品,烹制食物时不可过分煮烂等。 3.药物治疗的使用、选择护理 当前糖尿病的临床药物治疗中,可以使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且复杂,需要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安排适当的服用时间和剂量,患者需在医嘱的前提下服用,因此,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和用量,包括药物的颜色、形状还有使用方法等,确保患者用药过程[4]中的安全性。根据药物作用机制来分类,口服糖尿病药物可分为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二基肽酶-VI ( DPP-VI)抑制剂、双胍类等,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糖尿病类型的病理变化情况,或选择联合用药,以充分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其中双胍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肝糖合成,提升机体肌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加快无氧酵解的速度,进而起到降低脂肪和尿酸的效果;磺脲类能够对患者胰岛B细胞表面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提升胰岛素的分泌速度,但不适用于老年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α-糖苷酶抑制剂可对患者小肠粘膜刷状缘产生选择性作用,降低多糖和蔗糖分解成葡萄糖的效率,用于餐后的血糖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二基肽酶-VI(DPP-VI)抑制剂可以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水平,常用药物为西格列汀等。 4.血糖监测的指导和护理 首先,需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并说明糖化血红蛋白是判断血糖水平是否正常和临床指导用药的主要依据。其次,列出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为4%~6%,监测时间为治疗前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严重贫血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会不准确,应建议通过血糖或糖化血清蛋白来实行血糖控制;最后指导患者正确操作自我血糖监测,让患者学会观察和区分自身血糖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低血糖风险。 5.运动治疗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能够提升心血管功能,进而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的稳定性;开展合理的运动,还能有效调[5]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有氧运动对保证血糖水平正常性的重要性,并将运动治疗护理作为护理方案中的重要实施内容。安排合理的运动时间,一般情况下建议在餐后2小时;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状况来决定,完整的运动方法应包括:热身,时间为 15 分钟左右;放松整理运动,时间为10分钟左右;实际锻炼时间为30分钟左右,但是需要叮嘱患者不宜开展剧烈运动。 6.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治理的临床护理操作中应包含以上 5个方面,即健康知识宣讲、饮食治疗护理、药物治疗护理、血糖监测护理以及运动治疗护理,但为了更好健全护理模式,还要求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

健康教育论文糖尿病论文: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论文糖尿病论文: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口头教育、图文宣传、书面宣教和观看视频等方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教育、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血糖监测和预防并发症的指导。结果 51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糖蛋白明显低于健康教育前。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作用显著,它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增强患者自我保健和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身治疗。由于糖尿病的控制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单纯的药物治疗已难于有效控制血糖,需要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改变态度和行为,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0年6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患者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在38~68岁,平均年龄48.5岁。患者病程1~15年,在住院前大多数未接受过系统化的糖尿病知识教育。 2 健康教育方法

通过口头讲解、图文宣传、书面宣教和观看视频等方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从接受信息到行为改变,达到我们健康教育的目的,让患者受益。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基础知识教育向病人深入浅出地、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讲解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使病人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 3.2 心理指导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告知患者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持之以恒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认识到糖尿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又是可防可治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让患者深刻认识到饮食也是一种治疗并督促落实,让患者根据理想体重、体力活动程度等确定每日总热量,并对营养需求进行合理分配,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限制钠盐的摄入,戒烟限酒。 3.4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血糖、年龄、并发症等情况,制定患者喜欢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球类运动等,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决不能半途而废。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每周3次以上,每次0.5~1小时,定时定量,达到运动强度的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