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少卫生学

儿少卫生学

儿少习题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选择题

1.大量跨文化研究证实,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主要取决于。

A、医疗条件

B、生活地区

C、体育锻炼

D、营养

E、种族遗传

2.某小学组织了营养午餐,为了说明一个学期的营养午餐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好的一组评价指标应该是。

A、身高、体重、胸围、坐高

B、身高、体重、坐高、握力

C、身高、体重、肺活量、Rohrer指数

D、身高、体重、皮褶厚度、身高标准体重

E、体重、坐高、握力、身高标准体重

3.人类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首先出现在。

A、经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美国

D、日本

E、中国

4.人群身高、体重的发育水平,目前在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表现为。

A、城市比乡村高

B、乡村比城市高

C、有的场合下城市比乡村高,有的场合下相反

D、城乡之间差别不显著

E、说不清楚

5.研究双生子身高时发现,同卵双生子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异卵双生子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相比较时。

A、同卵双生子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异卵双生子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几乎相同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二者不存在规律性关系

E、说不清楚

6.许多调查研究发现,体校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与普通女中学生相比。

A、前者早于后者

B、前者晚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二者之间无规律性差别

E、说不清楚

7.在良好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其成年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体育锻炼

B、生活的地区

C、遗传因素

D、营养

E、社会经济状况

8.同卵双生姐妹和异卵双生姐妹,在月经初潮年龄上。

A、前者相差较大,后者相差较小

B、前者相差较小,后者相差较大

C、二者基本一样

D、有时前者相差较大,有时前者相差较小

E、无规律性

9.儿童少年在一天生活中,什么状态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多。

A、进餐时

B、看书时

C、休息时

D、睡眠时

E、看电视时

10.目前,我国19-22岁男女青年平均身高最高的城市是。

A、上海

B、哈尔滨

C、北京

D、沈阳

E、长春

11.按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总热能需要量最多的年龄是。

A、生后8周婴儿

B、10个月婴儿

C、4岁幼儿

D、14岁儿童

E、成人

12.发热造成人体的机体功能失常,体温每升高1 C,基础代谢率增高。

A、15%

B、12%

C、23%

D、13%

E、14%

13.季节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身高在增长最快。

A、2~5月

B、3~6月

C、3~5月

D、4~7月

E、4~5月

14.季节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体重在增长最快。

A、8~11月

B、9~12月

C、10月到第2年的1月

D、11月到第2年的2月

E、9月到第2年的2月

15.青春期女孩坚持数月锻炼后。

A、瘦体重显著增加,体重下降

B、瘦体重显著增加,体脂肪相应减少,体重却变化不大

C、体脂肪相应减少,体重下降

D、瘦体重增加,体脂肪减少,体重下降

E、瘦体重增加不明显,体脂肪减少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性”

2.遗传度

3.环境雌激素

4.生长长期变化

5.儿童铅中毒

6.相似度系数

【参考答案】

1.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性”:父母与其子女身高的相关系数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提示遗传因素越在后代接近成熟阶段表现得越充分,这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性”。

2.遗传度:是说明机体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大小,越接近于1,提示遗传的作用越大;越接近于0,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

3.环境雌激素:是指环境中一类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化学物质,可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并拮抗雄激素的效应。

4.生长长期变化:19世纪以来,尤其二次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身材一代比一代长得高,性发育提前、成人身高逐步增长的趋势。学者们将该现象称为“生长长期变化”。

5.儿童铅中毒:凡血铅水平≥100µg/L,不管有无临床症状、体征、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都可被诊断为铅中毒。

6.相似度系数:相似度系数(CS)利用下列公式计算:

CS=××s()

式中,和s为同卵或异卵组内的均值和标准差;A和B分别为某对双生子中两个体的同一指标测量值,N为同卵或异卵双生子对数。CS越大,提示对内差异越大;反之,则对内差异越小。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双生子为研究遗传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提供了最好的天然素材?

2.简答儿童少年每日需要的总热能高于成年人的原因。

3.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身高都是北高南低。北京城区19-22岁男女青年平均身高为全国最高,为什么最高的不是最北的黑龙江省?

4.简述家庭不良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5.简述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影响的环境因素。

6.简述人群身高、体重的地域差别。

7.可能造成亚洲儿童成年身高矮于白种人的主要原因?

8.生长长期变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9.简答引起人类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

10.简述生长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双生子研究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双生子有同卵和异卵之分;

②从理论上讲,同卵双生子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他们在外显性状上的差异完全来源于环境的不同;异卵双生子来自两个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成,其遗传基因只有50%相同,所以他们间的性状差异来源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③若将这两类双生子进行比较,就能区分出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并以计算出的遗传度来表示

④遗传度越接近于1,提示遗传的作用越大;越接近于0,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

2.儿童少年每日需要的总热能高于成年人的主要原因是:

①儿童少年的热能需要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各种活动、排泄与分泌、生长发育等五个方面;

②处于生长期的儿童,按公斤体重计算,新生儿要比成人多消耗2~3倍的热量。3~6个月的婴儿每天约有15%~23%的热量用于生长发育;

③儿童少年的热能需要量是由于个体基础代谢率、生长速率和活动表现来决定,青春期生长发育突增持续的时间虽然较短,但需要增加的热能却很大。

3.我国最高的人群不是最北的黑龙江省可能的原因是:

①中国汉族人群身高水平“北高南矮”不完全是环境因素(如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作用的结果;

②可能与汉族形成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有关联。

4.家庭不良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为:

①在同样经济条件下,家庭人口的多少,尤其是子女的多少,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

影响

②家庭的结构是否健全也很重要,父母离异,或家庭关系濒临破裂,或重组家庭,

往往造成亲子感情淡漠,家庭中缺乏和谐、温馨。

5.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①营养;

②体育锻炼;

③疾病;

④生活作息制度;

⑤气候与季节;

⑥环境污染;

⑦社会和家庭。

6.人群身高、体重的地域差别主要表现为:

①中国人群身高、体重呈现北高、南低;

②日本列岛越向东北,身高越高,体重越重,越向西南则越矮小。欧洲人也是北高南低;

③经济发达地区高。

7.骨龄研究证实,亚洲各国(中国、日本、朝鲜)儿童的共同特点是,自婴幼儿开始骨龄一直落后于非洲裔和欧洲裔美国儿童,但在青春期阶段骨的干骺愈合速度显著超过后两者,这种青春期骨龄成熟加快现象,被认为是亚洲儿童成年身高矮于白种人的主要原因。

8.生长长期变化的主要表现为:

①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出现增长;

②性成熟提前的趋势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观察到,近百年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逐步提早3年;

③同龄者的脑重量有随年代而增大的变化;儿童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提前。

④有人认为近数十年来妇女停经年龄、老视平均年龄的推迟和平均寿命的延长,是发育上的长期变化在成人中的表现。

9.目前认为是营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远缘婚配的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0.生长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体格、机能的正向变化使人群体质水平提高,但身高、体重的高大化却导致增加社会资源的消耗,加重环境污染的;生育期和寿命的延长,使全球人口问题更趋严重;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未婚性行为、少女怀孕及单亲家庭增加,会引起一系列医学、社会和法律问题。

(四)思考题

1.从表2-1中,你能获得哪些的信息?

表2-1 共同生活的双生儿相似度系数

同卵双生(170对)异卵双生(75对)P

骨龄身高体重0.2139±0.1789

0.2486±0.1155

0.2876±0.1459

0.3705±0.2082

0.3979±0.2034

0.4340±0.2112

<0.01

<0.01

<0.01

(据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2.人群身高、体重存在地域差别吗?中国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城区19-22岁男女青年平均身高哪儿最高?哪儿最低?为什么最高的不是最北的黑龙江省?

3.表2-2是1985、1995、2000年18岁中国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平均值;表2-3反映中国1985、1995、2000年7~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差异和变化趋势,你能从以下两个表中获得那些有关中国人群身高、体重的城乡差别和生长长期变化的信息?

表2-2 1985、1995、2000年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平均值

性别类别

身高/㎝体重/ kg 1985年1995年2000年1985年1995年

2000

男生城市169.7 170.3 171.6 56.4 58.7 61.6 乡村166.8 168.3 169.2 55.8 56.7 58.1 差值 2.9 2.0 2.4 0.6 2.0 3.5

女生城市158.2 158.6 159.4 49.6 50.6 51.8 乡村156.1 157.1 157.7 50.5 50.4 51.0 差值 2.1 1.5 1.7 -0.9 0.2 0.8

(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表2-31985年、1995年和2000年城乡7~18岁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差异和变化趋势

性别类别

身高增长值/kg 体重增长值/㎝1985~1995

1995~2000年1985~1995年1995~2000年

男生城市 3.0 1.2 3.7 2.1 乡村 3.6 1.2 2.3 1.2 差值﹣0.6 0.0 1.4 0.9 女生城市 2.2 1.0 2.4 1.2 乡村 2.9 0.9 1.5 0.6 差值﹣0.7 0.1 0.9 0.6

(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参考答案】

1.从表2-1中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①表1的内容是共同生活的双生儿相似度系数。其中同卵双生170对,异卵双生75对。

②相似度系数(CS)利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和s为同卵或异卵组内的均值和标准差;A和B分别为某对双生子中两个体的同一指标测量值,N为同卵或异卵双生子对数。CS越大,提示对内差异越大;反之,则对内差异越小。

③将共同生活的同卵双生子上述三项指标的相似度系数进行比较(表2-1),从中得知共同生活的同卵双生儿骨龄、身高、体重的相似度系数均明显低于异卵双生儿,表明骨龄、身高、体重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①人群身高、体重存在地域差别。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身高都是北高南低。日本列岛越向东北,身高越高,体重越重,越向西南则越矮小;欧洲居民身高以南欧最低,中欧处于中等水平,西北欧最高。然而,当进入极圈附近时,这种规律性改变即不复存在;

②我国历次全国大规模儿童生长发育调查都证实,北方地区男、女青年的身高、体重均值皆大于南方;

③中国汉族高身高的中心在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城乡在内,北京城区19~22岁男青年平均身高173.3cm,女161.1cm,全国最高;

④在矮身高区,它的中心部分是贵州省,其青年身高比周围毗邻区矮1~3cm。该省乡村19~22岁男青年平均身高164.0cm,女153.8cm,全国最矮;

⑤最高的不是北方的黑龙江省,最矮的也不是南方的海南省。东北三省中辽宁省高于黑龙江省,是“南高北矮”。中国汉族人群身高水平“北高南矮”不完全是环境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作用的结果,这与汉族形成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不无相关

3.从表2-2、2-3中可获得中国人群身高、体重的城乡差别和生长长期变化的信息如下:

①中国18岁人群的身高体重平均值是城高于乡(除了1985年乡女体重大于城女

0.9kg);

②18岁城乡男生身高、体重平均值高于女生;

③2000年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平均值高于1995年、1995年高于1985年;

④城乡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值的差距有缩小趋势,而体重平均值的差距有增大趋势;

⑤城乡男女学生(7~18岁)1995~2000年这五年身高增长值和体重增长值都低于1985~1995年五年;

⑥1985~1995年这五年身高增长值乡男女高于城男女,乡男女身高增长加快;

⑦生长长期变化有减慢趋势。

第三章习题

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发育指标属于形态指标?

A、肺活量

B、心率

C、皮褶厚度

D、最大耗氧量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指标中,哪个指标不是形态指标?

A、体重

B、胸围

C、呼吸差

D、皮脂厚度

E、上臂围

3.头围,应考虑对几岁以下儿童测量才有实际意义?

A、3岁以下

B、6岁以下

C、6岁半以下

D、7岁以下

E、7岁半以下

4.青春期下列各形态发育指标中,哪一个指标男孩较女孩突增更明显?

A、手长

B、上臂围

C、小腿围

D、骨盆宽

E、肩宽

5.青春期下列各形态发育指标中,哪一个指标女孩较男孩突增更明显?

A、手长

B、上臂围

C、小腿围

D、骨盆宽

E、肩宽

6.反映儿童少年肌肉代谢水平的主要生化指标是。

A、尿肌酐

B、尿羟脯氨酸

C、血红蛋白

D、总体钙

E、红细胞

7.反映儿童少年灵敏度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是。

A、50米跑

B、10米×4往返跑

C、50米×8往返跑

D、立位体前屈

E、引体向上

8.能同时评价儿童少年心肺功能和运动训练水平的理想指标是。

A、肺活量、脉搏

B、脉搏、血压

C、呼吸频率、心电图

D、最大耗氧量

E、呼吸差、肺活量

9.关于横断面调查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调查规模大

B、调查时间短

C、需集中较多测试人员

D、可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E、可制定生长发育正常值标准

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应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式?

A、分层随机

B、整群随机

C、系统整群随机

D、分层系统随机

E、分层整群随机

11.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A、调查年、月与其出生年、月之差

B、调查年份与其出生年份之差

C、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

D、按阴历年份

E、以上都不对

12.调查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时,应采用为一组。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岁

13.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测量,要求每一性别年龄组起码的人数应为。

A、100人

B、100~150人

C、150~175人

D、175~200人

E、200~250人

14.下列哪项指标不属于生长发育复测指标?

A、身高

B、体重

C、血压

D、坐高

E、胸围

15.当误差发生率超过多少时,当天的全部检测数据无效。

A、5%

B、10%

C、15%

D、20%

E、25%

16.生长发育评价“标准”一般每隔应予以修订。

A、2~3年

B、3~4年

C、5~10年

D、10~15年

E、15~20年

17.在儿童少年卫生领域中,常用5个百分位数作为划分发育水平的等级标准,按此划分应有百分之多少的儿童属于中等发育水平。

A、48%

B、49%

C、50%

D、51%

E、52%

18.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生长发育水平

B、生长发育速度

C、人体形态发育

D、发育匀称度

E、营养状况

19.Kaup指数是指。

A、体重(kg)/身高(cm)3×100

B、身高(cm)/体重(kg)×1000

C、体重(g)×1000/身高(cm)

D、体重(kg)/身高(cm)2×104

E、体重(g)/身高(cm)

20.下列哪个指数不能用于评价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

A、Quetelet指数

B、BMI指数

C、Rohrer指数

D、Erisman指数

E、Pelidisi指数

21.等级评价法可评价。

A、体型

B、发育水平

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匀称程度

E、有关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

22.曲线图法可评价。

A、发育水平与趋势

B、发育速度与趋势

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体型

E、发育水平、速度与匀称程度

23.相关回归法可评价。

A、体型与发育速度

B、发育水平与趋势

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匀称程度

E、发育水平、匀称程度与体型

24.评价儿童少年发育匀称度最好的方法是。

A、指数评价法

B、等级评价法

C、曲线图法

D、百分位数法

E、相关回归法

25.能够准确反映个体儿童发育水平、发育速度、发育匀称度的是。

A、曲线图法

B、体型图法

C、百分位数法

D、相关回归法

E、以上都不是

26.身高标准体重最好用于评价儿童的。

A、现时营养状况

B、长期营养状况

C、现时和长期营养状况

D、体型

E、发育速度

27.比较客观、精确反映发育成熟程度的是。

A、第二性征年龄

B、齿龄

C、骨龄

D、体重年龄

E、身高年龄

28.下列哪种情况为肥胖。

A、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110%

B、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120%

C、体重在身高标准体重90%~110%范围内

D、体块指数>24

E、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10%~20%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生长发育调查(surve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3.追踪性调查(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4.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

5.生长发育标准(appraisal standard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6.指数法(index method)

7.等级评价法(rank value method)

8.曲线图法(curve method)

9.百分位数法(percentile method)

10.相关回归法(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method)

11.发育年龄评价法(developmental age appraisal)

12.形态年龄(morphological age)

13.第二性征年龄(secondary e characteristic age)

14.牙齿年龄(dental age)

15.骨骼年龄(skeletal age)

16.身高标准体重(weight for height)

【参考答案】

1.生长发育调查: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对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察与测量。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指我们在进行生长发育调查中所用的方法必须是统一规范的,不能以各自的意愿随意进行。

2.横断面调查:是指在某一较短时间内,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几种项目和指标进行的一次性大数量调查。

3.追踪性调查: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选择较少数量的对象进行定期的、连续多次的调查,以观察对象的发育动态。

4.实足年龄:是指测试时的年月日和出生年月日之差。如果调查时受试者已过当年生日者:其实足年龄=测定年份-出生年份;如果受试者未过当年生日者:其实足年龄=测定年份-出生年份-1。

5.生长发育标准:是指在全国或某一地区通过一次性大数量横断面调查,取得一项或几项生长发育的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按性别、年龄组计算出各种指标的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偏态资料计算百分位数)后所得结果即可建立全国或该地区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它是评价个体和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

6.指数法:是根据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水平、体型、体质或营养状况的方法。

7.等级评价法:是指根据正态分布原理,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以各性别年龄组中某项指标的为基准值,以s为离散距,制成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评价时,将某儿童的实测值与上述“标准”中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进行比较,根据单项发育指标所处的位置,即可确定其发育水平。

8.曲线图:是将某地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某项发育指标的、±1s、±2s,分别点在坐标图上而连成5条曲线,作为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的标准。

9.百分位数法:是指以大数量横断面调查资料的某项指标(如身高)的第50百分位数(中位数)为基准值,其余百分位数(如P3、P25、P75、P97等)作为离散距而制成发育标准,用以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的发育水平的一种方法。

10.相关回归法:主要利用身高、体重、胸围和肺活量等指标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以其中一项指标为自变量,其余指标为因变量,求取回归式进而编制回归评价表(或图),进行发育评价。

11.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是利用身体某些形态、功能、性征发育指标的发育平均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

12.形态年龄:是用某项形态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等)所制成的标准年龄,来表示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

13.第二性征年龄:是利用第二性征发育指标所制成的标准年龄,来反映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常用的性征发育指标有女孩的乳房、****、腋毛;男孩的****、腋毛、胡须、喉结、变声等。

14.牙齿年龄:简称齿龄,是按儿童牙齿发育顺序所制订的标准年龄,用以反映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少笔记 绪论 1、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年的青年,年龄0~25岁 2、儿少卫生学的重点对象:中小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向学龄前儿童和大学生群体延伸。 3、儿少卫生不同于其他卫生的三大特点:正在旺盛生长发育;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集体生活 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4、儿少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环境建设 和卫生监督。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1、生长(growth):包含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前者指细胞、组织、器官在数量、大小、重量上的增加;后者则主要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成分变化。 2、发育(development):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身、心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属质变。 3、成熟(maturity):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里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4、研究儿少生长发育的目的: ①用生长发育水平反映儿少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监测其变动情况, 反映发育规律; ②根据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探究各种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③各种学校卫生标准的制定、学校卫生监督、学校卫生政策,都需要儿少生长发育数据作依据; 5、体重=体脂肪+瘦体重(去脂体重) 6、【生长发育可塑性】: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环境(包括积极的、消极的内外环境)变化和 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 7、体格发育指标 (一)、三类指标 1)纵向生长:身高、坐高、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 2)横向生长:围长:胸围、头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 径长:肩宽、骨盆宽、胸廓前后径、左右径… 3)量的生长:体重、体液量、体脂肪、瘦体重… 4)体格发育派生指标:又称体质指数。 生长发育最常用指标:身高、胸围、体重 若干重要指标的生物学含义 身高: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 体重:人体各部分组织重量之和。骨骼肌肉软组织体脂肪 胸围:胸廓的围长。肋骨的排列、胸背部皮下脂肪厚度、心肺功能 坐高:坐位时头、颈、躯干的总高度。(顶~臀长) 头围:头颅的最大围长。(头胸交叉) 体格发育曲线:各种生长发育指标值和年龄在坐标图上的关系曲线: 1)生长发育水平曲线纵坐标:个体X、测量值、群体x 2)生长发育速度曲线纵坐标:增长绝对值、增长率 3)生长发育完成率曲线纵坐标:发育完成率 (二)、体能发育指标:广义上体能是指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相应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狭义上体能是指是人们进行各项体育运动而相应具有的走、跑、攀、爬、跳等活动的能力。1)健康相关体能:用生理功能指标衡量,不同系统有各自的指标。 心血管系统:血压、心率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培养要求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培养要求 【知识专栏】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培养要求:全面呵护下一代健康 引言: 作为一名热心的写手,我很荣幸能为你撰写这篇有关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培养要求的专栏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探讨这个重要的主题,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助你全面地理解并丰富你对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知识。 一、儿少卫生学和妇幼保健学的定义 1. 儿少卫生学:指阐述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相关问题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包括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健康等多方面。 2. 妇幼保健学:专注于研究与妇女、婴幼儿健康相关的学科。主要关注孕期保健、婴儿护理、母乳喂养、妇女健康等内容。 二、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培养要求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人才,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要求。 1. 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一门复杂而广泛的学科,需要广泛掌握相关

的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2. 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培养的关键。学生应该参与儿童保健机构、妇幼保健中心等相关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儿童护理、妇女健康等工作,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技巧。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往往需要与团队合作,特别是在医院或社区人员的协作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注重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养,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4. 个人素质的培养 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是一个综合的问题,除了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人文素质、道德修养的培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儿童和妇幼群体提供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 三、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儿童少年卫生学

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 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 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 3.向心律(centripetal pattern):身体各部份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 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向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4.轨迹现象(canalization):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 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遗传基因起关键作用。 5.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疾病、内分泌障碍、 营养不良)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6.关键生长期(critical growth period):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 期。在此时的正常发育若受到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 7.青春期(adolescence):是个体从出现第二性征到性成熟的生理发展过程, 是个体从儿童认知方式发展到成人认知方式的心理过程,是个体从社会经济的依赖性到相对独立状态的过渡。 8.肾上腺皮质功能初现:由“肾上腺分泌的的肾上腺雄激素”发动的。其身体 特征包括:初现成人体味,睾丸增大,身体生长加快,腋毛生长,阴毛生长。 9.性早熟(sexual precocity):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一般指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月经初潮者。 10.心理发展:又称心理发育,是指个体或种系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期的持 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11.大脑功能不对称性:指的是大脑功能的单侧化(Lateralization),即某些功能 偏向左侧或右侧脑半球。 12.家族聚集性:父母与子女身高的相关系数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提示遗传因 素越在接近成熟阶段表现的越充分。 13.双生子研究(twin study):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卵双生子之间在体格 生长、心理发展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 14.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 理健康的科学。 15.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 技术,帮助求咨者自助的过程。 16.学生健康监测(student’s health surveillance):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确定 的监测点学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长期的动态观察。17.肥胖(obesity):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 成分显著升高,与其他成分失去正常比例,以至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18.疲劳(fatigue):在过强、过猛的刺激,或刺激强度虽不大但持续长时间的 作用下,使大脑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所产生的保护性抑制。 19.过劳:过度疲劳的简称,因长期学习负荷过重引起的慢性疲劳。 20.玻地面积比:采光口有效的采光面积与室内地面积之比。(≥1:6) 21.开角:室内工作点与对侧室外遮光物上端的连线和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连线 之间的夹角。

儿童少年卫生学

绪论 1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目的——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维护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0~25岁。重点:中小学生,占全国总人口1/3以上。 儿少卫生学与临床儿科的异同:——共同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不同点: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0-25 岁,,重点人群7-18岁;研究内容:着重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与儿童身心发育潜能的发挥临床儿科:研究对象出生-14岁(18)以前研究内容:着重于个体儿童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儿少卫生学与儿童保健学的异同——共同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不同点: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对象:0-25 岁,重点人群:7-18岁儿童保健学:研究对象:0-14岁的儿童,重点人群:7岁以下7岁为界,7岁前妇幼和儿童保健,7岁以后学校 4、研究内容 (1)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1)身体发育:由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共同构成。 2)心理发育:涵盖认知、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也包括气质、个性、性格、行为等非智力因素。 3) 影响因素: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环境污染、疾病、家庭因素、人际关系等。 4)营养与体育锻炼:是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 (2)疾病预防 1)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断和防治近视、龋齿、沙眼、贫血、脊柱弯曲异常、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2)新发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防治,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3)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和监测吸烟、酗酒、滥用药物、意外事故、自杀、网络成瘾。 4)成年期疾病在儿童期的预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 (3)心理卫生——针对儿童少年常见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 1)针对儿童开展行为指导;针对青春期少年开展心理咨询。 2)对心因性紧张、神经官能症等开展以心理支持和行为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教育等措施。 3)开展学校心理教育:学习能力、社会交往、情绪宣泄、择业、休闲活动等指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教育过程卫生——科学用脑,合理安排作息制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5)学校健康教育 1)生活技能教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青春期健康教育,包括性教育和爱滋病教育等。 3)与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相关的营养、生活方式等专题教育。 (6)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学校选址、周围污染情况,噪声,教室采光、照明、采暖、通风等。黑板和课桌椅卫生。学生文具、娱乐器具监督和管理等。 儿少卫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补充) (一)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迅速提高 (二)警惕“现代文明"对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带来的负面影响 1儿童耐力素质停滞或下降2学生营养状况的“双峰现象”3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4心理行为问题增多,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学龄期主要行为问题,青春期主要行为问题 第一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变化

很全面的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总结

儿童少年卫生学 绪论 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andadolescenthealth):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 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少卫生学的目的:研究正在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 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目标:保护、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3、儿少卫生学发展特征:⑴高度重视主要服务对象中小学生三大特点: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②在学校接受教育;③集体生活. ⑵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常见病和伤害防治,还考虑其心理-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和实际需求。 ⑶核心任务是针对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过渡性特点和特殊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医疗服务. 4、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中小学群体(7—18 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年龄范围:0~25 岁,即出生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内容 1、生长发育: 2、疾病防治: 3、心理卫生 4、学校健康教育: 5、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 三、警惕“现代文明"对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带来的负面影响 1、儿童耐力素质停滞或下降 耐力:表现在肌肉静止性耐力和速度耐力两方面 其中: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跑等指标出现负增长 2、学生营养状况的“双峰现象” 肥胖(obesity):1985年肥胖的检出率约为0.2%和0。1%,超重率1%-2%1995年肥胖检出率男6%-8%,女4%-6%; 2000年前后,超重+肥胖: 男孩:7—9岁:25.4%,10—12岁:25.5%;女孩:7-9岁:17。0%,10—12岁:14.3%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营养素摄入不平衡,以及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造成。 3、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传染病已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控制或消灭,但近视、龋齿、脊柱侧弯等与现代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却是有增无减,有些甚至还在上升。 如:视力低下检出率(主要是近视): 小学22。7%,初中55。2%,大学76.7%. 4、心理行为问题增多,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学龄期主要行为问题,青春期主要行为问题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研究意义: ①探讨生长发育规律、机制特点和动向 ②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③为制定发育评价标准及卫生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生长发育概念 1、生长(growth):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

儿童少年卫生学

1少儿卫生学研究对象: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重点对象:中小学生群体 重点研究对象群体是:童年期、青春期。两大基础学科: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跨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体育学、体质人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性科学2胎儿-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手的精细动作遵循近侧发展律;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 3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几个年龄期)1婴儿期(0-1岁)2幼儿前期(1-3岁)3幼儿期(3-6岁)4童年期(6-12)5青春期(10-20)6青年期(18-25)。 4.自胎儿4个月开始起至出生后1年称为第一生长突增期在青春期早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持续的3年左右称为第二生长突增期 5性早熟的分类;真性、假性、部分性。 1.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理功能水平:是指机体新陈代谢的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效能。 3.运动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他是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 4.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6.优势法则:当人们从事脑力和体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各有其当代表的区域,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 7.始动调节: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刚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这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5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 8.动力定型:身体内、外环境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在大脑皮层与此相关神经环路即相对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 9.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三、简答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方式? 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2.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3.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统一协调性 4.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5.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2.青春期性心理发育阶段的特点? 1)首先是对异性的疏远期。随后是异性吸引期。最后是异性的眷恋期。2)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错综复杂性,构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矛盾性;1闭锁性与强烈要求被理解的矛盾2独立性依赖性的矛盾3性意识的发展与社会道德规范的矛盾。3)青少年还容易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近视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近视工作年限及持续时间;近视工作时的不良因素;视力紧张程度;营养与体质。2遗传因素:学生近视的发生于家族遗传有密切的关系、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体质、营养和健康因素:儿童少年的体质、营养和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近视的形成和发展4.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作用? 1影响人的整个生命周期2儿童青少年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3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4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最根本措施5学校健康促进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5.学校健康教育的原则? 1.适时、适宜、适度的原则2目标明确3重点突出4从实际出发5要有适度的灵活性6.多方参与,社会支持。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目的:研究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界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对象: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7—18岁1 研究对象特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2在学校接受教育 3集体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 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3学校健康教育 4心理卫生 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 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两量变。 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为上的成熟,属质变。 成熟:指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里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研究生长发育意义:1探讨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评价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状况 3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为制定学校教育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5生长发育机制研究 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阶段性:婴儿0-1 幼儿前期 1-3 幼儿期 3-6 童年期 6-12 青春期10-20 青年期 18-25;) 程序:1头尾发展律(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至下、由近而远) 2近侧发展律(瘦的精细动作,近-远,粗-细,简单-复杂) 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上肢,四肢遭遇躯干,)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第一突增期:胎儿四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身高(胎儿中期4-6个月)体重(胎儿后期7-9个月) 第二突增期;青春期(女 9-11至13-15 男 11-13至15-17) 突增期意义:补充适当的营养2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证足够的锻炼 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及协调性 Scammon生长模式: 1一般型:肌肉、骨骼脏器等,两次突增 2神经系统型:一次突增,先快后稳 3淋巴系统型;一次突增,有升有降 4生殖系统型:一次突增,先慢后快 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1生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五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讲义--0401

第四节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一、生长发育调查 (一)常用的调查指标和方法 1.调查指标常用的调查指标有以下几类: (1)形态指标:最基本的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 身高表示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是身体长度的重要指标,其内涵主要是骨骼,能为准确评价生长水平、发育特征、生长速度提供重要信息;未满2周岁的婴幼儿要卧位测量,称“身长”。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的重量总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体脂肪和内脏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是最易变化和最活跃的指标,它和身高的比例还可辅助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坐高表示头、颈、躯干的总高度,反映躯干发育。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间接反映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臀围、腿围和各部位皮褶厚度可用于评价营养状况。婴幼儿头部发育变化大,应考虑对6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小儿测量头围。要了解青春期体态变化特征应测量肩宽、骨盆宽和上、下肢长度;要观察青春期性发育情况可询问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发生年龄,并检查第二性征,如乳房、阴毛、腋毛、胡须及喉结等的发育状况。 有些指标的测定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应根据人力物力条件及特殊调查目的选用,如要了解骨骼发育状况,常用手腕部X线摄片,通过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形态变化、钙化程度和干骺融合情况确定骨龄;利用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吸收法等测定人体成分的变化,可较精确地判定营养状况及肥胖程度。 (2)功能指标:儿童少年的生理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有所不同,生理功能发育变化迅速,对外环境的影响更敏感,受体育和劳动锻炼的影响大。常用生理功能指标有:反映肌肉力量的握力、拉力、臂肌力等;反映呼吸功能的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肺通气量等;反映心血管功能的脉搏、心率、血压等。各种联合功能试验和最大耗氧量测定则可反映运动时心肺功能状况和训练水平。 常用生化功能指标有:反映肌肉代谢水平的尿肌酐、三甲基组氨酸;反映骨代谢水平的尿羟脯氨酸和总体钙。前两类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蛋白质营养状况。此外还有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等。各种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生长介素、甲状腺素、雄激素、雌激素、促卵泡成熟素和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尿17-酮类固醇等的测定,不仅有助了解生长发育内在规律,对诊治各种生长发育异常也有实际意义。 (3)素质指标: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能力等,每种指标可用一种或几种特定运动项目表现。常用指标有:短距离快跑、中距离耐力跑、投掷、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体位前屈、反复横跳等。 (4)心理指标: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言语、记忆、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情感、性格、行为及社会适应力等。根据测验目的可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记忆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测验等。指标通常是多项的,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测试量表或问卷调查获得。这些量表、问卷应得到国内外公认,采用本国的标准化常模,由专业人员操作;尽可能消除内外环境影响,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调查方法根据不同调查目的,可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生长发育调查: (1)横断面调查:是在某一较短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几种指标进行的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名解: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速度超过头颅和躯干。 近侧发展律:横向的运动如手的精细动作特点: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 向心律:是指形态的发育童年期和青春期特点: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生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五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的加速生长并 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可分为完全赶上生长和不完全性生长。能否恢复到原来的正常轨迹,取决于致病的原因、疾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关键生长期(critical growth period):某些机能或技能的获得也存在关键期 或敏感期,此时,适宜的刺激或训练即可获得该机能或技能,否则无法获得或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遗传度:在群体表型变异中,遗传度所占的比例,数值范围0-1 心理卫生: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包涵一切旨在改善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儿童多动症:指由于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 学生健康监测:是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学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成发育、健康状况等长期的动态观察。 弱视: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远视力《0.8,且通过 屈光矫正仍达不到正常的视力不良。 单纯性肥胖:主要因摄食量过多、“以静待动”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 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目的:研究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界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 对象: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7—18岁1 研究对象特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2在学校接受教育 3集体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 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2 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3学校健康教育 4心理卫生 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研究儿童少年的机体与其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它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根据预防医学的培养目标,儿童少年卫生学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为今后从事儿童少年卫生保健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二、上机实习要求 无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分析能力的培养 掌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儿童少年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措施;掌握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了解教室采光照明、教室内部布置及课桌椅的卫生要求。 2、计算能力的培养 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测量及评价方法;掌握学习疲劳的检测方法以及有关心理卫生量表的使用及评价方法。 3、自学能力的培养 能够独立完成有关儿童少年卫生课题的设计、调查工作,并独立完成论文,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文献检索、阅读课外书刊等方式,自学课堂讲授之外的相关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信息,提高自学能力。 4、表达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5、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计算 方法,以及对计算进行简化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六教材及参考书 叶广俊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 七、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1、绪论:了解儿少卫生学概念和任务,掌握研究内容及方法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掌握儿童少年各年龄段生长发育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了解青春期发动机制及影响因素。 3、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了解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相互关系,重点掌握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4、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了解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掌握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方法及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及评价方法。 5、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儿童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了解儿童及青春期少年行为指导及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原则。 6、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掌握健康监测的定义及指标;熟悉儿童少年患病率特点和主要死因;掌握儿童少年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措施。 7、教育过程卫生:了解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掌握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了解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学习疲劳的表现及评价方法。 8、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了解学校建筑物和场地的配置原则;掌握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的卫生要求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 绪论 一、概述 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临床医学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诊断、治疗疾病; 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预防疾病。 2、儿少卫生学的目的: 研究正在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目标:保护、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3、儿少卫生学发展特征: ⑴高度重视主要服务对象 中小学生三大特点: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②在学校接受教育;③集体生活。 ⑵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常见病和伤害防治,还考虑其心理-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和实际需求。 ⑶核心任务是针对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过渡性特点和特殊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医疗服务。 4、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对象:中小学群体(7-18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 年龄范围:0~25岁,即出生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内容 1、生长发育: ⑴生长发育的特点及规律: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研究儿童少年心理发展及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从而提出预防干预建议。 ⑵生长发育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⑶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疾病防治:(以学生为主体) ⑴预防儿童少年常见疾病(包括新发传染病); ⑵成年期的早期预防; ⑶儿童少年伤害预防控制; ⑷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 3、心理卫生: ⑴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表现(分学龄期和青春期两部分); ⑵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 4、教育过程卫生: ⑴与学习有关的卫生(脑力劳动卫生):活动特性、变化、规律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作息制度卫生; ⑵与体育课有关的卫生:预防和正确处理运动性创伤; ⑶与劳动相关的卫生。 5、学校建筑设备卫生、学习用品卫生: ⑴设备:学校选址、布局、采光、照明、课桌椅; ⑵学习用品:书、笔、美术用品、涂改制品; 6、学校健康教育: ⑴卫生宣传=知识普及+宣传鼓动 ⑵健康教育=知+信+行 ⑶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政策干预+社会支持 ⑷三者关系:后者包容前者,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⑸学校艾滋病/性病预防教育 7、学校卫生监督: 对学校环境、教学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 三、儿少卫生学相关学科 1、基础学科: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 2、跨学科: 教育学、发展心理学、临床精神病学、行为学、体育学、人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性科学。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研究意义:①探讨生长发育规律、机制特点和动向 ②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③为制定发育评价标准及卫生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生长发育概念 1、生长(growth): 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长短、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量变。 2、发育(development): 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行为的成熟。——质变。 3、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儿童少年卫生学

第一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或最大限度,环境条件则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遗传所赋予的生长潜力的发挥,最后决定发育的速度及可能达到的程度。 第一节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的相似。遗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族和种族两方面。 一、遗传的家族影响 1.遗传的家族聚集性在家族性遗传潜力实现的过程中,遗传倾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中是逐步表达的,越接近成熟遗传潜力表达得越充分。 2.遗传的家族性倾向人的身高、体重、皮褶厚度、血压等指标在家族内具有一定程度 的相似性。即遗传的家族性倾向。人体的成年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只有25%取决于营 养、锻炼等环境条件。 二、遗传的种族影响 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的体型、躯干和四肢的比例主要受种族遗传的影响。例如: ▲同样生活条件下长大的欧裔和非裔的美国儿童,其成年身高的平均值虽无明显差异,但后者的腿长明显超过前者。 ▲不同生活条件下长大(美国和台湾)的亚裔儿童,美国的生活环境与美国白人相近,但其身长却低于同等身高的白人儿童,而和在台湾本土长大的亚裔儿童相近。 ▲骨龄研究也证实,亚洲各国儿童(日本、中国、朝鲜)在青春期骨骺愈合的速度显著超过非裔和欧裔的美国儿童。这种青春期的骨龄增长加快现象,据认为是亚洲儿童成年身高矮于白种和黑种人的主要原因。 ▲初潮年龄不同少数民族存在差异。如对共同生活在海南岛的黎族和回族女性的初潮年龄进行比较,用现状调查法所得的黎族女性初潮年龄均值为13.62岁,回族女性为15.08岁。 三、遗传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1.遗传的基因分子研究遗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通过多个等位基因、功能基因团共同实现。如控制身高、生长速度、生长突增、生长轨迹的基因都不同,调控机制复杂。 2.遗传的大样本调查提供遗传信息小儿出生时身高与父母的关系不明显,两岁后获矮个基因的儿童增长值处于正常范围的低限,获高个基因的儿童增长值处于正常范围的高限。越趋成熟年龄,家族遗传特性越明显。 3.遗传因素的双生子研究 在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中,双生子(特别是同卵双生子)是最理想的天然素材。 同卵双生子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即遗传基础,从理论上说,他们在外显性状上的差异完全来源于环境的影响。 异卵双生子发育于不同受精卵,其遗传基因从概率上讲只有50%相同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在性状上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两个方面。 若将这两类双生子的变化程度进行比较,就能区分出遗传与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并可计算出遗传度来表示。遗传度越接近于1,提示遗传的作用越大;越接近0,则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 同卵双生子在外貌、指纹、血清型、抗体型、生理功能等方面均非常相似。身高的差异同卵和异卵双生子出生时并无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同卵者3岁~9岁期间的身高相关系数均在0.93左右,而异卵者则从出生时0.79的相关系数逐渐下降到8岁时的0.49。月经初潮年龄在同卵双生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少卫生第八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言 一、1. 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对象:0-24岁儿童青少年。研究的重点人群:中小学生群体(7-18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 2. 各阶段年龄范围界定 A胎儿期:受精卵-孕40周,孕早期(孕0-13周)、孕中期(孕14-27周,身长)、孕晚期(孕28周至出生,体重)B婴儿期:0-1 岁,身长可增加25cm(为胎儿期的一半),一岁时身高约为75cm(为出生时的1.5倍);体重增加6kg(为胎儿期的2倍),一岁时体重约为9kg(为出生时的3倍) C幼儿期:1-3 岁,2岁时身高达成人的一半,体重是出生时4倍 D学龄前期:3-6 岁 E学龄期:6-11/12 岁 F青春期:约10-19岁,女比男早1-2 年 G青年期:约15-24岁 二、儿童少年生物和社会特性 三大特征::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②接受学校教育的塑

造;③明显社会脆弱性和健康易损性。 三、儿童享有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包括受保护权、参与权) 四、儿少卫生学的学科研究内容 1.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2. 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 3. 儿童少年卫生服务 4.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技术和方法 五、重要理论:三级预防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生态健康观、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概念 1.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重 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包含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量变。 2.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身”(体格、体力)、“心”(心理、 情绪、行为等)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质变。 3.成熟: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达到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下划线为本科期末重点) 绪论 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andadolescenthe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安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围是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7-18岁)。 中小学生的开展特征:1、正在旺盛生长发育2、生长的同时在承受教育; 3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童年期及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学校安康教育与安康促进;学校卫生监视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教育过程卫生;残疾儿童卫生。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局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开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 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过程到达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到达成人的水平。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程序和时间性的协调 4、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的 生长轨迹现象growthcanalizat:ic是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

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个体的生长轨迹与遗传、疾病等因素有关。 追赶性生长catch-up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缓慢,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追赶型生长的意义:积极:为那些生长发育受障碍的儿童提供了赶上正常的时机。 消极:体重过快的赶上生长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疾病相关联。 关键生长期criticalpe:riiOd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一旦不能抓紧时间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 比方:1岁半-3岁头语音、4-5岁辨识字词、0-4岁视觉开展、3岁前良好习惯培养期。 发育年龄分期:产前期:胎儿阶段;婴儿期生命的头1年;幼儿期生命的第2、3年;学前期3-6岁;学龄期6岁-青春期开场;青春期10-19青年期15-24岁。 头尾开展律CephalocaudalTrend胎儿和婴幼儿期遵循头尾开展律,发育遵循从生长速度来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之前必然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 向心律centripetpattem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局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由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近侧开展律pro*imodistapattern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遵循由身体正中向侧面的发育程序进展表现为先近端再远端,先粗大后精细。

儿少卫生

名词解释 1、儿少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矮身材(short stature)矮身材系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 3、性早熟(sexual precocity)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一般可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一般指男孩9岁以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以前月经初潮者。 4、BMI指数又称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5、骨龄(skeletal age)是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骨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较精确的指标,能较客观、精确的反映出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个阶段的发育水平,在各个年龄中应用最广泛。 6、学生健康监测(students’health surveillance)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等方面长期的动态观察。 7.近视(myopia):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它是由于屈光不正所致。 8.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如果儿童身体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顺序不变的重复多次以后,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及与此相关的神经环路将相对固定下来,称之动力定型。 9疲劳(fatigue)过强、过长刺激下,大脑皮层细胞功能损耗超过限度而引起的保护性抑制。为客观生理现象,有客观指征,可直接测定。 10、学校卫生监督School health inspection:是国家公共卫生监督的一部分,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卫生工作进行监察、督导的卫生执法活动。 11、多动症: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简答题 1、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的‘头尾发展率’。 答:1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发育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 2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然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 3在生长发育中表现出自上到下,由近及远,动作由粗到细,由简单至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2、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的‘向心率’、赶上生长 答: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上而下,自肢体远端至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这样肢体各部分达到成熟的顺序,也就表现出了先肢体远端,后中心躯干的变化 赶上生长:因某种因素生长发育受阻的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叫赶上生长。 3、儿童发生肥胖的敏感期 答:儿童少年发生肥胖,有四个较敏感的年龄阶段: ①孕后期:孕期30周开始,胎儿细胞繁殖迅速,对热量增加的反应敏感。 ②婴儿期:细胞体积迅速增大,已积累脂肪。 ③青春早期:无论男女,因身体需要为生长突增准备充足能源,使下丘脑对饱食中枢的抑制作用下降,食欲猛增,易因过失而导致肥胖。

儿少卫生学重点

儿少卫生学重点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生长: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发育: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生长与发育的关系:不同的概念和内涵;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两者相互依存。 成熟: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1、阶段性(几个,)婴儿期0-1岁;幼儿前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 6-12岁;青春期10-20;青年期18-25岁。 2、程序性 1)头尾发展律,婴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而下、由近而远。 2)近侧发展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 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即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两个突增高峰期:胎儿期:身高:胎儿中期4-6月,体重:胎儿后期7-9月;青春发育初期:女:9-11岁至13-15岁,男:11-13岁至15-17岁二次交叉的原因:第一次交叉:女生突增开始,男生尚未开始;

第二次交叉:女生突增开始下降,男生突增开始。掌握突增高峰期的意义:补充适当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足够的锻炼。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及协调性 Scammon生长模式 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1、生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 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2、赶上生长:因某种因素生长发育受阻的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 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3、生长关键期:器官和组织的快速生长期,此时受到不利干扰,常导致永久性 缺陷或功能障碍。Eg青春期早期是长骨的关键生长期;胎儿期-出生后6个 月是脑组织的关键生长期。 ****常见发展关键期 0-2岁前是运动发展的关键期 1岁半-3岁是口头语音单一口音的语音,9个月前能辨音,不排斥任何声音 4-5岁是辨识字、词 0-4岁是视觉发展 3岁前是良好习惯培养期(睡眠、饮食、排便、自理、社交) **掌握关键期有什么意义:1、适时教育,2、早发现早干预 五)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表现: 1)身高、体重的增长, 2)性发育提前, 3)乳、恒齿萌出提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