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

华,并能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

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

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

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专题

一:六种物态变化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题单专

题一的“物态变化三角

形”:

2.对应练习

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第1

题,教师来回走动,接收学

生练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

1.完成题单上的专

题一:“物态变化三

角形”中的六种物态

变化以及相应的能量

转化关系,老师予以

指导和纠正。

2.完成对应练习第1

题。

对六种物态

变化的讲解

基本到位,

但是如果在

加些生活中

的例子辅

助,效果应

该会更好。

所花时间稍

多,可以让

学生分组

做,使课堂

更加高效。

3.例题评析

评讲练习题第1题,并对

学生易错知识点加以重点讲

解,纠正其认识误区。

3.回答问题,反馈

信息。纠正错误和认

识过程中的误区。

此处应该讲

明“状态

清,变化

明”。

专题二:熔化与凝固

1.知识建构

(1)

晶体:有熔点(凝固

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

点)

(2)熔化条件

(3)对同一晶体:熔点=凝

固点

2.对应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

2、3、4

3.例题评析

对应评讲练习题2、3、

4,重点强调3题中的各曲线

所代表的含义,并在4题中

补充说明“热传递”

1.对物质的熔化与

凝固进行知识上的建

构,补充完成题单上

的知识点。

2.完成对应练习

2、3、4

3.反馈答案,听取

教师评讲,补充知

识,纠正错误,做好

相应的笔记。

熔化、凝固

曲线由于时

间关系,没

有列入知识

建构中,但

在稍后的对

应练习中会

补充强调。

例题的评析

应该注重知

识的拓展和

发散,此处

做的不是很

专题三:汽化与液化

蒸发

汽化

沸腾 降低温度 液化

压缩体积 2.对应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对应练习5、6、7、8 3.例题评析

对应评讲例题5、6、7、8,重点讲解第6、7题

1.对“汽化与液化“知识点进行建构;

2.完成对应练习5、6、7、8。

3.反馈答案,听取教师评讲,纠正错误,作好相应的笔记。

沸腾过程中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此处没有提及,遗憾。

由于时间关系,习题评讲过程中学生参与度相对较少,使课堂效率打了折扣。

一、六种物态变化

附题单: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一、 六种物态变化

熔化与凝固

1. 晶体: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非晶体: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3.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凝固点:液体凝固时的温度。

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有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 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 蒸发和沸腾 (二)液化: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熔化(凝

固)

( )

只有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对同一种晶体,熔点=

凝固点

( )_____

( )

( )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

固 液 气

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吸热)

2.

3.液体在的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二)液化(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_________。

练习题

1.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河水结冰

升华

露水的形成

凝华

冰化为水凝固

冰冻的衣服被晾干熔化雪的形成

液化

放在阳台上的水逐渐变少汽化

2.铁在逐渐的熔化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

4.把0℃的冰水混合物放在密闭的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水凝固从而使冰增多

B.冰与水都不会增多

C.由于冰熔化从而使水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为了加快蒸发,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

A.给酒瓶盖上盖子

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

C.给水果套上保鲜膜

D.把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

6.如图右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酒精

的沸点大约为75℃),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

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

B.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

C.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

D.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

7.用扇子分别给干燥的温度计和沾了水的温度计扇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燥的温度计液柱不下降,沾了水的温度计液柱下降

B.干燥的温度计液柱下降,沾了水的温度计液柱不下降

C.干燥的温度计和沾了水的温度计液柱都下降

D.干燥的温度计液柱和沾了水的温度计液柱都不下降

8.如图右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

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由

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

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学情分析】 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由于经验的积累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为复习课考虑到学生刚学完这部分知识后,对于比较基础的部分知识学生掌握的还是比较好,学生只是对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把握得不是太好。学生学完几章物理知识,已经具有一定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但有待于提高。 所以我预设:本章的复习,主要是理清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进行重点强调,并教会学生判断物态变化的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及其产生的条件,能列举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种物态变化的实例,特别是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相关现象.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形式展示分析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水的沸腾,对科学探究方法进行专题训练,会利用表格或图像归纳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及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以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复习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以观察、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为辅的复习方法. 【教学准备】因为在新课教学中已经进行过实验探究,结合复习课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在复习课教学中实验探究主要借助于图片展示为主,所以准备如下资源:包含雾、露、霜、雪、雨、固体熔化和凝固、水沸腾、温度图象、水与人类、水资源现状、节约用水等内容的ppt课件. 【教学流程】

《物态变化》中考复习案

《物态变化》中考复习案 知识梳理 一、温度 1.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 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摄氏温度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4.温度计的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5.体温计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这时它下面玻璃泡的温度通常会降低。为了使读数不降,仍能代表体温,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熔点和凝固点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这类固体叫做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放热,但是温度不变。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1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③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难点:①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②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学具准备】 温度计、体温计、停表、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蜡、海波、水、碘的升华和凝华演示器等及多媒体课件。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展示两幅美丽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美丽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大雪、雾凇。 设疑:你知道她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物态变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现实生活中的雪和雾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体现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温度和温度计 专题一知识点聚焦: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火柴的温度约800℃,水的凝固点是0℃等。 2.温度单位: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是0 ℃,的温度是100 ℃。在0 ℃和100 ℃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口腔温度),读做,-6.8 ℃读做或。 3.温度计原理:温度计是专门测量的仪器,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4.温度计的使用:(1)测量前:①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合适的温度计;②观察温度计的和。 (2)测量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3)测量后: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单元复习目的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 2、解答疑难问题 复习过程: 一.知识网络 温度 熔化和凝固熔化 1晶体熔化:条件:;规律:不变。 2非晶体熔化:条件:;规律:温度。凝固 1晶体凝固:条件:;规律:不变。 2非晶体凝固:条件:;规律:温度 。 汽化和液化汽化 蒸发 1特点:只在液化发生的、在温度下都能 进行、缓慢的汽化现象;热。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3生活中的现象:。 沸腾 1特点: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在温 度下能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热。 2发生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3生活中的应用: 液化 1特点: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热。 2方法:,。 3生活中的现象:。 升华和凝华1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热。 现象:。2凝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热 现象:。 物态变化

例1 例2 形成 在高空形成云。 ④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高空降温,在高空成小水珠或成小冰晶,从高空降下或降到地面前熔化形成雨。 ⑤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高空降温,在高空成小冰晶,从高空降下来形成雪 ⑥大气中的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就形成冰雹 三.过关练习 1、填空题 ⑴、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大的特性,且水在 蒸发时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 ⑵、霜是由水蒸气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⑶、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选填“室内” 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形成的,此过程要____热(选填“吸”或“放”). ⑷、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形成的, 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的缘故。 ⑸、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 所需的_____(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不同。 二、选择题 ⑴、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 华,并能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 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 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 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专题 一:六种物态变化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题单专 题一的“物态变化三角 形”: 2.对应练习 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第1 题,教师来回走动,接收学 生练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 1.完成题单上的专 题一:“物态变化三 角形”中的六种物态 变化以及相应的能量 转化关系,老师予以 指导和纠正。 2.完成对应练习第1 题。 对六种物态 变化的讲解 基本到位, 但是如果在 加些生活中 的例子辅 助,效果应 该会更好。 所花时间稍 多,可以让 学生分组 做,使课堂 更加高效。 3.例题评析 评讲练习题第1题,并对 学生易错知识点加以重点讲 解,纠正其认识误区。 3.回答问题,反馈 信息。纠正错误和认 识过程中的误区。 此处应该讲 明“状态 清,变化 明”。 专题二:熔化与凝固 1.知识建构 (1) 晶体:有熔点(凝固 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 点) (2)熔化条件 (3)对同一晶体:熔点=凝 固点 2.对应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 2、3、4 3.例题评析 对应评讲练习题2、3、 4,重点强调3题中的各曲线 所代表的含义,并在4题中 补充说明“热传递” 1.对物质的熔化与 凝固进行知识上的建 构,补充完成题单上 的知识点。 2.完成对应练习 2、3、4 3.反馈答案,听取 教师评讲,补充知 识,纠正错误,做好 相应的笔记。 熔化、凝固 曲线由于时 间关系,没 有列入知识 建构中,但 在稍后的对 应练习中会 补充强调。 例题的评析 应该注重知 识的拓展和 发散,此处 做的不是很 好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七《物态变化》 贺家土中学言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自然界的水循环,联系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了解物态变化的类型及特点,掌握物态变化的分析方法; 2、通过回顾实验,分析物态变化中的温度图像,认识熔化(凝固)、汽化(冷却)的条件和特点; 3、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问题驱动启发学生思维,创设情境紧密联系生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物态变化的判断;2.晶体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的特点。 (2)难点:1.对“白气”的认识;2.沸腾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建构网络——温故知新 多媒体展示《物态变化》知识网络图。 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心,知识板块,知识点的角度进行简单回顾,重在唤起回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解构网络——融会贯通 1、认识物态变化 (1)以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为线索,复习六种物态变化

①六种物态变化定义:以自然界中的水的存在形式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自主回顾。 ②物态变化的条件:存在温度差,通过吸、放热。 ③结合自然界中水存在的典型现象:雨、露、雾、雪、霜等,引导学生将其按状态归类,并分析物态变化类型。 ④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a.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紧扣物态变化的前后状态的变化,即“前世”与“今生”。 b.微观角度认识物态变化:分子间距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改变。 C.物态变化吸放热识记方法: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需要吸热;当物体有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需要放热。 (2)“白气”的形成原因 例1:冬天,我们在室外吐出阵阵“白气”,“白气”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解析:“白气”液态的小水珠(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冬天哈出的“白气”是由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温度比空气温度高,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拓展1:一般情况下,夏天,我们往外吐气为何看不见“白气”呢? 解析:夏天,口腔内温度和空腔外的空气温差小,难以发生液化现象。 练1:夏天,打开冰糕的包装纸,也会看到冰糕冒“白气”?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解析:夏天冰糕冒“白气”是因为气温比冰糕温度高,冰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冰糕放热降温而液化成了小水珠。 小结: “白气”的实质是液态小水珠,要发生物态变化,必须要存在一定的温度差。 【例2】 如图所示,常温下分别向玻璃杯a 中放入冰块,一会儿,可以看到玻璃杯上出现 很多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B .“出现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C . 小水珠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 D .小水珠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 解析:CD 选项,放入冰块时,外界温度较烧杯外侧高,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外侧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在烧杯外侧形成小水珠。 练2: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 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B. “出现水雾”是熔化现象,“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C. 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 D. 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 解析:CD 选项,倒入热水时,由于热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的烧杯内侧,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烧杯内侧上常会出现水雾。 小结:为什么放入冰块时小水珠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而放入热水时小水珠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本质原因是物态变化过程中热量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2、探究物态变化中温度变化特点 回归知识网络图,认识温度差是引起物态变化的原因,通过分析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认识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规律。 a 热水b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 一、知识回顾 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一切物体都具有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 度计,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是摄氏温标,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耳修斯首先规定的,以通常情况下 的温度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标的一个单位,叫做,用符号表示。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和;使用时温度计的玻 璃泡应与被测物体(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 和);待示数后再读数,读数玻璃泡仍要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液柱的相平。 3、体温计量程为,分度值是,(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和;能够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和。 5、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相同点:蒸发和沸腾时都要热,都是现象。不同点: 蒸发只是发生在液体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 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能在温度下发生。 6、液体沸腾时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2)。 7、晶体熔化时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1);(2)。 8、晶体凝固时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晶体的凝固条件是 (1);(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不同) 9、通常情况下,人们将物质的称为物质的三态。 10、叫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与有关,物态变化过程 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即吸热的物体能量,放热的物体能量。物态变化有 ___ 、 ___ 、 ___ 、 ___ 、、_____、六种形式,其中的三个吸热过程是___ 、 ___ 、 __ 其中的三个放热过程是 __ 、 ___ 、。 11、物质由变成的现象叫熔化;物质由变成的现象叫凝固。 12、物质由变成的现象叫汽化;物质由变成的现象叫凝固。 13、升华是物质由直接变成的现象,凝华是物质由直接变成 的现象。 14、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以形式汽化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等上面 ____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形成雾。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ºC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而形成固态的小冰晶,这就是霜。 15.填写6种物态变化名称、吸热放热情况。 固态液态气态 二、典型例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设计

武威第十九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电子教案课题物态变化复习练习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加强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学生做练习,教师讲解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种物态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三种物态的相互转化条件。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 .复习本章知识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并回答: (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3)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4)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又 有哪些相同点? (5)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 (6)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常 用的液化方法有哪些? (7)什么叫升华和凝华? 2.知识络(板书设计)

二、练习 1.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2.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雨 B.露 C.霜 D.冰

3.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4.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5.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6.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不变(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吸热(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水银(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的性 7、.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 8、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 B.甲的体温一定是 39.5 ℃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态变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 (2)掌握液化和汽化的知识内容,学习蒸发和沸腾。 (3)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内容,学习晶体和非晶体。 (4)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知识内容。 二.易错点与重难点: (1)物质的三态转化过程和吸放热情况。 (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3)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三.知识点: 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该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温度计的使用:估、选、放、读、记。

2.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其过程要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物理学中,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体表面积的空气流速有关。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不同物质的液体沸点一般不同。 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其过程要放热。液化有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

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以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气都与水蒸气的液化有关。 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被液化。 ②压缩体积。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如打火机、液化石油气、氧气瓶。 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冷热程度是否相同? 3.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其过程要吸热。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其过程要放热。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属于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还有一些固体,它们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属于非晶体。 晶体再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非晶体物质没有凝固点。 常见的晶体有: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但温度不变 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放热但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1)() 设计意图 为了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教材以“水”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水的形态的观察和研究,感受水的三种形态的区别,并通过举例和说明,引出其他物质的三态,让学生对物质世界物体所具有的固、液、气三态有一些基本了解。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汽化现象出发,先探究蒸发、沸腾,再探究液化,接着介绍熔化和凝固以及升华和凝华。这样,避免了一开始就涉及晶体和非晶体这两个概念,减小了探究的难度。 教学目标 1 能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质状态,并能描述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 2 能说出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描述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关注水的沸腾现象和沸腾图象;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能解释“白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形成过程 3 能说出熔化和凝固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情况,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象的意义, 4 能说出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 5 能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 6 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描述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关注水的沸腾现象和沸腾图象 2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能解释“白气”的形成过程 3 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象的意义 4 能说出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 5 能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 教具和学具 学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对物态变化的知识点,网络进行归纳。 寻找生活实践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并尝试解释。 生活实践还有哪些是你关注到,但尚没明白的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1.物体的叫温度。在物理实验中常用来测量温度,该仪器是根据液体的舰律制成的。 2.正确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①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②玻璃泡要跟被测物;③读数时,玻璃泡离开被测物体,且要待玻璃管内液柱后再读数。视线要跟液柱上表面。 3.体温汁有特殊的设计,即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每 次使用前都要拿着温度计把甩下去。 4.物体的三年种状态与六种变化的关系图 注意:(1)每种物态变化有其特定含义,也有其变化的条件。例如熔 化是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 要达到;②还要继续。(2)六种物态之间的变化每两种互逆。例如物质经汽化可由液态变成气态,相反物质也可经液化由气态变成液态。 5.固体分为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确定的,非晶体则没有。 6.沸腾是在和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沸点跟液面的气压关 (选填“有”或“无”) 。在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 7.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吸热.有作用。 8.液体沸腾的条件是:①先是温度要达到;②要继续。 9.液化的两种方法是:①②。 1O.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要热。物质从气态叫凝华。凝华要热。霜的形成属现象。 课堂巩固 1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 宿迁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 B. 正常人的体温 C. 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D.在宿迁,无盖锅中的沸水的温度 12.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1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14.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 “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5.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一.课程标准要求: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准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2.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2) 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二)知识点复习 1、物体的冷热水准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摄氏度,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温度计 (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准确使用方法 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

相平。 4、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温度计构造: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人体读取。②用前需甩 实验室温度计 测温物质为酒精-20℃—10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②不能甩 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 ②不能甩 5、练习应用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3)熔化和凝固规律 a、晶体在达到熔点(凝固点)时,继续吸收(放出)热量才能熔化(凝固),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物质由硬变软、变稠、再变稀;凝固过程中温度持续降低,物质由稀变稠、变硬。 (4)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a、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收热量。 b、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要降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 (5)例题讲解 2、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汽化时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所以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5.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6.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2.通过对本单元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卫生球带塞子的烧瓶树枝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上星期三的一场大雪,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也带来了烦恼,你知道雪是怎样形成的吗?老师也会制造“雪景”,请大家仔细观察,此“雪景”的形成过程与大自然中雪的形成过程有什么不同? 演示:人工“雪景” 生:雪是小水滴凝固或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冰冻现象是由于气温低于水的凝固点,地表的水凝固成冰;人工“雪景”是萘先升华后凝华而成的。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以上变化中涉及物质几种形态,分别是什么? 生: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师:物质三种状态相互转化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气态 吸热放汽化 升华吸热 凝华热液化(凝结) 凝固 固态液态 熔化吸热 板书:一、熔化和凝固 投影: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 一、教学目标: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2.难点: (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2)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三.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例:固态:___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___固定的形状,___固定的体积。气态:___固定的形状,___固定的体积。 (二)、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温度的测量 (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设计:《物态变化》复习课 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编排注重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于,内容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的分析,认识物态变化。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探 究实验的方法,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出各物态变化的条件、温度变化的规律及吸 热、放热规律,并学会记录和处理数据。 二、设计思想 本章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琐碎,但它的内容特点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 切,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现象,有了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学生就能 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本章的知识点及难点和考点,对主要知识点有更深一步 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 的物质在物态变化中的特征及发生的条件。 2、能用水的三态交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温度计的使用 2.物态变化的过程 难点: 1.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温度时间”图像。2.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五、学生课前准备 1.已完成本章知识体系 2.课前齐读本章的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课 水循环: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 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 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 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 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 、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二)复习本章主要考点 考点1 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判断与应用 生活实例:蜡油流下、冰雪消融、滴水成冰、豆腐冷冻后从冰箱取出、冬天动 物口中呼出白气、露珠、霜、冬天室外胡子变白、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

复习课教案--物态变化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物态变化 设计意图 冬天,气温低,水会结冰,说明物态是会变化的,而物态变化又是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系的,物理学上是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这一工具对物体的温度进行具体的测量。教材以说明书的方式,讲述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材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栏目,介绍了“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温度问题的思考。 在完成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复习后,重新回到水循环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水在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进行综合概括,突出学生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作进一步的探讨,确立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能正确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关注环境温度变化的原因。 4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吸热、放热条件 5 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6 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危机,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7 感知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8 探究家庭或学校用水中的节水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测量温度 3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4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具和学具 学案;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水污染 课前准备 请设想你是一个普及科学知识的宣传员,以水的循环将你所知的物态变化的知识编成讲座稿。要求:归纳六种物态变化知识,并列举自然或生活中实际例子、介绍相关实验辅助说明。 教学过程

一酒精灯的使用教师提问酒精灯使用 的注意事项学生归纳总结,从加 热、点、灭、盖四个 方面加于论述 酒精灯的使用,作为 学生必须掌握的工 具,它的使用方法, 文中进行了高度的概 括 二温度计教师提问温度的概 念、摄氏温度及温度 计的使用方法。然后 温度计的使用 1 摄 氏温度的规定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请一位学生上讲台, 介绍温度计的原理、 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并进行现场示范操 作。其他学生加以评 价与修正。 首先介绍了温度单位 规定 接着通过温度计原理 和使用方法的复习, 使学生更加系统了解 了温度计 三例题分析例1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 骤重新排列 a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b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c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d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f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g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四学生讨论请2名学生把水循环 的知识讲座稿介绍一 下。 学生提问讨论 五归纳填图请学生归纳物态变 化,并请填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