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的道德观

孔子的道德观

孔子的道德观
孔子的道德观

孔子道德观

山水先生

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近几十年海内外华人普遍关注的焦点。孔子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孔子成为当今全世界人民心中的亮点。但是,二十世纪“打倒孔家店”的五四运动和“批林批孔”的文化革命运动,极大地摧残了中国人民心中的那片圣土。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污点。这也是近些年国民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下降”、“滑坡”,国内“法轮功”事件屡禁不止的一个主要源点。在今日伟大的历史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国民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更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孔子思想的道德观主要是:仁、义、礼。

孔子在继承了仁的传统含义基础上,将仁直截了当地归结为生命、人心,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仁学。他在短短的一个《论语》中,用了105个“仁”字,可见他对仁的重视。

就本质而言,孔子的仁就是人心对生命的珍惜、热爱与尊重。大致看,主要含三个层次。一是爱己,即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尊重,这既是人同于动物的天性,又是生命价值的自我体现。二是“孝悌”,即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热爱自己的妻子、丈夫和子女。“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三是“爱人”,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热爱社会、周围所有的人,也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仁的核心。当“藩迟问仁”时,孔子毫不迟疑地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思想可以沟通人们彼此的心灵,弥合人与人之间的裂缝,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利益之争,消除人们心灵中憎恶与仇恨,增强集体主义与民族凝聚力。

近几年,社会越来越发展,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客观地讲,短时间难以让大家都做到“爱人”,难以改变这个现实。不可否认,现实社会中,不少人为了蝇头小利,给别人当“孙子”,视自己如走狗、大粪,甚至出卖自己的肉体或灵魂;不少人不爱妻子爱女子,不孝父母孝“长官”,甚至有人因遗产或其他利益之争视兄弟姐妹如路人、仇人。所以当前应首先提倡爱己和孝悌,这是“爱人”,的基础,这是培养爱人的必经之路,也是做人的起码伦理标准,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和父母家人都不爱、不孝的人会爱别人,除非有利可图或有求于人。

就形式而言,孔子的仁有一贯之道:“忠恕”。它贯穿于整个仁学之中。它主要包含正反两方面内容:“忠”包含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至“杀身以成仁”等一系列的道德内容,是一个由己及人,由父母及君王以至整个社会、国家的与人为善、乐于奉献的高贵品德。“恕”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即自己做不到有利于别人的“忠”时,起码要做到不有害于别人。

在如今个体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差距较大,而又最求共同富裕目标的“特色”道路上,倡导孔子的“立己”、“立人”的“忠”的思想具有特殊的历史与显示意

义。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盛行,欺行霸市、偷盗抢劫屡见,我们更应该大力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思想,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大家都能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话,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

孔子将“义”看作人们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他要求“君子”先“喻于义”,即理解义的意义;再“义以为上”,以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进而“义以为质”,把义化作自己的血肉,使自己的思想发生本质的变化。孔子在“袁公问政”时回答:说:“义者,宜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即凡事“适宜”即为“义”。他主张人们为人处世应以义为尺度,以“适宜”来衡量;不论何时何地都应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就主要内容而言,义包括两方面:一是正直。孔子在“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时,回答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他把正直品质作为达德之士的重要标志。孔子要求从政人员,特别是掌权者为人正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正直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会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拥护。如果从政人员不秉公办事,不“中立而不倚”,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考虑事情处理问题搀杂私心杂念,则一定群众不服,政令不通,行政效率低下,社会不安定。二是后利。孔子肯定人的本性,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主张人们过上富裕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他也曾为自己过上富裕生活而奔忙,“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是,他不是片面地追求利,而是将利与义结合起来,先利而后义。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当自己得到利时,要扪心自问这种利是否“适宜”?是否符合“义”?如果符合义,就可大胆地取。如果不符合义,就不要拿,否则就是苟得不义之财,寡廉鲜耻。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许多人对善与恶、是与非的判断标准把握不准或不正,社会歪风邪气上升,百姓拉关系,走后门,不情愿地请客送礼塞红包,靠“扶上马”、“送一程”上来的干部见利忘义、假公济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肆意侵吞挥霍国家和集体财产,极大地扭曲了人们的灵魂,破坏了社会风气,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经济发展,危及到政权稳固。为此,我们应大力提倡、弘扬孔子这种正直和先义后利的朴实思想,既注重个体意识,又强调群体意识,提倡崇德重义,反对见利忘义,打击歪风邪气,伸张正气,教育人们以义为武器,制裁不正当的利欲。

孔子非常重视礼,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人的外在规范。孔子在“颜渊问仁”时,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他要求每个人的视、听、言、动都要以礼为准绳,“非礼勿礼、非听勿听、非言勿言、非动勿动”,甚至尖锐地指出“不学礼,无以立”。礼的内容很广泛,其核心是“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守法。孔子主张德治,但同时重视法治。孔子说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怀刑即安于法。他主张以德治为主,法治为

辅。他认为,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这总称为礼,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法。法、礼的目的是一致的,殊途同归。如果大家都懂礼、守法,社会即可维持安定。二是礼节。孔子认为,大家彼此尊重就是礼,爱人要通过礼表现出来。礼要传下去,还要有所节制,所以又谓礼制、礼节。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一个人过于质朴显得粗野,过于文饰流于虚浮。在礼节的训练和陶冶下,使人文质相济、恰到好处、举止适度,优美大方,这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才算高尚道德与才能的人。三是贵和。孔子说:“礼之以和为贵”。他指出贵和是在礼的制约下的和,如果脱离了礼,而一味追求和,那就不是“和”,而是“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出了“和”与“同”的差别:“和”以礼为准绳,有原则性;“同”从以个人私利出发,毫无原则性,是无原则的“苟同”。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的“个性”和“主体”意识获得了空前解放,导致人们对伦理和道义的轻视,使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变得有些粗野无礼,大街上衣冠不整,口出粗言,无老无少的非礼行为随处可见,不文明或反文明的粗俗化倾向成了社会的一种时尚。国有单位内部党政领导班子团结有力的很少,明争暗斗、工作效率底下的居多,国内企业面对跨国大企业进入中国后的强大竞争压力,相互间既讲竞争又讲合作的不多。为了权钱名利,社会上各种明争暗斗屡见不鲜,甚至发展为结党营私,黑帮团伙。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也层出不穷,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知法犯法等。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孔子的礼的思想,大讲特讲伦理道德、伦常礼仪,教育人们遵纪守法,遵守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自觉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在世人面前重塑“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形象。

总之,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在历史上对维系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凝聚力起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虽源于古代,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修养的准则,是个人品德的准则,是文明的标志。作为对少数人(共产党员)要求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并不排斥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新加坡、日本、韩国将儒家的哲学和孔子的伦理道德揉和在现代化文明之中,成为他们治理国家,安邦兴业的主要理论。孔子属于世界,但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我们比任何国家对孔子思想的研究、理解都更加深刻。有理由相信,中国重视以伦理道德为主的德育,全民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早日实现。

孔子人生价值观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

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名言nn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孔子认为:"义以生利"。即先有了"义",才能生出利。《易传·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这是把对立的"义"和"利"两者统一了起来。这种思想很符合孔子的主张,《左传·昭公十年》记载晏婴说:"义,利之本也。"义是利的根本。与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孔子反对片面追求功利。他认为在"利"的面前,必须时刻以"义"来衡量是否应该取。他说,符合道义然后才去取得,这样人们就不会厌恶他的取得。相反,"放于利而行,多怨"。①即片

孔子德行篇教师版

德行篇 编制:王伟审核: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 2. 梳理探究孔子有关做人的思想。 3. 辩证评价孔子品德修养的价值观,思考其现代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 一、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 德行篇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8.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三、背诵1到3则。 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选一条名言,引名言,分析评论,联系实际,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论孔子的道德教化观-2019年文档资料

论孔子的道德教化观 文献标识码:A 孔子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谓博大精深,其中尤以道德教化思想为最。研究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但恰恰以孔子道德教化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论著并不多见。本文试图对孔子关于道德教化的目标、自修与施教之法略作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孔子道德教化的目标 孔子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培养目标看,孔子提到的概念,有“成人”、“君子”、“贤人”、“仁人”、“圣人”。根据孔子的论述,依境界的高低,我们可以将其道德教化的培养目标整理成如下序列: 君子(成人)f贤人f仁人f圣人 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是圣人。《论语》一书,“圣”和“圣人”各出现四次。 孔子答子贡问以“博施”、“济众”为“圣”,是将“圣”德定位于政治功能,体现了孔子最高的政治追求。孔子三次提到“圣人”(其余一次,是子夏的话),都是指道德极其高尚的人。如 大人” 君子有三畏:畏大人,畏天命,畏圣人之言” [1]214 。 古称在高位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郑《注》:“谓天子诸候为政教者”,刘氏称之为“贤德之君” [2]139 。现在“圣人”与

大人”并列, 可见“圣人”偏重于指道德高尚的人。 但细看《论 语》里堪称“圣人”的典型人物,如尧、舜、禹,则不但品德高 尚,而且充满智慧,才能卓著,施政有方。他们既是道德楷模, 又能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 者,斯可 矣。 ”[1]8 3 圣人是很难见到的, 孔子一生都未见到过, 能见到君子就不错了。他称颂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 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 焉!” [1]98 孔子对尧、舜、禹等圣人的品德、才智和功绩给予 了无与伦比的赞美。 二是仁人。在《论语》里,仁人极少提到。而且,孔子评价 过许多人,绝不轻许以“仁”。如楚国的宰相子文、齐国的陈文 在孔子的学生里, 只有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 而已矣” [1]63 ,即偶尔短时间地想想“仁”罢了。像子路、冉 求、公西赤都只能于施政、 理财、外交等方面各展其才干, 是说不上的 [1]48 。被孔子痛痛快快称为“仁”人的,据《论语》 所载,只有殷代的微子、箕子、比干 [1]234 。 三是贤人。贤者,是指有道德、 有才能的人,但要次于圣人。 贤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1]41 。贤人的高尚尤重于品德,而在行为上则表现为超凡 脱俗、清逸高雅,“贤者避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 子(名须无)都只能称“忠”和“清”,算不上“仁” [1]54 。 仁”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导读: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儒家教师观历史演变初探

先秦儒家教师观发展初探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亢旭华 摘要: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有许多特色论述,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教师观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先秦儒家代表观点入手,对先秦儒家教师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探明先秦儒家教师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儒家,师严道尊,教学相长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对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革。此后,漫长岁月里儒学垄断了教育,重学必崇儒,崇儒必尊孔,儒学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儒家的教育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有许多特色论述,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教师观的发展。 一、先秦儒家有关教师的论述 (一)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创设儒家“私学”,相传其弟子达三千余人,成名者有七十二人。虽然他在晚年还专注于整理国故,对《诗》、《书》、《礼》、《乐》、《春秋》进行了编纂和阐释,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但他始终忠心于教育事业,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更多、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令万世景仰的伟大教师人格。 1.关于教师的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当教师,但从未停止学习。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他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观点比较

仁分为潜在状态和充分发挥的状态,后者是仁的真正表现。一个人面对自己而要求自己能真正成为一个人的自觉自反。真能自觉自反的人便会有真正的责任感,便会产生无限向上之心。 在伦理范围内礼具有两个主要功能:修养道德精神与规范任何行为和行动。在孔子看来,除了圣贤人以外,普通老百姓能够成为道德风尚的人或者说君子或者仁者都后天的成绩。人们通过不断训练和修养都可以成为仁者,而且能够不断训练与修养的力量、条件和因素是天赋的。这个天赋的力量、条件与因素就是仁。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仁作为力量、条件和因素是它在它的潜在的状态下的,而不是仁已经完成的、实现的状态。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人没有潜在的仁的话,也缺少了修养道德风尚的可能性。这种人也无法礼。因而,礼的道德修养的功能就是把心内在的仁外化和客观化。把人们的行为与行动规范化就是礼的第二个主要功能。 正有知识的人也是智慧者。孔子相信博学多才是道德修养的唯一道路。能够成为一位有道德风尚的人,首先要知道怎么修养道德,修养道德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修养美德,按什么准则行为和行动才能判断是不是仁者。孔子强调通过学习而得到的知识。。……在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大致可分为三个体知层。 第一层是对日常生活中人际相处之道德准则和规范的体知。第二个层面则是对关系家国天下命运利益的规范原则的体认,如‘天下为公’。第三层是对于宇宙生命,大化流行的感悟和体知。通过博学文可以认识天地万物,但是博学文的最高目的是能够约之以礼、培养人们的品无信的人不仅仅对自己无法培养任何 美德与美行,而且对其他人也不能相处、合作和被信任德。人与人之间信的必要性在领导人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更微妙。子日:“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德性所寻求的是人的善和人的幸福。人的善我们指的是灵魂的而不是身体的善。 道德和政治的关系: 孔子对道德与政治关系的看法可以从三点来分析和了解。第一,道德作为政治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政治作为道德的扩展;第三,政治的道德目的。 在孔子心目中政治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段来满足统治者或者被统治者的人的物质需求,而是最合适的渠道来推动德性为了能够人人成为好人。这是由于,孔子相信德性本身包含着推动力加上政治权力的权威性,毫无疑问,正的政者是最适当在群众中推广德性的因素。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26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解析版)

易混易错点26、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4·上海单科·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道德经》 【解析】此段文字是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故A项正确;《庄子》是庄子的著作,属于道教,故B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属于法家,故C项错误;《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属于道家,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答案】B 6.(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 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

8D元 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练习)

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 一、知识填空 一、孔子的生平: 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____,后成为儒士,以传承_________为已任。 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_____,试图实现恢复____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没被采纳。 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___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_____。 二、孔子的思想 1、主要容:A儒家思想: (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_______,把___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核心:___,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_____”、“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 (3)中庸:把伦理畴的“___”和政治畴的“___”结合在一起,认为“_____”,要做到中庸的方法是“_______”。 B政治:主以____和___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C教育:(1)教育对象:开创____,“;______”,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_____”,而且要培养成“_____”。 (3)教学方法:注重______,注重_______。 (4)教学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___》《___》《___》《___》《易》《春秋》,2、2、地位和影响: A对中国: 大思想家,“_____”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_____奠定了中国______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________的核心容,历代封建君主都利用孔子的思想________,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思想容渗透到________和________规之中。 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___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_____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容。 B 对亚洲:如越南、_____、______等国实行以_____为主的开科取士 C 对欧洲:欧洲______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二、选择题: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浅谈孔子的思想

浅谈孔子的思想 历史纷纷扰扰,当今世人对孔子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孔子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没人能动摇,随着历史的变迁,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沉淀。孔子被后人称之为至圣,这就证明了在后人心中地位之高。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 孔子思想核心为“仁”,这个字看似简单,而其内涵丰富。孔子在讨论中没有明确指出“仁”的具体含义,而我们在读《论语》时或多或少可以从中体会到“仁”的含义,然后汲取所需,用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所说的“仁”包罗万千:在上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由此推及亲友邻居等;其次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再者要注意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做事不要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仍有许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意思就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了。这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末期适用,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仍然适用。不论时间流向何处,“孝”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意思是:仁人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遇到有名利的事情就退后。这虽然不被广为接受,可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的美德。中华民族向来愿意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也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干,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不能逼着别人去承担。这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做到这点,我们就能融洽相处,相互尊重和支持,矛盾就会减少。这同是也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教育上,孔子的影响更是突出。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在一个战乱频繁,教育不被重视的时代,这是不可低估的数字。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也间接当了孔子的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

言谓之瞽。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

孔子师德观对当代教师师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孔子师德观对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昨天,我有机会参观了才溪中学孔子文化园开园庆典,又聆听了两位连教授和林主任的精彩报告,感触颇深。今天又能向在座的专家、学者学习孔子理论的精髓。感觉很荣幸。说实在话,本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理论、师德观点,没能做系统学习,更没有去深入研究, 只能在学生时代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零零星星的接触,所以不能真正体会孔圣人教育理论的精华,只有有一些肤浅的认识。现在,就结合本人在小学教育一线二十多年教育教学的经历,来谈谈自己对孔圣人师德观的一些粗浅的体会。敬请在座的专家学者、同行的批评指正。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的当今社会里,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有的教师迷惘了、迷失了,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热爱教育,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以罚代教,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甚至有的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刑律。给我们教师队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本人觉得,我们教师有必要重温孔圣人的师德观,传承中华的优秀教育思想。)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本人对孔子师德观的理解: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 孔子一生立教圆梦。他以教为乐,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教育事业。孔子的观点告诉我们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困难和曲折也能顽强地克服。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第二、关爱学生,这是我们师德修养的灵魂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吸取教训不能没有水。陶行知先生也倡导爱满天下,由此可见爱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关爱学生是一种崇高的爱;是通过辛勤劳动,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学生,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下一代,不图回报,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个人杂念的,心甘情愿的爱;教师关爱学生不是溺爱,也不是迁就学生的错误,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关心每名学生,还要关心每名学生的全面成长,做到不偏爱,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爱范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都应给予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喜悦,便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信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实践证明,只有当一个老师对学生充满爱时,他的教育效果才会特别突出。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热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知识和不足的宽容,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和关爱。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师爱就是师魂。所以我们要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第三、为人师者一定要为人师表。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教师的素质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

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无法非常自信地为他写出一部线条清晰、先后承接的传记,这是不得不预先声明的。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教材取前一种说法。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

孔子道德观中的仁

孔子道德观中的仁 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影响范围之广、意义之深是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内涵是爱人,自身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待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最后达到天下归仁。仁和礼相辅相成,人提高自身修养臻于至善,作为仁的载体的礼才有其真正意义。孝乃是仁的根本,要培养仁的品质就要从孝做起。孔子仁的思想对我们现在社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标签:孔子道德仁礼孝悌 一、孔子道德思想产生的背景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生活的这个时期是历史上一个动荡剧烈的年代。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渐渐土崩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周朝天子王权衰微,诸侯国势力膨胀,诸国群起争夺进而兼并,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社会的混乱无序。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而春秋末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以致“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称之为“天下无道”,“礼崩乐坏”,他希望恢复“天下有道”局面,社会有序安宁。这就产生了道德教化的最初的想法,也促进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的形成。 二、仁的内涵 1.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的“仁”是什么呢?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而且对于不同的学生的提问有不同的解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里孔子将“爱人”视作“仁”的内涵。仁者爱人,这里的人是一般的人,所有的人。这在当时尊卑有别的奴隶社会来说可谓是一大进步。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奴隶虽是人,但没有作为“人”的权力,以奴隶祭祀、殉葬屡见不鲜。奴隶对于奴隶主来说是财产,可以随意赏赐、买卖,是没有人格的会说话的工具。但孔子认为仁爱的范围应该是在众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廐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论语·乡党》)马车在当时算是比较贵重的财产,而养马的人必定是奴仆。但孔子关心的是养马的人是否受伤,而不是马,所以孔子的思想对于之前的是进步,有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2.怎样做到到“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是“仁”的要求,是我们正直的人所应遵守的。“子贡问仁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朱熹在《四书集注·论语》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可见,恕是推己及人,要求人们会换位思考,以自己的情感欲望为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 ?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 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5)提出儿童中心论 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 3、《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教育制度: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

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一、文、行、忠、信: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教学内容,都与道德教育有密切联系。这一切可以通过孔子教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和文献典籍中得到印证。 《论语》记载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73 其中 “文”指文献典籍,“行”指行为规范,“忠”和“信”指道德修养。可见,其主要的教育内容是道德。 《史记· 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 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2]419 这里提到了孔子的四类教学内容,其中提到的“六艺”即:“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御),五曰六 书,六曰九数。”[3]731 南宋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 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驭(御)、书、数之文。及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及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 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 修己治人之道。”[4]1 朱熹明确地将“礼、乐、射、御、书、数”归入小学的教学内容,即初级六艺。从小学进入大学,要学高级“六艺”又称“六经”。《庄子》中已有六经之说:“丘治《诗》、《书》、 《礼》、《乐》、《易》、《春秋》六经。”[5]220 《庄子·天下》还概述 了“六经”的内容:“《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 行, 《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5]487 孔子四教中的文,即其整理过的古代文献典籍———六经。孔子正是通过这些文献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仁德的,或者说,六经是为孔子的道德教育服务的。孔子所关注的,正是六经的伦理道德价值。 六经中的《诗》即《诗经》,它不仅具有明显的文学 性,且亦具有非常强的性情陶冶作用。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诗教。 他曾两次督促儿子伯鱼学诗:“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 言。 ’鲤退而学《诗》。”[1]178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也与!’”[1]185 他对儿子的这番教导,足以表明其对《诗》的 重视。孔子还对学《诗》的意义作过如下论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185“兴、观、群、 怨”是孔子对《诗》的意义的全面概括。“兴”,古注解为“引譬连类”,即打比方,进行联想。朱熹注为“感发志意”,即获得启发和感染,借诗以言志抒情。这是讲诗的感染和陶冶作用。“观”,古注解为“观风俗之盛衰”。朱注为“考见得失”。这是讲诗的认识作用。“群”,古注解为“群居想切磋”。朱注为“和而不流”。就是说,诗可以教人互相砥砺,增强群体意识。这是讲诗具有合群作用、 团结作用。“怨”,古注解为“怨刺上政”。朱注为“怨而不怒” ,就是说,诗可以批评讽喻时政,或陈述怀抱、发泄苦闷怨恨等情绪。但这种讽喻或发泄要有一定限度,它不是攻击性的,而是建设性的,是为了促其改善、改良,而不是打倒。“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朱注说:“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就是说,举出事父、事君这两项最重要的人伦之道,借以说明,诗具有明人伦以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这是讲诗的伦理道德作用和政治作用。 六经中的《书》、《礼》、《乐》、《易》、《春秋》更是如此。《书》 是孔子开设的古代历史文献课。《书》又称《尚书》,是孔子将上古时代的历史典籍编辑整理而成的。孔子对《书》的内容非常熟悉,他在谈话时可以随口举《书》的文句来表达自己的伦理思想。一次,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他回答道:“《书》上不是说嘛:‘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20-21 意思是说,把孝悌的道理施行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 收稿日期:2010-07-27作者简介:聂民玉(1969-),男,河北唐县人,保定学院政法管理系副 教授,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 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聂民玉1,段红智2 (1.河北大学哲学系,河北保定071002;2.保定学院图书馆, 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文、行、忠、信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逻辑进程是:“性相近,习相远”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中庸”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内圣外王” 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想目标。关键词:孔子;德育;人性论;方法论;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0)06-0030-05 2010年11月保定学院学报 Nov.,2010第23卷第6期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 Vol.23No.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