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孔子的道德观

浅谈孔子的道德观

浅谈孔子的道德观
浅谈孔子的道德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摘要:首先简介孔子的生平和文论思想,他的文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 其次分三个方面来浅显分析孔子的文艺观, 第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第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最后,总结孔子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思无邪 姓名:苏晓龙 学号:20080341044 班级:08汉语言文学三班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成形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充满了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的,既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也难能可贵的在他思想中有着新的内容。 孔子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他这种文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孔子的文艺观。 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 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就是孔子的文艺观,主要眼于文艺的社会教育功用,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着重体现了文艺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孔子的“兴”、“观”、“群“、“怨”是比较典型且有代表性的。 “兴”是作诗的方法,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按朱熹的诠释意思是:“兴者,先言他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具有含蓄美,又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能给人联想的空间,所以,“兴”这种作诗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观”的本义是观察,仔细地看,“观”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中华文明自盘古时代,经历了漫长的萌芽、积淀期,至春秋战国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论语》作为其中代表流派儒家的经典被流传下来。

公元一九九八年,当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的三分之二在世者于巴黎聚会时,会议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若生存于21世纪,必须回首2500年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里所说“孔子的智慧”应该主要是指孔子和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其代表当然首推《论语》。比如其中的“畏天命”、“和为贵”、“过犹不及”、“其生也荣”、“节用而爱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无不闪烁着浓郁的生态思想。下面我们根据《论语》原文,并结合有关材料,对其蕴涵的生态思想进行阐释。 秦代由于历史原因而采用了法家的思想,儒家思想并未得到重视。至汉代高祖安邦定国,经董仲舒等人的努力及汉武帝的推动,儒学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理论,从而形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沿用的儒外法内的治世模式。自此,由于儒家的特殊地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著作,其意义更为重大。 天本身是在人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决定性,人顺天之性,回应天命,是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天职,对天命的认同和领悟,意味着天人之间积极,亲和关系的建立与确认。这是对天命之性的承接与顺从,是人对其自身使命的自觉。孔子将天命与人为的结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将天命意义的昭显体现为圣人道德智慧的昭显,这种统一是通过“知”的体认和“畏”的实行来实现的。“知”,不仅是认知之知,而且是实践之知。“知天命”即体现天命蕴涵,因为知的转换,天命才能由外在的他律化为内心的自律,踏踏实实在人心寻一个安置处。换言之,天命即人生,天命的意义便体现为人生的意义,天人合一即天命

关于孔子天命论的成因探究

关于孔子天命观的成因探究 吉水二中李清云 孔子的自然观是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天命论并不是由孔子发明的。“有夏服(受)天命”①证明了夏朝时就有天授权论。商时又有“帝立子生商”②。西周时继承商代关于天命论的观点,宣称周代商是天所授命“今予发,唯恭行天之伐”③ 但孔子的天命论并不象商周时代那样,只是一种粗鄙的鬼神迷信,而是更加体系化,理论化的天命观,孔子相信天命,但对鬼神有所怀疑。“敬鬼神而远之”④“未能能事人,焉能事鬼?”⑤孔子既相信天命又疑鬼神,这种矛盾的心理的出现,成为他改进传统的粗鄙天命论的动力。这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传统的天命论,是最原始的唯心论,它的目的是为了从精神上来控制人民,使人民乖乖地接受奴隶主的统治,从理论上试图说明君权神授的荒谬观点。而与之同时,朴素的唯物论观点也出现了,比如“五行”说,它在商未就在民间普遍流行,西周时又有进一步发展,史伯提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⑥。“阴阳”说又是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气(阴气、阳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盛、凋衰的另一唯物论。朴素的唯物论排挤“天”的生活空间,否定了能创造万物和主宰世界的有意志的天的存在。这冲击了当时奴隶主统治思想——天命观。出现了否定天神支配着人事的观点。认为“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尊沓背憎,职竞由人。”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到春秋时期,新兴的地主势力掀起了改革的高潮,奴隶制制度纷纷解体,

奴隶起义和诸候争权,使周王室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对“君权神授”的观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对鬼神、天命表示怀疑,因为奴隶主的祭祀与寻求庇护,并没有保住他们的权力与地位。孔子作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人,奴隶主统治崩溃的现实,鬼神和天命并不能维持旧贵族统治的事实,使孔子不得不接受古代朴素唯物论和人民对鬼神、天命怀疑的影响,因此对鬼神敬而远之。但他又是奴隶主贵族利益的维护者,面对西周奴隶制度崩溃的事实,还主张恢复“礼”,要维系风烛残年的奴隶主统治,还必须要继承君权神授和麻痹人们的天命论,因此他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天命论,“而是看到了粗鄙的鬼神迷信已骗不了人,便努力对传统天命论进行加工,把它搞得精致些,成为比较体系化的唯心主义,以之作为挽救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⑧ 由于孔子所站的阶级立场,及他的政治倾向,他也只能把传统的天命论进行加工,把鬼神二字驱逐出去,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理论。如称“五十而知天命”⑨“获罪于天,无所祷也”⑩“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用“天”来代替鬼神的意志,同样也可以麻痹人民和神化王权,维护等级,他所说的“天”,仍然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不可违抗的富有意志的东西,鉴于他的历史局限性,他不可能用唯物观来彻底解释社会发展的现象,这也要求他只能用“天”来代替“鬼神”行使主宰自然与人间的职责。这一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如汉代儒生董仲舒为适应当时统治的需要,就对传统的儒学作了发挥,进一步把孔子的天命论加以实用化,如宣称皇帝是天的儿子,称为天

孔子人生价值观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

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名言nn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孔子认为:"义以生利"。即先有了"义",才能生出利。《易传·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这是把对立的"义"和"利"两者统一了起来。这种思想很符合孔子的主张,《左传·昭公十年》记载晏婴说:"义,利之本也。"义是利的根本。与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孔子反对片面追求功利。他认为在"利"的面前,必须时刻以"义"来衡量是否应该取。他说,符合道义然后才去取得,这样人们就不会厌恶他的取得。相反,"放于利而行,多怨"。①即片

论孔子的道德教化观-2019年文档资料

论孔子的道德教化观 文献标识码:A 孔子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谓博大精深,其中尤以道德教化思想为最。研究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但恰恰以孔子道德教化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论著并不多见。本文试图对孔子关于道德教化的目标、自修与施教之法略作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孔子道德教化的目标 孔子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培养目标看,孔子提到的概念,有“成人”、“君子”、“贤人”、“仁人”、“圣人”。根据孔子的论述,依境界的高低,我们可以将其道德教化的培养目标整理成如下序列: 君子(成人)f贤人f仁人f圣人 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是圣人。《论语》一书,“圣”和“圣人”各出现四次。 孔子答子贡问以“博施”、“济众”为“圣”,是将“圣”德定位于政治功能,体现了孔子最高的政治追求。孔子三次提到“圣人”(其余一次,是子夏的话),都是指道德极其高尚的人。如 大人” 君子有三畏:畏大人,畏天命,畏圣人之言” [1]214 。 古称在高位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郑《注》:“谓天子诸候为政教者”,刘氏称之为“贤德之君” [2]139 。现在“圣人”与

大人”并列, 可见“圣人”偏重于指道德高尚的人。 但细看《论 语》里堪称“圣人”的典型人物,如尧、舜、禹,则不但品德高 尚,而且充满智慧,才能卓著,施政有方。他们既是道德楷模, 又能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 者,斯可 矣。 ”[1]8 3 圣人是很难见到的, 孔子一生都未见到过, 能见到君子就不错了。他称颂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 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 焉!” [1]98 孔子对尧、舜、禹等圣人的品德、才智和功绩给予 了无与伦比的赞美。 二是仁人。在《论语》里,仁人极少提到。而且,孔子评价 过许多人,绝不轻许以“仁”。如楚国的宰相子文、齐国的陈文 在孔子的学生里, 只有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 而已矣” [1]63 ,即偶尔短时间地想想“仁”罢了。像子路、冉 求、公西赤都只能于施政、 理财、外交等方面各展其才干, 是说不上的 [1]48 。被孔子痛痛快快称为“仁”人的,据《论语》 所载,只有殷代的微子、箕子、比干 [1]234 。 三是贤人。贤者,是指有道德、 有才能的人,但要次于圣人。 贤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1]41 。贤人的高尚尤重于品德,而在行为上则表现为超凡 脱俗、清逸高雅,“贤者避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 子(名须无)都只能称“忠”和“清”,算不上“仁” [1]54 。 仁”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最新 论孔子的文艺美学观-精品

论孔子的文艺美学观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是一个从经济、到思想、都发生着重大变革的时代。而孔子正是这一变革时代的思想家,他的、政治、伦理、道德和文艺思想中都深刻地体现了这个变革时代的复杂矛盾。他的思想中还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思想中的新内容。他之所以成为后来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决不是偶然的。孔子的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孔子“思无邪”说和《诗经》实际内容上的矛盾,乃是孔子基本思想矛盾的反映。孔子既有维护旧制度的保守落后一面,又有反映时代新思潮的积极进步一面。因此,他可以把《诗经》中的这些不同内容、不同思想倾向的作品,都包容在他的“思无邪”之内。“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不难看出,孔子对《诗经》中表现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愿望的作品和表现下层官吏牢骚不满的作品的肯定,是和他提倡“仁”的思想的新内容相联系的,也正是他重视人的价值,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在文艺思想上的表现。“思无邪”中的“无邪”即是“归于正”,符合“中正”,也就是“中和”。他的这种“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就是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说,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看,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是过于直露。这种审美情趣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无形中已经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民族心理和感情因素。我们欣赏艺术和处理工作、生活,都喜欢有和谐的节奏,不喜欢过度的紧张和强烈的刺激。中国人固然欣赏“悲剧”的壮烈,“喜剧”的幽默,也许更喜欢“正剧”“大团圆”的“中和”。这应该是和孔子的诗乐之教的审美观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吧。“文”和“质”是孔子文艺和美学思想里两个重要的范畴。《论语》中讲“质”和“文”的关系的有两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A,犹犬羊之?A。”(《论语?颜渊》)这两条都是就培养人的性格美来说的。孔子认为,实质胜过文采词藻,就显得粗野;文采词藻胜过实质,就显得浮夸。“文质彬彬”就是说文采和实质配合得很恰当,形式与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君子”的典型。孔子主张文质兼备,但就文、质比较起来,他更强调质的重要性。《论语?先进》中有: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另外,《论语?八佾》中有:子夏问曰:“巧笑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导读: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观点比较

仁分为潜在状态和充分发挥的状态,后者是仁的真正表现。一个人面对自己而要求自己能真正成为一个人的自觉自反。真能自觉自反的人便会有真正的责任感,便会产生无限向上之心。 在伦理范围内礼具有两个主要功能:修养道德精神与规范任何行为和行动。在孔子看来,除了圣贤人以外,普通老百姓能够成为道德风尚的人或者说君子或者仁者都后天的成绩。人们通过不断训练和修养都可以成为仁者,而且能够不断训练与修养的力量、条件和因素是天赋的。这个天赋的力量、条件与因素就是仁。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仁作为力量、条件和因素是它在它的潜在的状态下的,而不是仁已经完成的、实现的状态。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人没有潜在的仁的话,也缺少了修养道德风尚的可能性。这种人也无法礼。因而,礼的道德修养的功能就是把心内在的仁外化和客观化。把人们的行为与行动规范化就是礼的第二个主要功能。 正有知识的人也是智慧者。孔子相信博学多才是道德修养的唯一道路。能够成为一位有道德风尚的人,首先要知道怎么修养道德,修养道德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修养美德,按什么准则行为和行动才能判断是不是仁者。孔子强调通过学习而得到的知识。。……在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大致可分为三个体知层。 第一层是对日常生活中人际相处之道德准则和规范的体知。第二个层面则是对关系家国天下命运利益的规范原则的体认,如‘天下为公’。第三层是对于宇宙生命,大化流行的感悟和体知。通过博学文可以认识天地万物,但是博学文的最高目的是能够约之以礼、培养人们的品无信的人不仅仅对自己无法培养任何 美德与美行,而且对其他人也不能相处、合作和被信任德。人与人之间信的必要性在领导人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更微妙。子日:“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德性所寻求的是人的善和人的幸福。人的善我们指的是灵魂的而不是身体的善。 道德和政治的关系: 孔子对道德与政治关系的看法可以从三点来分析和了解。第一,道德作为政治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政治作为道德的扩展;第三,政治的道德目的。 在孔子心目中政治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段来满足统治者或者被统治者的人的物质需求,而是最合适的渠道来推动德性为了能够人人成为好人。这是由于,孔子相信德性本身包含着推动力加上政治权力的权威性,毫无疑问,正的政者是最适当在群众中推广德性的因素。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二年级学号:05 姓名: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最早的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书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言论和行动。孔子的思想学说零星地体现在其言论之中。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也就是主张通才。孔子本人就是一位文化通才,其思想学说涉及了政治、伦理、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领域。搜集整理《论语》中涉及文学(或文学艺术)的文献材料,就可以发现孔子的文艺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了文艺理论的许多和命题领域。 以下,是我们综合我们所翻阅的所有与孔子的文艺思想有关的资料,从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继承与发展、评价以及对现代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一、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诗教”之说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而展开的。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1、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篇》载,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孔子生活的时代, 是一个诗与乐的时代。他的“博于诗书”、“察于礼乐” , 不

《论语》中的天命观

《论语》中的天命观 内容提要:"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贯注"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重要源头;第二部分,着重讲述儒家经典文献〈〈论语〉〉中的天命观,目的在于阐明在孔子那儿"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将天命在人心中牢牢的矗立起来;第三部分论述了人之为人对天命应有的三个态度:体认、敬畏、持守,人应该在道德的行为中确定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近代以来,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场地震,中国的"天"在下降,"天命"在陨落,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一夜之间坍塌了大半。灾难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废墟之上,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之家,这不仅是精神建筑师的重担,也是故土之子的责任。我写这篇文章并非出于"整理国故"的目的,而是想找回一些我们已经失落的"家"的感觉。 一."天命"梳理 "天"字,在殷商时代早就有之,但并非有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尚书·商书·盘庚》中有:"先王有服,克谨天命。罔之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1] 在殷商时帝是最高的人格神,它主宰人间的一切。天是在周时才受到格外的重视。<<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2] 天的本意是"颠",即指人的头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对其的注释是:"……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称。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于民事皆曰天是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故从一大。"[3] 许慎在说及天的本意时无外乎人的头顶,而天的注释却显得深厚凝重。在注释的底层有一种建构,即对天的一种意义建构,在周时便赋予天与"帝"不同的内涵。周人的这番努力为未来的新天进行了新的意义奠基。周人的新构建与其重视天文学,重筮占,重农业的传统息息相关,共同养成了对天的考查,思考,认识和崇拜,同时又塑造了周人深厚的理性精神。他们对天的新构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天的权威重点放在"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尚书·周书·召诰>>)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

言谓之瞽。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孔子(仁)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虽然涉及的对象包括了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但是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根本之道,是比较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什麽是“仁”呢? 一.至道无形 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学者多以训诂和语义的角度去推敲。例如,以“二人”解释仁为亲亲之义。《说文解字》解做:“仁,亲也,从人从二。”但是现在有的从出土古字中读到“上人”(人字边在上,二字在下面),乃谓仁指上等人之间的爱。以此类推,莫衷一是。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揣测的空间(或曰做学问的空间)。也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孔子对“仁”的概念含糊不清。 通常认为,“仁者爱人”是对“仁”最贴切的表述。可是后来孟子接着讲到“亲亲”和“爱民”的爱有差等,成为理学定论。以至后世又引申到公德私德、亲情法制等等的争论,甚有人得出结论来说孔子要对社会腐败负责云云。 其实上述种种,都只是从文字上面去求证“仁”的含义。包括从训诂、考古、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也都是从文字上去考证和推断。儒家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有没有可能直接上承孔子本人的“仁”的境界?这是本文想要提出来探讨的。 大有深意的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在对“仁”的范畴做过上述的反复表述以后,又对弟子们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又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什麽意思?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感叹夫子之道难以穷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是为什麽呢? 这是很微妙的。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一书传儒道心印,其中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不见而章(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大道的运行,变化无方。天地之道由一而生二、二生三、以至于无穷数的现象世界,所以至道始于无形。“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小到一茶一饭的琐事,大到宇宙天地间的道理,无一不是道的表现形式。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比如我们见到波浪,就知道是水。可是如果认定只有波浪才是水,就会失于偏见。因为通过固体的冰、气体的蒸汽,都可以表现出水的不同形式。 我们寻找“仁”的含义,也是同样的。前面孔子对于“仁”的表述,每一个答案都在特定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得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得 在与大伙儿谈论孔子美学思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美学: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得意义是“对感观得感受”.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美学(aesthetica)》一书得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论文联盟门独立学科得产生.它是从人对现实得审美关系动身,以艺术作为要紧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得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得制造、进展及其规律得科学. 是以对美得本质及其意义得研究为主题得学科.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得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得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同时被后世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一生得要紧思想我们能够归为四个部分:政治方面其核心是“礼”与“仁”;经济思想最要紧得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得义利观和"富民"思想.个性差异要紧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妨碍得教育思想,和核心为“美”和“善”得统一得美学思想.这也是形式与内容得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得手段,陶冶情操得重要方式.wC 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他得美学思想对后世得文艺理论妨碍巨大.下面,我将结合孔子得要紧名言来谈一下他得美学思想: (一)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文”和“质”是相对得,“文”是指外在得.文采;“质”是内在得,朴实得自然得无修饰得;“野”是指粗鲁;“史”是指言辞华丽但虚伪.从表面上看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就失去了原来朴素得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因此文化得进展要与人类得本质相习惯,相协调.确实是孔子所要求得“文质彬彬”.这是从大得方面来看.从个人方面来看是讲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非常粗俗,一个人假如过于文雅了就会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合实际.因此要求要“文质彬彬”,确实是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如此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意义得君子.这个地方得“文”和“质”上升为美学得思想范畴确实是审美、艺术得内容和形式.“文质彬彬”确实是孔子所讲得“文”和“质”得统一,“美”与“善”得统一,内在与外在得统一,简而言之确实是要求内容与形式得统一. (二)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韶:古代得一种乐舞;尽美:乐舞得音调、形式得完美;尽善:要紧指其所涵蕴得思想意义之雅正;《武》:周武王时乐舞名;这句话得意思是在孔子谈到《韶》得时候,觉得“音调形式美极了,思想意义好得了极点”.在谈论《武》时,“美到了极点,但善还不够好”.这则语录中提出了“尽善尽美”讲,就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这也是孔子文艺思想得审美特征.这个地方孔子看到了美与善得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从善得观点看是完满得东西,从美得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整得.美具有独立存在得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然而孔子又认为:美与善相比,善更是全然得.美尽管能给人以感官上好得冲击,但美要符合“仁”得要求,确实是要具有善得内涵,才有社会存在得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得统一.如此既相对又统一得观点,在矛盾中不断进展上升,就形成了孔子得 “尽善尽美”得思想.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得华与实、情与理等咨询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得妨碍. (三)中声以为节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淫:过分.意思是讲:“《关雎》这首诗,欢乐却不是没有克制,悲伤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就讲明了情感应该是有秩序有克制得恰到

孔子道德观中的仁

孔子道德观中的仁 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影响范围之广、意义之深是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内涵是爱人,自身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待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最后达到天下归仁。仁和礼相辅相成,人提高自身修养臻于至善,作为仁的载体的礼才有其真正意义。孝乃是仁的根本,要培养仁的品质就要从孝做起。孔子仁的思想对我们现在社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标签:孔子道德仁礼孝悌 一、孔子道德思想产生的背景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生活的这个时期是历史上一个动荡剧烈的年代。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渐渐土崩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周朝天子王权衰微,诸侯国势力膨胀,诸国群起争夺进而兼并,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社会的混乱无序。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而春秋末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以致“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称之为“天下无道”,“礼崩乐坏”,他希望恢复“天下有道”局面,社会有序安宁。这就产生了道德教化的最初的想法,也促进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的形成。 二、仁的内涵 1.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的“仁”是什么呢?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而且对于不同的学生的提问有不同的解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里孔子将“爱人”视作“仁”的内涵。仁者爱人,这里的人是一般的人,所有的人。这在当时尊卑有别的奴隶社会来说可谓是一大进步。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奴隶虽是人,但没有作为“人”的权力,以奴隶祭祀、殉葬屡见不鲜。奴隶对于奴隶主来说是财产,可以随意赏赐、买卖,是没有人格的会说话的工具。但孔子认为仁爱的范围应该是在众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廐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论语·乡党》)马车在当时算是比较贵重的财产,而养马的人必定是奴仆。但孔子关心的是养马的人是否受伤,而不是马,所以孔子的思想对于之前的是进步,有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2.怎样做到到“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是“仁”的要求,是我们正直的人所应遵守的。“子贡问仁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朱熹在《四书集注·论语》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可见,恕是推己及人,要求人们会换位思考,以自己的情感欲望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