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Ⅱ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复习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2.掌握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实验设计方法

3.通过分析特性曲线,求取三极管主要参数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三极管在共射连接情况下,保持U CE不变,通过不断增加U BE,测得U BE

与i B之间的伏安特性曲线,即为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在输入特性曲线中,U CE=0的曲线与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相类似。

当U CE增大至1V的过程中,曲线逐渐右移。

当U CE从1V起继续增大,曲线近似与U CE=1V保持不变,可用任何一条曲

线代替所有曲线。

2.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三极管在共射连接情况下,保持i B不变,通过不断增加U CE,测得U CE

与i C之间的伏安特性曲线,即为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在输出特性曲线中分为三个区: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

截止区: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i C≤I CEO,I C近似认为为0。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对于硅管,UCE>0.7,对于锗管,

UCE>0.3。

iC仅决定于iC,与UCE无关。理想情况下,放大区的曲线是一族横轴

的等距离平行线,iC=βiB,△iC=β△iB。

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当深度饱和的时候,对于硅管,

UCE=0.3,对于锗管,UCE=0.1。

三、主要实验仪器

DP832A 可编程线性直流电源;MY61数字万用表;综合实验箱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测量输入特性曲线

①将三极管插入万用表的测量三极管增益系数的插

口中,大致测量β的近似值。

②阅读三极管D882的主要参数,设计三极管输入特

性曲线的测量电路。

③用万用表检查导线与电路元件。按电路图连接电

路。

④先将ce间短路,VCE=0V,使I B依次变化,用万

用表测出相应的U BE。

⑤再将CE间接入电源,使VCE=1V和5V,分别重复

上述操作。

⑥记录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

2.测量输出特性曲线

①用万用表检查导线与电路元件。按电路图连接电

路。

②接入电源VBB=0V,使IB=0,调节电源电压VCC,

用万用表测出UCE和相应的IC值。

③调节电源电压VBB,使得IB分别为50uA,100uA,

150uA,200uA,分别重复上述操作。

⑥记录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万用表测量

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β值的插口,测出β的近似值为285。

2.测量输入特性曲线

下表分别为VCE=0V、VCE=1V、VCE=5V时,的Ube与ib的数据记录。

VCE=0VVCE=1VVCE=5V

3.测量输出特性曲线

下表分别为V=0V、VCE=1V、VCE=5V时,的Ube与ib的数据记录。

ib=0uA ib=50uAib=100uAib=150uA

六、实验数据分析

1.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

①由图像可知,当Uce=0V时,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与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相类似。当U CE增大至1V的过程中,曲线逐渐右移。当U CE从1V起继续增大,曲线近似与U CE=1V保持不变,可用任何一条曲线代替所有曲线。因此实验所得曲线与理论曲线较为贴合。

②与理论图像稍有不同的是,理论图像中U CE=5V的曲线应该与U CE=1V重合,或稍稍偏右一点;但在实验曲线中U CE=5V的曲线比U CE=1V的曲线末端稍稍偏左一点。

由资料中晶体管的输入特性得,Ube具有负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Ube大约下降2~5mV。而在U CE=5V 的实验中,晶体管的温度显然高于U CE=1V时(一方面因为U CE高导致温度高,另一方面因为做实验的顺序,做U CE=5V时晶体管已经通电很长时间,故而温度高)。

温度高,导致Ube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曲线有稍稍偏左的趋势,但总体还是与U CE=1V较为贴合。2.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①由图像可知,当ib=0时,ic基本保持为0。这是因为iceo太小,万用表测量存在误差。

当ib=50、100、150uA时,曲线的趋势均为在饱和区快速上升,后在放大区趋于平缓。

当ib等间隔变化时,曲线间的间隔近似相等,且ib越大时,间距稍稍偏大,与理论曲线相符。这是因为ib越大,三极管的温度越高,而温度升高时曲线有上移的趋势,因此导致间距变大。

③与理论图像稍有不同的是,理论图像的曲线末端趋于平缓,而实验曲线的末端有缓慢的上升趋势。

初步推测是因为做实验的顺序是Uce顺次增加,在记录到末端的数据时,三极管的温度比记录前面数据时高(温度高的两个原因:Uce较大导致温度高,和三极管通电过久温度上升)。因此导致曲线有上移的趋势,曲线的末端有缓慢的上升趋势。

3.三极管主要参数

共射直流电流增益,约为276,与万用表计算出的β相近。

极间反向电流I CEO=0.25mA,较小,符合理论。

由下图可判断,c、e间的饱和压降U CES≈0.31

交流电流增益β:当Uce=3V时,β≈256。与万用表的测量值存在一定差异,但相对误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七、实验结果与结论

本次实验测量并绘制了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

U CE=0的曲线与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相类似。

当U CE增大至1V的过程中,曲线逐渐右移。

当U CE从1V起继续增大,曲线近似与U CE=1V保持不变,可用任何一条曲线代替所有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

在输出特性曲线中分为三个区: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

截止区:I C近似认为为0。

放大区:放大区的曲线近似为一族横轴的等距离平行线。

饱和区:iC随Uce增大而增大,且增加幅度较大。

实验中得到的曲线近似于理论曲线相符合。

三极管参数:

共射直流电流增益≈276。

极间反向电流I CEO=0.25mA。

c、e间的饱和压降U CES≈0.31

交流电流增益β:β≈256。

同时,本实验中存在一些实际情况与理论略有偏差的现象。如:①输入特性曲线中, U CE=5V的曲线比U CE=1V 的曲线末端稍稍偏左一点;②输出特性曲线中,曲线的末端保持缓慢上升趋势,且ib=150uA时上升趋势较大。

这是因为 Ube具有负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Ube大约下降2~5mV。因此当三极管两端加较大电压或通较大电流的时候,一旦时间稍长,就会使三极管温度上升,曲线发生变化。

改进方法:做实验保持较快速度,减少长时间通电的温度升高对实验数据测定的影响。或测量一组数据后断电一段时间,使三极管冷却。

实验中存在一些误差,经过分析,误差大致来自于以下因素:

①实验中三极管的温度变化会对实验数据测量产生影响(见上文分析)。

②实验中所用电阻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导致实验数据出现偏差。

③测量数据的个数有限,曲线的拟合存在一定误差。

④万用表由于电池电量可能不足、精确度有限等问题,测量值可能存在误差。

⑤导线和连接点处的电阻会对实验数据产生误差影响。

八、讨论、心得

在本次试验的初期,我测量的几组数据都因为三极管的接触时好时坏而作废,直到已经有同学做完了全部实验,我才发现这个问题,并调整了三极管插入的方式,这才得以将这个实验继续下去。这让我意识到实验器材的连接正确真的无比重要,一个想不到的小地方接触不良就能所有的辛苦白费。

本次实验的另一个特点是需要合理分布数据,在拐点处的数据比平滑处密集,这样才能使绘制出的曲线更加符合实际。而在实验中发现与理论存在偏差的时候,应当查找资料,从温度等实际因素的角度出发,对这种偏差进行解释。

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说明书

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说明书 晶体管测量仪器是以通用电子测量仪器为技术基础,以半导体器件为测量对象的电子仪器。用它可以测试晶体三极管(NPN型和PNP型)的共发射极、共基极电路的输入特性、输出特性;测试各种反向饱和电流和击穿电压,还可以测量场效管、稳压管、二极管、单结晶体管、可控硅等器件的各种参数。下面以XJ4810型晶体特性图示仪为例介绍晶体管图示仪的使用方法。 图A-23 XJ4810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 7.1 XJ4810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面板功能介绍 XJ4810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面板如图A-23所示: 1. 集电极电源极性按钮,极性可按面板指示选择。 2. 集电极峰值电压保险丝:1.5A。 3. 峰值电压%:峰值电压可在0~10V、0~50V、0~100V、0~500V之连续可调,面板上的标称值是近似值,参考用。 4. 功耗限制电阻:它是串联在被测管的集电极电路中,限制超过功耗,亦可作为被测半导体管集电极的负载电阻。 5. 峰值电压范围:分0~10V/5A、0~50V/1A、0~100V/0.5A、0~500V/0.1A四挡。当由低挡改换高挡观察半导体管的特性时,须先将峰值电压调到零值,换挡后再按需要的电压逐渐增加,否则容易击穿被测晶体管。 AC挡的设置专为二极管或其他元件的测试提供双向扫描,以便能同时显示器件正反向的特性曲线。 6. 电容平衡:由于集电极电流输出端对地存在各种杂散电容,都将形成电容性电流,因而在电流取样电阻上产生电压降,造成测量误差。为了尽量减小电容性电流,测试前应调节电容平衡,使容性电流减至最小。 7. 辅助电容平衡:是针对集电极变压器次级绕组对地电容的不对称,而再次进行电容平衡调节。 8. 电源开关及辉度调节:旋钮拉出,接通仪器电源,旋转旋钮可以改变示波管光点亮度。 9. 电源指示:接通电源时灯亮。 10. 聚焦旋钮:调节旋钮可使光迹最清晰。 11. 荧光屏幕:示波管屏幕,外有座标刻度片。 12. 辅助聚焦:与聚焦旋钮配合使用。 13. Y轴选择(电流/度)开关:具有22挡四种偏转作用的开关。可以进行集电极电流、基极电压、基极电流和外接的不同转换。 14. 电流/度×0.1倍率指示灯:灯亮时,仪器进入电流/度×0.1倍工作状态。 15. 垂直移位及电流/度倍率开关:调节迹线在垂直方向的移位。旋钮拉出,放大器增益扩大10倍,电流/度各挡I C标值×0.1,同时指示灯14亮. 16. Y轴增益:校正Y轴增益。 17. X轴增益:校正X轴增益。 18.显示开关:分转换、接地、校准三挡,其作用是: ⑴转换:使图像在Ⅰ、Ⅲ象限内相互转换,便于由NPN管转测PNP管时简化测试操作。 ⑵接地:放大器输入接地,表示输入为零的基准点。 ⑶校准:按下校准键,光点在X、Y轴方向移动的距离刚好为10度,以达到10度校正目的。 19. X轴移位:调节光迹在水平方向的移位。 20. X轴选择(电压/度)开关:可以进行集电极电压、基极电流、基极电压和外接四种功能的转换,共17挡。 21. “级/簇”调节:在0~10的范围内可连续调节阶梯信号的级数。 22. 调零旋钮:测试前,应首先调整阶梯信号的起始级零电平的位置。当荧光屏上已观察到基极阶梯信号后,按下测试台上选择按键“零电压”,观察光点停留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复位后调节零旋钮,使阶梯信号的起始级光点仍在该处,这样阶梯信号的零电位即被准确校正。 23. 阶梯信号选择开关:可以调节每级电流大小注入被测管的基极,作为测试各种特性曲线的基极信号源,共22挡。一般选用基极电流/级,当测试场效应管时选用基极源电压/级。 24. 串联电阻开关:当阶梯信号选择开关置于电压/级的位置时,串联电阻将串联在被测管的输入电路中。 25. 重复--关按键:弹出为重复,阶梯信号重复出现;按下为关,阶梯信号处于待触发状态。 26. 阶梯信号待触发指示灯:重复按键按下时灯亮,阶梯信号进入待触发状态。 27. 单簇按键开关:单簇的按动其作用是使预先调整好的电压(电流)/级,出现一次阶梯信号后回到等待触发位置,因此可利用它瞬间作用的特性来观察被

三极管伏安特性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_______指导老师:_____干于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___三极管伏安特性测量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 深入理解三极管直流偏置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深入理解和掌握三极管输入、输出伏安特性 二、实验原理 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全面反映各电极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这些特性曲线实际上就是PN结性能的外部表现。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可把三极管当做一个非线性电阻来研究它的伏安特性,而不必涉及它的内部结构。其中最常用的是输入输出特性。 1)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是指在输入回路中,Uce 为不同常数值时的Ib ~Ube 曲线。分两种情形来讨论。 (1) 从图(a)来看,Uce =0,即c、e间短路。此时Ib 与Ube 间的关系就是两个正向二极 管并联的伏安特性。每改变一次Ube ,就可读到一组数据(Ube ,Ib ),用所得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图,就得到图(b)中Uce =0时的输入特性曲线。 2)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在Ib 为不同常量时输出回路中的Ic ~Uce 曲线。测试时,先固定一个Ib ,改变Uce ,测得相应的Ic 值,从而可在Ic ~Uce 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条曲线。Ib 取不同常量值时,即可测得一系列Ic ~Uce 曲线,形成曲线族,如图所示。 专业:___ _________ 姓名:___ _________ 学号: ______ 日期:_____ ______ 地点:_____ ___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加深理解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与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3、加深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4、加深对理想电源、实际电源伏安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0~30 V 万用表MF-500型 电位器 1 kΩ 电阻器100Ω,510Ω,1000Ω 二极管IN4007 三、实验原理与说明 1、线性电阻是双向元件,其端电压u与其中的电流i成正比,即u = Ri,其伏安特性是u—i 平面内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直线斜率为R,如实验图1-1所示。 2、非线性电阻如二极管是单向元件,其u、i的关系为 )1 (- =u S e I iα,其伏安特性是u—i 平面内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曲线,如实验图1-2所示。 3、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是不变的,其伏安特性是平行于电流轴的直线,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流过它的电流由电源电压U s与外电路共同决定,其伏安特性为平行于电流轴的一条直线,如实验图1-3所示。。 4、实际电压源为理想电压源U s与内阻R s的串联组合。其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的关系为:U = U s -R s I,伏安特性为斜率是R s的一条直线,如实验图1-4所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学习万用表的使用 用万用表测量线性电阻、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如实验图1-5所示。 (1)用直接法测电阻R1 = 100Ω,R2= 510Ω,R3= 1000Ω。 (2)按实验图1-5接好电路,用万用表测量电压U s、U1、U2,电流I、I1、I2。 (3)用间接法求电阻R1、R2、R3、R(总)。 (4)自制表格填入相关数据。 2、测量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1)按实验图1-6接线,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使U分别为实验表1-1所列数据,测量相应的I值填入表中。 (3)画出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表1-1 3、测量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按实验图1-7接好电路,检测无误后接通电源。

2 光电二级管特性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实验目的 (1) 实验内容 (1) 实验仪器 (1) 实验原理 (1) 注意事项 (4) 实验步骤 (5) 实验结果 (12) 实验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光电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光电二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光电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参数及其测量方法,并完成对其光照灵敏度、伏安特性、时间响应特性和光谱响应特性的测量; 3、通过学习,能够对其他光伏器件有所了解。 二、实验内容 1、光电二极管暗电流测试实验 2、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实验 3、光电二极管光照特性测试实验 4、光电二极管时间特性测试实验 5、光电二极管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三、实验仪器 1、光电二极管综合实验仪 1个 2、光通路组件 1套 3、光照度计 1个 4、电源线 1根 5、2#迭插头对(红色,50cm) 10根 6、2#迭插头对(黑色,50cm) 10根 7、三相电源线 1根 8、实验指导书 1本 四、实验原理 1、概述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发展,光电检测在灵敏度、光谱响应范围及频率我等技术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光伏检测器,如硅锗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等。光敏晶体管通常指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通常又称光敏二极管和三敏三极管。 光敏二极管的种类很多,就材料来分,有锗、硅制作的光敏二极管,也有III-V族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制作的二极管。从结构我来分,有PN结、PIN结、异质结、肖特基势垒及点接触型等。从对光的响应来分,有用于紫外光、红外光等种类。不同种类的光敏二极管,具胡不同的光电特性和检测性能。例如,锗光敏二极管与硅光敏二极管相比,它在红外光区域有很大的灵敏度,如图所示。这是由于锗材料的禁带宽度较硅小,它的本征吸收限处于红外区域,因此在近红外光区域应用;再一方面,锗光敏二极管有较大的电流输出,但它比硅光敏二极管有较大的反向暗电流,因此,它的噪声较大。又如,PIN型或雪崩型光敏二极管与扩散型PN结光敏二极管相比具有很短的时间响应。因此,在使用光敏二极管进要了解其类型及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光敏二极管和光电池一样,其基本结构也是一个PN结。与光电池相比,它的突出特点是结面积小,因此它的频率特性非常好。光生电动势与光电池相同,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晶体管特性曲线即管子各电极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是管子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外部表现,反映了晶体管的性能,是分析放大电路的依据。为什么要研究特性曲线: (1) 直观地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 (2) 合理地选择偏置电路的参数,设计性能良好的电路重点讨论应用最广泛的共发射极接法的特性曲线 1.测量晶体管特性的实验线路 图1 共发射极电路 共发射极电路:发射极是输入回路、输出回路的公共端。如图1所示。 2.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是指当集-射极电压U CE为常数时,输入电路( 基极电路)中基极电流I B与基-射极电压U BE之间的关系曲线I B = f (U BE),如图2所示。 图2 3DG100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U CE=0V时,B、E间加正向电压,这时发射结和集电结均为正偏,相当于两个二极管正向并联的特性。 U CE≥1V时,这时集电结反偏,从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电子绝大部分都漂移到

集电极,只有小部分与空穴复合形成I B。U CE>1V以后,I C增加很少,因此I B 的变化量也很少,可以忽略U CE对I B的影响,即输入特性曲线都重合。 由输入特性曲线可知,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一样,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有一段死区。只有在发射结外接电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导通,有电流I B。 晶体管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晶体管正常工作时发射结电压:NPN型硅管U BE0.6 ~ 0.7) V PNP型锗管U BE0.2 ~ 0.3) V 3.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当基极电流I B为常数时,输出电路(集电极电路)中集电极电流I C与集-射极电压U CE之间的关系曲线I C = f (U CE),如图3所示。 变化曲线,所以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在不同的I B下,可得出不同的I C随U CE 线是一族曲线。下面结合图4共发射极电路来进行分析。 图3 3DG100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图4 共发射极电路 晶体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因而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1) 放大区 在放大区I C=βI B,也称为线性区,具有恒流特性。在放大区,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 对NPN 型管而言, 应使U BE> 0, U BC< 0,此时,U CE> U BE。 (2) 截止区I B = 0 的曲线以下的区域称为截止区。 I B = 0 时, I C = I CEO(很小)。(I CEO<0.001mA)。对NPN型硅管,当U BE<0.5V 时, 即已开始截止, 为使晶体管可靠截止, 常使U BE≤0。截止时, 集电结也处于反向偏置(U BC≤ 0),此时, I C≈0, U CE≈U CC。 (3) 饱和区当U CE< U BE时,集电结处于正向偏置(U BC> 0),晶体管工作于饱和状态。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方法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测量方法 电路中有各种电学元件,如碳膜电阻、线绕电阻、晶体二极管和三 极管、光敏和热敏元件等。人们常需要了解它们的伏安特性,以便正确 的选用它们。通常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作出元件的电压一电 流关系曲线,叫做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 一条直线,说明通过元件的电流与元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则称该元件 为线性元件(例如碳膜电阻);如果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则 称其为非线性元件(例如晶体二极管、三极管)。本实验通过测量二极 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实质。 1实验原理 晶体二极管是常见的非线性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当对晶体二极管加上正向偏置电压,则有正向电流流过二极管, 且随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开始 电流随电压变化较慢,而当正向偏压增到接近二极管的导通电压(锗二 极管为0.2左右,硅二极管为0.7左右时),电流明显变化。在导通 后,电压变化少许,电流就会急剧变化。 当加反向偏置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但不是完全没有电 流,而是有很小的反向电流。该反向电流随反向偏置电压增加得很 慢,但当反向偏置电压增至该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电流剧增,二 极管PN结被反 向击穿。 2、实验方法 2.1伏安法 IN4007 Re 电流表外接法:如图2.1.1所示(开关K打向2位置)⑴,此时电压表的读数等于二极管两端电压U D ;电流表的读数I是流过二极管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比实际值大),即I = |D +lv。

匸V/Rv+V/ R D(1.1)由欧姆定律可得:

用V、I所作伏安特性曲线电流是电压表和二极管的电流之和,显然不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所用此方法测量存在理论误差。在测量低电压时,二极管内阻较大,误差较大,随着测量点电压升高,二极管内阻变小,误差也相对减小;在测量二极管正向伏安曲线时,由于二极管正向内阻相对较小,用此方法误差相对较小。 2.1.1 电流表内接法:如图2.1.1所示(开关K打向1位置),这时电流表的读数I为通过二极管D的电流,电压表读数是电流表和二极管电压之和,U = U D + U A o 由欧姆定律可得:U =I ( R D+ R A) 此方法作曲线所用电压值是二极管和电流表电压之和,存在理论误差,在测量过程中随着电压 U提高,二极管的等效内阻R D减小,电流表作用更大,相对误差增加;小量程电流表内阻R A较大, 引起误差较大。但此方法在测量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由于二极管反向内阻特别大,故误差较小。 2.1.2 表2.1.3 此次测量在上图作标纸中绘出伏安曲线 采用伏安法测量时由于电压或电流总有其一不能准确测得,结果总存在理论误差,测量结果较粗略,但此方法电路简单,操作方便。 2.2补偿法 补偿法测量基本原理如图 2.2.1 所示[2]o

微电子器件试验-晶体管开关特性的测试分析

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微电子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张有润 实验地点:211楼605 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微电子器件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晶体管开关特性的测试分析 三、实验学时:3 四、实验原理: 图1 如图1所示,如果在晶体管基极输入一脉冲信号Vi,则基极和集电极电流波型如 图所示。故由图可读出其延迟时间T d 、上升时间T r 、存储时间T s 和下降时间T f 。 晶体管开关时间参数一般是按照集电极电流i C 的变化来定义:?延迟时间t d:从脉冲信号加入到i C上升到0.1I CS。 ?上升时间t r:从0.1I CS上升到0.9 I CS。 ?存储时间t s:从脉冲信号去除到i C下降到0.9 I CS。

?下降时间t f:从0.9 I CS下降到0.1 I CS。 ?其中t d + t r即开启时间、 t s + t f即关闭时间。 五、实验目的: 掌握晶体管开关特性测量原理。并能熟练地运用仪器其对双极晶体管的开关时间进行测试。 六、实验内容: 掌握晶体管开关特性测量原理,用如下实验装置图2观察晶体管输入输出波型,读出各参数。 改变外电路偏置,研究电路偏置对开关时间的影响。 图2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双踪示波器、脉冲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测试盒、9031NPN 八、实验步骤: 1、按上图2连接仪器,校准仪器。 2、上脉冲,记录输入输出波型及NPN的开关参数。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测量9103NPN的开关参数即:延迟时间T d、上升时间T r、存储时间T s和下降时间T f。 十、实验结论: 通过测试,可以知道:晶体管的开关时间中存储时间比例最高。 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 晶体管开关时间是衡量晶体管开关速度特性的重要参数。据了解,晶体管开关作用优点如下:控制大功率、直接工作在整流380V市电上的晶体管功率开关,以及简单和优化的基极驱动造就的高性能。从而可以知道它对数字电路的工作频率和整机性能有直接影响。本实验的使我掌握了晶体管开关时间的物理性质和测量原理方法,理解了双极晶体管开关特性的基本参数。促进了我能够结合课本更加直观地认识晶体管开关作用的相关概念,继而提高了自己对于晶体管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学术和工作都打下了良好的的实践基础。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实验仪器老旧,建议更新。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和晶体管参数测量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和晶体管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半导体特性图示仪的基本原理 2、学习使用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二、预习要求 1、阅读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了解半导体图示仪的工作原理以及XJ4810 型半导体管图示仪的各旋钮作用。 2、复习晶体二极管、三极管主要参数的定义。 三、实验原理 (一)半导体特性图示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任何一个半导体器件,使用前均应了解其性能,对于晶体三极管,只要知道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就不难由曲线求出它的一系列参数,如输入、输出电阻、电流放大倍、漏电流、饱和电压、反向击穿电压等。但如何得到这两组曲线呢?最早是利用图4-1 的伏安法对晶体管进行逐点测试,而后描出曲线,逐点测试法不仅既费时又费力,而而且所得数据不能全面反映被测管的特性,在实际中,广泛采用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测量的晶体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图4-1 逐点法测试共射特性曲线的原理线路用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各种直流参量的基本原理是用图4-2(a)中幅度随时间周期性连续变化的扫描电压UCS代替逐点法中的可调电压EC,用图4-2(b)所示的和扫描电压UCS的周期想对应的阶梯电流iB来代替逐点法中可以逐点改变基极电流的可变电压EB,将晶体管的特性曲线直接显示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这样一来,荧光屏上光点位置的坐标便代替了逐点法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1、共射输出特性曲线的显示原理 当显示如图4-3 所示的NPN 型晶体管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时,图示仪内部和被测晶体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4-4 所示. T是被测晶体管,基极接的是阶梯波信号源,由它产生基极阶梯电流ib 集电极扫描电压UCS直接加到示波器(图示仪中相当于示波器的部分,以下同)的X轴输入端,,经X轴放大器放大到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上集电极电流ic经取样电阻R得到与ic成正比的电压,UR=ic,R加到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经Y轴放大器放大加到垂直偏转板上.子束的偏转角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的大小成正比,所以荧光屏光点水平方向移动距离代表ic的大小,也就是说,荧光屏平面被模拟成了uce-ic 平面. 图4-4 输出特性曲线显示电路输出特性曲线的显示过程如图4-5 所示 当t=0 时, iB =0 ic=0 UCE =0 两对偏转板上的电压均为零,设此时荧光屏上光点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在0-t1,这段时间内,集电极扫描电压UCS 处于第一个正弦半波周期。

APD光电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

APD光电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APD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2、学习掌握APD光电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3、掌握APD光电二极管特性测试方法 4、了解APD光电二极管的基本应用 二、实验内容 1、APD光电二极管暗电流测试实验 2、APD光电二极管光电流测试实验 3、APD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实验 4、APD光电二极管雪崩电压测试实验 5、APD光电二极管光电特性测试实验 6、APD光电二极管时间响应特性测试实验 7、APD光电二极管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三、实验仪器 1、光电探测综合实验仪 1个 2、光通路组件 1套 3、光照度计 1台 4、光敏电阻及封装组件 1套 5、2#迭插头对(红色,50cm) 10根 6、2#迭插头对(黑色,50cm) 10根 7、三相电源线 1根 8、实验指导书 1本 9、示波器 1台

四、实验原理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Avalanche Photodiode是具有内部增益的光检测器,它可以用来检测微弱光信号并获得较大的输出光电流。 雪崩光电二极管能够获得内部增益是基于碰撞电离效应。当PN结上加高的反偏压时,耗尽层的电场很强,光生载流子经过时就会被电场加速,当电场强度足够高(约3x105V/cm)时,光生载流子获得很大的动能,它们在高速运动中与半导体晶格碰撞,使晶体中的原子电离,从而激发出新的电子一空穴对,这种现象称为碰撞电离。碰撞电离产生的电子一空穴对在强电场作用下同样又被加速,重复前一过程,这样多次碰撞电离的结果使载流子迅速增加,电流也迅速增大,这个物理过程称为雪崩倍增效应。 图6-1为APD的一种结构。外侧与电极接触的P区和N区都进行了重掺杂,分别以P+和N+表示;在I区和N+区中间是宽度较窄的另一层P区。APD工作在大的反偏压下,当反偏压加大到某一值后,耗尽层从N+-P结区一直扩展(或称拉通)到P+区,包括了中间的P层区和I 区。图4的结构为拉通型APD的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到,电场在I区分布较弱,而在N+-P 区分布较强,碰撞电离区即雪崩区就在N+-P区。尽管I区的电场比N+-P区低得多,但也足够高(可达2x104V/cm),可以保证载流子达到饱和漂移速度。当入射光照射时,由于雪崩区较窄,不能充分吸收光子,相当多的光子进入了I区。I区很宽,可以充分吸收光子,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我们把I区吸收光子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称为初级电子-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初级光生电子从I区向雪崩区漂移,并在雪崩区产生雪崩倍增;而所有的初级空穴则直接被P+层吸收。在雪崩区通过碰撞电离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称为二次电子-空穴对。可见,I区仍然作为吸收光信号的区域并产生初级光生电子-空穴对,此外它还具有分离初级电子和空穴的作用,初级电子在N+-P区通过碰撞电离形成更多的电子-空穴对,从而实现对初级光电流的放大作用。

实验七_线性和非线性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七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阻是电学中常用的物理量。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它是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之一。 为了研究材料的导电性,通常作出其伏安特性曲线,了解它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元件称为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的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这两种元件的电阻都可用伏安法测量。但由于测量时电表被引入测量线路,电表内阻必然会影响测量结果,因而应考虑对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以减少系统误差。 【实验目的】 1.通过对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测量,学习正确选择和使用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线路。 2.通过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了解非线性电学元件的导电特性。 3.习按电路图正确地接线,掌握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主要特点。 4.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 欧姆定律实验盒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2个)单刀开关数字电流表 数字电压表保护电阻 【实验原理】 当一个元件两端加上电压,元件内有电流通过时,电压与电流之比称为该元件的电阻。若一个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比例,则伏安特性曲线为一条直线,这类元件称为线性元件。若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不成比例,则伏安特性曲线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这类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 一般金属导体的电阻是线性电阻,它与外加电压的大小和方向无关,其伏安特性是一条直线(见图1),从图上看出,直线通过一、三象限。它表明,当调换电阻两端电压的极性时,电流也换向,而电阻始终为一定值,等于直线斜率的倒数R =V/I。 常用的半导体二极管是非线性电阻,其电阻值不仅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方向有关。为了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导电特性,下面对它的结构和电学性能作一简单介绍。 图1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图2 半导体二极管的p-n结和表示符号半导体二极管又叫晶体二极管。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果在纯净的半导体中适当地掺入极微量的杂质,则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就会有上百万倍的增加。加到半导体中的杂质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杂质加到半导体中去后,在半导体中会产生许多带负电的电子,这种半导体叫电子型半导体(也叫N型半导体);另一种杂质加到半导体中会产生许多缺少电

实验一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3.熟悉实验台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 电路元件的特性一般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 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之间的函数关系I=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电阻元件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有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之分。实际电路中很少是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平移动”电路,而非线性器件却常常有着广泛的使用,例如非线性元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可以把交流信号变换成直流量,在电路中起着整流作用。 万用表的欧姆档只能在某一特定的U和I下测出对应的电阻值,因而不能测出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一般是用含源电路“在线”状态下测量元件的端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进而由公式R=U/I求测电阻值。 1.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符合欧姆定律U=RI,其阻值不随电压或电流值的变化而变化,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图1-1 元件的伏安特性 2.白炽灯可以视为一种电阻元件,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的阻值可以相差几倍至十几倍。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即对一组变化的电压值和对应的电流值,所得U/I不是一个常数,所以它的伏安特性是非线性的,如图1-1(b)所示。 3.半导体二极管也是一种非线性电阻元件,其伏安特性如图1-1(c)所示。二极管的电阻值随电压或电流的大小、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它的正向压降很小(一般锗管约为0.2~0.3V,硅管约为0.5~0.7V),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剧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几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

晶体管特征频率的测量

晶体 管特征频率的测量 晶体管特征频率t f 的测量定义为共射极输出交短路电流放大系数||β随频率增加而下降到1 小时的工作频率,它反映了晶体管共发射运用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频率极限,是晶体管的一个重要频率特性参数。t f 主要取决于晶体管的合理的结构设计,但也与晶体管工作时的偏置条件密切相关。 因而,晶体管的特征频率t f 是指在一定集团偏置条件下的测量值 。其测试原理通常采用“增益- 带宽”积的方法。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晶体管特征频率t f 的测试原理及测量方法,熟悉t f 分别随CE V 和E I 变化的规律,加深其与晶体管结构参数各工作偏置条件的理解,为晶体管的频率特性设计,制造和应用奠定基础。 一、实验原理 共发射交流工作下,晶体管发射结电压周期性变化引起发射结,收集结空间电荷区的电荷和其区,发射区,收集区的少子,多子也随之不断重新分布,这种现象可视为势垒电容各扩散电容的充放电作用。势垒电容各扩散电容的充放电使由发射区通过基区传输的载流子减少,传输的电流幅度值下降,同时产生载流子传输的延时,加之载流子渡越收集结空间电荷区时间的影响,使输入,输出信号产生相移,电流放大系数β变为复数,并且其幅值随频率的升高 而下降,相位移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晶体管共发射极交流短路放大系数β的幅值和相位移是工作频率的函数。 理论上晶体管共发射交流短路放大系数可表示为 β=b b j jm ωωωωβ/1)/ex p(0+- (1) 其幅值和相位角随频率变化的有关系分别为 ||β=2/120 ])/(1[ββf f + (2) ?=]/)/([ββωωωωm arctg +- (3) 可见,当工作频率f <<βf 时,0ββ≈,几乎与频率无关; 当f =βf 时,||β=0β/2, ||β下降3dB ;

二极管的特性及万用表的测试法(精)

二极管的特性及万用表的测试法 1、二极管的特性 二极管的英文是diode。二极管的正.负二个端子,(如图1)正端A称为阳极,负端B称为阴极。电流只能从阳极向阴极方向移动。 A https://www.doczj.com/doc/da10519116.html,/Article/uploadimages/110-y-3.gif" width=65>B 图1 2、如何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负极 对半导体二极管政府极进行简易测试时,要选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方法如(图2、图3)所示。和万用表+输入相连的红表笔与表内电源的负极相通;而与万用表-输入端相连的黑表笔却与表内电源的正极相通。 https://www.doczj.com/doc/da10519116.html,/Article/uploadimages/11 0-y-1.gif" width=180> https://www.doczj.com/doc/da10519116.html,/Article/uploadimages/11 0-y-2.gif" width=180> 图2 图3 测量的方法是先把万用表拨到“欧姆”档(通常用R×100或R×1K),然后用万用表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个极上去。当表内的电源使二极管处于正向接法时,二极管导通,阻值较小(几十欧到几千欧的范围),这就告诉我们黑表笔接触的时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触的时二极管的负极(见图3);当表内的电源使二极管处在反向接法时,二极管截止,阻值很大(一般为几百千欧),这就告诉我们黑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正极。 3、用万用表R×100档和R×1K档测量同一个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什么阻值不同 在用万用表欧姆挡的R×100档位和R×1K档位测量同一只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测得的阻值是不同的。这是由于R×100和R×1K两种量程所对应的等效内阻r不同,在电源电压E不变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也不同的缘故。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定

实验四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电路中有各种电学元件,如碳膜电阻、线绕电阻、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光敏和热敏元件等。人们常需要了解它们的伏安特性,以便正确的选用它们。通常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作出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叫做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说明通过元件的电流与元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则称该元件为线性元件(例如碳膜电阻);如果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则称其为非线性元件(例如晶体二极管、三极管)。本实验通过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实质。 【二】实验原理 晶体二极管是常见的非线性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当对晶体二极管加上正向偏置电压,则有正向电流流过二极管,且随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开始电流随电压变化较慢,而当正向偏压增到接近二极管的导通电压(锗二极管为0.2左右,硅二极管为0.7左右时),电流明显变化。在导通后,电压变化少许,电流就会急剧变化。 当加反向偏置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但不是完全没有电流,而是有很小的反向电流。该反向电流随反向偏置电压增加得很慢,但当反向偏置电压增至该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电流剧增,二极管PN结被反向击穿。

二极管一般工作在正向导通或反向截止状态。当正向导通时,注意不要超过其规定的额定电流;当反向截止时,更要注意加在该管的反向偏置电压应小于其反向击穿电压。但是,稳压二极管却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而恰恰工作于反向击穿状态。本实验用伏安法测定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 测定二极管的电压与电流时,电压表与电流表有两种不同的接法。如图2,电压表接A 、D 两端叫做电流表外接;电压表接A 、D ′端叫做电流表内接。电流表外接时,其读数为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 D 与流过电压表电流I V 之和,即测得的电流偏大;电流表内接时,电压表读数为二极管电压V D 与电流表电压V A 之和,即测得的电压偏大。因此,这两种接法都有测量误差。这种由于电表接入电路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叫做接入误差。接入误差是系统误差,只要知道电压表的内阻R V 或电流表的内阻R A ,就可以把接法造成的测量误差算出来,然后选用测量误差较小的那种接法。电流表外接,造成的电流测量误差为: V D D V D D R R I I I I ==? 电流表内接,造成的电压测量误差为: D A D A D D R R V V V V ==? 其中R D 、R V 、R A 、分别是二极管的内阻,电压表的内阻和电流表的内阻。测量时究竟选用哪种接法,要看R D 、R V 、R A 的大小而定。显然,若R D /R V >R A /R D 应选用电流表内接,反之则选用电流表外接。 【三】 实验装置 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2个、直流电流表2个、滑线变阻器、待测二极管、开关、导线等。 注意事项: 1. 为保护直流稳压电源,接通或断开电源前均需先使其输出为零;对输出调节旋钮的调节 必须轻而缓慢。 2. 更换测量内容前,必须使电源输出为零,然后再逐步增加至需要值,以免损坏元件。 3. 测定2AP 型锗二极管的正、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注意正向电流不要超过20mA ,反向 电压不要超过25V 。

晶体管测试仪

XJ4810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方法晶体管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 晶体管测量仪器是以通用电子测量仪器为技术基础,以半导体器件为测量对象的电子仪器。用它可以测试晶体三极管(NPN型和PNP型)的共发射极、共基极电路的输入特性、输出特性;测试各种反向饱和电流和击穿电压,还可以测量场效管、稳压管、二极管、单结晶体管、可控硅等器件的各种参数。下面以XJ4810型晶体特性图示仪为例介绍晶体管图示仪的使用方法。 XJ4810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面板如图A-23所示: 1. 集电极电源极性按钮,极性可按面板指示选择。 2. 集电极峰值电压保险丝:1.5A。 3. 峰值电压%:峰值电压可在0~10V、0~50V、0~100V、0~500V之连续可调,面板上的标称值是近似值,参考用。 4. 功耗限制电阻:它是串联在被测管的集电极电路中,限制超过功耗,亦可作为被测半导体管集电极的负载电阻。 5. 峰值电压范围:分0~10V/5A、0~50V/1A、0~100V/0.5A、0~500V/0.1A 四挡。当由低挡改换高挡观察半导体管的特性时,须先将峰值电压调到零值,换挡后再按需要的电压逐渐增加,否则容易击穿被测晶体管。

AC挡的设置专为二极管或其他元件的测试提供双向扫描,以便能同时显示器件正反向的特性曲线。 6. 电容平衡:由于集电极电流输出端对地存在各种杂散电容,都将形成电容性电流,因而在电流取样电阻上产生电压降,造成测量误差。为了尽量减小电容性电流,测试前应调节电容平衡,使容性电流减至最小。 7. 辅助电容平衡:是针对集电极变压器次级绕组对地电容的不对称,而再次进行电容平衡调节。 8. 电源开关及辉度调节:旋钮拉出,接通仪器电源,旋转旋钮可以改变示波管光点亮度。 9. 电源指示:接通电源时灯亮。 10. 聚焦旋钮:调节旋钮可使光迹最清晰。 11. 荧光屏幕:示波管屏幕,外有座标刻度片。 12. 辅助聚焦:与聚焦旋钮配合使用。 13. Y轴选择(电流/度)开关:具有22挡四种偏转作用的开关。可以进行集电极电流、基极电压、基极电流和外接的不同转换。 14. 电流/度×0.1倍率指示灯:灯亮时,仪器进入电流/度×0.1倍工作状态。 15. 垂直移位及电流/度倍率开关:调节迹线在垂直方向的移位。旋钮拉出,放大器增益扩大10倍,电流/度各挡IC标值×0.1,同时指示灯14亮. 16. Y轴增益:校正Y轴增益。 17. X轴增益:校正X轴增益。 18.显示开关:分转换、接地、校准三挡,其作用是: ⑴转换:使图像在Ⅰ、Ⅲ象限内相互转换,便于由NPN管转测PNP管时简化测试操作。 ⑵接地:放大器输入接地,表示输入为零的基准点。 ⑶校准:按下校准键,光点在X、Y轴方向移动的距离刚好为10度,以达到10度校正目的。 19. X轴移位:调节光迹在水平方向的移位。 20. X轴选择(电压/度)开关:可以进行集电极电压、基极电流、基极电压和外接四种功能的转换,共17挡。 21. “级/簇”调节:在0~10的范围内可连续调节阶梯信号的级数。

晶体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晶体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电路的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测量双极型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的原理与方法 2. 熟悉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波形变换的原理与方法 3. 熟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电路图及其说明 晶体管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它是由函数i c=f (v CE)|i B=常数,表示的一簇曲线。它既反映了基极电流i B对集电极电流i C 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反映出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 CE对集电极电流i C的影响。 如使示波器显示图那样的曲线,则应将集电极电流i C取样,加至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将电压v CE加至示波器的X轴输入端。若要显示i B为不同值时的一簇曲线,基极电流应为逐级增加的阶梯波形。通常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是从零开始增加,达到某一数值后又回到零值的扫描波形,本次实验采用锯齿波。 测量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的一种参考电路框图如图所示。 矩形波震荡电路产生矩形脉冲输出电压v O1。该电路一方面经锯齿波形成电路变换成锯齿波v O2,作为晶体管集电极的扫描电压;另一方面经阶梯波形成电路,通过隔离电阻送至晶体管的基极,作为积极驱动电流i B,波形见图3的第三个图(波形不完整,没有下降)。 电阻R C将集电极电流取样,经电压变换电路转换成与电流i C成正比的对地电压V O3,加至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则示波器的屏幕上便会显示出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 需要注意,锯齿波的周期与基极阶梯波每一级的时间要完全同步(用同一矩形脉冲

产生的锯齿波和阶梯波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个条件)。阶梯波有多少级就会显示出多少条输出特性曲线。另外,每一整幅图形的显示频率不能太低,否则波形会闪烁。 选作:晶体管特性曲线数目可调: 主要设计指标和要求: 1、矩形波电压(V O1)的频率f大于500Hz,误差为±10Hz,占空比为4%~6%,电压幅度 峰峰值大约为20V。 2、晶体管基极阶梯波V O3的起始值为0,级数为10级,每极电压0.5V~1V。 3、晶体管集电极扫描电压V O2的起始电压为0V,幅度大约为10V。 三、预习 理论计算:电路设计与仿真: 1.矩形波电路:仿真图如下:

实验二.晶体管特性分析与研究

实验二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特性分析和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掌握基于软件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方法; 2.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的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温度扫描和参数扫描分析方法;3.熟悉便携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掌握基本功能的使用方法; 4.通过软件仿真,了解晶体三极管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5.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观测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与静态工作点的关系,理解静态工作点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的作用,加深对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的认识; 6、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掌握晶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分析和设计方法; 7、信号源内阻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8、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9、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预习: 复习有关单级放大电路的内容,熟悉基本原理、性能参数及各元件作用。根据图2.1所示的电路,双极型晶体管2N3904的β≈120,V BE(on)=0.7V。计算Q1的各极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和该单级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 v。设电位器调整到25%。填入表2.1计算栏。 图2.1 晶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 表2.1 晶体三极管2N3904静态工作点(R=20K?) 便携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PocketLab、元器件)、+5V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DF1642C、交流毫伏表DF2710B、双踪数字示波器CS-4125A。

四、实验内容: (一)仿真实验 1.根据图2.2(a)所示电路,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晶体管的输出伏安特性。 图2.2 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a) IV分析仪与三极管的连接;(b) 用IV分析仪测得的三极管输出伏安特性曲线 仿真任务:二极管选取型号2N3904,用IV分析仪对晶体管的伏安特性进行测量。 仿真设置:根据图2.2(b)所示,点击Sim_Param设置电压扫描范围和电流范围,三极管V_ce 两端电压范围为0~6V,步进50 mV,I_b电流范围为10μA~10 μA,共10步,如图2.3所示。然后运行Run,可得图2.2(b)。点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select trace ID,弹出如图2.4所示下拉菜单,选择所要的I_b,然后移动测量线,便可读出V_ce值和I_c值,填入表2.2中。根据测得值计算电流放大倍数,填入表中。 图2.3 模拟参数设置 图2.4 select trace ID界面 表2.2 不同基极电流下的集电极电流和放大倍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