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

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

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
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

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等方面关系的日益紧张,人性压抑、扭曲、残缺、失衡等现象愈演愈烈,饱受社会失和、人性失和困扰的人类呼唤着社会和谐和人性和谐。于是人们纷纷对人性和社会和谐这两个延续至今的古老问题进行追问,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将人性和谐和社会和谐作为两个问题分别追问,忽略了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联,事实上,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人,人性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有着无法拆解的统一性。

探究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关键是厘清人性和社会的关系。所谓人性,是人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包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等等。社会则是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包括诸多因素和层次的有机整体,其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曾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性和社会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性是社会的基础。

首先,人性对于社会具有逻辑先在性和某种意义上的时间先在性。人性对于社会的逻辑先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一方面,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无数个人之总和,构成了社会,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的存在,就没有人类社会,因此从逻辑上讲,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具有人性的人,人和人性是同一的,所以人性也必然是社会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这段话的含义

是:个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性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自然性是基础之人性,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和存在的基础。如果说人的自然性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和存在的基础,那么人的社会性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和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人创造了社会,没有人和人性,特别是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人类社会。当然,有一种观点告诉我们,人创造了社会,社会也创造了人。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将其拿来否定人对社会的逻辑先在性,因为人创造了社会讲的是人对于社会的主体性,表明人不仅是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而且是创造社会的主体,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建立了人与人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个人彼此发生的哪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正是人类社会,但是,社会创造了人讲的是社会对人性的制约性,也就是社会对人性的反作用,具体说就是人是社会的人,是在社会中存在和成长的,人性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显然,人创造了社会,社会也创造了人只是恰当地表明了人性和社会的辩证关系,说明了人性对于社会的根本性、前提性、决定性即逻辑先在性,以及社会对人性的反作用,而不是社会对人性的逻辑先在性。其三,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形成、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人和人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自始至终的唯一的价值之所在。社会之所以产生或人之所以创造社会,是因为社会能够满足和保障人性的需求。以生产关系的建立为例,人们之所以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是因为只有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人们才能够进行生产,而只有能够进行生产,人才能获得满足人性特别是人的求生存之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一定的生产关系正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从而满足人性需求的保障。可见,保障生产的进行、满足人性的需求正是人们建立生产关系的价值之所

在。人之所以不断改进各种社会关系,推动社会不断发展,是为了使社会更好地保障人性需求的被满足并促进人性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性需求,促进人性不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之所在。总之,社会的价值就在于保障人性的实现和发展,其最高价值当然是实现人的自由个性或人性之高度和谐。这一点也说明,在人性与社会的关系中,人性具有逻辑先在性。时间先在性,顾名思义,是指产生时间上的在先。人类社会的起源史告诉我们,人和社会是同时产生的,无所谓时间上的先后,因为有了人,就同时有了人类社会。但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史还告诉我们,人是由动物演化而来的,社会是由动物群演化而来的,人具有同动物相同的生物性或自然性,这种与动物相同的生物性或自然性是在人类祖先尚未转变为人之时就存在的,而且在人性之中永远处于基础地位,正是这种人性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其中的动物式本能活动属性即处于萌芽状态的劳动性的发展,使人类祖先最终由动物转变成了人,同时也使他们的动物群转变成了社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对社会具有时间先在性。

其次,社会是人性的外化。人是通过自己的能动活动来创造社会的,然而人创造社会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人性的驱动下,为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性而进行的,这些活动本质上是外化人性的活动,因此人创造社会的过程,或者说社会的生成过程,不外是人性外化的过程。其一,人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等,实现自己的自然性,就必须进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的生产活动,这两种生产活动不仅创造出物质财富和人口,构成社会的物质生活领域,为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主体,而且形成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人与人的自然关系(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思想关

系、政治关系等)。马克思曾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之总和便是社会。因此可以说社会首先是人的自然性的外化。其二,人要满足自己的劳动需要、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需要等,实现自己的社会属性,必然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劳动,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在劳动和交往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形成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因此可以说社会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外化。其三,人要满足自己知、情、意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实现自己的精神性,就会从事各种精神生产活动和各种精神交流活动,从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因此社会还是人的精神属性的外化。总之,社会是相互联系的各种人性要素的外化。

再次,人性生成了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而实践活动恰恰源自于人的本质属性实践性。正是人的实践性以人的自然性为基础驱动着人们不断地从事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从而生成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基本结构,使社会具有了实践本性。最后,人性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马克思将需要视为人的本质之一,他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并认为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他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在他看来,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将需要看作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驱力,他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

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需要本性是人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正是在这种不断发展的内驱力的作用下,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这句话不仅表明了社会是人性的体现,而且表明了人性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社会体现、保障并制约着人性。

如上所述,社会是人性的外化,这不仅表明人性是社会的基础,而且表明社会是人性的体现。社会的自然基础人口的存在和繁衍,体现着人的生物性;社会的决定性基础和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体现着人的自然性,同时体现着人的社会性、精神性、个体性和群体性等;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主要体现着人的社会性;社会的观念结构则体现着人的精神性。总之,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无论骨骼还是血肉,都是人性的体现。

社会不仅体现着人性而且保障和制约着人性。人是社会的人,单个的人离开社会无法生存,社会是人性得以实现的必要保障。社会的生产关系为人们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提供着形式,使体现人的本性的生产劳动有可能转化为现实,从而不仅保障着人的劳动本性的实现,还保障着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物质性、精神性、个体性和群体性等种种人性的实现。因为,没有一定的生产关系人们就无法进行生产劳动,没有生产劳动及其成果,就意味着没有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生活资料,意味着人的自然性无法实现,人类无法生存,而当人无法维持生存时,就谈不上进行其他各种活动,包括社会交往活动、精神生产活动等等,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在自然性基础之上的社会性、精神性等人性要素的实现。社会的各种规范和制度维护着社会的秩序,保障着人性实

现所需要的社会环境,规范和制约着各种人性的发展,消弭着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因人性扩张带来的冲突和混乱,使各种人性得以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的各种观念、精神产品等对各种人性的实现和发展起着引导、调节、制约、激励等作用,保障着人性要素实现和发展的自觉性。

人性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人性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必然是:人性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社会和谐是人性和谐的表现和保障。

既然人性是社会的基础,社会植根于人性之上,是人性的外化和体现。那么社会的治乱兴衰或和谐与否都根源于人性的状况,人性和谐则社会和谐,人性失和则社会失和。所谓人性和谐,是指各人性要素在适合人的劳动本性状况的相互制约中达到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状态。社会和谐则是指社会有机体的各个要素有序、稳定、协调地运行,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的和谐。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社会哪一方面的和谐,都根源于人性的和谐,人性一旦失和(即人性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制约失去平衡,其中一些人性要素急剧膨胀,导致其他人性要素被严重压抑和摧残,人性各要素不能相互适合,协调运转,人性陷人迷失和沦丧的境地。)必然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的不和谐,即社会的不和谐。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例。只有当人性特别是人的物欲与人的精神性、人的主体性与人的非主体性、人的理性与人的非理性等要素平衡、协调发展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如果人性不和谐,特别是当人的物欲、主体性、工具理性等急剧膨胀,人的社会性、精神性、非主体性、非理性等受到压抑和摧残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陷人不和谐状态。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挣脱了神性的束缚,陶醉在我是人的发现之中,高举着理性

特别是工具理性的大旗,在知识就是力量、人定胜天的口号声中,在不断急剧膨胀的物欲驱动下,以狂妄的主体性身份,对自然界进行强有力的征服,疯狂的掠夺和攫取,肆无忌惮的摧残和毁坏,终于导致了自然界对压抑和摧残了自己的非主体性、非理性,任自己的物质欲望无限膨胀的人类的无情的报复,枯竭的资源、紧张的能源、荒漠化的土地、反常的气候、严重污染的环境,使人类陷人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陷人了极其紧张的状态,不和谐成为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旋律。

由于社会体现、保障、制约着人性,因此社会和谐必然是人性和谐的体现,同时社会和谐也保障着人性的和谐。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建立在人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和谐现象,以及建立在对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和谐现象。这两类社会和谐现象都是人性相对和谐的体现和保障,只不过前者体现和保障的是最低层次的人性和谐,后者体现和保障的是较高层次的人性和谐。前者体现和保障的人性和谐的特点是,人性系统各要素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状况都同农业社会使用手工工具的劳动实践活动状况相适合;人性系统的协调运转是以人性的自然性要素的相对收缩,社会性要素的相对膨胀,个体性要素的相对压抑,群体性要素的相对张扬,理性发展不足,非理性相对发达等为基础的。后者体现和保障的人性和谐的特点是,人性系统的各要素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状况是同工业社会使用大机器的劳动实践活动状况相适合;人性系统的协调运转是以人性的自然性要素特别是人的物质欲望迅速膨胀,社会性相对萎缩,个体性要素张扬,群体性要素退缩,理性迅速膨胀,非理性不断被压抑等为基础的。由于这两类社会和谐现象都只是表象上的和谐,所以其所体现和保障的人性和谐也是一种表象的人性和

谐,因为这种和谐是以牺牲或压抑一些人性要素为代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社会和谐是以人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社会和谐,这种社会和谐必将体现和保障最高层次的人性和谐即一切人性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发展。

和谐之美精选作文8篇

和谐之美精选作文8篇 1和谐之美花儿有了绿叶的衬托,才会变得如此美丽。而我们的社会呢?我相信只要有了和谐,就一定会产生美。那么接下来就请跟随我来了解一下和谐之美吧!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宽容之心很重要,宽容之心能够熄灭生活中的怒火,能使我们在相处过程中不会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能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它会让我们产生温暖感。所以,宽容能为我们社会的和谐提供一份保险。 和谐之美更在于诚信。在我们社会的复杂关系当中,只有一个人讲诚信,不欺瞒对方,那么才会让对方产生信任感,才能为社会的和谐增添一份保障。诚信很美,也很珍贵。假如你有了诚信,那么和谐之美就可以展现出来了。和谐也是一个永恒的话习题。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只有构建和谐才能获得开展。我们不也在积极构建和谐吗?我认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的美丽简直是无比宽广,接下来请听我讲个故事吧!记得有一次,我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与我预期所要到达的水平相差甚远,所以心情很悲伤。这时我的好朋友芳芳看到了,便过来安慰我说:“别伤心了!谁没有失败过呢?有了今天的失败才会有明天的成功啊!”我想了想对啊!失败是成功之母!下次再努力吧!我说:“嗯,谢谢,这次的失败会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虽然这是一件小事,

但是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和谐美,同时和谐也是一种爱…… 和谐之美很美很美,让这个世界充满和谐吧!和谐,发挥你的光辉吧! 2和谐之美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芒耀眼。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现在,只是没有人留意,而我却在无意中有所发现。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和谐之美在于宽容。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静土上扎根抽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能浇熄怒火化解愁恨,她可以感化邪恶播散善良,她能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间,她可以让人间充满真情,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宽容之和谐,竟妙趣横生。 和谐之美在于诚信。诚信是奠基石,是和谐美的结晶。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的无瑕、美的高尚。有了诚信,和谐之美足以体现!愿你拥有诚信之花,送给身边和每人一朵,让人间多一缕馨香。 朋友,若想演奏和谐的旋律,我劝你再携一颗友善的心,来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保你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 孟子的修养工夫论就是养浩然之气,使“四端”成为“四德”。而孟子的人格理想是善的美的人格, 人格理想根源于、植根于内在、情感性的浩然之气,它既是“仁义礼智”在个体全人格中的充分体现, 也是“浩然之气”在个体全人格中的完满贯注, 是善与美的和谐统一。孟子的修养工夫论正是其人格理想的真实写照。孟子的修养工夫论及其人格理想学说具有永久的魅力,它们不仅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发展史, 而且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孟子的修养功夫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四端”,“四端”还只是“善端”,故还有待于功夫扩而充之,才能流行为实然性的“善”——仁、义、礼、智“四德”。“四端”是未发,是隐性之善,那么“四德”是已发,是显性之善,包涵着社会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而这社会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在孟子看来,是人之本质性的规定、人之存在的理由,人当求之。 “四端”仅仅是善之“端绪”,善之萌芽,“君子存之,小人去之”。因此,更为举足轻重的是如何扩而充之,使本然变为实然。使本然变为实然、使“四端”成为“四德”,就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修养功夫论。 孟子修养功夫论的特点是无待性。无待性指“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孟子?离娄下》),即由“四端”扩充至“四德”过程的自然而然性,无需费纤毫之力。孟子曾这样形容“四端”臻至“四德”的过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既然人内在地禀赋“四端”,那么油然而发,人自知扩而充之,其扩充的特点是自我训诱,非外在训导,孟子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喻该过程沛然而发、莫之能御的自发性。而于另一处孟子同样以水喻人性的向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这样言说修养方式之一的“养气”:“心勿忘,勿助长”(《孟子?公孙丑上》),“养气”如此,其整个功夫何如不是?故孟子这样评价不能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修养功夫的特点是无待于外在条件,故可将孟子修养功夫的特点总结为“无待性”,那么如何造成了该特点?如前所言,在孟子看来,人之本然是“四端”,是情,而所谓修养功夫只是率情、顺情而发,任由内在本源的情汩汩而流。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在孟子看来,本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实然:“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二、孟子的人格理想 孟子的人格理想学说散见于《孟子》一书的不同篇章中。孟子明确把个体

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总结中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纵观现代管理的发展态势,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两种纽带,一种是利益和产权的纽带;一种是文化和精神的纽带,才属生命型企业。从中外管理实践看,人性管理能增强企业的亲和力,使员工奉献忠诚、履行责任和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文就“人性化管理”问题做些探讨。 一、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反映了现代管理的新趋向、显示了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新态势,揭开了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新纪元。 1、人性化管理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中的首要因素、本质因素和核心因素。 人性化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它将资源中的人回归到了真正的“人”实实在在、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生物有机体,而不单纯是劳作的机器、盈利的工具。彼得·德鲁克通过分析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作与劳动力本身发生的极大变化后指出,必须把“对人的管理”从一种“成本中心”变为对人的正确领导。 引用人际关系的一句老话“你雇佣的不是一个人的‘人’,而是‘整个人’。”人性化管理见人又见物,以人为中心;而其它类型的管理方式是以物为中心,见物少见人,甚至是见物不见人。 2、人性化管理确定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企业是人的集合,不是物的堆积,是由人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组织。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要通过对人的管理发挥其积极性,进而优化物质资源的配置才能达到。企业管理必须调动“企业人”在物质资源的配置和赢利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 3、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员工是企业管理主客体的统一。 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应当受尊敬的主体。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既是企业的也是员工个人的目标。员工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组织目标达成之日就是个人目标实现之时。 4、突破“使用”层面上重视人。 社会发展赖以持续的基础是人类的进化,而人类的进化包括人的智力的进化和运用资源能力等素质的提高。通过人性化管理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是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这种

和谐的人格究竟有多重要

和谐的人格究竟有多重要 当一个人的人格分裂时,他是没法获取幸福的。当一个人的人格不和谐不健全时,他是没法实现自由的。 ——题记 作为健全的人,自由的人,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理性上应该相信什么,决定哪些应该做,而哪些不应该做。同样,一个人格分裂不健全的人,他会压制自己良好而深刻的情绪,削弱理性带给我们的友谊和仁爱,以及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和谐的人格培育人健全发展,促使我们的理性趋向光明。具备这些的人,在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时,在运用自己的力量取得外部认可时,都会更容易成功。反之,我们就会变得呆滞和迟钝,对世界麻木而顺从。 那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恰恰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他们满足了自己的一时痛快,却不管别人的感受。理性和爱人的心在哪里呢?很显然,照看他人以便让

自己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想法已经被他们抛弃了。他们只想着自己,只想着获取,而忘记了人的高贵和同理心。 那么如何获取和谐人格呢?有位英国哲学家总结了三个要点,一起来了解下。 和谐人格必备条件1:幸福的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幸福的最好源泉。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和及时的爱,造成了孩子们童年性格的偏执发展。如果成年人想与自己的孩子维持一种快乐关系,或者给予孩子一种幸福的生活,那他就得思考如何做出好的行为。 幸福的家庭大都相同,而不幸的家庭却各个不同。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放到现代,依然管用。 以前女子很保守,认为婚姻以外的性行为是可耻的,是一种罪恶,但现在呢?看看多少女子因为金钱和物质的引诱,而红杏出墙,不以为耻。这样的女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培养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思想认知。 很多家庭的烦恼来自经济方面,这是个不可忽略的事实,由此造成婚姻的破裂,结果就是孩子的情爱无法得到满足。如此情况下,要想获得纯朴而自然的幸福,对于还未长大的孩子来说,就变得异常困难。

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论文关键词:汉语价值观身份人格完善 论文摘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汉语是汉民族身份的标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汉语学习是个人提高人文素养,完善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有这样一个论断:“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记录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承载着其特有的文化模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也证明:语言是治理天下,教化人论的基础。古人对语言在一个社会组织中的维系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词。”因此“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成为春秋时代一种社会警醒意识。 在各种与民族群体有关的人文社会现象中,只有语言是“与生俱来”的。当代新洪堡特学派的代表,德国语言学家威斯格贝尔对语言的民族性有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从群体来说,语言是一个群体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个体来说一

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进入了民族语言流,他的母语决定了他一生的精神格局和语言行为。[1]由此可见,“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汉语了。 一、当前汉语的生存现状 当前社会上的现象是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对英语的学习趋之若鹜。人们已经失去了对汉语汉字的敬畏感,日常表达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优雅品质的普遍漠视,这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文化的西化、本国语言、文化的式微,导致学生母语水平不高,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君子之风渐行渐远。许多青少年表现为行为失常,思维和逻辑混乱,语言粗鄙。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为只言片语的不入耳而大动干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丧失了应有的礼仪风范,与我们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的国人形象相去甚远。这些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第16卷第3期(2011)甘青离奸孑拒V o1.16No.3(2011)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石芳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孟子提出的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等丰富内涵,具有自信自尊,刚正不阿,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至大至刚,充塞 天地等精神特征.”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则要遵循存心寡欲,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的”居仁由义”之道. 关键词:孟子;人格;”大丈夫”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1)03—026—04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 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 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作为先秦儒家的 杰出代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

“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 一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理想人格 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认为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和扩充自己与生俱来的”善端”,就可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尧舜等圣人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人们认真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贤,从而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即作为理想人格典范的圣人同样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这就为普通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尧,舜,禹,商汤,文王的圣人目标仍缺乏具体的标 准,为此孟子提出了更利于践行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将理想人格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为人们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提 供了更具体的操作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大丈夫”的 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一,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独立的人格, 决不向权贵低头.他们坚持正义,扞卫真理,崇尚道德,乐行 仁道. 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人性化管理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管理哲学。因此,必须对人性有所了解。 人性学 1.自然属性的三个定律: (1)人的生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2)人的心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 (3)人的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 2.社会属性的三个定律: (1)对行为后果的考虑。 (2)对自己长远目标的考虑。 (3)对人生价值的考虑。 企业只有了解了人性中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工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全员潜能的管理目标。 人的社会属性受心灵支配,而心灵则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类社会属性产生的源泉,可以通过人类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得到丰富。 思想意识在现代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先进性是社会进步、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抓教育,抓培训、抓文化已成为现代管理成功的必由之路。企业家必须牢牢掌握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人性化管理的四阶段 人性化管理其实是对企业文化培育和发展的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人性化管理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人际权力管理阶段、人际沟通阶段、合作管理阶段、奉

阮籍矛盾人格

摘要 魏晋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从汉末战乱的结束到重新开启一个更为黑暗长久的分裂时代,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人物之一,他以才名、痴名、隐名为世人熟知。在曹马之争动荡的大漩涡中,其内心的人格世界被现实的漩涡搅染的矛盾重重。他被塑造成诋垢礼法、嗜酒成性、放浪形骸的形象。当一个人理想人格与外在人格相悖的时候,矛盾人格便应运而生。本文将从阮籍矛盾人格的表现:出世与入世、玄言至慎与嫉恶如仇、崇敬礼法与毁坏礼法;与阮籍矛盾人格形成的原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两部分来剖析阮籍的矛盾人格。 【关键字】 阮籍;矛盾人格;原因

Abstract Wei Jin period is the history of the famous times。To re open a more dark long split times from the end of Han dynasty war,Ruan Ji as "one of the 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ve"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character,He was a man familiar with because culture、infatuated、conceal。Cao Ma dispute in the turmoil of the maelstrom,His inner conflicts ofpersonality is the reality of the vortex world with heavy.。He is portrayed image The destruction of etiquette,Love to drink,living a life of uninhibited indulgences。When the ideal personality and external personality conflicts, contradictions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personality。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tradictions: The birth and accession to the WTO、Careful in speech and hate evil、respect law and damage law; Cause and contradiction: person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social factors, The two aspects to analyze the contradiction of Ruan Ji s personality. 【Key words】: Ruan Ji;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 reason

庄子和谐观及对人格培养的价值

黄炎培故居,刘绍棠故居,田间故居,白涤洲故居(青塔胡同17号),曹锟故居,裘盛戎故居;第Ⅲ类:肖龙友故居,张伯驹故居,陈寅恪故居,曹雪芹故居,陈半丁故居,鲁迅故居(砖塔胡同84号),萧军故居,侯宝林故居,李莲英故居(姚家胡同7号、9号),曾国藩故居,袁复礼、袁敦礼故居,高盛麟故居,刘宝全故居,叶盛兰故居,杨宝森故居,奚啸伯故居,阎岚秋故居,张君秋故居,童芷苓故居,新凤霞故居,言菊朋、言慧珠故居,孙毓堃故居,金少山故居,李渔故居,吴佩孚故居(保安寺街17号),言慧珠故居,程长庚故居,程砚秋故居,袁世海故居,吴晓铃故居,徐凌霄故居,杨深秀故居,林旭故居,杨锐故居,李少春故居。 对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以下特征:(1)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分布存在显著聚类差异。东城区该类故居主要分布在第Ⅰ类,分布在第Ⅲ类的故居数量次之,分布在第Ⅱ类的故居数量最少。西城区该类故居主要分布在第Ⅲ类,分布在第Ⅱ类的故居数量次之,分布在第Ⅰ类的故居最少。(2)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城区第Ⅰ类故居的整体特征是保护现状较好,周边环境比较和谐,但故居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待挖掘。第Ⅱ类故居的特 征是遗存建筑价值最大、目前保护状况和利 用状况最好。第Ⅲ类故居具有建筑遗存价值 低,目前保护状况和利用状况较差的特点。 四、结论与讨论 1.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在数量、分布、类型、保护状况、利用状况 等方面各具特征,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 2.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在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现状、利用现状等 方面存在显著聚类特征。选取聚类的6个变 量,把两城区该类故居聚为3类,发现东城 区、西城区该类故居不仅在每类型存在显著 的本区域集聚特征,而且,在区域间也存在 显著的集聚特征。 3.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的保护及利用措施应该具有差异和针对 性。东城区该类故居的保护应该主要针对第 Ⅰ类故居进行,目前应该监督和督促故居的 利用者和责任者继续保护好故居,维护好故 居的建筑风格,以免对周边和谐的环境造成 破坏,但没有必要把其辟为故居博物馆,对 其内部应该灵活运用,一方面可以筹集保护 维修的资金,另一方面,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手段。目前还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故居的历史 文化价值。区别于东城区该类故居的分布, 西城区分布在第Ⅰ类的故居最少。西城区该 类故居的保护应该主要针对第Ⅲ类故居进 行,目前应适当对故居进行维修,根据需求 采取合适的利用方式,但需要挂牌说明该处 曾为谁的故居,故居说明牌将会成为一种特 殊的文化符号,成为研究名人史以及北京历 史文化的要素,成为教育青少年的示范牌。 4.两城区相同类型的非文物保护项目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具有可借鉴性。 从各个聚类类型的角度来看,两城区相同类 型的该类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可以相互 借鉴。对于第Ⅰ、Ⅲ类故居的保护措施如上 所述。对于第Ⅱ类故居,应该将其公布为保 护院落或者文物普查项目,然后升级为文物 保护单位。并应该对外开放,满足人们缅怀 先贤、鼓励自我、教育自我的作用,也可开展 故居游,带来一定的外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玲.对名人故居开发利用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9(9). [2]周振宇,周公宁.杭州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研究[J]. 建筑学报,2003(4). [3]丁超,张秀娟.北京名人故居的三重属性及其认 定与保护原则[J].北京社会科学,2006(4). [4]沈实现.地域景观·城市记忆—— —杭城名人故居 的景观特质与保护开发[J].城市规划,2005(9). [5]蔡礼彬,王莹.关于青岛市名人故居现状的调查 与思考[J].兰台世界,2006(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 点项目(05BJDCS024)的后续成果。 ★作者简介:成志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张宝秀,博 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教授。 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生活目标,因为中华民族地域辽阔及多民族构成的特征,所以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舜帝的“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的古老诗句里,从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治国方略里,从孔子的“和为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性准则里,再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论认知中,无不流露出中华民族的“和谐”意识,体现 着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热爱与向往。 战国思想家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从老子传承而来,老庄历来崇尚自然,崇尚自由,所以庄子的理论中充满了对和谐理念的认知和评价。庄子又作为中国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他以博大恢宏的气势与壮丽的想象,再加上行云流水的文字表现着古代知识分子的胸襟,也表现出庄子醉心于逍遥世界、试图超越自然到 达无极限的追求。因此,本文在研读了庄学 理论的基础上,综合了庄子对和谐观的论 述,并试从如下三个方面论证其价值。 一、庄子和谐观的理论基础 首先,庄子和谐观的产生有着深广的社 会背景,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正是中国奴 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的社会转型期,随着 周王朝势力的衰微和新兴的地主阶级、自耕 农阶层和士阶层的产生,社会成分构成更加 复杂,社会矛盾增加,很多人因为社会阶层 的变动而难以找到心理的平衡与生活的稳 定,而对社会发出恨恨之声,使整个社会显 示出日益动荡的趋势。庄子所看到的是“争 地所战,杀人盈野,争城所战,杀人盈城”的 现实,感受着生灵涂炭的悲惨人生,在这种 客观现实之下,生存于这个乱世中的思想家 们感到了和谐的缺失和追求和谐的迫切意 义,于是庄子站在哲学的高度,开始了对于 抹平社会矛盾,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国与国 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天地之间的关系的思 考,试图在乱世中重建人的本来面目,为个 体生命寻求一条重建和谐的途径,同时也为 建立融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人生观为一 体的形而上的生存哲学打下基础。 其二,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 承,“天人合一”是道家的精神内核,也是老 庄宇宙观的出发点,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对 “道”的深度思考,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之中, “道”是一个绝对至上的宇宙本体,曰“有物 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台纵横兰lantaizongheng 试析庄子和谐观及对 人 格 培 养 的 价 值□郎旭庄周梦蝶图 86 兰台世界2012·11月上旬

简析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美形式

(下转第页) 简析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美形式 刘文(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和谐美也成为各门艺术的审美准则和审美标准。而古典园林作为融 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更是把和谐美作为造园准则,处处体现一种和谐之美。 Abstract:In our country's cultural perpetual flow,“harmonious ”the thought is well-established,with graceful and friendly also becomes various artistic the esthetic criterion and the esthetic standard.But the historic garden achievement melts many kinds of artistic forms is a body's synthesis art,is and the graceful and friendly achievement landscape gardening criterion,everywhere manifests beauty one kind of harmony.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生态 key word:Chinese historic garden Harmonious Ecology 作者简介:刘文、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194-02 一、和谐美在古典园林的作用和谐最早指的就是音乐的和谐,受这种和谐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把和谐美作为审美的最高要求和艺术准则。中国古典园林正是融多种艺术样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它对和谐美的体现和诠释则更加的充分。纵观园林史,我们不难发现,园林艺术愈向前发展,愈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灵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和谐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更能体现人的生命情调与心灵律动。它始终与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不但可望,且要可居可游,它承载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关注人们的精神层面。在这片天地中,人的审美情趣与内心世界交融在一起,透过人与景有机地联系,人、园林与自然甚至宇宙处于一个和谐的整体之中。 二、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的形式美从此意义上来说,形式美指的就是形式的和谐。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同样追求形式的和谐统一。园林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园林的基本要素形体、声音、色彩以及三大物质要素即建筑、花木和山水等这些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遵循形式美的原则,有机的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遵循怎样的组合规律以及如何体现,以下我把它概括为四种类型来论述 (一)、比例与均衡早在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就对美作了概括,认为“美是比例与和谐”。 虽然这一定义片面的偏颇于形式,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任何美的事物都要遵循 一定的比例。同样在园林设计中对比例的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特别是在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的佛香阁,阁的位置,体量的大小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其位 作者简介:刘文(1985-),女,河南商丘人,汉族,商丘师范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置基本都在万寿山中轴线的黄金分割点上,而阁的体量与山体比例又搭配得当,整体上既活泼又给人以视觉的均衡感,真正创造出既给人以物质需求,又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美的愉悦。 (二)、调和与对比 对比调和这一组合规律在形式美法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突出事物相互对立着的因素,称为对比,把有差异的事物结合便形成了对比关系。相反,所谓调和就是在不同的事物中,强调其共同因素以达到协调的效果。“对比”强调个性,“调和”强调共性。 调和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园林各要素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等的风格和色调的一致来体现的。如江南私家园林 中的不同建筑从外观看虽然风格有所不同,但整体的色调处理都 很朴素淡雅,大都以冷色调居多,院墙的颜色也大多采用青灰色,这样的色调不仅易于与自然界中的山石、水体调和,更给人一种幽雅宁静的感觉。总之,调和手法的运用,使整个园林呈现一种和谐统一的布局,给人一种含蓄和优雅之美。 对比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运用手法,通过对比使对立双方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从而使园林艺术达到多样统一而又生动和谐的效果。缺乏对比的园林艺术,即使富于变化也会流于平淡。园林中的对比也分为不同的类别。 1、空间的对比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把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空间毗邻在一起,通过对比更加突出各自的特点。这个差异首先表现在体量的悬殊上,园林空间大小的对比是相对的,当从大空间进入小空间时,会给人以小空间更小,大空间更大的感觉,反之亦然。这是园林建筑空间最常用的手法,特别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占地面积比较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就采用这种对比手法。 2、明暗对比 园林空间明暗的对比主要是指光线强弱的对比。明暗对比强烈的景物使人振奋,明暗对比弱的景物给人以宁静。游人从明处看暗处,暗处的景物更显得深邃;从暗处看明处,景物更加瑰丽。另外建筑中的漏窗、隔断、栏杆阻挡光线也形成一种明暗不同的界面。 3、色彩对比 除了自然光线的对比,园林中色调的对比也不容忽视,不仅同一园林中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色彩有对比,北方和南方的园林色彩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北方皇家园林建筑以红柱、琉璃瓦、红墙为特色,以暖色调为主,突出庄重、威严、雄伟的气势。如北京颐和园中的建筑富丽堂皇,与周围的树木、山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之相比,南方的私家园林则以灰色、青色等冷色调为主,营造一种深邃、宁静的意境。由此可见,不同色彩的运用可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不同的空间感。 4、质感对比 质感的对比在园林中主要是利用植物与建筑、山石、道路等不同材料的粗细、刚柔、纹理不同造成对比,不同的质感给人不同的感觉,达到不同的效果。如用木质材料的建筑可以营造古朴大方、幽雅的格调,而大理石细腻光滑,用它营造的线条简洁、明快。 5、虚实对比 所谓的虚实是相对而言的,山水对比,山为实,水为虚;以山本身来说,凸出的部分为实,凹入的部分为虚;建筑与庭院对比,建筑为实,庭院为虚;以建筑本身来讲,粉墙为实,廊、门窗孔洞为虚。虚 194-- 196

辩论题:制度化管理VS人性化管理(正方一辩)

尊敬的***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方的立场是制度化管理更重要。 所谓制度,就是指“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制度化管理的根本宗旨就是“一切按制度办事”,制度是维持工作秩序的保证,美国管理大师柯林斯说过:制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制度就没有品质,没有品质就没有进步。 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的作用是“提供人类在其相互影响中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一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了一种经济秩序”。这就意味着对国家来说,制度旨在规范人类的行为;对企业来说制度是构建一种企业管理氛围,以此推动企业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以企业为例,制度化管理就是以制度为标准,把制度看成是企业的法津,职工进入企业以后,先进行企业制度方面的教育,让你充分了解企业的要求,当你把制度学好之后,你就必须严格执行。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处处以制度为准绳,企业管理者就相当于企业的执法人员,时刻以制度来丈量你的一举一动。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会融合人性化考虑,但那是因为先有制度化的强制要求,然后才有人性化的宽容,所以,制度化是根基,人性化是点缀。 制度化管理有客观标准,操作性强,制度是让行为有据可循的标准,让结果更倾向公平的机制,只有在同一制度化的管理标准下,才能统一步调,实现发展。而人性化管理没有统一标准,具有主观随意

性,在众口难调的时候,反而是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 我方不否认,在强调制度化管理更重要的同时,人性化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在制度化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人情味”,让管理不再“冷冰冰”,不论是国家管理中的“自由裁量权”还是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考虑”,都必须在一定的“框架”内,而这个框架,就是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我们可以在制度的框架下,实施不超过范围,不超过限度的人性化管理,也就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和谐”,但前提条件就是,管理有章可循,有度可量,它必须依存于制度化管理,没有了制度化的约束,人性化也就无从存在,而是地地道道的“人治化管理”,就不是我们所讨论的人性化了! 所以,制度化管理是核心,人性化管理是辅助,制度化管理比人性化管理更重要。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可见,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若干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黄希庭也曾指出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即“人格是决定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内部机制,是精神健康的基础,也是影响智力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人格缺失问题也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所以,高校理应把追求和谐人格作为教育的真义所在和价值目标,充分挖掘中国古代儒家中和理念的德育智慧,重视加强21世纪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 标签:和谐人格、德育价值、“失和” 一、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与德育价值 (一)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中和理念是天下的根本和普遍的准则,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便各在其位,生长繁育了。和谐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极为强调和推崇中和理念,其中和理念理论体系庞杂,内容丰富。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育,自我修养的加强和追求,中庸之道的方法论要求和处事原则是儒家中和理念的三个基本内涵。儒家认为,为了实现人的身心状态的和谐,必须首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修身为本,欲理并重,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仁者爱人以及知行合一等等和谐思想都可以看作是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的展开化和具体化。和谐思想不仅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最高价值准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规范,儒家和谐人格典范的完美性和操作性使其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儒家中和理念对于当今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其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儒家中和理念的德育价值 千百年来,儒家中和理念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普遍价值原则。中和理念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演进历程中,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培养青少年的和谐人格,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儒家中和理念的当代德育价值也进一步的凸显。 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塑造理想人格。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要求尊重自然,保

和谐身心 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乃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新课题。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青春飞扬,活力四射!是的,我们如鲜花般绚烂,但同时我们也是脆弱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地增加,迫使我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和家庭在我们身上寄托了太多太多的期望,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我们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宽松但有多变的环境中,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我们经济上很难独立,掌握的只有无法转换成金钱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情感上大都很苍白,期待着一场完美的恋爱,却又总是受伤;我们学业上很无奈,周边的氛围总是轻易把一切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环境的剧烈变化,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家庭的殷切期望,贫穷的困扰,于是,便产生了焦虑、抑郁、恐惧、自闭等问题。如何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我们现今的心理问题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伴随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时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简单举几个我们身边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1)面对公众,人的思维几乎停滞,该怎么办?(2)失眠,该怎么办?(3)课堂神游.该怎么办?(4)某个朋友因为遇到了一些很郁闷的事,对生活失去了热情,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什么也不想做,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本来很开朗、工作生活都充满热情的他,现在变得郁郁寡欢了,该怎么帮助他呢?假设你身边的朋友遇见了这种情况,你该如何去给他解决啊,让TA从系里阴影中走出来。 拿破仑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心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往往就是靠心理划分的。”所以,要想赢得成功人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调节自我,保持心理健康。 回首大学逝去的岁月,你迷茫过吗?你孤独过吗?你颓废过吗?你放纵过吗? 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混日子的大学生,整天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湖边的路灯下站着一对对相互依偎的情侣;逃课旷课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他们过着同龄人向往的潇洒生活,这好像与大学生活格格不相入的。大学里有太多的诱惑,我们需要拒绝这些诱惑,在别人眼里像苦行僧一样在大学里穿行……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手和一个大脑,就是要让我们去创造与思考。大学这段四年的时光是我们最佳的学习阶段,请放弃享受,努力地重塑自我,为以后的腾飞积聚力量。 欲成才,必先成人。只有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如何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完善自我,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