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癌症报告:宫颈癌新分期及诊治指南》解读(全文)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癌症报告:宫颈癌新分期及诊治指南》解读(全文)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癌症报告:宫颈癌新分期及诊治指南》解读

(全文)

2018年10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更新了最新版的宫颈癌分期系统,首次提出病理学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用于分期,宫颈癌临床分期首次向手术病理分期靠近,使宫颈癌的诊治发生变革。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治工作中,本文就宫颈癌新的分期及诊治指南进行解读。

1 FIGO2018宫颈癌新分期

2018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修订的宫颈癌分期见表1[1]。

1.1 Ⅰ期

1.1.1ⅠA期新分期ⅠA期不再考虑病变浸润宽度。ⅠA1期和ⅠA2期的诊断需行利普刀(LEEP)刀技术或冷刀锥切术,也可以通过宫颈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后病理作出诊断。ⅠA1期间质浸润深度<3mm,ⅠA2期间3mm≤间质浸润深度<5mm,间质浸润宽度不再参与分期。临界值间质浸润深度3mm由ⅠA1期升级为ⅠA2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虽不改变分期,但影响治疗决策,ⅠA1期合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需按照ⅠA2期处理。病变累及宫体不参与分期。

1.1.2ⅠB期ⅠB期根据病灶的最大径线分为ⅠB1、ⅠB2和ⅠB3期。ⅠB期诊断对肉眼可见的病灶可直接活检,活检结果不满意可行诊断性LEEP 术。因病灶最大径线<2cm病例复发率明显低于病灶最大径线>2cm者,故新分期中增加了病灶最大径线2cm为新临界点。浸润深度≥5mm或肉眼病灶最大径线<2cm归入ⅠB1期,2cm≤病灶最大径线<4cm纳入ⅠB2期。新分期中增加了ⅠB3期(病灶最大径线≥4cm)。局限于宫颈的癌灶最大经线为4cm,FIGO2009分期归为ⅠB1期,而FIGO2018新分期归为ⅠB3期。ⅠA期锥切标本的切缘为浸润性癌阳性,应划分为ⅠB1期。

1.2 Ⅱ期新分期Ⅱ期无变动。Ⅱ期包括病灶累及阴道或宫旁。阴道镜检查可用于评估阴道受累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估阴道上段受累情况准确性欠佳,感染或巨块型肿瘤导致阴道上段受牵拉时均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用于评估宫旁浸润情况,准确性优于CT。但因影像学分期常高于临床分期,对评估阴道

和宫旁扩散情况临床检查更重要。

1.3 Ⅲ期新分期Ⅲ期增加ⅢC期。即所有淋巴结转移归入ⅢC期,根据是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分为ⅢC1期和ⅢC2期,需注明这种划分是基于只是影像学的评估(r)还是已获得病理学的确诊(p)。如影像学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分期归为ⅢC1r;如经病理结果证实,则分期为ⅢC1p。所使用的影像学方法及病理学技术类型,都应该被记录。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评估淋巴结是否受累,但考虑到炎症、结核或艾滋病感染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病理学检查仍为金标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评估的淋巴结转移优于CT或MRI,PET提示有可疑淋巴结时可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1.4 Ⅳ期新分期Ⅳ期无变动。强调怀疑膀胱或直肠受累,应通过活检和病理学证据证实。泡状水肿不能划分为Ⅳ期。只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时,才需通过膀胱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评估膀胱和直肠。宫颈管内呈桶状生长的肿瘤和肿瘤已扩散到阴道前壁的情况下,也推荐膀胱镜检查。对于明确浸润性癌的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和肾积水的评估(肾超声、静脉肾盂造影、CT或MRI)。

1.5 总结FIGO2018宫颈癌新分期的变化①ⅠA期不再考虑病变浸润宽度,仅根据浸润深度分为ⅠA1期和ⅠA2期。②临界值都升级为较晚的分期。如间质浸润深度3mm,FIGO2009分期归为ⅠA1期,而FIGO2018

新分期归为ⅠA2期;局限于宫颈的癌灶最大经线4cm,FIGO2009分期归为ⅠB1期,而FIGO2018新分期归为ⅠB3期;肿瘤累及阴道上2/3,无宫旁浸润的癌灶最大经线为4cm,FIGO2009分期归为ⅡA1期,而FIGO2018新分期归为ⅡA2期。③ⅠB期增加了病灶最大径线2cm新临界点,根据病灶的最大径线分为ⅠB1、ⅠB2和ⅠB3期。④Ⅲ期增加ⅢC 期,即所有淋巴结转移归入ⅢC期,根据是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分为ⅢC1期和ⅢC2期。当分期有疑问时,应划分为较低的分期。所有分期均可用获得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来补充临床发现,评估肿瘤大小和扩散程度,形成最终分期。初治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结果可以修改术前分期,复发、转移患者术后不再改变分期。影像学检查虽可用于术前淋巴结情况评估并作为ⅢC期分期的依据,但病理学结果仍为金标准,对于影像学可疑淋巴结可行细针穿刺或手术切除确诊。

1.6 关于FIGO2018宫颈癌新分期的新思考①Ⅰ期不再考虑病变浸润宽度,原ⅠA期中锥切标本连续3个点或2个象限有浸润病变按ⅠB1期处理的原则是否合理?②宫体和卵巢受累未纳入分期,宫颈腺癌发生卵巢转移对预后是否有影响?③影像学检查评估宫旁和阴道情况容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影像学分期高于临床分期,依据影像学结果评估宫旁和阴道情况决定分期是否合理?④炎症、结核及艾滋病感染患者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依据影像学检查评估淋巴结情况而升高分期是否合理?⑤因任何淋巴结转移均纳入ⅢC期,有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早期病例也归入ⅢC期,其治疗首选同步放化疗亦或手术治疗?⑥按照TNM分期,腹主动脉旁淋

巴结转移属ⅣB期,而新分期归入ⅢC2期,与ⅣA期相比,哪个预后更差?上述问题尚需今后临床实践结果证实。

2 宫颈癌的治疗

早期病变首选手术治疗,根据疾病分期和宫颈癌扩散程度可以选择宫颈锥切术、单纯全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根据患者有无生育需求,手术范围不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指征是IA1~IB1期肿瘤最大径线≤2cm的鳞状细胞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根治术可通过开腹、经阴道或微创方式完成。早期病例在有手术或麻醉禁忌证的情况下,放疗能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等方面得到与手术同样好的疗效。狭义概念上的局部晚期(即IB3和IIA2期)及中晚期(即IIB~IVA期)宫颈癌的治疗首选同步放化疗。

2.1 ⅠA1期有生育需求: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或无切缘阳性仅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密切随访;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治疗同ⅠA2期。无生育需求: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行筋膜外全子宫全切术;伴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2.2 ⅠA2期有生育需求,选择以下两种术式之一:①宫颈锥切术加腹腔镜(或腹膜外)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切缘阳性可再次行宫颈锥切或宫颈切除;②经腹、阴道或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无生育需求:行B型或C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无高

危因素行单纯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或宫颈切除术加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或前哨淋巴结评估。

由于新分期临界值升级为较晚的分期,即间质浸润深度为3mm的患者,按照FIGO2009分期为ⅠA1期,如不合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不需行淋巴结切除。而按新分期其应归入ⅠA2期,无论有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均应切除淋巴结。根治性子宫切除的类型见表2[1]。

2.3 ⅠB1期有生育需求,选择下列两种术式之一:①腹腔镜切除盆腔淋巴结,并送冰冻病理确定淋巴结阴性,再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②先行石蜡病理切片方法评估有无淋巴结转移,1周之后再行二次手术,即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无生育需求:行C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低危情况也可考虑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切除,低危情况包括:肿瘤最大径线<2cm,宫颈间质浸润<1/2,影像学无可疑淋巴结。推荐行保留盆腔神经的手术。

2.4 ⅠB2期FIGO分期ⅠB2期初始治疗可选择放疗或手术,两者疗效相当。选择放疗或手术取决于患者其他因素及当地的资源。年轻患者为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可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老年患者可行放疗。在宫颈癌中,前哨淋巴结定位仍处于试验阶段,要纳入常规实践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对早期宫颈癌,即FIGO分期IA期、IB1期和IB2期,可能有一定作用。如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需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2.5 ⅠB3期FIGO分期ⅠB3期首选同步放化疗。缺乏放疗设备的地区,可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由于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掩盖病理学结果,从而影响对术后辅助放疗/同步放化疗指征的评估,因此肿瘤较大或腺癌等对化疗反应率低的病例应谨慎选择新辅助化疗。ⅠB3期及ⅡA2期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的疗效较同步放化疗差,且约80%需术后补充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为避免手术和放疗双重治疗带来的并发症及费用增加,不推荐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最好是在研究背景下或无放疗条件的地区实施。由于新分期临界值升为较晚的分期,即局限于宫颈的癌灶最大经线为4cm的患者,FIGO2009分期归为ⅠB1期,治疗首选手术。而FIGO2018新分期归为ⅠB3期,治疗首选同步放化疗。

2.6 ⅡA1期宫颈癌的治疗同ⅠB2期,手术与放疗疗效相当。

2.7ⅡA2期宫颈癌的治疗同ⅠB3期,首选同步放化疗,应包括外照射和腔内近距离放疗。无放疗设备地区可新辅助化疗后手术。

由于新分期临界值升为较晚的分期,即肿瘤累及阴道上2/3,无宫旁浸润

的癌灶最大经线为4cm的患者,FIGO2009分期归为ⅡA1期,治疗以手术为主。而FIGO2018新分期归为ⅡA2期,治疗首选同步放化疗。

2.8 早期宫颈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根据预后不同,将宫颈癌根治术后不良病理因素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高危因素包括手术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或宫旁浸润。具有任一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给予术后补充放疗或者同步放化疗。中危因素包括肿瘤大小>4cm、淋巴脉管浸润和深部间质浸润,具备这3个因素中任意2个的患者,需术后放疗,不应化疗。除上述高危患者和中危患者外所有其他行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视为低危病变的患者,并不需要任何辅助治疗。术后放疗剂量通常为45~50Gy。术后盆腔调强放疗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外照射后阴道近距离放疗的作用尚不明确,以下情况应补充腔内放疗:术后病理有病变紧邻阴道切缘(癌灶距切缘<0.5cm)或切缘阳性、较大或深部浸润肿瘤、宫旁或阴道受累,或者广泛的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患者。应包括每周2次的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剂量以残余阴道上1/3处黏膜下5mm为参照点,每次6Gy。

2.9 ⅡB期~Ⅳ期首选同步放化疗,包括盆腔外照射放疗加顺铂(每周40mg/m2并予适当的水化)同步化疗和宫腔内后装放疗。使用低剂量率系统,30~40Gy分1次或2次照射。对高剂量率系统,采用不同剂量分割,每周3~5次,分割剂量为5.5~8Gy。由于在资源匮乏国家可采用3次而非5次的分割放疗。如果腔内放疗因解剖变异或剂量不足而不可行,

则应考虑组织间插植。外照射放疗和腔内放疗联用的总剂量应为80~90Gy。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放疗计划与结局直接相关。目前建议是在8周内完成外照射和腔内近距离放疗的全部治疗。

常用的同步放化疗方案为外照射放疗,每周输注1次顺铂(每周40mg/m2并予以适当水化),5~6个周期。对于无法接受铂类化疗的患者,可以选择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只有中央病变而没有盆壁受累或远处扩散的ⅣA期初治或复发病例均可行盆腔廓清术,但预后差。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ⅣB期首选同步放化疗,疗效优于单纯化疗。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时,应行扩大野(腹主动脉野)放疗加同步化疗。有条件可行调强放疗。同步放化疗的化疗药物,以顺铂为基础的双药化疗优于顺铂单药。顺铂可与紫杉醇、拓扑替康、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使用。卡铂联合紫杉醇也有效。美国妇科肿瘤组(编号:GOG240)研究报道,贝伐单抗可提高复发性和转移性宫颈癌的总生存率。

除了缓解疼痛、对症治疗、社会心理支持等姑息治疗,对于不可治愈的晚期患者伴有阴道出血、盆腔疼痛、分泌物恶臭及与转移性病变相关的症状时可行短程放疗,通常使用1周5次分割剂量的20Gy或2周10个分割

剂量的30Gy。控制顽固性出血可行腔内放疗。盆腔放疗野的设计见表3[1]。

3 随访

微小浸润癌术后建议巴氏涂片每3个月1次随访2年,随后每6个月1次随访3年,直至第5年随访时结果正常,可按指南常规筛查。中晚期及复发病例的随访时间推荐前2~3年每3~4个月1次,随后6个月1次至第5年,而后每年1次。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正在向手术病理分期靠拢,无论哪种分期方法,都是为了提高诊治水平从而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应该遵循规范化、个体化及循证医学原则。新的分期系统及诊治指南虽然随着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研究结果作出调整,尚待今后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以更加完善,以不断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宫颈癌诊治指南

1.分期规则 1.1. 临床诊断分期 ?宫颈癌的分期依据是临床检查,因此,每个患者均应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要求经两个有经验的医生(其中至少一名为副高级以上职称)检查后确定分期,存在明显争议时可请第三名医师(副高以上职称)确定。 ?必要时在全身麻醉下检查。 ?临床检查确定的分期不得因以后的发现而更改。 ?对某一病例分期有争议时,应采用相对早期分期诊断。?触诊、视诊、以及肺部检查对于每个病人的诊断分期都是必须的。 ?怀疑有浸润前病变的患者可行阴道镜、宫颈管诊刮术(ECC)等检查。 ?临床上出现症状或体征,怀疑膀胱或直肠病灶者,须经膀胱镜或直肠镜检查活检,并有组织学证实。 ?IB1期或以上建议行盆腹腔CT或MRI检查。 ?可选择的检查包括:动脉造影、静脉造影、剖腹探查术、超声探查、PET/CT等,这些检查发现的结果解释尚不能肯定,故不能作为改变期别的根据,但具有制定治疗计划价值。?对扫描检查怀疑的淋巴结行细针穿刺,能帮助制定治疗计划。

1.2.1994年FIGO临床分期(见表1) 表1. 子宫颈癌:FIGO 分期标准(1994)0期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3 (CIN3) Ⅰ期肿瘤仅局限于宫颈(不考虑肿瘤向宫体侵犯) ⅠA ⅠA1ⅠA2ⅠB ⅠB1ⅠB2仅能由显微镜诊断为浸润癌,任何大体所见病灶,甚至表浅浸润都属于ⅠB。浸润限制于可测定的间质内浸润范围:最大垂直深度5.0 mm,最大水平宽度≤7.0 mm。垂直浸润深度应从表皮或腺体的基底层不超过5.0 mm,脉管(静脉或淋巴管)累及不改变分期。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宽度≤7.0 mm。 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而≤5.0 mm,宽度≤7.0 mm。 临床可见肿瘤限于子宫颈,或临床前肿瘤大小超出ⅠA范围。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Ⅱ期宫颈癌侵犯超出子宫,但未累及骨盆壁或阴道下1/3。 ⅡA ⅡB 无明显宫旁侵犯明显宫旁侵犯 Ⅲ期肿瘤已侵犯盆壁,直肠检查发现宫颈肿瘤与盆壁之间无间隙;或者,肿瘤已累及阴道下1/3。所有的肾积水或无功能肾均包括在内,除非这些肾异常有已知的其他原因可解释。 ⅢA ⅢB 肿瘤累及阴道下1/3,但未侵犯盆壁。盆壁累及,或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Ⅵ期肿瘤扩散的范围已超出真骨盆,或经活检证实膀胱或直肠粘膜受侵。这些粘膜泡状水肿不属于Ⅵ。 ⅥA ⅥB 肿瘤累及临近器官。 肿瘤转移到远处脏器。

宫颈癌诊疗指南(DOC)

卫生部宫颈癌诊疗指南(2013年版)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的基本情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 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 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 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 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有必要规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为了降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做到早诊早治,本指南补充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原则,希望能降低宫颈病变的危害,同时减少国家对宫颈癌的诊治支出。 1 围 本文规了宫颈癌的规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 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一、范围 二、术语与定义 三、缩略语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 (一)高危因素。 (二)症状。 (三)体征。 妇科检查是临床分期的最重要手段。 (四)辅助检查。 报告格式: b.诊断总的范围 c.描述性诊断

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 评价满意 评价满意但是受限于---(具体原因)评价不满意(具体原因) 诊断总的范围(最适的): 正常范围内 良性细胞学改变:见描述性诊断 上皮细胞特殊:见描述性诊断 描述性诊断: 良性细胞学改变 感染 -滴虫阴道炎 -其它 与下列因素有关的反应性细胞学改变:-放疗 -其它 上皮细胞特殊: 鳞状上皮细胞: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包含: - HPV+ * -轻度非典型增生/CIN1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包含: -中、重度非典型增生 ·鳞状细胞癌 腺上皮细胞:

·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外腺癌 ·腺癌,非特异性 ·与年龄与病史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 ·与年龄与病史不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特异性(NOS) ·不能评价的激素水平;特异性 CIN:宫颈上皮内病变;CIS:原位癌 *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腺细胞应进行进一步追查,以证实是反应性还是癌前病变或者癌。 + HPV感染的细胞学改变包含在低度鳞状上皮病变内。 3.腔镜检查 4.影像学检查 (5)骨扫描:仅用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 5.肿瘤标志物检查 (一)子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类。 WHO子宫颈癌组织学分类(2003)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诊治指南,将自本期开始连续刊登。1990年由原国家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编写了第一版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又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指南。本指南是由国内妇科肿瘤学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目前国内诊治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同讨论制定的第四版,其意义在于规范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我国妇科临床肿瘤医师的诊治水平。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的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有新增病例53万,约25万女性因宫颈癌死亡,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的80%。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癌发病率缓慢下降。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其他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指南不包括这些少见病理类型,但可以参照本指南。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国际上推荐采用最适合

的符合指南的方法诊治患者。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临床医师应灵活应用指南,不适用于本指南的情况下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1 分期 1.1 分期规则宫颈癌分期采用国际上统一使用的FIGO分期(见表1),其他分期作为参考。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与原有分期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1)取消了宫颈癌0期,即原位癌,将宫颈原位癌归为CINⅢ(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2)将宫颈癌ⅡA期根据宫颈病灶大小分为:直径≤4cm为ⅡA1期,直径>4cm为ⅡA2期。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为临床分期,2009年FIGO临床分期委员会再次强调分期原则:(1)需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查体,明确分期,有条件时最好在麻醉状态下行盆腔检查。(2)分期有分歧时以分期较早的为准。(3)分期以治疗前盆腔检查为准,治疗后和术后病理结果不能改变分期。(4)微小浸润癌的诊断必须根据宫颈锥切标本由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做出诊断。(5)输尿管梗阻和无功能肾(排除其他原因)应确定为ⅢB期。(6)分期以临床分期为主,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分期。 1.2 临床分期前检查宫颈癌治疗前分期很重要,应全面检查及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态,避免遗漏转移病灶,以下检查应作为常规:(1)宫颈活检。镜下浸润必要时行宫颈锥切及宫颈管刮术以明确组织病理诊断及病变范围。(2)妇科检查仍然是临床分期的主要依据。

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学习 The vastness of spirit 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一、概述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位于乳腺癌之后。2018 年全球新发子宫颈癌病例超过56.9 万例,死亡病例超过31.1 万例。其中85%的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 2015 年约有新发病例 11.1 万,死亡病例3.4 万。我国子宫颈癌死亡分布情况总体上农村略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约为东部地区的两倍。我国子宫颈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是51岁,但主要好发于2 个年龄段,以 40~50 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 岁以前少见。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逐渐降低,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年2020 11 月 17 日,WHO 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全球战略。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90%以

上。部分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本指南不适合用于这些少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本指南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在临床实践中,宫颈癌注重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同时也注重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患者,本指南未涵盖的,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二、病因学 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即宫颈发生癌变的过程中,HPV 感染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妇女一生中,感染高危型HPV 的概率达70%以上,但只有不到10%的妇女发展成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主要原因是80%的妇女的HPV 感染为一过性。除持续性高危型HPV 感染的作用外,还需要其他内源性和外源性因子的共同参与和作用,才能造成宫颈癌的发生。所以可以将引发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分为两类:一是生物学因素,即高危型HPV 持续感染;二是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 (一)HPV 感染。 目前已发现和鉴定出 200 多个亚型的 HPV,大约有 54 种可以感染生殖道黏膜。依据各型 HPV 与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不同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如 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型)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尤其是HPV16 型和 18 型和子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低危型 HPV(如 6、11、42、43、44 型)感染则可能引起生殖器及肛周湿疣。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

国际妇产科联盟子宫颈癌分期标准的解读(全文)

国际妇产科联盟子宫颈癌分期标准的解读(全文) 摘要 最近,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公布了子宫颈癌2018年版分期标准。2018年版分期对FIGO 2009年版分期的不足进行了修改与补充,例如鼓励使用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并且可以写入分期;同时子宫颈癌的分期不再是单纯的临床分期,而是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共同评估后进行分期等。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应用FIGO 2018年版子宫颈癌分期标准,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关于子宫颈癌的分期一直以来使用的是临床分期,分期的依据除Ⅰa期外,其他期别仅采纳临床医师盆腔检查所发现的信息,这使FIGO子宫颈癌分期在应用过程中难免有所不足。FIGO 2009年版子宫颈癌分期发布至今已有9年,在这9年中,影像学、微创诊断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其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并对子宫颈癌的分期体系产生了影响。因此,FIGO于2018年第12次大会上公布了子宫颈癌的2018年版分期标准。本文对FIGO 2018年版子宫颈癌分期标准的修订要点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介绍及解读。 一、FIGO 2018年版子宫颈癌分期标准的修订要点 (一)Ⅰ期子宫颈癌的肿瘤局限于子宫,是否扩展至子宫体被忽略

1.Ⅰa期为镜下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5 mm。其中,Ⅰa1期的间质浸润深度<3 mm,Ⅰa2期为3~<5 mm。 [解读] (1)Ⅰa1期与Ⅰa2期的诊断是镜下诊断,活检标本是不可以进行诊断的,必须通过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者锥切术获取整块的标本,也可以通过子宫颈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获取的标本进行诊断。(2)Ⅰa1期的间质浸润深度<3 mm,Ⅰa2期为3~<5 mm。这与FIGO 2009年版子宫颈癌分期标准比较没有变化,所不同是的2018年版新分期中不再强调浸润宽度。 (3)病理检查报告需要注明是否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LVSI 虽然不改变分期,但作为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因而需要注明。肿瘤是否扩展至子宫体可忽略,因其不影响治疗和预后。 (4)手术切缘情况需要说明,如果切缘未净,分期应归为Ⅰb1期。因此,在对锥切标本、子宫颈切除标本、子宫全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时,尤其是使用电设备时,一定要注意检查切缘情况。 (5)Ⅰa期只能通过显微镜诊断,肉眼看不到,任何肉眼可见肿瘤应归为Ⅰb期。 2.Ⅰb期的间质浸润深度≥5mm,但肿瘤仍局限在子宫颈。其中,Ⅰb1期的间质浸润深度为5 mm~<2 cm,Ⅰb2期为2~<4 cm,Ⅰb3期≥4 cm。

2020年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最全版)

2020年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最全版) 子宫内膜癌作为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呈升高趋势。据报道,2018年全球预计新发子宫内膜癌病例数为382069例,新增死亡例数为89929例[1]。美国作为子宫内膜癌高发病率地区,2018年预计新发病例为63230例,新增死亡例数为11350例[2]。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治中,高危、复发及转移性子宫内膜癌一直是诊治的难点及重点。目前,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指南有3个: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3]、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and Obstetrics,FIGO)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4]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Oncology,ESMO)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5~7],本文综合分析这三大国际权威指南的异同,解读三大指南的临床诊治要点。 1 诊断及筛查 对于怀疑子宫肿瘤患者,应常规行血常规、肝肾功检查、生化检查、内膜活检及影像学检查,晚期患者可检查血CA125水平以监测病情及随访。子宫内膜癌活检病理报告需包含肿瘤的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同时完善胸腹部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情程度,决定后续治疗方式。

按照《第4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8],子宫内膜癌分为以下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黏液性癌、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去分化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及混合性癌。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按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分为高、中及低分化(G1、G2和G3),按照二分类法,G1和G2属于1型内膜癌,为雌激素依赖型,预后良好,而G3及其他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类型的肿瘤均属于2型内膜癌,为非雌激素依赖型,预后较差。 子宫内膜癌在普通人群的筛查意义不大,出现绝经后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后,阴道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不同指南对阴道超声判断异常子宫内膜厚度的截断值有不同推荐。因以5mm为截断值联合子宫内膜活检时其阴性预测值达96%,故FIGO推荐以5mm为截断值。ESMO指南依据2010年发表的一篇个体病例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9]推荐3mm为截断值,该文指出以3mm为截断值诊断的灵敏度高达97.9%,该研究数据来源为个体病例的具体资料,结果的准确性虽然优于既往传统的meta分析,但其特异度仅为35.4%,存在过度诊疗的可能,对于我国庞大的患者群体,以3mm为截断值将会明显加重医患双方的医疗负担。NCCN指南没有推荐具体的截断值。也有文献推荐以4mm作为截断值的[10]。对于高危人群,如Lynch综合征II型(即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其终身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达30%~60%[5],FIGO指南推荐这部分人群从35岁

2022中国宫颈癌诊疗指南要点解读(全文)

2022中国宫颈癌诊疗指南要点解读(全文) 为促进我国肿瘤临床研究成果与诊疗经验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中国癌症研究》英文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CJCR)组织我国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修订的肿瘤诊疗规范(2022年版)进行编译,部分癌种已分别发表在2022年第3期和第4期。本文是对2022年新版中国宫颈癌诊治指南的述评和阐述。 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版)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结合我国宫颈癌疾病的特点和医疗资源实际情况,在2018版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宫颈癌诊疗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不适合用于其他少见的病理类型。在临床实践中,宫颈癌注重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同时也关注个体化治疗需求,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诊疗计划。 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版)采用的是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 2018年会议修订的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采用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共同评估后进行分期,更能反映宫颈癌的临床特点,更接近临床实践,有利于准确分期,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在IA 期诊断中,不再考虑水平间质浸润宽度,新版标准仅根据间质浸润深度来区分IA1 期和IA2 期,其次是细化了IB

期的亚分期,由原来的2 个亚分期增加到3 个亚分期,这样更有利于对患者术后辅助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最后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将淋巴结转移纳入分期系统,将淋巴结转移定义为IIIC 期,而且增加了淋巴结转移的证据标注(r代表影像学发现淋巴结转移,p代表病理学证实)。这项分期系统在临床分期的基础上,利用影像学和病理学的手段,对淋巴结转移的分期信息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 在宫颈癌的诊断方面,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主要是对肿瘤转移、侵犯范围和程度的了解,包括评价肿瘤局部侵犯的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等,以指导临床决策并用于疗效评价。影像诊断方式首选盆腔MRI评估局部病灶,并且需要仔细评估全身的肿瘤情况,必要时进行全身PET-CT检查。 子宫颈癌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放疗,化疗广泛应用于与手术、放疗配合的综合治疗和晚期复发性子宫颈癌的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晚期主张以同步放化疗为主,而非手术治疗。关于手术入路的选择,指南指出筋膜外子宫切除术(I型或A 型)可采取经阴道或开腹或微创(腹腔镜及机器人腹腔镜)入路。目前有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深入进展,子宫颈癌诊治决策也逐渐步入精准时代,

FIGO 子宫颈癌指南解读(全文)

FIGO 子宫颈癌指南解读(全文) 子宫颈癌在全球范围而言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在中低收入国家更为常见,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三。约85%的新发病例及90%的死亡病例发生在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 1 早期筛查与预防 控制宫颈癌发病的两个主要方法是:(1)通过HPV疫苗预防宫颈癌。(2)筛查癌前病变。 1.1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接种宫颈癌疫苗。HPV主要是通过性生活途径传播。预防性HPV疫苗接种作为预防措施策略应该重点针对开始性活动之前女性,尤其是10~14岁的女孩。目前许多国家可提供3种预防性HPV疫苗: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18;四价疫苗针对HPV16、18、6和11;而九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31、33、45、52、58。后两种疫苗除预防上述癌前病变及癌症外,还可预防由HPV6、11感染所致的肛门生殖器疣。以上3种疫苗均由病毒样颗粒(VLPs)组成的重组疫苗,不携带病毒基因,因此没有传染性。对于9~14岁的女孩和男孩,建议使用2针方案(0.5 mL,0和5~13个月)。如果第二针是在第一针之后5个月内注射者,则建议加用第3针。对于15岁以上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则无论年龄大小,建议使用3针方案(0.5 mL,0,1,6个月)。WHO

目前数据显示HPV疫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1.2 宫颈癌的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HPV疫苗问世后的近几十年内,筛查仍将是宫颈癌预防的首选。通过检测和治疗癌前病变,包括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2和3)及原位腺癌(AIS)预防癌症发生。筛查方法包括传统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及液基细胞学、HPV 检测、冰醋酸染色后用肉眼观察。宫颈抹片仍是主要的筛查工具,鉴于10年前实行HPV疫苗后HPV感染率有所下降,许多医疗保健系统正开始改用HPV初筛。这种筛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允许延长筛查间隔,甚至在低收入国家,一生可仅筛查1次。VIA是在宫颈上涂布新鲜制备的3%~5%醋酸1 min后观察醋白病灶。在撒哈拉非洲以南的低收入国家已广泛实施。不同国家应选择因地制宜的宫颈癌筛查方法。选择筛查策略原则是可行、简单、准确、可接受、最高危的女性容易使用。通过疫苗接种和筛查联合,未来消灭宫颈癌存在巨大的可能性。 2 FIGO分期 宫颈癌可通过直接蔓延转移到宫旁、阴道、子宫和临近器官(即膀胱和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到区域淋巴结,即闭孔、髂外、髂内淋巴结,然后再到髂总和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还可通过血行途径转移至肺部、肝脏和骨骼等远处器官。原FIGO分期主要基于临床检查。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对分期进行了修订,纳入影像学或病理证据,形成了2018分期(见表1)。

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版

宫颈癌诊疗指南 (2022年版) 一、概述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 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2018年全球新发子宫颈癌病例超过56.9 万例,死亡病例超过31.1 万例。其中85%的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2015年约有新发病例11.1万,死亡病例 3.4 万。我国子宫 颈癌死亡分布情况总体上农村略高于城市,中西 部地区约为东部地区的两倍。我国子宫颈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是51 岁,但主要好发于2个年龄段,以40~50岁为最多,60~70 岁又有一高 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子 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逐渐降低,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2020 年11月17日,WHO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全球战略。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90% 以上。部分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本指南不适合用于这些少见病理 类型的宫颈癌。本指南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美 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 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1

network,NCCN)指南、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 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 南进行修订。在临床实践中,宫颈癌注重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同时 也注重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 行治疗。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患者,本指南未涵盖的,建议参加临床 试验。 二、病因学 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 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即宫颈发生癌变的过程中,HPV感染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妇女一生中,感染高危型HPV 的概率达70%以上,但只有不到10%的妇女发展成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 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主要原因是80%的妇女的HPV感染为一过性。除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的作用外,还需要其 他内源性和外源性因子的共同参与 和作用,才能造成宫颈癌的发生。所以可以将引发子宫颈癌的危险因 素分为两类:一是生物学因素,即高危型HPV 持续感染;二是外源性 的行为性危险因素。 (一)HPV感染。 目前已发现和鉴定出200 多个亚型的HPV,大约有54种可以感 染生殖道黏膜。依据各型HPV与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不同分为高危 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尤其是HPV16 型和18型和子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低危型HPV(如

分期手册FIGO宫颈癌分期(2018版)

分期手册FIGO宫颈癌分期(2018版) ※ 如分期存在争议,应归于更早的期别; [1]可利用影像学和病理学结果对临床检查的肿瘤大小和扩展程度进行补充用于分期; [2]淋巴脉管间隙(LVSI)浸润不改变分期,不在考虑病灶浸润宽度; [3]需注明IIIC期的影像和病理发现,例如:影像学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则分期为IIIC1r,假如是病理学发现的,则分期为IIIC1p,需记录影像和病理技术的类型。 FIGO 2018 Staging System

影像学检查在2018年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FIGO)宫颈癌分期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新系统引入腹膜后淋巴结病变作为分期的要素之一,CT或MRI成像以及PET/CT用于评估淋巴结状态。在这种情况下,PET/CT是首选的成像方式,因为它还可以描述隐匿的远处转移,同时这也是分期的另一个要素。此外,修订版要求更精确地描述原发肿瘤的大小,而这应该用MRI测量,尤其是在计划进行子宫颈切除术时。对肿瘤学家来说,现代成像技术的应用将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分期,对预后的判断更加准确,并使治疗更恰当。由于放射科医生分期诊断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将注意力转向就图像采集、解释和报告并达成共识标准,以达到宫颈癌治疗的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 Lee SI, Atri M. 2018 FIGO Staging System for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Enter Cross-sectional Imaging[J]. Radiology, 2019,292(1):15-24. DOI: 10.1148/radiol.2019190088. 编辑 | 陈海石

宫颈癌-FIGO分期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宫颈癌-FIGO分期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宫颈癌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 前言: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和国际妇科肿瘤协会(IGCS)共同制定的《妇科恶性肿瘤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以循征医学为依据,完整介绍了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的分期,简明扼要介绍了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案,对广大妇科肿瘤医师的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FIGO和IGCS 依据临床诊治的进展对指南进行更新。 中山大学的林仲秋教授等人将目前FIGO和IGCS推广的指南第三版翻译成中文,现摘取宫颈癌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的主要内容刊登于中国医学论坛报,希望能更好地推广该指南,促进我国妇科肿瘤诊治水平并和国际相接轨。 最后,感谢FIGO、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IGCS和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主席HYS Ngan(颜婉嫦)教授的支持。 曹泽毅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宫颈癌分期 临床-诊断分期 宫颈癌的分期根据临床估计,因此必须对所有病人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最好由有经验的医生在麻醉下进行。临床分期一定不能因为后来的发现而改变。如果某一特定患者的分期存在疑问时,必须归于较早的分期。 可以进行以下检查:触诊、视诊、阴道镜、宫颈内膜诊刮、子宫镜、膀胱镜、直肠镜、静脉尿路造影以及肺和骨骼的X线检查。可疑的膀胱或直肠受累应该通过活检和组织学证据证实。宫颈锥切或部分切除也被认为是一项临床检查,经此确定的浸润癌也包括在报告中。 可选择的其他检查有:腹腔镜、超声、CT扫描、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这些检查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是有价值的,但这些检查一般不易做得,而且结果多变,因而这些检查结果不能作为改变临床分期的依据。在CT扫描引导下对可疑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抽吸(FNA)有助于确定治疗计划。 术后病理分期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癌症报告:宫颈癌新分期及诊治指南》解读(全文)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癌症报告:宫颈癌新分期及诊治指南》解读 (全文) 2018年10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更新了最新版的宫颈癌分期系统,首次提出病理学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用于分期,宫颈癌临床分期首次向手术病理分期靠近,使宫颈癌的诊治发生变革。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治工作中,本文就宫颈癌新的分期及诊治指南进行解读。 1 FIGO2018宫颈癌新分期 2018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修订的宫颈癌分期见表1[1]。 1.1 Ⅰ期

1.1.1ⅠA期新分期ⅠA期不再考虑病变浸润宽度。ⅠA1期和ⅠA2期的诊断需行利普刀(LEEP)刀技术或冷刀锥切术,也可以通过宫颈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后病理作出诊断。ⅠA1期间质浸润深度<3mm,ⅠA2期间3mm≤间质浸润深度<5mm,间质浸润宽度不再参与分期。临界值间质浸润深度3mm由ⅠA1期升级为ⅠA2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虽不改变分期,但影响治疗决策,ⅠA1期合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需按照ⅠA2期处理。病变累及宫体不参与分期。 1.1.2ⅠB期ⅠB期根据病灶的最大径线分为ⅠB1、ⅠB2和ⅠB3期。ⅠB期诊断对肉眼可见的病灶可直接活检,活检结果不满意可行诊断性LEEP 术。因病灶最大径线<2cm病例复发率明显低于病灶最大径线>2cm者,故新分期中增加了病灶最大径线2cm为新临界点。浸润深度≥5mm或肉眼病灶最大径线<2cm归入ⅠB1期,2cm≤病灶最大径线<4cm纳入ⅠB2期。新分期中增加了ⅠB3期(病灶最大径线≥4cm)。局限于宫颈的癌灶最大经线为4cm,FIGO2009分期归为ⅠB1期,而FIGO2018新分期归为ⅠB3期。ⅠA期锥切标本的切缘为浸润性癌阳性,应划分为ⅠB1期。 1.2 Ⅱ期新分期Ⅱ期无变动。Ⅱ期包括病灶累及阴道或宫旁。阴道镜检查可用于评估阴道受累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估阴道上段受累情况准确性欠佳,感染或巨块型肿瘤导致阴道上段受牵拉时均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用于评估宫旁浸润情况,准确性优于CT。但因影像学分期常高于临床分期,对评估阴道

宫颈癌-FIGO分期

宫颈癌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 前言: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和国际妇科肿瘤协会(IGCS)共同制定的《妇科恶性肿瘤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以循征医学为依据,完整介绍了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的分期,简明扼要介绍了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案,对广大妇科肿瘤医师的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FIGO和IGCS依据临床诊治的进展对指南进行更新。 中山大学的林仲秋教授等人将目前FIGO和IGCS推广的指南第三版翻译成中文,现摘取宫颈癌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的主要内容刊登于中国医学论坛报,希望能更好地推广该指南,促进我国妇科肿瘤诊治水平并和国际相接轨。 最后,感谢FIGO、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IGCS和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主席HYS Ngan(颜婉嫦)教授的支持。 曹泽毅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宫颈癌分期 临床-诊断分期 宫颈癌的分期根据临床估计,因此必须对所有病人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最好由有经验的医生在麻醉下进行。临床分期一定不能因为后来的发现而改变。如果某一特定患者的分期存在疑问时,必须归于较早的分期。 可以进行以下检查:触诊、视诊、阴道镜、宫颈内膜诊刮、子宫镜、膀胱镜、直肠镜、静脉尿路造影以及肺和骨骼的X线检查。可疑的膀胱或直肠受累应该通过活检和组织学证据证实。宫颈锥切或部分切除也被认为是一项临床检查,经此确定的浸润癌也包括在报告中。 可选择的其他检查有:腹腔镜、超声、CT扫描、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这些检查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是有价值的,但这些检查一般不易做得,而且结果多变,因而这些检查结果不能作为改变临床分期的依据。在CT扫描引导下对可疑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抽吸(FNA)有助于确定治疗计划。 术后病理分期 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例,病理专家可以根据切除组织中的病理改变更精确地描述疾病范围。这些结果不能改变临床分期,但可以以疾病的病理分期描述方式记录下来。TNM的分期正适合此目的。在极少数情况下,术前没有诊断为浸润性宫颈癌而仅做了子宫切除术,这些病例不能进行临床分期,也不能包含在治疗统计中,但可分开报告。 在首次诊断时就应确定临床分期并且不能再更改,既使复发也不例外。 只有严格按照临床分期的原则进行分期,才有可能比较临床资料和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分期说明 0期指不典型增生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无间质浸润。 ⅠA1和ⅠA2期的诊断基于取出组织的显微镜检查,最好是宫颈锥切活检,切除的组织必须包含全部病变。无论原发病灶是表面上皮还是腺上皮,浸润的深度都不能超过上皮基底膜下5 mm,水平扩散不超过7 mm。静脉和淋巴管等脉管区域受累不能改变分期,但必须特别注明,因为会影响治疗决策。较大的病变分为ⅠB。临床上常常无法估计宫颈癌是否扩展到宫体,因此,宫体的扩散将被忽略。 短而硬、但非结节状的宫旁组织向盆壁发展固定的病变分为ⅡB。因临床检查难以确定

一文读懂宫颈癌的分期明明白白接受治疗

一文读懂宫颈癌的分期明明白白接受治疗分期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宫颈癌的分期描述的是疾病的程度:癌症是否仅存在于宫颈内,还是 已经侵犯邻近组织和淋巴结,或者已经扩散到身体远处的其他部位。肿瘤 分期是一种标准化的语言和科学的评估体系,并随着肿瘤诊疗的进展和数 据的更新而不断修订。这种标准化的科学体系便于医生和医生之间,医患 之间及患者和患者之间的沟通。 详细了解肿瘤的分期,请参阅。 肿瘤分期有助于医生了解癌症的进展情况,做出治疗决定,预测疾病 的情况,包括恢复的机会。分期最主要的两个作用如下:指导治疗以及判 断预后。 1、分期指导治疗:不同的分期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方式或治疗方式的 组合。0期到IV期的宫颈癌对应的治疗方式(组合)各不相同。只有明 确了分期,才能在多种治疗方法中确定合适的治疗方式和策略。当然,虽 然医学界对不同期别的治疗方式有明确的规范,但医生是否遵守规范或在 多大程度上遵守规范就是另一回事了。 2、分期有助于判断病人预后(治愈的机会和存活时间):总体上讲,处于同一分期的病人,其大致的自然生存期是比较一致的,当然也和患者 的年龄、总体健康水平等其他因素有关。 宫颈癌最常用FIGO分期及TNM分期 FIGO(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系统最常用于女性生殖器官的癌症, 包括宫颈癌。除了FIGO分期系统外,宫颈癌也有TNM分期。本文重点讲

述FIGO分期系统,简单的介绍TNM分期系统。文末还会简单介绍不同分 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 不管是FIGO分期系统,还是TNM分期系统,对于宫颈癌,临床分期 是根据医生的体格检查、活检、影像学检查和一些其他检查的结果来进行的。在一些情况下一些患者也会进行接受其他检查,如膀胱镜检查和直肠 镜检查。临床分期不是基于手术中的发现而制定的。患者的治疗计划基于 临床分期。如果接受了手术,患者会获得病理分期,但这不会改变患者的 临床分期。术后病理分期如果比临床分期要晚,可能需要调整术后的治疗 方案。 宫颈癌FIGO分期最新的版本是2023年发布的,而AJCC的TNM分期 是2023年发布的。如果是老版的FIGO分期(2023版本)和TNM分期(2023版),那么对于同一个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和TNM分期是一样的。但是对同一个患者,新版FIGO分期(2023)和和TNM分期(2023版)略有差别。FIGO最新版增加了IB3,IIIC(含IIIC1和IIIC2)几个更细 致的分期,当然还有其他的变化。大家不用详细了解这点,只需知道同一 个患者的宫颈癌的FIGO分期和TNM分期有所差别就可以了。 无论是FIGO分期还是TNM分期,医生在确定宫颈癌诊断后的分期时,都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癌细胞长入宫颈内多深? 癌细胞侵犯附近的结构了吗? 癌症扩散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或远处器官? 病人要做一些检查,检查的结果被用来确定肿瘤的大小,肿瘤侵入宫 颈内外组织的深度,以及它是否扩散到远处(转移)。

最新:子宫颈癌手术分期(2023)

最新:子宫颈癌手术分期(2023) 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位列女性癌症第4位。在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晚期子宫颈癌发病率仍较高,是导致子宫颈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子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分期将影像与病理标准纳入新分期。 随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欧洲妇科肿瘤学会(ESGO)指南以及《中国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版)》均接受该手术分期系统。手术分期是子宫颈癌ⅢC期,特别是ⅢC2p期的重要依据。在手术分期过程中,不同手术者对手术分期的具体内涵、临床意义、手术范围及并发症防治的认识,存有一定的差异。本共识旨为子宫颈癌手术分期提供参考与指导。 本共识推荐级别及其代表意义见表1。

一、子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 在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使用和子宫颈癌筛查普及的国家,子宫颈癌发病率缓慢下降。2020年WHO发布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该战略提出子宫颈癌发病率<4/10万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干预措施:总战略要求2030年HPV疫苗接种率达到90%,适龄女性子宫颈癌筛查率不低于70%,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子宫颈癌的治疗率达到90%。我国子宫颈癌发病率高,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希望通过提高HPV疫苗接种率、扩大子宫颈癌筛查率以及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治疗率来达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 二、子宫颈癌分期演进 20世纪20年代虽然开始有子宫颈癌分期的记录,但直至1961年FIGO 才第一次发布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1985年修订后发布了子宫颈癌FIGO 1985年分期;FIGO 1994年分期细化了ⅠA期病理诊断,增加了局部晚期子宫颈癌;FIGO 2009年分期,则在1994年分期基础上,取消0分期,细分了ⅡA期,该分期临床应用多年,强调了妇科检查为主的临床分期,一旦确定,便不能随意更改分期。 随着影像学技术和手术技能的不断进步,作为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淋巴结转移,已成为新分期的重要考量,也是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标志,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子宫颈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子宫颈癌是指发生于子宫颈阴道部及子宫颈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以往称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和病变程度分为三级,它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病理过程。该病变具有不同的转归,它可以自然消退,亦可发展为子宫颈癌,后者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三、缩略语 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