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漫谈诗歌 娄炳成

漫谈诗歌 娄炳成

漫谈诗歌    娄炳成
漫谈诗歌    娄炳成

漫谈诗歌娄炳成

展开全文

诗歌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诗歌?

人类的语言,诞生在人类的童年。从人类会说话伊始,诗歌便也随之产生了;人类长大以后,创造了文字,才有了文赋,有了小说和戏剧等等被称作文学艺术的东西。人类最初的诗歌,是民谣山歌,民谣山歌是诗歌的母孕之体,也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母孕之体。因而,诗歌是人类赤子之体呱呱坠地时发出的啼哭之声,是人类在苍古时代唱响的最初的美声,是十分古老的心与心的对话,是人类在童年时期对大自然母亲的感恩之声。

民谣山歌,朝着“声”的方向发展,就产生了音乐;朝着“形”的方向发展,就演变成了诗歌。音乐是无字的诗歌,诗歌是无声的音乐。无论音乐还是诗歌,都是人类的赤子心声,纯洁无瑕,自然天成,至情至性,美轮美奂,无以伦比。如今有句很流行的话,叫作“诗与远方”。人类正是在自己的童年,出于对“远方”的无限憧憬,才有了诗歌;有了诗歌,“远方”便不再遥远,而是走进了人类的心灵,原来,远方就是我的诗歌,我的诗歌就是我的心,我就是远方,远方就是我。

对于中国的第一首诗歌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无论古人今人,有说是《弹歌》的;有说是《击壤歌》的;还有说是《蜡辞》的;更有说是“候人兮猗”的,至今尚无定论。但倾向最多的还是《弹歌》,其次就是《击壤歌》,再次是《蜡辞》。说《弹歌》为第一或最早者,理由是,它的内容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古老的歌谣;说《击壤歌》为第一或最早者,理由是,它出现在帝尧之世,开声诗先河;说《蜡辞》为第一或最早者,理由是,它是神农时代出现的有关农事的祭歌,等等。

实际上,无论是上述例举的哪一首,都不能算作是中国的第一首诗歌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它们只是迄今我们所发现的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歌谣,不是“第一”,也不是“最早”。按照清代沈德潜在他选编的《古诗源》例言中的说法,

“上至陶唐,下暨秦代,韵语可采者,或取正史,或裁诸子,杂录古逸,冠于汉京,穷诗之源也”,探求寻找诗源的方法或途径,无非是“或取正史,或裁诸子,杂录古逸”。诗源可寻,“第一”难找,犹如黄河长江,我们只能探寻到它们的源头,但哪是其第一滴水,谁也无法断定。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里谈到诗歌起源时说: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宗教,是人类语言、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是人类情感意识的自我宣泄和相互交流。劳动,思想,语言,歌谣,诗歌,与人类的进化、进步、社会发展,形成了没有止尽的链条,某一首具体歌谣诗歌的出现,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背景、特定生活环境中,特定的作者的自我意识、自我创造和自我宣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印象,使得我们能够发现和注意其存在,其闪光点,其感染力,以及在诗

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影响和作用,但不能说某个单个的歌谣或诗歌就是“第一”或“最早”。

笔者以为,或许可以这样说,歌谣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次集体爆发,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集体发声”,是人类拥有语言之后早期时代的“大合唱”;既然是人类的“大合唱”,就不为哪个具体的个人所专属、专有,或者是个人发明;至于谁是第一个“杭育杭育”的发声者,谁是领唱者,并不重要,我们也无需知道。后来,随着语言的高度发达,继而有了文字,才有了佼佼者,爱好者,传承者,也才有了文学意义上的诗歌和诗人。

在特定的情况下,诗歌总是人物命运的真实写照。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在陇西大败匈奴,将其赶往漠北。当时,西域最大的王国是乌孙,与匈奴最近。张骞建议汉王朝下嫁公主,与乌孙联姻,以达到共同夹击匈奴的目的。汉武帝采纳了张骞的这个建议,于公元前105年,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刘细君到了乌孙之后,被封为右夫人。因昆莫年老,又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公主心怀抑郁,作《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讬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到了汉元帝时期,大汉衰弱。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

邪单于到长安向汉家天子求亲和好,遂有王昭君的故事。昭君出塞,千古题材,诗歌、戏剧写之不尽,唱之不完。昭君姑娘自己也写有诗歌,叫《怨旷思惟歌》,也叫《昭君怨》,是四言诗:“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羽毛,形容生光。既得生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颉颃。虽得委食,心有彷徨。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昭君远嫁北方,虽为自愿,却也出于无奈,客观上为汉匈一家亲做出了贡献,但其内心之苦,可以其诗为鉴,“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就是明证。

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虽是被掳,却也嫁的是匈奴的左贤王。她在茫茫草原生活了十二年,写下了著名的古乐府长诗《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既体现了蔡文姬的命薄,也反映出她的才高,更反映出蔡文姬的“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的悲苦心情。其艺术价值很高,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西汉时期,仅汉匈和亲就有六次,王昭君是最后一个,也是唯一留下了诗歌的汉家女子。汉家与北方少数民族和

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历史现象。不管历史怎样书写、评价,这些女子为和平做出了贡献,把汉家先进的农耕文化带到了北方,功不可没。女人毕竟是水做的,天性柔弱。上述例举的诗歌,让我们读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件,给这些女子造成的身心伤害。但作为诗歌,却散发着艺术的光芒,让我们在时隔一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感同身受,读来唏嘘不已!

而更多的时候,诗歌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那些大名鼎鼎的作家诗人,兴之所至,不免也写一些情诗艳词,不仅愉悦自己,也飨以读者,就像吃饭换顿,座高就低一样,极为正常;就连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孔子,也会去见南子,怎样理解,那纯粹是你的事。文学,诗词,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才符合真实生活,与社会现实接轨。事实上,很多所谓的艳词,艳则艳矣,格调却未必不高。

李白天生浪漫,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一生作品,美不胜收,但内容大都十分严肃,极为雅致。可他也作过艳词。他的一首《清平乐》写道:“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这首词的后两句“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谁能说它不是艳词呢?我们仔细想想,李白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酒相伴,孤旅天涯,长

期处于性饥渴状态,就不难理解了。

刘禹锡的《竹枝词》非常有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词汲取民歌比兴手法,采用双关暗喻修辞,把爱情写得委婉含蓄,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以至于千百年来,没人把它当做艳词看待。

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首词被《千家韵文》归在艳词里,也是一种很宽泛的归纳法,如果把写男女相思的词都看作是艳词的话,那这首词也算。这是写男女离恨别愁的又一个经典之作。

皇甫松的《采莲子》,更是把爱情写得生动感人:“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那个少女被那个少男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将手中的莲子抛送予他,被人发现,心跳不已,含羞多时。而词中的“莲子”又暗喻了“恋子”,多么美妙!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地平线上的一抹晨曦,是天亮时分枝头上的那声鸟鸣;诗歌是少男少女们的梦想,是青春时光的五彩缤纷;诗歌是游子永远的乡愁,是在村头一回回张望的母亲的泪眼;诗歌是黄河人的腰鼓,一旦敲响就会震撼大地振奋人心;诗歌是陕西人的秦腔,无论大喜大悲都要吼几声;诗歌是藏乡的青稞酒,有甲醇但最多的是乙醇;诗歌是

无声的春雨,是破土而出的草芽儿花根儿;诗歌是人间看不完的风景,是北疆的雄奇和南国的旖旎;诗歌是一串串响亮的名字,是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诗歌是大海是大漠是大地是天空,是比大海大漠大地天空还要大的胸怀......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镌刻家的微雕,是用放大镜才可以欣赏的细作;诗歌是文人骚客们的九曲回肠,是读书人的仰天长啸或一声轻叹;诗歌是生离是死别,是两条情感断头处连接的那个结;诗歌是清明时节的缕缕香烟,是供桌上的牺牲酒饭和果品;诗歌是我们走进古人心灵的桥梁,是我们留给后人的一个念想;诗歌是把字典里那些死了的字,用思想感情的丝线串联起来的一次激活;诗歌是记忆中的一张老照片,是历久弥新百读不厌的瞬间永恒;诗歌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是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幼儿的描红涂鸦,是老人的拐杖搀扶和笑脸;诗歌是出站或到站时的鸣笛,是上车或下车时的匆匆步履;诗歌是划破长空的闪电,是点缀夜幕的流星;诗是歌者唱出的心声,歌是诗人谱写的心曲;诗歌是我想告诉你的我的所思所想所爱,也是被你认可的你的所思所想所爱;诗歌是我们每个人的朝朝暮暮,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年年月月;诗歌是万语千言的提要,是长篇大论的关键词;诗歌是把语言放进八卦炉里,炼出来的金刚不坏之身;诗歌是吃草的奶牛挤出来的乳汁,是诗人们眼中的泪心里的血;诗歌

是平常人眼里排列整齐的文字,是不懂诗歌的人常说的“狗屁”;诗歌是疯子的胡言乱语,是精神病患者的痴人说梦;诗歌是乱坟岗里的鬼哭,是古纸堆里的幽灵......

诗歌到底是什么?诗歌是你一提问就显得肤浅的问题,是你一回答就说不清楚的弯弯绕。诗歌是什么?诗歌就是诗歌,或者什么也不是。诗人沏了一壶茶,斟给你,你说你不喜欢饮茶喜欢喝酒;诗人给你酿了一坛酒,奉给你,你说你不喜欢喝酒喜欢饮茶。诗人无奈地笑了,说:我端给你的,既是茶也是酒,抑或非茶非酒,你自己品吧。于是,你品尝了,至于味道如何?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你知了,哈哈!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二)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二) 古乐府民歌《西洲曲》是一首有名的恋歌,写一个女子对情人的怀念: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等句,表现了因自己的深情厚意对方难以了解而带来的惆怅。“尽日栏杆头”和“栏杆十二曲”里的“栏杆”在后代诗词中成了一种意象,表现倚栏独立、心中愁怨无人能解的哀惋情怀,如李白《清平调》“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李煜《浪淘沙令》“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柳永《凤栖梧》“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李清照《玉楼春》“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辛稼轩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等。 这首曲里的“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一句,用了六朝民歌里惯用的谐音手法,“莲”谐“怜”音,“怜”就是“爱”的意思,“莲子”即“怜子”,也就是“爱你”之意,“莲心”即“怜心”,“彻底红”表示爱心永远。南朝民歌《杨叛儿》云:“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芙蓉绕船生,眠卧抱莲子。”这是一首艳诗,“欢”字代指女子所爱之人,“芙蓉”谐“夫容”;男子想见情人,就搬来女子处落户,以便常随船边,并得以相拥而眠。另一首南朝民歌《青阳度》云:“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这里除“藕”、“莲”均为谐音外,“青荷”、“绿水”、“芙蓉”等也都是双关语。此诗只能粗读,不可深究,否则将成为一首淫诗。 用谐音的古诗还有很多。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一诗中有“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除“莲子”外,“藕丝”也是谐音,“丝”表示“思”,“藕丝”即“偶思”,暗寓“思念佳偶”之意。晏殊《渔家傲》里的“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晚,回头欲去心撩乱”,似乎是借用温庭筠的诗句。其实温庭筠也是从早期民歌里学来的,南朝《子夜歌》中就有“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理丝入残机,何悟不

春节诗歌

春节诗歌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春节诗歌 1、《春节》 春节是一面旗帜 是中国人关于春天的图腾 北风也许可以把每一块砖冻透 但人们仍然会用热腾腾的炊烟 把这个日子焐得通红 寒冷也许还能锁住每一粒种子的眼睛 但人们却欢笑着打开了 一串串鞭炮的喉咙 于是,过不了几天 柳丝就软软地打上了绿结儿 河上也变得水气蒙蒙 草儿拽不住花袖 到处都会响起又湿又暖的鸟声 2、《新年来临》 壬辰年的声响久已荡去 孩子,不知在何处燃起

癸巳新年的心愿 清脆的声响 新的希冀 便从大山深处蠕动 孤寂了的残雪 从残垣的墙隅处,打着旋风狂舞 碎了漫天的残雪 ——天使又在流着眼泪 终究要嫉妒,为了凡间的亲情和无尽的乐趣沉睡了的孤寂 独鳌残冬,封锁了世间的温情 却在孩子燃放的爆竹声中,荡然无存 三百六十五个 日日夜夜,夜夜日日 屈指数着自己的年轮 算计着幸福几何,心酸几何 繁星深处 忽几束礼花 一年的幸福 一年的心酸 便在夜空中绽放 3、《新年话语》

我从何走来 一年又一年将过去 他传说一桩桩佳话 把人们带到一年的回忆中 这一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述说神州大地遭受的灾难 旱灾、水灾、地震灾害 数不清的人们在灾情中度过 灾情中遇难者长冥于世 活着的人经受磨难 国家的富强受灾人有了希望 在祖国脊梁中深感到一丝丝温暖辛勤祖国人民 在立志振新民族新旺发展中 建设自己的祖国 他们用辛勤汗水铸就新的丰碑神九上天揽月 航母顺利服役 北斗卫星通讯建成 高铁四纵四横呈现 体坛健儿在伦敦奥运会丰硕成果解放军沙场点兵训练成就

筑起一道道城墙铁壁 保卫着祖国和平建设 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成长 市场经济腾飞 我们在世界中勇进 正逐步显示我们国家的发展一年中莫大的事 不过于党的十八大召开 成功进行新老人员的交替新的一代人员披装上任 赋予他们责任和使命 再经过八年建成小康 去缘中国人的梦想 这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来到 又是一个起点 新的重任建设九州 看见那热血中国人 用有力臂膀扛着前进大旗奋勇向前 为梦想做铺垫 4、《新年钟声》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二七)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二七) 二0、六言诗 六言诗即六言绝句,也有六言律诗,只不过一句六言而已。东晋挚虞引《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句,认为六言起源于经。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论及六言诗的缘起时说“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清人赵翼论六言诗缘起说:“按《毛诗》‘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等句,已开其端。”南朝梁任在《文章缘起》中说:“六言诗汉大司农谷永作。”宋严羽《沧浪诗话》论及六言诗歌时说:“五言起于李陵、苏武,七言起于汉武《柏梁》,四言起于汉楚王傅韦孟,六言起于汉司农谷永,三言起于晋夏侯湛,九言起于高贵乡公。”唐朝李善为《文选》中左思《咏史诗》作注,以为六言诗始于西汉东方朔。东方朔的六言诗,仅见于《文选》李善注引,且仅有两句,一句是《文选》卷二十一左思《咏史诗》注引东方朔《六言诗》“计策捐弃不收”;另一句是《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注引“合樽促席相娱。”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孔融的三首六言诗: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郭李纷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

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六朝是六言诗最高水平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有六言诗,如曹植、弥衡、萧统、庾信等等。唐代以后,六言诗创作有更加兴盛之势。到了两宋以后,六言诗成为文人雅士抒情言志、描摹景物的常用诗体。清人严长明编纂的《千首宋人绝句》,收录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著名诗人的六言绝句98首,约占全书的1/10。明代著名作家,如明初“三杨”之中的杨基、杨士奇,明前期文 坛泰斗李东阳,“前七子”中的何景明,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竟陵派”的领军人物谭元春等,都有六言诗作传世。更为值 得注意的是,明代还出现了几种较有影响的六言诗选本,如李攀龙的《六言诗选》、杨慎的《古六言诗》、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等。这些选本的出现,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促进了六言诗的发展。尤其是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 融诗、书、画于一体,使读者“阅诗以探文之神,摹字以索文之机,绘画以窥文之巧”,对六言诗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清代著名诗人顾炎武、王夫之、朱彝尊、袁枚等,在六言诗创作上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但是总的来说,因为六言诗其句读或说节奏点过于整齐,读来没有诗歌的参差感,所以没有形成象四言五言七言一样的主流诗体。 这里仅引几首例诗。

(1)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备课讲稿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资料一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1)寄予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2)代指书信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1)象征爱情 如:晏几《临江仙》“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成为表现时事变迁,人事代谢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表达思念之情 如:郑谷《席上贻歌者》“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1)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诗人常用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2)也有用来表忠贞的。 如: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表达对南宋王朝的赤胆忠心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哀伤凄厉 理想追求 惬意 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追求漂泊 哀伤 飘零 伤感 杜甫《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我最喜欢的诗初中作文(共2篇)

我最喜欢的诗初中作文(共2篇)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初中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收集的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初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捧一卷诗书,品一杯香茗,捻一缕时光,穿梭时空的隧道,我愿与诗为友。 因为喜欢秀外慧中的才女,而认识林徽因;又因为喜欢掺杂着浪漫的文学,而喜欢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本集才华于一身的诗。 这首诗将林徽因的女性的温润柔美、典雅端庄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首深情而不同凡响的诗篇,在色彩缤纷鲜丽的现代诗坛仿佛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素雅高洁的白莲,独树一帜,清雅脱俗,而又不失音韵之美。

林徽因的诗篇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春风。情感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潮水般涌来,伴以音乐的明快节奏,使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朗诵,朗朗上口。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兼容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简洁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手法,所以这首诗独有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魅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我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因为它不仅拥有精致的文学底蕴,更暗含的是一种悲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感伤与悲切,这是一种昭然若揭的凄婉,令人感动。而这的文字的表面则是煎熬过后的沉静、理智。这样的文字,不是多么复杂的文笔和技法所能做到的,这倾注的,更多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心灵的寄托。 文字,往往如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人的内心。喜欢这首诗,不仅是优美的词藻,更是那纯粹的忧愁,那纯真的美好。仿佛看到林徽因静倚窗,出神眺望,似乎要看穿世界尽头,寻找、寻找他的身影,寻找属于她的青春烙印。 文字清扬又愁似万里凝云,这是林徽因。千回百转却又柔美动人,这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因为特立独行好喜欢林徽因,因为喜欢韵律与潇洒,而喜欢《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关于春节的现代诗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春节的现代诗歌 篇一:春节诗歌朗诵稿 春节诗歌朗诵稿 鞭炮声声驱走了严寒 欢歌笑语呼唤着春天 春天正在远方的地平线 迈着轻盈的脚步 走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快迎上去吧 让和煦的春风 轻轻的抚摸每一张笑脸 让春的使者舞起巨大的彩笔吧 给大地抹上嫩绿,涂上洁白 用斑斓的色彩渲染出生机盎然的巨幅画面.在这缤纷的世界上 我们都很平凡 像田野中开放的小花

默默地点缀着春天 只要有一缕阳光 也会变得无比灿烂. 我们都很平凡 但生活这部宏伟的乐章 是我们弹奏着主旋 我们是母亲 多么希望让母爱的阳光 永远照耀那张稚嫩的笑脸 让那纯真的世界色彩斑斓 但我们的母亲终日劳碌 也满足不了孩子那一个又一个的企盼母亲没有一双丰满的翅膀 把那颗天真的心带到更高更远每当看到孩子那双失望的泪眼那滴滴的泪水流进了母亲的心田于是,我们的母亲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手中匆匆流过的一针一线.我们是父亲 多么希望能用一双强壮的臂膀撑起一个蓝蓝的天 让我们的孩子在这湛蓝的天空下永远沐浴着阳光的温暖 篇二:与春节有关的诗词 与春节有关的诗词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语文综合文摘漫谈中国古代诗歌六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六) 语文综合文摘 3.秋波 女人之美,焦点在眼睛。晋代大艺术家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就是强调美目的重要性。古代诗歌中对美女眼睛的描写很多,形容眼睛的明亮,常用秋波之类的说法,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的“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扬”是“明”的意思,“婉”即“美好”,这句诗就是形容美女水汪汪的眼睛明亮传神,《诗集传》云:“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楚辞·招魂》的“娭光眇视,目曾波些”,目光如层层水波一样,表示眼睛的灵动。这类说法还有很多,宋玉《神女赋》“眸子炯其精郎兮,多美而可视”、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和“转眄流精”、陆机《日出东南隅行》“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文选》傅毅《舞赋》“目流睇而横波”、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温庭筠《南歌子》“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晏几道《采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等,分别用流眄、横波、琉璃瓶、秋水、明珠等比喻明洁而灵动的眼睛。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剪”字非常传神,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仁剪秋水”、韦庄《秦妇吟》“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柳永《河传》“愁蛾黛蹙,娇波刀剪”等,都是借用白居易的说法。

美目顾盼生姿,更增美女媚态。《卫凤·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被方玉润赞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此二语,绝唱也”(《诗经原始》)。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也都是描写美目光彩之魅力的千古名句。《楚辞·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和司马相如《美人赋》“睹臣迁延,微笑而言”,表现女子对男子动情,用眼色来勾引;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和花间词人顾夐《应天长》“慢转横波偷觑,敛黛春情暗许”,讲怀春少女斜眼偷视,娇羞可爱。李后主《菩萨蛮》更进一步:“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秋波流转,勾魂摄魄,有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如《西厢记·惊艳》中说的:“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周邦彦有一首专咏美人眼睛的《看花回(越调)》,描绘种种眼姿,同类词不多见: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时、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自笑指频[目闰],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4.蛾眉

诗歌意象含义

诗歌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一.树木类 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松柏 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此外——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彼年红豆——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漫谈

目录 绪论//1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掬取古代爱情诗歌中的朵朵浪花,感受情爱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 少女怀春//5 春的撩拨唤起少女的春情。怀春少女对于爱情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展现了风姿各异的春思情态,也流露出莫可名状的忐忑以及种种矛盾复杂的心态。 男士多情//25 倜傥风流的才子被理想佳偶吸引得心驰神荡、意乱情迷。他们如饥似渴地慕恋绝色美人,为之浪漫痴想、神魂颠倒;单相思的结果,往往就是求之不得的惆怅怨恼。 青春邂逅//43 青年男女偶然相遇,被对方的容貌身姿、举止风度深深吸引,强烈的欲念油然而生,擦出一见钟情的火花,刹那间的心灵碰撞充满着摄人心魄的迷醉与诗意。 花前月下//65 才子佳人青春邀约,带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密林幽会,水边欢唱,尽享缠绵悱恻的柔情蜜意。临别时分,他们依依难舍,互赠信物,寄托永结同心的憧憬与期盼。 海誓山盟//87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经常指天发誓,或以松柏譬喻,突显执著爱情的坚贞不渝。痴情男女甚至希望化身为情人的衣领、腰带等等物件,以此表达朝夕为伴、长相厮守的美好心愿。 合欢绸缪//97 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陶醉于新婚的欢乐,两情绸缪的温馨。新婚娇妻常与春花争美斗艳,尽显娇憨、自矜的动人情态,也留下了闺房调笑的盎然谐趣。 伤心南浦//109 情人相别,从别前的缠绵情语到别时的不舍、叮嘱,再到别后的无限相思。此类诗歌灵活运用情景交融、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细腻白描、心理刻画、复叠语句等艺术技法,使得离别深情的抒写更加形象传神、真切感人。 别梦依依//147 相爱的情人离别之后,各自忍受着孤身独处的凄凉。他们常常借助缥缈梦境来一解相思之苦,既有痴情梦寻的执著艰辛,也有梦中欢娱的缠绵旖旎,更有梦醒时分的悲怆凄楚,从而为古代爱情诗歌增添了朦胧浪漫的色彩。 相思愁怨//161 描写男女相思愁怨的古代诗歌浩如烟海。由于角色对象的迥然相异、表达手法的丰富多彩,此类题材的诗歌作品构成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展现出各色人等的情爱心理和深挚感人的相思情态。 久别重逢//233 备尝离别之苦的男女久别重逢。他们欣喜若狂,互诉相思之苦,珍惜重聚的良缘;破镜重圆的夫妻更多饱经沧桑的人生感慨。离乱时代的重逢,则另具一番旋聚旋别、悲欢交集的复杂况味。 往事如烟//247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恋、弃妇之作,流露出被抛弃的抒情主人公自怨自艾、悲愤激烈,或者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经历了爱情失落的男性主人公追忆逝水年华,则表达出人面桃花的咏叹、往事如烟的惆怅。 曾经沧海//287 古代殉情诗歌,以决绝的态度表达爱情的忠贞不渝,产生令人感佩的精神力量。大量悼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古典诗歌中常见形象的归纳 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 1、梅花——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芳草: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4、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7、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8、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6、牡丹:象征高贵、富贵。9、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 1、杜鹃——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孤雁(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6、蟋蟀(促织):表示惆怅。 7、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8、蝉: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三)、乐器乐曲类: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四、送别场所: 1、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3、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我最喜爱的唐诗

我最喜爱的唐诗 杨诗琪是“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怀念,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激愤,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畅快。我们踏上了新学校的旅途,幻想着那里的一切美好。但我最想要的,是那棵桂花树,是那棵在我小时候,被我划上“桂”字的那棵桂花树。会不会依然那么挺拔,我只是想看看。到了。那是一个大学校,的确不辜负我的其他愿望:有鱼池,有花房,有玩乐的地方,可是当我坚强地怀着那万分之一的希望,我还是找不到那棵桂花树,取而代之的,是更茂盛的树木。绿叶如盖,撑出一片阴凉,孩子们嬉戏,玩耍,随处可见的笑魇,可我却只有怀念。老学校夷为平地,桂花树也没说什么吧,默默的陪着老学校被拆迁,自己倒下。它的绿叶不再光泽,秋天再也没有清香了。在学校里我不怎么引人注目,划下“桂”字,也是出于恼火与不甘罢了,桂花树一直是我的朋友,它却没办法再和我分享桂香。是“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怀念。经过风雨的摧残,它早已麻木了,现在却还要和老学校一起消逝,心里道不尽的念。为什么?孩子们还在鱼池边逗鱼?为什么?连同学脸上也布满光彩?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桂花树不在了么?没有人!没有人为了桂花树心颤抖那么一下,没有!我是不起眼的,是普通的,是不受人重视的,没

有人去在意过我,就像没有人在意那棵桂花树一样,桂花树是我的知音,它是我的另一种表达所在,没有人在意它,也没有人在意我。其实我只要在校园里大闹一番,我就会被人注意的,但是,那是贬低的注意,不是我想要的。心里的火气一下子涨了上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激愤,是不被重视,每天像穿着隐形衣的那种,心里道不尽的怒。一个下午,正是学校开展兴趣班的时间,我心里堵得慌,便擅自到操场走走。我知道这是坏学生才做的,但我也不想就这么闷着,批评就批评吧,谁没有被批评过呢?也许我心里会好受一些。走在空旷的操场上,感到一丝凉意,春天的微风向来如此,倒不如陪它一起在操场上奔跑。我还是选择了走,因为还是喜欢清静,伴着春风。偶尔有闲情去操场边走走,却意外发现。。。醒目的“桂”字,使得我心中怦怦直跳。那棵桂花树!心中难言。我记得,那半透明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我就那样看着,注视着。有阳光,可我分明感到天上有雨在落,操场上有雨滴的印子,是绵绵细雨,掺杂着微咸的液体,眼睛湿润。告别了桂花树,我去上课,在太阳雨中,心情格外明朗,尽管遇到了几位老师。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畅快。谁也没有遗忘它,一直都很在意它,只是说我一直没发现。,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是在无数种因素中,悄悄产生的成长。

【诗歌鉴赏】诗词鉴赏方法漫谈

【诗歌鉴赏】诗词鉴赏方法漫谈 博文收藏 03-05 1257 很多人在看古诗词时,有时觉得某首诗词很好,但真要其说出个所以然,却觉得无从下手。诗歌鉴赏对有一定文学积累的人来说有时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感性的理解,这固然和缺乏积累有关,但欣赏诗歌也是有一定方法和规律可循的。 一、诗歌鉴赏有规律 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是由诗歌创作的过程决定的。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图景相结合,然后将其外化为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由此,我们进行诗歌欣赏就应由语言入手。言为心声,作家赖语言将自己的情思输入作品,读者赖语言从作品中挖掘作家的情思,这就是刘勰说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有了语言文字的依托才能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就容易多了。因此,诗歌欣赏的第一步是揣摩语言,尤其要对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以及比喻句加以注意。接下来,要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中描绘的画面再现和补充出来,获得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如临其境。再结合创作背景领 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进入诗的意境。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分别描绘了“赤壁江山图”和“赤壁豪杰图”。要想准确再现描绘的图景,必须揣摩诗人描写意象时使用的词语。上阕中的“乱”、“穿”体现了山崖的不平、险峻、直插云霄;“惊”写出了波涛的气势,使人惊心动魄;“千堆雪”是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江水拍打江岸后飞溅起的浪花的颜色和形态。在对这些词语揣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调动感情,眼前会呈现这样一幅图景:长江汹涌奔腾,山崖陡峭,散乱地直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拍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同样,下阕可以通过对“羽扇纶巾”、“谈笑”、“樯橹灰飞烟灭”等词句的揣摩展开想象,在眼前展现出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的强敌的画面。再联想苏轼当年四十七、被贬黄州的境遇,就不难体会出,他称颂周瑜,意在抒发自己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感情。 诗歌欣赏活动的目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在这首词中,两幅图就是“境”,壮志难酬情就是“意”,二者结合构成了本词磅礴而雄浑,豪放中略见苍凉的意境。读这首词,一位襟怀超远、有着英雄气概的诗人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综上所述,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可以归纳为:一、揣摩语言、品味意象; 二、展开想象、再现画面;三、结合背景、体会感情。 用这一方法对辛弃疾词《鹧鸪天》进行赏析: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芥菜花。”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诗中的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农村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一、草木类: 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 (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描写春节的经典诗句_关于春节的古诗词大全

描写春节的经典诗句_关于春节的古诗词大全 一年一度一春节,眼看鼠年春节就要到了。关于写春节的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春节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1、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4、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5、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6、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7、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8、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9、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10、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11、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2、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3、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14、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5、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16、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17、蜡鹅花下烛如银。——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18、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0、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21、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2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2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4、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5、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26、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27、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28、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9、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30、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3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3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3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年年此日遥相忆,鸿雁何时续断行。 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3、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4、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5、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6、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7、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8、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9、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10、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或青春容貌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春节古诗

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4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5丁卯元日-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6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7《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8《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9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10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1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12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3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4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5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6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84 回答时间:2011-1-4 23:07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xbx22|三级采纳率:15% 擅长领域:体育/运动手机购买通讯服务梅州市茂名市 参加的活动:

漫谈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诵诗”“想诗”及“意境描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911525138.html, 漫谈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诵诗”“想诗”及“意境描绘” 作者:舒华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传承中华文学经典的教学活动中,怎样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本文就此提出了两点看法:一是诵读,二是想诗及意境描绘。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活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82-01 语文课本是实现《课标》的有效载体。7-9年级对于欣赏文学作品的课程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于古代诗词的课程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传承中华文学经典的教学活动中,怎样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诗无达诂”,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如此。 教学古代诗歌,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诗歌,如果只是抓住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多只能算是抓住了一些表象的东西,算不上读懂了诗歌,更算不上入其境、悟其神了。 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有效的情境,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形象生动的语言、鲜明逼真的画面、优美和谐的音乐……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境,使自己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有两点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1.诵读 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不仅能领略声调的变化,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宇、句法、章法。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教学古代诗歌,总应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务必使学生读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来,读出诗的轻重缓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xx诗歌中常见形象的归纳 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 1、xx——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芳草: 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 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4、梧桐: 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7、xx: 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 象征高洁、隐逸、脱俗。 8、桃花: 象征美女的xx。 6、xx:

象征高贵、富贵。 9、xx: 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 1、xx——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 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xx、青鸟: 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xx(xx): 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6、蟋蟀(促织): 表示惆怅。

7、猿啼: 表现凄厉、哀伤。 8、蝉: 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xx: 春天的象征,表示xx。 三)、乐器乐曲类: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 羌笛何须怨xx,春风不度xx。 谁家xx暗飞声,散入东风满xx。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xx——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 唱彻《xx》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四、送别场所: 1、xx: 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x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