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训诂学》复习要点整理

《训诂学》复习要点整理

《训诂学》复习要点整理
《训诂学》复习要点整理

《训诂学》复习要点整理

一、训诂和训诂学

1.”训诂”的提出

章太炎(章炳麟)首先提出“中国语言文字学”这个名称,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三个内容,过去称为“小学”。小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古代文献的书面材料(主要是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材料。

文字

小学音韵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

训诂

在这三方面产生了很多经典,比如文字方面首推《说文解字》——同时它也是训诂学的经典之作,训诂方面比较早的是《尔雅》,音韵方面的《切韵》《广韵》等等。

学界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19世纪末的《马氏文通》方开始。

我们知道,现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分文字、语言两大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这些研究更多的将现代的研究方法和古代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与西方的研究接轨。名称改变的同时,方法理论也进步了。

2.”训诂”的含义

训诂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基础科学。从汉代就已经产生了对前人的文献典籍进行研究,扫清后人理解文字和语言的障碍的工作。叫做“训诂”。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训诂”与“诂训”无别。到底什么是“训诂”或“诂训”,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分别作了解释。

(1)“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如:《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方言,也用当时的通行语言进行解释,也是“诂”。比如:

《诗经释文》:“楚人名火曰燥,齐人曰毁,吴人曰(h ui3) .”

陆宗达先生概括为,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去解释,就是”诂”。

(2)“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一般是用较多的词语去起到疏通文意的作用。包括对词的具体的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掘等。所以它解释的对象不但有词语,还有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字。

黄侃先生用训诂学中的声训的方式来解释两个字的意思,即,“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郭在贻先生认为许慎和段玉裁对“训诂”二字的理解比较剴kǎi切(切中事理):

《说文》:“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3、训诂学的发展

(1)汉代

训诂学在汉代的时候已经很发达,《说文解字》《尔雅》《释名》先后产生。但最初的训诂,包括我们古代的小学中的文字、音韵也是一样,都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只是一种附属于古代典籍而随文释义的专门工作。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当时的训诂资料,一般存在于古代文献的注释中。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典籍,不但包括注音、释句、释段,还包括阐发思想观点,说明修辞手法。后两者不属于语言文字的研究范围了。

后来人们把这些典籍中的注释抽出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编纂就形成了一种与字典和词典相类似的训诂专书。比如《尔雅》和《说文解字》。这样,训诂学的一些材料通过联系和比较,归纳和整理,就变得越来越系统化了。

(2)清代

清代之前,训诂就是以注释书和训诂专书(工具书)的形式存在着。到清代,它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清代的训诂学有两个派别:

一派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称之为“钩沉”之学。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

另一派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提出了不少训诂的新理论。清代的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都属于这一派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于训诂的卓越贡献,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进行具体的介绍。

可见,在清代以前,训诂是一个内涵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和文字、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等等混杂在一起,没有明确的分工;清代以后,它逐渐独立出来,与文字学、音韵学并列成为传统的“小学”的一个独立门类。

4、训诂与文字、音韵的关系

吕叔湘先生曾经讨论过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关系。那么小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关系又是怎样的?(1)文字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子几千年变化很小,使我们后代的人能通过它来研究古代的语言。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通过字形来辨明音、义。古代的“六书”就是文字学研究出来的一个重要成果。

提问:何谓“六书”?

训诂和训诂学

(2)音韵学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一种语言可能没有文字,但不可能没有音和义。所以语言和文字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研究语言的时候也不能摒弃声音和意义。音韵方面,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训诂学

语义是汉语研究的核心。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还涉及到语法和修辞。

简单一点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着重于义。古代的小学研究多是为理解古代文献服务的,所以语义的研究是核心,训诂是它们的着眼点。语音和字形的研究,都最终服务于语义的研究。

二、训诂学的内容

1、释词和解句

2、辨析古书异例

(一)释词和解句

1.释词:就是解释古书中字和词的含义,这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

黄侃: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义。提问:字和词有什么区别?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首先要搞清楚“关关”“雎鸠”“之”“洲”这样的词语的意思。

2.解句:解释整个句子的含义,常常涉及语法和修辞。

(1)语法方面:

例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这里涉及到两个很重要的汉语语法上的问题,一个是语序,一个是“之”。“何厌之有”是语序问题,按照今天的顺序应该是“有何厌”;“之”是一个代词,复指“何厌”。

例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这个句子如果搞不清语法关系,也会弄不懂句子的意思。“为”是一个泛义的动词,“晋君”“赐”是“为”的两个宾语。它们的语法关系如下:

为+晋君+赐V+O间接+O直接

其他例子:

a.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后汉书·李膺传)

b.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c.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d.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e.玄谓诸少年曰:“吾为卿等走此女,何如?”客曰:“善。”乃投一符于水中,女便惊走。(太平广记)

(2)修辞问题:

a.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b.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杜牧:怀钟陵旧游)

c.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d.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e.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秋浦歌)

f.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g.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3.疑难字词解释示例:

例1: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爲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爲招。晝遊於茂樹,夕調乎酸醎。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战国策·楚策》)

注:以其類為招:把黃雀的頸作爲彈射的目標。類:當為“頸”字之誤。(用王念孫說,見《讀書雜志》)招:射擊的目標。

提问:王念孙是用什么方法找出“頸”与“類”、“招”和“的”渊源的?

例2: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论衡·天论》)

党:杨倞(jing4)说“党见,频见,言如朋党之多。”郭在贻评价说望文生训。

惠定说:“党见,犹所见也。”郭在贻评价说“于句意殊为扞(han4)格(抵触,格格不入)。

王念孙:“余谓党,古倘字,倘者,或然之词。”

例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ju4),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谿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说文》:敦,怒也,诋也,一曰谁何也。

段注:皆责问之意。

郭在贻:谁可以读为敦,何读为呵,呵亦责问。

(二)辨析古书异例

何谓“辨析古书异例”:

这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这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来约束的。

代表: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下面是郭在贻根据俞樾和黄侃的书,将古书中一些主要的异例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1.倒文:

(1)句中倒字:令尹子瑕言蹶由于楚子,曰:“彼何罪?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舍前之忿可也。”乃归蹶由。(左传·昭公十九年)

(2)倒字叶韵: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诗经·小雅·节南山)

(3)倒句: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左传·闵公二年)

(4)倒序: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尚书·立政)

2.省文:注意这种省略在现代汉语里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1)蒙上省: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

(2)因下省: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九月(蟋蟀)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3)语急省略: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君之惠也。所获多矣,(不)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4)以疏略而省:沽酒(不饮)市脯不食(论语·乡党)

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马百匹,牛百头),齐师乃还。(左传·襄公二年)(5)二人之辞而省曰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