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B赋税C政治制度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著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著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4、古书中,用来进行声训的术语是()

A、之为言

B、之谓

C、之言D谓之E、谓

5、词义的褒贬变化的原因是()

A、文化传承

B、社会因素

C、语言因素

D、个人因素

E、历史解读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2、《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3、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4、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5、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就。

7、为近代训诂学的独立及其科学化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沈兼士、何仲英、杨树达。

8、朱谋玮《骈雅》开创了以偶释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典。

9、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10、训诂学三个时期除了早期训诂学之外还有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11、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其中一种是注释工作,其余两种是: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右文说

以宋代王圣美为代表的一种对汉字音义关系的看法;“右文说”反映了当时学者对汉字的认识,,即通常在形声字右侧的声符也表示意义,右文说注意到语音与语义的联系,也反映了一部分汉字的声符表意现象,有其可取之处;但右文说”以偏概全”没有摆脱字形的束缚,未能科学地解释音义关系问题。

2、郑玄

东汉末年的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融汇古今文经学,各取其长,遍注群经。他以古释今,注意古今字的变化;音声求义,破假借而读本字,在训诂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

作用。推动了训诂工作发展。著作有:《毛诗笺》、《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

3、纂集工作

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

4、《史记三家注》

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裴骃作了《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

5、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主张将义理与考核相结合,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乾嘉学派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代表人物有:戴震、段玉裁、王念孙。

四、简答题

1、音义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特征?

音义关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偶然性、约定性、回授性、延展性、类聚性、多元性,

2、如何进行“析词审义”

析词审义要做到“三分清”:分清词与词组;分清单纯音与合成词;分清合成词的含义与偏义;分清词组的结构方式

3、简述训诂学今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训诂学的今后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实现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二是指导训诂工作,提高训诂工作水平。

《训诂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BBD 6-10 DDDDA 11-15 ACBAD 16-20 BDABB

二多项选择题

1-5ABCD ACDE AB AC BC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训诂学试题(1)汇总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音韵学_、_文字学_、_训诂学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正义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 A. 《毛诗诂训传》 B.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C. 《说文解字》 D. 《尔雅》 2.魏晋隋唐时期是() A. 训诂的产生期 B.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C.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D.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3.《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梅膺祚 C. 段玉裁 D. 戴震 4.《墨子间诂》属于() A. 传注 B. 章句 C. 义疏 D. 集解 5.《释名》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刘熙 D. 黄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 2.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 3.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训就是,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 4.声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5.从训诂的体式来看,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的传住的一般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乾嘉学派: 2.《经籍纂诂》: 3.以形说义: 4.义训:

5.同源词: 增字足义: 四、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4、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 5、天,颠也。(《说文解字》) 6、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 7、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 8、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 9、乱,治也。(《尔雅·释诂》) 10、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义界的实质、原则是什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2.通释语义与随文释义的区别是什么? 3.解释?望文生训?的含义,并说明产生这一训诂弊病的主要原因。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最新10月浙江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貌 2.递训 3.谓之 4.读破 5.联绵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2.宋人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_____。 3.明_______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______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不见于高文大 典的俗语词。 4.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训就是________,诂(故)就是________。 5.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清代《说文》注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6.《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三曰________。 8.近人________的_______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 究。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俭:俭朴。 2.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挥:挥酒。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叹息声。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英:坠落的(桃)花。

1月自考训诂学自考试题

2011年1月自考训诂学自考试题 浙江省2011年1月自考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连语 2.读如 3.推原 4.之为言 5.音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辨析古书异例是训诂学的内容之一,古书异例包括倒文、______、______、变文等。 2.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指导语文教学,二、______,三、______。 3.《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这属于训诂方式中的______。 4.析言又称______、______,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

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______的通别。 5.学习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_和唯物的观点。 6.继张相《______》之后,对俗语词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应首推蒋礼鸿先生的《______》。 7.隋唐时期汇集群书音义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_____的《经典释文》。 8.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______的《助字辨略》和王引之的______。 9.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______的《尔雅正义》和______的《尔雅义疏》。 10.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一个字的解释,大体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项。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乐府诗《妇病行》:“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 复:又。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 益:副词,更加。

《训诂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训诂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形训—— 2、互训—— 3、犹—— 4、读曰—— 5、当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以后泛指正。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凡一百卷。 5、,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 6、读破又称或,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7、训诂的中心内容是,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的方法。 8、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 9、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和 10、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其中一种是注释工作,其余两种是:、。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隈:躲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音义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特征? 2、如何进行“析词审义”

训诂学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 1、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2、解释佛典 3、实事求是;无征不信 4、释玄应;释慧琳 5、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6、破字;易字;假借字;读音 7、释词;释词 8、《五经正义》。 9、应用训诂学;理论训诂学 10、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三、判断题 1-5 ×√√×× 四、简答题 1、音义关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偶然性、约定性、回授性、延展性、类聚性、多元性。 2、析词审义要做到“三分清”:分清词与词组;分清单纯音与合成词;分清合成词的含义与偏义;分清词组的结构方式

训诂学试题

浙江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貌 2.递训 3.谓之 4.读破 5.联绵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2.宋人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 _____。 3.明_______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______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不见于高文大典的俗语词。 4.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训就是________,诂(故)就是________。 5.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清代《说文》注家中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6.《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三曰________。 8.近人________的_______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究。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俭:俭朴。 2.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挥:挥酒。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叹息声。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英:坠落的(桃)花。 5.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 摘索:索取。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2.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

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有关历史运动的历史观点有: 、 2、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 、 、 3、有关史学功能的历史观点有: 、 4、历史文献学包含有 、 辨伪学等。 5、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 、 等。 6、《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史学家 7、意大利史学家 的代表作是《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8、史的初意是 9、孟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这里的 10、历史的基本属性是 11、 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 12、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他奠定了 13、历史学是 14、历史是 15 、 历 史 学 的 学 科 结 构 可 分支学科和 版本指 、印本也兼及写本。 刻本按刊刻者又可分为殿本书、 我国古代的正统史观有 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是以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 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 史”是 的科学。 规律论等。 地理环境论等。 、经世史观等。 、训诂学、辨伪学 的意思。 的基础。 的过程。 分为以客观 的分支学科。 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 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 陈垣的《古教四考》是 陈垣在 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 、 、私家自刻。 、圣人史观。 写的《新史学》为标志的。 补正 、 三个部分。 和。 年中国唐朝刊刻的《 》卷子。 、 和《摩尼教入中国考》 。 、 和《元秘史意 音用字考》。 26、顾颉刚在《 》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27、公元五世纪 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他也因此获得了西方 “史学之 父”的殊荣。 28、西方古典的世俗的历史学特点是 29、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它由 分组成。 两部 30、古罗马最杰出的史学家是 和 ,而 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 31、中世纪的史观主要是 32、神学家奥古斯丁的《 》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33、 14-16 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以 与 为主题。 34、18 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史学以 和 为主题。 35 、 十 九 世 纪 被 称 为 历 史 学 的 世 纪 , 在 前 期 的 西 方 史 坛 占 据 主 导 地 位 的 是 ,中后 期是 ,下半叶是 。

2020年1月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义训 2.貌 3.读如 4.反训 5.对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二、________,三、________。 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 3.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_______,亦称________。 4.改字的术语________、________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做“破读”。 5.训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________,这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6. 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刘淇的________和王引之的________。 7.几个字展转相训,意义相同,谓之________。 8.《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9. 学习和研究训诂应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观点。 10.对《广雅》的研究,主要著作有________的《广雅疏证》、又《补正》,________的《广雅义疏》。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空穴:孔穴。 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得失:得与失,犹成败。 3.偶以形佳骨娴,皮媚色称。() 1

训诂学历届试题

这是我整理的历届题目,没有答案,可以做做到书上划划相关内容,就能找到重点了。2002.10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曰 2.反训 3.貌 4.之为言 5.推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汉代著名的训诂学家,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等。尤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为最卓特。 2.互文见义,谓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应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观点。 4.辽?释行均撰________一书,所收多为________,为研读佛经及考释俗语词的重要辞书。 5.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_______。 6.审文例里的所谓文例,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举其要者,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7.颜之推的后人唐初的________,除注《汉书》外,还撰有________一书,在训诂上亦有所发明。 8.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________和________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为代表。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柱:屋柱。 2.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 哀思:哀念。 3.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 缓急:紧急之时。 4.僧即处分步者先排比,行十余里。( ) 排比:安排。 5.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劳劳:怅惘若失的样子。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 1.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 2.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 3.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 4.广张福罪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5.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6.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 7.梁王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于是天子意梁王。

训诂学试题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25) 1.义训: 义训,汉语训诂学术语。指不通过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义训是以字义为主的训解方式,即用当代通行的语词解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传、注、笺、正义、诠、义疏。有别于音训及形训。不是从字形、字音,而是直接从实际使用的意义上来解释词义。义训是对形训和声训而言。古书中的注解和字书、辞书中的解释一般都是义训。义训总是以通语、常言去解释不易知的文语、古语或方俗语。对于名物,义训经常说明其属类、形状、颜色和功用。义训的解释方式,古书中常用“某,某也”、“某谓之某”或“某曰某”。 何谓义训? 义训是不管词的形体和声韵而直接训释词义的方法。 朱宗莱《文字学形义篇》指出:“义训者,训诂之常法。通异言,辨名物,前人所以诏后,后人所以识古,胥赖乎此。其法或直言其义,或陈说其义,或以狭义释广义,或以虚义释实义,或递相为训,或增字以释,要其为析疑解纷一也。” 义训历史悠久,如《周易大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左传》“龙,水物也。” 义训这种方法的产生是训诂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是从汉字三要素而论,还是从词的形、音、义说起,意义都是其核心内容。声音是内在形式,但开始与义的关系却是偶然的,且声随义转;形是其外在形式,即语言外壳,因此段玉裁指出:“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形训和声训都是借助于词义的载体来解释词的。如上所论,形训和声训都是有局限的。 2.貌 3.读如 4.反训:.训诂学术语。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些词古代含有相反两义,如"乱"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 最早提出“反训”的是晋代郭璞。他在《尔雅?释故下》“治、肆、古,故也,肆、故,今也”条下注云:“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又于同篇“徂、在,存也”条下注云:“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他在《方言注》中又说:“苦而为快者,犹以臭为香,乱为治,徂为存:此训义之反覆用之者也。”(《方言》“苦,快也”郭注) 宋人刑昺撰《尔雅疏》云:“美恶不嫌同名者,若此篇往也、死也亦称徂,是恶也;存也亦称徂,是美也:各有其义,故称美恶不嫌同名。”刑昺的说法是对郭璞的继承,并无多大新意,但可以说明当时以刑昺为代表的学者注意并且承认了这种语言现象。 清代是训诂学的黄金时代,成就之大,远胜前朝。王念孙《广雅疏证》云:“敛为欲,而又为与;乞、丐为求,而又为与;贷为借,而又为与;禀为受,而又为与:义有相反而实相因者,皆此类也。”又云:“凡一字两训而反复旁通者,若乱之为治,故之为今,扰为为安,臭之为香,可不悉数。”(《尔雅疏

训诂学试题参考答案

训诂学试题参考答案(周大璞《训诂学初稿》) 一、填空(每格0.5分,共10分) 1、会意,形声,象形,指事。 2、《字汇》,214部。 3、慧琳,玄应。 4、后,前。 5、《博雅》,张揖,《广雅》。 6、《故训汇纂》。 7、刘宋、史记集解,唐、史记索隐,唐、史记正义。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释名》:略 2、声训:以同音字、音近字、音转字相训。可以说明文字的通假,探索词语的来源,保存古音的历史面貌。但有时是主观推测。 3、训诂:训诂即解释,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4、对文:指在句式相同的两个或几个句子中,处于相同地位、相互对应的词语。 三、阅读古注,指出下列各注释中使用的训诂术语,分析它们的作用,并解释加线的词语(15分) 1、犹:某义可通。 2、之言:用音近义通词释义又。 3、为:下定义穿衣涉水,水深时淹着带子,水浅时把衣裳捞起来即可。 4、曰:下定义杀人陪葬。 5、之言:用音近义通词说明语源(释义)。 四、阅读并标点古注,回答下面的问题(20分)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1、训诂术语:当作(改正误字误读)、某(今、藏)本作(校勘文字异同)。 2、王先慎,盧文弨。 3、注释体例: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4、异文,大量引用类书。 五、训诂术语、释义方法(15分) 《红楼梦》第二回 某,某也。义训(僵,偾)、观境为训(僵树自立)。 六、分析“儿女”的词义,并评价今人的注释(20分) “以大名冠小名”:大约在秦汉之际逐渐失去生命力。 “以小名冠大名”:生命力强。儿郎、女郎(汉魏后);女子子、女子、男子(子:幼儿至青少年的统称);女儿、男儿(儿:儿女统称)。俞樾对;今人解释不确。

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

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有关历史运动的历史观点有:、规律论等。 2、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地理环境论等。 3、有关史学功能的历史观点有:、、经世史观等。 4、历史文献学包含有、辨伪学等。 5、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训诂学、辨伪学等。 6、《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史学家。 7、意大利史学家的代表作是《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8、史的初意是 9、孟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这里的“史”是的意思。 10、历史的基本属性是 11、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 12、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他奠定了的基础。 13、历史学是的科学。 14、历史是的过程。 15、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可分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和的分支学科。 16、版本指、印本也兼及写本。 17、刻本按刊刻者又可分为殿本书、、、私家自刻。 18、我国古代的正统史观有、、圣人史观。 19、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是以写的《新史学》为标志的。 20、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补正 2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三个部分。 2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和。 23、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年中国唐朝刊刻的《》卷子。 24、陈垣的《古教四考》是、、和《摩尼教入中国考》。 25、陈垣在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和《元秘史意音用字考》。 26、顾颉刚在《》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27、公元五世纪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了西方“史学之父”的殊荣。 28、西方古典的世俗的历史学特点是 29、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它由和两部分组成。 30、古罗马最杰出的史学家是和,而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31、中世纪的史观主要是 32、神学家奥古斯丁的《》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33、14-16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以与为主题。 34、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史学以和为主题。 35、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后期是,下半叶是。

《训诂学》练习题及答案

《训诂学》练习题及答案 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 1、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尔雅·释诂》)互训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互训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义界 4、市,买卖所之也。(《说文解字》)义界 5、天,颠也。(《说文解字》)音训(音近为训) 6、天,坦也。(《释名》)音训(音近为训) 7、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孟子》)音训(音近为训) 8、政者,正也。(《论语》)音训(音近为训) 9、明明、斤斤,察也。(《尔雅·释训》)互训 10、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形训 11、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递训 12、山大而高曰嵩。(《诗政训传》)义界(就形状而言) 13、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义界(就颜色而言) 14、柳,柔脆之木。(《诗政训传》) 义界(就性质而言) 15、木曰豆,瓦曰登。(《诗政训传》) 义界(就质料而言) 16、园,所以树木也。(《诗政训传》) 义界(就功用而言) 17、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 义界(就位置而言) 18、春曰祠,夏曰,秋曰尝,冬曰。《诗政训传》 义界(就时间而言) 19、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诗政训传》) 义界(就涉及的对象而言) 20、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互训 21、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递训 22、具,俱也。(诗毛《传》) 互训(以今字释古字)

23、征之为言正也。(《孟子·尽心下》)音训(同音为训) 24、乱,治也。(《尔雅·释诂》) 反训 25、落,始也。(《尔雅·释诂》) 反训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着作的语句出处的是(C)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D?) 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C??)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A丘皿行回???B人血象舟???C山雨目本???D果州考豆 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 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 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A见-现?征-徵?解-懈?????B奉-俸?景-影?文-纹 ???C益-溢?然-燃?干-乾?????D立-位?县-悬?雕-凋 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A、春B、朝C、孟D、鼎E、伐 ?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炫黄B、匍伏C、披靡D、辟易E、愤懑 ?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A、草创未就。B、三窟已就。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4、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A、惟兄嫂是依。B、无乃尔是过与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5、《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 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 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 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 6、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B芸——耘?C归——馈?D涂——途?E知——智 7、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 A点——点?B泪——泪?C烟——烟?D敛——殓?E弃——弃 8、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E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9、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其本义的是(???)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C酌以大斗。

2019年4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081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左位垃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把《说文解字》540部减为214部的书籍是 A.尔雅 B.字汇 C.康熙字典 D.集韵 2.解释文意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对一句、儿句或全章的大意进行解释,它叫做 A.分析句读 B.阐述语法 C.显示修辞 D.串讲大意 3.同音通假的原则中,“音”指 A.古音 B.今音 C.方言音 D.通语音 4.我国第一部研究古汉语虚词的专著是 A.尔雅 B.说文解字 C.语助 D.集韵 5.不属于训诂学与语法学关系的是 A.词性影响词义

C.词的读音影响词义 D.构词影响词义 6.最早提到同音替代,即古音通假问题的书籍是 A.《尔雅》 B.《说文解字》 C.《玉篇》 D.《广韵》 7.我国第一部具有“语源学”性质的训诂专书是 A.《尔雅》 B.《方言》 C.《说文解字》 D.《释名》 8.不属于同义相训的训诂方式是 A.反训 B.互训 C.同训 D.递训 9.《世说新语》:“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中“阿堵”的含义是 A.人的名字 B.堵塞 C.墙壁 D.这 10.《春秋》:“襄公二十有五年,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中“门”的意思是 A.开门 B.入门 C.造门 D.关门 11.训诂学常讲“离经辨志”,“辨志”是指 A.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训诂学试题

四川省第三十一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四川使用教材《训诂学》宋子然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第1套)(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的括号内。) 1.训诂学上“集注”和“补注”分属两类,这是从( 4 )来说的。 ①训诂的对象②传注的作者 ③注疏的内容④注解之间的关系 2.《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这里所运用的义训方式是( 2 )。 ①同义相训②描述譬况 ③以狭义释广义④以共名释别名 3.《尔雅》一书共有( 2 )。 j ①十三卷②十九篇③八卷④十四卷 4.魏晋南北朝隋唐,训诂学进一步发展,逐渐摆脱( 3 )的附庸地位。 ①文学②文字学③经学④史学 5.古籍文句在传抄过程中多出了字称为( 2 ) o ①错简②衍文③讹字④古今字 6.注疏术语“言”和“谓”的关系是( 4 )。 ①格式不同,但用法却一样②格式不相同,用法也不一样 ③格式相同,用法也一样④格式相同,但用法不一样 “言”用于: “谓”用于:

7.章句之学的长处是( 4 )。 ①专讲句段篇的大意②重视寻章摘句 ③重视词义的解释④重在分析和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8.《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王逸注:“短兵,刀剑也。,’王逸认为“兵”是用的( 1 )。 ①本义②引申义③假借义④语源义 9.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通训”,专讲( 4 )。 ①词的本义②以形索义③会意和形声④转注和假借 10.《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个“狱”不是( 3 )的意思。 ①打官司②案件③监牢④诉讼 11.“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最先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 3 )。 ①黄焯②段玉裁③黄侃④马瑞辰 12.“甲,乙之也。”因为“之”是代词,所以含有表示被释词用为( 4 )之意。 ①名词②形容词③代词④动词 13.《说文·皿部》:“盔,菜也。”这种训诂方法属于直陈词义中的( 4 )。 ①同义相训②标明义界 ③以狭义释广义④以共名释别名 14.《吕氏春秋·慎行》:‘‘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高注用的注音方法是(3 )。 ①直音②读若③譬况④反切 15.《礼记·檀弓上》:“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王肃云:“圣人之葬人与’属上句。”据此,“与”是( 4 )。 ①连词②介词③动词④语气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