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血吸虫药

抗血吸虫药

抗血吸虫药

抗血吸虫药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学习要点 根据药物抗虫作用和寄生虫分类,将抗寄生虫药物分成抗蠕虫药、抗原虫药和杀虫药。 理想的抗寄生虫药应该安全、广谱高效、具有适于群体给药的理化特性、价格低廉、无残留等。 抗寄生虫药种类繁多,其作用机理可归纳为:①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②干扰虫体的代谢;③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④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①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药物、寄生虫和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抗寄生虫药;②为控制好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在使用药物进行大规模驱虫前,务必选择少数动物先作驱虫试验;③在预防寄生虫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以免产生耐药性;④为避免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应熟悉掌握抗寄生虫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状况,遵守有关药物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的规定。 第一节抗蠕虫药 抗蠕虫药分为驱线虫药、驱绦虫药和驱吸虫药。 一、驱线虫药 根据其化学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6类: 1.抗生素类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米尔倍霉素肟、莫西菌素、越霉素A和潮霉素B等。 伊维菌素具有:①抗丝虫作用。疗效高而快,连续用药4~5年(成虫寿命)可彻底治愈。 ②对其他肠道线虫如类圆线虫病、蛔虫症、鞭虫症和蛲虫症均有较好的抗虫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增强无脊椎动物神经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使神经麻痹,并导致动物死亡。两种途径:①增强无脊椎动物外周神经抑制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②引起由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开放。该药对人畜体毒性很低。 多拉菌素的作用、应用、用法与用量与其他阿维菌素类基本相同,在动物体内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好,对线虫和节肢动物具有长效作用。 2.苯并咪唑类如噻苯咪唑、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硫苯咪唑、磺苯咪唑、丁苯咪唑、苯双硫脲、丙氧苯咪唑和丙噻苯咪唑等。 甲苯达唑为高效、广谱驱肠蠕虫药。对蠕虫细胞内的β-微管蛋白有高亲和力,与之结合而抑制微管的组装,引起物质转运阻塞、高尔基器内分泌颗粒积聚,使胞浆内细胞器溶解而死亡。它还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引起虫体能源断绝而死亡。 阿苯达唑对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粪类圆线虫、绦虫的驱杀作用基本同甲苯达唑,但对鞭虫的作用较好;对肠道外寄生虫病,如棘球蚴病(包虫病)、囊虫症、旋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等也有较好疗效。临床常用于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牛肉绦虫感 172

血吸虫病的简介及治疗

日本血吸虫病 简称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导致的疾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建国后被一度扑灭。现又有抬头趋势。 目录 疾病名称 疾病分类 疾病概述 疾病描述 病原学 症状体征 (一)急性血吸虫病 (二)慢性血吸虫病 (三)晚期血吸虫病 (四)异位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一)地理分布 (二)流行环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1 结肠 2 肝 3 脾 4 异位损害 并发症 诊断 治疗方案 疾病预防 用药安全 展开 疾病名称 疾病分类 疾病概述 疾病描述 病原学 症状体征 (一)急性血吸虫病 (二)慢性血吸虫病 (三)晚期血吸虫病 (四)异位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一)地理分布

(二)流行环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1 结肠 2 肝 3 脾 4 异位损害 并发症 诊断 治疗方案 疾病预防 用药安全 展开 疾病名称 日本血吸虫病 【拉丁学名】 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 疾病分类 感染科 疾病概述 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籍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痛、腹泻、便血等,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或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晚期表现主要与肝脏门静脉周围纤维化有关,临床上有巨脾、腹水等。有时可发生血吸虫病异位损伤。本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和保虫宿主。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和接触疫水是本病传播的三个重要环节。 治疗:病原治疗:吡喹酮;对症治疗。 预后:急性和慢性早期患者接受病原治疗后,绝大多数症状消失,体重、体力明显增进和恢复,并可长期保持健康状态。侏儒症患者治疗后常能恢复生长发育,获得生育能力。晚期患者有高度顽固性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以及并发结肠癌者预后较差。 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编辑本段疾病描述 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牙肿。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免刑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 编辑本段病原学 成虫:雌雄异体,雄虫大小为(10-22)mm×(0.5-0.55)mm,雌虫细长,大小为(12-28)mm×(0.1-0.3)mm。成虫在血管内交配产卵,一条雌虫每日课产卵的1000个左右。 虫卵:成熟虫卵呈椭圆形或类圆形,淡黄色,大小平均为82μm×62μm,内含一毛蚴。卵壳无卵盖,侧位有一逗点状棘突。 日本血吸虫生活始中,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除人外,尚有牛、

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医学前沿?JMedRes,Dec2009,V01.38No.12 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宋丽君余传信 血吸虫病是由寄生在人体血液系统中的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在非洲、南美洲、亚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TO报道,全世界有74个国家有血吸虫病流行,有6亿人受到血吸虫病感染的威胁,每年因血吸虫病死亡的人数达20万人…。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以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及以山丘型流行区为主的四川、云南两省,全国仍有515971名患者旧1。寄生人体的血吸虫有5种: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其中日本、曼氏、埃及血吸虫是人体主要的寄生虫,前两者主要引起慢性的肝脏和肠道纤维化,后者可导致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的钙化和纤维化,引起上述器官器质性病变是血吸虫感染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等阶段。血吸虫复杂的生活史、表面抗原成分的不断改变,以及对宿主疫系统的干扰,使血吸虫拥有很强的免疫逃避能力,给疫苗的研制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血吸虫病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于化学治疗。 血吸虫药物的研究始于1918年酒石酸锑钾的发现,随后又先后出现了一些非锑剂类药物,如尼立达唑、硝基呋喃、硫葸酮、海蒽酮、硝硫氰胺、奥替普拉等药物,上述药物都曾用于临床或试用于临床治疗,但由于存在疗效差、毒性大或疗程长等问题,现均已被弃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吡喹酮的发现是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的里程碑¨1,使血吸虫病的治疗取得了真正的突破。随着吡喹酮的广泛应用,血吸虫对吡喹酮的依从性下降,出现了耐药性现象14。,研制新的替代性血吸虫病治疗药物显得十分紧迫。本文按照 基金项目:周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58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8110)江苏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2008zxlo004一011)、江苏省医学莺点人才基金(Rc2007095)、江苏省科技厅公益专项基金(BM2007704) 作者单位:214064无锡,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病学重点学科 -16?药物对血吸虫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对已有的和正在发展的治疗血吸虫病药物做一综述,为抗血吸虫新药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糖或能量代谢抑制剂 1.锑剂类药物(酒石酸锑钾、睇波芬):锑剂类药物抑制曼氏和埃及血吸虫葡萄糖代谢的调节酶——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mctokinase,PFK)。无氧糖酵解是血吸虫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而PFK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种关键制约酶。Bueding等人¨1提出锑剂作用于PFK,可降低1,6一二磷酸果糖的生成,醛缩酶的活性降低,糖降解受阻,能量来源被切断而导致血吸虫死亡。锑剂类药物因毒性较大而被停用。近来Melo等人∞o证明脂质体(LcL)可以减小酒石酸锑钾的毒性,可使曼氏血吸虫感染的小鼠成虫负荷数降低58%,可用于血吸虫感染晚期阶段的治疗。 2.呋喃类药物(呋喃丙胺等):呋喃类药物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雷兴翰等人首次发现的口服非锑剂抗血吸虫药物,此类药物特异性地抑制日本血吸虫的磷酸化酶磷酸酯酶,刺激虫体实质组织和角皮下肌层中的糖元分解,继而使虫体损伤。但由于单独使用疗效欠佳和潜在的毒性而被弃用。国外曾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呋喃烯唑相似的SQl8506,但Dunsford等¨。研究发现sQl8506可以导致膀胱癌,不适合用于临床。 3.硝硫氰胺:硝硫氰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的一个抗日本和曼氏血吸虫的广谱抗蠕虫药,它能与初级的氨基酸形成共价键,抑制与糖代谢有关的酶类——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酶的活性,虫体因糖代谢出现障碍,能量缺乏而致死¨1。由于硝硫氰胺对肝脏、神经系统毒性较大,现已不用。 4.AAAT8(alkylaminoalkanethiosulfuricacids):早在20世纪90年代,Penido就合成了2一(Alkylami?no)一1一OctanethiosulfuricAcids,并证实对曼氏血吸虫有抑制作用。Marcus归1进一步研究了这一类化合物的抗虫机制,初步证实了AAATs抑制曼氏血吸虫虫体表皮ATP水解酶的活性,100斗mol/L的2一 万方数据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200道)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一、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写“A”,判断为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填写“B”) 1.吡喹酮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移行期童虫也有明显的杀灭效果。(B ) 2.急性血吸虫病的现场处置中不需要对病人、病畜的粪便进行灭卵处理。(B ) 3.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人外,尚有40余种哺乳动物可感染血吸虫。(A ) 4.有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病人即可定义 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B ) 5.日本血吸虫尾蚴多分布于水体表面。(A ) 6.为了加快加藤片透明速度,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可将加藤片放置于阳光下照射提高温度。(B ) 7.粪便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杀灭血吸虫虫卵,控制血吸虫病传播。(A) 8.灭螺前活螺平均密度和灭螺后活螺平均密度指标可用来考核灭螺效果。(A ) 9.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中使用过的微量板可以浸泡于酸性溶液中,然后用毛刷洗涤,晾干 后继续使用。(B ) 10.血吸虫病四类流行村要求每3年对有钉螺分布的村民组和有疫水接触史的常住居民(6-65岁) 用血清学方法查病1次,受检率达90%以上。血清学阳性者即给予1次化疗。(A ) 11.防止钉螺扩散不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B ) 12.人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接触时间愈久,暴露的面积愈大,则感染血吸虫的机会愈多,感染的 程度愈重。(A ) 13.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均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A ) 14.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3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中存在钉螺和人畜接触 疫水。(A) 15.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包括: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A ) 16.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发育过程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病阶段为成虫阶段。(B ) 17.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分别是: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A ) 18.我国2006年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坚持防治结合、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A ) 19.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包括:时间、地点和人群。(A ) 20.日本血吸虫属于雌雄同体吸虫。(B ) 21.日本血吸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B ) 22.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钉螺。(B ) 23.日本血吸虫尾蚴逸出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B ) 24.日本血吸虫进入人体以后的移行途径为:皮肤、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左心、主动脉、 门静脉、肠系膜静脉。(A ) 25.历史上,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最为严重的流行区为平原水网型。(B ) 26.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被称为疫水。(A ) 27.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部位为肝和肠壁。(B ) 28.50%以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A ) 29.急性期血吸虫病患者,排便多为果酱样便。(B ) 30.日本血吸虫成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为门脉-肠系膜动脉系统。(B )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少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收稿日期]20071211 [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血防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F06C32) [作者简介]朱绪元(1965),男,湖北潜江人,主治医师,从事血防临床内科工作。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少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朱绪元 (潜江市熊口血防站,湖北潜江433136) 李德珍,韩安萍,喻志发 (潜江市熊口农场医院内科,湖北潜江433136) [摘要]吡喹酮是目前较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总结了吡喹酮在治疗急、慢性血吸虫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 少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吡喹酮;血吸虫病;不良反应;处理 [中图分类号]R53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8)01R09803 吡喹酮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问世的一种广谱抗蠕虫药,实践证明它具有剂量小、疗程短、高效低毒及使用方便的特点,是目前被公认的少有的治疗血吸虫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吡喹酮主要是通过抑制蠕虫的糖代谢作用,影响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入,促进虫体内糖原的分解,使虫体内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以达到杀死虫体的目的。吡喹酮用于治疗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绦虫感染。有少数患者在服用吡喹酮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严重者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通过复习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对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少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总结如下。 1 上消化道出血 吡喹酮对胃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特别是单剂量过大时,可使胃粘膜糜烂、水肿,甚至渗血,最终引起便血和呕血。因此,对吡喹酮单剂量在210g 或210g 以上的病人,出现全身乏力、头昏、心慌、上腹不适或隐痛、恶心、返酸,一定要警惕急性胃粘膜病变或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尤其是对晚期血吸虫病人和有胃病史者,更不能忽视[1]。2003年春,我院对本场农工进行血吸虫病的群体扩大化疗时,有1例17岁男患者服用吡喹酮(2400mg 顿服)2d 后,出现恶心、返酸、解柏油样大便,立即给予西米替丁018g+100g /L 葡萄糖250m l 静滴,1次/d,连用3d,大便转黄,恶心、返酸等症状消失,追踪观察1年未复发。故考虑为吡喹酮所致胃粘膜损害而出血。 2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性药疹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并不罕见,但因未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易被忽视。较轻的过敏反应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数小时即消失,若出现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者就会引起病情加重。张可可等[2]报告1例12岁男性患者,学生,因/急性血吸虫病0接受吡喹酮治疗。首次剂量400m g 。30m in 左右,出现眼脸浮肿,面部及全身出现荨麻疹,继而持续呛咳、胸闷、哮喘,不能平卧。给予糖皮质激素后上述症状消失。在后续治疗中,每次服用吡喹酮之前1h,即给予强的松口服,直至完成全疗程。邱菊秀[3]也报告1名女患者,36岁,因/隐匿性血吸虫病0于两年前顿服吡喹酮(40m g/kg),未发生任何不适。两年后再次给予吡喹酮顿服(40m g/kg )后d2出现荨麻疹性药疹,当即给予抗组织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C 等治疗,1d 后皮疹消退。2004年2月我院收治1例男性患者,41岁,农民,8年前因/慢性血吸虫病0,在当地接受吡喹酮治疗(3600mg,2d,6次),因治疗中出现/全身荨麻疹0而中止治疗。此次在我院行吡喹酮治疗(3600m g,3d,9次),每次口服吡喹酮(400mg )前1h 口服强的松片10mg,疗程结束时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追踪观察1年未发生任何不适。 #98#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3月第5卷第1期:医学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Nat Sci Edit) M ar 12008,Vo l 15N o 11:M edicin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