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_孙峋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_孙峋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_孙峋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_孙峋

第18卷第4期2005年12月 青 岛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 ol.18N o.4

Dec. 2005

文章编号:1006-1037(2005)04-0041-05*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

孙 峋1,汪靖超2,李洪涛2,杜桂彩2,郭道森2

(1.青岛大学科研处,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大学生物系,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为了了解迷迭香酸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理,采用平板生长抑制法,变性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法(SDS-PAGE),聚合酶链式反应(PC R)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迷迭香酸对大肠

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taphy 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活性及其抗菌

机理。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的活性大于对大肠杆菌的活性;迷迭香酸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还原糖和

蛋白质的渗漏而影响细胞代谢,通过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而影响DNA复制,从而发

挥了抑菌作用。

关键词:迷迭香酸;抗菌活性;抗菌机理

中图分类号:S432.44 文献标识码:A

迷迭香酸是一种多功能酚酸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尤以唇型科和紫草科植物中含量最高。迷迭香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Chen等[1]报道迷迭香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强于咖啡酸,绿原酸,叶酸等;邹正午等[2]报道了迷迭香酸具有免疫调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李月婷等[3]报道迷迭香酸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同时迷迭香酸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4-7],而具有抑制急慢性感染、抗紫外线、抑制弹性蛋白降解等特性已使迷迭香酸成为化妆品的添加剂。目前,迷迭香酸在制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已体现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于迷迭香酸的生物学活性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但是对于迷迭香酸的作用机理研究尚少。本文在测定了迷迭香酸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基础上,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迷迭香酸对细菌的DNA复制、翻译和细胞膜通透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UV-1601,日本岛津);PC R仪(5332,德国Eppendorf公司);蛋白质电泳仪(Mini-pro tein II,美国Bio-RAD);稳压稳流电泳仪(DYY-III2,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1.2 试剂

迷迭香酸(sig ma公司);Taq DNA聚合酶(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 taphy lococcus aureus),由青岛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实验室保存。

1.4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8]

*收稿日期:2005-08-27

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No.03-2-NN-2)

作者简介:孙峋(1971),男,讲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开发与研究。联系人郭道森,E-mail:guodaosen@https://www.doczj.com/doc/d615445574.html,

42

青 岛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1.5 实验方法

1.5.1 抑菌活性测定

采用平板生长抑制法(Plate Grow th Inhibitio n Assay)[9]。取斜面上活化好的菌苔,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08-109cfu/m L的菌悬液。取菌悬液0.2m L,加至无菌平皿(Υ9cm)中,立即倒入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15m L,随即快速地晃动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匀后平置,待凝,备用。在制好的含菌平板上打直径3mm的孔穴,再加入定量系列浓度的迷迭香酸,每一处理重复3次。将上述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内倒置培养,24h后取出培养皿,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每个抑菌圈十字交叉测量两次直径,以其均数代表测得的抑菌圈大小。实际抑菌圈直径=测得抑菌圈直径-孔径。

1.5.2 迷迭香酸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1)迷迭香酸对培养液中蛋白质浓度的影响

活化金黄色葡萄球菌,37℃振荡培养,取适量菌液,加入迷迭香酸使其最终浓度为0.1%,分别于0h,1 h,2h,3h,4h,5h,6h测定菌液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按照Bradfo rd[10]的方法进行,实验重复3次。

2)迷迭香酸对培养液中还原糖浓度的影响

活化金黄色葡萄球菌,37℃振荡培养,取适量菌液,加入迷迭香酸使其最终浓度为0.1%,分别于3h,4 h测定还原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测定按照蒽酮-硫酸法[11]测定,实验重复3次。

1.5.3 迷迭香酸对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活化金黄色葡萄球菌,37℃振荡培养至OD600值为1.0,向2m L菌液中加入迷迭香酸使其终浓度为

0.1%,继续培养4h,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

1.5.4 迷迭香酸对Taq D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

聚合酶链式反应按照汪靖超等[12]的方法进行。扩增的目的DNA为CrtE,反应中采用的两个引物分别是:引物1,GAA TTCCATA TGACGGTC TGCGCAAAAAAAC;引物2,A TTC TCGAGT TAACTGACG-GCAGCGAG,模板为噬夏孢欧文氏菌(E rwinia uredovara)基因组DNA。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迷迭香酸使其终浓度为13.8nm ol/L,16.7nmo l/L,19.4nmol/L,22.2nm ol/L,25.0nmo l/L,27.6nmol/L,以不含迷迭香酸的反应体系作为对照。

1.5.5 迷迭香酸与质粒DNA的相互作用

在4个Eppendorf管中各加入5μL质粒和15μL无菌水,然后依次加入迷迭香酸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 005mg/m L,0.01m g/m L,0.1m g/m L,0.3m g/m L,混匀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1.5.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对迷迭香酸抑菌活性测定实验数据进行F-检验,差异显著者再采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迷迭香酸处理菌液中还原糖浓度与对照组采用t检验比较。

2 结果与讨论

2.1 迷迭香酸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活性

测定迷迭香酸对两种供试细菌生长抑制活性的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迷迭香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大肠杆菌,当迷迭香酸浓度为0.1%时,大肠杆菌未出现抑菌圈,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已经达到14.7m m,当迷迭香酸浓度达到0.6%时,大肠杆菌抑菌圈为11.5mm,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为34.2mm。因此以下实验均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

表1 迷迭香酸的抑菌作用

迷迭香酸浓度(%)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m m)

0.10a14.7b

0.611.5c34.2d

注:抑菌圈直径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其右上角的字母表示Duncan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具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第4期孙峋,等: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2.2 

迷迭香酸对细胞膜渗漏的影响

图1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蛋白质渗漏的影响 图2 迷迭香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渗漏的影响

2.2.1 迷迭香酸对细胞中蛋白质渗漏的影响

由图1和图2可看出,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渗漏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而愈加明显。测定数据表明,添加迷迭香酸后6h 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蛋白浓度为260.93μg /mL ,而未加迷迭香酸处理的对照培养液中蛋白浓度仅为46.27μg /mL ;添加迷迭香酸后6h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中蛋白浓度为269.68μg /mL ,而未加迷迭香酸处理的对照培养液中蛋白浓度仅为48.08μg /mL 。由此可见,添加迷迭香酸的培养菌液其蛋白浓度远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迷迭香酸可改变细菌细胞的膜透性,致使细胞内的蛋白质渗漏到体外的培养液中。

2.2.2 迷迭香酸对细菌还原糖类渗漏的影响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未经迷迭香酸处理的细菌胞外环境中糖浓度不断降低,这是由于随着菌体的生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糖类物质被吸收利用而减少。经过迷迭香酸的处理后,胞内的糖类物质渗漏到胞外,而使培养基中糖浓度增加,处理3h 和4h 后,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还原糖浓度分别为34.38μg /m L 和46.74μg /m L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别为45.21μg /mL 和54.22μg /m L 。迷迭香酸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培养液中还原糖浓度t 检验结果差异极显著(P <0.01)。

表2 不同处理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还原糖类的浓度(μg /mL )

实验项目

培养时间(h )

34迷迭香酸处理

32.4934.3846.74未经迷迭香酸处理(对照)32.4915.0112.97

表3 不同处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中还原糖类的浓度(μg /m L )

实验项目

培养时间(h )

34迷迭香酸处理

32.4945.2154.22未经迷迭香酸处理(对照)32.4916.4314.80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知,经过迷迭香酸处理的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大大增加,使细菌生长所必须的糖类、蛋白质大量渗漏,从而影响了细菌的正常的生理代谢。43

青 岛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

2.3 迷迭香酸对细菌蛋白合成的影响

由图3可知,迷迭香酸处理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体总蛋白的种类有明显差异,

对照菌体中的某些蛋白图3 迷迭香酸处理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蛋白种类比较1对照,2迷迭香酸处理(如带A 蛋白)经迷迭香酸处理后消失;而处理菌体中出现了若干对照菌中

不存在的特异条带(如带B 、带C )。

2.4 迷迭香酸对PCR 扩增试验的影响

从扩增结果(图4)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应体系中迷迭香酸浓度

的增加,PCR 扩增的产物逐渐减少,说明迷迭香酸对DNA 扩增的过程有抑

制作用,体外迷迭香酸对Taq DNA 聚合酶的最低抑制浓度25nm ol /L 。

2.5 迷迭香酸与质粒DNA 的相互作用

由图5可以看出,加入不同浓度的迷迭香酸后,质粒DNA 在琼脂糖凝

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并未发生变化,可初步推断迷迭香酸与DNA 不发生相互

作用。对图3和图4进行比较可知,迷迭香酸对PCR 扩增反应的抑制作用

对象是Taq DNA 聚合酶,即迷迭香酸是T aq DNA 聚合酶的抑制剂,由此推

断迷迭香酸可能与DNA 聚合酶相互作用,抑制了DNA 聚合酶的活性,从而

对DNA 复制起到抑制作用。3 结论

迷迭香酸是一种天然酚酸类化合物,最早由Ellis 在迷迭香这种植物中

发现的,故而得名。现已发现迷迭香酸在植物中分布广泛,从高等双子叶植物到低等苔藓类、蕨类植物都有报道,但主要存在于唇形花科和紫草科植物中[13]。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4,5,13],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迷迭香酸的生物活性测定及抗菌谱方面,而对其抗菌机理的研究较少。开展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将有力地促进其在医药、农药等方面的开发应用

 图4 迷迭香酸对PC R 扩增产物的影响 图5 迷迭香酸与质粒DN A 的相互作用

1~7反应体系中分别含27.6nmol /L ,25.0nmol /L , 1~4加入0.005,0.01,0.1,0.3mg /mL 迷迭香酸 22.2nmo l /L ,19.4nmo l /L ,16.7nmo l /L ,13.8nmol /L , 的质粒样品;5λD NA /Eco RI ,HindIII ;6~8 0nmol /L 迷迭香酸的PCR 产物;8λD NA /Eco RI ,HindIII 。 无迷迭香酸的质粒样品44

45

第4期孙峋,等: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

本文报道了迷迭香酸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 taphy lococcus aureus)均有抗菌活性,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迷迭香酸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大肠杆菌。实验结果还表明,迷迭香酸可显著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糖类和蛋白质的渗漏,使细胞代谢发生紊乱;迷迭香酸还能影响细菌蛋白质代谢,比较迷迭香酸处理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总蛋白可知,迷迭香酸的处理促进了细菌代谢过程中某些蛋白的降解,或短期内促进某些应激蛋白的合成。至于迷迭香酸作用于何种具体蛋白,尚待进一步确定。从迷迭香酸与质粒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可知,迷迭香酸与DNA没有相互作用,由此可推测它与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中的引物也不能结合,迷迭香酸对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抑制是因为该化合物抑制了DNA聚合酶结合的活性,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综上所述,迷迭香酸对细菌的细胞膜的通透性、蛋白质代谢和DNA复制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发挥了其抑菌作用。

参考文献:

[1] Chen J H,Ho Ch T.A ntiox idant activities o f caffeic acid and its rela ted hy dr ox ycinnamic acid compounds[J].J Ag ric

Fo od Chem,1997,45(7):23742378.

[2] 邹正午,徐立纳,田金英.迷迭香酸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J].药学学报,1993,28(4):241245.

[3] 李月婷,黄荣桂,郑兴中.肾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470472.

[4] 李荣贵,滕大为,杜桂彩,等.紫苏愈伤组织迷迭香酸的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0,27:324327.

[5] 郭道森,杜桂彩,李丽,等.迷迭香酸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7176.

[6] M azumder A,Neama ti N,Sunder S,et al.Cur cumin analog s with altered po te ncies against H IV-1integ rase as probes

fo r biochemical mechanism s o f dr ug actio n[J].J M ed Chem,1997,40(19):30573063.

[7] Bo rkow ski B,Bie siadecka A,Litwinska B.Co mpa riso n of the antiviral activ ity o f caffeic,chlo rig enic and rosmarinic acids

[J].H erb Po l,1996,42:317321.

[8] 沈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 Bulet P,Co ciancich S,Dimarcq J,et al.Insect immunity.Isolatio n fro m a co leo pte ran insect of a nov el inducible antibac-

terial peptide and o f new membe rs of the insect defensin family[J].J Biol Chem,1991,266(36):2452024525.

[10]Bradfo rd,M.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 tion of microg ram qua ntities of pr 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 otein-dy e binding.A na l.Bio chem[J].1976,72:248254.

[11]张惟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12]汪靖超,李荣贵.重组Taq DNA聚合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19(1):94100.

[13]Pe te rsen M,Simmonds M S J.Rosmarinic acid[J].Phy tochemistry,2003,62(2):121125

A 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Rosmarinic Acid

S U N Xun1,WAN G Jing-chao2,LI H ong-tao2,DU G ui-cai2,G U O Dao-sen2

(1.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Qingdao266071,China;

2.Departm ent o f Biolo gy,Qing dao Unive rsity,Qingdao266071,China)

A bstract:The inhibito ry activities of rosm arinic acid ag ainst Escherichia co li and Staphylo coccus aureus in vitro w ere ex amined with the aim o f elucidating it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ros-m arinic acid inhibited the grow ths of bo th bacteria,but the activity ag ainst Staphy lococcus aureus w as hig her than that ag ainst Esche richia coli in vitro.Further study demo nstrated that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rosm arinic acid w as associated with the effects of ro smarinic acid o n the permeability o f cell mem-brane,protein me tabo lism and DNA replicatio n.

Key words:ro smarinic acid;antibacterial activity;antibacte rial mechanism

迷迭香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迷迭香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贫项目)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1.1. 本项目是国家确保食品安全的战略性项目 化学合成抗氧剂作为食品添加剂,是世界在20世纪及之前的普遍选择。由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体肝、脾、肺等器官均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在二十世纪中期,曾造成影响较大的中毒事件,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欧共体儿童保护组织(HACSG)、英国生物工业协会(BIBRA)等一些机构和组织对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体肝、脾、肺等器官均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一直延续到2010年的麦当劳“麦乐鸡事件”就是使用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延续。但由于世界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人们一时找不到没有毒副作用的抗氧化剂来取代它们,为此,各国相关机构对现行抗氧化剂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毒理学研究和评价,制定了详细的使用标准,来减少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的毒副作用。但世界各国及相关机构,出于对人类健康的关注,均希望找到一种对人类没有毒副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确保食品安全。 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成分,由于其安全、无毒或基本无毒,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从20世纪以来,国外相继研究开发了从茶叶、山嵛菜、西红柿、葡萄籽、甘草、烤烟及迷迭香等植物中提取对人体无毒害的天然抗氧化剂。这一发现也导致

目前北欧国家禁止使用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等严格限制使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化学合成抗氧化剂,而寻求并鼓励推广天然抗氧化剂,同时还限制或禁止使用了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食品进口。 研究发现,在众多的天然抗氧化剂中,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不仅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而且对人体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更难得目前只有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高效、稳定、耐高温的特点,这一发现,推动了世界各国对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开发。迷迭香抗氧化剂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从食品安全的战略出发,由中国科学院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从美国引进并在全国试验种植迷迭香。试验结果我省滇中地区是最适合种植的地区之一,且精油和抗氧剂的含量高于原产地。 1997年迷迭香抗氧化剂被列为我国抗氧化剂增补品种,2009年被正式列为抗氧化剂[(04.017),使用范围:植物油脂,动物油脂,预制、卤、熏、烧、烤、油炸肉类,西式火腿,油炸食品等。最大用量(g/Kg):0.3-0.7]。 1.1. 2. 迷迭香种植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政府推进扶贫战略,解决“三农问题” 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山地占94%的西部边疆贫困省,山区半山区面积达1047.6万平方公里。山地农业是云南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除了种植低价值的玉米、旱谷、荞麦、

迷迭香

天然迷迭香抗氧化剂 刘先章1,2赵振东1毕良武3许鹏翔3 厦门劲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厦门涌泉集团2厦门涌泉集团博士后工作站3 (技术总监) 摘要 迷迭香是唇形科迷迭香属的植物,我国南方地区已有大量种植。迷迭香精油是传统的香料。在提取精油后,提取得到的迷迭香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综合地叙述了国内外有关迷迭香的栽培,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以及作为抗氧化剂在油脂、食品中的应用情况。同时进一步展望了在其它领域,特别是医药等行业中潜在的应用前景。 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是由于其中的油脂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所造成的。此氧化反应可发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和销售的全过程中。为了抑制和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需要在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 现在,通常被使用的抗氧化剂是维生素E、BHA(2或3-叔丁基对甲酚)、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 TBHQ (2-叔丁基对二酚)等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此类抗氧化剂虽然抗氧化性能较好,但它们存有一定的副作用,即使是低活性取代酚,在抗氧化过程中也伴有副作用。因此,人们正全力寻求无毒的抗氧化剂。来自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优异的安全性和抗氧化性,则为世人所青睐。近年来,从植物迷迭香(Rosmarius officinalis L.)提取的新型抗氧化剂,是一种公认的天然高效抗氧化剂。 为防止油脂的氧化,抗氧化剂除在食品工业中广为应用外,化妆品和医药等方面也有需求。自1952年Chipault et al报道,从芳香植物丁香中得到抗氧化剂以来,对天然抗氧化剂的寻求,已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Rac et al于1956年研究用迷迭香叶子的提取物,作为食品抗氧化添加剂。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植物中可以提取得抗氧化剂,有的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其中应以迷迭香为首选。目前,它已是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最广的天然抗氧化剂。 1迷迭香的种植 迷迭香是唇形科迷迭香属的植物,原是生长于地中海地区的常绿灌木。现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均有种植。近年来,1976年南京中山植物园从加拿大引种和1981年北京植物所从美国分别引种成功,是近代国内的最早报道。现在,我国的南方正广为栽种,云南、海南和新疆等地已大面积培植成功。迷迭香因种子发育不良,种子的萌发率极低。陆翠华的试验报道,5900粒种子出苗率仅为7.5%。一般用无性繁殖育苗,主要是扦插法繁殖。扦插法的成活率可大于90%,试验扦插600株成活率为98%。迷迭香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应性广。在贫瘠、山地的土壤也能生长,但以疏松的沙壤土为佳。耐旱忌涝,连续浸泡24小时会落叶烂根,死苗。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300C,在-50C下持续5天

最新整理的精油配方大全

最新整理的精油配方大全 精油较为人所熟知的功效,不外乎舒缓与振奋精神这种较偏向心理上的功效,但是精油的功效不仅于此。不同种类的精油还有各种不同的功效,对于一些疾病,也有舒缓和减轻症状的功能。精油对许多的疾病都很有帮助,配合药物的治疗,可以让疾病恢复的更快。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的功效,同时可以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精油对疾病的疗效 对于内分泌、新陈代谢、泌尿系统、性病、免疫系统、妇科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身体的症状与疾病、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眼、耳、鼻、口腔、牙齿疾病、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血液循环系统方面的疾病、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很不错的疗效。 下面我们来看看精油的各种配方: 美容配方一、按皮肤类型分 1.中性皮肤:香袭人薰衣草3滴+天竺葵1滴+100ml纯净水 熏衣草1滴+佛手柑1滴+茉莉2滴+甜杏仁油10ml 洋甘菊2滴+橙花油2滴+玫瑰1滴+甜杏仁油10ml 乳香1滴+德国洋甘菊1滴+熏衣草1滴+天竺葵1滴+玫瑰1滴+ 10ml榛果油 天竺葵3+花梨木3+甜杏仁油5ml 檀香15+甜橙5+玫瑰1+芦荟乳霜50g 薰衣草5+花梨木5+玫瑰2+荷荷芭油25 ml 天竺葵4+茉莉2+薰衣草8+无香乳液50 ml 2.敏感性皮肤:薰衣草2滴+罗马洋甘菊1滴+100ml纯净水 玫瑰1滴+罗马洋甘菊1滴+50ml纯净水 洋甘菊2滴+熏衣草1滴+橙花1滴+ 10ml荷荷芭油 洋甘菊2滴+香袭人熏衣草1滴+檀香木1滴+甜杏仁油10ml 熏衣草2滴+橙花2滴+尤加利1滴+甜杏仁油10ml 德国洋甘菊2滴+香袭人熏衣草2滴+丝柏1滴+橙花1滴+ 10ml荷荷芭油 洋甘菊3+茉莉2+甜杏仁油7 ml+月见草油3 ml 洋甘菊5+橙花3+玫瑰2+无香乳液50 ml 3.缺水性皮肤:薰衣草3滴+玫瑰1滴+100ml纯净水 罗勒1滴+迷迭香1滴+香橙3滴 罗勒1滴+香袭人玫瑰1滴 玫瑰2+橙花1+茉莉2+荷荷芭油10 ml 天竺葵2+甜橙1+丝柏1+广藿香1+荷荷芭油3 ml+甜杏仁油7ml 4.油性皮肤:柠檬3滴+杜松1滴+100ml纯净水 薰衣草2滴+橙叶5滴+50ml纯净水 薰衣草5滴+50ml纯净水 鼠尾草1+香袭人熏衣草1+佛手柑1+杜松1+葡萄籽油10ml 柠檬草1+松树2+檀香木2+葡萄籽油10ml (有青春痘的) 柠檬香茅2+天竺葵1+薰衣草2+荷荷芭油10ml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金莲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反相硅胶和聚酰胺等多种填料,通过常压柱层析、中压柱层析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利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荭草苷(1),牡荆苷(2),4-(β-D-glucopyranosyloxy)-3-(3-methyl-2-butenyl) benzoic acid (3),Trollioside (4),2″-O-(2″’-methylbutyryl) isoswertisin (5)。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而得。 关键词:金莲花;化学成分;黄酮苷 金莲花(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是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又名旱金莲、 旱地莲、金芙蓉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金莲花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其始载于清。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其谓“金莲花出五台山,又名旱地莲,一名金芙蓉,色深黄,味滑苦,无毒,性寒,治口疮喉肿,浮热牙宣,耳痛目痛,明目,解岚瘴,疔疮,大毒诸风”。金莲花属植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本试验从金莲花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3个黄酮苷和2个有机酸,即荭草苷(1),牡荆苷(2),4-(β-D-glucopyranosyloxy)-3-(3-methyl-2-butyl)benzoic acid(3), Trollioside (4),2″-O-(2 -methylbutyryl) isoswertisin (5),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和材料 核磁共振用Varian-Mercury500M(TMS内标),液质联用仪用Waters 2695Separ- ations Module、Waters micromass ZQ 2000型。柱色谱聚酰胺(100~200 目) (台州路桥生产);大孔树脂AB-8(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反相硅胶(YMC-Pack,ODS-A,40-60 (m)。 金莲花购自河北承德GAP基地,经蔡金娜博士鉴定为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金莲花(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 2 提取分离 金莲花药材5kg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将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适量水稀释后上大孔树脂AB-8,分别以水,1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将70%乙醇和95%乙醇洗脱液浓缩蒸干,悬浮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蒸干得浸膏165g,乙酸乙酯层蒸干得浸膏126g,取乙酸乙酯浸膏20g上中压聚酰胺柱色谱得6个流份,其中第4个流份再上中压反相硅胶色谱,甲醇-0.1%甲酸(25∶75)洗脱,得化合物1(80mg),化合物2

迷迭香

迷迭香概述 【摘要】迷迭香,唇形科灌木。从迷迭香的花和叶子中能提取具有优良抗氧化性的抗氧化剂和迷迭香精油。迷迭香抗氧化剂,广泛用于医药、油炸食品、富油食品及各类油脂的保鲜保质;而迷迭香香精则用于香料、空气清新剂、驱蚁剂以及杀菌、杀虫等日用化工业。本文将对迷迪香的主要成分,提取方法,理化指标,香气描述及应用进行综述。【关键词】迷迭香;主要成分;提取方法;理化指标;香气描述及应用 【abstract 】rosemary, labiatae shrubs.fromRosemary can extract of leaves and flowers with excellent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antioxidant and essential oil of rosemary.Rosemary antioxidant, is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food, Fried foods, rich oil and fresh quality of all kinds of oils and fats, And rosemary compound is used for spices, air fresheners, ant displacement agent, bactericidal and insecticidal daily chemicals industry.This article will be to the dean of the main component of extraction metho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aroma is described and its application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rosemary. Main ingredients; Extraction metho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Fragrance 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别名海洋之露,唇形科,属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以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摩洛哥、南斯拉夫等国为主要栽培地区,后传入欧美【1】。近年来已在云南、贵州等地大面积栽培,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于1981年底自国外首

迷迭香功效及作用、方法

一、迷迭香简介 1、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别名“海洋之露”。常绿灌木,株直立,叶灰绿、狭细尖状,叶片发散松树香味,自古即被视为可增强记忆的药草。春夏开淡蓝色小花。 2、功用:消除胃气胀、增强记忆力、提神醒恼、减轻头痛症状、改善脱发的现像(孕妇、高血压、癫痫不宜饮用);既有观赏价值,又可美化、香化环境,还能驱逐蚊蝇。 二、迷迭香香草的应用 1、美化、净化、优化环境,改善人居氛围景观 1)、书房:提神并集中,是迷迭香最直接的刺激,对于一个创意工作者来说,这也代表了随时布置好了一个适合创意激发,让灵感如泉水般涌来的最佳环境。 2)、会议室:迷迭香有助于激发正面的,向上的,前进的,积极的工作气氛,特别是团队工作。让员工在一种「受宠」与「受尊重」的香氛下,更能有强大的发挥能力! 2、制成迷迭香草茶 迷迭香茶拥有能令人头恼清醒的香味,能增强脑部的功能,可改善头痛,增强记忆力,对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生不妨多饮用迷迭香茶,此外对伤风、腹胀、肥胖等亦很有功效。 3、提炼迷迭香精油 1)、迷迭香精油对松垮的皮肤很有益处,因为迷迭香是很强的收敛剂,有紧实效果,可减轻充血、浮肿、肿胀的现象。它刺激的功能,对头皮失调特别有帮助,能改善头皮屑并刺激毛发生长。

2)、迷迭香精油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使中枢神经充满活力,让头痛、偏头痛一扫而空,特别是由胃痛所引起的症状其作用更加明显。 3)、迷迭香精油能活化脑细胞,使头脑清楚,增强记忆力。改善紧张的情绪、滞闷和嗜睡。能让人活力充沛,强化心灵,特别是在软弱和疲惫时。 4、迷迭香抗氧化剂的作用 迷迭香抗氧化剂天然无毒,高效广谱,耐热稳定,是用于食品中优良的抗氧化剂。另外还具有消除自由基、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因此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也应用广泛。 5、迷迭香提取物的应用 近年来,迷迭香被国际香草协会选为千禧香草。因迷迭香植物中含有鼠尾草酸,迷迭香酸,鼠尾草酚等多种有效成份,具有延缓衰老,防腐,抗菌,抗氧化等功效,故其提取物在食品,保健,医药,化妆品领域都具有广泛的用途。迷迭香提取物天然无毒,抗氧化功效远远高于现有的VC,VE,茶多酚等天然抗氧化剂,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的2到4倍,且其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可耐190到240度高温,彻底克服了VC,茶多酚等大多数天然抗氧化剂遇高温分解这一致命弱点,故相对其它同类产品,它更加高效广谱,独具优势。 6、迷迭香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迷迭香本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香料植物,因气味芳香,故可利用它的叶或木质部外的整个植株,在采后迅速干燥、磨粉,而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食品当中进行烹饪。其可在腌肉、烤鸡、煮

精油配方大全

皮肤常规保养 保湿爽肤水 纯水30ml +花梨木2滴+广藿香2滴+乳香2滴 纯水30ml+奥图2滴+迷迭香2滴+薰衣草2滴 纯水30ml+玫瑰草3+雪松3d 纯水30ml+花梨木3+薰衣草3滴 纯水30ml+大西洋雪松2+快乐鼠尾草2+依兰1滴; 纯水30ml+花梨木2+甜橙2滴美白淡斑 纯水30ml+薰衣草2+玫瑰2滴 纯水30ml+薰衣草4滴+快乐鼠尾草2滴 收敛补水均衡水油 纯水30ml+薰衣草2+花梨木2滴 内油外干痘痘肌 葡萄籽10ml+没药1滴+迷迭香1滴+古巴香脂1滴 干性皮肤面部保养 甜杏仁7ml+玫瑰果3ml+玫瑰1滴+迷迭香1滴+甜橙1滴 腿部很干 荷荷巴7ml+酪梨3ml+花梨木2+玫瑰草3+乳香4+秘密2滴 荷荷巴10ml+玫瑰草3+肉桂3+柠檬香茅2+秘密4滴 荷荷巴3ml+椰子油7ml+永久花4+胡萝卜籽2+玫瑰3+秘密4滴 甜杏仁5ml+椰子油5ml+甜橙2+花梨木3+纯玫瑰4滴+秘密4滴 甜杏仁5ml+澳洲坚果5ml+甜橙3+玫瑰草2+胡萝卜籽2+薰衣草2滴

酪梨油5ml+椰子油5ml+甜橙1+胡萝卜籽2+玫瑰2+薰衣草2滴 椰子油10ml+花梨木2+岩玫瑰2+甜橙2+广藿香1+秘密3滴 手上皮肤干,手指上的硬皮 椰子油10ml+乳香3+檀香3+薰衣草4滴+秘密4滴 皮肤补水的按摩油及随身喷雾; 荷荷巴+花梨木2+乳香3+奥图4滴+秘密4滴 随身喷雾--纯水30ml+花梨木8滴,摇匀后喷洒,但是之后一定再要涂油 皮肤干保湿 奥图1+花梨木1+乳香1+秘密2滴+甜杏仁10ml 甜杏仁5ml+荷荷巴5ml+花梨木1+乳香1+胡萝卜籽1+秘密2滴 甜杏仁5ml+荷荷巴5ml+玫瑰4+乳香3+甜橙2滴 椰子油5ml+甜杏仁油5ml+甜橙3+薰衣草2+花梨木4+秘密4滴 椰子油10ml+安息香2+广藿香1+甜橙4+檀香3滴+秘密4滴 椰子油10ml+安息香3+橙花2+薰衣草2+甜橙2滴 保湿补水精油 荷荷巴7ml+酪梨3ml+花梨木1+玫瑰草1+天竺葵1+秘密2滴 卸妆油(按摩后洗掉) 葡萄籽10ml+薰衣草1+雪松1+秘密1滴 葡萄籽30ml+天竺葵1滴+甜橙2滴+薰衣草2滴 荷荷巴10ml+柠檬1+玫瑰草1+薰衣草1+秘密2滴,按摩黑头部位然后正常洁面

金莲花的功效与作用

金莲花的作用与功效 金莲花(《纲目拾遗》) 【异名】旱金莲(《五台山志》),金梅草(《山西通志》),旱地莲、金芙蓉(《纲目拾遗》),金疙瘩(《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或亚洲金莲花的花。 【植物形态】①金莲花 多年生草本,无毛,高30~70厘米,不分枝。基生叶1~4,具长柄;叶片五角形,长3.8~6.8厘米,宽6.8~12.5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菱形,2回裂片有少数小裂片和锐牙齿;茎生叶似基生叶,向上渐小。花单生或2~3朵组成聚伞花序;萼片8~15(~19),黄色,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1.5~2.8厘米,宽0.7~1.6厘米;花瓣多数,与萼片近等长,狭条形,顶端渐狭;雄蕊多数,长0.5~1.1厘米;心皮20~30。蓇葖果长1~1.2厘米,有弯的长尖。花期夏季。 生于山地草坡或疏林下。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②亚洲金莲花 形态与上种相似。基生叶细裂。花浓橙黄色,萼片10枚以上,花瓣状,开展;花瓣多数,形狭小,稍长于雄蕊。 生山地草坡。分布我国北部。 【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晾干。 【药材】干燥的花朵形状不规则,通常带有灰绿色的花柄,长1.5厘米左右。萼片与花瓣呈金黄色,花瓣编成线状,雄蕊黄白色,多数。气浓香,味微苦。以身干、色金黄、不带杂质者为佳。 产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金莲花含生物碱、黄酮类。 【药理作用】金莲花用酸水提取,碱化后再用氯仿转提所得的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球 菌及阴性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尤为明显。小鼠感染致死量的肺炎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用1:2浓度的金莲花注射液0.5及0.2毫升,未见体内保护作用;但临床用于扁桃体炎、咽炎、上感等226例,有效率达92.7%,对泌尿系感染等亦有一定疗效。小鼠急性和兔亚急性的实验皆表明其注射液毒性很低,仅部分动物的注射局部有明显刺激反应,对肝、肾功能及血象,皆无明显影响,动物内脏的病理学检查,亦无明显改变。

按化学成分分类的生药

生药按化学成分分类 一、含糖类成分的生药黄芪、党参、黄精、白及、枸杞子、海藻、茯苓、猪苓、昆布 二、含苷类成分的生药 1. 含氰苷、硫苷、酚苷和醇苷类的生药 白芍、天麻、板蓝根、大青叶、牡丹皮、枇杷叶、苦杏仁 2. 含蒽苷类及醌类生药 大黄、虎仗、紫草、丹参、何首乌、番泻叶、决明子、芦荟 3. 含黄酮类及其苷类的生药 葛根、黄芩、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侧柏叶、槐米、红花、蒲黄、雪莲、石韦、淫羊藿、罗布麻叶 4. 含皂苷类的生药 甘草、人参、三七、柴胡、麦冬、牛膝、川牛膝、远志、桔梗、山药、土茯苓、知母、酸枣仁、菟丝子 5. 含强心苷类的生药 香加皮、洋地黄叶、毛花洋地黄叶、黄花夹竹桃 6. 含香豆素及其苷类的生药 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蛇床子、秦皮、穿心莲、青蒿、茵陈 7. 含环烯醚萜苷类的生药龙胆、地黄、玄参、秦皮、栀子 三、含木脂素类成分的生药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 四、含挥发油类成分的生药 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姜、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霍香、霍香、荆芥、海金沙五、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生药 有机胺类(Amines) 麻黄、益母草 吡啶类(Pyridine) 北豆根、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 喹啉类(Quinoline) 白藓皮、伸筋草 异喹啉类(Isoquinoline) 黄连、防已、延胡索、黄柏 吲哚类(Indole) 萝芙木、钩藤、吴茱萸、马钱子、长春花、麦角 莨菪烷类(Tropane) 洋金花、颠茄草 甾体类(Steroid) 川贝、浙贝 萜类(Terpenoids) 川乌、附子 其他类百部 六、含鞣质及多元酚类成分的生药 绵马贯众、诃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 七、含甾体成分的生药 五加皮、蟾酥、熊胆、麝香、牛黄 八、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成分的生药 半夏、天花粉、瓜蒌、冬虫夏草、灵芝、雷丸、全蝎、僵蚕、鹿茸、羚羊角、水蛭、龟甲、阿胶、蛤蚧、蝉蜕 九、含有机酸成分的生药 升麻、关木通(备注:含“关木通”的药物被禁止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

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_尚雁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Acad J Sec M il M ed Univ  2006Feb ;27(2) 189  论 著 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尚雁君1,黄才国1*,蒋三好2,朱大元2,魏善建1,焦炳华1 (1.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摘要]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0、40、60μg /ml 迷迭香酸或1μg /ml 阳性对照别嘌呤醇,分别加入黄嘌呤溶液(测尿酸生成量:1mmol /L ;测超氧离子:50μmol /L )和0.1U /ml 黄嘌呤氧化酶中,用生化仪测定5min 尿酸生成量和超氧离子生成(NBT 显色法)。在1ml 2×105/ml HL -60细胞悬液中加入100μl 6mo l /L 黄嘌呤、100μl 0.1U /ml 黄嘌呤氧化酶、500μg /ml 迷迭香酸,分别以Annexin Ⅴ-P I 双标试剂盒法(以1μg /ml 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或细胞周期法(以100U /ml SO D 为阳性对照)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迷迭香酸显著抑制尿酸生成和超氧离子引起的N BT 显色,两种方法测得其IC 50分别为56μg /ml 和21μg /ml ;对细胞凋亡的抑制率均在40%以上。 结论: 迷迭香酸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关键词] 迷迭香酸;黄嘌呤氧化酶;尿酸;超氧离子;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 R 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879X (2006)02-0189-03 Inhibition of xathine oxidase by rosmarinic acid S HA N G Y an -jun 1,HU A NG Cai -guo 1*,JI AN G San -hao 2,Z H U Da -y uan 2,W EI Shan -jian 1,JIAO Bin -hua 1(1.Depar tme nt of Bio chemistry and M o lecular Bio log y ,Co llege of Basic M edical Science s ,Second M ilitary M edical U niver 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2.Shanghai I nstitute of M ateria M edica ,Shanghai 201203)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inhibito ry effect of rosmarinic acid on x anthine ox idase.Methods :Xanthine ox idase (0.1U /ml )w as incuba ted with xa nthine (1mmol /L for determining for ma tion of uric acid ;50μmo l/L fo r de te rmining super -o xide anions )in the presence of 20,40and 60μg /ml rosmarinic acid o r allo purino l as positiv e contro l.T he forma tion o f uric acid w as deter mined by automatic bio chemical analyzer 5min after reactio n and the production of supero xide anio ns w as meas -ured by N it ro Blue Btetr azo lium (NBT )reduction.HL -60cells (1ml ,2×105/ml )wer e pretrea ted w ith xanthine (100μl ,6mol /L )and xanthine o xidase (100μl ,0.1U /ml ),then ro smarinic acid (500μg /ml )o r allopurinol (1μg /ml ,a s positive con -trol )(A nnexin Ⅴ-P I kit )was added to de te rmine the cell a po pto sis rate.H L -60cells (1ml ,2×105/ml )w ere also pre treated with xanthine (100μl ,6mo l/L )and x anthine ox idase (100μl ,0.1U /m l ),then ro smarinic acid (500μg /ml )or SO D (100U /ml ,a s positive contro l )(cell cycle me tho d )was added to de te rmine the cell apopto sis rate.Results :Ro smarinic acid obvio usly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of uric acid and supero xide anion -induced reaction in N BT assay ,with their IC 50being 56μg /ml and 21μg /ml ,respec tively.T he rates of apoptosis inhibitio n by ro sma rinic acid w ere bo th o ver 40%by Annexin Ⅴ-PI kit and cell cy -cle me tho d.C onclusion :Rosmarinic acid is a competitive inhibito r of x anthine o xidase.[KEY WORDS ] rosmarinic acid ;xanthine oxidase ;uric acid ;super oxide anio ns ;apo pto sis [A cad J Sec M il M ed U niv ,2006,27(2):189-19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632050).S upported b 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9632050).[作者简介] 尚雁君,硕士生.E -m ail :syjsmm u @https://www.doczj.com/doc/d615445574.html, *Corres ponding autho r.E -mail :hu angcaig @h https://www.doczj.com/doc/d615445574.html, 丹参是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是唇形科植 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 e 的根,常用于妇科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的治疗。临床上丹参制剂对冠心病、脑血栓、肝炎、肝硬化等有显著的疗效。丹参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中医传统用药方法是用其水煎剂,即丹参的水溶性部位,所以研究丹参的水溶性成分更有意义[1] 。研究表明其水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丹酚酸是一类既有咖啡酰缩酚酸结构又有新木脂素骨架的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酚酸A 、B 、C 、D 、E 、F 、G 、H 、I ,迷迭香酸(ro smarini acid ),紫草酸(litho spermic acid ) 等,其中迷迭香酸是由1分子丹参素和1分子咖啡 酸缩合而成。黄嘌呤氧化酶是人体内产生尿酸过程中的关键酶,同时也是治疗痛风时药物的作用靶点,本文研究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H L -60细胞株,购自上海中国科学院细胞所;Annexin Ⅴ-PI 双标试剂盒购自晶美公司;黄

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1.1. 本项目是国家确保食品安全的战略性项目 化学合成抗氧剂作为食品添加剂,是世界在20世纪及之前的普遍选择。由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体肝、脾、肺等器官均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在二十世纪中期,曾造成影响较大的中毒事件,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欧共体儿童保护组织(HACSG)、英国生物工业协会(BIBRA)等一些机构和组织对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体肝、脾、肺等器官均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一直延续到2010年的麦当劳“麦乐鸡事件”就是使用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延续。但由于世界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人们一时找不到没有毒副作用的抗氧化剂来取代它们,为此,各国相关机构对现行抗氧化剂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毒理学研究和评价,制定了详细的使用标准,来减少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的毒副作用。但世界各国及相关机构,出于对人类健康的关注,均希望找到一种对人类没有毒副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确保食品安全。 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成分,由于其安全、无毒或基本无毒,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从20世纪以来,国外相继研究开发了从茶叶、山嵛菜、西红柿、葡萄籽、甘草、烤烟及迷迭香等植物中提取对人体无毒害的天然抗氧化剂。这一发现也导致目前北欧国家禁止使用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等严格限制使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化学合成抗氧化剂,而寻求并鼓励推广天然抗氧化剂,同时还限制或禁止使用了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食品进口。 研究发现,在众多的天然抗氧化剂中,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不仅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而且对人体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更难得目前只有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高效、稳定、耐高温的特点,这一发现,推动了世界各国对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开发。迷迭香抗氧化剂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从食品安全的战略出发,由中国科学院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从美国引进并在全国试验种植迷迭香。试验结果我省滇中地区是最适合种植的地区之一,且精油和抗氧剂的含量高于原产地。 1997年迷迭香抗氧化剂被列为我国抗氧化剂增补品种,2009年被正式列为抗氧

各种精油秘籍配方大全

各种精油秘籍配方大全 1.不同的肤质选择不同的配方 (1)中性皮肤 熏衣草1滴+佛手柑1滴+茉莉2滴+甜杏仁油10ml 洋甘菊2滴+橙花油2滴+玫瑰1滴+甜杏仁油10ml 乳香1滴+德国洋甘菊1滴+熏衣草1滴+天竺葵1滴+玫瑰1滴+ 10ml榛果油 天竺葵3+花梨木3+甜杏仁油5ml 檀香15+甜橙5+玫瑰1+芦荟乳霜50g 薰衣草5+花梨木5+玫瑰2+荷荷芭油25 ml 天竺葵4+茉莉2+薰衣草8+无香乳液50 ml 檀香20+薰衣草20+天竺葵10+乳化剂10+芦荟萃取液(蒸馏水)100 ml(中干性弹性配方,摇匀后用棉棒涂于脸部) 雪松20+丝柏(杜松)20+天竺葵(依兰)10+乳化剂10+芦荟萃取液(蒸馏水)100 ml(中油性脸部弹性配方:用法同上) (2)敏感性皮肤 洋甘菊2滴+熏衣草1滴+橙花1滴+ 10ml荷荷芭油 洋甘菊2滴+熏衣草1滴+檀香木1滴+甜杏仁油10ml 熏衣草2滴+橙花2滴+尤加利1滴+甜杏仁油10ml 玫瑰+薰衣草+洋甘菊 德国洋甘菊2滴+熏衣草2滴+丝柏1滴+橙花1滴+ 10ml荷荷芭油 洋甘菊3+茉莉2+甜杏仁油7 ml+月见草油3 ml 3 %玫瑰精油10+3 %茉莉精油4+天竺葵2+薄荷1+jojoba油40d 洋甘菊5+橙花3+玫瑰2+无香乳液50 ml (3)缺水性皮肤 罗勒1滴+迷迭香1滴+香橙3滴 罗勒1滴+玫瑰1滴 玫瑰2+橙花1+茉莉2+荷荷芭油10 ml 天竺葵2+甜橙1+丝柏1+广藿香1+荷荷芭油3 ml+甜杏仁油7ml (4)油性皮肤 鼠尾草1+熏衣草1+佛手柑1+杜松1+葡萄籽油10ml 柠檬草1+松树2+檀香木2+葡萄籽油10ml 柠檬香茅2+天竺葵1+薰衣草2+荷荷芭油10ml 薰衣草6+苦橙叶6+依兰1+苹果籽油10ml 快乐鼠尾草1滴+熏衣草1滴+佛手柑1滴+杜松1滴+ 10ml葡萄籽油 熏衣草3+迷迭香3+葡萄子油5 ml 佛手柑5+丝柏5+天竺葵3+荷荷芭油25ml 依兰3滴+天竺葵3滴+柠檬2滴 (5)干性皮肤 玫瑰1滴+檀香1滴+罗马洋甘菊1滴+橙花1滴+ 10ml荷荷芭油 玫瑰2滴+橙花2滴+迷迭香1滴+ 10ml荷荷芭油 玫瑰2滴+乳香2滴+熏衣草1滴+ 10ml荷荷芭油 洋甘菊3+天竺葵+荷荷芭油5ml+甜杏仁油5ml 2.针对各种护肤诉求,选择适合自己所需的精油

迷迭香酸

迷迭香酸

迷迭香酸 <英文名>:Rosmarinic acid <化学式>:C18H16O8 <分子量>:360.33 <结构式>: O CO2H O OH OH HO R E <来源>:迷迭香酸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尤以唇型科和紫草科植物中含量较高。 <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为浅黄色粉末,易溶于水及乙醇水溶液,难溶于氯仿,不溶于油脂、无水乙醇。稳定性较好,适宜在酸性及低温条件下保存,使用。 <化学性质>:抗氧化性 <生理活性>: 具有极强清除体内自由基的活性和抗氧化作

用。 <作用机理>: 与不饱和脂肪酸竞争性地与脂质过氧基结合,以终止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降低脂质过氧化速率,而迷迭香酸被氧化为醌式;迷迭香酸可抑制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及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抑制溶酶体的释放。 迷迭香酸的抗氧化作用与其结构有关,邻二酚羟基是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基础,而且C3位的共轭双键具有增效作用。 抗炎活性 德国Nattermann公司于1991年把它作为抗炎、镇痛、解毒药物投放市场。 迷迭香酸对肾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炎机理可能是: 1.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5-脂氧化酶 ( 5-LOX)有关; 2.对补体依赖性PGL2 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干扰不同途径C3转移酶的活性; 3.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 4.抑制肥大细胞中组胺的释放。 抗菌活性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迷迭香酸有许多医药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发现,迷迭香酸对植物病原真菌也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芒果灰斑病菌、柑橘青霉和梨黑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强,在研究中还发现迷迭香酸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和耐低温贮藏性;该结果和已有的研究文献说明,迷迭香酸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深入研究迷迭香酸的生物活性将有力地促进其在医药、农药等方面的开发应用。 抗菌作用机理: 1.显著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糖类和蛋白质的渗漏,使细胞代谢发生紊乱,进而影响细菌蛋白质代谢; 2.还可以通过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而影响DNA的复制,来发挥其抑菌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据报道植物西门肺草中的主要成分迷迭 香酸在体外可以抑制人血小板中MDA的形成,提示迷迭香酸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据研究,迷迭香酸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鼠体内实验表明:它能阻抑胶原诱导的

迷迭香精油和抗氧化剂的提取方法及相关研究

Hans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0, 10(3), 215-223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d615445574.html,/journal/hjcet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d615445574.html,/10.12677/hjcet.2020.103027 Extrac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Research of Essential Oil & Antioxidant from Rosemary Lingxia Chen1, Haijie Sun1, Tengteng Xu1, Ran Chen2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2Xingyang Longmen Experimental School, Henan Zhengzhou Received: Apr. 22nd, 2020; accepted: May 7th, 2020; published: May 14th, 202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various extraction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osemary essential oil and antioxida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m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ntent of essen-tial oil, the types and main components of compounds obtained by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in the extracted essential oil are α-pinene, euca-lyptus oil, camphor, etc. 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ntioxidants in Rosemary are salvia-nolic acid, salvianol, rosmarinic acid, etc. Keywords Rosemary Essential Oil, Antioxidant, Extraction Method, Main Component 迷迭香精油和抗氧化剂的提取方法及相关研究 陈凌霞1,孙海杰1,徐滕滕1,陈冉2 1郑州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2荥阳龙门实验学校,河南郑州 收稿日期:2020年4月22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7日;发布日期:2020年5月14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迷迭香精油和抗氧化剂目前使用的各种提取方法及其特点,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精油含量,化合物的种类和主要成分做出了对比,提取的精油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α-蒎烯,桉叶油素,樟脑等;迷迭香中的抗氧化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酸等。

各种精油的用法

各种精油的用法 一、玫瑰精油 1. 取一滴滴肚脐。可治疗宫寒,预防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减缓女性更年期症状, 治疗阴道干涩,增进情欲;淡化色斑(特别是针对颧骨上的斑点。前期颧骨的斑会发红,后期会淡化);活血化瘀;三公分以下的子宫肌瘤可以再配合口服及姜油泡脚;内火旺的人,刚滴下时会凉,如是宫寒,则会有暖流。 2. 针对红血丝,要配合面部及眼部刮痧,玫瑰1滴+洋甘菊2滴+檀香3滴。 3. 长期滴玫瑰精油可以治便秘及腹部多余的赘肉,减肥。 4. 祛邹、紧肤、补水、美白、淡斑、增进两性关系。 二、姜油精油 1. 取5-8滴于木桶泡脚。可治疗失眠。配合于玫瑰滴肚脐,治疗宫寒及预防子宫肌瘤。对月经期的小腹坠胀,用姜油泡脚,血块排得很快。 2. 与迷迭香配合,加到洗发露中,可以促生发,防脱发,针对风湿性头痛更佳(连续洗一个星期的头,明显改善。) 3. 扭伤及瘀青处用姜油揉按效果更佳。 三、茶树精油(可单独使用) 1. 一滴滴于内裤,可治疗妇科及男性疾病,男女皆可。 2. 一滴滴于手心搓揉,可预防感冒及呼吸道疾病。 3. 取2-3滴配合姜油于木桶泡脚治脚气效果极佳。 4. 茶树的发烧配方:3-5滴茶树+1滴薄荷+3-5滴檀香,可于耳后做淋巴排毒,配合刮痧效果极佳。 5. 咳嗽配方:3-5滴茶树+2-3滴尤加利+5-10ML基底油,由下往上刮颈部前任脉处。2-3天效果明显。 6. 有伤口直接用可预防伤口化脓。 四、檀香精油 1. 取一滴于头顶百会穴,可提神醒脑,净化磁场及气场,一极招财进宝。不可过多,多则是安神。 2. 可防敏及抗敏的,且一级补水抗皱,且还可改善皮肤晦暗。 3. 女性配合玫瑰于耳后,可增加女性魅力,催情同时还可净化耳后淋巴; 男性则可配合茉莉。 五、柠檬精油 1. 取一滴于牙膏。要先刷出泡沫,再滴精油于泡沫上刷牙。可美白牙齿,清洁口腔,同时可补钙及坚固牙齿。(吃口香糖多会易患咽炎) 2. 关节痛疼用4-5滴柠檬涂于患处可治疗痛疼。 3. 4-5滴柠檬+3-5滴姜油直接涂抹可治风湿关节疼痛,且配合姜油泡脚。 4. 针对头痛,配合香橙和罗勒,右边头疼擦左边肩的大椎及颈椎处,另一侧相反,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