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博特点与群体极化的关系

微博特点与群体极化的关系

简析微博特点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


自网络媒体产生以来,由于其具有“无中心、自媒体”的特点,借助网络媒体建立公共领域的理想不免在人们心中再一次升腾。微博的草根、海量、同步、成本低、多元、自由、互动等特点更给了参与者平等的海量发言空间,网民可以在微博中就公共事务自由发言,展开讨论,批判社会,监督政府和政策的执行。
比如, 2010年我国的两会,开启了 “微博问政”的春天。这届与会代表们在网络上纷纷开设个人微博,与民众互动。网民们在微博上拥有了一个可以抒发自己意见的平台,而委员们更是乐于借助微博吸纳网友们的各种建议、贴近民众。
然而,与此共存的是,微博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群体化的极端言论和行为。例如,2012年初的方舟子与韩寒之争,本是针对韩寒文章是否有人代笔的理性辩论,但最后竟发展成为数量庞大的两个网友阵营之间的互相谩骂;又如神九飞天,本属于正常的国家军工科研范畴,但在很多微博网民的口中,竟被称为“放炮仗”。种种事件表明,微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 何谓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现象自19世纪开始进入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范畴。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他的《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群体往往就是聚集起来的表现为同质均一心理意识的人类群体,他们拒绝理性而复杂的思考,对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只简单地选择两个极端,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①
而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这个词则最早由詹姆斯?斯托纳在1961年研究群体决策问题时提出。②
后来,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总结了“群体极化”的概念,他指出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桑斯坦进一步指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③
二、微博的特性促进了群体极化的产生
做为web2.0时代最杰出的代表,微博的特点对群体极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使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极端主义的温床:
(一)、140字传播带来的语言碎片和理性缺失
在微博设计之初,设计者期望微博能够收集发布人们时时刻刻的点点滴滴所在所思所为,微博的字数被限定为140字。这短小的篇幅极大地促进了许多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长篇大论的人使用微博,使微博一经面世,其热度就一举超越了网络论坛和博

客。但是,极端篇幅的限制也在两个方面促进了微博中群体极化的产生。
1、断章取义,真假难辨。140字的篇幅使复杂的事情和推理的逻辑难以被表达清楚。断章取义的事件片断被摘抄出来,一时之间难以让人分辨真假,即使最后被发现事实扭曲,但之前迅速激发起来的群情激奋往往已经极化。
比如, 2012年2月17日,韩国一名孕妇在网上称,其在与一家连锁餐厅的服务员纠葛中,服务员踢了她的腹部。后来,这件事通过Twitter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反响。漩涡之中,一个著名歌手在Twitter上声称,其在同样的连锁餐厅遭到过不体贴的服务。很快,关于这家连锁餐厅的微博被转发十万多次,餐厅被指责为不道德的企业,营业收入立即下降,甚至发生事件的那家店被迫关门。可是,该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呢?经过警察的调查及监控录像发现,这件事与网络说法大相径庭,事实是在纠葛中孕妇踢了那位服务员。④
又如,2011年9月18日,记者李翔被歹徒刺扎十余刀身亡,由于其最后一条微博发布了一条有关地沟油的新闻(并不是李翔所写),就被网友误认为李翔因曝光地沟油遭到报复被杀。一条含义为“记者因报道地沟油遭到打击报复被残忍杀害,转发一下为他致敬不为过吧。”的微博被转发了数万次。四千余位网友给李翔留言或燃烛祈福,向这位“正义的勇士”致敬。经过警方调查后发现,这仅仅是一件劫杀案。
倘若我们在传统媒体上看到一句仅仅数十字且只有一面之词的新闻,我们难免不产生疑惑:为何这条新闻只有这么短的篇幅,为何没有其他当事人的采访?而微博篇幅极小,面对一句话新闻,人们无法验证事件逻辑是否吻合。短小的篇幅掩饰了污蔑和造谣的痕迹,使人难以分辨真假。
2、谩骂、赌咒类话语泛滥。
140字的篇幅容纳谩骂、赌咒类的话语足够,而这类话语简短有力,表达清晰、又容易捕捉人们的眼球,引起人们的议论,所以很容易被媒介素养较差的民众转发议论起来。例如,在方舟子和韩寒的文章是否代笔的争论中,微博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话语:
@我的小名叫小皓:滚 (今天 15:54)
@Spoonzhang:烂人抱团。 (今天 15:56)
@经纪人_舒晖 :让你方肘子抓到把柄了? (2分钟前)
@把我大腿变细:回复@liurw:支持这种人渣搞毛阿 你是托吧 那种人渣在世界上就浪费粮食 (5分钟前)
这样的极端话语迅速将人分为不同派别,使认同者更加认同,反对者更加痛恨,双方对立更甚,极化程度更甚。
(二)、微博“关注”功能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
在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桑斯坦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因公众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

位的,往往是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信息茧房”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网络“开放多元”的固有认知,成为研究新媒体时重要的逻辑依托和理论“外挂”。⑤
桑斯坦认为人们应该置身于任何信息下,而不应事先被筛选,这样才能防止社会分裂。但是在微博中,由于所有的信息只有博主“关注”了发言者才能得来,因此信息茧房的效应越来越明显。在使用微博过程中,大家所关注的都跟自己兴趣相投、意见相吻合的人,转发的都是自身感兴趣的事件,这就使拥有共同兴趣的人群成为了一个集体。在这个小集体中,所能够接触到的事情仍是他们感兴趣的,而其他信息会被摒弃在这个群体之外。
长此以往,群体内的人们会更加接受同类人的思想观点和交流方式,而对于群体之外的其他人就会产生明显的隔阂。沟通不畅、认同困难这些问题也会随着每个群体的不断扩大而逐渐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大问题。当出现一个信息,只要是该群体内发布的,那么不管是谣言、猜测还是什么其他信息,都会对接收者形成一个“拟态环境”,至于茧房之外的声音,则很难被吸收。这种现象不仅仅容易造成思想兴趣的僵化,更重要的是它会使得群体的同质性越来越强,而勒庞认为群体的同质单一性是群体作出极端言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社交网络里的沉默螺旋
1965年,伊丽莎白?纽曼在对联邦德国大选的观察中发现了沉默的螺旋效应:人们惧怕遭到孤立,因而揣测着舆论的走向,以此来决定自己是否表明自己的态度。
纽曼的“沉默螺旋”假设认为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共鸣效果、累积效果、遍在效果。这些效果在微博传播中也很明显:博主发表某个观点,引来赞同者发表意见,这是彼此之间有共鸣的结果;共同的意见在对微博言论的评论中越积越多,产生了观点的累积;而微博的转发功能则使观点传播越来越广,产生了遍在效果。
群体极化的过程也就是“沉默的螺旋”形成的过程。群体极化是由于对问题的讨论本身就有一个偏向,随着偏向意见者的增多,意见走向极化。这个过程,也是“沉默的螺旋”形成的过程。由于意见的偏向存在,使得持不同意见者选择沉默,意见走向极化,就使偏见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对立意见者保持沉默。

三、结语
民主社会中,舆论的力量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而群体与舆论必然如影随形,互生共存。如何使舆论成为理性的结晶,而不是极端的冲动话语,是我们在微博设计、运用中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法]勒庞著,冯利克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P.11—P.41
②Stoner, J. A. F. 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volving risk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MA,1961.
③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P89-107
④金宰贤《微博舆论:从众心理还是集体智慧》2012年3月8日https://www.doczj.com/doc/db5506717.html,/blog/static/17840847520122894016266/
⑤佘宗明 ,《微博的“信息茧房”趋势探析》,人民网-传媒频道,2012.2.15 https://www.doczj.com/doc/db5506717.html,/GB/22114/44110/238969/17120349.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