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

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

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
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

附件2:

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

及指标说明

一、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

研究

研究

研究

二、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说明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规模、发展速度和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指各种经济类型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提供给社会最终产品的货币表现。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每年农业增加值增加80亿元以上的目标,确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递增3.7%(可比价),2020年达到3247亿元。

2.粮食亩产。粮食亩产是反映粮食生产水平的指标,指按当年粮食作物实际播种面积计算的粮食平均每亩产量。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35亿斤,亩产为402公斤。根据国家粮食发展规划和我省“两个率先”要求,结合我省人口、耕地发展趋

研究

势及农业科技、粮食单产潜力等因素进行测算,确定粮食亩产年递增1%,2020年达到450公斤左右。

3.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这是反映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土地产出率及农业效益的指标。列入本指标体系统计的高效设施农业指年亩纯效益达5000元以上的各类设施园艺(渔业)及高效农业等。2008年全省亩效益5000元以上的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6.3%(4.85%)。综合考虑现代农业特征和我省高效设施农业(渔业)发展潜力,确定2020年全省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达到20%(26%)左右。

4.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综合反映农民生活收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 比上年增长12.1%。根据省委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确定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左右。

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这是反映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贡献份额的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6%,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农业部提出力争2020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率达63%,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农业科技发展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

6.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这是反映整个农研究

业从业者素质的重要指标。持证人员是指农业从业者(指各类农业企业人员和规模农业经营者及一般农民)中持有涉农专业中等及以上职业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和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人员。2008年我省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1.5%,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培训情况,确定2020年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30%左右。

7.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这是反映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共服务的内涵宽广、内容较多,根据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农民群众需要,选取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服务、农业信息服务五个方面体系健全率共同反映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要求达到“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标准。2008年五个体系健全率分别为30%、10%、3%、40%、11%,平均为18.8%,确定2020年分别达到100%、100%、90%、100%、95%,平均为97%。

8.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这是反映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是指通过包括省级农业网、为农服务网、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短信系统、视频系统、电视点播系统等“三网三系统”,市县电脑网站、“12316”三农服务热线、短信等“二电一信”服务方式,镇村“信息服务站点”等研究

服务平台和载体,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提供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2008年我省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50%,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我省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97%左右。

9.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这是反映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农户参加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比重是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成员数占总农户的比重。2008年我省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为421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28.4%。根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确定2020年全省参加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达到80%左右。

10.农业(畜牧)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这是反映农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是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畜牧规模养殖比重是指畜禽规模养殖占畜禽养殖总量的比重。2008年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2.1%,畜牧规模养殖比重为60%。根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确定202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左右,畜牧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5%左右。

11.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这是反映农业产研究

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大多为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2008年我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1:1,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5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潜力,确定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左右。

12.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这是反映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是重要指标。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是指本地农产品通过专业批发、订单购销、拍卖、期货交易、连锁配送、超市、便利店、网络营销等新型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实现的销售额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比重。2008年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为60%,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到80%左右。

13.农产品出口额。这一指标是反映现代农业国际竞争能力和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08年全省农产品出口19.8亿美元,同比增幅20.8%。综合考虑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出口情况和对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出口的预期,确定农产品出口额年递增10%左右,到2020年达到60亿美元。

14.高标准农田比重。这是反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指高标准农田占农田面积的比重。高标准农田的具体标准参照《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目前我省研究

高标准农田比重为35%,按照平均每年新增150万亩的建设进度,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根据到2020年实现人均半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确定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左右。

1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这是反映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的指标,指粮油生产、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蔬菜园艺等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装备量、机械化作业和管理服务水平。2008年我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2%,根据农业机械化阶段划分,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左右。

16.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比重。这是反映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这一指标值为56.1%,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我省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比重达到90%左右。

17.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这是反映农业生态功能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当前主要包括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处理利用的秸秆量和畜禽粪便量占本地秸秆和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之比,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包括秸秆气化、粉碎还田、饲料转化、用作工业原料、编制利用、食用菌栽培基研究

料等,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方式包括制沼气、堆制沤肥及经无害化处理后直接用于还田等。2008年我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0%,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到2020年我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左右。

18.林木覆盖率。这是反映农村生态环境和绿化水平的指标。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林木覆盖面积占土地面积(不包括大的水面)的百分比。林木覆盖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2008年我省林木覆盖率为18.1%,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我省林木覆盖率达到23%左右。

19.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之比。这项指标主要反映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根据《预算法》和《农业法》确保“两个高于”,即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当年预算安排数高于一般预算安排数增长,当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的要求而设置。近几年来,我省财政投入达到了这个比例。因此,设定这一指标目标值为≥1。

20.农业贷款增长幅度与贷款总额增长幅度之比。这是反映信贷资金对农业支持和保护度的指标。农业贷款为整个“三农”的口径。2008年全省农业贷款增长幅度与贷款总额增长幅度之比为0.68:1,考虑农业发展需要和涉农贷款发展趋势,确定研究

2020年全省农业贷款增长幅度与贷款总额增长幅度之比达到1:1以上。

21.高效农业保费占农业保险保费总额比重。这是体现高效农业发展保障与支持水平的指标。2008年我省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保险承保面为84.7%,高效设施农业保费占农业保险总保费的比例为0.9%。根据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和我省实际情况,将高效农业品种如蔬菜、花卉、果品、生猪、家禽等逐步纳入保险范围,确定2020年我省高效农业保费占农业保险保费总额比重达60%左右。

研究

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市县监测指标内涵诠释及统计口径

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市县监测指标内涵诠释及统计口径 【指标一】教育普及度 1.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 指标释义: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是指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数占3~5岁年龄组人口数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各地为适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入学机会的总体水平。 统计口径: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为在公、民办幼儿园(办园点)接受教育的幼儿(不考虑年龄),3~5岁年龄组人口数以各级统计部门公布数据为准。 计算公式: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3~5岁年龄组人口数×100% 数据来源:教育部门、统计局部门 2.义务教育巩固率 指标释义:该指标分小学巩固率和初中巩固率2个监测要点。小学巩固率是指当年小学毕业生人数与该届学生入学时学生数的百分比。初中巩固率是指当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与该届学生入学时学生数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学生完成学业情况。 统计口径: (1)当年小学、初中毕业生人数为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当年小学、初 中毕业生数。 (2)“该届学生入学时学生数”为该届学生入学时学生数减去该届转 出本地区学生数、该届休学学生数等,加上外区域转入该届学生数、上届休

学后复学学生数等。 计算公式: (1)小学巩固率(%)=上一年度小学毕业生人数/该届学生入学时学生数×100%。 (2)初中巩固率(%)=上一年度初中毕业生人数/该届学生入学时学生数×100% 数据来源:教育部门 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指标释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是指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与15-17岁年龄组人口数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 统计口径:高中阶段包括公、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含非本地教育行政部门管辖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及其五年制大专)。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为近三年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学生总数。 计算公式: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15-17岁年龄组人口数×100% 数据来源:近三年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学生总数由各地教育部门依据近三年招生计划执行数提供;15-17岁年龄组人口数以统计部门公布数据为准。 省辖市(市直)无需填报,其所属初中学校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纳入所在区统计。 4.18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 指标释义:18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是当年升入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及接受函授、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等各类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数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江苏农业学报(J iangsu J.of A gr .Sci .),2008,24(4):506~509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包锦球 (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4) 收稿日期:2008206228 作者简介:包锦球(19532),男,江苏太仓人,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副主任,主要从事“三农”问题和区域经济研究。 摘要: 文章立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从分析江苏基本省情和发展阶段出发,指出高效农业规模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要统筹处理好规模、产品、市场、粮食安全、各方利益等多方面关系,并就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440(2008)0420506204 So me Poi n ts on the Develop ment of M odern Agri culture and the I nnova 2 ti on of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i n Ji a ngsu Provi n ce BAO J in 2qiu (R esearch O ffice of the People πs Governm ent of J iangsu Province,N anjing 212004,China ) Abstract: The article f ocuses on the macr oscop ic backgr ound of p r omoting the modernizati on p r ocess of agriculture and building ne w s ocialis m countr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 on and current devel opment stage of J iangsu Pr ovince,it is p resented that the efficient scale of agriculture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 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t is als o pointed out that overall dealing with the multi 2relati on a mong scales,p r oducts,markets,f ood safety and multilateral benefits is crucial when devel op ing efficient scale agriculture .Besides,s ome ne w ways and political suggesti ons on how t o fully e mbody the supporting functi ons of the innovati 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are put f or ward .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innovati 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deliberati on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农业是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物质装备、发达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拥有较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在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传统农业改造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 江苏基本省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必 须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现代农业发 展的必然选择 江苏是典型的人口大省、资源小省。人口密度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人均国土面积全国最少,其中人均耕 地不足01067h m 2,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6%[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近年来,江苏每年因工业、城市发展和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消耗的农用地都在 21667×104h m 2 左右,G 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 耗11600×103h m 2 土地。同时,江苏又是农产品消费大省,保持农产品较高的自给率,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也是江苏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 605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陈有进 一、农业现代化的确立 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2、现代化具体量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提议,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250美元)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十六大报告再次明确。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他指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4、国家领导人对江苏的嘱托。2003年江泽民同志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与江苏代表一起共商国是。他嘱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苏有条件搞得更快一些。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江苏一定会拓展新优势,再创新业绩,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和到江苏 视察工作时,希望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经过艰苦奋斗,努力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5、江苏“两个率先”决定。2003年7月23日,江苏省委召开十届五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决定》,确立了本世纪初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 6、农业现代化的确立。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时刻,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 方向,并强调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2008年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指出,我省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推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李燕凌汤庆熹 一、全面理解现代农业的深刻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可以从三种不同视角全面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一)从阶段论视角来理解。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是指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按照阶段论观点,把历史上的农业区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原始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和原始工具,传统农业主要依靠畜力和非石油动力机械,现代农业则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技术装备、方法等。 (二)从状态论视角来理解。按照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方式特征进行描述性定义,现代农业一般具有科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流通、产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等基本特征,并具有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产品商品率“多高”的显著特点。也有人更直截了当地把现代农业描述成机械化、电器化、化学化、工厂化、市场化、专业化等农业。 (三)从过程论视角来理解。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现代农业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现代农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世界所谓的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即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 从以上可见,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十六项指标

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十六项指标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苏发〔2005〕15号)要求,到2010年,全省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要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此,特制定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 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在园人数与4-6岁年龄组人口数之比)达90%以上。 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 三、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 四、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19周岁人口进入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比例)达50%以上。 五、每个乡镇(街道)具有适应需要的社区教育资源并得到充分利用,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0%以上。 六、困难群体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健全;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外来务工农民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 七、幼儿园均建成省标准幼儿园,其中60%建成“江苏省优质幼儿园”。 八、小学初中(含民办)的办学条件均达到省标准化建设要求,初步建立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较高、办学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体系。 九、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均达到省优标准。 十、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政府及有关部门按教育规律和实施素质教育相关规定管理学校;各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十一、在岗教师全部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教师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7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60%,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5%,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0%以上。 十二、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达标。教育城域网与辖区内大部分学校实现光纤连通,网上资源丰富、利用率高;中心小学、初级和高级中学校校建有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 十三、教育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学生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十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合理,城乡学校的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基本均衡。 十五、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普遍得到贯彻落实,办学许可、教育教学管理、招生收费等行为符合规定。 十六、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完备。政府建立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维修的制度。校园周边环境无污染,无不健康、不安定因素。有健全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

中国现代化指标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统计考察 (高强泰山学院山东泰安271021) 摘要: 关键词:现代化;英格尔斯标准 一、国内外有关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标准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也是我国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如何准确地把握现代化进程,是各国政府和理论学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内外有关现代化的研究大多是通过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制订来实现,其中定性标准有:箱根模型1、列维模型2、现代人模型和比较模型等,定量标准有:布莱克标准、英格尔斯标准、世界银行的人均收入划分标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指标体系;国内有代表性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标准,如中国《社会指标》课题组的社会指标体系、《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1》评价指标体系等。虽然现代化需要一个量化标准,但是,如何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特点、本质和程度,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研究建立在美国统计学家英格尔斯理论基础上,通过2009年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据,定量地考察我国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二、英格尔斯标准 国际上较常用的一组现代化指标体系,是美国统计学家、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化研究专家之一英格尔斯(Alex Inkeles)教授根据世界银行关于世界发展的研究,并结合自己对六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化的11个评价指标和标准。英克尔斯的现代化研究以人文学为方向,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并提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社会稳定、持续和健康成长的基石,英克尔斯提出的现代化10项标准,为传统工业社会现代化的实证研究与定量评价开拓了一条新思路,此标准被国际社会广泛用于评判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表1 英格尔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单位标准值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3000 2、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5 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 >45 4、非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 >70 5、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0 6、成人识字率% >80 7、大学入学率(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例)% 10-15 8、每个医生服务的人数人<1000 11960年,日本箱根会议上,来自日本、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30多位专家讨论了现代化问题,提出了经典现代化的8项标准,被学术界称为箱根模型。 2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列维教授在他首次出版的《现代化与社会结构》一书中,对“现代化社会”与“非现代化社会”的特征进行比较,总结归纳了现代化社会的八个特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关于命名全省建设系统200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关于命名全省建设系统2008-2009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表彰第二届省级优秀青年标兵及确认上届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决定 【法规类别】奖惩 【发文字号】苏建文明[2010]5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01.04 【实施日期】2010.01.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关于命名全省建设系统2008-2009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表彰第二届省级优秀青年标兵及确认上届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决定 (苏建文明〔2010〕5号) 各市建设局(委)、规划局、房管局、城管(市容)局、市政公用局、园林局、建工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连云港市拆迁办,团市委: 近年来,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各级行政机关、行业、单位和共青团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培育优秀青年标兵活动。创建活动以职业道德、职业文明为核心,讲文明、树新风,以提高执业技能、优质

服务、爱岗敬业为重点,以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团组织和优秀团员青年,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中更充分地发挥了突击队作用和先进示范作用,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青年集体和先进个人,展示了全省建设系统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激励更多的青年集体和团员青年,在献身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中争先创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团省委决定,命名中山陵园管理局票务中心等43个集体为省级青年文明号(见附件1),表彰金陵等55位同志为第二届省级优秀青年标兵(见附件3)。 同时,对往届省建设厅和团省委联合表彰的南京市房管局产权市场处登记受理科等44个省级青年文明号,经考核合格,予以继续确认;表彰南京市建筑安装管理处等28个单位为优秀省级青年文明号(见附件2、4)。 对上述命名和表彰的集体与个人,各单位可视情给予适当的奖励。 希望新命名和被确认的青年文明号集体,受表彰的优秀青年文明号和青年标兵,珍惜荣誉,再接再厉,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创建水平,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全省建设系统各单位、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要向青年文明号集体和优秀青年标兵学习,立足本职,争先创优,建功立业,继续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载体,团结带领全系统广大青年,为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实现全省“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 1、全省建设系统新命名(2008-2009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名单 2、全省建设系统优秀省级青年文明号名单 3、第二届省级优秀青年标兵名单 4、全省建设系统继续确认合格的省级青年文明号名单(省建设厅和团省委联合命名)

江苏省基本现代化环保考核指标体系方案

江苏省基本现代化环保考核指标体系方案江苏省基本现代化环保考核指标体系作为科学发展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评价范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评价重点是环境质量的改善;评价对象是省级和省辖市。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基本现代化环保考核指标体系,指导江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立足于江苏发展的环境实际,着眼于解决江苏现阶段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特别是针对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十分突出等问题,理清环保思路、创新环保制度、破解环保难题。 (一)指导思想 我省建立基本现代化环保考核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江苏实际,按照“环保优先”方针,围绕从根本上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总体要求,体现当前环境保护的阶段特征,突出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建立一套导向明确、指标科学、分类指导、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各地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在制定指标体系过程中,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全面体现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要求,推进生态建设,也要紧密结合江苏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突出重点,着眼于解决我省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 二是组织考核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统一规范的考核程序和科学有效的组织方式,体现政府执政意图和发展导向,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切身感受,把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案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印制

中小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多样化和选择性 课程的满意度调查方案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8号)和《省教育厅省统计局关于印发<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苏教评〔2013〕2号)要求,为做好“中小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多样化和选择性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目的 学校多样化和选择性课程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多样化和选择性课程满意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以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尺度,调查了解学校所提供的多样化和选择性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多样化和选择性课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参照。 二、调查对象 县(市、区)内中小学校(含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其中小学为四年级以上学生。每个县(市、区)抽取的学生样本数不少于500人,学生数不足500人的县(市、区),按实际人数30%的比例抽取样本。样本遴选应兼顾学校性质、类型和城乡分布,且比例适当。 三、调查方式 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网上调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遴选学校和学生样本,提供网络操作平台,协调各抽样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登录“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网上问卷调查。 请各地将调查的概况、抽样方法、样本数量、统计结果及分析等在监测报告中作简要说明。

中小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多样化和选择性课程 满意度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 你好!受教育厅的委托,请你协助我们进行中小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多样化和选择性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你的回答对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工作非常重要,请务必客观答题,反映你的真实想法,我们承诺对你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衷心感谢你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部分:你的基本情况 1.性别() A、男 B、女 2.就读的学校()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中等职业学校 3.就读学校的性质 A、公办 B、民办 4.就读学校的位置() A、农村 B、城市 第二部分:满意度调查 1.你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丰富多样吗?() A、丰富 B、较丰富 C、一般 D、不太丰富 E、不丰富 2.你对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方面满意吗?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3.你所在学校开发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或选修课程多吗? () A、4本以上 B、3-4本 C、2本 D、1本 E、没有 4.你按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多吗?() A、多 B、较多 C、一般 D、很少 E、没有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

江苏农业科技报/2016年/1月/20日/第001版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明确: “十三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五个主攻”方向 宗禾 本报讯1月14日,江苏省农委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形势,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并对2016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总体上达到省定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目标要求,初步形成“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努力推动“五个主攻”: 主攻综合产能提升。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但必须巩固和提升产能,确保门粮自给。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实现“生产不滑坡、产能再提高。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 主攻竞争能力增强。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强化品牌创建,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求,形成品质安全、适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向规模经营要效益,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9万元,“三品一标”总数超过1.8万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 主攻发展空间拓展。主动迎接国际化新挑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出口农产品支柱产业培育、农产品国际贸易促进、农业引资引智引技和农业“走出去”为重点,加快构建江苏开放型农业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充满活力的经营体系、多元稳定的合作市场体系、健全到位的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农产品进出口大省、“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示范省。到2020年,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5%以上。 主攻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凸显农业的绿色功能,以绿色扩展农业增值新空间,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拓展农业生态休闲功能,促进资源集约、环境优化。到2020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农业生产、生态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主攻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补齐农业短板,大力推进主体协同、产业融合、区域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破解现代农业建设缺人、缺钱、缺地的矛盾,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增强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第1页共1页

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30项指标确定目标 值和江苏2010年的水平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确定目标值10万元以上,江苏2010年为52840元。 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确定目标值53%,江苏2010年为41.6%。 3.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确定目标值53%以上,江苏2010年为48.5%。 4.城市化水平:确定目标值68%以上,江苏2010年为60.6%。 5.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确定目标值90%以上,江苏2010年为63.45%。 6.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确定目标值2.8%以上,江苏2010年为2.1%。 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确定目标值45%以上,江苏2010年为33%。 8.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确定目标值15%以上,江苏2010年为8%。 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确定目标值12件以上,江苏2010年为2.5件。 10.人均预期寿命:确定目标值78岁以上,江苏2010年为75.32岁。 11.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定目标值5.5 1

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确定目标值2.3万元以上,江苏2010年分别为22944元和9118元。 12.居民住房水平:确定目标值为城市95%,农村80%以上,2010年江苏为城市80%,农村约40%。 13.每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确定目标值1000个以上,2010年江苏为594个。 14.基本社会保障: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确定目标值为98%以上,2010年江苏为82.6%;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确定目标值为98%以上,2010年江苏为94.6%;失业保险覆盖率确定目标值98%以上,2010年江苏为97.5%;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率确定目标值98%以上;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确定目标值30张以上,2010年江苏为20张。 15.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确定目标值2.3人以上,2010年江苏为1.64人。 16.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确定目标值26%以上,2010年江苏为18.2%;镇村公交开通率确定目标值为100%,2010年江苏为50%。 17.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确定目标值12.2年以上,2010年江苏为9.94年。 18.人力资源水平: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确定目标值为100人年以上,2010年江苏为66.5人年。 19.基尼系数:确定目标值0.4以下,江苏2010年为0.4左 2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武汉市农业局种植业(蔬菜处)处长王火明 一、概述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把“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理清和挖掘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明晰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现代农业的定义较多,有些从阶段论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也另有观点认为现代农业是一种包含现代科技、管理等在内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阶段论和产业体系论分别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现代农业进行解释的。 现代农业解释之一: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农业解释之二:卢良恕(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我国现代农业一般可定义为,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三: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科技创新产业。它既包涵有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标准化等特征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四: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现代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2004-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9个“一号文件”.这9个“一号文件”都有着自己的主题。 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 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6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2007年“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这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关于2017年江苏省房地产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关于2017年江苏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第十八批审查结果的公告 【法规类别】建筑安装施工 【发文字号】苏建审批公告[2017]开发第18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17.07.26 【实施日期】2017.07.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关于2017年江苏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第十八 批审查结果的公告 (苏建审批公告[2017]开发第1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48号)、《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7号)等法律法规以及我省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现将近期23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申请材料的审查结果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附件:2017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第十八批审查结果汇总表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附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审查结果汇总 (苏建审批公告【2017】开发第18号) 一、核准下列23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 申请事项备注 1常州红星美凯龙置业有限 公司 核定贰级 2苏州凯丰房地产开发有限 公司 暂定贰级延期一年 3敏华家具总部(吴江)有 限公司 暂定贰级延期一年(变更:法定代表人) 4江苏凯旋数字文化产业基 地置业有限公司 暂定贰级延期一年 5扬州联创软件园置业有限 公司 暂定贰级延期一年(变更:营业执照注册号) 6常州西太湖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 暂定贰级延期一年 7扬州市邗江图腾置业发展 有限公司 核定暂定贰级

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教育局教育现代化创建迎查资料要求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8 更新时间:2011-7-5 17:03:59 一、10项迎查资料 1.完成一份全面反映盐都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的自评报告、教育现代化建设常态数据表、申报表、分项自评表(督导室) 2.编印一册近三年盐都区委、区政府(含教育局)发出的涉及教育内容的文件集(办公室) 3.制作盐都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巡礼专题片(办公室、普教科、电教室)4.编印一册全区教师省级刊物以上作品文集、搜集教师个人专著、教材和作品集(教研室) 5.编印一册反映全区学生成长的文集(普教科、教研室) 6.制作一份全区教育名片(督导室、普教科、电教室) 7.制作10块反映全区教育现代化情况的展板(督导室、普教科、电教室)8.建好全区信息化教育网络和编印全区教育装备统计资料(电教室) 9.制作一份教育地图(反映盐都所有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全区建制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规财科) 10.建设一个荣誉室(办公室) 二、主要档案资料 对照创建教育现代化区16项指标,根据各科室职能进行分工。序号前标注“★”的为重点准备资料;序号前标注“▲”的为必备资料;序号前无标注的为正常管理资料。 指标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在园人数与4—6岁年龄组人口数之比)达90%以上 1.指标诠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在园人数与4—6岁年龄组人口数之比,其分子与分母必须同口径,均指本地户籍人口。非在籍适龄幼儿的入园率单独计算。如本区县幼儿入园年龄组与标准不一致,可根据实际年龄组统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2.责任科室:普教科 3.资料目录: ★A1B1.全区4—6岁年龄组人口登记表(以镇为单位统计,派出所微机输出,加盖公章)、全区4—6岁人口统计表; ★A1B2.4—6岁年龄组在园儿童登记表; A1B3.2009—2011年各幼儿园在园幼儿情况统计表、入园率统计表; A1B4.幼教规划、近三年幼教的年度计划、总结。 指标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 1.指标诠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应按小学和初中分别计算。小学巩固率是指某届小学毕业生人数与该届一年级时学生数的百分比,初中巩固率是指某届初中毕业生人数与该届初一学生数的百分比。两个百分比须分别达到99%以上。非在籍学生单独计算,借读、转学、休学和辍学学生单独考察。 2.责任科室:普教科、督导室

现代农业发展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 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上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 、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 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 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 生产经营格局。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 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 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运 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 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在温氏集团 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

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这些 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 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 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温氏集团在处理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把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在市场风险出现时,以公 司综合经营的收益来保证农户的利益。例如,温氏集团承诺按保护价收购农户养殖的活鸡,由于农户 所用的饲料和技术服务都是由公司提供,而且按挂帐方式进行,农户的饲养成本比较容易控制,在保 护价高于成本的情况下,公司仍按保护价回购,实际上稳定了农户利益。此外,为稳定保护价政策, 平抑可能出现的购销倒挂所产生的亏损,温氏集团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温氏集团正确处理了公司和农户间 的利益关系,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保持了该集团增长的持久不断活力。 近10年来,温氏集团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发展速度。截至2007年,公司养殖规模达到了上市肉 鸡5.3亿只,肉猪182万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肉鸡(猪)饲养集团。温氏集团还在广东、广西、福 建、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河南、河北、云南等省市建立了80多家集 种苗生产、饲料供给、技术服务、农户养殖、产品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养殖公司,企业职工人数达到2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人工费 调整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苏建价〔2010〕494号 关于调整建筑、装饰、安装、市政、修缮加固、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预算工资单价的通知 各省辖市建设局(建委): 为促进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合理确定和提高建筑业人工工资水平,经研究决定,调整我省建筑、装饰、安装、市政、修缮加固、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的预算工资单价标准。具体调整办法通知如下: 一、调整标准 1、包工包料工程调整为以下标准: 建筑、安装、市政工程:一类工56元/工日,二类工53元/工日,三类工50元/工日;单独装饰工程:61~78元/工日;修缮加固工程:53元/工日;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执行07版《江苏省仿古建筑与园林工程计价表》第一册53元/工日,第二册60元/工日,第三册50元/工日。 2、包工不包料工程调整为以下标准: 除单独装饰工程78~96元/工日、执行07版《江苏省仿古建筑与园林工程计价表》第二册77元/工日,其余工程70元/工日。 3、点工调整为以下标准: 除单独装饰工程67元/工日、执行07版《江苏省仿古建筑与园林工程计价表》第二册63元/工日外,其余工程58元/工日。

4、机械台班定额中的预算工资单价按照53元/工日执行。 二、调整办法 1、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时,按本通知规定的相应工程标准执行。 2、招投标工程编制标底、招标控制价和依法不招标工程编制预算的 工资单价确定,均按本通知规定标准执行。 3、本通知规定的工资标准调整适用于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 和可调价合同。 4、本通知规定的预算工资单价标准,按照费用定额(计算规则)规 定,应计入基价,作为取费基础。 三、执行时间 本通知中的预算工资单价标准自2010年11月1日起执行。在此之前签订施工合同的在建工程按合同约定执行;合同中未约定人工工资调价方法或未规定国家政策性调整不调整的工程,2010年11月1日之后完成的工程量部分按本通知中的标准执行;投标报价或签订施工合同时人工工资单价有让利的工程,在执行新工资标准时,应同比让利。 二○一○年十月十二日主题词:城乡建设工程造价人工工资调整△通知 抄送: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各有关委、厅、局,各市工 程造价管理处。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年10月12日印发

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主要抓住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它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装备设施来改造传统农业,并以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二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引起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又会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和完善,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动态性地掌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这就有必要设置一套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确立相适应的方法。 (1)易操作性。首先,指标应简单明了,有信息基础。即最好选用现有统计资料中相对成熟和公认的指标,保证指标含义清晰,涉及统计范围明确,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要方便。其次,指标要精练,以避免因陷于过多细节而不能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2)重点性。重点体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突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生产手段、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社会化服务状况、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市场化、商品化的发展水平。 (3)数量性。评价指标必须尽量量化,这些指标数据也要具备可获得性,对那些应该考虑但又难于获得客观数据的指标要尽量少设或不设,通过标准化处理使指标数量具有可叠加性。 (4)可比性。现代化是世界性的,是在国际或地区间的比较中得出的。因此,纵向可比性好,但横向可比性差的指标就不宜选。如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或其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虽然现代化程度越高,该指标值越小,但是该指标强烈地受到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在地区间的可比性就不甚理想。事实上,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并不在于比重的高低,而在于产出水平,在于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5)实效性。1949年以来,我国老百姓曾经尝过浮夸风带来的恶果,如今,有些地方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又让当地百姓经历了新痛,因此,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应从现实的生产效果中考察。这在市场经济体系并不完善的国家显得十分重要。以机械化水平为例,单位耕地面积拥有的农业机械或动力数量,只反映了机械装备的水平,由于市场机制和政策方面的影响,实际运用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机械化水平只能以机械作业量占农业总作业量的比重来衡量。 (6)综合性。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包括社会、经济、生态成分在内的系统工程。因此,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在指标数量上不能太少,在指标涵盖内容上不能太小,在指标内容上不能太窄。综合性原则要求从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面确定主要指标,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和发展水平。 (7)导向性。指标的设置不仅要考虑适于对过去农业现代化发展检验的需要,对未来有重要影响的一些方面也要有所考虑,从而有利于引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8)兼顾性。由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系统,还包括为农业提供支撑的“环境”系统,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由不同划分标准和参照系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现代化指标体系要反映以农业为基础、适当兼顾农村主要方面的内容,但要避免指标设置上农业方面太细太专而农村方面过宽过广的情况出现,因此指标设置要有所约束,体现农业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