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合理认知

不合理认知

不合理认知
不合理认知

困扰我们情绪困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该事件的不合理认知、解读和信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不合理的信念?其不合理处在哪里?它们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情绪ABC理

论的创立者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导致情绪困扰、甚至神经症的

11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这些不合理信念源于我们不能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去分析认识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跟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并找出相应的合理信念。现分述如下:

1 一个人应被周围的人喜欢和称赞,尤其是生活中重要的他人。

D(辩驳)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家人、亲密朋友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更何况人不是为了他人的喜欢和称赞而活,人活着是为了自己。持有这样不合理信念的人,就很可能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赞同和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自己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从而很难再建立自信。

E(合理信念) ——一个人只要不被周围所有的人否定和排斥,就可以肯定自己是是受欢迎的。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才有价值。

D(辩驳) ——这是不切实际的目标。“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十全

十美的、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某些事上较他人有优势,但在另外一些事上,却可能不如他人。虽然他以前有许多成功的境遇,但他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持有这样信念的人,不得不为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悲伤。

E(合理信念)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在某些方面上有所成就,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3 那些邪恶可憎的人及坏人,都应该受到责骂与惩罚。

D(辩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不该因他人一时之误就认定他是坏人,以致对他产生极端的排斥和憎恶。就像艾里斯所说:“每个

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E(合理信念) ——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对那些犯错误的人要宽容以待。

4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是很可怕,也是很悲惨的。

D(辩驳)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成功,生活和事业上的挫折可以

说是家常便饭,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它。如果一遭受挫折就感到十分可怕,那么只会导致情绪困扰,使事情更加恶化。如果遭受挫折会仔细分析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那么挫折将会是一笔无形的人生财富。

E(合理信念) ——受挫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可怕的。不喜欢某事可以试着去改变它;

如果无能为力那就试着接受它。

5不幸福、不快乐是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个人无法控制。

D(辩驳) ——外在因素对个人幸福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样严重。情绪是人的主观体验,正是人对外在事件的知觉、感受和评价引起了人的情绪体验。不正确的、歪曲的评价导致消极的情绪;正确的、合理的评价引起积极快乐的情绪。我们改变不了外在事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待事件的态度。

E(合理信念) ——不是外在因素而是对外在事件的评价决定人的主观幸福感,通过改变悲观的评价态度,人是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的。

6 我们必须非常关心危险可怕的事情,而且必须时时刻刻忧虑,并注意它可能再次发生。

D(辩驳) ——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因为坚持这种信念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正确地面对并有效地处理解决。杞人忧天只会使生活变得沉重而缺乏生气,导致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与其担忧不如置之不顾,将精力花在当前需要解决的事情上。

E(合理信念) ——对危险可怕的事情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不可过分忧虑。

7 面对困难和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较省事。

D(辩驳) ——逃避能够暂时摆脱不愉快的情绪,但问题终究是悬而未决,反而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逃避只会使问题更加恶化或连锁性地引发其他问题和困难,从而使问题难上加难,最终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

E(合理信念) ——逃避只是暂时摆脱了情绪困扰,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要认真对待,困难和责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

8一个人应该要依靠别人,且需要找一个比她强的人来依靠。

D(辩驳) ——虽然人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需要彼此相互依靠,但凡事依靠他人,会让被依靠的人产生极大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反而使良好的人际关系破裂。而过分夸大依靠的必要性很可能让人放弃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失去自主性而导致更大的依赖,产生不安全感。E(合理信念)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别人至多只能在某些方面帮助你,但不能代替你生活。安全感的获得还是得依靠自己能独立自主。

9 过去的经验决定了现在,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D(辩驳) ——过去的经历而成历史,这的确无法改变,但不能说过去的事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因为事实虽不可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和感悟可以改变,因此人们仍然可以控制、可以改变自己的现在乃至以后的生活。

E(合理信念) ——过去已成历史,但并不决定现在和将来,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是有能力改变现状的。

10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也要为他人的问题感到悲伤难过。

D(辩驳)——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有爱心的表现。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很可能会忽视自己的问题,引发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这样不但没有能力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而且也使得自己更糟。

E(合理信念)——对于他人的的问题,我们可以表示关心和同情,有能力时不妨伸出援手,但如果帮不上忙也不必过多牵涉或是自责。

11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答案,一旦得不到答案就会很痛苦。

D(辩驳) ——人生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人生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有些问题有明确的答案,有些不一定有答案,有些即使有也不一定有正确而完美的答案,对任何问题都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坚持要寻求某种完美的答案,只会使自己感到迷惑、失望和沮丧。E(合理信念)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正确而完美的答案,对于那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不必穷究到底,更不必因为得不到完美答案而痛苦伤心。但求够好,不求最好

分析公平现象和不公平现象

分析公平现象和不公平现象 分析我们生活中的公平和不公平现象,我们一般会用边沁的功利主义、罗尔斯的公平理论、和纳什公平。 功利主义法学思想并不是一个原始意义的法学思想流派的产物,它渊源于古希腊的快乐主义,以十九世纪的功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直至十九世纪边沁将哲学的功利主义应用到立法学和法理学的领域形成了个人功利主义法学思想。 从广义上看,功利主义思想在古希腊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了。如德谟克利特宣扬过快乐主义,认为人生最好的生活就是最大限度的促进快乐,要求节制的享乐和和心灵的快乐。伊壁鸠鲁学派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善,苦与乐的标准是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快乐是生命和行动唯一可以想象的完全正当的目的” 到了近代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们丛蒙昧主义解放出来,准球人性的解放,提出人的道德来自于人的感性,来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利己主义、物质享受和现实的享乐是这个时期的口号。斯宾诺莎说“人性的一条普遍规律是认识会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这条规律是深入人心的,应该列为永恒的真理和公理之一”二贝卡利亚的《论犯罪和刑罚》则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有着直接的影响,“制定法律的人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贝卡利亚的思想直接影响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边沁将贝卡利亚计算快乐和幸福的原理加以改造和发展,创立了完整的功利主义学说,并最终运用于法学之中。边沁提出了独特的苦乐计算法他首先提出了苦乐计算的七个条件,即“强度、持久性、确定性或不确定性、迫近性或遥远性、丰度、纯度、广度。” 边沁认为,可依据这些条件,对某个行为首先产生的快乐或痛苦的价值进行计算;然后对那个行为的初次快乐或痛苦以后产生的每一快乐或痛苦的价值进行计算;最后,总计所有快乐的一切价值和所有痛苦的一切价值,并加以比较,人们便会知道每一行为所致的苦乐的价值的大小,如果一种行为带来的快乐成分占优势,它就是善的、道德的,反之,则是恶的,不道德的。 边沁的苦乐计算法是一种创见,确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它至少为分析行为结果提供了客观可测的依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运用于行为预测和行为选择。然而,这种方法在实践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边沁的苦乐计算法只强调快乐的数量,而否认快乐的质的差别,这使得其理论无法解释这样的情况:当一些恶人欺负一个无辜的弱者时,恶人作恶所得到的快乐的总量可能大于势单力薄的弱者所受的痛苦的总量,但如果称这种行为是道德上许可的行为,显然是荒谬的。可见,边沁的快乐观是比较狭隘的。事实上,快乐不仅有量上的区别,也有质上的区别,我们在估计一切其他东西的价值的时候,都要把品质和分量加以考虑。所谓快乐的品质的差别,是指人不仅有肉体感官上的快乐,而且还有精神上的追求,人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比嗜欲更为高尚的心能。较高等的快乐主要是理智的、情感的和想像的快乐以及道德情操的快乐。而且,精神快乐是第一位的,肉体快乐是第二位的,精神快乐比肉体快乐更高尚、更纯洁。边沁虽然提出了计算快乐的方法但是这种计算的方法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判断性,因此也就失去了这种快乐计算方法本身所追求的价值。

不合理信念和合理信念

不合理信念和与之相应的合理信念 RET认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甚至神经症都来源于不合理的信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不合理的信念?其不合理处在哪里?它们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情绪ABC理论的创立者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导致情绪困扰、甚至神经症的11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跟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并找出相应的合理信念。现分述如下: 1 一个人应被周围的人喜欢和称赞,尤其是生活中重要的他人。 D(辩驳)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家人、亲密朋友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更何况人不是为了他人的喜欢和称赞而活,人活着是为了自己。持有这样不合理信念的人,就很可能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赞同和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自己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从而很难再建立自信。 E(合理信念) ——一个人只要不被周围所有的人否定和排斥,就可以肯定自己是是受欢迎的。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才有价值。 D(辩驳) ——这是不切实际的目标。“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十全十美的、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某些事上较他人有优势,但在另外一些事上,却可能不如他人。虽然他以前有许多成功的境遇,但他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持有这样信念的人,不得不为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悲伤。 E(合理信念)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在某些方面上有所成就,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3 那些邪恶可憎的人及坏人,都应该受到责骂与惩罚。 D(辩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不该因他人一时之误就认定他是坏人,以致对他产生极端的排斥和憎恶。就像艾里斯所说:“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E(合理信念) ——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对那些犯错误的人要宽容以待。

不合理信念三大特征(学生版)

艾里斯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了11种不合理信念,并一一与它们作斗争。(11种略),韦斯勒(Wessler)等对艾利斯提出的11种不合理信念加以概括和简化,归纳出下列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第一个特征是绝对化要求。 ◆感受绝对化要求 1、父母动不动就骂我让我很生气(隐含不合理信念:父母应该讲道理,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教训人) 3、朋友失约很恼火(隐含不合理信念:约定了时间就必须遵守。) ◆绝对化要求辨析 不合理信念主观愿望客观现实 父母应该讲道理,父母尊重我有的家长开明,愿意和孩子平等沟通 不应该不分青红有的家长传统,认为打是亲骂是爱 皂白教训人 ◆绝对化要求含义和表现形式 1、含义:指人们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情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2、表现形式:这种信念通常与“必须如何”“应该如何”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比如“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别人应该理解我”等等。 ◆为什么说绝对化要求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 1)无视现实; 2)强求客观现实服从主观愿望; 3)由于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经常会遇到客观与主观相悖之时。 4)当客观违背主观时,就会感到难以适应,难以接受,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如当父母责备时,就说:怎么从来不理解我呢?怒不可遏。朋友是应该守时的,遇到朋友失约就愤愤不平)

◆练一练:找出绝对化要求是什么,相对的合理信念是什么? 1、好友背叛很难过。 ( ) 2、对方不关心自己很痛苦。 ( ) 3、努力了,还是没有获奖,很不甘心。 ( ) 4、父母不理解自己感到委屈 ( ) 5、因评优不公而气愤难平。 ( )

六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六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药能治病,也能致病”。药品本是一类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临床上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临床上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经过笔者对临床的观察分析,经常性发生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不分时间服药 硫糖铝、尿囊素铝、胃舒平、丙谷胺。 分析:由于疾病的种类、用药的目的、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等有很大的差别,要想取得理想的药效,服药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由于各药的生物利用度、血液浓度、代谢和排泄速度不同,所以合理掌握用药时间,是成功治疗疾病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临床本应在餐前服用的药物,但实际很少在医嘱上见有交待。硫糖铝为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须在三餐前1 h和睡前服用。胃舒平为抗酸药,应在饭前0.5 h或胃痛发作时嚼碎服用。丙谷胺为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应在餐前15 min服用。尿囊素铝临床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但应餐前服用。 二、重复用药 在临床上经常看到对药物不甚了解而重复用药的现象。例:氯化钾溶液+补达秀;硝苯地平+拜心同;复方胃友+胃康U。

分析:补达秀为氯化钾控释片,作为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药物的缓慢吸收能保持较稳定的血钾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避免短时间内补钾所致血钾浓度过高而产生不良反应。而氯化钾溶液亦为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口服补钾药物。如果长期合用则很容易过量,会引起高血钾症。硝苯地平是属于二氢吡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其作用快而强,但易造成血压的不稳定,而拜心同属硝苯地平控释片,其长效作用控制药物的峰谷波动,能保持稳态血液浓度,但两药长期合用剂量过大,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和出现外周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复方胃友其通用名是维U颠茄铝镁片,属复方制剂。其组份含有维U,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等。而胃康U又名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属双层胃药。其成分亦含有维U,氢氧化铝,颠茄流浸膏。临床上与复方胃友作用基本相似,不同的是胃康U是双层片,其有比复方胃友更优秀的作用。其进入人体胃内,外层的强力制酸作用迅速崩解,内层的药物逐渐溶化而发挥其药理作用。所以这样的伍用显然是不合理的,是医生不了解药物组成所致,属重复用药,等于加大药物的服用剂量,二者合用毒副作用可能增强,严重可导致便秘,引起肠梗阻,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且经济上又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又如:小儿咳糖+非那根糖浆+复方甘草合剂。 分析: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病,常用一些止咳祛痰药。但这样的处方配伍是明显的不合理应用,盲目地用药。非那根糖浆主要用于感冒或过敏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多痰咳嗽。复方甘草合剂属祛痰性镇咳药,而小儿咳糖亦有祛痰、镇咳作用。常用于小儿感冒咳嗽,且成分中的甘草流浸膏相同。由此可见,这样的配伍应尽量避免,以免造成成分超量,增加不良反应。 三、儿童用药问题 不满2岁的小儿服用肠虫清,易蒙停,氟哌酸胶囊。 分析:由于小儿的器官较稚嫩,肝功能发育还不够健全,易损伤,对药物的分布、吸收和代谢与成人有显著的区别,易积蓄中毒。所以有些药物是小儿少用和禁用的。例如肠虫清为一个广谱驱虫药,但临床就规定2岁以下的小儿禁用。易蒙停为一止泻药,临床广泛应用,但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氟哌酸胶囊属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疗效较好,但对于婴幼儿及18岁以下的患者安全性尚未确定,有可能致幼龄动物关节病变和影响软骨生长。故规定不能用。

运输不合理现象的分析

运输不合理现象的分析 在物流系统中,运输通过转移货物的空间位置,创造了空间效用,是最重要的物流活动之 一。 运输合理化既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实现物流系统优化的关键问题。 因此,在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和管理时,实现运输合理化是一项最基本的任务。 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目前我国存在主要不合理运输形式如下: 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无效运输;运力选择不当;运输商选择不当。 以下是某一公司在运输业务中的一些情况,其中多多少少都含有一些不合理成分。 情况一: “运蔬菜的过程中,空车去郊区,满载后运回市区。 ”空车去郊区,属于空驶,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同时,也增加了车由于损耗造成的维修费、司机劳力成本等问题,这是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的。 公司职员可以查询本公司最近的业务,在同一天的业务可以同一辆车来回运送,达到满载去郊区,同时也能够满载会市区的情形。 这样减少了运输成本,减少了运输时间,合理分配劳动资源。 情况二:

“两批一模一样的钢材,我们把一批从上海运到无锡,一批从常州运到苏州。 ”属于对流运输,这种运输方式使得彼此在运输路程中的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会造成运输成本增加,汽车磨损增加,维修费用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上海距离苏州较近,无锡距离常州较近,所以合理的运输选择应该是把钢材一批从上海运到苏州,另一批从常州运到无锡。 情况三: “运蔬菜的过程中,司机为了探亲访友,绕道而行并耽搁半天。 ”这属于迂回运输。 司机为了探亲访友,放弃了较短的路程,而选择了绕道而行,从一个较长的路程来运输。 运输的货物是蔬菜,这种情况造成了蔬菜易损,从而减少了实际所应获得的利益,增加了车由于损耗造成的维修费,增加了汽油费用等。 所以,司机应该严格按照指定的最短路线来运送蔬菜至指定地点。 情况四: “从广州到南京市本有直接航线,但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没有订到直接航线,鲜花从广州先运到上海,再转机运到南京。 鲜花由于多次搬运,新鲜度和完好性大打折扣。 ”这种情况属于重复运输。 货物从广州先到上海,再转机运到南京,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增大了货损。 此外,因为运输货物是蔬菜,鲜花由于多次搬运,新鲜度和完好性大打折扣,这就使得预期中的利益减少了。

不合理信念三大特征(学生版)

艾里斯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了 11 种不合理信念,并一一与它们作斗争。(11 种略) ,韦斯勒(Wessler )等对艾利斯提出的11种不合理信念加以概括和简化, 归纳出下列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第一个特征是绝对化要求。 ◆感受绝对化要求 1、父母动不动就骂我让我很生气 (隐含不合理信念:父母应该讲道理,不应 该不分青红皂白教训人) 3、朋友失约很恼火(隐含不合理信念:约定了时间就必须遵守。) 1、含义:指人们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情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 念。 2、表现形式:这种信念通常与“必须如何”“应该如何”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比 如 “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别人应该理解我”等等。 ◆ 为什么说绝对化要求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 1)无视现实; 2)强求客观现实服从主观愿望; 3)由于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经常会遇到客观与主 观相悖之时。 4)当客观违背主观时,就会感到难以适应,难以接受,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如当父母责备时,就说:怎么从来不理解我呢?怒不可遏。朋友是应该守时的, 遇到朋友失约就愤愤不平) ◆绝对化要求辨析 不合理信念 主观愿望 父母应该 讲道理, 父母尊重我 不应该不 分青红 皂白教训人 ◆ 绝对化要求含义和表现形式 客观现实 有的家长开明,愿意和孩子平等沟通 有的家长传统,认为打是亲骂是爱

◆ 练一练:找出绝对化要求是什么,相对的合理信念是什么? 1、好友背叛很难过。 (不应该背叛我,应该始终如一;不背叛只是我个人的愿望,背叛与否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她去吧) 2、对方不关心自己很痛苦。 (应该关心我;关心与否,主动权在别人,强求不来,能关心正能如我关心,也得面对现实) 3、努力了,还是没有获奖,很不甘心。 (努力了就应该有获奖;获奖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如方法、能力、努气等,所以努力了一定有获奖是非理性的想法) 4、父母不理解自己感到委屈(父母应该理解孩子;有的父母确实能理解还在,有的父母就不能理解 点的方法去沟通,让父母理解我) 5、因评优不公而气愤难平。(评优必须是公平的;希望评优能公平,然而不公平总是存在的,难以然字典里就没有“公平”两字了。再努力一些吧!这次不行就下次吧)

那些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那些合理的 ------读《给耶稣喂饭的小男孩》有感 我,是一个不坚定的无神论者,我不相信有上帝,但我相信,这世界上有善,和真爱。 -----题记 第一次听到“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就深深被它所折服,感叹于它的简练,它的一锤定音的感觉,它的似是而非的正确性。一直在思考,这句话,对不对呢?直觉告诉我,它是对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而出于高考的习惯性思维,这句话语出黑格尔,黑格尔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家,那么这句话更可能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哲学里抽象的辩证,无法像数学公式那样一步一步微分积分求导得出明确的结果,于是,我带着这个疑问,在这个未知的世界中行走着,行走着……因为他不是你的那段弧,所以他离开了 故事起源于一个虔诚的农夫和一个被遗弃的小男孩,农夫怜悯这个可怜的小男孩,于是他说:“别怕,跟我回家,我要把你养大成人。”诗人鲁米说:“天意使世界的每一部分同另一部分成双作对。”农夫和小男孩就是这样可以成双作对的两部分。在农夫来到之前,大概也有其他人看到这个被遗弃的小男孩,他们或许出于冷漠,或许同情却仍有顾虑,或许没有顾虑却自身情况不允许,因而让这个小男孩仍然被遗弃在路边,直到他遇到农夫。善良虔诚的农夫将小男孩抚养长大,男孩得以生存成长,农夫也交上了好运。正因为他们是能彼此凑成一个圆的两段弧,所以他们相遇,他们共同生活。 这正如我们行走在生活中,不断地遇见不同的人,与大部分人擦肩而过走上陌路,和许多人相识最终又淡忘,有一些人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旅途,却只同很少的成为熟识的朋友,至多只有那么一个共同走到一生终点的伴侣。小的时候一起玩几次游戏便能成为朋友,长大后能谈天说地的朋友越来越少,或许老了,便会发现,原来真正的朋友不需要谈天说地也仍是朋友吧。但最后不能走在你身边的人并不是一种惋惜,而是一种应得的结果。因为他不是和你凑成一个圆的那段弧,他的离去是为了完成你的这个圆。所以你之所以很努力备考最后高考失败,只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突破;你之所以必须一个人承受孤单,是因为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你之所以认真地对待一个人最后却没能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不是你的那段弧。当你失去时,并不是真的失去了什么,只是因为不适合。 因为对待的态度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不同 小男孩长大后第一次走进教堂,当他看到耶稣受难像便不由自主地跪在台阶上。他跪下,并不是因为他认出了这是耶稣—人类的主,而是出于一颗赤子之心。单纯的小男孩一语道破了人类的过错“当初,你们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现在又把他一个人扔在这里。”当人类误解耶稣时,他们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当人类理解了耶稣后,他们仍把他留在孤单里。我想,原罪其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出于人类的无知。人类以错误的态度对待耶稣,所以背负着原罪。 而故事里的农夫虽然朴实但实际早已洞悉其中的智慧。当小男孩来到他身边时,他顺其自然地接受,于是事事顺心。当小男孩离开时,他不悲不喜地接受,于是事事如意。农夫并没有到教堂说:“主啊,你赐我一所富丽的豪宅吧。”相反地,他顺应地接受生活所给予他的,所以他也自然地得到自然所馈赠他的。他不曾索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1)(彬克妈妈) (2007-09-07 10:09:44)转载▼ 标签:教 育杂谈 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但各年龄段的认知发展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二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觉得有用,和大家分享。 二年级学生总体感觉是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 1、一般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活动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还有,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时,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做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2、学习心理特点: 我们在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我们常认为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有的家长甚至施以过分的教育手段。其实,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3、说谎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总之,对于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不能操之过急,应耐心,有宽容心,相信我们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阶段性的转变,最终达到学生应达到的目的

十一种不合理信念和与之相应的合理信念

11种不合理信念和与之相应的合理信念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甚至神经症都来源于不合理的信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不合理的信念?其不合理处在哪里?它们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情绪ABC理论的创立者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导致情绪困扰、甚至神经症的11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跟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并找出相应的合理信念。现分述如下: 1.一个人应被周围的人喜欢和称赞,尤其是生活中重要的他人。 D(辩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家人、亲密朋友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更何况人不是为了他人的喜欢和称赞而活,人活着是为了自己。持有这样不合理信念的人,就很可能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赞同和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自己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从而很难再建立自信。 E(合理信念)——一个人只要不被周围所有的人否定和排斥,就可以肯定自己是是受欢迎的。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才有价值。 D(辩驳)——这是不切实际的目标。“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十全十美的、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某些事上较他人有优势,但在另外一些事上,却可能不如他人。虽然他以前有许多成功的境遇,但他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持有这样信念的人,不得不为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悲伤。 E(合理信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在某些方面上有所成就,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3.那些邪恶可憎的人及坏人,都应该受到责骂与惩罚。

心理与健康(新)作业2答案

心理与健康 第二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2、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 3、未竟事物:是指一切未能表达出来的情绪,包括悔恨、愤怒、痛苫等。 4、空椅技术:是一种使当事人的未竟事物得以宣泄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技术通常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其中的一张,扮演事件的一方,然后再换到另一张椅子上,要求当事人扮演双方进行对话,将未竞事物再现,允分体验冲突,将心中积郁的感受充分地表现出来。 5、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人格特质的知觉,包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所有想法和感觉。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有(BCD ) A、记忆包含有编码和提取两个历程 B、记忆有三个存储系统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信息的提取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即回忆和再认 D、长时记忆是具有巨大容量、可长期保持信息的记忆系统,信息容易提取。 2、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错误的是(D) A、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 B、横轴表示时间(天数) C、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D、曲线表面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是“先慢后快” 3、导致遗忘的原因有(ABC) A、衰退 B、干扰 C、线索依赖性遗忘 D、外界刺激 4、导致认知偏差的因素有(ABCD) A、系列位置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5、理情行为治疗法是由心理学家(A)提出的。 A、阿尔伯特·艾利斯 B、伯恩斯 C、塞利格曼 D、贝克 6、比较有代表性的认知治疗技术有(ABC) A、理情行为治疗法

12种不合理认知

不合理理念是认知心理学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认知心理学认为,所以的心理困扰,并非是刺激所产生,而是我们对刺激的不合理认知所产生的。所以,只要我们调整好不合理的认知,代替以合理的认知,那么心理困扰就可以消失!那么,常见的不合理认知有哪些呢?下面微心理分享一下! 1.夸大(灾难化)或缩小: 你夸大事物的重要性(如自己的错误或他人的成就)或不恰当地把事物缩到很小(你自身的值得欣赏的品质)。这是个“望远镜游戏”:你从一端看积极的东西,从另一端看消极的东西。 2.依据情绪推理: 你假定你的消极感受必定反映了事物的真相。例如,自动地假定因为你感到内疚,你一定是有罪;或者更一般地说:“我感到是这样,因此这一定是真的。” 3.贴标签: 你不是简单地承认自己犯了一个特定的错误,而是为整个自己贴上标签,如“我是个失败者”。那些看待事物方式与你不同的人被贴上“白痴”或更差的标签。 4.过分承担责任: 你认为自己是某些外在消极事件的原因,而实际上主要不应由你负责。 5.过分泛化: 你把一小件负性事件作为永无休止的失败的证据。 6.全或无思维: 你看事物非黑即白。如果你的表现不够完美,你就认为自己是全盘失败。 7.心理过滤: 你挑出一个消极的小细节,对它进行过多的思考,使你对整个现实的看法都变得阴沉,就像一滴墨水使整个浪花变色。 8.抹煞积极体验: 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积极体验你坚持“它们不算数”而拒绝。这样你就能保持一种与你的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消极信念。 9.“必须”与“应该”: 你用这些词把所有事都变成紧急事件。而不是在真正有必要时才做。 10.草率结论: 即使没有明确的事实能有力地支持你的结论,你也作出消极的解释。 11.读心术: 你武断地下结论说有的人在对你作出消极的反应,而且你根本不去核实一下。 12.预言错误: 你预期事情结果都会很糟,然后就把你的预测当成一个已经确立的事实。 不合理的认知还会有很多,这个需要我们去分析自己思维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认知,尤其是对一些存在于心理困扰的朋友,那么更需要好好的分析一下!

合理情绪疗法 不合理信念例子

(1) A:班里有些学生学习不努力,总是拖欠作业,午间或放学后把他们留在办公室里做作业,可是自己一走开他们又不做了,又开始玩了。 B:每个学生的都必须学好功课,不好好学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对他们无计可施又欲罢不能。 这么不听话,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这是对教师的挑衅和蔑视。 自己班里的后进学生比别人班里的多,也更差,这太不公平了,自己的运气怎么这么差。 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学生不配合,考试成绩拖后腿,家长和领导还以为我没本事,影响自己的声誉又影响考核成绩。 自己为教育这些后进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但是成效不大,自己真是太没用了,简直一文不值…… C:苦恼、生气、不平、焦虑、暗自神伤、失眠、吃不下饭。对学生常有恐吓性语言,偶有体罚。 D:学生确实应该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也有个别差异,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得一样好(克服绝对化倾向)。 每个班都有不肯做作用的学生,都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这并不是自己班里独有的现象,其他班里也有。公平是相对的,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后进生确实比较多,但这不是领导故意造成的,要是把这些学生调到别的教师班里去,那对同事来说岂不也一样?(克服要求绝对公平的思想) 学生不做作业可能不懂怎么做题,也可能只是由于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是因为没听懂,那么自己的教学也许存在问题,自己也有责任;如果是因为贪玩,那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们做事也能像大人那样有自制力,那也就不成其为孩子了。而且学生也是挺苦挺累的,他们承受的课业负担比我们当学生时重多了,大人总是要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他们玩耍和童趣又实在太少,也是值得同情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其实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比如说体育、劳动、乐于助人、有义气等),不能否定他们的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他们(克服以偏概全)。 自己在后进学生的转化上做了大量工作,虽然效果不显著,但也不是一点效果也没有,有几位不是有了明显进步吗?(自我效能感) 即使这项工作不能令人满意,自己也不是一文不值,有的方面做得挺好,曾经受过领导的表扬,因此自己还是很有价值的(克服“糟糕透顶”)。

第二次作业评讲2

《心理与健康》课程作业评讲(2)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理工导学部雷琪 一、问答题 (一)简述改善记忆的方法。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3章改善记忆的方法。 2、常见错误:对多种方法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1)过度学习;(2)及时复习与理解记忆;(3)场所记忆术;(4)谐音词和故事链;(5)组织线索;(6)注意集中;(7)运用多种感官;(8)勤做笔记。 注意:改善记忆的方法一共有8点,教材对这8点进行了阐述,可以参考。 (二)简述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3章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 2、常见错误:特征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1)绝对化的要求;(2)过分概括化;(3)糟糕至极;(4)两极性思维;(5)选择性提取;(6)人格化;(7)情绪推理;(8)乱贴标签。 注意: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一共8点,教材对这8点进行了阐述,可以参考。 (三)自我防卫表现的形式有?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4章自我防卫表现的形式。 2、常见错误:表现形式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潜抑与压抑、代偿、投射与自居、转移、否定、抵消与隔离、反向作用、合理化与幻想、幽默、认同。 注意:自我防卫表现的形式一共有10个方面,教材做了阐述,可以参考。 (四)情绪调控的方法有?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4章情绪调控的方法。 2、常见错误:调控的方法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深呼吸法;扮鬼脸法;精神胜利法;临场活动法;凝视法;消遣法;自我暗示法;类比法;联想法;系统脱敏法。 注意:情绪调控的方法一共有10点,教材做了阐述,可以参考。 (五)简述艾森克的PEN三维度模型。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5章艾森克的PEN三维度模型。 2、常见错误:和其他模型混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也是一个人格特质理论研究者,他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cism),可用首写字母E,N,P 分别代表三个维度。为了方便,通常用缩写词PEN 来指艾森克的三维度模型,后人也将其称为“三大”(big three)人格模型。构成外向性的特征包括:好社交、活泼、好动、武断、寻求刺激、快活、好支配人、感情激烈、好冒险。可用这些形容词来描述外向性得分高的人,而用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来描述外向性得分低(内向)的人;构成神经质的特质包括焦虑、抑郁、内疚、低自尊、紧张、不理性、害羞、喜怒无常、易动情。这些形容词可用于描述神经质得分高的人,而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则可用于描述神经质得分低(稳定性)的人;构成精神质的特质包括好攻击、冷漠、自我中心、不关心人、好冲动、反社会、无同情心、顽固、有创造性。可用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来描述高精神质的人,而用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来形容精神质得分低(冲动性)的人。 注意:回答本题要清楚PEN分别代表的的是什么。 (六)简述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的人格类型划分法。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5章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的人格类型划分法。 2、常见错误:四种人格类型混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多血质,该类型人格者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抑郁质,该类型人格者沉静、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持久、情绪不容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是深刻、准确性高;黏液质,该类型人格者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不快但灵活;胆汁质,该类型人格者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思维敏捷、但

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

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 认知的缺陷很容易引起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理性情绪疗法和贝克认知疗法都系统地阐述过现实中常见的不良认知及其特征。不良认知的典型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绝对化的要求 这是一种走极端式的认知方式,也是不合理信念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持有必定怎样的不合理想法,常常带有“必须”和“应该”的特点。这种必须和应该又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我必须”、“我应该”。如“我必须每件事都成功”、“我必须使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必须是最优秀的”、“我绝对不能输”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对自己提出的难以实现的目标,是过于追求完美和苛求自己的表现。因为人们不可能事事成功、时时如愿,人们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或成为最优秀的,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所以持有这种不合理信念的人很容易产生失败感和挫折感,导致失落、自责或忧郁等情绪。理性的认知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不过于追求完美,也不过于重视他人的评价,一切都保持一个适当的度。 二是“你(他)必须”、“你(他)应该”。比如“你必须对我诚实”、“大家都必须听从我的安排”、“你应该成为最优秀的人”、“他必须受到惩罚”等等。这些是人们对他人提出的绝对化要求,是苛求他人、控制他人的表现,也是自我中心和高傲自大的一种倾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主见,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没有理由去苛求、左右他人“必须”怎样,有时也只能是希望或建议而已。 三是“事情必须”、“事情应该”。如认为“学校或家庭环境必须符合我的要求”、“那件事应该是明天做的”、“已经计划好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等等。有些事情不是由我们某一个人所决定的,尤其是在集体的大环境中,要通过调整自我去积极适应。当然,许多事情也都可能存在回旋余地,不能看得太绝对。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片面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它指个体根据一件或很少几件事情就武断地得出关于个人能力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并将其应用到其它情境之中。 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体对自身的片面认识和评价。有的人往往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后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断定自身的价值,其结果常会导致自负或自卑等消极心理,产生相应的不良行为。如偶遭失败便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货”;稍有成就,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最聪明、最能干”;某个人对自己不友好或者几次与人打交道受挫,就觉得自己“人缘最差,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乃至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等等。 二是对他人的片面认识与评价。例如,当别人稍有过失或不合自己的意愿时就愤怒地认为其“一无是处”,从而导致一味地指责等。 3.糟糕至极 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将事情想象为“灭顶之灾”、“大难临头”,从而消极地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可能的结果。如考试前,有的同学会想“到时候我会很紧张的”,“我会彻底失败的,那我就一切都完了”等等。这种糟糕至极或灾难化的想法是对自己的消极暗示,更会加重自己的焦虑,并且也常常会使个体由于对失败和挫折的过度恐惧、焦虑而产生自暴自弃、悲观消沉乃至轻生等行为。其实,“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在同一件事情上,幸与不幸是彼此相随的,没有任何一件事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本次投资学演讲我所演讲的内容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更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情况。但这就是国情,我们无法在短期内去改变,国家及政府也尝试着努力的改变现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相信未来的中国经济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法律法规会日趋完善。但是再这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一些中国经济的现状,再此列出几个小点; 1,两桶油”炼油突现巨亏很蹊跷 据《羊城晚报》报道,日前,两大油企中石化、中石油先后对外公布2011年业绩报告,中石油虽总体盈利1330亿元,但在炼油板块却亏损达600亿元;而中石化去年炼油板块也亏损达348亿元。为何“两桶油”在炼油业务上会出现近千亿巨亏?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加工原油中自产原油占约90%,原油购进价格相对较低,而中石化自产原油只占加工原油的不到20%,近80%靠进口,原油购进价格相对较高,而两者成品油售价基本一样,但中石油每吨亏损额是中石化的近3倍。并且,2011年与2010年比较,国际油价、进口油价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价差并无很大变化,为什么2010年炼油能赚钱,中石油每吨赚50多元,中石化赚75元,而2011年却出现大亏损?这很蹊跷! 陈永杰说,在石油加工领域,部分民营炼油企业从国际上进口低质燃料油,其他炼油企业只得接受国内的市场价原油。尽管如此,民营炼油企业仍然能够基本保持盈利,多数并不亏损。民营炼油不亏损、国有炼油亏损,这反过来说明,国有炼油企业一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减损扭亏的潜力。如此,又何来理由要求国家对亏损环节进行补贴,更没有理由一亏损就要涨价! 2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 现状:最贵的网费,最慢的宽带,8亿多网民很有意见。 表现:中国宽带瓶颈,一个是网速和带宽的问题,一个是服务和价格的问题。 不久前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可以说令我国亿万网民大跌眼镜。这份名为2011年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式分析与预测的报告显示,截至到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3医改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越来越大 现状:看病难、看病贵仍存在。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医改前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今随着医改的实行,药价贵了。报销后价钱仍超出医改前的花费。 4拉菲现象 核心提示:拉菲的年产量大约是24万瓶,这24万瓶销往全球各地,分到中国市场上大约只有5万瓶。也就是说,这多出来的一百九十多万瓶“拉菲”都是假的,比例高达97.5%。差不多是拉菲10年的总产量。多出来的上百万瓶“拉菲”究竟从哪里来的?

教育不公平现象_原因

一、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公然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点大学和地方院校差距扩大。富有阶层的子弟拼命往重点大学挤,它使原本匮乏且失衡的教育资源更加畸形化。农村和中小城市占有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据有关资料表明,占我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23%的教育资源;清华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村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日益减少。 2.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强凋英才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公平性,忽略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的特长与兴趣。 3.对社会成员心现产生恶劣影响。由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状态,使得个人能力和努力的价值大打折扣,获取利益的机会与个人才能、主观努力、把握机会的能力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怀疑,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群体心理以及主导价值体系的构建,同时还造成重点大学和地方院校以及学生之间出现强烈的等级意识,并把这

种不良意识散发至整个社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产生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1.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目前我国教育不公的现状与我国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比值约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比率,与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有很大差距。 2.“精英教育”导致教育不公平。“精英教育”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所谓重点学校投入多,使之形成设施好、师资强、升学率高、吸引力大、优质生源足的良性循环;而地方院校则投入少,使之形成设施差、师资弱、升学率低、缺乏吸引力小、生源短缺的恶性循环。 3.教育产业化思想导致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还没有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形成,教育产业化的思路还有不小的市场。 二、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1、观察力的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易受外来刺激的干扰,常常在受到新异刺激影响时,心里活动离开观察的对象;同时,观察易受自身的生理状况与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制约,尤其就是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教育的作用下,观察的目的性将不断提高。观察缺乏精确性。往往只注意食物的主要特征或活动的主要过程,对细节部分缺乏观察。观察缺乏顺序性。观察时往往只注意食物较突出的特征,导致观察结果缺乏全面性与完整性。观察缺乏深刻性。以感性经验为主,只瞧到食物的表面现象与特征,难以抓住食物的本质,观察趋于肤浅。 2、小学生的记忆。小学生的记忆从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但就是,仍需要靠无意记忆来积累知识;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增强,意义记忆迅速发展,同时在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认识与监控,即元认知方面发展很快,但水平有限。 3、小学生的思维。小学阶段属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其思维发展特点就是: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关键期在小学四年级,并且不同的思维对象、不同学科、不同教材中思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 小学生学习特点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她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就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因此,低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与游戏活动性。操作学习法、游戏学习法、竞赛学习法、故事描述法往往就是组织与吸引低年级儿童积极、主地地学习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学习特点 初中就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她们的可塑性很大,就是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其学期有如下几个特点: 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随着学科种类的增加,老师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与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初二年级往往出现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点。随着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的相继开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致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但同时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依赖性、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